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97|回复: 3

[戒律] 转载---佛陀正法网---六度波罗蜜学习4---持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时临末法,众生福薄。
明师难遇,正法难求。
  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
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陀经典浅释,愿与见闻者共同学习进步,树立正知正见,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学,早证菩提,同归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每日基础佛理共修资料:
【佛陀正法网 — 六度波罗蜜学习(4)— 持戒(2)】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度之第二度:持戒波罗蜜

什么是戒?大略来说,防非止恶就是戒。戒就像国家的宪法、学校的校规,对于一个守法的人来说,诸多的法规都是多余的,因为他根本不会去触犯,反而因为有了法规的保护,随时都心安理得。同样地,戒是为了一些不知道善自护念或已养成坏习惯的人而制立,规范身口意不造作恶业,时时刻刻保持三业清净,就能与菩提心相应,所以戒是修行学佛的根本。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要想启发智慧,就必须修定;而修定要有所成就,则须持戒。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如果持戒不清净,就不容易得到真正的禅定。无论禅、净、显、密等任何宗派,都是以戒为根本。

● 惟有真正认识到戒律的内涵和作用,我们才会自觉受持戒律。

许多人之所以觉得持戒辛苦,或是对戒律不以为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认识不足造成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持戒,不知道持戒对改善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自己能从持戒中获得什么。如果认识不到佛陀制戒的精神,认识不到佛陀呵护弟子的悲心,只是为了持戒而持戒,只是按照戒条机械行持,自然会觉得辛苦,觉得勉强。

这种辛苦又会带来两个极端。一是继续辛苦下去,但因教条主义,未能感受到持戒带来的清凉,也未能将持戒和修习定慧结合起来,反因行持刻板而脱离现实,使他人对学戒产生畏惧。这些人虽然有道心,但修行效果未必理想。还有一种,则是因为辛苦而放弃,觉得戒律只能存在于书本,并无现实意义,这也是目前多数人的现状。须知,没有戒律为基础,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无从生起。

若能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持戒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因为持戒不是为了向佛陀交差,不是为了做给任何人看,而是得到究竟的自在、彻底的解脱的根本。

● 持戒是修行之根本,持戒则可产生定,生起智慧。

佛将入涅槃之时,嘱咐后世弟子应以戒为师。任何人要想修道就一定要守戒,守护清净的戒体就好像守护摩尼宝珠一样,例如终南山道宣律师,因为持戒持得精严,便有天人来送供,可见持戒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如果不守持戒律,就等于一个瓶子底下有了洞,水一装进去就漏掉了,要是能守戒,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无漏。《遗教经》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发慧。”

● 戒能成就种种功德

戒律在个人修学佛法上尤为重要,一切功德的成就都要以戒律为基础,有清净的律仪才能成就种种功德。

(一)成就善法:戒律如大地,大地能生长万物,同样的,持戒能成就种种善法。《遗教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

没有清净的律仪,一切善法功德都不可能生起。《大智度论》说:“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又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

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学佛了脱生死,成就菩提,要想成就这样的善法就要持戒。《明了论》说:“戒能生种种胜利,谓引生世出世间善法。世出世间善法的生起,都要以持戒为基础。”

(二)相好庄严,名闻十方:许多人都希望自已具有一副庄严相貌,他们想尽办法,用各种装饰品去庄严,其实这都不是最根本的办法。你要想天生具有庄严相貌,就要持戒。《萨遮尼乾子经》说:“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得功德之身。”

一个不能持戒的人,势必要堕落,即使丑陋下贱的人身都得不到,何况庄严相好之身呢?《地持经》说:“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报。”

三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认的贵人相,也可以说是完美的相貌。一个人通过持戒,就能招感得三十二相。另外,如果要得到美好的声誉也要持戒。《大智度论》说:“人虽贫贱而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所愿皆得。”

持戒的人即使没有地位财富,他的名声也能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

(三)人天之因:五戒是做人的准则,而具足戒是完善人格的基础。《四分戒本》说: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有清净律仪,不犯戒,将来才能保持人身或生到天上。

《善生经》说: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

护持净戒,才能投生到天道,享受福报

(四)解脱之要:持戒具有生天的果报,但学佛人持戒并不是为了生天,而是为了解脱。持戒又是解脱之本,《遗教经》说:依因此戒,得有定慧。

《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戒定慧是佛教的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烦恼,才能解脱。

《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

坚持净戒才能见佛性,证大涅盘。《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

无上菩提就是佛果,持戒才能成就佛果。

● 持戒能令正法久住

佛弟子是否持守戒律,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兴衰存亡。若能依戒行持,佛法必定久住世间。大家都知道,佛陀在世时,当时波旬魔王用各种方法来破坏佛法,并对佛说:

“等到了末法时代,我让我的魔子魔孙来披你的袈裟,做你的弟子,来讲经说法,以破坏佛法。”佛当时就流泪了。所谓“末法时代,魔说法如恒河沙。”所以我们佛弟子,一定要守持戒律,若无戒行,等于无师父。故<<佛遗教经》云:

“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如若持戒,即与佛住世无异。”所以佛在临入涅盘时对阿难说:

“汝勿见我入涅盘,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波罗提木叉及饥馀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由此我们可以了知持戒的作用和佛陀在世时教诫弟子的作用是一样的。戒为佛所制,佛弟子若能持戒,就等于佛陀常住于世。若不持戒,即使佛陀在世,亦是枉然,佛法也会遭到破坏。

