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06|回复: 5

[专念必生感应录] 三、一法摄万机之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三、一法摄万机之事(二)

**大家翻开314页。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法语:「一法摄万机之事」。

**「之事」,就是这么一件事情,需要解释说明。标题都说「什么什么之事」。

**佛教当中,「法」和「机」是一对经常遇到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机」和「法」要相应,释迦牟尼佛讲法,你是什么样的根机,就给你讲什么样的法门。为你这样的根机讲的法门,一定能让你得到利益。祂绝对不会说讲的法门不契机,所以叫「契理契机」。「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本身讲的法,都是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讲的无不契合无上正觉之道;「契机」就是契合我们众生的根机。

**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讲了很多法门,为什么讲那么多呢?就是因为众生根机千差不等。千差不等的根机,就要讲种种的法门来契合他。如果以圣道法门来讲,说八万四千法门,展开来是无量无边法门,如果收摄起来,就是五乘教法,所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教法,对于人乘众生,就说人乘法;天乘众生,说天乘法。你能够按照佛所说的人乘法去做,比如五戒,就是人乘法,你来世可以得人身的果报。「我希望下一辈子做人,能够健康、长寿、富贵、多财,受人尊重,子女贤孝等等」,那就有人乘法告诉你,你就按人乘法去做,你得人的果报;按天乘法去做,得升天的果报,十善、禅定等等;按照声闻乘法去做,你可以得四果阿罗汉的果报;按照缘觉乘法去做,如果你能够落实的话,就可以得到缘觉的果报;菩萨法,就可以得菩萨的果报。所以叫「五乘教法」。这个五乘教法,可以讲都是单法对单机了,不能够普摄万机。

**深法,浅机不能学;浅法,深机不用学。

**深法,五乘当中,菩萨法就深了,六度万行,广发大菩提心。最浅的,就是人道的根机了,他就不能学深法,发大菩提心,他哪能发得起来?「我只是想下辈子做个大老板」,他就这个根机。你叫他发菩提心,「人家做好事,我还舍不得」,他发不起来。这样,菩萨的胜法对他来讲,他学不来。

**浅法,比如人乘法,阿罗汉都不愿意学,就不要讲菩萨了。人乘法是什么?「我布施、行善,下辈子我再做人,富贵、有财,有地位、能当官……」阿罗汉说:「我要求解脱,我不学这个。」这叫有相布施。有相布施,就是人乘法。如果是阿罗汉、菩萨,他们修无相布施。所以说:浅法,深机不用学。

**除了净土的念佛法门之外,还没有一个法门能够彻上彻下、贯穿一切根机,而净土念佛法门,普摄一切根机。「万机」,就是指一切根机。我们讲「万众一心」,「万众」不光是一万个人,中国人就是十三亿了,如果「万」就是指一万的话,才一万个人,那是少数派。所以「万」是指所有的一切。

**「一法摄万机」,这「一法」是指哪一法呢?就是指念佛这一法;「万机」是所有的根机,上至等觉菩萨,下到逆谤阐提,但能回心念佛,莫不往生净土。所以这叫「一法摄万机」。

**没有哪一个根机,说「我的根机殊胜超越,超过了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摄受不了我」,那不存在!连普贤菩萨也在阿弥陀佛的愿望之内。也不存在哪一个根机,漏于弥陀的本愿,说「我是造罪太重了,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不能摄受我」,也不存在!

**正因为「一法摄万机」,我们这样的众生,就不必说:「我这样的根机,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法门呢?」你不用选择,你不管是什么根机,都可以念佛!

**所以,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解释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因为我们选择一个法门,是要根据自己的根机来选择的。可是,我们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机、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法门,我们不一定有这个法眼。我们没有这个智慧,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选择念佛的法门。因为这个法门是「一法普摄万机」。

**下面就是法然上人的解释:

**十八愿云:「十方众生」者:
十方之众生皆无遗漏,
包含于我愿之内也。

**「一法」就点明出来,就是第十八愿念佛之法;「万机」就是「十方众生」;「摄」就是毫无遗漏、摄受无余,「包含在我的愿之内」。

**法照禅师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法照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祖师,他写了四行八句的偈子。

**「彼佛因中立弘誓」:这就是「设我得佛」。就是解释这一句。

**「闻名念我总迎来」:就是解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通通迎接往生。

**四个不简就是解释「十方众生」。所以,这首偈子非常好。最后两句: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也是一样的,也是用一个比喻来解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这个「一法」,就是弘誓念佛之法。

**「闻名念我总迎来」:「听闻我成佛时之名号,称念我成佛时之名号」。「总迎来」,「总」是一个不漏、通通迎归净土。

**下面四个「不简」,「简」是简择、分别,「不简」,不简择、不分别。我挑挑拣拣:「贫穷的不要,有钱的才要(势力眼一样);下智的不要,高才的才要……」这个不是阿弥陀佛的意思。我们一般都这样认为:「多闻、净戒的才要;破戒、罪深的,佛也不要,选掉了,只要一部分。」不是这样的。

