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2|回复: 2

[中华德育] 为安身为立命更为心灵驻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为安身为立命更为心灵驻足
http://bbs.liaofan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95
(出处: 了凡四训共修论坛)

  “命由我造,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    ……
    当苦于自身的命运不济,当日积月累的身心困苦无法释然,当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踯躅不前,当结束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时,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读读这类慰藉心灵的经典短句,面壁或思或想或顿或悟,或许会有一种豁然的感觉,这就是明代袁黄《了凡四训》所要昭示给我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的心灵秘笈。
   “命”与“运”是人生历程的两大主宰,命是本、运是末,“命中注定”让人有几分凄凉与无奈之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冥冥之中,真有一个操纵命运的主宰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人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翁,却又常常为命运所戏弄!这容易使人从一个困惑走向另一个困惑,由一个心结积累另一个心结。
    《了凡四训》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儿子袁天启,帮助他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从而改过迁善;作者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阐明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来看,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光是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那是消极而被动的;后期则幡然顿悟、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则是积极而有益的。全书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来阐释和演绎“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在思想体系上,作者融汇“儒、释、道”三家之精华,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平实而无虚华,深奥而不迷信。
    以笔者之浅见,豁然《了凡四训》之要义:
    一、人类要发展,生存是第一要义,“立命之本”成为古之圣贤思考人生的基本命题,《了凡四训》认为,人不能完全被“命”所束缚,必须以无欲无己的“善”来“立命”。
    在职业的选择上,只要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业都值得我们去做,作者之所以选择医学作为立身之本,是因为“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也就是说,“学医”可以养生,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凭行医谋生,同时又可以救济别人,这是很好的行业。
    要当一个好医生,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能够帮人解除生理上的痛苦,就是富庶;至于酬劳并不是第一位的,因为救人才是真正目的之所在。
    行医一段时间后,了凡“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这是他改变命运的重要机缘。老人就告诉他: “你是从政之人,为何不赶快读书呢?”他聆听老者的建议,一心苦读而中举人;在明神宗万历14年(公元一五八六年)考上进士,奉命到河北省宝坻县做县长;七年之后,升拔为兵部(职方司)的主管人。尽管晚年的了凡被迫停职返乡,但在从政过程中,他坚持“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之准则,能够潜心修炼、与人为善、身体力行。这为立德、立言奠定了人生之基石。    
    人生无常,充满了许多风险和不定因素,“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即使身处于顺境或者得意之时,也要想到逆境或者失意,也正如了凡所言:“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提升人生的境界,必须要善于思过改过,作者引用《尚书》之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理智和清醒,如果能够知晓自己的过失,就应该天天“始觉”。一经发现就把它改正过来,这叫功夫。真想改过,功夫必须得力。不必多,一天真的能知一过失,改一过失,三年之后即便成不了圣人也是贤达!
    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当然就无过可改,哪有进步?不进则退,自然堕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是最可怕的生活。了凡认为,“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这对所谓的“聪明”之人,是真诚的忠告!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要想真正改过,必须具备三心:一是发耻心,知耻能生大勇;二是发畏心,知畏能生诚敬;三是发勇心,知勇则能振奋。“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这“三心”既是修炼和提升人格的内在动力源,也是维系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的精神指引。
    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积德,历来为儒家、佛教所倡导和奉行,因此,古代的执政者,只要掌握政权,大到帝王统治国家,小的县令,在他们的职责范围里都有这样三句话:“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既然为人之君,就要把一方百姓当做子弟来看待,要照顾他、爱护他、养育他,同时还要承担师之楷模,老百姓不懂,你要教诲他、引导他。所以,“君、亲、师”三者之责任集中在执政者身上,如能尽职尽责,功德不可思量。
    作为一般老百姓,只要善于行善,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在此,了凡历数了有史以来真实的个案,来规劝人们修善、积善。其中,最令笔者感动是这样一段:“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显然这与《论语》记载孔子知道马棚失火后,只关心人而不问财物一样!自此,重生命、轻浮财,是我们古代圣贤所崇尚的美德,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惟利是图者却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
    积善并不复杂,在于心、在于行,“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此外,了凡罗列的善事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这就十分辨证地回答了公与私、利己与利他的问题。
    四、《周易·谦卦》有言:“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只要谦虚,处于尊贵之位就能够增光添彩,即使处于卑位也不可超越,是君子就会有好结果。
    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了凡把“满招损、谦受益”阐释的周密而又详实。只有“谦”,能保持善果,否则,虽“积”也保不住,也是枉然!人世间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利益的分割总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而真正得好处、得大利益必是谦虚之人。了凡以他一生的经验来观察,《易》、《书》里所讲的道理,都应验在日常人事之间。他每一次去参加考试,跟同伴一块去,看到这一科会考中的人都很谦虚。从这些经验去观察,此人能不能考中,几乎都可以预料得到。
    有这样一则十分形象的个案——
    张畏岩先生有才学,文章写得很好,在一般读书人之间也是很有名气的。甲午年参加南京乡试,结果没考中。怨天尤人,大骂主考官没有眼睛,这么好的文章他没录取。
    当时有位老道听他大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录取他的文章,在那里发脾气;老道在旁边微笑。张先生见老道在笑他,他的气就发到老道身上了。
    老道说:“你的文章一定不好,所以主考官没录取你。”张先生听了老道的批评,火气更大了。他说:“你没有见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的文章不好!”老道说:“我听说作文章要心平气和,像你脾气这么暴躁,这么清高傲慢,你的文章怎么会作得好?”张先生毕竟是念书人,念书人服理;老道说得有理,他不得不服。老道所言的确是有至理,想想是自己错了!于是回过头来,向老道‘请教’。
    由此可见,张先生知过即改,这才是真学问、真功夫。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要做事、先做人”,考试中不中与文章固然有关,但与“命”的关联更为密切,功名如此,富贵也如此。  
    了凡认为:人不知命,不信命运,胡作妄为。如果天天造孽,还想得到好报,哪有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文学、才艺、富贵、寿、考都要有命运。创造命运,改造自己的命运,这才是真正聪明、真正有智慧。否则,若是命里没有,非理非分的妄想求得,最后都落空;时间、精力都浪费了,那才叫可惜!  
    云谷禅师这样告戒了凡先生,“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积善、造福是每个人都能够做的事,与财富的多寡无关,往往没有钱的人更能够积大功、积大德。其功夫在于心灵,所以做功夫,大致上分三个等级:上乘的功夫,理、心不乱;中等的功夫,事、心不乱;下等的功夫,功夫成片。修学一定从功夫成片,再提升到事、心不乱,晋级到理、心不乱。所以我们功夫达到第一个阶段时,不可中止,不要满足,一满足就不能提升了。
    《六祖坛经》讲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我们所要恪守和驻足的心地。“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要到那里求呢?从心地里面去求。“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发表于 2015-4-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5 1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