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9|回复: 0

[学佛交流] 明贤法师:推开空洞虚无而生生不绝的生命起源大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0.jpg
来源:明贤法师《中观见与道德经》

  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慧琳法师《一切经音义》(唐贞元、元和间慧琳法师所撰,一百卷。本书为经典文字音义的注释之作。它将佛典中读者与解义较难的字一一录出,详加音训;并对新旧音译的名词,一一考正梵音。)载王弼注老子曰:“根,始也。”(《大正新修大藏经·一切经音义》第八卷。)也即是说,玄牝之门,便是“天地的开始”。憨山大师释云:

  “门,即出入之枢(shū)机,谓道为枢机,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机,故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牡,门闩;牝,门。)

  虽然达尔文早已推出了《进化论》用以阐述他的物种(生命)起源概念,也曾在西方自然科学界产生影响,而西方宗教界却始终不为所动,最多也就是接受。

  至于中国文化系统,无论道家还是佛教,即便包容了现代自然科学观念,却也仍是不屑于达尔文那样“形而下”的论断。就像中国艺术,从来都要唯美写意得多。就佛教而言,其生命(物种)起源概念的宽容度大一些,主要表现在对“暂时世俗谛”的认同上,佛教认为,深陷于生命苦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明”,其表现是“戏论”,如下表:

  佛教的物种起源论,从不回避心源。戏论处于我们生命轮回的根源部位,是十二缘起第一支的“无明”的外化表现。戏论推演出了所有的“概念分别”,“业”和“烦恼”则由“概念分别”无止境地不断推出,这,就是真实的生命轮回。

  佛教的中观见认为,只有通过观修“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才能亲证解脱之道。

  “戏论”在推生“后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而不了解的着力,而是完全主动确定的误解下的工作,这便是“生死根”,称作“无明”。“轮回”发展中千姿百态的生命推演,便是“无明”的“作品”。

  在暂时世俗谛范围内,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具备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合理性。甚至可以说,达尔文所说的,是小的生命起源论;佛教所说的,是大的生命起源论。

  老子以“玄牝之门”为生死根(始,起点)。若说存,则又不见其形;若说无,而万物又从之而生(王弼注云:“若言存邪,则不见其形;若言亡邪,万物以之生。”)。老子认识的现象界,从此一发而生生不息。

  这扇厚重的生命起源大门,老子用“空洞虚无而又生生不绝”的方法推演开来。

  如此推演意在何事?

  若在佛教中观见而言,很明显,肯定意在解脱之道,意在通过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彻底瓦解“戏论”,现见缘起万法的空性。

  老子呢?天地之始在于“玄牝”,天地之始的玄牝之门,那是“不生不死”的“无生”境地。连老子自己也常常“游心于物之初”。

  可见,他的道,的确是意在“无生”。老子推开空洞虚无而生生不绝的生命起源大门,意在“无生”。

本文来源:
今视网 http://sr.jxgdw.com/srqy/2698598.html
九江传媒 http://www.jjcmw.cn/trade/jiaoyu/2015-01-20/16324.html
山西晚报 http://www.sxwbs.com/wb/wh_0/5003945.shtml
岳塘新闻 http://www.ytxww.com/gngj/news/201501/20/1134.html
浏阳之窗 http://www.liuyangshi.cn/a/webbase/shishangxinwen/2015/0120/4557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