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88|回复: 12

法华经讲义序品第一------3-----太虚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乙一  序成就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如是我闻,一切经首多置此语,兹释其义:一曰、遵遗教:因佛临涅槃时,酬优波离、阿冕楼陀、阿难等之请,特命置此四字于经首,故经首用此遵遗教也。二曰、断三疑:众生之疑有三:一疑,佛因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今标明如是所说之法,为我昔日侍佛亲闻,则非佛更起及他方佛至与自己转身成佛所说之法矣。三曰、生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首述如是我闻,则先确然自信,因以起大众之信顺矣。四曰、离过失:如是之法,由我亲闻,则我于此经初无增减之过失也。
以上四种,均为经首置如是我闻之因由。兹更因文释义如下:一、常语如是二字,恒为譬喻,例若如是妙法、如是莲花之类。而阿难则亦云:如是一部妙法莲华经,实为我所亲闻也。二、有教诲之义,犹言如是一部妙法莲华经,乃我所亲闻,汝等应当受持是也。三、有问答之义,如人问此经是否亲闻,而阿难答言:如是乃我亲闻也。四、有允许之义,如人言可否开示此经,而阿难答言:如是当说我之所闻者,乃欣喜答应之意也。
我之义有三:有凡夫外道等我执之我,有依法性常住自在而假名施设之我,有通俗对人称谓之我。今阿难所说我闻之我,乃对人称谓之我耳。言我闻者,别于众闻也。以上为总显己闻。
一时之义,非一刹那,非亿万劫,非佛成道后之说法三时、五时,亦非通常之年月日时。盖自有众生感佛说此妙法莲华经以迄于终,皆谓之一时也。以上释说教之时。佛、梵语为佛陀,亦简称为佛。梵经中多题婆迦梵,义译世尊,此方多名为佛,译云觉者,即具有无上正等正觉之智者。觉之义,约分为三:自觉以超于三界凡夫,觉他以超于二乘圣人,觉行圆满以超于菩萨而为佛也。以上释说教之主。
住、非行住坐卧四仪中之住,凡佛所居止游化之处,即谓之住于是处。王舍城为摩揭陀国王之都。耆阇崛山即灵鹫山,亦称鹫峰,最称高胜,过于余山,以喻法胜超越二乘也。以上释所化之处。
乙二  众成就
丙一  众类成就
众成就所摄,即经文自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至与若干百千眷属俱一节是也。众成就有五义,分释如下:
一、明众之缘由,复判为五:甲、证信,以所集妙法为有名大德所同闻,可证此妙法为当信。乙、显德,以在会大众多有威德,如诸大菩萨及帝释天王诸天子人王等诸圣围绕于佛,益以彰佛之德。丙、启请,以舍利弗三次请求而为说法,显妙法之可尊宝。丁、当机,以此经既已显现,大小乘及凡夫等众各被其机,随类获益。戊、引摄,以当时众集,可引余生发心,经法所垂,可引今众发心,显佛法于法界中最为功德圆满,能摄受一切也。
二、明众之权实:如在佛实报庄严土中,惟菩萨众为实,而应化示现之声闻众为权。在凡圣同居土中,声闻等众为实,而菩萨为应化及示教善巧之权。此经即化土是报土,即化报土是法土,权实互融。
三、明众之有无:本经通序所列十五众,有六殊异:一、在会三乘之中无独觉众,以独觉多出于无佛之世,彼无果成,故不与会。二、在会三界之中无无色界,以无色界机缘未熟,佛光不加被故。三、在会五趣之中无地狱,以佛光虽可加被,而无缘不能即至。四、四众之中无优婆塞、优婆夷。五、八部之中无夜叉及摩侯罗伽。六、二王之中无转轮圣王,唯有小王。观此,可具见异于余经也。
四、明众之次第:初众分为四类。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八部众,四、诸王众。声闻、菩萨则为内护,八部、诸王则为外护,故以内护、外护为次。内护之次,则声闻居先,菩萨居后。外护之次,则八部居先,人王居后。在八部之中,则以天非天为次。天之中,又以地居、空居为次。地居中,帝、臣为次。空居中,非禅主、禅主为次也。后众之中亦分六类:如证法众,开塔众,经利广大众,持法无边众,他方行法众,他方劝持众是也。
五、释众成就之遍全:众成就有四解:一、数成就,谓万二千人等。二、行成就,如声闻比丘等修小乘行,菩提萨埵及示现四众身之应身菩萨,修大乘行是。三、摄功德成就,如经文赞叹声闻、菩萨之功德等是。四、威仪住成就,如四众绕佛威仪恭敬是。在此十五众中,菩萨、声闻具足四种成就;其有学无学及比丘尼,未赞功德,只具三种成就;其余天、龙、人王等,未赞行与功德,只具二种成就。
                                                      ┌─类数
                          ┌─比  丘──┬─有名高德─┤  叹德
        ┌─内护─┬─声闻┤            │            └─列名
