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53|回复: 22

[其它]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9套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讲题: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日期:2009.6.25-2009.7.11 文殊讲堂
片数:共6片(本片为第5片)
编码:091[DVD简体版]
内容概述
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圆瑛法师《讲义》第532页-第640页
从532页“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639页)
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2009.07.05
  628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628页,中间经文,【子二 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 (分六)  丑初 就喻拂情伸意  二 迭拂诸情令尽  三 直斥耽著戏论  四 现证戏论无功  五 正劝勤修无漏  六 更举劣机激责】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如是。】
二乘人着因缘,外道认为是无因的自然论;现在佛陀用室罗伐城当中,一个精神病的演若达多,来作比喻,彻底的除去自然和因缘,让他们从这个比喻当中,去了解我们的菩提真性。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佛告阿难:就像这个室罗伐城当中,有一个精神病的演若达多,这个狂性因缘,因为他早上起来照这个镜子,突然发狂奔走,原因是说,在镜子里面可以看到自己的眉和目;但是嗔恨自己的头看不到自己的脸,因此就狂奔,认为这个头有这个魑魅占去了,因此就狂奔在找这个头,这个叫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不狂性就是所谓的菩提真性,自然就显现了。所以这个狂性就比喻作无始无明,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你只要把无始无明若得除灭,那么这个菩提真性就自然而出。因缘、自然,就是佛家所说的因缘法,和外道所主张的无因的自然论,如果穷究起来就不出这二个:因缘跟自然。理穷如是,就是穷究佛教的因缘法,和外道的自然无因论,推究到最究竟的理,也不过是如此。
 【即如,乃即就前喻,以推阿难所执,因缘、自然之情。达多狂性,喻无明,】这个无明,【以为能障菩提之因缘;若得除灭,】意思就是如果狂心,【合狂心若歇。不狂性,喻菩提,】所以除灭就等同,“合”就是等同,狂心若歇;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以狂性若得除灭,】则不狂性的菩提真性,(【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合歇即菩提。】就等于说歇即是菩提的意思。【在汝所谓因缘、】佛教所主张的,和外道所主张的自然无因论的道理,(【自然之理,】)【研穷起来,必定如是。汝实未知,我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杀、盗、淫三缘断故,三种相续的因不生。【狂性因缘,若得除灭,此本非因缘。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此亦非自然。】这什么意思呢?说:若得除灭,其实本来就没有能除、所除,所以,这个本来就不是因缘法。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这个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假借悟了、歇的功夫才显现菩提,所以,此也不是自然无因论,而有这个菩提自性,也是必须借重因缘,所以这二种都是非,非因缘、非自然。【以下约头】、【狂双拂,】这个“头”要顿点,底下就“头”跟“狂”二个角度,来除掉自然和因缘,在头的部分,除掉自然跟因缘,在狂的部分,也除掉因缘跟这个自然。换句话说:头非因缘、非自然;狂也是非因缘、非自然,叫做双拂,“拂”就是除掉,双拂,除去的意思叫做拂,除去非因缘、非自然,从头的角度、从狂性的角度,它们二个都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因缘、自然二计皆非。】
  629页第三行,经文:【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说:阿难!演若达多的头,这个演若达多,头怎么样呢?头本自然,意思就是说:这演若达多打从一出生,那个头本来就是自然存在,好好的一直在那边,叫做头本自然。阿难!演若达多从一出生,他那个头本来是自然,好好的存在,并没有遗失。意思就是:一出生,他头本来是自然、好好的存在的。那么头好好的存在,怎么样?本自其然,这个“本”就是本来应该,这个“自”就是时常。本来应该自然时时常常的,“其然”就是好好的存在,就是:本来就应当时时刻刻,“其然”就是没有变化,一直存在,这头本来就一直在那边,无然非自,“无然”就是若非如此的话。如果不是头一直存在在那边,打从一出生,头就一直存在在那边,那么就非自,这个才是非自然,“自”就是自然。若头非如此的一直存在在那边,则变成才是非自然的。所以佛就发难云:何因缘故?到底是何故,到底是什么缘故,而怖头狂走?
整句把它贯串下来的意思就是说:阿难!演若达多这个头,打从一出生,本来就是自然、好好的存在在那边,并没有得跟失。好好的存在在那边,本自其然,本来就应当时常好好的存在在那边,并没有得到头,也没有失去头。无然非自,如果不是这样的存在,好好、好端端的存在,就变成不是自然了。所以,若非如此才是非自然。何因缘故,怖头狂走?也就是:是何故?为什么因缘?这最主要的是讲何故。说:何因缘故,就是何故,怖头狂走?为什么恐惧这个头而狂走?因为认为这个头不在、不存在,所以狂走,狂走就是要去找头,他认为头不存在,被魑魅占据了,因为头看不到自己的脸,因为恐怖而去找头,叫做怖头狂走。
  【此约头拂自然。】“拂”就是除掉,就等于非自然。这个就是站在头的角度,来除掉这个自然的无因论。【头喻菩提之真,前二句标定,】标定【头为自然。谓演若达多之头,若本来是自然。】存在的。【三、四二句,本自其然,无然非自者:即是既本来自然,】就是根据上面那一句的意思,(【牒上句意,】)【即应常时自然,】就是没有任何的得跟失,没有什么改变。【无时而不自然也。】时时刻刻都很自然。【末二句反难,以何因缘之故,忽怖无头,而狂走觅头耶?既然狂怖妄出,则头不得谓为自然矣!】为什么呢?不可以说它自然存在,因为狂怖是妄出的,还以为他是遗失了头。所以,既然狂怖妄出,则头不得谓为一直自然存在,正因为他狂怖妄出,所以头认为不是一直自然存在,因为狂怖而出,误认为遗失这个头。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法合,谓众生真性,若本来自然,无有那一时,】不是自然存在,(【不是自然,】)【何因缘故,】又起无明,【复起无明,】迷了这个真心,追逐那个妄,(【迷真逐妄,】)【今欲返妄归真耶?既有无明妄动,则真性不得谓之自然矣!】因为卡到了妄,所以真性不能说自然存在,没有除掉无明,真性显露不出来。【此中破自然,】破这个自然,借着这个头来破这个自然。【只破自然,】就是说:自然破自然。【不是以因缘,对破自然。】以前只借重佛教的因缘法,破这个外道的无因论的自然;现在不是,现在是自然而破自然,所以叫:此中破自然,也只破自然,不是用因缘法来对破自然。【若对破则成矫乱,何因缘故句,即何故也。】
  629页,倒数第二行,【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说:若自然头,意思就是说:若本自然之头,若本来自然的头,自然存在这个头,借着某一种因缘,借着什么因缘呢?就是照镜子的因缘,头,若自然头,因缘故狂,就是说:如果那个本来的头,借着某一种因缘,也就是照镜子的因缘故,令心狂走,何不自然,那么为什么不把本自然的那个头,也因为照镜子的因缘,故失就是真的失去了头。
这一句话的重点在强调什么?就是照镜子而认为失去头,不是真正的因缘,是假的,是假的。我们今天有无明卡住了,不是真正的失去真心。
这一句话再讲一遍:佛陀的用意就告诉你:你借着照镜子的因缘狂走,这不是真正的因缘,只是因为妄出、妄动是狂心。如果是这样照镜子,可以让你狂心狂走、狂奔而走,那么为什么不借重照镜子的自然这个因缘?这个本来自然的头,为什么不会因为照镜子,而真正的失去了这个头?头就比喻菩提真性。
这一句整句再讲一遍: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如果本来自然存在的那个头,可以借重某一种因缘——就是借重照镜子的因缘,令心狂奔而走,那么,何不本来自然的头,也借着照镜子的因缘,而变成真的失去那个头?这一句话在强调什么?这一句话在强调:照镜子的因缘失去头,这不是真正的失去,所以意思就是:不是因缘法的意思。头本来就不失,没有得、也没有失,借着某一种因缘,而失去头在找头,其实不是真正的因缘。表示说:我们头本来就没有得,也没有失,不必借重因缘。如果因缘可以让你狂奔,那么为什么不照着镜子的因缘,而头真正的失去呢?所以照镜子因缘要找头,不是真正的因缘,是妄的意思。
诸位!最后一行,【此约头拂因缘。】“拂”就是去除,前面是就头除去这个自然,现在站在这个头的角度,要告诉你是非因缘。简单讲:拂自然就是非自然;拂因缘就是非因缘,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头来讲,来谈这个非因缘,【文中虽有自然,及狂字,但惟带言而已。恐闻前喻,】恐怕听到前面的比喻,【自然被破,】自然被破,怎么样?【转计因缘,】转计这个因缘。【故独约头辨,以明非因缘也。若自然本有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狂怖无头;】恐怖说自己没有头。【下二句反难,何不以自然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遂真正的失去这个头。(【遂真失耶?】) 为什么?【法合:】意思是说:【谓本来真性,】由必欲加一个明字这个因缘,(【由必欲加明因缘,】)【故起无明,何不以本来真性,由无明因缘故,】而遂真正的失去这个真如自性、菩提的真性?(【而遂真失耶?】)事实上,无明不管有没有,菩提的真性都没有增减,都没有增减。
  630页,中间经文:【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本头,演若达多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失去,只是一时狂怖之心。所以,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什么意思呢?本来那个头自然存在,并没有失去,没有失去就是没有得。只是一时狂怖之心妄出,无因而妄出,妄出当然就是无因,狂怖之心,无因妄出。这个头非但无失,也曾无丝毫的变易,也从来没有丝毫的变易。则何借因缘?借因缘做什么?去找失去的头呢?又何必去借这个因缘,去找这个失去的头?有增有减叫做因缘法,生灭叫做因缘法;可是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得跟失,何借因缘?又何必去借这个所谓的生灭因缘,去另外找失去的头呢?因为头本来就不失去。
整句的意思是什么?整句的意思是说:本来这个头就没有失去,只是一时狂怖之心,无因妄出,头非但无失,也曾无丝毫变易,则又何必借重这个因缘?所以跟因缘没有关系。何必借因缘,然后如果加几个字更清楚:去找失去的头?整句就是:何借因缘去找失去的头?这样整句就看得懂。
  630页,看注解,【此结明非因缘,】这一段是在告诉你:不必借重因缘。记住!什么叫因缘?能所不断叫做因缘;增减不断叫做因缘;生灭不断叫做因缘;刹那不断叫做因缘;空性不可得叫做因缘,你一定要好好的体会。所以此结非因缘法,【申其正义。以本有之头,虽由照镜因缘狂走,其头依然不失。设有人,见达多之狂走,问云:‘何为狂走?’】你为什么发狂而走?【答曰:‘我要觅头。’】我要去找我的头。【彼人以手摩其头曰:‘这是甚么?’】你要找头,那现在这个是什么?【达多始觉,头还不失,】头没有失去啊,【狂怖无端妄出,既狂之时,头原无失,】意思就是没有失去。【歇狂之后,头亦无得。】这个比喻真性并没有得跟失,它永远一直存在那个地方,不必借重任何因缘去找。【而狂起狂歇,不关本头之事,】意思就是:不必借重因缘。【其头非但无失,曾无丝毫变易,则何所藉因缘耶?】这一句在强调:了解因缘也是空,当体就是真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法合:真性常住不失,无明忽然妄起,无明虽起,真性不变,妄起之时,虽迷不失;妄灭之后,虽证无得。妄起妄灭,与真性本不相干,则真性亦不属因缘矣!】所以,佛法为什么要用悟的?就是它不属于因缘法,如果你一直拼,不知道缘起就是生灭的东西,你一直念佛、一直拜佛,可是不知道心性就是佛,不知道:喔!念南无阿弥陀佛,原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我本性的事;我的拜佛,原来拜佛是我本性的事。那么,这样借重这个念佛、拜佛的因缘,开采自己的如来藏性,同时信、愿、行具足,这个就是真正的净土法门,心净则国土净嘛!想要往生净土,却不了解如何让心净,那么就叫做杂修,夹杂烦恼而修。所以研读《楞严经》,它有正面的帮助你的心性,更可以让你往生净土更顺利,一点都不妨碍的。
  630页,倒数第二行,【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本狂自然,意思就是说:若说本来这个狂性是一直自然存在的,就应当本有狂怖;本来就常常有狂怖的存在,那么请问未狂之际(就是之时),在还没有发狂这个时候,狂何所潜?这个狂性到底是潜藏在哪里呢?意思就是说:我们了解,所以狂它不出于自然,因为没有狂之际,狂到底潜藏在哪里?狂性到底潜藏在哪里的意思就是说:所以我们了解这个狂,绝对不是出于无因的自然。
再讲一遍:前面是用头来非自然、非因缘;在这里特别注意,这里是用狂的心来非因缘、非自然,要特别注意!前面是用头,现在是用狂心,来破除因缘跟自然法,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所以前面都是讲头,现在都是讲这个狂性,稍微注意一下。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若说本来的狂性是自热而然的存在,那么就应当常常有狂怖的存在之性,那么请问你:未狂的时候,还没有发狂之前,那个时候,到底这个狂性是潜藏在哪里呢?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说这个狂,在还没有发狂之前,到底潜藏在哪里?那么发狂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来?意思就是说:了解狂它绝对不是出于自然,就是非自然。意思就是:还是要借重一个因缘。】
  【此约狂拂自然。】自然就是无因,狂非自然而有,就是表示这个狂非自然。【狂喻无明之妄,若谓本来狂是自然,即应本来常有狂怖。】631页,【下二句难云:既是常有,而未发狂之际(时也),其狂】狂性,到底【潜藏何处?难道身心之中,有潜狂所在耶?既无潜狂之所,】则那个狂性绝对不是自然一直存在的, (【则狂非自然矣!】)非无因,自然一直存在的,一定有原因的,必须借重因缘的。【首句作狂本自然亦可。法合:无明若是自然,】而有,其实那是妄。无明若是自然而有,意思就是说:它就是有体性了,无明若是有体性,本来就是一直存在的。【则本有无明,】那么我请问你:【当一念未动之时,清净本然心中,】无明到底是潜藏在清净本心当中的哪里呢?(【无明何所潜藏?】)【以真元无妄故,何得谓无明为自然?】怎么可以说无明是自然存在的?无明是无因而存在的?因为无明它本身就是妄,不可以讲它是自然存在的,因为它是无实体性的,没有实体性的。所以怎么可以说:无明为自然存在的呢?不可以讲,因为无明本身是妄,它没有实体性,它根本不存在。那么,为何因缘会有无明呢?很简单,就是没智慧!
