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示妓女之法语
这一段也是非常的好。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我们近代的印光大师也是大势至菩萨化身,这两位善知识,很多地方讲的话都很一致。我读到这段法语,就想到《印光法师文钞》里的一些法语。
妓女,就是她的职业了,我们这里讲就是青楼,堕入青楼了。
罪障实不轻,酬报亦难料。
依过去宿业,得今生恶身;
依现在恶因,感当来恶果,此事无疑。
上人很沉重、很慈悲,首先开示说:「哎呀!既然堕落成这样子,罪障实在不轻。现在既然罪障不轻,未来所酬还的果报,实在难以预料,凶险得很。」
「以过去宿业,得今生恶身」:为什么人家都可以家庭美满,有良好的职业,有尊严的身份,而堕落青楼的妓女,为什么有这样的恶业之身呢?是因为过去的宿业。过去的业,感现在这样的果;现在又造恶因,恶性循环,感当来的恶果,「此事无疑」。
往往我们都在恶性循环当中,惑、业、苦,循环再三。「惑」就是无明,惑业。由惑就造业,由业就受苦。受苦又想离苦,离苦又没有正确的智慧和方法,还是在迷惑当中。离苦,反而是又造了更大的恶业,恶业又受更大的苦恼。
比如说过去因为惑,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一个人很吝啬,造了吝啬的业,今生就得贫穷的果报;他又不愿意贫穷,要离苦,怎么办呢?去偷、去贪,他又是惑,又不懂得要布施,不懂得按照佛法的道理来行善积德,不懂得这个,去偷、去贪,结果这个业又带来更大的苦,判去坐牢;坐牢,他又想离开牢房,怎么办呢?他要越狱,你说怎么可以啊?所以,往往众生就在这个世间里边都是恶性循环。
《无量寿经》里就讲:「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从苦恼走向更加苦恼,从黑暗走向更加黑暗。这个就是众生的现状。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我们通通如此。所以,上人很悲叹。第二段,很慈悲地劝导:
若此业之外,有度世计略,
则速离此恶缘;
若无度世计略,有不顾身命之志,
亦可舍此恶业;
若既无度世计略,亦无舍身命之志,
则应唯任此身专念佛也。
三段。首先劝她还是要弃恶从良。如果说在这个恶业之外(这是不好的职业)有度世计略,你还有生活的手段,有生活的来源,那怎么样?应该「速离此恶缘」,你就不要做这个事了。这个如果做不到呢?
「若无度世计略」:除此之外,毫无长处,没有办法糊口。不过你还有办法。哪一个?
「有不顾身命之志」:「宁愿饿死,我也不做这个」,「不顾身命」,有这样的志向,也可以舍此恶业。这个叫烈女子,这个是有强烈的志向的人,也可以不被这个干扰,舍此恶业。如果这两点都达不到:
「既无度世之计略,亦无舍身命之志」:那怎么办呢?还有得救的办法,最后的一招:
「唯应任此身专念佛也」:那也只好这样,只好如此了。虽然如此,不是让我们在红尘当中堕落下去,「任此身而念佛」,这个也是尊贵的念佛人,同样是尊贵的念佛人。
一样的,渔民也一样,农民也一样,农民你说让他不打农药,能不能都做到呢?那是做不到的。那也只好「任此身」,任这个农民身,来念佛了;渔民不打鱼也不可能,只好任此身而念佛也。
所以,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给我们苦恼的众生最后的安慰。如果没有这个法门的话,所有这些,渔民、农民,像这个妓女啦,我们犯过过失啦,心中就恐惧,紧张不安,没办法得到解脱。
阿弥陀佛为如汝等之罪人发起弘誓,
其中有女人往生愿。
是故,女人是本愿之正机也,
念佛是往生之正业也。
应深发信心,敢勿卑下。
阿弥陀佛发的愿,尤其是怜悯罪人。四十八愿当中,第三十五愿就是「女人往生愿」,专门为女人发了一条愿。「十方众生」里面包括了女人哪,为什么要专门为女人发一个愿呢?女人疑心特别重,相对来讲,罪障比较深重,疑惑心又重。所以,佛特别慈悲怜悯,专门发了一条「女人往生愿」。
「是故,女人是本愿之正机也」:难怪现在念佛的弟子当中,女的特别多,学佛法的,往生的传记,我们这次编的第三集《念佛感应录》,我也算了一下,男居士没有多少,男的少,女的多,确实女的多。所以,女人是「本愿之正机」。大家讲女权哪,要男女平等啊,在极乐国、在阿弥陀佛本愿里面,男女不平等,女的第一名,在前面,是「本愿之正机」。
「念佛是往生之正业也」:「你们是正机,你们得到这样的法,往生的正业」。
「应深发信心,敢勿卑下」:劝导她们不要自己往后退堕。「哎呀!我大概不够份吧!像我这样的人……」有人说:「哎呀!女人到有的地方去,有的道场都不接受,连世间的道场都不接受,何况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呢?」极乐净土跟世间就不一样。
不论罪之轻重,
唯仰本愿而念佛者,
即虽任何柴扉苔筵,不嫌其处。
临终之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
共来引接故,不可有疑。
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净土法门,念佛法门,不讨论罪的轻重,「不论」是不讨论、不问,不管这件事,这件事与它无关,所以「不论」。罪轻、罪重我们都念佛,罪轻也念佛,罪重也念佛。
「唯仰本愿而念佛」:仰靠弥陀的誓愿而念佛。不管你是住在什么样的卑贱的地方,「柴扉」就是茅草屋、小柴门,就是卑贱低下的地方,不嫌处所,临终的时候,佛与圣众都来迎接。没有说一定要住在华丽的宫殿当中、一定要在庄严的道场里边念佛,佛才来迎接。不是的。就是我们家里边再邋遢、再小、再龌龊,但是佛「不嫌其处」,都来迎接我们。
我们人和人之间,都是有嫌弃的,只有佛才不嫌弃我们。
