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4-6-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三章 佛般若中观根本典籍内容提要
太史公曰“五百载一大变”《史记,天官书》,古人云变则圣贤应世,周公姬旦是孔子最推重的古圣先贤,周公以后五百载而有孔子,孔子以后五百载而有太史公,周公定礼制,系周易之爻辞,孔子整理诗书,太史公著《史记》,此三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都起到总结整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物,纵观印度佛教史,佛悟诸法实相而说《般若经》,而后500余年有龙树菩萨,释般若要义隐义,而作《智论》《中论》《十二门论》,再后500余年有月称菩萨,作《中观明句论》《入中论》等彰显中观正理,纠正唯识对佛般若的误解,拨乱返正,使佛及龙树中观真义复显。
所以,佛及龙树,月称菩萨,三位构成印度佛教史上般若中观之道的三点一线的传承系统,代表了佛法正宗,是其他人物所不能比肩的,因此,我们对佛的《般若经》,龙树的《中论》,月称的《入中论》的内容,作简明提要,以显示佛般若中观道的传承脉络。
一,《般若经》内容提要
《般若经》是佛般若中观最根本最重要的典籍,是大藏经一切经论之根本,因般若波罗蜜是佛常说之法,所谓“自初成顿演至垂灭谈常,无时不说般若”所以,既非一时一地所说,故有多种版本《般若经》,其中最早结集成文字形式的是《八千颂般若经》(小品般若),而诸多版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二万二千颂般若经》(《大品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原因如下:
1,此经篇幅适中,文简义周,内容完备。
2,是龙树菩萨所依据版本。
3,是深得般若中观学真传,专弘佛中观的翻译大师鸠摩罗什所译。
4,此经保持了佛及龙树般若中观学的原貌。因为有<智度论>的规范定格,所以此经优于后世唯识家修改的诸品般若经。
5,译文简明雅畅,优于唐译,便于修学受持。
如上所述原因,以下以《大品般若经》提要为代表,说明《般若经》要义
《大品般若经》内容五大要义:
1,释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世称《大品般若经》,梵文原本二万二千颂,与唐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内容相近,但差别也很大,梵文原本不同故,本经文简义周,品目完备,是前后译本中最佳本,唐译大般若经第二会,虽然文字繁密,貌似精审,其实内容多经后世唯识派篡改,已非龙树以前古本原貌,例如唐译初品中云:“唯心所现,性相皆空,当学般若波罗蜜”考诸《光赞》《放光》《大品》等古本,皆无“唯心所现”之语,可见此语是后世唯识派所增,且此语本身即违般若经“一切法空,心识亦空”何来“唯心所现”。故唐译本反不及秦译更能体现般若中观本义,因之,我们学习般若中观应以秦译《大品般若经》为主,唐译可做参考。
2,明宗:《大品般若经》及所有般若部经典,都以宣示“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为宗旨,由诸法实相诸法毕竟空而说真空幻有义,而说缘起性空义,从而依二谛说法,依世谛说三乘法及一切世间善法,无量度人方便,最终归于第一义,毕竟空义,无得无说义。故世谛即缘起义,即一切有为法,第一义即性空义,缘起本质即性空,二谛皆毕竟空故,皆归于诸法实相。因而龙树菩萨云:
“佛欲宣示诸法实相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缘起论》
3,辨体:以《大品般若经》为代表的般若经,皆以菩萨二谛为体,全经处处以二谛说法,凡有修有证,有得有说,乃至文字语言各种名相,皆是世谛。第一义无差别,无得无说,然而可以世谛假名方便而说,龙树云“不依世谛,不得第一义”《中论观四谛品》,《般若经》以十八空说明一切法毕竟空,此为第一义,又以“十喻”“六喻”说明幻有义,此为俗谛,如《六喻品》详说诸法幻有,《幻学品》先明诸法如幻毕竟空,再详说三乘贤圣之道,各种名相,此即真空幻有,诸法毕竟空为真空,为第一义,世谛有为法为幻有,只有体悟诸法毕竟空,才是第一义,才是真正出离忧恼,从而以不执著心如幻的修善,才是真正的佛中观道,色即是空故。
所以《般若经》虽广说菩萨行(世谛),皆归于无得无说(毕竟空,第一义),全经以二谛为体故。
4,论用:《般若经》的作用,就是般若波罗蜜的作用,就是诸法实相的作用,从第一义讲,诸法实相无作用,皆毕竟空故,从世谛讲,般若波罗蜜出生一切善法,出生诸佛及一切贤圣,及十二部经,使一切众生度一切苦厄,佛因人生无常诸苦而出家修道,因悟诸法实相,而度一切苦厄,圆成佛道。只有深入诸法实相毕竟空,才能体悟诸法不生不灭,不净不垢,离诸生死苦乐,不取二边。所以经云:
“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亦生十二部经”《大品般若经,舍利品》
“一切善法皆入般若波罗蜜中,是法中一切声闻辟支佛,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学习是法得度彼岸”《大品般若经,宝塔大明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度一切苦厄”《般若心经》
5,判教:《般若经》是佛究竟至极,广大圆满之教,出生三乘教法及一切贤圣,总摄如来一代时教,若阿含,若华严,若法华,若宝积,若大集,若涅槃等经,若禅,若净若显,若密,无不自般若出,本书第三章已说明。所以。佛言“般若波罗蜜于诸学中最尊第一,微妙无上”《大品般若经,66品》,需要说明的是,凡推尊自宗经论,贬抑佛般若为始教或空教不了义等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都是违背佛说的,都是否定佛法为究竟法,都是没有深刻理解般若经“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出生诸佛及十二部经”这句话,也没搞懂“般若波罗蜜即诸法实相”的道理,正如我清凉国师澄观所言“法华经以诸法实相为体,义同般若,谁敢说法华经不了义”佛以诸法毕竟空为第一义,,若说般若空教为不了义,等于说诸法实相第一义为不了义,等于说《法华><涅槃>,等经为不了义,此二经皆义同般若故,(见第二章)。等于否定了佛的证悟。否定了佛法根本。佛以般若波罗蜜以毕竟空为诸法实相,所以不取二边寂然中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