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1|回复: 3

[慧净法师] 慧净法师:《念佛一门深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念佛一门深入
编者序

    许多人因深感人生无常短暂、忧患多苦,进而学佛,期能自佛法中超脱浮沉莫主之生死轮回。然学佛者众,真能得到成就而安心者却难得一见,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药不对症,病情难痊;同样的道理,行者所选法门若与自己根机相违,便难免因事倍功半而蹉跎光阴,甚至于心灰意冷,退失初心,这是多么可惜的事。
    佛所说之法有八万四千,大要区分则有难易之别,若就烦惑业重、生命短暂之末世众生考虑,智者皆知当舍难而就易,这与身染重病不宜再跋山涉水、耗时费力,而应择易行速达之快捷方式以求医之理同。是故,佛以大悲特为吾等广开净土法门,以尽摄念佛众生往生净土而无遗。
    然念佛者虽多,能肯定“平生业成”而在生活中安心念佛者却甚少,揆其原因,大都是对经文理解不够正确,困扰于“一心不乱”难达,“善根福德”之标准难知,而惶惑不安,如此情境,令人掩书长叹。
    慧净法师于此深有同感,费数年之心血,将唐末失传于中土之善导大师纯正净土教法,加以整理、演述,编辑成系列丛书,期一切学佛念佛之行者,皆能因此而拨云见月,同蒙弥陀大愿之摄取,同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永不退转之极乐世界而成佛。
    末学初见此套丛书心生欢喜,故不揣浅陋,发心将这一系列纯正净土教法之丛书,就一般初学者所易困惑与关心之问题,摘录编成二小册——《念佛必定往生》与《念佛一门深入》,愿一切忙碌的有缘人,皆能因得此二袖珍本可随时阅看,从而可不偏失的顺入净土之门,进而备尝净土法门稳当、简易、殊胜、圆顿之法喜,在生活中安心念佛,庶不负释迦牟尼佛宣讲净土之慈悲,亦契弥陀金臂遥伸垂念深切之呼唤。南无阿弥陀佛
    西莲居士于加拿大温哥华 2008年7月27日

目 录
壹、称名入报、涅槃正因
一、善导大师“涅槃正因”之偈
二、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
三、“随缘杂善”不能往生
四、劝专念名号往生
五、“ 专复专 ”三重意义
六、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

贰、五正行与五杂行
一、“ 净土门 ”和“ 圣道门 ”
二、圣道门是依自力具足戒定慧成佛
三、净土门是依他力往生净土成佛
四、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纯他力的法门
五、“ 纯他力 ”和“ 自他二力 ”
六、“ 要门 ”和“ 弘愿门 ”
七、大愿、大业、大力
八、五正行
九、五杂行
十、二行得失
十一、三重选择

叁、三心总摄于深心
一、三心总摄于深心
二、至诚心——内外一致的心
三、深心——深信的心
四、回向发愿心——自自然然回家的心
五、名号功能,破疑满愿
六、为何称名,不满所愿
七、信心与称名一致

壹、称名入报、涅槃正因

一、善导大师“涅槃正因”之偈
    《法事赞》是善导大师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的要义,其中这四句话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释《阿弥陀经》“少善根不得往生,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这一段往生正因的经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37页):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涅槃报土
    “极乐无为涅槃界”,善导大师判定极乐世界是报土、无为涅槃的境界。“为”就是造作,“无为”就是远离人为的造作,是性地功德的自然展现。一切的造作,都是有为,不是无为。比如说我们造一栋楼,楼是有为法,将来会灭;建一座寺院,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荒废,这都是有为法。只有佛性是无为,极乐世界是无为的,它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不生不灭,无衰无变,法尔常住。当然这个较难理解,总之,这是非常高妙的佛土境界,是佛性完全展现的境界。
   
杂善不生
    像这么高妙的佛土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善导大师把“少善根福德因缘”用“随缘杂善”四个字来说明。什么叫“随缘杂善”呢?不是专念弥陀名号,而是随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缘分,遇到这个学这个,遇到那个学那个,这叫“随缘”;这个也修,那个也修,叫“杂”;所修的都是善法,所以说“善”。以我们凡夫的随缘杂善(昙鸾大师说是“不实功德”),要往生涅槃界,不可能!所以说“恐难生”,“恐怕你不能往生啊!”善导大师讲得比较委婉,意思是要我们舍弃随缘杂善,而应当专修念佛。
   
