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称念十方诸佛,既能自利,又能普利一切众生,因此,不用另外再称念诸佛名号,这样,我们的心也专一了,符合净土法门的宗旨。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
并有其它大菩萨,共二十五位,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
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
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
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它菩萨。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
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
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持念其它咒语。 这三段文使我们的心越来越专一。首先,专念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我们不必另外改口称十方诸佛;其次,专称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二十五菩萨、一切大海众自然相随保护,所以,我们念弥陀一佛,也等于念了诸大菩萨,不必改口称念诸大菩萨;再次,专念阿弥陀佛一佛,六字名号具足无上功德,超胜任何咒语,一切咒语的功德都摄在六字当中,所以,不必改口持念别的咒语。 《大经》之〈流通分〉佛告弥勒菩萨言:
其有得闻, 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 无上功德。 「得闻」的「闻」不单单指耳朵听到声音,还指心中了解是怎样的一尊佛,不然 「闻如未闻」嘛。我们经常听说「久闻大名」,就是早就知道这个人多么有威神,多么了不起。我们闻佛的名号也一样,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 」。如果我们听到了,像没听到一样,「有什么不可思议呢?」那就是没有闻到。 《大经》说:若有众生听闻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 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如实地称赞、我们如实地听闻而信受,自然就发出了「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啊!这么不可思议的名号,具足无上功德,有我的往生在里边,那我就口称名号往生净土! 」自然心中有喜悦,自然踊跃称名。「乃至一念」当然不限制一念,是说契入名号。在这一念之间,「当知此人为得大利」,你不能小看这个人,不要因为他是娑婆的凡夫,就认为他仍然是凡夫,应当相信:这个人已经得到了大的利益 ── 不是小的利益 ── 什么大的利益呢?就是往生成佛的利益。 净土法门的高超 ── 印光大师讲:「不要说凡夫不能相信,连小乘圣人阿罗汉都不能相信,不要说阿罗汉不能相信,连浅位的菩萨都不能相信,只有经常随从佛身边的大菩萨才能坚信不疑,虽能相信,也还不能透彻了解。 」净土法门之高超,我们怎么能想象得到?一个罪恶的凡夫,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就具足无上功德!难免使人心中起疑。但是,我们不要管,佛如是讲,我们就如是信受,而口口声声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净土。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这个才叫特别法门,这才叫念佛法门高超的地方,横超,他力。 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讲的话很委婉,说「当知」,「当」就是应当,也有排除疑惑的意思, 「你不要怀疑,确实如此!」 付嘱文 这一段称为「付嘱弥勒文」,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末尾将要点交待给当时在座的大众以及未来的众生。《观经》付嘱文说: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阿难!《观经》虽然讲了很多,定善、散善、三福、九品,可是,你好好记住,它的要点在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名号。」这是将名号付嘱给阿难。同样,这个地方,是把弥陀名号付嘱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之后在此土成佛的菩萨,也就是说把净土法门付嘱给未来一切众生。付嘱什么呢?付嘱这句名号:其有众生,闻到这句名号,一念之间,得无上功德大利。这是要点所在。 有上小利功德 故知: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及诸行门,
皆是有上小利功德。 那么,别的修行,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前面也谈到,但是到最后,释迦牟尼佛不提了,那是方便诱导,所以,只付嘱持名念佛,别的不提。《观经》的路线跟《无量寿经 》一致,所以就知道念佛是无上大利功德;别的行门为什么不付嘱呢?因为都是有上小利功德。和六字名号来比,当然都是有上了,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境界,什么样的功德跟它比都是有上了。我们既然要往生净土,应该专称无上功德大利的名号。 取舍之义 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
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有智能的人,应当知道取舍,舍有上小利的其它修行,取无上大利的六字名号;舍杂行,取念佛。 不过,这里的「取舍」要作一下说明,有人以为「取舍就是专门念佛,其它的我什么都不做,我舍掉」,这是错解。这里的「取舍」是心中的观念,怎么叫舍?怎么叫取?心中将自己的行善积德等修行回向,作为往生之业,这就是心里执着它了,执而未舍。 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专依念佛,往生净土,其它必须做的事情,做还是做,心态不一样,这个叫「舍」,心中舍掉,不以此作为往生回向之业,就不叫杂行。这个是需要再三说明的,免得人家误解。 「取舍」贯穿于佛法当中。我们原来修学圣道门,现在选入净土门,圣道门讲相信因果,那净土门就不相信因果了?还是信因果;圣道门行善积德,我们到净土门里,行善积德还是做,只是不以此回向作为往生之业。 诵经之义 我们经常诵经 ── 诵经和诵经也不一样。有人诵经,是把它作为功德回向;我们诵经,是了解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慈悲,「哇!经文讲得这么好,你看这一段……」就比如刚才讲解的这一段,如果光是读诵,十秒钟就读完了,读完了不知道什么意思。如果知道经文意思的话,读了多欢喜呀? 「哇!一念具足无上功德!」肯定就念佛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从助业进入正定业了,诵经的目的、效果就完全达到了。读净土三经,看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怎样的优美,心里自然欢喜仰慕,这个也是诵经的效果。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经义,然后依教奉行,并不只是为了读诵而读诵。比如净土三经,说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必定往生 」,我们知道了,就来专修念佛,并不是念佛还有所不足,要另外加上诵经才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