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藏第08册No.0246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续-《大正藏第 08 册 No. 0246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摘自《大正藏第 08 册 No. 0246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善男子!汝今所说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假使无量恒河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滴,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贤圣悉皆称赞,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佛、菩萨无异路故。
“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十亿同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喜踊跃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各各欢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终一刹那,有不可说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津润名水,暖性名火,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五色根。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我人知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声响,诸法相续念念不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非常,诸有为法如阳焰故,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电光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诸法缘成;蕴、处、界法如水上泡,诸法因成。一切有情,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无化利相。是故应知,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菩萨照见,知如幻士,无有体相但如空花,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自他如实观察。”
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谛品第四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相胜义谛, 体非自他作,
因缘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法性本无性。 胜义谛空如。
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无无谛实无, 寂灭胜义空,
诸法因缘有, 有无义如是,
有无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
解心见无二, 求二不可得,
非谓二谛一, 一亦不可得,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了达此一二, 真入胜义谛。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虚空花,
如影如毛轮, 因缘故幻有。
幻化见幻化, 愚夫名幻谛,
幻师见幻法, 谛幻悉皆无。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义,
遍于一切法, 应作如是观。
“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佛及有情一而无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皆空,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于第一义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着,若不修行亦不取着,非行非不行亦不取着,于一切法皆不取着。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无二故,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为一切智体。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何以故?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一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