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06|回复: 4

《印光文鈔》所述「魔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唐岐 于 2015-3-3 21:17 编辑

浅解:唐岐
略举二则印光大师有关魔事的开示。
----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
在《文钞上‧复何慧昭书》中,印光大师谈到近来有很多的修行者着魔。所以会着魔,无非是心念现起希求殊胜的境界才会着魔。不说所现起的情境是魔境,就算是胜境,也会因为对境界的贪着而令修行受损。何况所执着的胜境,不一定真的是胜境,有可能只是自心的无明妄想境。
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即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
倘若修行人有智慧函养,知道要息下无明妄动心,息下贪着心,知道所出现的境界是心识所变现出来的,没有实质情境,不会生欢喜心与贪着心;有了这样的见地,就不会有恐怖心。
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此语不常对人说,因汝有此种事,固不得不说也。
若能有这样的智慧见地,不说胜境有益于修行,即使所现的是魔境,也一样会有益于修行,为什么呢?因为心能够不被魔境转,就是大智慧,就是大利益。这些话,我平常不对人说,因为你有着魔的危险,才不得不对你说。
汝最初礼佛所见之大士像不的确,以若果实是,不至因念与观经不合而隐。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缘,但不宜常欲见像,但志诚礼拜而已,庶无他虑。
临睡目前白光,及礼佛见佛像悬立虚空,虽属善境,不可贪着,以后不以为冀望,当可不现。窥汝根性,似是宿生曾习禅定者,故致屡有此相也。
你最初礼佛时,突然所现的菩萨像,不完全是胜境。若是胜境,就不会心中怀疑所见的境相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不吻合;以致在疑心下,菩萨像隐没消失。然而,不论所现的境界是什么,若能由此境界来增加你对往生的信念更加亲切,也是好因缘。只是千万不能有想要再见到这样的境界;有想要的心,就是执着,潜意识把境界执为圣境了。只要在礼佛时,用志诚的心礼拜就好,这是用清净心礼佛,就不会有其它的忧虑。
睡觉前,闭眼时感觉有一道白光,以及礼佛时,看到佛像悬立在空中,虽然是好的境界,但是千万不可贪着,以后也不可以有「想要再看到的企图心」。若能这样,就不会有「执境界为圣境」的自我暗示。我观察你的根性,你过去世应该有修习禅定,才会有显现这样的境界。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于魔罥,后遂不知矣。
明朝有一位虞淳熙,在天目山闭「生死关」时,突然有预知的能力,能预知天气的阴晴,以及人的祸福,而且常常很准确。后来皈依了莲池大师,大师知道他有这样的境界时,特别写信告诫他,若是这样下去会着魔。虞淳熙听闻大师的告诫后,就放下潜在的贪染心,也就从此不再有这样的预知了。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
修行者要懂得教理的大方向,否则会被眼前的小小胜境给迷失心性而入于魔境。不说这种小小的预知境界,就算真的证得五神通,尚且不能贪着,必须不执不取,才有可能继续证得「漏尽通」。若是起心贪着,不但不会再进步了,甚至于因此而退堕,修行者不可不知。
---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着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着躁妄等心。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此勘验真伪之大冶洪炉也。
----「魔境」与「胜境」的分别,在于是否与「经教」所说吻合。如果是圣境,会令人一见,心地当下清净,息下妄动攀缘的纷扰心,令心祥和、愉悦。若是魔境,会让见到的人生起妄想执着,当中不免有多分或少分的我贪、我瞋、我痴、我慢在其中。又所见的佛光若是非常耀眼,令眼睛不舒服感,就不是真佛光。真佛光,虽然光明无量,但是会令人感到柔和,不会有剌眼的感觉。或者出现佛像时,用《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理地来进行堪验,若是感应来的胜境,会依然明确在眼前;若是魔境,就会经不起堪验而消失;《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堪验真伪的大法宝