**这首偈子,我觉得写得特别好!让我们特别的安心。

**「不简贫穷将富贵」,阿弥陀佛不选择、不分别,不挑选你是贫穷者,还是富贵者;你是下智人,还是高智人;你是多闻净戒的,还是破戒罪根深,这些阿弥陀佛通通不论。这一切祂通通只用四个字就一网打尽了:「十方众生」,一网打尽,通通包括,全部都包括在内,不再分别。所以叫「不简」。

**只有一件事是阿弥陀佛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是要落实在我们十方众生身上的,就是让我们落实在行持方面,就是:

**「但使回心多念佛」:祂只是让我们回心念祂的名号,「但使」,这个是从佛那边讲的。从我们这边也是一样的,我们不管是贫穷、富贵,这个都不管,我们只要回心多念阿弥陀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这一句就是阿弥陀佛的作用、功效了。能让我们这样的破瓦块、破石头,「瓦砾」就是建筑垃圾,破瓦块,破石头,破砖头,这些叫做瓦砾。瓦砾是废料,但是能变成黄金。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简」呢?因为阿弥陀佛的悲心很重。印光大师也有几句话说:

**四十八愿度众生,
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
怜彼是佛尚未成。

**五逆十恶的人,你只要回心念佛,阿弥陀佛也来迎接你。就跟前面讲的一样,「闻名念我总迎来」,一个都不漏。不是说阿弥陀佛没有原则性,好像糊里胡涂的,「混滥」,不分善恶,而是怜悯我们众生本来就是佛,但是没有成佛。到了极乐世界是「瓦砾变成金」,就是让造罪凡夫能够成就庄严的佛果。

我们凡夫众生就会分别了:「富贵有财的人,他能做功德,大概往生有份;高才有智的人,能够多学法门、开智慧,他往生有份;多闻净戒的人,他持戒清净,他往生有份……像我们这样的贫穷,不能造功德;下智,不知道法门;破戒,罪根很深……这样的人,我怎么能往生有份呢?」这是我们心里面的疑惑、障碍。所以,法然上人在底下讲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之义者:
虽我身贫穷不造功德,
下智不知法门,
破戒而犯罪障,
便思回心多念佛也。

我们这样的人,「无他方便,极重恶人,唯念弥陀,得生极乐」,那我们就回心多念阿弥陀佛。不过,这个是法然上人就我们这样的下机之人,特别慈悲来说明的。

如果就「回心多念佛」本身来讲,是有两种「回心」的,我是这么理解的。怎么叫「回心」呢?

一个富贵、高才、上智、多闻、净戒的人,这样的人也要回心,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回心呢?不能说「因为我富贵、高才,我多闻、净戒,我靠这些解脱生死轮回」,如果靠这些,那就不是净土门了,那就是圣道门了,那就危险了。如果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生死轮回,我们就回心,即使是上智、多闻、净戒,也把它回转过来,「还愚痴生极乐」,也回心来多念南无阿弥陀佛,放弃自己原来一切的自力的执着,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心念佛。这是上机。

下机之人就更不用说了。下机之人,回什么心呢(上机的人,他往往有骄慢心,要回转这个来老实念佛)?下机的人,他往往有卑下心,「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往生呢?我大概没有份……」他往后退,把这样的心回转过来,多念佛。这里的「多念佛」,就是专修念佛,专而不杂。你如果去杂行杂修,就不是「多念佛」了,就少了,你那些时间拿来念佛,才是「多」。

「瓦砾变成金」,这是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也可以供养大家一个比喻:上次跟上人一道,从甘肃往敦煌那边去。一路上,越过几百里的戈壁滩,那里有许多石头,甩在旷野没有用。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片旷野当中,突然幻化出一个神密的宝宫殿。这个宝宫殿,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你只要把石头一捡进去,石头就变成金子了。如果你住在这座宝宫殿里面,你出去捡石头,你会不会选?「哎呀!这块石头嘛,比较漂亮一点,我把它捡起来;那块石头嘛,又黑又丑,龇牙咧嘴的,不怎么好看,那我就不要」,会不会这样?只要石头捡来放到宫殿里面去,它当下就能变成黄金了。这样的话,只要我们的手能碰到的石头,都把它捡起来放进去,捡得越多,金子越多,不可能在那里选。不过这些石头,它们彼此在那里争论:「哎!你怎么也可以被捡进去变成黄金啊?只有像我这么白白净净的才有资格,对不对?你看,我长得圆圆的,长得比较好看,我才有资格被主人捡进去变成黄金。」另一块石头就自惭形秽了:「对呀!你看我长得龇牙咧嘴的,黑黑的,丑丑的,我可能不能被捡进去变成黄金了。」