  631页,【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不狂自然,若不是,“不”底下加一个:是,不是;“狂”的底下加:出于,那么意思就看得出来,若不是狂出于自然,反过来讲就是狂出于因缘;这一句是转折语,但是它并不很明显。说: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于自然,那么,这个狂便是出于因缘;但是,因为他没有写得很清楚。所以这个《楞严经》,它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它太省略了,一般人实在是看不来!若不是狂出于自然,就是这个意思。
说: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若不是狂出于自然,那么便是狂出于因缘,转折的意思。那么,又有何因缘而狂走呢?底下告诉你绝对不是因缘,答案在哪里?但是头本无妄,所以这个中间加,“头”的上面加:“但是”,头本无妄。诸位!头本来就没有狂妄的存在、妄性的存在,头它就一直存在啊,但是头本无妄,无妄就是本真,头并没有增减,所以头并不是因缘,让它得或者是失,无增减就是无妄,无妄就是非因缘法。所以,这个狂是非因缘法的。为什么?因为它是无妄,有妄才讲因缘,因为妄是有增有减,有生有灭,所以有妄才讲因缘。现在头本无妄,头不是因缘法,但是,头本来就无妄。意思就是说:那么头本来就是无妄,就是本真,头并没有增减,所以它不是因缘法。无增无减就是无妄,所以无妄就不是因缘法,那么则狂绝对不是因缘法,狂不是因缘法。为什么?因为有妄才叫做因缘法,头本来就没有得失,何必借这个因缘呢?所以,何为狂走?那么为什么他这样狂奔而走?实在没有意义!前面那一段是狂不出于自然,而这一段,狂也非出于因缘,为什么?头本来就无妄。
所以整句的意思,加起来的意思是说:若不是狂出于自然,这个狂便是出于因缘,那么又有何因缘而让他狂走呢?但是,头本来就没有妄,无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没有增减,没有增减就不是因缘法。那么没有增减就是无妄,无妄就非因缘法,那么这个狂很明显的不是因缘法。为什么?因为有妄才称为因缘法,既非因缘,何为狂走?又为什么他这样狂奔而走呢?实在是妄上加妄,连因缘法都不存在,因为头本来就没有得失。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此约狂去除这个因缘。(【此约狂拂因缘。】)在这里强调:《楞严经》的这一段,跟《义贯》的这一段,切入的角度,在文字上的角度是完全不同;但是,究竟义讲的是完全一样,符合佛义的。所以,这一本《讲义》的注解,就必须用《讲义》的角度来诠释,不可以用《义贯》的角度。所以我已经讲过,在此强调:二位大德都是让一切众生受益的,他们的初发心,都是佛的心、都是菩萨的心。那么,在一般初学佛法的来讲,他看了会有一些不同,内心会起矛盾;可是在师父看起来,它并没有矛盾,只是文字上切入的角度不一样,而究竟义,他都在诠释一样的东西,所以师父尊重二位大德,跟他保留;那《讲义》,就必须用《讲义》——圆瑛法师的注解来讲这一本,不可以穿插。那么《义贯》的诠释,跟这个《讲义》这一段是完全不同,而究竟义是一样,可是,他讲的也是佛的意、本意,这文字就由个人解读,只要符合佛义、究竟义,我们就这样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
底下,此约狂拂(就是拂去因缘),就是非因缘。【首句反言,不是狂出于自然,即是翻成因缘。】意思就是:如果是狂出于因缘的话,好!就解释了,【头本无妄者:谓狂怖之时,头本不失,即当常无狂怖,有何因缘,而狂走耶?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矣!】诸位!一定要记住师父的话,有能有所叫做因缘法;有生有灭叫做因缘法;有增有减叫做因缘法,你要永远记住这个。那么,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得失,当然就不是因缘法了。【首句作狂不自然亦可。】不自然就是不出于自然,意思就是:就是出于因缘,狂不自然也可以,不狂自然也可以,首句如果说狂不自然,就是狂不出于自然,就是出于因缘,它因为有转折语,但是因为它太省略了,所以看不来! 
【法合:谓无明不是自然,】如果说无明不是自然而有的存在,诸位!自然而有的存在就是要有实体性。【是因缘者,毕竟以何为因?】在这里找了,以何为因呢?【然真性宛在,不曾遗失,为何因缘,而背觉合尘耶?若真性有失,可说因缘,】记得!有得有失就列为因缘;真性从来没有失啊,如果真性有失,你可以说是因缘,对不对?可是,【真性不失,】这当然【则非因缘矣!】所以没有得失,当然就不是因缘法了。这个你一定要了解,因缘法能所不断、得失不断、生灭不断,无常不断、缘起缘灭不断,这个才叫做因缘法;绝对的真如自性,根本就没有得失,哪来是因缘呢?【以上喻明真性与无明,俱不属因缘、自然矣。阿难一向溺于权宗,】就是方便法,不究竟义。【不知衣里神珠宛在,辗转他方求食,因缘之见,固不能忘也。】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先解释一遍,这一段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难,像无字天书那么难!对老参来讲,听得很吃力:到底是在讲什么?很难!这就让大家了解,佛法不是你想像得这么简单,念二、三句佛、持几句咒,就叫做修行,对这个佛教的认知度太肤浅了!对不对?这一段没有用心听,你出家、在家、出十五年,你都听不懂他在表达什么。
底下,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头;这一段在表达什么?叫做知真本有;识知狂走叫做达妄本空,这先把表法的列出来。好!若悟本头就是知真本有,识知狂走就是达妄本空,好!解释一下:若悟本头,如果一旦有一天悟了本有之头,从来没有失也没有变,并无失去,一直好端端的一直存在在那边。识知狂走,识知:也了悟、知道彼狂走,意思就是无明妄动。识知狂走之性相;重点在哪里?根本与头之有无实在不相关!你要牢牢记住这一句话。识知狂走,这个“知”的底下加一个:彼,意思更清楚。识知彼狂走,那一种狂走的行为、的性相,根本与头之有无实不相关!这一句话的重点在哪里?无明的妄动,其实跟真心根本就无关!诸位!那么,了悟这个彼之狂走的性相,根本与头有无实在是不相关,这个时候变成因缘是戏论,外道的无因论、自然,无因论也是戏论!为什么?本来没有增减,妄本来就空。所以若悟本头,真——这个头,本来就存在,知真本有;识知狂走,达妄本空,无明本来就空,真心本来就有,你讲因缘不对,因为它没有任何的东西增减。但是自然也不对,为什么?也不能说佛性自然无因而显,一定要借着因缘;讲因缘是破自然,而讲因缘还是不对、不究竟义,就是这样子。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是因缘,为什么?因为头本来就存在,没有得失,所以不是因缘。你也不能说头无因的自然,自然无因论。为什么?也必须借重悟的指导,所以,变成才能显示这个真。所以因缘跟自然其实都是戏论,不究竟。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632页,【满慈执无明有因,】就是满慈执着那个无明是有因缘、有因的,不知道妄本无因。【阿难疑真性同自,】就是自然外道的思想,前面不是有讲吗?变成了外道的自然无因论变成第一义谛了,佛的第一义谛了,昨天就有讲过了。所以,这个“自”是自然,外道无因论的意思。满慈执无明是有因缘的,而阿难怀疑真性就变成了外道的第一义谛了。【皆由不悟本头不失,】意思就没有得失、没有增减。【狂走无端,】无端就是毫无理由。【所以堕入因缘、自然之二计。】底下要注意,就头来讲有二段,那么就狂来讲也有二段。先讲头,标号A:【若悟本头,虽狂不失,则头非自然;】这一句话什么意思?如果悟了这个本头,本来就没有得失,所以虽狂实不失,虽然狂,但是头本来就不失,则头非自然,很清楚的,头非自然。为什么?它必须借着因缘,才悟知道本头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无。。。如果要让他认识头,还是要借重因缘,喔!指点一下,才知道头本来存在。所以,头也不能说是无因的存在,还是必须借重有人指导。我们悟了这个本头,虽然怎么样?狂,怎么样?但是不失,那么这个头就不是自然,则头不是自然无因,还是必须借重因缘,才能够认识本来的头。依然宛在是什么意思?【依然宛在,则头非因缘;】为什么?头一直存在,则不必借重于因缘。为什么?它从来没有得失啊!这个是就头来讲,非自然也非因缘。前面讲依然宛在就是B,底下C:【若知狂走,未狂元无,则狂非自然;】意思就是:如果识知这个狂奔而走是妄,那么请问:未狂之时,本来就没有狂性,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狂性非无因之自然。意思就是:狂之出一定有它的原因,不会无缘无故就狂的。所以这一段是说:若知狂走,未狂元无,则狂非自然的存在。意思就是说:如果识知狂奔而走是妄,那么,未狂本来就没有狂性,那么这个狂并不是无因而自然存在的,意思就是:狂有因缘故,所以才狂。D:【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这个头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妄,连真都安不上,因为头本来就好端端的嘛!则狂就不必借着因缘而生,因为没有得、没有失,所以头本来就没有妄,连立一个真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妄而去找才有因缘,有增有减叫做因缘,头本无妄,那么就连真也没有,无妄就是连真也没有。对不对?不必加一个真。头本无妄,则狂就不是因缘而出的。
【首二句约头约狂,皆双拂】“拂”就是除。【二计,】就是非自然、非因缘法。【上句知真本有,下句达妄本空。若明斯义,则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全无实义。此正销阿难之现疑,兼防满慈之又执。】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是因缘、自然,俱属戏论之故,】所以就是非因缘、非自然,有增有减叫做因缘。那么,这个自然就是无因,无因也不对,也必须借重因缘才能够显出菩提心。所以,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这个菩提心非是因缘法,因为它不是增减;也非无因自然而有,因为必须借重因缘才显出菩提心。所以,讲因缘、讲自然,都是戏论之故。【我先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三种分别之缘断故,则菩提非自然;】菩提非自然无因而生,必须借重因缘。【妄离真显,】这个妄是指自然的无因论、因缘的生灭增减法;这个妄是指分别心,或者指执着心。这个分别心、执着心,自然的无因论,因缘的生灭增减法、妄有能所的因缘法,统统要离,让它绝对独立存在,真就显,所以叫做妄离真显。意思就是说:自然的无因论要离,因缘的生灭增减、妄有能所的因缘法要离,分别心要离、执着心要离,真心就会显露出来。【当下即是,则菩提非因缘矣!】没有增减。所以,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一定要悟,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看看六祖所讲的,这不是讲菩提自性非因缘吗?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以故?为什么?菩提真心不是因缘法。所以,这个佛法它不是拼,拼是生灭法、修是生灭的东西,它是用悟的东西,然后修是方便除去习气,叫做借重因缘而修。所以你要晓得,所有的修其实都不存在,而不修就更糟糕!所以边修边放下。。。慢慢的这样子,修而不修,不修而修,断而无断,无断而断。所以,修行一定要趁年轻,趁年轻!对不对?你不趁年轻,老的时候视力不佳、体力不佳,那么就很麻烦,就变成老而不修,叫做老不修,这样就很麻烦了!所以,要有开大般若智慧,开大般若智慧就了解佛的心。对不对?所以智慧很重要的,有一个广告是不是这样讲的?我不太会讲话,但是我讲话很实在,介绍你吃文殊智慧保肝丸,服用之后,去火葬场火化,你就知道效果!(笑)对不对?服务电话0800-092-000,(笑)广告打得这么凶,实在是阿弥陀佛!广告嘛!这个就是大智慧的重要。所以今天讲了这个,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难,也很深!【此佛重伸自己所说,歇即菩提之意。】就是菩提皆因缘而显,非因缘而生,你一定要很正确的观念。
  好!底下,【丑二 迭拂诸情令尽】
  经文:【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解释一下:若说有菩提心而生,有这样的观念,有生灭之心而灭去,如果你认为,有一颗菩提心生出来,有生灭心把它灭去、灭掉,注意!此但凡情生灭之见,这个是凡情生灭之见,有一种东西生,有一种东西灭,诸位!这个仍然是生灭,非真菩提心。看就知道啊,菩提心生,生灭之心灭,那个最后一个字不就是生灭吗?菩提心“生”,你看那个生字,生灭心“灭”,这个还不是生灭吗?如果你认为有一颗菩提心生了,我把生灭之心灭掉了,此但凡情生灭之见,还是生灭,非真正的不生灭的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承上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不可作菩提心生想。以菩提真心,元是本有,但由了因之所了,】“了”就是显,了因就是修行,是透过修行显出这个菩提心。【不是生因之所生。】不是任何。。。菩提心可以生出来,不是任何生因之所生,就是因为菩提心本来就是无生,不是任何生因而生出菩提心的。所以,【向被狂性所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所以我前云;看633页,【故我前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上句三缘断故,亦不可作生灭心灭想,】为什么?【以无明狂性,乃属本空,三种能缘分别之心,是枝末无明,虽言断故,实无所灭。若说有菩提心生,有生灭心灭,此但是凡情生灭之见,非真菩提之心。】不是真正的菩提之心。
  633页,中间经文:【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这个连博士都看不懂!所以,佛从如来藏性流露出来的文字,全部都是心性的东西,这个没有悟就完全看不懂!