在《四分律》中,说明佛陀制戒有十利,最后一点便是令正法久住。由于有戒律,才有清净比丘;由于有戒律,才有和谐僧团;由于有戒律,佛教在社会上才有良好的形象。所以说,受持戒律能令正法久法。佛陀最初制戒因缘,便是为令正法久住。

《善见论》说: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以戒为师如法学戒,持戒,依戒行事,佛法才能久住。《萨婆多论》说: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三善道)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缨络,能庄严佛法。

佛子要依戒而住,戒能庄严佛法,能令正法久住世间。

● 六度集经白话精选:【持戒—象王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持戒能令正法久住

佛弟子是否持守戒律,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兴衰存亡。若能依戒行持,佛法必定久住世间。大家都知道,佛陀在世时,当时波旬魔王用各种方法来破坏佛法,并对佛说:

“等到了末法时代,我让我的魔子魔孙来披你的袈裟,做你的弟子,来讲经说法,以破坏佛法。”佛当时就流泪了。所谓“末法时代,魔说法如恒河沙。”所以我们佛弟子,一定要守持戒律,若无戒行,等于无师父。故<<佛遗教经》云:

“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如若持戒,即与佛住世无异。”所以佛在临入涅盘时对阿难说:

“汝勿见我入涅盘,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波罗提木叉及饥馀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由此我们可以了知持戒的作用和佛陀在世时教诫弟子的作用是一样的。戒为佛所制,佛弟子若能持戒,就等于佛陀常住于世。若不持戒,即使佛陀在世,亦是枉然,佛法也会遭到破坏。

在《四分律》中,说明佛陀制戒有十利,最后一点便是令正法久住。由于有戒律,才有清净比丘;由于有戒律,才有和谐僧团;由于有戒律,佛教在社会上才有良好的形象。所以说,受持戒律能令正法久法。佛陀最初制戒因缘,便是为令正法久住。

《善见论》说: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以戒为师如法学戒,持戒,依戒行事,佛法才能久住。《萨婆多论》说: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三善道)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缨络,能庄严佛法。

佛子要依戒而住,戒能庄严佛法,能令正法久住世间。

● 六度集经白话精选:【持戒—象王的故事】

从前,菩萨曾经是象王。象王心胸宽广,明晓有佛、有法、有比丘僧人,一直自我修道归依三宝,总是以弘大慈悲心拯救众生,发愿立誓若能成佛,将度脱一切众生。象王共率五百头象。象王有两个妻子。有一次,象王从水中采得一朶莲华,颜色非常漂亮,就将花送给正妻。正妻得到此花,非常高兴,道:「水那么寒冷,怎么会开出这般美丽的花的呢?」象王的小妻贪婪嫉妒,心有恨意而发誓:「我将用那最毒的毒鸩来杀死你。」

当时这小妇人就因气结而身亡,其灵魂感化为贵族人家的女儿,颜面如花似玉,美丽无比,且智慧聪明,博古通今,还能仰观天文而知时世之盛衰。国王知道後,就娉其为皇后。她一入宫,就向国王呈献治国的建议,颇合忠臣之义。国王很高兴,从而对她很崇敬,总是言听计从。有一次,夫人道:「我曾经梦见有六牙之象,我想用象牙作耳环,大王如果不替我弄来的话,我就要死了。」国王道:「别瞎说了,旁人听了会笑。」夫人道:「您看我已心生忧结。」国王於是请了四位大臣来商议此事,说自己曾有此梦。问:「从古到今有过这样的象吗?」一位大臣答道:「没有。」一位大臣道:「大王没有做此梦。」一位大臣道:「倒是听说有,但在很远的地方。」一位大臣道:「如果能到那个地方的话,帝释天现在就要飞到这裏来了。」四位大臣於是就召集四方的射师询问关於此象。南方的射师道:「曾常听我死去的父亲说有此象,但极其遥远,很难到达。」大臣们将此事奏闻国王,说:「这个人知道。」

国王就召来了那位射师。夫人对他道:「你一直往南走三千里,见到一座山就进山,再走二天多,就到了象所在的地方。你在路边挖个坑,剃掉须发,穿上沙门的衣服,在坑中射那象,然後截取象牙。拿二根象牙回来。」射师遵命而前行,来到象所游玩的地方,先射象,然後穿袈裟持鉢盂,停在坑中。象王见沙门,就低头说道:「敬礼道士!您为什么要射伤我的躯体呢?」答道:「想要你的牙。」象王道:「我疼痛难忍,您快把我的牙拿去,不要扰乱我心,令我产生恶念。心中怀有恶念的人,死後将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而心怀忍辱、慈悲,以己之善报人之恶,是菩萨高尚的品行。我即使粉身碎骨,也终不违逆。修习此行的人死後就上天,很快可得灭度。」此人即截取象牙。象王道:「道士应当赶紧往回走,别让群象找到您的脚印。」象王等那人走远,疼痛难忍无比,倒地大叫,一下子就死了,立即往生天上。群象闻声从四方奔来,齐道:「是谁杀了我们的大王?」四处搜寻不到,又回来围著象王尸首哀号。射师拿了象牙回到王宫,国王见到象牙,心中忍不住悲伤恐怖。夫人把象牙拿在手中,正想要仔细看,忽然电闪雷鸣,一声震天的霹雳将她击倒,吐血而死,被打入地狱。

佛告诉众位沙门:「当时的象王就是我。大妇正妻是瞿夷,猎人是调达,小夫人是好首。菩萨就是如此意志坚定行持戒度无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5-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