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77|回复: 10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三】----圆瑛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乙)二品题。
按悲华经,过去善持劫中,宝藏佛世,有无量净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楞严经:菩萨自陈圆通文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又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生无量劫中作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为菩萨耳,倒驾慈航,入于苦海,随缘赴感,无处不周。此菩萨现为弥陀左辅,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缘,凡闻名见相,咸生欢喜之心,礼念供养,甲于一切菩萨,皆由此菩萨,不思议愿行之力所感,故得如是。观世音三字,具境智能所,观字去声,非眼观之观,乃智观之观。菩萨六根封境,一一无非智照现前,观为能观之智,世音即所观之境。
问:菩萨六根互用,一根作六根用,六用可摄一根,中眼不独见,亦能闻嗅觉知,耳不独闻,亦能见嗅尝触。世音称观,亦复何妨?答:一根六用,根虽是一,用则有六。如耳不独闻声,亦能观色、嗅香、尝味、觉触、知法,是为六,若仍观音,而不观色,则失观色之用,如眼不独观色亦能闻音,若仍观音,而不闻音,则失听闻之用,皆不成六用,何为互用耶。当从去声,指能观之智为是。菩萨立名之义,当分自他两利解释。据本经,从利他立名,文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此则能观者智照,所观者,即世间苦恼众生,称念菩萨名号之音声,菩萨则寻声救苦,无求不应,故得是名。
若据楞严,从自利立名,文云:过去有佛,名观世音,我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从闻思修者,乃从耳闻中,思惟修习,此思维,非第六意识思量分别,乃从耳根闻性,起智观照,不随声尘流转,反闻自己能闻之闻性,是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入法性之真流,亡声尘之妄所,如是尘亡根尽,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则能观者,亦是智照,而所观者,即是能闻世出世间音声之闻性,反闻功极,入三摩地,故得是名。
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此方从略,但称菩萨。菩提此译为觉,萨埵此译有情,乃大道心人,愿行广大,方受此名。按觉有情三字,当作三义解释。一、约自利发心修行,断惑证真,虽已分证佛觉,尚有识情未尽故。二、约利他,现身说法,随机利导,觉悟法界,无量有情故。三、约两种,广修六度,繁兴万行,上求佛觉,下度有情故。菩萨有权有实,若依事识发心,修行事六度,虽修事行,未明理观,名为权教菩萨,若依根本识发心,修行理六度,所修事行,皆称理性,是为实教菩萨。今观世音是实教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世人于菩萨二字,多有不解,每每称神,亦称菩萨,神不过是上品福德之鬼,神不及天,天不及罗汉,罗汉不及辟支佛,辟支佛不及菩萨,菩萨之上,唯有佛矣。故不可称神为菩萨也。
普门品,普是周遍义,门是通达义,菩萨行弥法界,无所不周曰普,福备众生,自在无碍曰门,随机应化,恒沙妙用,无不从此普门示现,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是法,合人与法而立品题,以此品有两番问答,依前问答,论观世音人,依后问答,论普门法,故以人法而立品题,品者,别以类聚,以观世音人若法,类为一品,适当本经之第二十五品,初释题竟。
(甲)二解文分三(乙)初长行别示,二偈颂合显,三闻品获益。
初分二(丙)一问答得名所以,二问答游化方便。
初又二(丁)一当机举名请问,二如来备示感应,今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菩萨名曰无尽意,亦悲愿不舍,尽未来际,度脱众生之人,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之意,亦无尽也。若愚赞云: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观音普门圆行,随机应现,一一无尽。足见大悲亦复无尽。故此品以无尽意菩萨,为当机发起也。即从座起四句,请法之仪,以表三业恭敬。偏袒右肩,袒者,露肉也。此方以袒为慢。西域以袒为敬。右肩便执役,表事师之仪也。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彼国以合掌为敬,表不敢分散,专至一心也。上皆身业恭敬。向佛,以一念之诚,向万德之尊,属意业恭敬。而作是言世尊,面奉慈容,口称总号,属口业恭敬。末三句问观音人,意谓观世音名遍十方,望重群贤,名不自彰,彰必因义,请问以何因缘,有此嘉号,初当机举名请问竟。
(丁)二如来备示感应分二(此同楞严十四无畏)(戊)一正答得名所以,二广显称名感应。
初又三(己)一总标寻声救苦,二别示持名感应,三结答得名因缘,今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此即楞严苦恼无畏,别列不尽诸难,皆摄此中。苦恼可约身心,众生身受苦痛,心生恼乱,即一苦不恼,已可怖畏,况受诸苦恼耶。又众生以无量百千万亿计,乃举十方世界,机多境众,以显菩萨,观深应广,非指定数也。其机既多,苦恼自是不定,或一人受多苦恼,或多人受一苦恼,或诸苦恼遍于多人,或一苦恼迫于一人。同业同受,别业别受,一一无非业感也。上明过现恶业感苦恼,闻是下,由过现善根得闻名,复由称名功力得解脱。功在何处?即在一心称名,或过现劫中世中。闻说观世音,有广大慈悲,广大灵感,是以遭苦求救,一心称名,菩萨如洪钟在架,有扣则鸣,明镜当台,遇影斯鉴。即时以无作妙智,观其音声,寻声救苦,令得解脱,此约事一心,至诚恳切,可以感通,机心与圣心相交,即得解脱也。若达理一心,自他不二,能所双亡,苦性与念性俱寂,则无解不解,无脱不脱也。二者之功,皆在一心,如或散心、乱心、轻心、慢心,虽亦称名,难收速效。
问:菩萨一人,何以能赴多机?称名一法,何以能敌多苦?答:青霄圆月,影含众水,善见药树,病愈千般,天上人间之物,尚能如来,何况菩萨圆通妙行,自在之力,岂可以凡情测度哉!一总标寻声救苦竟。
(己)二别示持名感应。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此能救火难,即楞严火难无畏,火而云大,入之必烧。若有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众生,为菩萨之所护念,必不至入于火聚,设或入之,火不能烧,何以能得如是,实由菩萨圆通威神之力所护故。如人入于深山之阴,不为暑热所侵也。神力,依楞严经云: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以见觉属火,知见旋复,则内火既息,外火不能为害。菩萨以威神之力,加被持名众生,故亦不烧。
