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0|回复: 3

禅定等于佛法吗?----清泉谷·释迦茅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有一阵子,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郊外的迦兰陀竹园。

**  那时,摩揭陀国的国王,以及当地的许多大臣、婆罗门、富有的长者、居士与一般民众们,都对佛陀及比丘大众十分敬重,所以对他们的供养,如衣、食、医药、日用品等特别丰富。相对的,当地其它外道所能得到的供养,就很少了。

**  住在王舍城的外道们,为因应供养少,生活困难的困局,共同集会商量,最后想出一个点子,推举他们之中一位名叫须深的聪明青年,要他到佛陀那边去出家,看看能不能学一些佛陀的秘籍回来,好让他们也能得到大家的信仰与尊重,期望能恢复往日供养的水准。

**  背负特别任务的须深来到迦兰陀竹园,向一群比丘请求出家。经由比丘们的引见,佛陀也同意他在僧团中出家了。

**  半个月过去了,有一天,他听到一些比丘自称是证得解脱的阿罗汉,觉得这下机会来了,赶紧前去向他们请教,怎样才能学得初禅而得解脱。

**  然而这些比丘却告诉须深,他们没有初禅的境界,也不会神足神通。

**  须深不相信,就继续要求这些比丘教他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等其它禅定。但是这些比丘都说他们不会,更不会他心神通、宿命神通。

**  须深对这些比丘的回答很不满,质疑、指责他们前后所说互相矛盾,哪有没有禅定还自称是解脱的阿罗汉!

**  这些比丘就告诉须深,说他们是慧解脱者。

**  须深根本不了解,也不相信这样的回答,就去向佛陀求证。

**  佛陀告诉须深说:

**  「须深!修学的前后次第是: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那些比丘就是以这样的次第,从专精思惟、安住于不放逸,而修得离我见、不起诸烦恼而证入解脱的。」

**  须深完全听不懂佛陀在说什么,就请求佛陀为他详加解说。

**  佛陀解说道:

**  「须深!不管你知不知道,修学的必然顺序,就是要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须深!你认为如何?有生所以会有老死,不离出生而有老死,是吗?」

**  「是的,世尊!」

**  「像这样,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所以有行业,不离无明而有行业,是吗?」

**  「是的,世尊!」

**  「反过来说,不出生就不会老死,不离生之灭而老死灭,是吗?」

**  「是的,世尊!」

**  「像这样,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无明灭所以行灭,不离无明灭而行灭,是吗?」

**  「是的,世尊!」

**  「须深!让我再问你:色是常,还是无常呢?」

**  「世尊!是无常。」

**  「无常的事物,会带来苦呢?还是乐?」

**  「世尊!是苦。」

**  「既是无常、苦,那是变易之法了,能在变易之法中,找到所谓不变的『真我』吗?」

**  「世尊!不能。」

**  同样地,佛陀又分别以「受、想、行、识」一一提问,并且由现在扩展到过去、未来等,说明这一切都是无常,是苦的,其中不存在所谓的「真我」。然后,佛陀作了个小结论说:

**  「须深!多闻圣弟子对色、受、想、行、识有这样的理解而生厌,因厌而离贪爱,因离贪爱而解脱,因解脱而生解脱之智:我的生死已尽,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该作的都已完成,自己清楚额知道,不会再有轮回后有的后续力了。须深!有了这样的所知所见,就会各种禅定,各种神通了吗?」