专念必生
    所以下面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故使如来选要法”,就是经文所说的“闻说阿弥陀佛”。我们听释迦牟尼佛讲说阿弥陀佛名号,这即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要法。既然随缘杂善不能往生,前面释迦牟尼佛又劝我们去往生,我们顶多只能修点随缘杂善,又不能往生,那怎么办?释迦牟尼如来既劝我们往生,他就要为我们选择一个往生的方法。选,是释迦牟尼佛来选,所以,我们净土法门,老师很高明,是释迦牟尼佛,他亲自为我们选,选得很准,选得很稳,选得不复杂,选得很安乐;不可能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的,还会有差错,还会有闪失。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的方法,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是最殊胜的,是第一的,不会是第二、第三。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所选取的“要法”,是什么法门?“教念弥陀专复专”,就是“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专,还要再专,一个“专”字还不足以形容释迦牟尼佛的老婆心切。
    “五浊恶世的众生,你要专念佛啊!”
    “佛啊!我已经答应专念佛啦!”
    “专了,还要再专哪!”
    一路专到底,心也专、行也专,今天专、明天也专,在佛堂里专、离开佛堂还专,叫“专复专”。
    总之,这段赞偈说明两件事:“随缘杂善”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称念弥陀名号专复专,决定能往生,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定的,这个就是多善根福德。(《阿弥陀经核心讲记》)
   
二、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
    善导大师解释说:极乐净土的境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无为”就是离开人的造作。“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灭,不生不灭也就是无为的意思。因为有造作就有生灭,有生灭就不是真理,涅槃即是不生不灭,叫真理。凡有生灭的就不是真理,若有一个东西存在,这个东西一定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所以涅槃是离开我们人的盘算、筹度、计量,这种涅槃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称、不可说的。
    我们要往生这一种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的境界,如果依我们自己所修的,怎么能够进去呢?因果不相吻合。我们所作的修行、功德如果不是三轮体空,那通通是有漏的。善导大师解释这一种叫做“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能说是真实的。那真实的在哪里?“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本身就是真实。(《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三、“随缘杂善”不能往生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什么叫做随缘呢?各人随他自己的缘分就叫随缘。譬如说:亲近密宗,以学密的功德来回向往生,这就是学密宗的缘;是学禅的,就以禅的境界回向往生;跟随天台的,以一心三观回向往生;从华严的,以一念十法界观回向往生;是唯识的,以五重唯识观回向往生。你随各宗各派所学的种种法都是“杂”,因为各宗各不一样,所以叫做杂,这叫“随缘杂善”。善导大师说要往生涅槃的极乐世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恐”即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往生的,因为因果不相吻合。(《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四、劝专念名号往生
    那要怎么样才能往生呢?
    “故使如来选要法”: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面开示,往生极乐世界最根本的法叫做“要法”,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也就是“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要称念弥陀的名号,称念弥陀的名号要专。所谓“专”,即一心。专复专就是专又再专。(《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五、“ 专复专 ”三重意义
    “专复专”有三重的意义:第一层就是殷勤之义。即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恐怕你忘记,恐怕不够周详,所以一次不够,还要第二次,第二次不够还要第三次,一而再地叮咛,显示非常殷重。
    第二层的意义,上面这个“专”,表示你要舍去五种杂行,要专修五正行,这叫专。下面“复专”的“专”字,是五正行之中要你专依正定业,专称佛名。其他四种助业,是让你专依正定业而开展施设的,目的不在这四种助业。这四种助业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要你能够体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而设的。如果已经体悟到应该一向专念弥陀名号的时候,岂不是这四种助业都融入在称念名号当中了?所以最后一个“专”,就是搁置四种助业,而依正定业的称名,就有这一种含义。
    什么叫做四种助业融入正定业呢?就是说,我们平常都会规定自己诵经,要诵几部,要静坐观想极乐世界,同时要礼拜,要拜几拜,同时也要修赞叹供养。可是现在知道了,哎呀!原来单单只称念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的正因,没有什么缺少了。我们即使诵经,当然还是要专依净土三部经,而这“净土三部经”在说什么?在说“乃至十念”的第十八愿,那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岂不是就要去“乃至十念”——即是去一心称名?所以,想要诵经的当下也会说:“来念佛吧!”而想到念佛。同样地,观想、礼拜、赞叹供养都一样,来念佛吧!所以都融入这一句名号之中了。所以“专复专”就有一种舍杂行归正行,搁助业专正定业的意思。
    第三层的意义:上面的“专”,即专于一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下面的“专”,即专于一心,一心无二心。这个一心无二心,即信心不怀疑。称念这句名号,不论你上尽一辈子的称名,还是下至十声、五声、一声、一念的称名,都绝对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信心叫做“专复专”。
    所以这里有第三重含义,有一行一心的意思;同时又有一心一行的意思。上面的“专”,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不怀疑,领受弥陀的救度在心中,之后即是像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最后就专于这一行,最后的专于这一行的话,甚至是超越了前面所谓的信、疑、迷、悟、自力、他力,都已经不管这一些了,二六时中一出口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以前所谓的信疑、自他二力,都是初门初机的最初阶段。现在二六时中就是一句名号,何况信愿行等,六字名号里面没有不具足的。
    所以,这“专复专”有这么深妙的意味,而这正是“一心不乱”之真义。
    善导大师是弥陀化现,所以开示这个念佛法门总有重重无尽的涵义。
    善导大师解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一心不乱。”这个就是合乎第十八愿的内涵。(《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六、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
    善导大师解释说:“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所发的广大誓愿有四十八愿,但是其中的第十八愿是与阿弥陀佛本身最亲近的、不疏离的。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愿,与阿弥陀佛最亲最近,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所以说“偏标念佛最为亲”。四十八愿当中,只有第十八愿举出念佛,其他四十七愿并没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
    善导大师又说:“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只有称名念佛的众生,才受到弥陀慈悲光明摄护,如果不是称名念佛就没有,所以说唯有念佛。那“唯有念佛蒙光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为本愿最为强。念佛就是第十八愿,本愿是个强缘——最大的有力的缘。
    上面所讲的就是《阿弥陀经》大意第二点:往生之方法。(《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贰、五正行与五杂行

