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四五集
续-《●[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五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统统搞清楚了,你的生活才真正得到自在、得到美满;你要不搞清楚,永远迷惑。统统搞清楚了,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不是一家,一体!所以佛在大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点都不错。可是他迷了,迷了并没有丧失,你的佛性没丧失,只是一时迷惑而已。纵然造作什么样的罪孽,堕地狱、变畜生,佛都没有放在心上,为什么?知道你会回头,你本来是佛,你将来一定会回头,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也没有责备你的念头。你在三恶道受苦,那是你自作自受,你做错了事情,你自己要受这个果报。佛如果要有一点点责备你的心,那佛就没有慈悲心,那怎么能叫大慈大悲?佛在那里等著,等著你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帮助你。回头什么?真信,真能理解,真干,他就来帮助你。你对他有怀疑,你不愿意学习,他不来,你说他多可爱!他在旁边等著时节因缘,你总有一天会回头,总有一天会找他,这多自在!
佛有成就人的心,从来没有责备人的心,这个我们都是要学习的。我们能学到,你这一生多快乐。你说社会上这些人他受不了,你要是侮辱他、毁谤他,他生气!你要是伤害他,他报复!那个报复来报复去,冤冤相报,多少世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说多苦恼!你真正明白之后,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还给他感谢、感恩,为什么?从这里看到我们自己德行修养提升,没放在心上,心平气和,不生烦恼,生智慧,那怎么会一样?人生最高的享受是这么来的。不跟人计较,为什么?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用争。现在全世界讲竞争,错误了,把人都教坏了。中国古圣先贤教什么?从小就教让,从忍让提升到谦让,再提升到礼让,让到底。让会吃亏吗?不吃亏,愈让福报愈大,愈争福报就没有了,争到最后,你还是两手空空离开人世间,到三恶道去报到,到那里去消你一生的罪业,你何苦来?这是不能不知道。这些事情,理事讲得最清楚、最透彻,大乘经典。汤恩比说大乘经典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全世界社会问题,他内行,他不是外行,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问出这个如是微妙之义。
「哀愍,悲心拔苦也」。众生苦,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苦从无知来的。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破迷,帮助他开智慧。「利乐,慈心与乐也」。这就是拔苦与乐,佛法教学的目的就这一句。通常我们讲,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得乐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你得到是快乐的,而且你所求得的是无比的,求财富、求功名富贵、求智慧、求长寿,佛家都有,非常有效果。绝对不跟众生结冤仇,你说耕种,我们学了佛,用佛家的方法做了十年实验,十年成功。我们的农作物不用化肥,不用农药,我们的收成比那些菜农、果农收成的好,他来看到非常羡慕。我们用什么方法?我们跟那些虫、小虫,跟它签约,跟它商量,我种这个菜园,我会划一个地区,划一区,我也非常认真去培养那个菜,那个菜专门供养你的。你去看,那个菜小虫吃的,隔一条田埂,这一边,那是我们的,它一点都不伤害,十年如一日。果木树,我们多省事,不必果木要用什么袋子包起来去防虫,用不著!我们跟小鸟、小虫也定约,我指定有多少棵树,我在澳洲种的有三十多种果木树,很多,数量很多。每一种指定几棵给你吃,它们都到那几棵,没有指定的,它一点不伤害。你看我们跟那些小虫、小鸟关系多好!附近农夫来看很羡慕,我说它们懂事,它们很懂感情,你爱护它,它爱护你,我们这彼此相爱多好,共存共荣,我们的收成没有减少,年年都增加。佛告诉我们,不但有情的众生我们能够跟它交流,所有动物都能跟它交流,无情的植物它也懂!树木花草懂,我们爱它,它爱我们,所以树木长青,开花特别美、特别香,结的果特别好吃。你得爱它才行,爱心,真的爱它,真的照顾它,关怀它,用欢喜心对它,你会得到好的回报。
佛不教我们,我们怎么会知道,都明了?佛告诉我们,财富从哪里来?财布施来的;智慧从哪里来?法布施来的;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无畏布施得来的。你要修这三种布施,你就得这三种果报,不是假的。我一开始学佛,老师就把这个道理告诉我,我已经干了明年就六十年了,真的不是假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文钱没有,需要用钱的时候,钱自然就来了,要多少来多少,很好,它也不太多,它又不会少,就把你这桩事情做圆满,你说做得多自在!一丝毫不操心,事事都圆满。这是我们对佛菩萨的教训要相信,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道理要懂得,你的信心就坚定不移了。世间人很盲目,生从哪里来不知道,死了之后到哪里去不知道,这很痛苦。你在佛法清清楚楚,我从哪里来,将来我会到哪里去,你说你多自在!
「佛赞阿难,汝今愿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乃能问如是之义」。「微妙者,法体幽玄故曰微,绝思议故曰妙」。微妙是讲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所根据的理论是什么?这就叫法体。根据的理论是当人的自性,就是你的真如本性,不是从外头来的。佛法的修学,虽然法门很多、宗派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目标是一个,最终极的目标是帮助你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就是让你明了法体,真正见到宇宙万有的现象。佛经上用六个字来代表,「性、相」,性是体,相是现象,哲学里面讲的本体、现象;「事、理」,这是我们一般普通人讲的,所有一切造作的都叫做事,事后头有个道理;再就是「因、果」,因果跟宇宙同时发生的。这六个字把整个宇宙全部都包括了。佛教导我们,这里讲的时节因缘,他的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四十九年,他分四个时期,也就像我们现在办学一样,他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你看阿含十二年,这小学,这十二年佛教什么?教普世教育,人人都要学的。普是普遍,世是世界,普世的教育,教育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人人都要学,你才是个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