**  「不会的,世尊!」

**  「须深!这就是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那些比丘就是这样专精思惟,安住于不放逸,而修得离我见,不起诸烦恼而得解脱的。」

**  佛陀说到这里,须深当下远尘离垢,得法眼清净:见法、得法、觉法而自己解决了对法的疑惑,心中无所畏惧。

**  这时,悟入正法的须深,向佛陀顶礼,忏悔他出家盗法的不当动机,并请求佛陀的原谅。

**  佛陀接受了须深诚心的忏悔,并且告诉他说,若以名闻利养的动机来出家盗法,日后其心里的不安折磨,将会更胜于盗贼被国王行刑,慢慢凌迟至死的痛苦。

**=====================================

震撼出世!重磅推荐!以下法宝正在免费流通赠送结缘
01《居家大德优婆塞—在家修行证三果》
居家大德优婆塞.jpg
02《香板下的祖师——来果禅师传记》
2887651786092471452.jpg
谁开如是解脱之门!
谁能雷震诸佛音声!
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
谁能于此示道生死饥馑众生无上道味!
无量众生沉生死海,谁能于中作大船师?!
是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为作良医?!
人生千百劫难得,犹如盲龟穿木,若是错过了今生难得的佛缘,不知何时才能再续前缘!若您发心于出离,热力于解脱,这是一套绝不容错过的开示解讲。它将带您寻觅2500年前佛陀的足迹,邀您品味清醇的佛法之源,摒弃时间、空间所带来的一切杂染,还您一双清澈的法眼。让我们一起走进佛陀的心声,重回世尊的怀抱,契入佛陀的本怀!
你可知道?即使出家因缘不具,在家修行,若能如佛而修,如法而修,依经而修,依法而住,也能证入四双八辈圣人之流,从初果向到三果,即《金刚经》中提到的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什么才是如来出世的初衷?什么才是佛陀想传达的原意?什么样的修行人才是佛陀口中所称颂的真佛子,法王座下的真孙儿?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树立正见,趋向解脱,不负佛望吧!
佛法自印度东来,流传二千五百多年,在流传过程中各朝各代,各个国家地区依各自文化、政治、风俗等不同,给佛赋予了许多时代意义,丰富了佛法的外延与内涵,佛法如出山之清流,一路流淌,滋养了无数的热恼众生。但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流变与杂染。如黄河入海,早已不仅是雪山脚下的清流,而挟带了各地的泥沙,接纳了许多汇入的支流。
清泉谷.释迦茅棚.太湖山人悲悯众生,以独特的视角与眼光,抉择法义,依佛陀经文,详细解析,阐述深奥义理,为当代欲修行解脱,离苦得乐之众生开示出深藏于经藏之中的“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道迹”。对于初学者了解佛法,对于实修者参考都有深远的意义。
若有需要学习流通此法宝者,请联系义工:
1、深圳妙音
手机、短信、微信:13510375360;QQ:1438099737
微信:wusheng1216
Email:tiaogaoyundan@qq.com
2、天津通广
手机、短信、微信:15022403247;QQ:1901073730
微信:wuxinchaliuxianzizai

Email:chaoranduwai@163.com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三四七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七○经》。
二、《杂阿含第三四七经》与《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七○经》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但有两处细节不同:
(一)须深问那些阿罗汉比丘的内容,前者是会不会初禅、第二禅等禅定,后者是会不会各种神通。
请特别注意的是:能对禅定的境界提出这样清晰的问题的须深自己的禅定境界是有还是没有?肯定是有的!否则是对禅定中的境界是无法提出如此细致的划分,如此精准的定位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禅定不等于解脱,禅定不等于离苦,禅定不等于断绝轮回,不受后有!
(二)佛陀为须深解说的内容,前者只说十二缘起,后者先说无常、苦,后说十二缘起。关于第一点,从《杂阿含第四九四经》中说:「习禅思,得神通力。」《清净道论》〈说神变品〉也说:「在生起(初禅等)定以前或以后或于同一剎那之间所起的定力的殊胜妙用,名为定遍满神变。」(引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解说「神通」一词)来看,神通与禅定,两者是相关的,唯一般多以神通的开发,需透过第四禅的定力才行,一如佛陀在菩提树下的修学过程。不过,菩提比丘英译本批注,说《相应部注》的解说为「没有禅定」,则又与《杂阿含第三四七经》相同。关于第二点,前者说须深要求佛陀解说法住智,后者则没特别指明法住智,似在解说「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两句,所以稍有不同。
  三、如果比对两经经文,可知法住智是指十二缘起等世间因果的必然性,也就是缘起法了。而「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意思,就如同佛陀回答须深说:「那位比丘就是以这样的次第,从专精思惟,安住于不放逸,而修得离我见,不起诸烦恼而证入得解脱的。」也就是说,「修学者先彻了因果的必然性──如实知缘起;依缘起而知无常,无我无我所,实现究竟的解脱──涅槃寂灭。」(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第一页)因此,个人以为「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内容,以先谈「十二缘起」,再谈「五蕴无常、苦、无我」似乎比较合理,因为十二缘起是法住智,再依缘起而观无常、苦,从中契入无我,才得以「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四、须深所遇到的那些不会根本禅定,不会神通的「慧解脱阿罗汉」,到底是不是佛教界的一个特例呢?依《杂阿含第一二一二经》、《中阿含第一二一请请经》说,在与佛陀同住的五百位阿罗汉比丘中,有九十位得宿命神通、天眼神通、漏尽神通(三明),九十位是定、慧俱解脱者,其余三百二十位是慧解脱者。与之相当的《相应部第八相应第七经》作:六十位得三明,六十位得宿命神通、天眼神通、漏尽神通、神足神通、他心神通、天耳神通(六通),六十位是俱解脱者,其余三百二十位是慧解脱者,数目虽略有出入,但显然的不会根本禅定的慧解脱阿罗汉占多数,可见在佛陀时代,这类阿罗汉算是蛮多的,不是特例。
  五、「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是佛陀时代的主流教说。后来,流行于公元初的一系列般若经思想,则有所转变,展现了「直从涅槃」下手的风格(参考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九二至九三页),成为当时的一股流行思潮,一直要到公元二世纪后的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大正三○册第三三页),才又重新阐扬佛陀时代的主流教说。
发表于 2015-3-14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1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