一、“ 净土门 ”和“ 圣道门 ”
    要解脱生死轮回,必须学佛修行才能达成。佛法中所谓的八大宗派,可分为两种法门,一种是“净土门”,另一种是“圣道门”。净土门就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永离六道轮回,在净土直接成佛,成佛之后再倒驾慈航到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分身千百亿,广度诸众生,这一个法门叫做净土法门。除了净土法门以外的所有宗派,天台宗也好、华严宗也好,禅宗、密宗、律宗和三论宗等都属于圣道门。圣道门的定义是靠自己的力量在娑婆世界修行,这一辈子不成,下辈子再来;下辈子不成,下下辈子再来,这一种法门叫做圣道门。这种判别的方法是以净土门的教理来判别的。
    我们晓得有这件大事要解决,有这个目的必须去达成而来学佛。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要选圣道门,还是要选净土门?我们必须仔细去检讨自己的根机,学圣道门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还是学净土门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如果真正深入去检讨自己的根机,就会发现我们不够资格去学圣道门——我们是没有力量学圣道门的,走圣道门我们还会再度地继续轮回。(《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二、圣道门是依自力具足戒定慧成佛
    因为学圣道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走“戒定慧”的过程。“戒”就是一般所讲的“五戒”或“菩萨戒”,出家人则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及出家的“菩萨戒”。单单以“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来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把“五戒”持好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说不打妄语,我们心中明知要真诚清净,言行一致,心口一如,打妄语是犯戒,却往往会说妄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他几乎在一生当中,甚至每天都打妄语,因为他需要做买卖的关系,不得不打妄语。至于说不偷盗,就是不取不应该取的,甚至花费超过自己本分的东西,也算是偷盗;甚至在公司里用公司的邮票、信封、信纸啦,也算是偷盗;别人或公家的物品,小如针线、大如钞票,擅自拿取,也算是偷盗的范围。我们用五戒的镜子来照照自己的言行,就知道很容易犯。又如不杀生,有直接、间接甚至见杀随喜,我们只要是不持斋吃素,即使不杀生也会有间接杀生的罪过,因为我们吃肉他们才会杀来卖,所以他们是为了我们而杀生的。
    以上只是略微谈论一下“五戒”已是如此,何况“十善”,以及其他更微细的戒。《地藏经》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如果我们依自己的力量学圣道门,一定要持戒,而持戒不清净,就是跟众生结了恶缘,下一辈子要来还债,了结这个因缘。想脱离六道轮回,就要持戒清净,不能与众生有牵缠,否则犯了戒,就只有堕落三恶道这一条路了。
    至于“定”,修定要达到最低层次的“欲界定”——心时时刻刻做得了主,能保持清净,事来当下办理,事过了无痕迹,已经很不容易。而初禅、二禅以上的“色界定”、“无色界定”,在学佛的人当中,不论在家或出家,很少人能修成。近代最出名的是广钦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是学禅的,有几次入定的经验;广钦老和尚不是学禅宗的,可是他曾经在深山有深沉的入定经验,不过广钦老和尚最后晓得,即使有禅定的经验,也不能了脱生死轮回,所以晚年他都强调念佛,弘扬净土法门。虚云老和尚虽然讲禅,也讲净土法门的道理,他晓得禅修不适合大众的根机。
    “慧”是指“明心见性,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明心见性”是达到开悟、觉悟的境界,印证了真理和佛性,此世有几人能达到?至于“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则更困难了。(《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三、净土门是依他力往生净土成佛
    由上可知,靠自力修行,唯有具足戒、定、慧才能了生脱死,这是圣道门,我们能修吗?单从这一点来检讨,就可以了解我们修不来,学不成。那怎么办呢?摆在眼前的就是三恶道火坑。那么净土法门是怎么样的呢?净土法门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来离开六道轮回的。刚刚说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学佛;而学佛的目的,也就是超越六道生死轮回并进一步成佛。这个目的有近程的目的和远程的目的,毕竟学佛最终是为了远程的目的——成佛,可是近程的目的——解决生死轮回,必须先达成;否则,人身都难得了,还谈得上成佛吗?所以学佛的目的,近程是先离开六道轮回,同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一级一级往佛的境界去。
    就如刚说的圣道门,要离开六道轮回,必须修习戒、定、慧,最低限度要证到初果阿罗汉。虽然初果阿罗汉未能立即超越六道轮回,可是他不会再堕落三恶道,他还有七次天上、七次人间的果报。经过了这时间的往来,他就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果位,超越了生死轮回。当然若要成佛则必须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去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道,然后一级一级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到达等觉、妙觉而成佛。但是这段时间非常长久,做起来非常困难。
    龙树菩萨曾经说过,圣道门是属于难行道,只靠自己的力量,好像在陆地上走路,比较辛苦,而且时间很长,非常困难;净土法门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依靠他力,好像坐船走水路,不必费自己的力量,时间一到便达彼岸。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往生净土,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就是净土门;依靠自己力量在这娑婆世界,生生世世修行来了生脱死,超越轮回乃至成佛,是圣道门。我们学佛必须要了解这两门的差别,学起来才不会混淆不清。净土门是完全靠弥陀的他力法门,但我们不要认为,自己不努力完全依靠佛力,这样是没有志气的。我们不要有这种观念,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连五戒都修不成,还有什么力量不力量呢?自己无力、无能,就得依靠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并非指其他佛菩萨、罗汉;那么今生今世就能离开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然后广度十方众生。(《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四、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纯他力的法门
