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0|回复: 0

[众善奉行] 僧伽吒经卷四 知苦故求出离 以何方便说-从苦说起(续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僧伽吒经卷四 知苦故求出离 以何方便说-从苦说起(续一)

shuijing 分享


经文:
大风吹令起
割切遍其身
我应受如是
地狱诸苦恼
一切诸众生
见我受此苦
我所有财宝
尽留在世间
男女及兄弟
姊妹亲眷属
父母及知识
奴婢作使人
牛羊诸畜生
我意迷于此
贪著金银宝
及精妙衣服
贪著造舍宅
善工画舍宅
众婇女娱乐
箜篌箫笛音
以此痴心者
香汤自澡浴
如是自娱乐
顽痴无智身
种种而供养
我亦无兄弟
虚妄心贪著
今日受无量
苦痛不可尽
世间胜上味
贪着而噉食
香泽以涂发
宝珠以为鬘
贪色自迷醉
今无救济者
眼为恶业因
见已则生贪
耳因诸音声
闻已则生贪
臂贯以宝钏
指着金宝镮
咽颈著宝璎
脚著于金钏
作金宝罗网
交络覆其身
身著种种宝
以此自庄严
世间第一者
解读:
这是不善丈夫的第二个问题,贪着五欲:对于父母亲属、金银宝贝等等,因迷而贪,以这些东西为庄严。这是与自身利益有关的。
经文:
以为身庄严
细软上妙触
增长于爱欲
种种妙床榻
以自悦其身
种种妙好香
以涂其自身
栴檀龙脑香
以此自涂身
麝香等诸香
用之自涂身
瞻蔔须摩那
以此涂其发
第一精妙衣
白氎自衣身
若舍白象乘
复乘于马乘
为王治国政
人众悉敬重
宫中诸妃后
善学歌舞戏
禽兽在旷野
无事猎残害
作如是等恶
不知后世报
贪噉他肉故
受如是苦报
愚痴无智慧
不知当有死
我以愚痴意
养育于身命
今日至死门
无能救济者
解读:
  这里讲了人世间“贪”的错误。一个少众生由贪而心动,开始知道所谓的对错,开始有了所谓的智慧,最后逐渐变成了老众生。
  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虽然人性本善,但因为人经不起外面所谓的好东西的诱惑,从而放逸、无法自立,甘为这些东西所奴役。这些东西是什么?细软上妙触,衣服是真丝做的;身上每天都涂很多栴檀龙脑香,感觉特别好;每天骑着白象、马;为国王治理国政或者自己就是国王,受人民爱戴;还有容貌美丽的后宫嫔妃,唱歌跳舞,非常快乐……
  但是,人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这些本是自性的自作相。
  其实人在开始修行时,是想行善的,但当他的善念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不往前走了,原因就是满足。满足感会变成一个魔障,牢牢地控制他,诱惑他,让他放逸、不能自制,甘愿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这些欲望就是魔头,它设种种方便,不让人从它手心跳出去。它每天喂人一点蜜,但是蜜里有毒,吃上瘾后,就被控制了。我们心中的欲望,还有杀、盗、淫、妄,就如同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一般,绝对让人上瘾。
  有人说,这些事情挺好的,为什么不去做啊?为什么要观幻它?
  因为后面还有更好的东西——寂静涅槃、畅游如来大寂灭海、僧伽吒正法。
  一切都处在交换当中。有盛世,就有恶世在交换;有天堂,就有地狱在交换。有人能够呆在天堂,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得了一个呆在天堂的机会;但如果他在里面放逸、享受,这个天堂马上就变成天魔诱惑人的魔境,其目的是让人无法自制,成为天魔的奴隶,再回到地狱中去,永远跳不出天堂地狱、盛世恶世的循环。
  其实这是我们欲望的目的,不是我们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的原因。
选择作哪种人?
人既然有了这么多欲望,又产生什么危害?