灭生俱尽,这个“灭”,是指前面的生灭心灭,把生灭心灭掉的那个灭;这个“生”,是指前面所讲的菩提心生那个生。生灭心灭,菩提心生,这个时候,一个灭一个生,俱尽,同时放下,此时名为无功用道,无功用道。但是若有自然,如果还有:“我自然无功用道”的这种观念,如是则明,如是则明就是:如是有自然无功用道之心分明,所谓无功用道,自然心生,“我自然无功用道。”这个心产生。如果有这种观念,对那个生灭心灭,对前面这生灭心灭来讲,菩提心生、生灭之心灭来讲,叫做对生灭心灭来讲,此自然无功用道还是生灭法。
再讲一遍:灭生俱尽,生灭心灭,菩提心生,这样子二个统统把它灭掉,这个时候,我们叫做无功用道;但是这个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果还有说:“我拥有自然入于无功用道的功夫。”如是则明自然心生,如是则明就是分明,我还很清楚的,有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生,叫如是则明自然心生,这连接起来的意思就是说:如是,还很分明、清清楚楚的所谓的无功用道,这个自然无功用道,这能用功的心产生,那么这个时候,对前面所讲的生灭心灭,此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一生,这个对前面的生灭心灭来讲,这个无功用道自然心生,仍然是生灭心,这个还是生灭心。真正的不生灭心是:生当体即空,就是不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灭,生死、生灭当下就是体空。所以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这个用比较的,要入于无功用道是不可能的,无功用道是绝对的心性流露出来的,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你在生灭法以外,要找一个不生不灭,你永远找不到菩提。你要是说:我今天很烦恼很烦恼,我要离开这个环境,去找另外一个没烦恼的地方!诸位!那个没有烦恼的地方还是烦恼,只是稍微轻一点而已,没有办法彻底减轻痛苦。如果你在最烦恼的这个时刻,你懂得把执着放下、把烦恼放下、把分别心放下、把颠倒心放下,生灭当体即空,心性自然就显,解脱的心就显现出来,而没有解脱的观念。
  好!看注解,【首句灭字,即生灭心灭;生字,即菩提心生,此但生灭;】意思就是说:还是一种生灭,此但生灭,这个还是一种生灭。【亦复俱灭,】这个生灭怎么样?亦复俱灭,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这个仍然是生灭,现在把这二个统统灭掉。【尽即灭也。而至无功用道,】这个时候,也不可以作自然无功用道之心生而想,【亦不可作自然想,】就是也不可以作我很自然的进入无功用道之心;“想”就是生,跑出这种观念来。若有自然无功用道之心生,(【若有自然,】)【亦成对待。如是指上句,】如是指上面这一句。【若如是有自然,】无功用道之心,【则分明自然心生,】很清楚的、很分明的,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产生。【对彼生灭心灭,】就是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即此自然,】)【亦是生灭之心,非真无功用道。】诸位!真正的无功用道是绝对,不是对生灭而跑出一个不生不灭,这是错误的、这是二分法,等同说不是生灭的因缘法,就是外道的自然无因。所以这个真正无功用道,是当体即空,了悟生灭当下就是不生不灭,这个是真正无功用道。【何以故?非绝待故。】为什么?它不是绝对。所以什么是佛?绝对的自在,绝对的平等,绝对的解脱,绝对的智慧。佛,什么统统绝对,绝对的慈悲,绝对的喜舍,没有任何的能所,就是佛的心性,才是真如自性。非绝待故,绝待才是佛,非绝待就是相待。【此中道理,更觉难明,故下以喻显之。】
那么,这一段看633页中间这个经文,师父再彻底贯串一遍,你看看能不能体悟?
第一个,“灭”生俱尽——生灭心灭,这个“灭”,第一个“灭”字——生灭心灭;第二个,“生”——菩提心生,这二个统统把它灭掉,俱尽:统统灭掉,此时名为无功用道;但是,若还有“我自然入于无功用道”这种观念,如是则非常清楚的,所谓的自然无功用道的心就产生了。那么,对前面的生灭心灭来讲,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仍然落于生灭,因为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底下,看左边的经文: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这一段要注意,很注意听!
无生灭者是指什么?这个“生”就是菩提心生,“灭”是指生灭心灭,无菩提心生,也没有生灭的心灭,这个就是前面讲的:灭生俱尽;当然这个不是指本性的不生灭。这前面不是说:灭生俱尽吗?灭生俱尽,在前面这一段,他把它引用四个字来解决,“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这一段,他用这个灭生俱尽,往左边移就是:无生灭者,没有菩提心生,也没有生灭心灭,这个时候,灭生俱尽的时候(不是本性的真正不生灭),名为自然,如果你把它叫做无功用道的自然之心,用二分法,那么你会很麻烦!就像世间人把它分为:非因缘就是非自然,不是和合性就是非和合性。就像世间人用二分法,怎么样二分法呢?把诸相杂和,成一体者,把诸相杂和,就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合在一体,叫做成一体者,名为和合性;因缘叫做和合性,因缘之和合性。怎么样?然后把非和合的就称为本然性,本然就是我们称为无功用道的本然性,而这个时候,误认为这个时候就是真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所以,这一段经文再念一遍: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再慢慢的解释一遍:无生灭者,就是指前面的灭生俱尽,没有菩提心生,还有生灭心灭的那个时候,我们称为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你如果用这样的称呼,注意!就会变成世间人把它二分法,一个是和合因缘性,一个是非和合的自然性,就变成这样分了。好!诸相杂和成一体,诸相杂和,就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合成一体的,这个时候,我们称它叫做因缘和合之性,就是和合的因缘性。这个时候,只要有诸相杂和成一体,这个时候,我们称为因缘的和合性,这个就是二分法里面的一种和合性。好!我们另外一种,如果不是因缘法、不是和合性的时候,怎么样?非,这个时候非和合性,二分法了,非和合性、非因缘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无功用道的本然性。意思就是:此时非和合、非因缘法,我们称为本然无功用道之不生灭心性,这个时候,误认为非和合的非因缘法,把它误认为这个时候就是真心,不知道说这个是从因缘的和合性跟非因缘,就是非和合的因缘性、非因缘法来分出来的,这个不是真心,因为它是二分法。一个是分因缘的和合性,一个是非和合,非和合就是非因缘,那就是所谓的自然。那么非因缘法,就是所谓非和合性,称为本然,那么我们称为本然,就是无功用道的本然的心性,所以,误认为这个时候就是真心。所以因缘是和合,把它当作是妄;那么非因缘,就把它误认为这个时候已经是真,以此不生灭的真,把它当作这是不生灭的真心。就是说我们前面讲的:因缘和合之性是妄,我们把非和合称本然性,误认为它是真心,就是用二分法划开来。这一段,《讲义》跟《义贯》是完全不同切入点。
  好!看小字的,【此喻显自然,】这个用比喻来显这个自然性 。【亦是生灭之理。】亦是,也仍然是不离生灭。【首二句牒上。无生灭者:即牒灭生俱尽。名为自然者:即牒无功用道。下喻自然亦非真,犹此世间,诸相杂和,药丸药饼之类。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喻生灭因缘法。对此和合,遂将非和合者,称(即名也)本然性,】把和合称为妄,把非和合误认为是真,叫做称本然性。【喻不生灭之真,此真乃对妄所立之真,】意思就是说:这个非和合是对和合所立的,知道吗?非和合的真,是对和合所立的妄,知道吗?妄。这个时候要显出真了,此真乃是对妄所立的真,那么,对立的,就不是真正的真心了。【非真菩提心。如下文偈云:‘言妄显诸真,】说妄是为了显真,如果你还执着一个真,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在这里特别连真心都要遣,才是真。【妄真同二妄。’】这个就是让大家进入绝对的真,意思就是:这个真心不是对妄心来讲的,是妄当体即空就是真,并不可以说,妄,另外跑出立一个真心,妄跟真来对立,这个绝对不是真,真心,如果是由妄心衬托出来的,这个真心仍然是妄。所以言妄心是为了显种种的真心,如果你误认为有一种真心,离开妄心而立一个真心,那么,妄心跟真心统统叫做妄,意思就是:真心是绝对的存在。【是知无真可立,将欲立真,已非真真如性耳。】已非真:不是真正的真如自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要讲到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真心,那么,无论是本然、非本然;这个“非然”就是非本然,要放下。和合就是指因缘,非和合也要放下,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统统要放下。合然俱离,这个“合”是指上面,指和合、非和合;“然”是指本然、非本然,这二个字是包括了很广。“合”是指上面的和合、非和合;“然”是指上面的本然、非本然,俱离,统统要遣,统统要放下。离合俱非,底下这个“合”字很重要,这个“合”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叫做离跟即统统非,就叫做遮照同时。这个“离”字包括前面,全部包括在内。这个“离”字就是离前面所讲的: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统统要离,叫做双遮义。那么,离合俱非,这个“合”字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即心即佛那个即。注意!这个特别注意,这个“合”字跟前面的和合、非和合完全无关,就是即字,指离即俱非,这个“合”字就是即的意思,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这个是双照义;俱非就是统统放下,俱非就是遮照同时。
再讲一遍:离合俱非,就是“离”字跟“合”字统统放下,统统放下,俱非就是统统放下。这个离合俱非,“离”字是指上面的,离本然、非本然,离和合、非和合,这是双遮义。这个“合”就是即,即于本然、非本然,即于和合、非和合,就是双照,这个叫做俱非,俱非就是俱离,统统要放下。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好!再讲一遍:如果要讲到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真心,那么,无论是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离,那个和合、非和合要离,然:本然、非本然要离,统统要离!底下,离合俱非,这个“离”字:全部要离,离,本然、非本然要离;这个“离”,和合、非和合也要离,叫做双遮,就是止。这个离合俱非的“合”字就是即字,就是即本然、非本然,即和合、非和合,同时存在,叫做双照,俱非:统统不是,也要统统放下!双遮双照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到这个时候进入绝对的状态,叫做没有戏论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此极拂妄情。妄尽真显。本然即自然,和合即因缘。首二句单遣,非即遣也。以非本然,遣本然;】本然,然后底下那个非本然,就是把它遣掉,以非本然而遣除本然,就是没有本然这个名词,本然当体即空,所以无论是本然、非本然。【以非和合,遣和合。】和合,还有非和合,用非和合来遣这个和合。【第三句,合然俱离,是双遣,离亦遣也。合字,兼和合与不和合,俱遣乃遣第二句。然字,兼本然非本然,俱遣乃遣第一句。俱离,与下俱非皆当双用。第四句离合俱非,离乃俱离之离,】第四句的离合俱非,这个“离”乃是俱离之离,统统要离,离合俱非。【合非和合之合,】这个“合”字,离合这个“合”字,非和合之合,上面已经解释过了。这个合字乃是即字的意思,(【乃是即字之义,】)【即是不离也。】不离。【离和合非和合,】离【本然非本然,此双遮也;】那个“合”字就是即,即就是不离。【合(即也)和合非和合,】即【本然非本然,】也就是说:不离和合、非和合,不离本然、非本然,【此双照也。俱非,即遮照同时义,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此对第三句。】来讲的,俱非,就是遮而照,照而遮,此是对第三句。【遣之又遣,更无可遣,诸情皆尽,情尽法真,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翻回来,师父从628页一气呵成,把它解释一遍。
628页,经文,看经文就好,师父就直接解释。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这个狂性的因缘,有一天若得除灭,那么这个菩提不狂性,就自然而出。你所谓的佛教所说的因缘、和外道所主张的自然无因论,穷究、研穷究到它最彻底的理论,就不会超过佛教所说的因缘,和外道所主张的无因自然论,或是自然无因论。理穷如是,这个道理穷究到最后必定是如是。
629页,经文,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这个演若达多,头本来从一出生,就是那么自然的、好端端的存在,本来本自其然,本因时常自然的、好端端的一直自然存在。无然非自,无然就是若非如此自然的存在,就变成非自然了。佛反难云:那么何因缘故,就是何故,怖头狂怖,妄失这个头而狂奔妄走。
629页,经文,若自然头,若本自然之头,借着照镜子的因缘——因缘故狂,借着照镜子的因缘,所以令心狂走,何不本来自然的头,借照镜的因缘,故让他真正的失去这颗头?这表示借着照镜子的因缘,失去这个头,这不是真正的因缘,它只是妄。
翻过来,630页,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这个本来的头,只是一时狂怖之心,无因妄出,头非但无失,也从来丝毫没有变易,则又何必借这个因缘,去找那颗头回来呢?
630页,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若说本来的狂性是自然存在的,那么就应当常常有狂怖存在;那么未狂之时,这个狂性到底潜藏在哪里呢?所以这个狂不出于自然,一定有个因缘的。
631页,中间,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于自然,就一定狂是出于因缘法,那么有何因缘而狂走?但是我们知道,头本来就无妄,无妄就是本真,头并没有增减,也不是因缘法,无增无减就是无妄,无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非因缘法。所以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为什么?有妄才叫做因缘。是不是?何为狂奔而走呢?实在是毫无意义!