        │        │      │            └─无名大德
        │        │      └比丘尼──┬─尊重诸尼
        │        │          ┌─类数│
        │        └─菩萨──┤  叹德└─内眷诸尼
      众┤                    └─列名
        │                                  ┌─帝
        │        ┌─非人─┬天─┬─地居─┴─臣
        │        │        │    └─空居─┬─欲界
        └─外护─┤        │              └─色界
                  │        └非天1龙2紧捺落3健闼缚4阿素洛5揭路荼
                  └─人
丁一  内护五众
以下当先明内护五众,即声闻比丘中之有名高德众,与无名大德众;声闻比丘尼中之尊重诸尼众,与内眷诸尼众;及菩萨众是也。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戊一  声闻众
此一、内护声闻比丘中之有名高德众也。比丘、举其类。万二千人、举其数。与者、共同和合之义。依大智度论,与字有七义:同处、同时、同心、同见、同戒、同道、同解脱,是名为与,明无有不同道之余众与俱也。大有六义:一、数大,以万二千人故。二、解脱大,以离一切烦恼故。三、位大,以皆为大德大阿罗汉故。四、德大,以具足功德故。五、名大,以名称普闻故。六、识大,以众所知识故。比丘有五义:一曰、乞士,以依法出家乞食自活故。二曰、净持戒,以渐入僧数应持戒故。三曰、怖魔,以发愿出家,天魔震慑故。四曰、净命,以三业清净,不依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以能依佛智,摧灭烦恼故。众之义,与僧同,惟此众字兼括四众而言也。
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新翻及旧论中,自皆是阿罗汉以下,共有十六句,本经只此六句,赞大比丘众之德也。阿罗汉,为梵音,其义甚广,而有一通义足以赅之:即应已断烦恼,应己尽诸漏是也。阿罗汉所成就之功德,共有十五,其最大者有三:一、应受人天供养,以尽断烦恼诸漏,已为人天福田故。二、应无分段生死,以已尽后有,超出三界故。三、已成智通殊胜功德,应正智解脱故。
凡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污损物体,深可厌恶者是。故有漏者,皆烦恼种子未尽断绝故也。凡有烦恼之众生,即为八种大随烦恼若昏沉、散乱等缠绕,起伏轮转无有休息。由烦恼起业,因业受死生果报,所修功德永无圆满之望,故名有漏也。漏之种类非一:一曰、欲漏,三界中之欲界诸烦恼最为深重,而其根株悉由贪欲而起,故别名欲漏。二曰、有漏,有即三有──亦称三界,亦称二十五有;色界、无色界诸众生,虽已无嗔,而因根本烦恼未断,致仍受三有之果报,均为三有之漏。三曰、无明漏,烦恼为漏之体,无明又为烦恼之本,烦恼之至隐微者为无明漏。已尽者,已伏断无余之谓。漏之义,亦兼果报而言。如受人天果报及受凡夫禅定果报者,至报尽时复又堕落,故此种果报亦名有漏之果。而此果报既尽之后,即又复有烦恼。经言无复烦恼,正赞诸大阿罗汉之诸漏已尽无余也。逮得己利者,弃舍重担,已证涅槃,即以涅槃为己利也。证阿罗汉果者,为有余涅槃,因三界分段生死之因虽可断灭,而现有业果之身,仍然存在尚未解脱,仍是有报,故为有余涅槃。阿罗汉若以三昧火自焚其身,正智解脱,则亦谓证无余涅槃也。结,即三界二十五有之结。如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疑结、见结、取结、嫉结、悭结、九种,均系结缚之义,仍为烦恼之因。以是之故,仍不能解脱于三界,甚至复起业力,重招果报。如十二因缘中无明缘爱、爱缘取等,即是有结之义。尽者,销落无余也。心得自在者,即以定力修习增上心学已得圆满,能出入自在,此以定力得自在也。若于真俗二谛,了知无结无缚心得解脱,此以慧力得自在也。真如实相本来自在,漏结既尽,则本来自在之相全体显现。经云得者,亦得而无得之谓也。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侯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此列举声闻比丘有名高德众、上首大弟子之名也。是时阿难尚未证无学阿罗汉果,惟多闻第一,佛所称叹,众所知识,故亦列诸大阿罗汉之内。又前列声闻比丘众之原因,约有数义;一、比丘出家,形同佛仪。二、此常随众,常依佛住。三、令诸菩萨于声闻众舍离我慢。至诸有名上首之次序,亦各具有意义,如阿若憍陈如,为僧宝之始──五比丘中最初得度者,故列为首。至他经或因阿罗汉中智慧最大,故列舍利弗为第一,其例非一。阿若亦译阿若多,了解之义。