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08|回复: 9

[地藏占察] 谁能帮我占察!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想找你们帮忙,有个师父我无法确定他是不是可以依止的真正的成就者,我想找人帮我占察一下。他叫龙洋,就叫他龙洋上师吧。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现在遇到你们。你们帮帮我吧。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的。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师父是我这辈子的大事。
发表于 2014-5-26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云老和尚楞严经开示

来自: 埋头苦干僧(严守五戒十善) 2011-07-08 22:08:14
虚云老和尚楞严经开示
★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作我们的模范。经中着重说“淫”字,由这“淫”字,说出很多文章来。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指“淫”字?#123;,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做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者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此乎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曰“安楞严”。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发表于 2014-5-2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3. 内容殊胜
  《楞严经》不仅文字简洁、优美,而且义理深奥,说理详尽。本经通过对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以及五十阴魔的境界,说明众生的真心,无法不备;迷之即成十二类众生,觉之即证无上菩提。本经体用双彰,性相并谈,既概括科学逻辑的分析,论理学的辩论,人伦学的亲情,又依据哲学理论,说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展示世界、众生、业果相续的主要原因,又显示众生本具如来藏性,教人反妄归真,觉悟成佛的方法。本经何止摡括如来一代时教的教、理、行、果,还展示菩提道上的修学层次,因果分明,邪正有别;实是菩萨修行的要门,转凡成圣的阶梯。它不止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髓,亦是菩萨万行的要门,成佛的真因。因此我们欲想了解佛法,明白真理,固然要研究此经;欲想真修实证,圆成佛道,也要学习此经。由此可见《楞严经》的内容甚为殊胜。

2013-11-01 06:53 删除 回复此发言






发表于 2014-5-2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4. 破魔殊胜,是正法的代表
  《楞严经》不仅是一部佛学大全,人生宝鉴,亦是菩提路上的明灯,修行过程中的照妖镜。《楞严经》中的五十阴魔的境界,讲述了妖魔鬼怪、旁门左道的种种情形,使旁门外道原形毕露,妖魔鬼怪无处藏身,因此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严经》。尤其是际此世纪之末,邪说流行,祸患频生,人人自危,惶恐不安;更需要弘传流通此经,以正人心,僻邪说,导人于正信,劝人止恶修善;则善因善果,自可变苦难为安康,化灾殃为吉祥。因此说《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
  未法时代,天魔外道把《楞严经》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破坏佛法,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破坏使外道原形毕露的照妖镜—《楞严经》,把它说成是后人所作的伪经,不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的经。如果《楞严经》消失,就意谓著佛教徒混淆是非,真假不分,就无法辩认歪门邪道,魔教得势,正法便难以住世。因此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如果《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
  据传说《楞严经》是最后来到中国,但在末法时代,《楞严经》最先毁灭。其他经典,也渐渐被毁灭,到最后只剩下一部《弥陀经》(即《无量寿经》)。因此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唯独《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因此说,《楞严经》是正法的代表。

2013-11-01 06:54 删除


发表于 2014-5-2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5. 成就殊胜
  《楞严经》是如来的真正佛智之代表,人间有《楞严经》住世,亦即代表佛陀正法常住人间。楞严咒叫佛顶光明,是佛的顶上化身所说,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佛顶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而常持诵楞严咒之佛弟子,感应道交,更可消除宿世业障,来生七世皆能大富大贵,将来一定成佛,一定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楞严咒的妙用——成就殊胜。
  6. 功用殊胜
  明朝禅宗大成就者憨山大师曾经说过:“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而《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乃是一代法门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所以宣化上人常告诫当今参禅修道之人,必须要熟读及研究此经,因而才能明白五十种阴魔的魔境,禅修才不会走火入魔的。
  7. 功德无量
  佛陀问阿难,“如果有人将遍满十方所有虚空装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般多的众佛们,一心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你以为如何呢!这人以此施佛的因缘,所获得福报多不多呢?”1
  阿难回答说“虚空无尽,珍宝无边。从前有一个众生向佛施舍七文钱,舍身之后便获得了转轮王位的大好福报,何况现前虚空穷尽十方,佛土又充满虚空,都施珍宝于其中,虽然穷劫思之议之,尚不能及其分量,这样多的福报如何更有边际呢?”2 佛告诉阿难,“众佛如来,说的话从不虚妄,假如有人身犯了小乘的四重罪和大乘的十波罗夷罪,瞬息之间经过这方、那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地狱,没有不经历的,但只要能够以一念将此法门,在末法之世中去开示那些未学之人,那么这人的罪业孽障,应念之间便已消灭,立即变他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土。他所得到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说那位施者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此乃至于算数譬喻所不能及。”3 佛陀进一步告诫阿难,“如果有众生,能诵念这部经,能够持诵这个神咒,那么他的功德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的教导,如教去修行办道,直到成就菩提圣果,不会遭遇魔业。”4由以上经文可见,念诵《楞严经》的功德是无量的。