631页,若悟本头,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头,知真之本有,识知狂走,识知彼狂走之性相,根本跟头的有无实在是不相关,因为头本来就存在。所以,识知狂走就是达妄本空,无明这个妄动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若悟了本有之头,知真本有,了解识知狂走,达妄本空,这个时候,生灭因缘,增减、能所的因缘法,跟外道的无因的自然论,统统叫做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就是菩提心。
632页,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若说有菩提心而生,有生灭之心而灭去,此但是凡情生灭之见,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633页,灭生俱尽,生灭的心灭;生:菩提心生,这个时候,把生灭心灭、菩提心生二个统统灭,此时一般人认为这个叫做无功用道;但是如果你还有“我自然入于无功用道”这种观念存在,那么很清楚的分明,我有这个无功用道的自然心生,那么这样的观念,对彼生灭心灭来讲,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一生,这个仍然是生灭,不是佛的菩提心,不生灭的菩提心。
633页,倒数第四行,无生灭者,当灭生俱尽,没有菩提心生,也没有生灭心灭,这个通常名叫做自然无功用道的心,这样的心,是误解了佛教的真心,用二分法。为什么?就像世间人用二分法,一个把它分和合因缘性,一个把它非和合,就叫做本然性。犹如世间人二分法,把和合性归纳成因缘,把不和合性归纳成本然。那么,什么叫做和合性呢?就像诸相杂和,二种不同东西合在一体,名叫做因缘和合性。转过来讲,用二分法来理解因缘的和合性,这个我们称为妄的话;把它非和合性的本然性,又误认为这个是真,用二分法的。因缘法叫做妄,那么,非因缘法又误认为真,这个不是真正的不生灭的真心,称本然性。要怎么样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呢?
翻过来,634页,要怎么样真正的菩提心生呢?如果要讲到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心生,那么,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离,上面的和合、非和合要离;上面讲的本然、非本然也要离。离合俱非,讲到离跟合,其实是不对的,离就是离于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不对。即,这个“合”就是即,即,即于本然、非本然,即于和合、非和合,也不对!为什么?二个统统要放下,俱离。到了这个时候,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要离;到这个时候,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要即,这个即跟离统统不对,因为这个也不是菩提心生。所以菩提心,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心生,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全部离,合然俱离,离合俱非,到这一句的时候,方名无戏论法,这个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真心生出来。
听得懂吗?好!程度很好,非常好!我都怕大家听不懂,既然大家都点头,这样很好!
  
635页,【丑三 直斥耽著戏论】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
这一句话,也算是责备,也算是鼓励,就是你修行的方法要对,要不然菩提涅槃太遥远了,方法不对就没办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所以这个,多少的年轻人写信来问师父,他说: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断这个情,真的不知道如何断这个欲,我统统知道四大无我,知道不净观、苦观、空观,可是遇到那个欲,就是没辙,就是没有办法!有一对年轻的夫妻,他爸爸、妈妈有一天往生了,车祸同时往生,很难过,非常难过,来到师父这里,我就告诉他:你七七四十九天要好好的做功德!怎么样?吃素,可以吗?可以!做功德行不行?行!你看你们的经济能力,我们出家人不跟人家谈这个,怎么做功德啊、印经典啊!最后:七七四十九天要断淫。他一听到这个:师父!这没有办法!父母亲死了,四十九天断淫,年轻人说:师父!这个没有办法!我说:你很老实,你很诚实的人,你非常的诚实,你面对自己的爱欲,仍然敢勇于说没有办法!所以这个爱,它需要时间克制一下,时间慢慢慢慢。。。为什么?他出家有这个好处,他就是今年不碰、明年不碰,三年、五年、十年,他就会慢慢慢慢的他就会淡。所以现在,诸位!没有男女关系的人是福报很大的!如果你这个家庭,为了维护这个家庭,那么,不要观想这是乐事,要观想如同嚼蜡,就像吃这个蜡烛一样,索然无味:我只是应付一下,我只是应付我的老婆,或者是应付一下我的老公。这个是很重要的心态,不是因为取乐而在一起,这个佛教里面观想:是为了我的责任,我为了我的家庭,我不得不这样做!诸位!修行是心法,要不然的话就麻烦大了,很多搞到最后就会离婚!像受菩萨戒的人,一下子:我要断这个爱欲!受菩萨戒,问的人最多是什么问题?最多的问题就是说:师父啊!我受菩萨戒,我的媳妇,怎么样?生了,生孙子了,那我现在怎么办?我要煮荤给她吃啊!问最多的就是这个!我女儿生了以后,回到我的家,她刚好是怎么样?一、二个月以内要坐月子啊!你看,问这个问题啊,她还受菩萨戒,她是很苦恼很苦恼:这怎么办呢?所以我就告诉她:像有这种情形,我指引你、建议你,去那个坐月子中心。对不对?你用什么给我女儿吃、用什么给我媳妇;台湾有这个坐月子中心,知道吗?媳妇事,不关我的事情,我只付钱就好!这个有一点逃避这个因果的法律;但是也很无奈!所以受菩萨戒的问的这个问题,是天天问、年年问、每一个月都问、人人问,问个不停,就是一直问这个问题。你受菩萨戒,我可以单刀直入跟你讲:“煮荤的没关系”?那这个因果我来挑啊!是不是?我什么时候也没有这样讲。台湾的佛教,为了这个事情,比丘跟比丘分成二派,有一些在家居士去受菩萨戒,这一群的法师就告诉她:为了家庭圆满,你一定要开缘,要煮给女儿吃,煮荤,你受菩萨戒可以煮,也可以怎么样?煮给媳妇吃,不打紧,佛法,世法出世法,本来无二法。这个比丘讲的、戒师讲的,实在也很有道理。另外一群的比丘、戒师;又受戒了,又跟这一派的,持戒非常精严:你今天既然来受菩萨戒,宁死不犯戒!知道吗?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在人在,戒亡人亡!讲的。。。这样讲也没错啊,于是就:持!持!再来听这个法师讲,还是开缘好;再来听这一群戒师讲,还是持戒好,还是不要煮,就算女儿、媳妇饿死也不管了!我告诉你:这个问题问到这个法师;这个法师指我啦,很烦,太多了,重复又重复,今天问、明天问、今年问、明年问、每天都问,我以后要写一份:一函遍覆,就是我这一封信,有问这个问题,统统寄出去!对不对?自己想办法!对不对?做一个比丘的,随随便便就讲:“你一定持”吗?一定持,家庭分裂啊,我就是不煮给你吃啊!媳妇或者是女儿,那怎么办?要坐月子啊!所以我建议她去坐月子中心,我没有罪,你出钱就好,你观想出钱是给她去吃素的,你管她吃什么!与我无关。不然真的没有办法解答!是不是?所以这个要自己衡量。如果是我真的是受菩萨戒,煮给媳妇。。。或者是不煮给媳妇吃,家庭不圆满;不煮给女儿吃,家庭也不圆满、老公也生气,闹到婚姻快离婚了,就这样!不然怎么办?你以为法师红包好收喔?好难啊,很难啊,这个,你请任何一个法师来,他根本就不会回答,你回答这个也是死路一条,你回答这个也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办法回答嘛,到底是要煮还是不煮?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到最后,干脆去掷杯筊问佛祖了,不然怎么办?为了家庭圆满,也对啊,要不然离婚啊!真的很严重的,你不晓得碰到那种很严重的家庭,因为煮素食,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有时候碰到那个不讲道理的,不是你想像的可怕,是很可怕的!真的!离婚都有可能!所以看你要持戒,还是要用菩萨的心肠,圆满整个家庭?对不对?后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所以师父已经讲了:法无定法,有时候,佛教的智慧跟慈悲,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它有时空性的不同,时间跟空间性的不同。所以这个叫做法无定法,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师父的苦衷。所以拜托大家,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真的!一直问、重复的问。
底下,【是戏论无功之故。阿难多闻,非是一生,故曰,汝虽经历多劫,有闻持之力,能忆持如来,秘密妙严;无上之法,非口所宣曰秘,非心所测曰密。此二字即不思议,清净妙理,庄严一乘,即《法华》之大白牛车,张设幰盖,】幰盖就是车幔。【众宝严饰。纵能忆持,人间只是称汝多闻第一,未全道力,汝所自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者:此无漏业,不可作二乘所修解,当指圆顿修法,】因为这个《楞严经》是圆顿大法。【与前后文,要相照应。】638页,第一行,【以多闻不及修习,】就是要去实践,你知道吗?修行就是要去实践,说放下就真的放下;说好好念佛,就一心一意,全心就是佛。【故曰不如一日,狂心顿歇,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而起分别之心,此即背尘合觉,逆彼无始生死欲流,故得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憎爱是二种苦因,生死是二种苦果。憎爱不必别作他解,即是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若能不随分别,则尘既不缘,憎爱何自而生?苦因既断,苦果自离,此即修无漏业,示多闻人,就路还家之法,不出流而闻尘,但逆流而照性。】不出流,这个心不往外缘的意思,不外流而闻外面的声尘。但逆流而照性,就是观照不生不灭的心性。【即下文偈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意思就是说:你要持佛之佛语,与其你持佛之佛语,不如你反观你的自性,何不反闻闻自性?第一个“闻”就是反闻,第二个“闻”就是自性。你将要闻持,听闻那个佛所讲的法,何不反闻闻你的自性?佛讲的法是外尘,你现在用的要你的自性。【正与此文相合也。】
  638页,经文,【丑六 更举劣机激责】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咒神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摩登伽女后来变成比丘尼。
  【此举登伽,以激阿难。宿为淫女,三障具足:淫心烦恼障也;宿世淫习业障也;现受女身报障也。由仗楞严神咒威力,销其爱欲,即淫火顿歇,爱河干枯,而烦恼障已除。法中者,在佛法之中,成精进林,而业障亦断。名性比丘尼,列僧宝数,则报障已转。】所以真正发心出家剃度,他的业就一定会转;我指的是真,不是赖佛偷生,不是现一个僧相,混日子的那一种比丘。我们讲的是说真的发心,要修行了生死的、发大菩提心的,只要一现僧相,他就转变,转变了!所以我去排紫微斗数,说我一定活不过四十九岁,五十岁那个是死劫,师父啦!就说我五十岁那个是死劫,没有办法,绝对没有办法躲过,没有办法!除非这个人做极大极大的功德,才有办法转过来,就是这个是出生他就四十九、五十,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劫数,这紫微斗数排下去,叫做死劫;本来你们师父应该死的,(师父指自己)死劫。还好,今年算一算,我脸看不出五十,但是实际是五十多。所以,这个劫算是躲过了,躲过了。这个也要劝劝大家就是说,还是要做大功德,多多念佛、多多诵经、放生、吃素,要好好的护持正法、听经闻法,你有任何的业障,乃至于有生命的危险,佛菩萨会加被我们的,做得让佛菩萨真的很感动。可能我也真的很认真的在做,可能那时候四十九岁、五十岁,可能有龙天护法就说:哎呀!这个还要再讲一次《楞严经》,不可以让他死!可能也是宿世做了一些善事,或者是说放了很多生,师父也放了很多生,也弘扬了正法,救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当然,这是在事相上讲的啦!所以这个报障已转,可能是这样子啦!要不然我的命盘是四十九岁、五十,而且是死劫,而且一定要死。【此文具有四悉檀利益:】一、【亲闻神咒,驱邪归正,即世界悉檀,】这“悉檀”就是一切成就的意思。【得欢喜益;法中为尼,精进修行,即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销其爱欲,即对治悉檀,得灭恶益;顿证阿那含,则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这四悉檀以前就讲过了。
  639页,【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解释一下,说:这个罗睺罗的母亲,就是耶输陀罗;这《法华经》中,耶输陀罗后来授记为具足千万光明如来,叫做耶输陀罗,佛未出家的同修。这个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这个贪爱,就包括一切的名啊、利啊、男女,包括情执。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尚留观听,这个“观”就是见,“听”就是闻,就是为什么还停留在见闻觉知的分别心?尚留观听之分别心,为什么还停留在见闻觉知这颗分别心、意识的分别心?为什么不用不生灭法的圆修圆顿法,而直趣无上的佛果?佛陀是这样的勉励。人家女流之辈耶输陀罗,对不对?还有那个摩登伽女,都是怎么样?耶输陀罗已经证四果阿罗汉了,人家摩登伽女证三果阿罗汉,而你呢?阿难呢?你是大丈夫啊!是不是?勉励,佛勉励一下阿难。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底下,【罗睺罗,是佛之子,非是欲爱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云覆障。耶输陀罗译云名称,是女中有名称者,是佛之妻。佛为太子时,十七岁结婚,但是无情夫妻,并未同房。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耶输陀罗,同佛姨母,】佛之姨母。【发心出家。】所以大乘佛教有时候让人很难去理解,为什么?没有夫妻之行,为什么会有儿子呢?是不是?所以这个就是大乘佛教,很多让人家打问号、怀疑的地方,解释不通。最主要显示说佛是清净的、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佛道,他本身修无量劫来;所以,有的经典记载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俗家的时候,因为没有夫妻之行,他为了有儿子,有向上苍祈祷,他想要出家,所以佛陀用手指头指着这个耶输陀罗的肚子,从此以后就怀孕了。也是神话。有什么办法呢?大乘佛教很多都是解释起来连大乘法师解释起来都摇头,都摇头!有一个法师,他解释,就是讲经讲得很热衷,很热衷,就说:人寿在八万岁的时候,减寿减到二万岁的时候;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寿一百岁的时候,释迦牟尼佛降生。这个时候人类的苦很多,五浊恶世,一直减一直减。换句话说:人寿到百岁的时候,就是一直减。然后讲完的时候就问:你们有没有问题?就有个医生就举手了,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们医学上不是这样讲的,医学上是说:以前医药不发达,人平均的岁数,只能活到四十岁、五十岁,因为那时候牙科不发达、咀嚼能力不够,传染病、瘟疫,所以那个时候战争;我们现在人类平均的寿命,以台湾来讲是七十五岁。换句话说:在二、三千年前,平均的寿命,是不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因为那时候传染病、医药不发达。师父!人的寿命是愈来愈长的,您为什么一直讲说人的寿命是愈来愈短,每一百年减一岁?