( ) 复陈士牧居士书( 2 )
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垦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
印光大师在《文钞三编上.复陈士牧 居士书》中,提及当时有一位钟英居士,在半夜念佛时,看到金甲神;因为恐惧是魔境,以致不敢再念佛下去,这样的想法是很无知的。大凡念佛人,念佛心能够至诚、垦切的一心正念,不应该有想要见佛或见其它的境界的妄想心。
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 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念佛者若能一心念佛,倘若是在这时候见到佛,也会因为他的念佛心处在一心中,不会另起欢喜心的杂念。如果因为有所相应而生起欢喜心,就有「得少为足」的妄念,就会停滞或退堕精进心。念佛者一心念佛,就算终生不见佛,也没有特别的境界出现,对往生净土一事,也不会欠少什么。往生与否,在于信愿心的有无,不在于见不见圣境。若是不能够一心念佛,又妄想见佛或见其它殊胜的境界,这样的妄想心,不说所见到的是魔境,就算真的见到佛境,也会因为所生起的欢心,令念佛心失去一心,同时也障碍了往生净土的善因缘;这样的妄想欢喜心,是有害无益的。所以念佛要以「信愿心」念佛,以求生西方而念佛,若是在念佛求生中见佛,也是心净而自然的相应弥陀愿力,这样的相应,不同于「为了见佛」而现出妄想境界。
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 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
若是以正念心念佛,当突然现出佛菩萨像或诸天神像,应当专注在一心念佛,对现象不生起贪取。要明白所见的一切,乃唯心所现。所见的境相,虽然历历明明的在眼前,不是似有似无之类,这是因为念佛心清净了,就自然的与弥陀愿力相应而显出来,犹如碧潭澄静,才能够映现月影,不是什奇特的异相。
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出现了各种境界,若能不染着欢喜心、贪着心,念佛心就会更加的专一。若能这样念佛,不说出现佛境界能令你更加精进,即是魔境界,也会有利益,为什么呢?因为魔境现前,依然能一心念佛,不取不舍,也正表示你往生的信愿坚定,同时也具备了般若智慧,才能一心念佛,不执不取,道业也会自然的进步。
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彼着魔发狂,丧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哉哀哉!
如果偶然见到金神像,就生恐惧不敢再念佛,当下的心,就已经处在恐惧中失去正念了。幸好所现的不是魔境,不然处在恐惧心中而不敢再念佛,反而让魔有机可乘,甚至于会有着魔发狂的可能,怎么这样不知好歹。
心中若恐惧是魔境,就应该更恳切的念佛,让魔无有容身之地,犹如光明之下,黑暗没存在的道理。只要提起正念,一心念佛,自然不会有所谓着魔。怎么可以害怕魔境出现而不敢念佛呢?幸好不是魔境,若真的是魔境而不敢念佛,心中所生起的恐惧心,等同打开心门,让魔境长趋直入。简直就像放弃防治之道,任由魔境来扰乱你的「念佛心」,岂不愚痴!
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欲兴此感想,则必至着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 譬如恐强盗来,自己先将家中护兵,移之远方,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
念佛时,偶而会生起悲伤的心情,也是好的,这是感受到自己处在轮回的世间,生起对世间的厌离心来增长欣乐西方的信愿心。然而不能执着这个伤感而起伤感,心念若时常刻意的去捕捉这个伤感,就会变执着了。一旦执着久了,就成了偏见,我执、我贪、我慢就会在当中萌芽,就有着魔的可能。若是发现有执着「伤感」时,就要进行「观空」对治,把心念完全放空,「伤感」的执,就会放下来;接下来,以皈依弥陀的清净心来念佛,一心皈依弥陀,一心投入弥陀怀抱,心境就只有皈依三宝的正念,没有其它的情境,「伤感」的执着心就会歇下来。就算有魔境,若能以「不执、不住」的心来念佛,不受到惊吓,魔境也会在「不执、不住」下自消。
你恐惧是魔境而不敢念佛,这是很愚痴的,就像害怕强盗会来,自己却把自家的护卫兵移到远的地方去,让强盗毫无所畏惧的任意强夺你家中所有财物,你怎么愚痴到这种地步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人」为何不会着魔?
