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续-《●[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4》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那么,我们的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其实也是无限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也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现在能够感觉出来的是显现的这一部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包括整个宇宙的,宇宙也只是我们心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现在能够感觉到的就是显现的这一部分,真正能够对我们目前产生影响的也是显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显现的是什么?而这显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怎么看?这个是很重要。所以,我们须要去认识、须要去注意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跟我们的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那么,唯识的道理,它在说明到唯识,其实它有二种,一种是因能变,一种是果能变。因能变,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事实上也就是我们的……它的根源是种子,也就是根源于我们的心理经验、根源于我们的各种心理力量,然后每一种的心理力量,也就是种子,当它显现之后,然后就会形成我们的世界,能缘和所缘的世界、见分和相分的世界。也就是从种子生现行这是因能变,从每一种心理当它产生活动的时候,都会显现出见分和相分,这就是果能变。所以,我们的世界事实上也就是我们心理活动的表现。我们目前有哪一些心理,那么我们目前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就像我们目前有出家的心理,有学佛的心理,那么我们就会坐在这里学佛了。另外一部分可能有经商的心理,他可能就会跑去做生意,想着赚钱。就像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识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显现,同时又是我们内心给它规定的,我觉得它好,我觉得它不好,都是我们人的一种认识。除了这个认识以外,我们认为好像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一切都是在我们心以外,它是客观的、固定的、不变的,或者说我们觉得它好,它就是好;我们觉得不它好,它就是不好。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所以,唯识见它就是要告诉我们:没有离开我们心以外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不变的这样的一种境界。相反,我们认识的一切境界都是没有离开我们的内心,都是我们的内心给它规定的。
唯识大概就是要说明这样的一种道理。
看看你们听得清楚不清楚?我已经给你们大概地介绍了一下诸法唯识的道理了,你看仅用了一节课,啊?二节课了。那么,关于唯识的道理在《成唯识论》里边讲得最详细,《三十论》里边也讲了,当然《成唯识论》是解释《三十论》的了,所以讲得蛮详细的。所以,具体的内容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学习《成唯识论》的时候(再学习)。但是,大概的内容其实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
那么,这个是讲的是依他起相,然后就遍计所执相。
遍计所执相基本上就是我们凡夫的世界。我们的凡夫的世界就是遍计所执。遍,是普遍的意思;计,是分别。(遍计)是普遍地分别。这个分别是什么分别呢?就是种颠倒分别。这个颠倒分别,这是我们凡夫的特点,我们看到什么我们都会进行(分别),当然只要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都会分别,都会作一番虚妄分别:哦,这个好呵,这个不好呵;这个有价值呵,这个没价值呵;这个是美呵,那个是丑呵……我们都会进行分别。分别了之后,伴随着是什么呢?执著。所以分别和执著它像一对兄弟一样,有分别,往往就会有执著,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它本身就是具有粘性,因为我们的凡夫心……当然这个不是说圣者的心理了,是说我们凡夫心它是具有粘性的,当我们只要介入分别了之后,它马上就会粘上去,它马上就会对这个境界产生一种粘性,就会产生一种粘的作用。这种粘的作用就是执著。所以,有分别往往伴随就是有执著。所以,有的人干脆说:啊,那你不执著,你就不要分别。不分别是不是就不执著?那么这样一来呢?就不仅仅是把颠倒妄分别给否定了,把如理的分别也给否定了,把正思惟也给否定了。那么这在修行上来说是不可以的。但是,我们凡夫的心,当我们在作分别的时候,我们多半都会产生执著,那么这个执著其实主要就是我执和法执。
因为遍计所执的关系就形成我们的凡夫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应该是依他起的世界,就是一个缘起的世界。比如我们每一个念头的产生,每一个念头的产生它是个什么?它是一个缘起的。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或者看到一件事,你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那么这种心理的活动,它纯粹就是一种依他起,这是一种缘起的现象。那么缘起的过程,缘起要揭示的是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们的每一个人心念的形成,以及我们每一种心念的活动,其实它都是一个缘起的过程。我们大家要记住:都是一个缘起的过程,它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它是“因缘所说法。我说即是空。”它是空的,也就是它是没有特质的,它是可以改变的,同时它又具备无限的潜力。这是缘起法的特点。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就是很真实的,很客观的。但是,每一种心理产生活动的时候,我们面对着我们自己的心理,包括我们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的喜欢的情绪、讨厌的情绪、爱的情绪、恨的情绪,以及我们情绪上所投射的这种影像,比如每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每一种情绪它都伴随着这个影像,这个影像和这个情绪,这个影像和我们的心念,我们会去认识它。那么这个认识就开始出问题,这个认识就开始出问题。
所以,遍计所执有分为几块,一块叫能遍计,一块叫所遍计。所遍计的是见分和相分,那么能遍计的又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分别的意识、心,主要指的是……在我们这个八个识里边,能够遍计的,能够产生遍计所执的这个识,主要是指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尤其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主要也说是第六意识,因为前五识它是没有遍计的能力,它只是现量;第八识呢,也没有。那么,真正能够产生遍计的就是意识和末那识,尤其是第六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