这一问,他是医生啊,一问,他科学根据啊,一问,法师不会回答;我当时在场啊,法师不会回答,大乘法师。他说从二万岁一直减,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一百岁;这底下的医生一下子反驳过去,法师愣住了,连答都不会答!这大乘佛教,有让大乘的法师困难的地方、困扰的地方,就是这样,不会回答。意思就是:人类的寿命是愈来愈长,不是愈来愈短,师父!您讲错了!所以那个看佛经,师父那一天已经有讲:要活看,不是死看。后来那时候我在,可是我们不敢回答。人家问说:慧律法师!这一句应该怎么回答?要怎么回答呢?如果你碰到这种,我说:很简单啊,要活看啊!记得!每一百年减一岁是计算数目,计算长时间而已,是表法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是计算时间,不是人寿真的二万岁,你要这样讲,经过久远劫的演化,人寿大概到一百岁左右,五浊恶世就会出现,要这样活的来回答。说:喔!那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你看看,不然不会回答。有一个人也是讲得。。。大乘佛教的法师,也是讲说:释迦牟尼佛是从这右胁而生。每一个都是这样,讲。。。右胁而生。然后就也是个医生,他说,举手:师父啊!(师父举起自己右手臂)这个右胁而生,这里根本就不是产门,怎么右胁而生呢?然后这大乘法师就说:佛神通不可思议,就是从这里生啊,不要怀疑,佛有大神通!怀疑。后来这个法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用权威性让他直接相信,他还是不相信啊!就来问师父,就问我,他说:这个大乘的右胁而生,法师!那怎么解啊?我说:那是表法的,婆罗门从顶部而生,是不是?从这上边、从头。那么这个贵族就表示从中间,这个就是心,就是表示从这个右胁,跟心的位置是一样。释迦牟尼佛是贵族嘛,是从右胁而生,是表示他是贵族的阶级,它是表法的,你还认为佛陀真的从这里生啊?还得了?从这里生,谁会成佛啊?人人都要从这里生才能成佛啊!对不对?不然从这里生的举手?(师父指右胁)没有啊!这个当然是表法的,表示贵族的身份嘛!所以这个佛经要活看,你要懂得来龙去脉、历史的背景,才能圆满的解答,不然各个都会被问得哑口无言!台下的知识分子那么多,一问,每一个都倒!所以佛法是活看,不是死看的。底下,再念一遍:罗睺罗,是佛之子,非是欲爱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云覆障。耶输陀罗译云名称,是女中有名称者,是佛之妻。佛为太子时,十七岁结婚,但是没有情,夫妻并未同房。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耶输陀罗,同佛之姨母发心出家。【性尼】就是摩登伽女。【与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无非贪爱为苦,知女身之报,爱欲深重,历世以来,果报不胜,皆由贪爱为苦也。】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此正激劝之旨。今性尼、耶输二人,女身劣机,但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如何修法?即以悟历世因,贪爱为苦,但以一念止绝贪爱之水,不令向外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定力成就。】
【下二句明果证。或得出缠:谓性尼爱河干枯,断五趣杂居地,九品思惑,得出欲界生死之缠缚。又谓耶输已证四果,】这个耶输不是那个基督教的耶稣。又谓耶输已证四果,【所作已办,分段已离,得出三界生死之缠缚。或蒙授记:谓此二人,如能回小向大,捐舍声闻,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进趣菩提,则蒙佛授记,正未可量也。】就是正未可限量。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者:此斥责之词。谓彼耶输女身,已为劣器,登伽淫女,更是下机,今尚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已得胜进,如何汝阿难,以堂堂丈夫之形,赫赫王家之种,】赫赫就是显著,赫赫王家之种。【徒守多闻,甘居下位,现见熏修有益,不肯进修,如何自欺自暴,尚留恋见闻(即观听)分别耶?即指见相发心,闻尘执悋,未免循尘,自取流转也。】所以记住!着相就是流转相,着相就是流转因,见性就是逆流因。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不历僧祇获法身”:“僧祇”,就是阿僧祇劫,也就是无量大劫。按照这个权教,须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证得法身。《大毘婆娑论》云:“三祇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因,然后获五分法身。”诸位!这个不是究竟说,当然是方便说。《成唯识论》里面说:“地前历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满二僧祇;八地至等觉是三大阿僧祇劫,然后究竟法身。”此为权教渐修之通途。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权教大部分都是在名相上、在相上来论断。
所以有的人讲说:师父!离一切相,即名诸佛,那么我修行就是离一切相,就是诸佛啰?
我说:那是佛善巧方便讲的。
那请问师父!那无所住,修行应当无所住,那我无所住就是修行啰?
我说:那个无所住也是方便说,空无自性,没有东西让你无所住,住跟无住都不对!那是佛为了破除众生的执着,才讲无所住;如果你进入涅槃的绝对空性的东西,没有住跟无住这个东西。
所以,权教菩萨再怎么说,他都有能、所,都是在缘起的相上里面说,很难悟到这个究竟的。
然本经为属圆顿之教,以顿悟圆旨,复蒙如来加持,故可顿获本具的法身。诸位!法本无身,法本来就没有身,法身是因为它毕竟空,给它一个具体的概念,就变成法身,不要错会佛的意思。
又,达摩祖师云:“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就是说:未期就是还没有办法达到,经过了尘点劫,还没有办法成佛,这个达摩大师讲:“岂不误行人退菩提道?”这个一听到三大阿僧祇劫,经过尘点劫都不能成佛,这个会误导一切修行人,那这样修跟不修没有什么意思啊!为什么?都没办法成佛嘛,认真修也没办法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等于不修嘛!所以这会让人家。。。误了这些修行人,退菩提道。由此可知,三大阿僧祇劫者,如来密语也;若悟如来密语密义,自会本心,即顿悟见性成佛;若不悟者,其奈三大何?
诸位!这个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居士学佛了二十多年,打过佛七,也打过禅七,他也参过了很多道场跟大德,在电视上的节目也看很多。他去到其他的道场问了一些法师的问题,他都不是很满意;有一次来到这儿,他就提出了问题。
他第一句话就说:久仰法师大名!
我说:哪里!
听说您大悟。
我说:你这一句话是恭维呢?还是试探呢?你有什么问题?
他说:我学佛二十多年,打过许多的禅七、佛七;可是问了一些法师问题,我始终不能满意!
我说:试说看,你有什么问题?
他说:第一个问题,有的人他很会说法。。。
我说:很会说法没什么错啊!
他说:可是他没开悟见性,可是他说得很好,头头是道,师父!这不算坏事啊?
我说:不算坏事;可是是鹦鹉学讲话,鹦鹉不能理会、体会人的心,你讲什么,它学什么;不见性讲经说法,就像鹦鹉学讲话一样的,你念唵嘛尼叭弥吽,它也念唵嘛尼叭弥吽,它不能体会佛的心。经典讲什么,他照念,只是口才好一点而已。
那请问师父,那有的人没什么口才,开悟见性,可是他不善于表达,那会是什么感觉?
我说:那会是哑巴吃蜜糖,蜜糖比喻第一义谛,可是他哑巴,他说不出所以然,他没有口才,不会表达。
说:嗯!这个比喻真是好!他说:这二个,其他的法师都会有这样回答,可是我最后一个,其他的法师回答得我并不满意!
我说:试说看!
他说:那如果一个明心见性、开悟的人,了悟究竟第一义谛的人。
——这个人还满有水平的,懂佛法,佛教的用语、术语还懂得满多的。
说:一个人开悟见性,悟到究竟第一义谛,又善说法要,师父!那又是什么感觉?
我说:那就像采蜜的人,他有方法能够采到这个蜜,他自己能吃到,同时也分给你一点蜜糖吃。再来就是会教你如何采蜜,又不会被蜜蜂叮到,就像这样。
他说:哇!法师啊!短短的几句话,我体悟深刻!他说:您真的像一个采蜜的人!
我说:哪里,不敢当!我们一切荣耀归于佛陀,佛陀悟到究竟第一义谛的实相,同时他的方法是正确的,他就像采蜜的人,蜜糖就像第一义谛,同时也分给大家吃;不但分给你吃,还教你如何采蜜,就是教你如何修行成佛。
说:喔!
他这个居士恍然大悟!他说:这个答案比喻真是好啊,真是好啊!他非常的高兴。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听经闻法它就是有这个好处,虽然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过来听一听听一听以后,记得!回去现买现卖,讲给那一些没有接触到佛法的人听,他也觉得你很有水平,也不错!是不是?所以这个听经闻法可是非常重要,他会得到种种的比喻,种种的比喻。
  底下,“将此深心奉尘刹”:“深心”,就是菩萨所发的大悲心与菩提心,以此二种心甚深,故名为深心。“尘刹”,是十方微尘刹土。此言,阿难发愿,愿以所发无量之深心奉献于十方刹土,也就是愿至十方刹土修菩萨行,度化众生。
  “五浊恶世誓先入”:五浊为:
  (1)劫浊——此为五浊之总称,也就多总相,此总相无别体,以下四浊交凑,就是此劫浊之相。
  (2)见浊——你看到这个“见”,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就是观念的意思,看法、识心分别、知识性的领域,一切的学者都不能离开这个;修行,包括一切外道,都没有办法逃离这个知见上的浊。“浊”就是拥有自己的看法, 就是修行十年、二十年,也是着于知见,这个是很可怕的!见浊。兄弟姊妹为什么会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就是看法不同。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就是见浊,这个太可怕了!每一个人自己有自己的看法,自己有自己的执着,这个见浊是最可怕的东西,而且是刚强难化!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众生依五恶见(五利使),而造诸恶业。五利使为:身见,开口闭口一定讲“我”。边见,诸位!这个边见跟身见是孪生兄弟,有身见就一定有边见,边见是讨论身见,就是人死了以后,到底是永远断灭呢?还是下辈子继续做人、做猪?边见。邪见就是邪恶之见,见取见、戒取见。这个邪见就是拨无因果;因为经典上解释得大同小异,有的稍微有一点不同。戒禁取见最主要的是说:自己认为自己的戒,哪一个宗教都认为自己的戒持得最好,戒禁取见。而且那种戒禁取见,非因计因,印度当时很多的外道,那个不是成就佛道的因、不是善因,他就把它误认为他们持的戒是最好的。那么见取见就是执着自己所看到的就是最好的,叫做见取见。以此五见令众生恶浊,故称见浊。所以这个世间没有一天不吵架,没有一个种族不对立的,这个见浊是非常可怕的!修行人尽量不要有太多自己的看法,一切的看法都是生灭无常,都空无自性。
  第(3)叫做烦恼浊——众生依五毒心(即五钝使)造诸恶业,而招感三灾,即是烦恼浊世之相。五钝使为: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以世有此等烦恼恶浊,所以称为烦恼浊。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莫名其妙就会起烦恼,就是烦恼,莫名其妙就会起情绪的高低潮。
  第(4)众生浊——以有如上之见浊及烦恼浊,故令众生浊恶,更揽五阴见、慢为体,此即是众生浊之相。这个慢很难断,证阿罗汉果了,还是有这个慢,习气太难断了!
  第(5)命浊——由于以上三浊,故令众生福德减少,寿命短促,乃至减至十岁,寿命短促,即福薄之至也,故称为命浊。
  “泥洹”:为涅槃之别译。义为无生,就是不生不灭。所以,这个泥洹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泥洹。
诸位!千万不要把大和尚往生了叫做涅槃,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希更审除微细惑”:“审”,就是明了。
“微细惑”,就是微细的烦恼;有二种:一、三界之思惑,思、思惑就是修所断之惑,也就是断习气,这个思惑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有的人一出世,他就很聪明;有的人一出世,他就很笨。真的!你像一休禅师他就很聪明,日本那个一休禅师就非常聪明!他有一次碰到那个师父,反应也比较慢一点,有一次他的师父,有那个稀世之宝的泡茶的茶壶,很难得,因为日本也泡茶,日本有茶有道的——茶道。这一休禅师小时候很调皮,头脑又特别的好,他一出生就是头脑特别好!他有一次玩。。。把他的师父、上人的这个茶壶拿起来玩,不小心掉在地上,哇!糟糕了,摔破了!这个是整个日本没有几支,而且是那么高贵,稀世之宝,摔坏了,哇!惨了!那怎么办?他师父刚好从远处走过来,这个一休禅师小小年纪就赶快把它捡起来,把手放在背后,因为茶壶摔坏了,怕他上人看到。他的头脑转得特别快;师父就说:一休啊!你在这里做什么?他说:师父!我在这里思惟,不过有一个问题想问师父。师父就说:那你就说吧,你说说看,我再给你回答。一休和尚就说:请问师父!人是不是一定要死?他师父说:那当然要死了,人一生就一定要死啊!对不对?一休禅师就说:那有没有例外?他师父就说:不可能有例外啊,人一出生,到最后一定要死啊,动物、植物都一样,任何东西都会坏,一定要死,寿命一定会终了!他就把他的茶壶赶快拿出来,说:师父!你的茶壶寿终正寝!他的师父一下又想气,刚刚又讲过了,就说什么东西都会坏,自己讲的话,不能打自己嘴巴。他上人这个脸变脸了,一边走:被他骗了!好了!你看这个头脑这么好,哇!如果这么好的徒弟,碰到我啊,很简单,你打破了,是不是?我不责骂你,不会骂你,也不会打你,扣你单金,扣到那支茶壶。。。五十万扣五十万,看你还能有多聪明?敢把你师父的茶壶打破!我不用跟你讲那么多,扣单金!所以这个一休和尚头脑就好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
第二、出世之无明惑。三界的思惑还有出世的无明惑,当然是界外的。思惑为证阿罗汉时断;无明惑为成佛时断。因为在前面由于顿悟如来藏玄旨,而顿获法身,此为粗惑已破,然而细惑仍在,所以须更审除;细惑悉除,也就是证圣道。
  “舜若多性可销亡”:“舜若多”,就是空。这是假设句,意为:即使空性会销亡。翻过来,780页,“舜若多”梵文为“Sunyata”。
  “铄迦罗心无动转”:“铄迦罗”,又译为伐折罗,原义为金刚,此为坚固之义。此承上言,即使空性会销亡,我的金刚坚固之心愿也不会动摇退转。
  义贯:
  于是阿难“礼佛合掌”,因今已悟妙旨,故“得” 从前“未曾有” 之法喜境界!于开悟感动之余,即“于如来” 座“前”,承佛威神及自然流露而“说偈赞佛” 曰:
  如来为“妙” 觉“湛” 然、“总持” 一切智、如如之“不动尊”,究竟一切坚固之“首楞严王” 为“世” 间“希有” 者。
  如来“销” 除了“我亿劫” 以来迷真认妄之“颠倒想”,令我“不” 须“历” 经三大阿“僧祇” 劫之修证而得顿“获” 本具之“法身”。
  “愿” 我“今” 速能“得” 佛“果” 菩提,而“成” 菩提“宝” 之“王”,于一切法得自在。自证以后“还” 以自所觉法而广“度如是恒沙” 之“众” 生。
  我欲“将此” 菩提与悲愿二种 “深心” 回“奉” 十方微“尘刹” 土,利乐无量有情,“是则名为报” 答“佛” 慈悲摄引度化之深“恩”。诸位!我们学佛的人心存报佛恩,这个人思想、理念也就不会偏差到什么地方,父母的恩要报答,佛的恩更要报答,若不说法度众生,就无以报佛恩。因此我们护持正法,把正法推广是很重要的功课,对一个出家或在家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781页,“伏请世尊为” 我作“证明”,我今在佛前所发之大誓愿:即使是“五浊” 的“恶世” 我亦“誓” 愿率“先” 而“入” 其中,以度众生。
  “如一众生” 尚“未成佛”,尚须人教导、护念加持,我“终不于此” 世自“取泥洹”,自得安乐。这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愿,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这个愿,太了不起了!
