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1|回复: 1

[其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十二、修习十二因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十二、修习十二因缘
修习十二因缘
若谁见缘起,
谁即见法;
若谁见法,
谁即见如来。
十二、修习十二因缘
前行:
观想在自前虚空,真实明现着极为庄严、宽广之莲座,其上端坐着体性是具恩上师,外相现为释迦世尊,世尊相好庄严、身色金澄,身着比丘三衣,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等持印,左手持钵,钵中甘露满盈,在无漏智慧光蕴中结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忆念着世尊真实圆满具足佛身、佛语、佛意及利他事业功德。
观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顾着我与众生,并以圆满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无量众生;世尊的周遭则环绕着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及一切清净传承的具相祖师,为大乘僧宝;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心中,皆具足灭道二谛之大乘法宝。前方真实明现着大乘三皈依境,内心由衷忆念着佛是皈依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着请观想在自己的后方,则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以及无量无数的轮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无量的苦集二谛,忆念其情况心生不忍,内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现在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在尊贵的三宝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学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十二因缘,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带领众生,至诚向前方三宝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自系不净牢狱中,应知有情亦如是,
缘诸众生起悲悯,勤修无上菩提道。
胜菩提心珍贵宝,未发起者令发起,
已发起者不衰退,祈愿辗转得增上。
正行:
听闻正法,造作一切善行,最殊胜的上品动机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此,当以造作的菩提心摄持而修学一切法门。也就是以为利益有情、欲求证得无上菩提的意乐来学习诸佛教法的重要基础与不共见地 ―― 十二因缘的修习之理。
大听言之,在十二因缘中即已成立了轮回与涅槃之法。此中,观待乐求解脱的二乘行者而言,必须一心厌背三有苦、希求解脱乐,此固然是经由证悟自身的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与还灭门,生起证得流转门与还灭门的智慧而出轮回得解脱;观待趣入成佛之道的菩萨行者而言,也必经由证悟众生的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与还灭门,生起证悟众生的流转门与还灭门的智慧而得以真实发起大悲心、菩提心乃至修学菩萨行。如此说来,不论是自利或利他,证悟十二因缘是欲求决定胜的行者所必须修习的。
一、 思维修不修习十二因缘的功德:
修习十二因缘的功德,即:1.能生出离心。2.能相应解脱道。3.
能发大悲心,趣入大乘。4.能成就三士道功德。反之,即为不修习的过患。
二、 思维总的缘起正见之义:
当知佛教的教义及功德,是建立在缘起正见之上的,缘起可从听
的角度思维,以及个别的角度思维。缘起梵语谓:[ 扎地达 ],意指诸法皆依于值遇因缘、观待条件、依仗假立三种因缘随一而成立,这点是显而易见的。龙树菩萨《中论》说:
[ 若彼非缘起,斯法未曾有;如是非为空,斯法未曾有。]
意思是,诸法必是缘起也是性空,缘起含遍于一切法上,没有一法不住于性空缘起的实相。若就狭义的缘起之义而言,缘起梵语谓:[ 扎地达萨咩巴达 ],意指诸有为法皆随行于因果而有,安立于因果缘起之上。诚如经说:
[ 任由缘生即无生,智者证诸缘起法,即亦不依二边见,了知具因聚缘法,无因无缘法非有。]
明确地说明了,诸有为法皆依因缘的和合与灭失而有生灭,这是佛教各宗所共许的有为因果缘起。
在佛教的教理中,[ 缘起正见 ] 极为重要,若不通达缘起正见,则不能生起中观正见,更无以如实趣入修行、累积资粮、圆满佛果。此如《稻竿经》说:
[ 诸比丘,若谁见缘起,谁即见法;若谁见法,谁即见如来。]
所以,了知总的因果缘起或粗细分缘起之义,尤其通达个别的十二因缘的染净因果实属必要。
三、 思维十二因缘的支分差别:
1、 无明支 ―― 特指凡夫俱生心中的人我执所摄的愚味心所
(即颠倒见,执我为实有的补特伽罗),此与证人无我的智慧的执取方式正相违。圣者心中因为已经没有第一支无明,具足亲证无我的智慧,故不再新造轮回引业,如世亲菩萨《缘起经释》说:
[ 见地无能引,离爱无后有。]
一般而言,无明分有两种:
① 俱生无明 ―― 即受到往昔无明习气染污而有的俱生执
法(先天具有)。
② 分别无明 ―― 即经由宗派学习,见地受了影响而生起的
分别执法(后天薰习)。
此外,《集论》中则说无明有:
① 业果愚无明 ―― 即迷蒙于业果,不知取舍而造作轮回的
恶引业、满业、感招堕入恶趣(其对治道 ―― 深信业果)。
② 真实义愚无明 ―― 即迷蒙于空性义,颠倒执著诸法实有
而造作轮回的善恶引业、满业(其对治道 ―― 证无我的智慧)。
2、 行支 ―― 即是业(以思心所的意业为主,三界唯业,从因果而说),必是由自因第一支无明所推动造作的业,此中分有:
① 非福业 ―― 由造恶业,牵引有情投生轮回三恶道的能引恶趣业。
② 福业 ―― 由造善业,牵引有情投生轮回的欲界人天的能引善趣业。
③ 不动业 ―― 由世间止观双运道摄持,牵引有情投生轮回的色界(有十七天 ―― 初禅有三天,第二禅有三天,第三禅有三天,第四禅有八天),无色界(有四天)的能引上二界业。
所以,从最低无间地狱乃至最高有顶天、不外乎是由业所感,此能感业都名之为引业;而在投引六道随一的果报中,令所蒙受的苦乐果或因缘条件圆满不圆满的业,称为满业。显然,不论是造作何种善、恶业因、皆来自无明因推动,自造自得。
3、 识支 ―― 是由行支所发起的意识心王,此可分为:
① 因位识 ―― 指最初不论是造何种善业,恶业或无记业,业造完之后转成业习气的形态,此一不断不常、永不失坏的业习气因具有感果能力(已造之业不失,但也不恒常存在);既有感果能力,则必须有其存放处(如仓库),此即因位识(如认许第六意识或阿赖耶识为存放业习处)。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9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