「念佛者」为什么不会着魔?在论典中比较有力的论证有二:
一者。以自力开发智慧,比如「修习止观」就会有魔事。为了防范对治,世尊在说《般若经》、《楞严经》时,都有提到如何防范与对治;但是在《净土经典》中,世尊未谈到有关魔事的防治;历来净土祖师也没有谈到「念佛对治魔障」的问题。可见「念佛法门」只要一心念佛,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
二者。「念佛者」为十方佛菩萨所护念,怎会有魔扰呢?比如莲池大师提到「念佛有十大功德」,当中的前四条:
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剎,皆不能害。

由此明示「念佛者」会受到十方诸佛,以及十方护法菩萨的护念,必可免于魔障」。
又如《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大势至菩萨是极乐三圣,现今护念我们娑婆世界的一切念佛人。菩萨所到之处,大地震动,群魔退避;「念佛者」在大势至菩萨的智慧光下,那会受到魔扰呢?
《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的心念只要忆念弥陀,就与弥陀法身交感,犹如《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夫人受到迫害,心中呼唤世尊时;世尊皆知韦提希夫人的一切心念,也获得救度。「念佛者」心系弥陀,自然为弥陀的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所摄受,能令「念佛者」直至临终无障碍。
如果弥陀不能护持念佛者在临终无障碍,弥陀的大慈悲力何在呢?念佛者如果不能免除魔障,弥陀的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何在呢?如果弥陀不能观察到念佛者受到魔障,佛的天眼力、天耳力、他心通力又何在呢?《弥陀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明示弥陀大威神力能令念佛众生不受魔,往生无障碍的明证。
《大乘起信论》谈到:「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众生若是过去世若是缺了善根,造下重大罪业,今世虽然对佛法有信心,不免会在学佛的过程中会受到邪魔、鬼神所惑乱。
所以会造下「重罪恶业」,在于「欠缺善根」,致使「恶念」日日增长,无惭无愧,导致「重罪恶业」。所谓「欠缺善根」,提指内心充满着「不善心的烦恼」,比如稍有不顺心就会暴怒伤人;或有恩不知图报,以怨报德、不讲求信用、自私自利、诤胜心强、巧虑多谋、谄佞阿谀、自大傲慢等等不良品性。「具善根者」,则是尊师重道、心地柔软、谦虚、心怀仁爱、为人敦厚、重视人品道德等等德性。
不良品性尚未改正之前,障重难消;若去修习「静坐止观」,这些「不善心」就会引发魔障。《占察经》也说:「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善根不具」,恶业重者,若是修习「止观法门」,会有失心发狂、外邪所恼的危险。若是修习「念佛法门」,时时念佛,在三宝的摄受下,业障会渐消,善根也会随之增长,过去无知的不善心念,也会渐渐发觉而改过;甚至于色身上的某些病痛会有所改善,乃至消失。这些都是依于「念佛功德」启发了「善根」,能令业障渐消而免于魔障的明证。尚未具足「善根」的我们,「念佛法门」毋宁是一条免除重大障碍的稳当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庵大师《念佛着魔辩》 ( 浅解:唐岐 )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不生,有诸否乎?”
有人问说:「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才会有着魔的问题,「念佛法门」则仗着弥陀愿力,会承蒙佛力的护念,所以不会有魔事,是这样子吗?