  如来为具足智德、能破微细深惑之“大雄”、具能拔无明深根之“大力” (因为十力具足)、能与众生究竟安乐之“大慈” 及能拔众生死苦之大“悲” 者,“希” 求如来“更” 进一步“审除” 我“微细” 之无明“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而“令我” 及“早登” 至“无上” 大“觉” 之果证,而得“于十方” 世“界” 应机示现“坐道场” 转*轮、度众生。
  自今为始,纵使“舜若多性” (空性)“可” 被“销亡”,而我如金刚坚固之“铄迦罗心” 亦决“无动” 摇退“转”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金刚坚固,我心亦然。)
  翻过来,782页,
  第三章、  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第一节 陈述二深疑
  经文:【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注释: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佛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论义第一)。其名之义为满慈子,以其母之名为“满慈”,满慈之子,故名为满慈子。(古印度人多以母名为名,例如舍利子亦然。)
还好我没有跟着母亲命名,要不然惨了,朗饲法师!这样就。。。上朗下饲,这样也是怪怪的!对不对?听起来也是怪怪的!
 783页,“大威德”:“威”,以能折伏一切故有威;“德”,以能摄受一切众生故称德。所以这个威德,大威德只有佛!佛之威德无上,所以称为“大”。密教中有一尊明王称为大威德明王,为西方阿弥陀如来之明王,是为五大明王之一。
  
  经文:【“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784页,注释:
  “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这个“聋人”,比喻二乘人。此意为:这个聋人在近处耳朵听不到的叫做聋人。聋人于近处尚且听不到,更何况于百步之外。
这个聋人,诸位!哪一种情形,聋人有什么好处?这哲学家讲的:先生结婚以后,要当作是聋人。就是结婚以后的男人,要在家里当作什么都没有听到,因为老婆会一直念。。。先生就会受不了,念。。。没事念到有事为止。所以结婚以后,先生当作聋人,就什么都听不到,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百步外”,喻二乘人距离第一义谛实理之远。“蚊蚋(ruì)”,喻如来藏深理,以其理甚为深密,非凡外权小所能觉知,故以为喻。
  “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习”,就是习气。“漏”,就是烦恼。所以我们称为有漏法,或者是无漏法,就是说有没有烦恼的意思,有漏法就是不究竟。富楼那之意为:阿难等人之悟,不是真悟;此盖二乘人执法为实,并我相昭然,且不知悟有深浅,以及初悟、究竟悟等之别。
  “尚纡疑悔”:“纡”,就是绕。还是环绕在怀疑,绕。谓其心中之疑悔,仍纡绕不去。“疑”是指对今日所闻的大乘法生怀疑;“悔”,则是对昔日所爱念之小乘法生悔。以其心于实谛及权教之间尚未融通,故有此障难。
  义贯:
  “世尊常推”许“说法人”之“中”以“我为第一”。然而我“今”听“闻如来” 所开示的精“微” 奥“妙” 之“法音”,我则“犹如聋”耳之“人”,于“逾百步外” 之处“聆” 听“于蚊蚋” 之声;如来藏之深理,对我而言,“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 已“宣明”万法即藏性,诸大圆融遍满之义,“令我除”去执心外实有之“惑”,然而我“今犹未详”解“斯义” 之“究竟”,而至于“无疑惑” 之境“地。世尊,如阿难辈”,闻佛妙示之后,“虽则” 已顿“开悟” 妙心,然其“习” 气诸“漏未除”。
所以在座诸位!有人一直问师父这个问题:请问师父!开悟跟见性有没有一样?
诸位!这个要站在解跟证的角度来讲是不一样的,开悟不等同见性;但是,站在究竟处来讲的话,究竟处来讲,开悟,悟到究竟,他就是见性,就是证量。所以这种东西要看心境的问题,不是在语言、文字里面讲。所以,开悟其实就是见性,见性就是开悟,现在问题就是留一个习气。所以在这里,开悟不等同有证量,就是这个问题。见性是见到不生不灭,还要分有没有究竟;你说佛有没有开悟?当然有啊!对不对?初住菩萨有没有开悟?当然是有啊!
那么就有人问了:请问师父!统统是开悟,是不是一样?
在这个《华严经》有一段的比喻,这个注解上还比喻得真是好啊,真是好!他就说:初住菩萨破无明,见法身,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与佛的如来究竟之处是不是一样?这个问题就在这个地方。好!在这个《华严经》的注解里面,他就说:就像小孩子刚出生一样,小孩子刚出生,是不是人?说:是的,小孩子刚出生就是人!说:小孩子是不是人?他说:是人!那大人是不是人?他也是人。那刚出生的宝宝是人、大人也是人;可是小孩子刚出生,他没有能力啊,他是人,可是没有能力啊,跟大人也是人,不一样啊,你说小孩子不是人吗?对不对?他有五官、有两手、两脚,是不是?大人也是人,有头、有两手、有两脚。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同样是人,可是能力差太多!初住菩萨也是明心见性,悟到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佛也是究竟大悟的圣人,也是见到如来藏性;可是,二种功夫是完全不同的。喔!那这个比喻就知道了!所以,这个《华严经》的注解,这一段的比喻特别的好!所以同样是见性,但是见性有深,都是见性啊,问题就是习气有没有除得究竟不究竟?这个小孩子出生就是人,你不能说小孩子不是人;开悟,他心性就是佛,见到佛性是佛,没有错;可是能力有限!为什么?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就慢慢把他养育长大成人,能力就愈来愈强。开悟见性也是这样子。知道吧?你是佛,你开采了本性是佛;可是你那个习气、烦恼慢慢慢慢要磨。。。知道吗?要磨掉,到最后,哇!能力就变佛一样的,就是这样子。
底下,反之,“我等” 在此“会中” 之已“登无漏者,虽” 已“尽诸漏” , 然 “今闻如来所说” 第一义谛微妙之“法音”,心中“尚纡” 绕着“疑、悔”,萦怀不去。
刚刚就回答,有人问:开悟跟见性有没有一样?那么见性的人是不是都一样?师父已经讲了:究竟处都是一样;但是程度有差别。
 785页,中间, 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经文:【“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翻过来,786页,注释: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既然一切法皆是如来藏,清净本然,那么为何还会忽然生出众生依报之山河大地,以及正报的种种有为染相。以依二乘之眼观之,世间一切依正皆是染污之相故。
  “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这一切有情界、无情界,不但其相染污,而且还不断地在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之中,依次第而迁流不断,生灭不已;这是什么道理?岂不有违如来藏清净之理?
  义贯:
  “世尊”,(我对以下的事还是有疑惑:)“若复” 言“世间” 中“一切” 五“根” 、六“尘” 、五“阴” 、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诸法“皆”是“如来藏”之自体,各各“清净” ,从“本”而“然,云何” 还会“忽”然又“生” 起众生依报之“山河大地”,及正报之“诸有为” 染污之“相”?且此诸染法皆“次第” 而“迁流” 生灭不居,“终而复始” 循环往复呢?
诸位!在这里如果能够悟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悟到了万法唯心所造,这些问题就统统解决了!对不对?诸位!从众生,众生从哪儿来?从无明妄觉而来,妄觉、妄明而来。好!诸位!这个时候,业相,一念不觉,就是生相无明生出了这个无明业相,这个相慢慢的转化成种种的相,这从什么造的?无明造出来的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悟了万法唯心所造,了解一切妄动,皆是刹那生刹那灭,空无自性,那么就用这个真心来看这个世界,万法唯是唯心所造,这个时候如果。。。佛悟到了什么?悟到了如来藏性,能造、所造皆不可得,完全是清净心,那么这清净心就是七大的转换而已,地、水、火、风、空、见、识,佛陀悟到了万法,整个人生宇宙,其实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如果再缩小一点,用有相来讲,人生跟宇宙就是地水火风空转来转去而已,没有实体可得,并没有人生跟宇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其实根本就没有,因为那个都是空无自性。整个宇宙人生,就是地水火风转来转去的假相,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体悟当体即空,就没有所谓生灭跟不生灭,因为不生灭是对生灭讲的。对不对?因此这个时候,当你悟到如来藏性,得到了这个永恒,但是不作永恒解,所谓得到了永恒就是如如不动的心性。
什么是佛?在我这里,用一个最容易理解,而且最现实的定义,就是:什么是佛?破除一切执着、一切分别、一切颠倒的错误的心态,恢复到心的原态,那个原态是至极清净,没有能所,绝对的空性,也没有空可得,那个心就是所谓的佛。
我们今天的人,修行完全错误,什么叫错误?把佛当作在虚空,认为心外有佛可得、有佛可求,因此拼命的每天拜佛,就求佛,不知道佛是自己心中做,阿弥陀佛也是你心性当中的那一尊阿弥陀佛,其实没有能所,那一尊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叫做实相念佛。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一层的深入的意义,因此拼了老命一直在追着佛跑,而烦恼一直在产生,烦恼一直在产生。世间人不晓得离相那一念就是佛,不知道,所以一直把它设定某一种境界叫做佛,某一种境界叫做佛。也不晓得我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都是一种方便,任何的法,其实都要会归实相念佛。所谓实相念佛,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念佛,佛性是自心做;无不相,不妨害你念佛、不妨害你观想、观像、持名。如果一个人没有体悟到深入的佛法,你不了解实相念佛的意义是什么,就不了解究竟的佛法是什么,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所以太多人的修行方法其实是错误的,一直拼了老命想求佛,却不懂得要降伏自己的贪嗔痴,断掉杀盗淫,断掉这个名、利、色,也不懂得这一层道理,因此就以为心外有佛。诸位!心外没有佛,所有的万法,东南西北,东方不可作东方解,西方不可作西方解;东方是心性的东方,西方是心性的西方,南、北方也是一样在心性上定,这个才是究竟的实相佛,不能曲解佛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多少的这些徒弟,释迦牟尼佛就可以告诉他:你们不用修行,我来就好!世尊为什么不这样讲?你能体会得出来吗?佛教讲的净土法门,有他力的这个力量——阿弥陀佛会来接引;但是你不要忘记,他力的根据是建立在自力,你自力要能够相应佛,这个他力的力量就大,这个不能忘记这一层的功夫啊!太多人忽略了这一层功夫,就一直等,拼命的造业,贪嗔痴、名利色三关,所有的杀盗淫统统做,然后怎么样?就等临命终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很严重的观念的!所以修行不得力,就是不懂得先降伏自我,认为我这一念佛号,就可以取代一切的妄念、习气,有时候愈念烦恼就愈重,因为他解理不通、心性不明,他愈念就愈烦,压不下去就是压不下去!无始劫来的习气,你没有慢慢慢慢的抽丝剥茧,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来除,你哪有办法?说听经闻法,他就是不听;叫你来教你心性法门,“哎呀!这个是杂修,我生命有限,这个不要!”这个实在是很可怕的思想!所以我曾经讲的,重复的告诉大家:有的人在弘扬佛法,其实是在灭掉佛法,不是真正的在振兴佛教,因为佛的心他根本就不去理悟。如果可以这样,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代表一切的话,那就很简单了,佛为什么要讲四十九年的经典?为什么?那就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为什么要叫你这样慢慢一步一步来?是不是?要了解佛的用心良苦,有的人年岁已大了,对不对?我实在是时间来不及了,我好好的念佛。可是,不是大家都年纪很大,有的人才十几岁啊!所以这个实相,要悟入佛的心境,好好的念佛,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层,非常的非常的重要!如来藏性如果你体会得不出来,这个念佛就会很困扰,念一念烦恼又来;念一念又起无明;念一念,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什么相他统统有!为什么?他一边念佛一边起烦恼,用压的啊:我认真念佛啊!用压的,压的很难的,很难的!
底下,787页,  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
  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注释:
  “若地性遍,云何容水”:如果说地大之性是遍一切处,则法界中为何还会有空间来容纳水大呢?