    阿弥陀佛为我们创造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面一滴水、一片叶、一朵花,甚至一颗宝石,都是阿弥陀佛完成的。那么极乐世界是建设给谁的呢?当然是建设给我们的。如果没有我们众生的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意义了。
    往生极乐世界所须的功行,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为我们圆满的。他经过兆载永劫修习种种苦行,来完成能够救度我们的四十八愿——扼要地说就是第十八愿。极乐世界的成就和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都是阿弥陀佛圆满的。所以能往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愿回向给我们,而不是我们发愿回向给阿弥陀佛的。
    如果是我们发愿回向给阿弥陀佛,才能往生,那往生便很难有把握,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也很狭窄,谁敢保证他的功行,已具足往生的资格、条件?其实,只要我们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此后专称弥陀佛名,便已经被救,当下便具足往生的资格了。我们要了解这个“信”是永恒不变、毫不动摇,是金刚不坏的,就算病苦现前也不改变,临终时也金刚不变;它跟世间一般信用的信不同,世间的信用会变,而我们对弥陀的信心是金刚不变,因为信心的对象是阿弥陀佛及他所完成的极乐世界。信愿行的 “信”,应该这样信——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能救度任何时代的任何众生,而不应掺杂含有自力的、修功行来回向的成分。完全纯粹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纯他力”的法门,如果还掺杂自己意见在里面,叫“自他二力”的法门。(《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五、“ 纯他力 ”和“ 自他二力 ”
   净土根本经典有三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有关掺杂自力,和纯粹他力的内涵,以善导大师对《观无量寿经》的解释最正确,这里便是引用善导大师《观经疏》的内容来解释。
    《观经疏》总共有四卷,第一卷《玄义分》,就是在还没有解释经文之前,先将这一部经的重要义理加以提示,然后才发挥。《玄义分》有一段话说: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
    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韦提希夫人,是佛陀在世时,印度一位国王叫频婆娑罗王的夫人。他们的太子阿阇世为了夺取王位,把父王、母后关在牢房里,夫人非常痛苦、悲伤,她想:为什么我的家庭,甚至皇家,会有这样忤逆不道的事呢!她非常悲伤地向着释迦牟尼佛所住的方向,祈求释迦牟尼佛来给她说法;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的祈愿,以神通变化来到夫人所在的地方。
    夫人跟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娑婆世界充满了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痛苦,希望我下一辈子,不要再出生在娑婆世界,能够往生到没有三恶道的世界去,希望释迦牟尼佛指示她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去求生。释迦牟尼佛就以他的眉间白毫放出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照耀十方世界之后,又将这光明收摄到头顶上来,显现了一个光明台,十方世界的国土,全部在这个光明台上显现出来。夫人观看选择后,禀告释迦牟尼佛说,十方的净土虽然都美好,但是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这里善导大师所说的:“韦提希夫人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意思是说,我想往生极乐世界,请释迦牟尼佛教导我怎样观想,才能观出极乐世界种种相貌而往生极乐世界。(《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六、“ 要门 ”和“ 弘愿门 ”
    接下来: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
    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义之弘愿。
    “娑婆化主”是指释迦牟尼佛,因韦提希夫人的请求,才开展出净土法门里面的所谓“要门”出来。“安乐能人”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显彰出“别义之弘愿”。“别义”是指它别于一般教理、一般因果、一般法门,故称作别义;“弘愿”即第十八愿,为救度十方众生,此愿非常弘广,所以叫做弘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往生极乐世界有两门,一门是“要门”,一门是“弘愿门”。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要门”是指什么呢?是指“定”跟“散”这两门。“定”是“息虑凝心”,也就是“十三观”,因为要观想十三观,必须将妄想杂念停息下来,所以叫“息虑”。将整个心集中在这十三观上,所以叫做“凝心”,这个是“定”的法门。“散”是指十六观内的第十四、十五、十六这三观。虽然不像前面第一观到第十三观,必须息虑、凝心,也就是说他的心不是定的,而是散的;但虽是散心,必须去恶修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是说要回向定散这两门所修,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这两门的修行,就没有功德可以回向,也就不能往生了,这是属于要门。