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事,二俱不免。”
或者曰:“敢问何谓也?” 曰:“魔事之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

省庵大师答说:「这个的说法,不能说对或错。因为参禅与念佛各有难易两方面,也有自力与他力的分别,但是若论魔事,则二者都会有。 」
若是问说为什么这样说?可以由三方面来了解会着魔的原因: 一是对经典教理不明白。二是没有老师与同修指引。三是自己欠缺自我觉察力。
今夫人适千里之路,苟不按舆图,又不逢引导,复不识前路通塞,莽莽然而进,吾知其难免于错误之患矣。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教如舆图,善友如引导,觉察之心如识路通塞。虽两条途路,夷险不同,俱不免错误之患。
所以会出现魔事,比如一个人行千里路时,一来没有地图指引,又没有过来人帮忙带路,自已又不能辩明叉路,就会莾莾撞撞,就不免会走错路了。「参禅与念佛」就像在走千里路,二者全依于佛陀的经教,犹如地图可以让我们明辩正确的方向,不致于走错路;善知识犹如过来人可以帮忙带路;自己时时捡视自己的起心动念,犹如自己遇到叉路时,能认明那条路行得通或行不通?「参禅与念佛」虽然是两条不同的路,但是若是缺了这三方面,都不免会走错路。
(换句话说,不论「参禅或念佛」,若能由教理来明白魔事的来龙去脉,就不会有着魔的问题。没有教理基楚,出了问题,也能有老师或学长们的智慧来协助引正,也可以解决问题,避免着魔;若是这二项都没有,自己又没有觉察力,就不免会有着魔的可能了。)
参禅且置。只如念佛。或有厌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舍直截而求纡曲者。或两路兼行。两路俱失者。或以途中为家舍。平地为高山者。如是错误。不可胜举。皆教理未明之过也。
「参禅」暂且不谈,就「念佛法门」来说,念佛者若是不能「老实念佛」,喜欢谈论奇特现象。有这样的偏差的心态,是对「净土教理」不明所致。又如不能信入「念佛法门」是一条直趋成佛的无上妙法,喜欢在念佛时,要特别加上其它仪轨,把单纯的「念佛法门」给复杂化;或者念佛一面求生西方时,一面又想要参禅开悟,以致心绪纷杂,两头都落空,一无所成;或者念佛念到有一点定境,就执着境界为圣境,忘失了念佛的旨意,失去了往生净土的本愿,都是对教理不明白所致。
念佛一门。极圆极顿。至易至难。只如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四字。浅言之愚夫愚妇皆可为。深言之。大圣大贤终不能过今初心行人。或暂得轻安。自谓已得事一心者。初开浅解。复自谓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细念犹生者。或勇猛过分。精进倍常。不知外心无佛。速求取证。不达善巧方便。急欲舍身。魔鬼因之遂入其体。为风为狂。都不觉知。此善友不遇之过也。
「念佛法门」可以说是一门极为圆满的法门,也是一门至顿至捷又至难的法门。比如《弥陀经》中「一心不乱」这四个字,由浅的方面来说,一般的村夫村妇也能做证到。从深层方面来看,证入圣位的行者,所以能证圣,也没有超出这四个字。
有些念佛者,从「念佛法门」中得到身心轻安,妄念减少了,色身比以前更为健康,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事一心念佛」的境界,这是没有老师的指明,又没有与同参法侣加以讨论,才会「未得谓证」。
又如对「经教」的教理有所体会,就误以为已得「理一心念佛」的境界;或者只是降伏粗分的妄想,就误以为已证得「一心不乱」了。或者突然的异于平常的勇猛精进,让生活失去常态,造成身边的人产生困扰。或者不明了「心外无佛」,只想要到极乐世界,不知道成佛要领,就在当下的念佛心。或者不知要善用方便道修行,只想快快结束生命往生极乐世界。这些偏差的观念,都造因于没有良师与善友的实时导正,才会走入岐路,才会让魔有机可乘。
夫众生生死。以我见为本。我见不除。修行无益。然我见之生。根深蒂固。其萌芽发干。无处不有。是故。见地高则我见俱高。工夫进则我见亦进。若不时时捡点。刻刻提撕。则念念发生。心心增长。随逐行人。虽死不离。是故。学人心不虗。则自不觉察。不觉察。故我见增长。少有所得。则生憍慢。讥嫌同学。诽谤行人。虽有修行。终成魔事。此自不觉察之过也。
「我见」是轮回生死的根本,所以「我见」不除的话,所了解的一切佛法,反而会成为增长「我见、我慢」的增上缘,这对念佛者反而有害。「我见」很稳晦,会在对外境时才会明显的现出来,比如佛法的书看得多,若没有与师友谈论,会孤陋寡闻,误以为自己很高明而自大;或者在念佛中与定心有所相应,身心有轻安觉受时,就执着觉受而自喜,正念就会在「自喜」中退失而生起憍慢心。念佛人,一定要时时反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要时时刻刻捡视自己的心态是否有自大傲慢的「我见」。
学佛者若是不能「谦虚自持」,时时捡视自己的缺点,就有可能落入「增长我见」的魔障,导致在念佛工夫有所进步,就生起憍傲心,自觉修证比别人高,甚至于因此而诽谤他人,若是如此,所谓修行就变成在增长魔事了;这些过失,都在于自己欠缺自我觉察力所造成。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祗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死要门。若无善友经教。从何开发。谁为引导。观经下三品。皆是临终善友开发。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则不必言矣。须知从凡至圣。由易至难。莫不以善友经教为根本。汝不因经教。何由而知净土法门。而生信向邪。
有人会说:「参禅必须要明师指导,若无明师,自然必须自己要懂得经教,以经为师,才不会走错路。」但是「念佛法门」的核心在于「以信为入」,只要深信净土经典,一心念佛发愿往生净土,就必定往生,有这样的「信念」,何必一定要明白经教,以及「明师善友」来指导呢?