经文:
汝等诸亲族
何用视我为
何不服胜衣
何故自忧哭
何故不梳发
而受于苦恼
我命终不存
造恶增多故
狐狼乌鹊等
食我此身肉
长养此身体
为诸虫所食
生死因此身
众生则有生
应如是授药
令得离此难
世医不能治
无人救济者
今日授法药
令灭烦恼病
种种养此身
会必归于死
世间无上尊
救度诸众生
寂灭诸佛子
亦能救众生
施诸妙法药
令远离生死
食肉长此身
不知诸苦报
长养于此身
无有少利益
此身顽痴聚
不知少恩分
妻妾男女等
目视不能救
怨结心悲恼
啼哭而号泣
妻妾男女等
不知其恩力
长养得成立
无能救济者
绝望无有知
忧愁入地狱
众生生有苦
后则有死苦
想行触受等
是则为中苦
愚痴爱所转
生在于诸有
为爱欲所缚
乐著于境界
众生无知故
唯有忧恼苦
善法不识知
心但著名利
不知于后世
犹如恶毒蛇
无明缚众生
远离于解脱
不识解脱故
恶业所流转
心有烦恼故
众生住生死
烦恼烧众善
如火焚干木
轮转于五道
无有少乐受
不知好妙乐
在于何处所
清净佛国土
世尊转法轮
如来净音声
说戒定智慧
解读:
  这一段,佛陀教人如何出离六道轮回
  这里把阿修罗道算作天道,故而称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牲、人、天。众生由于价值观不同,甘愿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在这五道中轮回,不知道有清净佛国土。
  有的人心无城府,藏不住事情,说话无深无浅,口无遮拦。这是一种无福、福浅的表现。这个无城府,非绝对的无城府,而是因为无知。如少众生一般,他不知道苦,但其实内心是苦的。因缘成熟时,他的福报耗光以后,心里会生很大的燥气,焚烧他,令他心烦。一般这种人的腿特别硬,打坐时不容易心柔似水。与之相反,福报大的人,打坐容易入定,而且入定得很好。
  还有一种人,特别聪明多智,他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而且测算精确,城府极深极重。因为城府极深极重,他就会用心过重,自私。这种人福报耗光以后,就由天道落到三恶道中去了。
  还有一种人,他也多智,有种种的善巧,做事情都是为众生的,但有目的,也是城府极深,那么他死后容易成为大神大鬼,或者国王之类,就从下面升上去了。
  还有一种,心证涅槃界,外面显现幻法度幻众;外无一相,内心不乱,了知分明,以自己的愿力、慈悲轻安,去度一切众生,建立佛国土。就像阿弥陀佛,还有诸大菩萨。
  众生同一法性,故而本身都是相同的,只因为各人的用心不同,才见种种相。没活明白的众生,是受乐则迷乐,受苦则惧苦,总在挂碍着,没有了自己。因此当苦出现的时候,他立即就会落下去。
  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是不是还是有目的的?能不能观世间相、自身相、法界相皆如幻相? 能不能无四相地行一切善法?