刚才佛力打电话就讲:周红因为是肝癌还是什么病,腹水很重,在医院里助念的时候,她从口腔里会吐水出来,这个水的味道,闻起来,满病房里边特别难闻。所以,有的人来助念的人,心脏病都会犯,嫌弃,不敢来助念,就走掉了,因为没办法。但是,这样口不清净,你念佛,佛不嫌弃,佛以尊贵的佛身,伸下宝手,把白莲花送给你。所以,不嫌这样的处所,不嫌我们污秽的身,不嫌我们污秽的心,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以我们这样的罪业凡夫,以我们来讲,我们的心能向谁敞开呢?我们的心只有向阿弥陀佛;我们的心能向谁倾诉呢?别人都不是我们倾诉的对象,我们只有向佛倾诉;又有谁能承担我们的罪业呢?有谁能给我们像虚空一般大的安慰呢?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任何过失都不嫌弃,任何罪业都不障碍,是广大犹如虚空一般的慈悲,超过我们任何人的想象。罪业犹如须弥山,虚空还是容纳了。所以,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连这样广发甚深慈悲誓愿的阿弥陀佛我们都不能相信,受损失的是我们自己。
若论罪业,每个人可以讲,深重无比,今生、前世,往往罪业有显现的时候,有不显现的时候。当它不显现的时候,我们觉得说:「哎!还不错啊!蛮清净啊!我的过失比较少啊!」其实,这是个假相。真正说起来,大家是差不多。不论出家在家,不论修持好坏,其实,大家彼此差不多,乃至天上、人间都差不多。因为在六道轮回之间,大家都生过天,都堕落过三恶道,不过是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今天轮到你坐班,你上升了,你在人道了;明天,你还要下来。所以,你前面笑人家,「哎!你看你没有行十善法,我行了十善,生天了,你造了十恶,堕落地狱了」,话音还没落,你就堕下去了,他又上去了。所以,彼此彼此,差不多了,大哥,二哥,大家都是差不多。罪业就是这样子的。
恶缘,恶缘是当我们遇到过去的因缘所牵,今生的因缘所感,这个时候可能会触发,比如说见到一个人,特别恨,见到他就来气,平时可能你很慈悲,那个时候,说不定就拿刀了。
在蕅益大师《见闻录》里面不是有二十六刀的故事嘛:程伯鳞,供奉观世音菩萨很虔诚。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观音菩萨在梦中告诉他:「明天你在劫难逃。」
他醒后祈求观音菩萨,又得梦:「你前生杀了王麻子二十六刀,今生必须偿还,决不可逃。你吩咐家人移住东厢,自己在中堂等着,不要连累家人。」他就坐在家里等。
五天以后,清兵就来了,程伯鳞大声问:「你是王麻子吗?如果是王麻子,可以来杀我二十六刀,如果不是王麻子,咱们本无怨仇,就不用进门了。」
清兵说:「我正是王麻子!」程伯鳞就开门让他进来。
那位清兵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
伯鳞就把五天前所做的两个梦告诉了他。
王麻子感慨地说:「你前世杀我二十六刀,我今世来报仇。如果我今天杀了你,你来世不是又要找我报仇吗?」于是就宽恕了他,用刀背砍了程伯鳞二十六下,就解了这个冤。
如果没有菩萨搭救的话,你说他能跑得掉吗?没办法了。所以,业力来的时候,像程伯鳞这样,他没办法,清兵就冲过来了。
这个业力特别的准,比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准得多,业力是丝毫都不会偏差的。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业力而来,你没有任何的嫌怪人家的理由,也没有任何的抱怨,自己感到命运不佳了,是不是我特别倒霉了──都没有。都是来自我们的业力。谁做你的儿子、他对你好还是不好、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的朋友如何、妻子如何,都是业力而来,都是稳稳当当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那怎么办呢?办法只有一个,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了解这一点,我们看一切人,心中就会柔软,我们的眼睛,就会比较谦下一些,我们就会慈和。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放在圣人的位子上,看人家就会横挑眉毛竖挑眼,「嗯!你怎么这样?」要知道:一切众生的过失,都是我们一个人的过失。人家犯了十恶罪,其实不是人家,就是我。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的心,从古到今,我们过去都犯过。如果不往生净土,我们将来必定要犯。所以,现在他造十恶罪,就是我未来的镜子,也是我过去的影像,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吗?只是我们现在造十恶罪的因缘还没有到,所以还没有显现成为造十恶罪的人。
但以遇缘不同,致令九品差别。
上三辈者,乃是遇大凡夫;
中辈是遇小凡夫,
下辈是遇恶凡夫。
善导和尚讲的话,让我们听起来就特别舒服。众生和众生之间有九品的差别,是因为他遇到的缘份不一样,你遇到了大乘善法,你就成为大乘善人的凡夫;你遇到恶业的缘份,那你就是遇恶的凡夫。生在一个善良的家庭、富足的家庭,父母都信佛,都很慈悲,教育我们布施,这个小孩子从小就有慈悲柔软心;他如果生在一个强盗的家里边,从小家里就以抢劫为生意,这个孩子长大,你可以想象的到。所以,这是「遇缘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