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52|回复: 2

净空老法师: 度众生从断烦恼做起,断烦恼从持戒做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根之人,观上妙境不悟」,第一段讲的妙境你不能觉悟,「须再加发心」,这是讲你发真正菩提心。「于静心中思惟彼我」,这是清净心,你常常去想,想就是观,看自己、看别人。「痛悯自他无量劫来沉沦生死」,我跟这些六道众生,生生世世都沉沦在六道,搞生死轮回。「纵发小志」,小志是善心,发了善心,依旧「迷菩提心」。「我今虽知,行犹未备」,我们修行,未备是还有缺陷,信愿行都不足,都达不到标准。「故依前妙境」,前面不思议的境界,「发四弘誓」,要真发。四弘誓愿晚课课诵本上都有,每天念,念没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两种誓愿是度众生的,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自己没度怎么能度众生?度众生从哪里做起?要从「烦恼无尽誓愿断」,从这做起。烦恼断了我才有能力度众生,烦恼断了智慧开了。下面还有两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两句圆满成就自己,然后第一个愿才能够实现。断烦恼成就德行,今天学佛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没有,全部落空了。

断烦恼从哪里做起?持戒。今天我们把戒疏忽了,光是在学经教,学经教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没有前面的基础,所学的经教都变成知识,它不是智能。经教是智能,把智能变成知识,不起作用,自己了生死出三界没分,这个怎么办?念佛都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要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他有定共戒,为什么?他心是定的,定不会犯戒。譬如说他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念兹在兹,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别的杂念,他什么戒都具足了,这叫定共戒。他开悟之后,一切明白了,叫道共戒,道里面一切戒具足,不犯,定中也是如此。如果说他没有得定,又没有开悟,光学这些经教,学得不错,讲得头头是道,全是佛教知识,这个没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也不能往生。实在说不如一个老太婆,什么都不懂,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那个能往生。她没受过戒,她有定共戒,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纵发小志的人很多,迷菩提心的人很多,菩提是觉悟,觉悟才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什么?众生跟我一体,积极要求帮助众生,先积极成就自己。后面三愿是成就自己的,先要断烦恼。断烦恼,这个十乘观就是教给我们断烦恼的方法。首先要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真相大白,你不再分别、不再执着、不再起心动念,烦恼就断了,真断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有分别、还有执着,人家赞叹我,欢喜,一毁谤我,生气,这不行,这禁不起考验。境界一现前,烦恼现前,不生智慧。真有智慧的人,境界现前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清楚的是什么?一心造,是我自性变现的。极乐世界是心现的,没有识变,现前的环境是心现加上识变。我不用识,我在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现前的境界就是心现没有识变。那是什么境界?实报庄严土的境界,就在当前,没有先后、没有远近。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节录精华(第265集)--净空法师2012/4/1



#净土大经科注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

发表于 2014-6-1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大乘戒经》若人持戒当得见佛;若犯律仪,远离涅槃不到彼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言。有破坏戒行寿命者。有断灭善根者。出家难值发精进心坚固守护。若诸苾刍等。于佛法中求解脱者。远离一切诸恶苦恼。如佛所说宁舍身命而趣无常。不得纵心犯其戒律。若人舍命只坏一生。若复破戒令百万生沉沦恶道若人持戒当得见佛。戒为最上庄严。戒为最上妙香。戒为欢喜胜因。戒体清净如清冷水能除热恼。戒法最大。世间咒法龙蛇之毒而不能侵。持戒得名闻。持戒获安乐。如是命终时。复得生天上。佛言。苾刍。若犯律仪。譬如盲人不见众色。亦如无足不能行道。远离涅槃不到彼岸若持戒人成就一切法宝。譬如贤瓶圆满坚固。能盛一切珍宝。如是破损珍宝散失。若破律仪。则舍一切善法。先曾犯戒。而后心欲求涅盘。如去眼耳对镜照面。何所堪能。佛言。苾刍。女人无信不可亲近。王恩虽胜不可恃怙。水沫无实不可撮摩。富贵无常不可久住。色相如花须臾变异。寿如熟果不可久停。如急流渡船。如朽屋暂住。宁食毒药不得饮酒。宁入大火不得嗜欲。佛说是经已。时彼苾刍及诸菩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戒经》
发表于 2014-6-1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持戒利益,如如意宝瓶,得一切财宝;破戒,如破宝瓶,失一切财富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于富贵而破戒者。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声远闻,天人敬爱,现世常得种种快乐。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持戒清净,所愿皆得。
复次,持戒之人,见破戒人刑狱拷掠种种苦恼,自知永离此事,以为欣庆。若持戒之人,见善人得誉,名闻快乐,心自念言:“如彼得誉,我亦有分。”持戒之人,寿终之时,刀风解身,筋脉断绝,自知持戒清净,心不怖畏。如偈说: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死暗冥中,戒为明灯;

          于恶道中,戒为桥梁;
   死海水中,戒为大船。  

复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何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种种众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见示,并所出物!”即为出瓶,瓶中引出种种众物。其人憍泆,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一切众物亦一时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人破戒,憍泆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 
复次,持戒之人,名称之香,今世、后世,周满天上及在人中。 
复次,持戒之人,人所乐施,不惜财物,不修世利而无所乏;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脱。唯种种邪见持戒,后无所得。 
复次,若人虽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若人持戒清净,禅定、智慧,欲求度脱老病死苦,此愿必得。持戒之人,虽无兵仗,众恶不加。持戒之财,无能夺者。持戒亲亲,虽死不离。持戒庄严,胜于七宝。以是之故,当护于戒,如护身命,如爱宝物。破戒之人,受苦万端,如向贫人破瓶失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