省庵大师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即使是世间的专业,都有各行各业的专业老师,学习者往往要有老师的指导才能成就,何况「念佛法门」是出离生死的大法,怎可以说不需要「经教与老师」来指引呢?在《观无量寿经》中的下品下生,在临终时,尚且必须靠善知识启发,才能往生极乐世界,何况「一心求生中上品」的念佛者,那能没有「经教与师友」的引导呢?
当知,一切法门的修证,由浅而深,由易而难,没有不以「师友与经教」来作为根本,若不去了解经教,对「念佛法门」要如何来生起深信呢?又如何明白自己的「信念」不会走向邪见呢?
或曰。若因经教而知念佛。则弥陀一经足矣。奚以多为。曰。上根则可。中下根人。须徧阅净土诸书。备识信行愿三差别之相。加之善友警策。内以虗心觉照。庶几免于魔事。而后念佛之功可日进焉。否则不为魔事。终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觉。遂成沦坠。其祸可胜言哉。
或者说:「依于经教来念佛,一部《佛说阿弥陀佛经》就够了,何必广读其它「净土经典」呢?
省庵大师回答说:「若是上根者,倘能这样说;绝大多数的中下根者,就必须广读各类「净土经典」才能启发深信,才能明白「信愿行」的要领;而且还得要有「师友时时帮忙提醒」,以及自己本身具备自我觉察的观照力,才能免受到魔事障碍,也才能成就求生净土的「决定信念」。「中下根者」若是缺了「经教与师友」,自己又没有觉察的智慧与道心,就不免会误入岐路,成了一个自大傲慢的人;会在「我慢心」下,坠入魔事而祸害无穷了。
或曰:「行人心既念佛,佛岂不垂护念?如其护念,魔事何从?」
省庵曰:「念佛人果得 一心不乱,则佛护念不虚。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轻安为禅定,浅解为深悟者,随有所得生增上慢,此则自取过愆,非如来咎。是故吾言善友、经教、觉察之心,三 者缺一不可。而觉察之心尤为最要,不可须臾暂离,若一念不觉,则一念颠倒;念念不觉,则念念颠倒。颠倒既起,魔事兴焉,毕世工夫,一朝唐丧,可不畏欤!

或问说:念佛人念佛必然得到弥陀的护念,怎么还会有魔事呢?
