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7|回复: 0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4-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白话
4、念佛法门,由来久远。因为我们一念心性,如虚空一样,长久不变。虽然长久不变,但又念念随缘。不随佛界的缘,便随九界的缘;不随三乘的缘,便随六道的缘;不随人天的缘,便随三途的缘。因为这缘有染缘和净缘的不同,致使得到的苦乐报应也完全不同。虽然对于本体来说,并无一点改变,但是表现在外面的事相上面,就有天壤之别了。譬如虚空,太阳直照就会一片光明,如果乌云聚集了,就会遮住阳光,世界就会变得一片灰暗。虽然虚空的本体,不会因为乌云和太阳有所增减;但它显现障蔽的外相,就不能相提并论了。如来就是用这个意思,让一切众生结念佛的缘,因此经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还告诉我们,诸佛如来,是法界的身,可以进入一切众生心想之中。因此你们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此心作佛,此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都从心想生。因此如果随佛界的缘,就是此心作佛,此心是佛了。如果随众生各界的缘,那么此心作众生,此心是众生了。知道了这个道理而不念佛的人,是从来没有的。念佛一法,是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这个万德洪名,是如来果地所证的无上觉道。因为念佛人以如来果地的觉悟,作为他因地修行的心,所以就能够以因涵容于果海,果通达于因的源头。如身上染香的人,就有香气;如蜾蠃祝愿螟蛉生出小蜂,时间久了就真的化出小蜂一样。念佛往生,一生成佛,转凡成圣,它的功能力用,超过一代时教中的一切法门。因为一切法门,都是依靠自力,断惑证真,才能了生脱死;而念佛法门,自力和佛力两者都具足了,所以能够使已经断除惑业的人,速证法身,还有惑业的人,带业往生。这个法门极其平常,即使是愚夫愚妇,也能得到它的利益;可这个法门又极其玄妙,即使是等觉菩萨,也不能超出它的范围。因此,没有一人不值得修,也没有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快。实在是如来一代时教中的特别法门,绝对不可以用一般的教理来作评判。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如果不修此法,想要依靠自力断惑证真,来解脱生死轮回,则万难万难啊!


5、我佛释迦牟尼世尊,怜悯一切众生,因受迷惑背离了自己的本性,轮回六道,经历了很久的劫难,不能够解脱出来。因此生出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心,示现诞生到人间来,成等正觉。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广说各种不同法门。概括来说,有五大宗。什么是五宗呢?就是律、教、禅、密、净。律是佛身,教是佛语,禅是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就因为有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也因为有此三法。众生果然能够依照佛的律、教、禅来修持,就会把众生的三业,转变为诸佛的三业。三业已经转变,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佛又恐怕众生宿业障重,或不易转,就用陀罗尼三密加持的力量,来不断熏陶众生,好像蜾蠃祝愿螟蛉生出自己,总是说似我似我,七日后螟蛉果然变成蜾蠃了。又恐怕众生根器太劣,不能解脱,一旦再次受生,难免迷失自己,于是特别开示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要使一切圣凡,都在这一生,往生西方。圣则速证无上菩提,凡则永出生死束缚。因为这是依靠佛的慈力,所以它的功德利益,就不可思议了。须知律是教、禅、密、净的基础,如果不严持禁戒,那么教、禅、密、净的真实利益就不能得到;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坚固,则未成即坏。净是律、教、禅、密的归宿,如百川万流,都要回归大海;因为净土法门,是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法门啊!


6、《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我们叫做净土三经,专门谈净土缘起的事理。其余各种大乘经典,也都附带说净土。《华严》这部大经,是如来初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直说本性的一乘妙法。末后善财童子遍参善知识,悟证同于诸佛,普贤菩萨还为他说十大愿王,让善财童子以及华藏一切大众,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达到圆满佛果的目的。《观经》里下品下生的人,他们在生都曾经犯了五逆十恶的大罪,做了很多坏事,临命终时,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了,此时有善知识,教他们念佛,他们就接受教诲称念佛名,不满十声,就看见化佛伸出手来,接引他们往生。《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因此就应该知道念佛一法,是上圣下凡的共修之道,愚者智者的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快。因为它专门依仗佛力,所以利益殊胜,超越一般的法门。古人说其他方法学道,似蚂蚁上高山;则念佛往生,而如风帆扬于顺水。这真是最好的比喻!


原文:


4.念佛法门,其来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不随三乘之缘,便随六道之缘;不随人天之缘,便随三途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譬如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虽虚空之本体,不因云日而为增减;而其显现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故曰: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又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夫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即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则化之。即生作佛,转凡成圣;其功能力用,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方得了生脱死。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断惑业者,速证法身;具足惑业者,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为论判也。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正)栖真常住长年念佛序


5.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背自心,轮回六道,久经长劫,莫之能出;由是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说诸法。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维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众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禅以修持,则即众生之三业,转而为诸佛之三业;三业既转,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业障重,或不易转,则用陀罗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变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脱,而再一受生,难免迷失,于是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俾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圣则速证无上菩提,凡则永出生死系缚。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也。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也。(正)青莲寺念佛宣言书


6.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馀诸大乘经,咸皆带说净土。而华严一经,乃如来初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性直谈一乘妙法;末后善财遍参知识,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普令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称念佛名,未满十声,即见化佛授手,接引往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专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昔人谓余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可谓最善形容者矣。(正)与徐福贤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4 16: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