    那么“弘愿门”是什么呢?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大经》是指《无量寿经》,在《无量寿经》中,哪里有说到这一点呢?就是第十八愿,所以这一段是针对第十八愿来讲的。因为第十八愿一开始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意思就是说,我成佛的目的,就是要使十方众生,通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十方众生都包含起来,就是善跟恶的众生。那么十方众生,是以凡夫为本来讲,不是指圣人。一切善恶凡夫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通通都是依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力量,才能往生的。那么这个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缘,这个力量,是能够使我们超凡入圣,离开六道生死轮回,达到往生成佛,所以叫做“增上缘”,这是指第十八愿来讲。
    从以上就可以知道:净土门里面有“纯他力”的,也有半自力半他力的“自他二力”的法门。
    佛法大致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净土门里有要门、弘愿门。要门则分定跟散,定就是十三观,散是三福九品,三福九品必须看《观无量寿经》才能够了解,这是属于“自他二力”的法门,自力回向给阿弥陀佛——他力,使他力能够救度我们,所以说是他力中的自力法门。(《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七、大愿、大业、大力
    那么弘愿门呢!是纯粹“他力回向”过来的,“他”是指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将他的力量、功德,回向给我们,使我们白白就能够拥有的。那么他回向什么给我们呢?前面所讲的“大愿业力”,也就是“大愿”、“大业”、“大力”。
    “大愿”,就是刚才所讲的,阿弥陀佛当法藏菩萨的时候,为了救度我们,以五劫的时间去思维后,考虑出容易救度我们的四十八愿来,这就叫做“本愿”。他这个本愿,是为我们而发的。
    “大业”,就是指大的行为。什么是大的行为呢?就是阿弥陀佛,虽然发了愿,发了愿如果没有付诸实践,这是空愿,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必须实践。阿弥陀佛经过了兆载永劫,去行菩萨万行,可以说他这个行,是为我们而修的。
    有了愿、有了行,愿行圆满之后,就有了“大力”出来。“大力”就是无碍光明的摄取力和无为、无漏的名号功德力。
    《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量的,而且是不受障碍的遍照十方世界,它有摄取救度念佛众生的作用,所以里面就有无碍光明的摄取力。(《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八、五正行
    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种正行是纯依“往生经”(净土三经)所说之行而行,是往生弥陀净土纯正直接之行。
    又,此五种正行之中,亦分为“正业”与“助业”两种。
    “正业”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念佛,名为“正定业”。大师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助业”即是其余四种正行。大师云: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何故五种正行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大师解释说:“顺彼佛愿故”。亦即“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非本愿之行;故但称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大师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
    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为“杂行”。(《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九、五杂行
    “杂行”即是杂多之行,即一般菩萨所修之六度波罗蜜及其余一切诸善万行。若论杂行,其数无量,不遑具述。若与五正行比对,则有“五杂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外,举凡布施、持戒等,并圣道门所重视之菩提心,皆属杂行。亦即五种正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不问大乘小乘,为求现世证悟,或求现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杂行。(《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十、二行得失
    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杂归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对”。因为“往生行相”既有“正杂二行”,便有五番相对之“二行得失”。故大师说: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五番相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行得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是,修五正行者,与阿弥陀佛亲缘、近缘、无间、不别回向、纯极乐行;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以外之诸佛菩萨天人相关系之行,与阿弥陀佛疏、远、有间、须要回向、不纯。修五正行与修杂行比较,有此“五番相对”,故舍杂行,选正行,此是大师“就行立信”之意。(《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十一、三重选择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将大师之净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语彻底圆彰。此偈妙含“三重选择”之义,后世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其文如下: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亦即于“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叁、三心总摄于深心