省庵大师答说:念佛人,若能具足「信愿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必定能与弥陀大愿心感应道交,获得弥陀的摄受护念,这是真实不虚的事实。若是念佛还不能达到「一心念佛」,或者念佛有所得力,身心生起未曾有的轻安,就执着轻安为圣境,或者执着浅解为深悟,以致生起了增上慢,魔事就会在「我慢心」下引生。这些祸害不是如来的过错,是念佛者缺了「经教、师友与自我省思心」,才会陷入「我慢的魔障」。所以我说念佛者的「善友、经教、自我觉察之心」三者不可缺一。尤其自我觉察最为要紧,必须时时自我反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若是一念不觉,染著名闻利养,就有生起「我慢心」的危机,会不知不觉落入魔事中了。
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土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宗可不自勉焉。设使临终一念颠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涂难免。佛虽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净业人。不可一念远离善方亦不可一念生颠倒心也。
古德在「净土文」中一再明示「要一心念佛,方能感得弥陀摄受,才能在临终时,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往生净土。」而在世时,色身的病苦乃涉及过去世的业力,念佛者无力自主,只能把色身安危交给弥陀安排。但是在世时的「心不颠倒」是能自己作主的,岂可自我解怠,荒废念佛功课呢?倘若平时不依于经教努力,又不亲近师友,到了临终时,一旦业障现前,心念颠倒了,不说连「下品下生」也没有往生的份,还可能随业障堕到三恶道去。这时候,弥陀虽然大慈大悲,伸出慈悲的双手,念佛者也会被业障所覆而不相应,岂能怪弥陀不慈悲?所以念佛者平时不可远离「经教、师友、自觉心」,并时时努力精进,才能在临终时,身无病苦,心不颠倒而往生弥陀净土。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终见佛菩萨来迎 ( 宋 元照法师 )
摘自《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宋 元照法师述  (唐岐白话浅解)
凡夫修道,内心不正,必遭魔扰。若心真实,魔无能为。是知魔自汝,非他所致。如世妖治媚惑于人,端心正色必不能近。纵情顾盻定遭所惑。今引众说以绝群疑。一云大光明中决无魔事,犹如白昼奸盗难成。一云此土观心反观本阴,多发魔事,今观弥陀果德真实境界,故无魔事。一云念佛之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既为佛护安得有魔。一云修净业人必发魔者,佛须指破如般若楞严等,佛若不指,则误众生堕于魔网。今净土诸经并不言魔,即知此法无魔明矣。
凡夫修道,知见上的观念若是不正确,比如心术不正者,求富贵、求神通,在修道过程中就不免会遭到魔扰的问题。若是心地光明正大,正念无邪,魔也无从而入。所谓「魔」全是自己本身的问题,不在于外在的问题。比如世上的美人计,对一个心念端正者,是起不了作用的;对一个纵于情欲的人,就一定被她所迷惑了。
念佛者为什么不会着魔事,以四点来说明:
一。念佛者,内心必有大光明,所以不会有魔事,犹如奸盗之匪不敢在大白天胡作非为。
二。娑婆世间的凡夫的观心,是反观身心上的五蕴作用,不解五蕴皆空,才会被变幻莫测的五蕴活动所迷失,才会有魔事的问题。念佛法门是观弥陀的果德境界,不是凡夫的妄想境,所以不会有身心上的魔事问题。
三。念佛人必为十方诸佛所护念,怎么会有魔事呢?
四。如果念佛者会发起魔障,世尊一定会说如何对治的法门,比如楞严经就是因为观心才会发起五阴魔障,所以世尊会说明对治五十阴魔的问题。念佛人若会着魔的话,世尊当会明示对治法,但是净土经典都没有对治魔障的问题,历来净土祖师,也没有谈到对治魔障的事,所以念佛法门不会有魔障是很明确的事了。
山阴庆文法师正信法门辨之甚详。今为具引。彼问曰或有人云临终见佛菩萨放光、持台天乐异香来迎往生并是魔事。此说如何。答曰有依首楞严经修习三昧,或发动阴魔;有依摩诃衍论修习三昧,或发动外魔(谓天魔也);有依止观论修习三昧,或发动时魅。此等并是修禅定人约其自力。先有魔种,被定击发,故现此事。傥能明识各用对治,即能除遣。若作圣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则发魔事)。
山阴庆文法师在「念佛者何以不会着魔」这方面说明很详尽。有人问庆文法师说:「有人说在临终时,看到佛菩萨放光来迎,天空响起天乐,满室异香,这是魔事,是怎么一回事呢?」庆文法师回答说:「如果依于楞严经或其它经典的方法修定、修观,或有可能发起魔事。这类修禅定者,都是依于自力,没有老师指导,自己对教理又不明白,所以潜藏在内心的偏见被禅定引发为魔障而不自知。如果能明白对治之道,也能够完全排除。若是执着身心引发的境界,自以为是圣境,不知道这些身心效应只是禅定引发出来的身心现象,就会有魔障了。
今约所修念佛三昧乃凭佛力。如近帝王无敢干犯。盖由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有如是等不可思议功德之力。岂不能护持念佛之人至临终时,令无障碍耶。
「修习念佛三昧」者,所凭籍的是佛力,而不是完全的自力,魔无以现行,犹如你站帝王的身边,没有人敢侵犯你。念佛者所以不着魔,是仗持「阿弥陀佛」有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何况阿弥陀佛有天眼明见念佛者是否受到外来的干扰,有天耳倾听念佛者的念佛声,有他心通了知念佛者的心念,弥陀佛光摄受一切念佛人,有这样的不可思议功德力,还不能摄受念佛人直至临终都了无障碍吗?那会在临终有魔扰的可能呢?