憍陈、姓也,此云器。摩诃、大也。迦叶、为上古婆罗门姓,义言饮吞日月之光。此迦叶年最长老,身光能蔽日月,功德最大,故名大迦叶。优楼频螺,译言木瓜,以此迦叶胸瘤如木瓜,故名。又伽耶、山名。那提、河名。此二迦叶,均因地得名。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盖三弟兄也。舍利弗、译言鹙子。大目犍连、译言大采菽氏,亦婆罗门古姓,神通第一。迦旃延、译言翦剃,论义第一。阿冕楼驮、译言无灭。劫宾那、译言房宿。憍梵波提、译言牛相,以有宿业身带牛相故。离婆多、译言室星,北方星也,与劫宾那均以星宿得名。毕陵迦婆蹉、译言余习,言有婆罗门我慢之遗习,此以过失得名。薄拘罗、译言善容。拘絺罗、即大膝之义,舍利弗之舅氏也。难陀、译言喜。难陀之名非一,如孙陀罗难陀,阿难陀等是。此难陀非佛之弟,系一牧牛人,曾问佛闻法,心深欢喜,故名。孙陀罗难陀、译言艳喜,此佛亲弟。孙陀罗、译言艳,其妻名也。富楼那弥多罗尼,译言满慈,谓满慈氏之子也。须菩提、译言善现。阿难、译言庆喜,此佛堂弟,世尊成道时阿难始生,故名庆喜。罗侯罗、译言执日,佛之子也。声闻比丘凡万二千人,势难遍举,特举诸上首弟子众所知识者耳。言大阿罗汉等者,等此诸阿罗汉众中非尽已证阿罗汉,如阿难辈是也。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此二、内护声闻比丘中之无名大德众也。凡声闻等众,修习戒、定、慧,学未
圆满者为有学。至进趣圆满,已证阿罗汉果者,则为无学,以无须再学也。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
此三、内护声闻比丘尼之尊重诸尼力也。波阇波提、译言胜生主,本系天名,亦义翻大爱道。为佛姨母,佛母命终,由此姨母养佛,故言大胜生主。佛门本无比丘尼,最初因波阇波提获闻佛法出家,遂为比丘尼之始,故称为大。尼者、梵音,犹言女也。眷属、即彼所摄之大众也。
罗侯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此四、内护声闻比丘尼之内眷诸尼众也。耶输陀罗、译言持誉,为佛在家时之妻,生罗侯罗者是也。
戊二  菩萨众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菩萨摩诃萨、以标其类。八万人、与其数也。梵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略言为菩萨摩诃萨也。译义为觉有情,其义有三:以发四强折,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故;以具足自觉、觉他功德故;以遍十方世界,历阿僧祇劫,勇猛精进自度度生故。此
菩萨皆八地以上之菩萨,故云摩诃萨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菩提、云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云无上正等正觉。言无上觉者,显菩提清净法界也。言正觉者,别于外道邪觉也。言等觉者,别于二乘遍空之觉也。又言正觉者,即遍正之义,圆满之义,别于因地菩萨觉行未圆满之觉也。退转者、退失与转变之谓。退失者,已成就之功德而复退失;转变者,虽未退失却已转变。不退转者,即于已成就未成就之功德
,不退亦不转而究竟成就也;故八地名为不动地。
发表于 2016-4-18 16: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发表于 2016-6-1 15: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5: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5-3 17: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8-24 06: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8-24 06: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0-23 19: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2-6 14: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3-30 2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3: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0-29 19: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