这个是不同的概念。石头跟石头比,可能有的圆一点、白一点,但是捡石头的人,不看这一些,他是把石头捡起来,都能变成黄金。

我们人跟人比,有的善一点,有的恶一点,有的美一点,有的丑一点,互相在那里比个高低。可是,阿弥陀佛来捡,他不管这些,只要把我们放到极乐世界的宝宫殿,我们就通通变成佛了。所以,他捡一个就有一个成佛,捡十个就有十个成佛,他不会挑来挑去。

我们众生反而在这边比较来比较去。阿弥陀佛怎么办呢?你们打架,好像那个戈壁滩的石头都斗起来了,阿弥陀佛就来安慰说:「好!好!好!你们都有份。你漂亮一点,上品上生,放上边,好不好?把你捡进去,变成黄金,放在最上边一层;你丑一点,也有份,不过放下面一点,各安其份。」这样大家都高兴了,「哎,我们都有份了。」其实,进去之后呢,都是黄金,放在最上面的黄金跟放在最下面的黄金是一样的。

所以,到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的人和下品下生的人都要成佛,都是佛果。所以说「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随顺他方世界众生,才讲这些天啊,人啊,菩萨啊,罗汉啊,有九品的差别。其实就本身来讲,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无量寿经》是这样讲的。

就像我们家里的储物箱,分了九个格子,有的在最上面一格,有的在最下面一格,那是顺你的心想上想下,其实就本质来讲,没有什么上下。上面也是黄金,下面也是黄金。所以,到极乐世界,「能令瓦砾变成金」,通通是成佛的功德。

我自己也有一个经验,可能城里的孩子没有这个经验。我父亲很会算帐,很会经营。我小的时候,家里孩子多,读书交学费,还是一笔负担。买完书、交完学费,还要买铅笔、买本子。孩子也多,我父亲就想了个办法,想了个什么办法呢?可以讲一箭三雕。想了个什么办法呢?他早晨就是让我们兄弟捡粪。捡粪回来过秤来称,一斤粪一分钱,捡完之后,每天都记帐,记完之后放在那个地方。暑假的时候,我们就狠命去捡了,开学的时候就拿这个钱交学费。你捡了一百斤,那就一块,两百斤是两块。那时候赚两块钱不容易啊,要捡两百斤。可不容易了!学费我记得一般是三块五。赚得很累,但是赚得很有劲。这样,粪也捡了,小孩也变得勤奋了,庄稼也有肥料了,我们买铅笔、买本子也有钱了,他也不用额外负担了。所以,我们特别在冬天,大清早就起来,那很冷啊,那个时候,冬天很冷。早晨一起来,向田野里一看,一片白茫茫的霜。我们打个赤脚,那个时候也没什么袜子,哪有什么袜子穿?穿双破棉鞋,脚又不听话,大指头把鞋捅破了,后面也漏。后面也开嘴,前面也开嘴,到底是拖鞋还是棉鞋,不懂。每一个村上的田间的小路,都是我们兄弟两个来开辟的。我们捡粪回来了,人家的孩子还在睡大觉,太阳出多高了。人家都说:「哎!你看看,某人家的孩子,多听话,多勤快,这么大早就捡粪回来了。」我们听到,洋洋自得,「这个是我一早晨的辛苦劳动所换来的。」回来,我父亲把它一称,八斤,五斤,就记个帐。

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捡粪的时候,其实,我们老实说:只要是粪,捡回来就有钱。不管是鸡粪,还是狗粪,是猪粪,还是牛粪,我们也不分别是大,是小,是胖,是瘦,是香,是臭,对不对?只要是粪都捡来。因为,「捡来我就有钱了,我就可以读书了」;我父亲更是这样,只要是粪他都要,他就可以肥庄稼,对不对?

那对我们来讲,在阿弥陀佛面前,做为凡夫,比哪一个香一点、美一点,哪一个臭一点、恶一点(其实都是臭粪了,都是染污的凡夫了,相对比较起来说,可能臭气少一点的,说他香一点,你造恶少一点,你叫善人),其实我们都是三毒的凡夫、造罪的凡夫。所以,阿弥陀佛他来比较我们,他的目的是要把我们捡去成佛,这是他的目的。所以,他不选择贫穷了、富贵了……等等。

连我这个捡粪的粪娃子,我都知道不选择,阿弥陀佛是要我们到极乐世界成佛了。这是从佛的慈悲这一方面,佛心平等,没有分别,通通让我们去往生成佛。所以,不简择。

从众生这一边,如果佛要挑选我们,我们经不起挑,对不对?就像刚才讲的,捡粪,粪都是有臭味的。我们众生跟佛来讲,佛是让我们去成佛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贫穷者,都不是富贵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下智,不是高才;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破戒人,不是持戒人(经中明确讲:「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名破戒者。」)如果按佛的标准来挑选,那一个也选不到了,到后来怎么办呢?所以,从众生根机来讲,下劣,不可选择;从佛的慈悲来讲,平等,不加选择。
发表于 2014-1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2-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2-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