若不为护持者,则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除魔力复何在?若不能鉴察被魔为障者,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复何在耶?经云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谓念佛临终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复何在耶?况念佛人临终感相出自众经皆是佛言,何得贬为魔障乎?
如果弥陀不能护持念佛者在临终无障碍,弥陀的大慈悲力何在呢?若不能为念佛者除去魔障,弥陀的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何在呢?如果弥陀不能观察到念佛者受到魔障,佛的天眼力、天耳力、他心通力又何在呢?经典说,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个个摄取不舍,如果念佛者临还有魔障,弥陀的光明遍照,摄取众生的力量何在呢?何况《弥陀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是出自世尊所说,念佛者在临终时,弥陀与诸圣众会现前来迎;诸佛真实语者,不妄语者,怎么可以把临终见佛菩萨来迎的瑞相说为魔障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大乘起信論》看「念佛不著魔」
前言
众所周知的「楞严经五十阴魔」,是属于深入禅定时,色、受、想、行、识五蕴与与定境产生的身心觉受现象,又因欠缺「诸法缘生无性」的正知见,以致妄执现象为实境所造成。现今的学佛者,已少有初禅以上的深定,所以《楞严经》所述的大部分魔境,一般人少会真正遇到。
《大乘起信论》在「着魔」方面,作了明确阐述,对现今学佛者在「魔境」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
( 一 )着魔之因与对治
《大乘起信论》说: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
《大乘起信论》说众生若是过去世缺了善根,造下重大罪业,虽然对佛法有信心,在学佛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邪魔、鬼神所惑乱。《大乘起信论》提出三点:
一.过去世造了重罪,心性的智慧光明被恶业所覆藏,就容易有魔障。
二.被世间的烦恼事牵缠不息,善根不具足。比如追逐名闻利养,就会欠缺熏习佛法的因缘。
三.一身被病苦所缠,也是善根不具足,容易被鬼神所惑乱。
要如何来增长善根呢?