一、三心总摄于深心
    《观无量寿经》也说到三心,这是重点。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好像有三个心,而且各不一样。可是通通包含在深心里面,一个深心就具足三心了。(《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二、至诚心——内外一致的心
    首先说“至诚心”:“至诚”就是真实的意思。善导大师说:“至者真也,诚者实也。”所以至诚心就是真实心。
    那么什么叫做真实心呢?也就是说我们内心真实地信受弥陀的救度,这是真实的;我们口中称念这一句名号,也是发自内心的、实在的称名,不是表面上做给人家看的。表面上让人家知道我在念佛,我在信佛,我想往生极乐世界,可内心却不是真正信阿弥陀佛,要求生极乐世界的,这样就不是真实了。
    所以,信佛、念佛,相信有极乐、有弥陀,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内外一致就是真实。(《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三、深心——深信的心
    “深心”:善导大师解释深心就是“深信的心”。
   
机法两种深信
    深信什么呢?
    第一信机:深信自己是罪恶深重的凡夫,有心修行,却无力修行。不仅今生今世不能解脱、无力解脱,而且尽未来际,也不能解脱,无有出离之缘。这种众生,一想到这里时,真的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啊!因为无有出离之缘嘛。无有出离之缘岂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一直在娑婆世界轮回?
    人身难得,那岂不是都要堕落三恶道呢?所以一想到这一点,那种不可形容的恐惧呀,就会袭上心头的,一定的!深信这一点,就是深信我们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善导大师说到深信“机”。宗教名词的这个“机”就是指我们的根性、根机。)
    第二个内涵就是深信“法”,也就是弥陀的救度。弥陀的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称我名号的人,都必定使他往生极乐世界;称我名号的人不能往生,我就不能成佛。依靠弥陀的本愿,必定能够往生,这个就是法深信。
    前面深信“机”,机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种众生也可以说是五逆、十恶、谤法、犯四重、阐提的众生。如果不是这种众生,就有出离之缘,就不是无出离之缘啦。那这一种无有出离之缘,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众生,不管他对弥陀的本愿了解的深、了解的浅,他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就必能往生,这一种就是机法两种深信。
   