  788页,“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又怎么说明:若水大与火大两者都同时周遍法界虚空时,为何不会彼此互相陵夺,终致二俱消灭呢?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攸”,就是所。“住”,就是归,趋。而我实在不知此理之所归趣。也就是说,我实在不懂这是何道理。
  义贯:
  “又如来说:”一切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风” 之“本性” 各自“圆” 满互相“融” 摄不碍,其体则“周遍” 十方“法界” 且“湛然常住”,不生不灭。
  “世尊,若地”大之“性”是“遍”一切处,则法界中“云何”还有空间可以“容水”?同样地,若“水”大之“性”真是“周遍”法界的话,“火”大“则不” 能“生”起。再者,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复云何”说“明水火二性”如何能“俱” 周“遍虚空” 而“不” 互“相陵” 夺,以致二皆消“灭” 呢?
  “世尊”,又,“地”大之“性”为“障碍”,而“空”之“性”则为“虚通”,两者之性也是相冲突的,“云何”此“二”大能“俱周遍法界”呢?“而我”实“不知是义”理之“攸往”(就是究何所指)。
  “惟愿如来”开“宣流”布“大慈,开”解“我”心中之“迷云,及诸大众”之疑惑。“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慕“渴”仰“如来”之“无上慈”悲教“诲”。
  
底下,如来次第除疑
  经文:【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790页,注释:
  “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宣说胜义谛中,正真无上之胜义性。“胜义”,就是第一义谛,也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绝对。所以佛特别的强调:说法不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名说法,就是究竟义,第一义谛就是佛的心。因此一切弘扬正法的人,一定要讲到究竟的人,那个才是真正说法的人;不讲到佛的究竟第一义谛,那只能说法师慈悲,是一时暂时善巧方便,只能这样讲,要不然就名为相说。因为佛教的核心没有抓到,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佛!
  “定性声闻”:指沉空滞寂、得少为足之钝根声闻乘人,以其不肯回小向大,所以趋止涅槃化城。
  “回向上乘阿罗汉等”:“上乘”,指大乘、一佛乘。此指回小向大趋无上菩提之阿罗汉。
所以,佛陀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在《法华经》讲得很清楚了。唯有一佛乘才是佛说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法,佛陀都是为了让你成佛,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也没有所谓二乘人,也没有所谓三乘人;除佛方便说,佛方便说说有二乘、有三乘、有五乘,人乘、天乘、小乘、中乘、大乘;其实这佛陀说:这个根本就是善巧方便说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在座诸位!学佛就是要究竟成佛,要把勇气拿出来用、骨气拿出来用。
  底下,“一乘寂灭场地”:也就是不生不灭之心地,也就是如来密因。
诸位!如来密因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佛陀教外别传,传什么?就是传这个,涅槃妙心。此为究竟寂灭之地。
  “真阿练若正修行处”:“阿练若”之义为无喧杂,寂静处。又译作阿兰若。此谓若但取静境,非真寂灭场地,非真阿练若;必以本来不生灭、不动摇之真心而住,方是真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是故真阿练若者,与境无干,乃自真心之获得也。此心即为首楞严之定体,乃为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名之为“正修行”。
  
791页,审明其惑
  经文:【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一段,我们在《讲义》讲得特别的久、特别的长,在义贯后面有一些少许的注解,跟《讲义》有所不同;但是究竟义是一样的。所以师父都很赞叹这二位大德,没有什么地方要特殊修改的,因此我们念下去。
那么说:师父!要依哪一本呢?我说:均可。统统可以!因为二个大德写得都非常好,没有坏佛的知见。所以,你要依哪一本注解来讲,都行得通。
 注释:
  “性觉妙明”:理体本性乃妙寂而明照。
  “本觉明妙”:就是天然本具之觉性乃明照而妙寂。“妙寂”者,非寂而寂,寂而非寂,诸位!非寂就是照,叫做照而寂。寂而非寂,非寂就是照,就是照而寂,寂而照,故称之为妙。寂就是体,照就是用,体用一如,体用不二,佛法是不二法门嘛,所以称为妙。你要体悟到这个佛法的妙,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就是妙。这个妙不可言,就是佛法超越一切,又不离一切,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能够面对现实;如果佛法不能面对这个现实,那佛法没什么意义!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达到超越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有一个老人,八十四岁了,碰到人,人家问他说:;老伯伯!你今年几岁啊?他说:我才四岁!说:你八十几岁了,你为什么讲你才四岁呢?他说:八十岁以前我都没有听到佛法,也不晓得在活什么?真的不晓得在活什么!我从八十一岁那一天开始听到佛法,才发现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他说:我的生命应该已经死了一次,现在重新活过来,因为才知道生命的究竟处,还有这个法身慧命。说:我八十岁以来统统是白活的,就是吃饭、睡觉、上班、下班、生儿育女,我一直以为,这样就是生命、人生了;等到我听到了正法、佛法以后,才发现,哇!人生不是这样,可是太迟了,八十岁了;不过也算不迟,因为我总有一个开始。所以每次人家讲:伯伯!你几岁?他说:我四岁!就像幼稚园讲:我四岁!才四岁而已。所以说,从学佛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你几岁啊?对不对?学佛十年了,你就能算是十岁吗?不一定,因为你乱学一通啊,学那一些有的没的对不对?学了那个,道场跑多少,从来就不认识生命是什么,真正的究竟佛法是什么,以为那边念二、三句佛,跟着法会在那边唱唱当当,就认为我在修行,对不对?回到家大小声,总不觉得我是过失;人与人相处当中也烦恼,从来不了解佛性它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个你能够讲修行吗?所以,算四岁也不错了,就是学佛真正的四年,了解了真正的究竟之义。因此师父还是说:没有学佛,生命它就不具有任何的意义,就像我们建中的老师讲的:就是制造大便而已,制造粪便而已,就是这样子。你念到了博士,博士就是这样子,全世界的荣耀统统给你,你又能如何呢?所以没有学佛,叫做事情不妙了,因为你没有学佛;你要学佛以后,叫做事情奥妙,这个佛法真是太好了!对不对?真是快活,真是好啊!佛陀这么有智慧!想想看,人家为什么要走上这一条修行的路?我们又不是头壳坏掉,哪一个世间快乐我们不会去追求?是不是?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期盼所有的众生都像我们。所以我去大学里面上课,也是跟他们讲一句很诚恳的话,我跟他讲:大学生!你们这些大学生,记得!学业、课业为最重要,那么因为你有些兴趣,七分要下在功课里面,三分;我对这些大学生讲:三分在佛法,七分要在怎么样?要在功课,因为你还要研究所、还要博士啊,不可以说像我们出家人这样专业。这个大学生就是:你当作兴趣就好,有这样善根来听师父演讲。对不对?大学生了没?不错!我都是这样勉励。那你们不一样喔,法师,那是要十足,你能出家,就是要百分之百的用功,你是法师嘛!对不对?你本来剃度出家就是为了无上菩提,不然你是来这, 里做什么?只为了看这个可爱的师父吗?当然就是为了无上菩提,你才要发心出家,你要成佛嘛,所以要用十分。在家居士不一样,你们有事业啰,你们有事业啰!所以,不是讲堂的工作人员,要三七开,学佛要用七分,三分应付你的老公、老婆、孩子,三分喔!在讲堂工作人员,要九分的心放在这里,要一分应付一下,税金记得要去缴,房屋税或者是什么电话,电话费到、水费到、什么税金到,记得去缴。所以,住在讲堂的工作人员,要用九分投注在常住的心力,一分就是世间,打哈哈。在家居士要三七开,住在讲堂要九一开,九分放在讲堂。那么法师就要十分,法师没有开的,你还想五五开、什么三七开?一开都没有啊,你开什么呢?你开前门还是开后门?对不对?这法师怎么能开呢?就是要全力以赴,要修行证得菩提果,要好好的自利利他,利益众生嘛!是不是这样子?
底下,所以,这个佛法它就是妙,不离世间觉。
  “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底下这个经文少了几个字:“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因为他后面有注解,可是他这个经文没有。说: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他少了八个字没有打上去:“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好!你所说的“觉明”,你的意思是指其性本自明,不必再另外于其上加一个“明”字,所以称之为“觉”呢?抑“为”此“觉”本是“不明”,必须加“明”于“觉”之上,方能“称为‘明觉’”?
  义贯: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一切诸法,既然是“清净本然”,纯一实相,又“云何” 会“忽” 然“生” 出“山河大地” 呢?
  “汝常” 常“不” 是听“闻如来” 如是“宣说”:本“性” 之“觉” 乃“妙” 寂而“明” 照,而天然“本” 具之“觉” 性乃“明” 照而“妙” 寂吗?“富楼那”答“言:唯然,”(是的,)“世尊。我”是“常闻佛宣说斯义” 理。
  “佛言:汝” 所“称” 的“觉明”,你的意思“为复” 指其“性” 本自“明”,不用再于其上加明,而“称” 其“名为觉” 呢?抑“为” 其本非明,而须“觉” 其“不明” (令其不明变为明觉),方“称” 其“为明觉” 呢?
  “富楼那言:若此” 心体“不” 用加“明” 上去,就得“名为‘觉’者,则” 实“无所” 能“明” 了(则无有一物能由明之功用而觉了)。
  “佛言:”假使如你所言:“若无所” 加“明” 于心体上,“则” 实际上并“无明觉”之事。然而,若“有所”加(就是有修),则定“非”本“觉”;反之,以众生无始无明,故若“无所”加(不修),则又“非” 能转无明为“明”,(非明即有若无明),这一句意思就是说:非明,即有:就算有。非明这个时候就算有,还是无明,就像无明一样。即有就是:非明即有若无明,意思就是:非明就算有,它还是等于无明。而此“无明”体“又非”本“觉湛” 然常“明”之“性”;如来藏体之“性” 既是有“觉” 则“必” 定是有本“明”;以虚“妄” 念动故,欲“为” (就是造作)而加“明” 于本“觉” 之上。
  794页,诠论:
  大小乘的差别,除了悲心与愿力外;诸位!这一段很重要,非常重要,英文叫做very important.注意,注意,这一段很重要,大小乘的关键点。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大小乘的差别,除了悲心与愿力外,最基本的,就在这里:一个是内发的,从本性而发,一个是外加的。认为有明可以修,愈修就愈明,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大乘是用本明,小乘用的是明觉,这个完全不一样的!大乘用觉明就妙觉妙明;小乘用的是在觉上加一个明,所以小乘拼了老命要修。小乘人以无究竟之智眼,所以不知不觉自心有觉体本明,而只知其心之相为无明、不觉,说:我们不觉不明,我要修行啊!所以执意必须先从外将此无明驱逐,然后再从外加明于心上,方令心得明、得觉;因此其修法便成为“往外驰逐”之一种,且见相不见性,著相不了性,是故种种虚妄作为;及至其有所成,便妄自以为:这一切都是我努力得来的成就!因此深著我能、我所,所以才会成为增上慢人。(试观富楼那之评论阿难以其有漏之人竟说自己已能悟了,便知此旨。)
  然从佛智观之,一切众生自心自有本觉、本明,故只要把此本觉本明开发出来,此觉此明大于一切,超过一切,若得完全显现,则成正遍知觉,与佛无二;虽得如是知觉,亦不骄不慢——以虽得此觉此明,了了知见此觉此明非从外得,本自有之,为自家本有财宝,是故不是自己辛勤努力才从无中变有的,所以离于能所,不谓我能证、此明觉为我所证,因而亦离于骄慢,自己只是依佛所教,一心体取而已,不认为此明觉之获得,自己有半分施为之功可夸;又了了知见,如佛所知见,此明觉乃一切众生共具、本有,是故其心平等(名为平等性智),是故始终不骄不慢、无能无所、不忻(xīn)不厌。
  所以,小乘行人的问题,不在于他只求自度而已,而是他的智慧及心量本自陋劣;值此末世,有人不了,谬以为小乘才是“根本佛教”,转而提倡小乘法,台湾特别多!令众生由大乘堕入小乘,实是作颠倒说,而不知大乘才真正是佛教之“根本”。因为经云:佛自住大乘,而为众生演诸余乘。故佛自住的“大乘”,才是佛法之“根”、佛法之“本”。若无佛世尊无量劫普度众生的大乘心,世间焉得有佛出世?焉能有佛法?乃至焉能有阿罗汉、四双八辈、(四双八辈就是:预流向、预流果,“向”就是方向的向,预流就是预入圣流,预流向、预流果,简称初果向、初果,这一双二辈。再来就是一来向、一来果,也称为二果向、二果。一来向就是要来人间一趟,叫一来向、一来果,这个叫做二果向、二果。那么三果叫做不还向、不还果,不还:不还到人间。四果叫做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为什么加一个“向”呢?就是向着果位进趣,这个时候已经入于圣,但是还没有达到果,这个时候叫做向,“向”就是趣向。所以叫做预流向、预流果,一双二辈。一来向、一来果,这个叫做二果向、二果,这个就是二双四辈。再加上不还向、不还果,就是三双六辈。阿罗向、阿罗汉果,就是四双八辈。所以说:每一双它就是有二辈,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也就是四双八辈,简称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这是简称,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以及三乘贤圣?——这一切都不可能有了。因此大乘才是佛法的根本,其理甚明。故不应言小乘是“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因为佛之大乘才是佛教之“原”、佛教之“始”)而应称为“基本佛教”,始为不谬。
这一段讲得特别好!