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如何积善根、消业障,归类为三:
1.   要发起精进的勇猛心,时时礼拜诸佛,心系三宝。
2.   从起心动念中,观照贪瞋痴的邪念,发心忏悔。
3.   遇到善缘就发心随喜,或护持善知识宣扬佛陀教法,把一切功德回向成就菩提。
有了这样的发心恒持,「善根」就自然的渐渐增长,业障也会逐渐消除。
( 二 )着魔现象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大乘起信论》说业障重、少善根,就容易被诸魔、外道、鬼神所迷惑。所出现的迷惑现象大略的归类如下:
或在静坐中,出现了令人恐怖的景象,比如见到饿鬼恐怖的面相生起恐怖心;或见到俊男美女,生起染着的欢喜心;一旦生起欢喜或恐惧,就会退失正念,让魔有机可乘。
对治的方法:不论所现的影像是好是坏,都要能够明白一切万法全是心识的化影,没有实质的体性。若能了达「诸法唯心所现」,才能心不随境转,魔境就会自然的止息。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盘。
或在静坐中,看到天神的像貌,或变化成庄严的佛菩萨像,又诵出各种神咒,让众生生起稀有想。有时也会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时也谈法性平等、如梦如幻、无相无作的法理,让众生分不清是邪法或正法。当此人迷失了正知见而信入魔说时,诸魔就会演说无亲无疏,无因无果,令此人堕入「诸法毕竟空寂的断灭见」。众生一旦堕入「无因无果」的邪见时,就会妄说法空,比如在看到他人在精进布施时,就说诸法皆空,布施也空,业报也空才是真修行,令布施者渐渐丧失善根,走入魔道。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
有时诸魔会显神通令静坐者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世,以及未来事,甚至于别人在想什么他也能知道。也因为能知道别人心在想什么,能够辩才无碍而生起我慢心。此人就会在神通的迷惑下,生起「贪染心」,从此贪染世间的名利供养而着魔。
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
受到诸魔操纵的众生,他的性情会大变而不自知,有时大发瞋心说为「现菩萨瞋怒相」;有时生起染着的欢喜心说为「菩萨慈悲相」;有时让此人整天睡觉不务正事,生起大懈怠;有时又令此人常常生病,有时又令此人异常的精进,但是精进过后又开始懈怠。有时性情反复无常,不信任他人,别人讲什么都会疑东疑西。有时叫人不要读经、观心、修禅定,无所事事说成「无为」,让此人去做无关紧要的杂事,被世间的俗事缠绵不休,无以出离。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尤其诸魔的神通力,能令此人进入少分相似的「定境」,这些「定境」都属于「外道定」,不是真禅定,不会相应「无常、无我」的般若慧。诸魔有时能令此人整天都在定中,乃至七天都在定中,而且可以不用吃饭也不会感觉饿,精神看起来非常好,让此人欣欣自喜。或者可以令此人吃特别多也能消化,或者多天吃一餐也不觉得饿,而且气色让人看起来又很年轻。
修止观者,若没有「诸法如幻」的般若,以及不染着境相的观照力与禅定力,就不免觉得境界殊胜而迷失在这种似是而非的魔境中了。一旦诸魔远离此人,此人的健康就急转直下,不是立即病死,就是因为犯法而陷入牢狱之灾。
对治魔境的原理
《大乘起信论》又说:「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
《大乘起信论》提到避免魔境根本方法是「长养善根」,亦即要时时观照起心动念来改变贪瞋的习性,以及精进念佛、拜佛、忏悔业障、广修一切善法来增长善根来避免魔境。
我们众生尚不具足「善根」前,要避免染着魔境,就得在禅修中具备「智慧观察」。「智慧观察」的要领是「当勤正念,不取不着。」这「智慧观察」就是《楞严经》所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的观察智慧。「勤正念」是明白「身心各种境界」全是心识所现的境相,所以不执不取。若是把如幻的境相当成「圣境」,妄执为「实相」,就会有走魔境的危险。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乘起信论》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身心所现的「五蕴」活动,是心识所变现的境相,这些境相是依于「妄想心识」产生。若能心不起妄想执着,这些五蕴的境相自然会缘生缘灭,不用起心清除,自然的消踨无迹。若能了达心识所现起的「美丑相」、「恐惧相」、「庄严相」、「贪欲相」等等境相犹如镜中像,没有实质的本体,令心念处于「般若正念」中,照见一切境相,不执不住,境相就会自然而灭。心念若是去执取,就被境相所拘了。
结语
《大乘起信论》的「着魔与对治」归类为两方面:
一者,「长养善根」来根本性的避免着魔。
二者,依「三法印」或「缘起实相印」的般若慧来生起「智慧观察」,来破除妄执五蕴为实境的邪见。
《大乘起信论》所提的「长养善根」中,谈到「拜佛忏悔」能避免魔障,所以「净土法门」的「念佛者」,一心依于「信愿而念佛」,本身就是在「长养善根」,自然不受魔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4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