  这就是“世尊转法轮,如来净音声,说戒定智慧”。
修行的要点
经文:
尔时世尊。复告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如是如是。恶行众生命终之后。受诸苦恼无救济者。善果报者今说伽陀
造恶不善业
必入于地狱
吞噉热铁丸
饮于沸融铜
雨火洒其身
遍身体火烧
无处而不遍
展转受苦恼
不知于净乐
于法亦不知
愚痴作非法
远离于乐果
信佛禁戒法
修习于智慧
以净戒具足
速疾成菩提
精进为第一
生净佛国土
宣说善法要
摄护诸众生
具足慈悲心
修行净梵行
具解脱知见
成如来善名
世间之父母
菩提心第一
说此法门者
第一善知识
听此法门者
必作无上尊
具世尊十号
寂灭心相应
解读:
  无救济者,就是无善果报者。
  这里佛陀作了一个授记,讲了一些僧伽吒的修行要点。
第一,信佛禁戒法,严持戒律;
第二,修习于智慧,修习甚深般若;
第三,净戒具足;
第四,精进为第一,即忍,精进;
第五,生净佛国土,即发愿;
第六,宣说善法要,即信解受持,为众生宣说;
第七,摄护诸众生,这是慈悲心;
第八,具足慈悲心,就是发大菩提心,无四相的心;
第九,修行净梵行,这不单纯是戒律,而是行一切善法的意思;
第十,具解脱知见,就是能够彻悟如来的知见,包括《僧伽吒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圆觉经》等等的境界。最后成如来善名。
  这一段从头到尾是一个修行的模式。
  “世间之父母,菩提心第一”,世间之父母是比喻:所成就的一切,皆从菩提心中出生。下面授记:“说此法门者,第一善知识,听此法门者,必作无上尊,具世尊十号,寂灭心相应。”“寂灭心相应”,指心住涅槃界,身体在世间,但是内心一直与自性相应。
信、愿
    法界的根本:无有定相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大地震动。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言。汝观何故大地震动。尔时药上观四方时。见下方界有二十亿众生从地踊出。见上方界二万五千亿众生同时而生。时诸年少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出生者是何等人。佛言。汝等见此大众不耶。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佛言。此众生出为汝徒伴。
    解读:
    佛说:这二十亿从下方世界踊出的众生,二万五千亿从上方世界踊出的众生,都是你的徒弟,你要把他们度尽。这些少年,本身是药上菩萨的无明所生。
    这个地方演释了法界的根本原理:众生界无定相,诸佛界无定相,众生界即佛界,佛界即众生界。因没有定数,故而无相。这就回答了所有外道最终的疑惑。
    很多外道也打坐,也持戒,也发愿,有的人也发愿不当转轮圣王,但是当他们通过修行突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突破不过去了。他们总是有一个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度尽一切众生?
    佛陀告诉他:这一切众生,都是你自性化现出来的。
    所以《金刚经》上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些外道中,有人有神通。当他们修到一定程度,见到很多的佛出世、讲法,度众生无边无量。但是他们很疑惑:为什么众生不见增多,不见减少?那不是度了白度吗?这里给他们解释清楚了。
    此经为正法聚,它灭了一切外道所有的妄念,故而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众生于幻化中生灭(待续)

附录:
共享一些佛教经典、大德开示的电子版(百度云盘):
一,佛经合集(文字,音频)
http://pan.baidu.com/s/1eQiPAYQ
二, 《阿含经》原文及讲解
http://pan.baidu.com/s/1y5rpT
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及注解
http://pan.baidu.com/s/1d56fJ
四, 《僧伽吒经》(原文、抄写板及MP3)
http://pan.baidu.com/s/1dDIchbF
五,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原文及手抄版)
http://pan.baidu.com/s/1hqFUg0c
六, 佛经讲解(大德讲解)
包含:
1,《妙法莲华经》浅释-净慧法师
2,《愣严要解》-元音老人;
3,《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4,《仁王护国经讲义》-圆瑛大师;
5,《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宣化上人.
http://pan.baidu.com/s/1i3DkriP
6,《楞严经》-圣宇法师(视频版-158集)
http://pan.baidu.com/s/1gdDpJMj
7,《楞严经》-圣宇法师(MP3版-158集)
http://pan.baidu.com/s/1eQ22vrs
七, 净空法师开示合集
http://pan.baidu.com/s/1xNh3J
八,南怀瑾全集
http://pan.baidu.com/s/1nt16Nm5
九,佛号与施食仪轨
http://pan.baidu.com/s/1gd9kNOB
十,阿含解脱道次第(空海法师)-视频版
http://pan.baidu.com/s/1i3gHhUd
十一,阿含解脱道次第(空海法师)-MP3音频版
http://pan.baidu.com/s/1ntx3ZML
十二,佛教动画-视频版
http://pan.baidu.com/s/1kTnyFJp
十三,佛教动画-MP3音频版
http://pan.baidu.com/s/1eQss9ou 
十四,八十八佛高清大图
http://pan.baidu.com/s/1pJ2PZNt
十五,般舟佛号(MP3版:1、2、3小时)
http://pan.baidu.com/s/1kThZzJT
十六,楞严经讲解—宣化上人
http://pan.baidu.com/s/1c0h8yn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