796页,无明不觉生三细
  经文:【“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我们在《楞严经讲义》,这一段也讲得相当的详细。
  注释: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真觉非所明之境,也就是真觉它没有能缘、所缘。但因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多此一个举动就是知见立知的意思,头上安头。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这是第一度颠倒,也就是《起信论》中所说的三细的第一细,无明业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就是所明之境,也就是第八识的“相分”。“能”,能见,也就是第八识之见分。所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你的妄能,就是能见分。这就是三细的第二细,“转相”,以其为转第八识之本有明觉成为妄觉(就是见分)。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就是有殊异的境界相,也就是世界之相,亦即无情之器世间。此言,于是在第八识中本无同异之中,炽然而成有殊异的无情器世间相。此即三细的第三细,也就是“现相”,或者是“境界妄现相”。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就是同相,也就是虚空之相,以虚空没有差异(各处都一样),所以称为同相。此言,异于彼炽然所成之异相境界,因为相对于“异相”之种种境界,进而立了“同相”的虚空。换言之,即若已经立了“异相”(境界相),有异就有同,因此就又立了”同相“(就是虚空相)。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无同无异”之相;指众生之相:因为众生之形貌各异,故称“无同”;然其知觉本同,故称“无异”,所以“无同无异相”即代表有情之众生界。此句言,同与异又互相展开发明,因此又立了无同无异相的众生界相。易言之,既已立能所(相分、见分),又立了世界与虚空,现在所缺的就只剩众生界还未立,于是又从同异相中,展转立出众生相。
  798页,义贯:
  真“觉”并“非”是“所明”之境,但以“因”无明妄动、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此即第一细的业相——相分)。“所”欲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汝”之“妄能” (此即第二细之转相——见分)。因此于第八识本“无同异”之相“中”,令“炽然” 现“成” 有殊“异” 之世界相(此即第三细现相——境界妄现)。于是又为了“异” 于“彼” 炽然“所”成之殊“异” 境界相,“因” 相对于有种种差“异” 的器世界相而“立同” 相之虚空;接着,“同” 相之空与“异” 相之世界又辗转互相“发明”彰显,“因此复立无同无异”(非同非异)之众生相。
这个如果是今天这样听的人,就会稍微吃力一点;但是如果上次《楞严经讲义》听过的人,今天听这个就会很顺,因为已经第二次了,就熟能生巧,能理解说他在讲什么。
  诠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在这一段经文中,如来开始回答富楼那,于如来藏清净本然中,为何会有众生、国土;而且,即使有众生、国土,这些众生国土还是如来藏自心所现,所以其体还是毕竟清净的;只是众生迷之又迷,复生贪染,故令其妄有染污,此妄又复累劫积习,于是非染成染,染之又染,所以积重难返,所以累劫现于自心现量中轮转不息。什么叫做自心现量中轮转?就是你转来转去其实都是你自己的心,转来转去,这个业其实就是无形相的、空性的,这个业其实就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 你转来转去都不可能离开你的心性;但是因为没有体悟到你的心性,所以不懂得歇即是菩提,就是一直转!所以众生他一直很忙,就是这样子,他一直很忙,忙什么?忙于妄。众生也不得不忙啊,他要吃啊,他要房贷,他会生病,他有感情、有七情六欲,对不对?这众生他就这样子,他一出生,他就是要面对种种的现实问题。所以在轮转当中,他不觉得苦;学佛以后才发现说:哇!原来这个世间还有快乐的事情,就是学佛!你怎么执着,就是自心现量,轮转不息。799页,不能自悟,不能自出。
  此节所示,为众生之第一重迷,《起信论》中把它称为“无明生三细”。所谓“三细”,为于如来藏清净法体中,依无明力,起一念妄动(所谓生相无明),欲有所见,于是转第八识为阿赖耶,而成立“相分”(相分就是所见相);这就是三细中的第一细“业相”,这个业相还没有能所,但是混沌的状态。或称为无明业相。有“所”就有“能”,现在既已有了所见的“相分”,于是又一转,再成立能见之“见分”,所以现在变成说,有所,就一定会产生能,有种种的相,就一定有能见。这就是第二细的“转相”(义为转清净之心体为有能见之见分。)有能见、所见之“见、相”二分以后,于是又一转,而成立异相、同相、非同非异之世界、虚空与众生相,这个就是第三细之“境界妄现相”,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统统叫做妄现,你能用般若的智慧透视,其实它都是空无自性,就像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是指什么?这是体性来讲,统统不可得。何处惹尘埃?就是你到底惹什么烦恼呢?这个尘埃有吗?你一直执着的境界,其实它是空性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简称“现相”。所以本经下面有偈说:“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这都是从真起妄,而妄有之虚空、世界、及众生,实皆自心现量。又,此处的虚空、世界、与众生,都指的是细境,那么与粗境有何差别呢?这些细境,只在本识中结暗为色,即根身、器界与种子三类的“性境”,作为粗境之胚胎而已。依此细境之胚胎,再长养出六种粗境,所以《起信论》称之为“境界为缘长六粗”,即是此义。《起信论》所示者,可与本经对照发明。
  
翻过来,800页,境界为缘长六粗
  经文:【“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注释:
  “如是扰乱”:“如是”指上面所说的异相、同相、无同无异及其所衍生的三细相等,如是等诸法在原本寂静的心体中自生扰乱。
诸位!我们的心体其实没有扰乱,所以,入大寂静处就是佛。什么叫做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众生就是不能体悟那个心体本自空寂,所以变成众生。而众生跟佛一念之间,如果论到究竟,其实是平等,就完全你能不能转念?如果了解烦恼本空,无凡无圣,究竟平等,然后彻底真的做到平等,那么你也是佛!
  “相待生劳”:原本的心体是一相寂静,本无对待,然而一起同异之相后,即炽然而成有对待之二法。此等二法互相对待、相对、相抗,有如敌体,因此待久即生劳相。此“劳”者,虑也。以虑故劳。这就是第七识,俱生法执。以第七末那之性为恒审思量,恒审思量即是劳虑也。也就是心灵的负担,众生一切的造作,其实就是心灵的障碍,我们其实就是制造牢狱的众生,自己制造牢狱,自己关起来,没有自由分。《起信论》将此劳虑相称为第一粗相的“智相”,因俱生法执依审思劳虑而分别诸法,妄为有智,所以称为智相。其实这个智相,简单称就是分别心,千万不要当作是智慧之相,就麻烦大了!
  “劳久发尘”:“发尘”,为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劳久”,为劳虑持续久了,《起信论》名此为“相续相”,是六粗中的第二粗,这是分别法执。“发尘”为第三粗的“执取相”,因为第六识周遍计著,执我我所,这个“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意思,有“我”就是一定有我所,众生只要有一个“我”的观念,那么,这些四周围的房地产,就认为:我所拥有的!子女、或者是这些财富,就认为他自己拥有什么,不知这一些都是虚幻的东西。所以是执取相,属于俱生我执。
  “自相浑浊”:这是第六识心,又更进一步,于前面的颠倒执著的我、我所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又循名取实,因此令心水更加浑浊。这也就是《起信论》所说的第四粗,计名字相,属于分别我执。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是”,有两个意义,一指远因,一指近因。远因指从一开始的无明所起之“三细、四粗”,一念生迷,由真起妄,迷上加迷,妄上加妄,重重叠叠之因。近因则指前面的计名字相。“尘劳”,即是烦恼。以诸尘可令心劳累,故是烦恼。又,尘劳可作为譬喻,以喻烦恼如尘、如劳。如尘之多无量,如尘之能染、能覆本心。本心就是真心。我们今天的真心不显现,就是被覆盖起来,暂时被覆盖。如劳,则如劳役,役使其心令之劳累;就拼命的追,以为有名、利、色三关可以追;以为有任何的相可以追,不知道是如梦幻泡影的世间。亦如劳役,无尽地驱使,令不得脱。差不多一切众生都这样!故称烦恼如尘如劳。若起烦恼尘劳,就是《起信论》所说的“起业相”,这是第五粗。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第五

续-《●[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翻过来,802页,“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这就是说佛终于正面答复富楼那的问题:“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一切有为相,就是这样,由于自心一念迷,于是一切就好象无端忽然生起一样。就好象人于睡时作梦一样,梦境亦是犹如无端忽然生起,你要那梦境消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唤醒他。你若问为什么会有梦中那些境界呢?答案即是:因为你作梦呀!而那些境界从那里来的呢?你自己制造的呀!故有言:“人生一大梦”,乃至“三界一大梦”——于此大梦、小梦中,梦中人自造境、自受用,但一心造,故无别法——然而世人却偏爱作梦,认为作梦是好的,梦是美的,乃至将遥不可期的事美名之为“寻梦”。然此大梦何时醒呢?什么时候可以醒过来呢?——书归正传。这“起为世界”到“真有为法”,即是《起信论》所说的“业系若相”,为第六粗。
诸位!这个业是无形相的绳子,古时候人描写的这个业还真是得体!业,什么是业?无形的绳子,困住心灵、困住身体,身体不自在、心灵不自在,就是业!而这个业,它还有定跟不定,这个业分太多了,善业、恶业;我们做生意就有商业、工业、医学业,做农就有农业,这个“业”非常的好,给你一个形相化、给你一个具体化,就是你要对这个业负责。业就是因果相,也有可以改变的,你学佛就会转业,所以这个叫做运命;如果没有学佛,叫做命运,“命运”的意思就是:命者定也。康熙字典里面讲:命者不可改变也。所以,一般世间人叫做命运,命随着一定的业在转动,也就是你几岁的时候要生大病;你几岁的时候要结婚;你几岁的时候要做大企业;或者是你几岁的时候要面对死亡,从一出生,就差不多安排好了,这个叫做命运。所以这个算命的里面就告诉你: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这个是世间命相学告诉你,这个就是可怕的定业了。可是学佛不一样,学佛叫做运命,可以运用自己的命。为什么?我善因,下的地方动念对,再来,结善缘,善因、善缘,对果报来讲,我忍一切的果报,也就是现前的一切果报不如意的,我都接受;一切委屈我都接受;一切家庭安排我也接受,讨到好老婆,或者嫁的老公,我都接受,很能认命!诸位!这个时候叫做运命,也就是说:有了善因、有了善缘,就有了善果,这三个因、缘、果的角度凑合起来,这个就不得了,你可以转变你的命!所以与其你算命,不如认命;与其说你受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我正在运命,运用你的命!所以这个学佛它的好处,就是可以转命、转运,这个就是学佛的好处,这个业系苦就捆不住你了!为什么?你的贪嗔痴少了、业少了,对不对?贪嗔痴少了。你既不追求,不追名、不追利,对男女也看得很淡,名、利、色这个业也捆不住你了,贪、嗔、痴也捆不住你了,哇!这个业就渐渐渐渐减少了,而心灵得大自在,有佛的智慧,有慈悲,又能够忍辱,又肯做善事,业没有了,慢慢的转变了。所以这个世间人叫做业系苦相,那么我们可以运用,这既有的事实去改变它。
由于上面的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生起世界、虚空、及众生,依报、正报于焉具足在自心妄现,一至于此,则“业”已成就,系缚已难免,苦亦难脱,如是循环往复,于幻化相中,枉受如幻大苦,如梦中人,虚受惊吓、劳累。然梦境非无、亦非有,但一心成。你讲没有的话,在梦境里面是那么的真实;你讲有的话,竟然是在作梦,我们现在活着就是在作梦,一直执着嘛!师父!那到哪一天梦才会醒?了解空性,了解无相,了解万法都是因缘生的、唯心所造的、不实在的。万法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世间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世间的真相就是:万法都是假相,你就找到了世间的真相。如果不能了解万法都是假相,那么你就永远找不到真相。
  803页,义贯:
  “如是”同异等诸法于心体中自生“扰乱”,互“相”对“待”而转“生劳”虑之第七识(俱生法执)。“劳”虑既“久”(分别法执)即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俱生我执),计我我所,更而假立名言,循名取实,“自相浑浊”其心水(起分别我执),“由是引起”根本之“尘劳烦恼”(第五粗、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而“起”,有相之处即成“为世界”山河大地,“静”而无相之处即“成虚空”;“虚空”即“为同”相,器“世界”则“为异”相,而“彼无同”亦无“异”之相即是诸众生,因而世间之“真有为法”于焉完全显现。
  诠论:
  此节经文就是《起信论》所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历来诸家注释此节经文,皆配合《起信论》之三细、六粗而究论,唯澫益大师虽独排众论,但终不能“免俗”,亦依而申论之。余意以为,此二经若配合起来探讨,对于多闻、审问之人,于此甚深法相之理解,则有所裨益,更能深入且触类旁通。为方便初学,兹将三细、六粗表列于后:
  804页,三细相(第八识)——1.业相——相分;2.转相——见分;3.现相(境界妄现)。
业相就是八识的相分。2、转相就是八识的见分,有了能所。第3就会境界妄现,就是现相,这是第八识。注意!什么叫做细?这必需要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萨,才能觉察,所以不是凡夫、二乘人、权教菩萨所能理解,称为三细相,这个境界太深、太难、太微细了,没有办法去理解。
  六粗相——1.智相(俱生法执);2.相续相(分别法执);3.执取相(俱生我执);4.计名字相(分别我执)5.起业相;6.业系苦相。其中:①②为第七识;③④为第六识。
1、 智相,就是我们所讲的分别,俱生法执,俱生就是先天性、与生俱来的,对法就有执着。
第2、相续相,而且这个执着从来没间断,叫做分别法执,这是后天的,分别法执。所以俱生是先天的,分别是后天的。
 第3、执取相,是俱生的,所以人一出生,从小他就一直执着,这个小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你把它抢过来,他就开始哭!这个小孩子喜欢吃这个巧克力蛋糕,你稍微一移动它,他就哭!众生这个从小的执着是从来没间断的,一直到长大,又执着得更厉害!执取相(俱生我执)。
第4、叫做计名字相,就是分别我执。
那么,1跟2,智相跟相续像是第七识;3跟4是第六识,就是执取相跟计名字相,这是第六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