应验传云:祝长舒晋元康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大风,必无免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邻舍而灭。里人不信称名所致,特因风燥时,举火烧之,三掷三灭,众方忏悔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此能救水难,即楞严水难无畏,文云: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以闻听属水,闻听旋,则内水既息,外水不害,故令称名遇难,不至沉溺,即得浅处。余丙午六月,雇一船装载行李,过老虹桥,受潮汐急退,船触浮桥,立时覆没。余人在水中,手把船边,口不能念,心中专切忆念,观世音菩萨,能救众生苦难,求为救援,船流数百步,手仍不放,闻空中有人叫我,手莫放,手莫放,然我心中所念者观世音,叫我非他也。后被救生船捞起,在此大江急流中,若非菩萨之力,安有不死耶。因感菩萨再生之德,故讲此品之经,惟望众人敬信奉事,称念礼拜,此观世音菩萨,自有感应道交之验。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此能救罗刹难,即楞严罗刹无畏,世间众生,多贪财宝,故入海求宝者,数以百千万亿计,亦非定数,极言其多也。大海为众宝所聚,有欲求宝,故多入海。假使不定之词,设或遇之,风而曰黑,必是黑风。海边有罗刹鬼国,罗刹,此译可畏,能食人。不但其鬼可畏,其风亦可畏,能吹船舫,堕入其国,欲把众生,以供其食。其众生中,但能有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众人皆得脱离鬼难。楞严云: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印光大师曰:鬼神以阴隐为想因,以杀害为堕缘,菩萨于反闻时,内灭妄想,外绝杀害,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威力,能令称名者,免于鬼害。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忽遇恶风,飘堕鬼国,便欲尽食,合船皆称观世音菩萨名号,由是得免。二别示持名感应竟。
(己)三结答得名因缘。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以是二字,承上结归之词,菩萨得名因缘,不一而足,但如上所说,不外妙智观照,寻声救苦,以是为得名因缘,就此结答,以释无尽意之疑,疑断信生,故向下更为广显,正答得名所以竟。
(戊)二广显称名感应分四(己)一能脱四难,二能离三毒,三能应二求,四能得多福。
初中二(庚)一别明脱离,二总结神力,今初。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此能脱戮难。即楞严刀兵无畏。指掌疏云:临当被害者,或屈遭宪网,或误入仇门,顷刻身首异处,须臾性命不保。当此之时,犹能称名系念,则三昧之熟于平日可知,由此所以感圣遮救,令彼刀杖,寻来寻坏,段段零落,而刮利无所施也。余意临危被害,此时称名,生死事大,一心不乱,故感大悲救护,解脱戮难。
楞严云: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熏闻成闻者,以反闻自性之工夫,念念入流,熏彼循尘之妄闻,转成真闻,一根返源,六根同时,销妄复真,同于声尘听闻之性,一一复归元真,至此则尘亡根尽,亲证不动不坏之体,菩萨下同悲仰,故令被害,刀段段坏,纵使刀不坏,亦如刀割流水,如风吹日光,了无痕迹,亦无损害也。
传云:晋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为贼,常供金观音像,带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三斫不伤,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救。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此能脱鬼难,即楞严诸鬼无畏。问:前罗刹已是鬼难,何以此处复出?答:前约一类,此约诸类。楞严药叉罗刹之外,尚有鸠槃荼鬼(此译瓮形其形似瓮)、毗舍遮(此译啖精气鬼)、富单那(此译热病鬼),此虽不列,摄在诸鬼之内。三千大千国土,为一大世界,先由世界海中,有一须弥山,东西南北,有四大部洲,此土属南阎浮提洲。须弥山半,有四天王宫,日月旋转其间,照四天下,名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方名大千世界。为一佛化土,佛佛出世,皆统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国土,非算数之所能及。满中夜叉(此云轻捷)、罗刹(此云可畏),极言其多,如世界善人少,恶人多,惟有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又无三恶道,若能一心念佛往生彼国,可免诸鬼之难。现未生彼国者,诸鬼欲来恼害。能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诸恶鬼闻之,尚不敢以恶眼视之,况敢加害耶。楞严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荼、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由闻熏精明,烁破痴暗,故鬼不能视,鬼神阴隐想习,向暗背明,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是也。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此能脱刑难,即楞严枷锁无畏。若有罪者,则干犯法律,若无罪者,则屈遭陷害,在手曰扭,在足曰械,在颈曰枷,练体曰锁,四者皆治罪人之具。检,即封检。系,即系缚,闭之囹圄,不得自在。果能至心称名,能令罪具,皆悉断坏,得脱刑难。楞严云: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因妄尘既离,妄身亦空,以此加被众生,故枷锁自脱。
问:国家立法,原以惩恶,若救无辜,理之所宜。若释有罪,岂不纵恶,而坏法纪乎?答:大士真慈平等,以众生佛性亦本平等,虽一时犯罪,既能称菩萨名,已有悔过求救之心,若令脱离,此后自可,感化为善,改往修来矣。
传云:盖护山阴人,有罪判决系狱,应死。三日三夜称名无闲,忽见观世音菩萨,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发表于 2015-1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6-8-25 17: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5-10 15: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1: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7-8 12: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2-21 15: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2-21 15: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20: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4 08: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22 17: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