两种深信入一向专称
    那么如果以刚刚所讲的,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流通下去的“持无量寿佛名”,以及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来讲,都没有谈到信跟不信的,而只是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岂不是你信、疑,到了称名那里——比如说信也有深浅,疑也有种种,这一切都不管,你只要称名必能往生,岂不是信也在里面了?所以《观无量寿经》的归结就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四、回向发愿心——自自然然回家的心
    “回向发愿心”:简单讲就是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也就是说,对娑婆不留恋,甚至厌倦它,因为它让我们造罪造业,受苦受难,我们还会喜欢它吗?而且释迦牟尼佛说这娑婆世界就是三界火宅,火在烧的房屋,我们怎么会喜欢呢?所以厌倦娑婆。极乐世界那么庄严、殊胜、清净、安乐,我们怎么不想去呢?何况极乐世界是弥陀为我们建设的,是我们的家,户主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极乐世界的户主。回到自己的家,非常自然的啦!今天上班去,一到下班时间,自自然然回到自己家里边,回向发愿心就是这个样子。在娑婆世界所作的不管是善啊、恶啊,任何功德都是想到极乐世界去的,不会认为我的这些功德能使我再度为人,或者上生天堂,都不会这么想,都是回向发愿,愿往生极乐世界。
    这三心都在深心里边,知道自己不能脱离六道;知道这种不能脱离六道的众生,只要称名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都在这一念的信心里面。(《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五、名号功能,破疑满愿
    《往生论注》还有一个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开头“赞叹门”举出修行的现象,有如实修行、有不如实修行。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纯,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刚刚讲,净土法门“无修而修”——不是讲修行的,讲称名。“称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昙鸾祖师在这里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但是有一种人,现在已经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可是无明并没有破除,他的愿望也没有达成,这是什么原因呢?他在这里就有解说,我们先来解释无明跟满愿。
    我们的无明有两种:一种是“痴无明”,一种是“疑无明”。痴无明就是贪、瞋、痴各种烦恼,这个叫做无明。一切的无明都涵盖在痴无明里面。另一种就是疑无明,疑无明是指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无明。总的来讲就是贪、瞋、痴的一切无明,别的来讲就是疑无明。那么,只要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破除,也就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的话,即使贪、瞋、痴无明还存在,也没有妨碍。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贪、瞋、痴三毒烦恼一定断除。
    所以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是最先破除我们的疑无明。只要疑无明一破,贪、瞋、痴烦恼到时一定会破。所以先破疑无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无明。
    以净土法门来讲,严重的无明不是贪、瞋、痴,而是疑。因为我们怀疑弥陀的救度,使得我们继续在这三界六道里面造罪业,受果报,有了轮回。只要是当人,就会去造十恶,而且会弱肉强食。这样讲起来,不是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的罪业,比杀人、放火、五逆、谤法的罪业还重吗?所以,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怀疑佛智、不信救度,罪业比杀人放火都重。因为由于怀疑而不能往生,而继续轮回;轮回就有机会去造十恶、五逆、谤法了,任何的罪业都可能造了。“疑”——怀疑弥陀的救度,是一切罪中最大的罪。
    “满愿”,愿也有“总”和“别”。“总”,就是我们人生的愿望非常的多,又要这个,又要那个;又希望那样,又希望这样,愿望很多。“别”来讲,就是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愿生之“愿”。
    其他的愿虽然多,只要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愿满足的话,其他的愿也就能达到。因为只怕不成佛,不愁成佛而不能满愿的。成了佛,就有智慧、有神通,能够如意自在、千变万化,应以何身救度,便能够显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满愿先满往生的愿。这往生的愿是一切愿的根本,只要这个“愿”满足了,其他的愿就能够满足。
   
