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1|回复: 0

[中华德育] 习总澳门谈中华文化:一书在手,其乐无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习总澳门谈中华文化:一书在手,其乐无穷
【导读】习主席热爱中华文化众所周知。澳门大学,他用座谈授课的方式,上了一堂中华文化“公开课”。习老师课讲得怎样?听听现场不绝于耳的掌声、赞叹声就知道了。
真是精彩!
20号下午,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郑裕彤书院,不大的教室里,几十个师生齐聚一堂。他们正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习主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郑裕彤书院内景
先是交流环节,习主席听师生们谈学习体会;接着是他听了学习体会后谈体会。整个过程持续了半小时。
一边听,我一边羡慕这些学生。习主席亲自上了一堂生动、精彩、深邃的中华文化课。这堂课,如果不变成公开课,实在实在是太可惜。
为了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我尽量引用原文。而且暂且把讲话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谈求知、求学的热情。
他先是从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谈起自己的经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小学时候,看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文化荒芜的年代,他拼命去涉猎。后来做了7年农民,也一直在学习、在积累。至今,只要有闲暇,推开中华文化宝库的大门,他仍是“一书在手,其乐无穷”。
讲话中,习主席提到了几本书,聊斋和鲁迅的杂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读这些书,开卷有益。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正能量。”
对中华传统美德,习主席说:“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把握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去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我们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坐在学生当中的习老师
听到学生们讨论其中的“信”字,他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组织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守信用的民族和国家一定会富强,一定会赢得国际上的尊重。”
第二个环节,讲文化自信。
习主席讲起学习的目的,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
“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
他讲起外事会见时,一些外国政要都在谈论中华文化。
确实如此。很多外国政要并不是一上来就谈现实问题,而是询问习主席,能不能谈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们说,中国现在很多事情做得那么好,一定有内在的原因。
“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
第三个环节,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他说,中华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条是爱国。人、家、国、天下,一层层递进。
他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起。“爱国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爱国情结也是深入骨髓。”
他引用了两首歌的歌词,来说“爱国”:
一个是国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另一个是七子之歌: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永远能听出新意,备受感动”。
面对眼前一双双闪亮的眼睛,一个个蓬勃朝气的少年,习主席勉励他们说:“你们作为澳门的青年一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毕生之责。”
“我们正从事着一项很伟大的事业,‘一国两制’。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回归祖国15年,发生了沧桑巨变,这么伟大的成就,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成功,证明了制度的优势。”
“‘一国两制’事业是前无古人的,还在继续深化发展。这个任务将历史性地落到澳门青年人肩上。”
“希望你们发扬担当精神,去创造新的历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习主席离开时,学生们热情欢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5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