发表于 2014-5-2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悟开师书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文殊发愿,普贤劝进,如来授记于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简示于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不但此也,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也。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广说其可尽乎。言一言统摄者,所谓净也。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于六即佛颂研之可知也。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一偈者,赞佛偈也。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虽只八句,净土三经之大纲尽举也。一书者,净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为莲宗之宝鉴。痛哭流涕,剖心沥血,称性发挥,随机指示。虽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捨此则正信无由生,邪见无由殄也。就中最要者惟要解。而初心入门,断疑生信,作险道之善导,示宝所以必趣者。天如或问,妙叶直指,尤为破坚冲锐之元勋也。须知净土法门,具四法界。所有事相,皆事事无碍之法界也。读而修者,切不可执理废事。倘一执之,则事理两丧。如人知意根最胜,而废弃五根,则意根亦无地可立矣。唯即事以明理,由理以融事者,方可无过。所谓净土要旨,全事即理。理事圆融,即契本体。早知师已饱餐王膳,而犹汲汲于献芹者,不过表穷子思归之寸忱,兼欲雪往昔谤法之愆尤也。 

  

发表于 2014-5-2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海曙师书
  友人以时事新报征文启见寄。光企座下发挥佛祖道妙,以结法缘。座下以执心在内,(一)直指见性是心非眼,(二)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三)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四)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地大周遍,(六)一心二门,(七)等七题,令光作论,而曰拟作模范。光幼失问学,长无所知。兼以宿业深厚,生即病目。近十余年来,一切经论,皆不能看。但只执持佛号,忏除宿业。企其仗佛慈力,速生西方而已。何能作论,况曰拟作模范乎。其谦恭自牧,诚可嘉尚。其意见错谬,有不堪详言者。夫欲发挥楞严起信之奥,何不取法乎释迦如来,与马鸣菩萨,及历代古德之注此经此论者,而反拟以光作者为模范。是何异儒者欲发挥二帝三王孔孟之薪传,不以四书五经十三经作模范,而以樵歌牧唱为模范。织师欲织回文古锦,不取织锦者之法则以为模范,而取编芦席者之法则以为模范。何颠倒一至于此。虽然,人之相交,唯贵各尽其分量而已。昔有童子捧沙供佛,佛即欢喜纳受。以沙乃童子力所能办,其供之之诚,与供无上珍馐妙味,等无有异。今以光所易办之沙,供之座下。固知无用,聊将其诚。倘亦用以涂地,庶可灭我罪垢,长我福田。因将七题一串穿来,笼统论之,以塞其责。论曰,执心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乃凡夫之情见也。执心定不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亦凡夫之情见也。非直指见性是心非眼,即末显本,指波即水之真智也。何也。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一一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也。若有在有不在,则非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周遍矣。以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故也。以凡情观之,岂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属生灭,皆非真如。即断惑证真,成等正觉,亦不出生灭之外。以圣智观之,非但断惑证真,成等正觉,固属真如。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全体真如。从本已来,原无一毫生灭之相可得。再进而论之,真亦不立,如本无名。一心尚不可得,有何二门之可论哉。是为究竟真如,究竟如来藏妙真如性,究竟心。正所谓五蕴皆空,度诸苦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者也。如上一番说话,乃光二十年前偶尔梦著者。今承其雅意,献于座下。如曰必须分而论之,详其文义语脉旨趣,则非光之衰颓心目,荒唐学业,所能办也。请求之古德,及当代讲家。自能畅座下之本怀,惬座下之素志耳。

  

发表于 2014-5-2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我也好想找个大师给我占一下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6-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依止上师,不是有大藏经吗?万一依错了,谁来救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