六、为何称名,不满所愿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够破我们的无明,能满足我们的愿,可是还有称名的人无明还没有破除,而愿望还没有满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不如实称名
    昙鸾大师就总的加以解释说,我们虽称名,可是这种称名不是如实地称名——只要有疑心,就不是如实地称名。如果具足信心的话,那就是如实的称名。
   
二不知
    这一句名号既然能够破除我们的疑心,使我们起信;一起信,往生的希望就达到了。可是为什么不能破我们的这个“疑”,使我们起信呢?是由于我们不知道阿弥陀佛他本身就是实相身、为物身。也就是不知道这一句名号的原理,来龙去脉,生起本末。如果能知道的话,这个“疑”就会破除,就会得到信心。
    什么叫做实相身,什么叫做为物身呢?
    实相身,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报身,成佛之身。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实相身就是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自利之身。自己已经成佛了,这个叫实相身。如果还没成佛的话,他还是菩萨。既然还是菩萨,我们就不能满愿断疑了。如果是成佛,我们往生就能够达到、满足了。为什么呢?往生的资粮、往生的功德、往生的地方,都在他成佛的这一句名号上啊!所以一旦他成了佛,是实相身的话,名号就出现,那名号的本身就是我们的信。名号的显现就能破除我们的疑。所以说实相身是弥陀自利之身,也就是“设我得佛”的那一种已取正觉的“正觉”。
    为物身,“物”就是众生,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是利他之身。阿弥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要救度十方的众生,而且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众生,根本不能成佛;他既然成佛,就能够救度十方众生。
    我们由于不明白阿弥陀佛已经成为这一实相身之佛、为物身之佛,所以我们的疑心不能破除。这是从佛来讲的;从自己来讲,是由于“两种不知”的缘故。
    不知实相身,不知为物身,这叫“二不知”。
   
三不信
    因“二不知”就显现为“三不信”,也就是第一、信心不纯,若存若亡;第二、信心不一,无决定;第三、信心不相续,余念来间断。
    第一,信心不纯。信心不纯也就是说,你既然不知道阿弥陀佛已经成佛,是成为实相身、为物身的佛,既然不知道,那么,我们内心这个“信”也就不纯。不纯就是跟原来的样子不一样。若存若亡——有时候觉得有把握,有时候觉得没有把握。“纯”,一般解释,好像一块原木,原原本本从山上运下来,还没有经过雕刻,没有经过颜色的彩绘,这个叫做纯。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实相身)救度众生(为物身)的悲愿,原原本本领纳在我们心中,不加上我们自己的盘算、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筹量计度进去,所以这个信心就纯了。所以说信心纯,就永恒性地破除疑。信心不纯,那就还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阿弥陀佛是这样子(原原本本)地救度我们,我们不认为是这个样子,而认为自己应该这个样子、应该那个样子才能被救。或者是:虽然有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可是我们要往生,哪有那么容易呀?我们要累积这一点、累积那一点,甚至修这个、修那个,才能够往生——不一。因为不一,所以这一颗心往往在那里晃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永远没有决定。都是在那里或许这样、或许那样,加上这个、加上那个,好多种,没有一个决定性,这个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续。既然不一的话,就不可能永远这个样子下去呀!所以就不相续。烦恼来的时候,就觉得往生没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讲说其他的法门很殊胜,就转到别的法门去了;不可能都是信受弥陀,称念名号,永恒不变地持续下去。(《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七、信心与称名一致
    由于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话,就会“三信”。“三信”是从三个角度来解说的。其实“三信”,就是一个信心。因此,真正的称名念佛在哪里呢?在于一个信心。
    你有了这个信心,自然会称名,这一种称名就是如实的修行,如实的称名。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就不是如实的称名。不过这个都是就我们这里来讲,如果就阿弥陀佛本身来讲,他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与不信,他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以跑开了;如果能够不跑开,永远的在那里,就是说,永远的称念这一句名号不改变,那也照样往生。因为这无形中,信也就在里面了。无形中,这一句名号都在那里自然运作了。
    所以昙鸾祖师在前面一方面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一方面又说:“要有三信才能如实修行”,那岂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也不矛盾。这种一辈子都保持愿往生心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称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里面了。不然他怎么能够这样呢?如果他能够这样的话,不管怎么样,也就是他的宿善。同时,无形中信心就在里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发表于 2015-2-1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1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1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2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