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0|回复: 0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圣 严 法 师   著
     悲智注:
  净空邪师编造说:“佛在经典里面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按照这种说法,现在世界上的所有僧人,只要今生“不了道”的,来世岂不是一定会堕入畜生道?谁还敢出家修行?是不是僧人在修行的同时最好从事佛陀严禁的种植生产、经营自活,这样就不会欠谁的了?
  是佛说的就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就不是佛说的,何必非要打着佛说的旗号呢?
  是经典讲的就是经典讲的,不是经典讲的就不是经典讲的,何必非要说是经典讲的呢?
  大地欠农民的吗?福田欠施主的吗?
  《赞僧功德经》云:“破禁比丘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最下犯禁破戒僧,供养由获万亿报”,可见,即便是严重破戒的僧人,仅仅其出家的功德就比所有在家之人功德的总和还要大,也一样能为众生种广大福田,怎么会一方面为施主种广大福田,另一方面只要不“了道”,就一定要得畜生报呢?怎么就一定不得人天报呢?主动施舍的也能谈得上要“还”吗?更何况,就像大地为我等众生产出粮食,是我们欠大地的,我们非常感谢大地的养育,同理,佛法僧三宝为我等众生的无上福田,应该感恩三宝的加被才对,是我们欠三宝的,怎么要“披毛戴角还”?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菩萨戒本》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了道是了什么道?为什么要披毛戴角还?上焉者,有人道、天道、声闻道、菩萨道与佛道;下焉者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高下不等,不得笼统地说“了道”二字即可。当然,通常说的了道,是指出生死、离三界,这又分成易行道和难行道。
  如果是易行道,任何人只要发愿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就能横出三界。难行道是经过三大阿僧?劫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菩萨道,方能成佛。历第一大阿僧?劫满,才能出离三界,这是一般菩萨成佛的通途。我们没有发现初发心菩萨,对于修行的前途,产生怀疑的记载,只要信心坚固,愿心正确,终极的目标不变,就不必畏惧下堕,更不必畏惧披毛戴角的生死现象。
  诸佛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往往是适应众生需要而示现不同的身分和形象,所以,在《本生谭》中,记载释迦世尊在因地时,曾为种种的动物,已度种种动物中众生;中国禅宗史上的南泉普愿禅师,也说死后到山下村庄里做水牯牛。因此,做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只知当下努力修行,至于是否能够出离三界,应该是采取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
  畏惧披毛戴角还的人,他是不敢修行的。鼓吹此生不了道,就要披毛戴角还的人,一定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更不能体认到大乘佛法的襟怀。这种观念阻止许多人出家修行,也使许多已经出家的人感到沮丧和失望,更使得许多出家人变成自私自利,急于自了,不能够产生利益众生、净化社会的愿望,所以,佛教被人指为消极、逃避、悲观。最初这种“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的观念,本不出于佛教,乃是出于破坏三宝的阴谋。因为即使在佛世,也没有要求所有的出家僧众必须即身成就,因此,正常的佛道,是不恋生死,也不畏生死的。前面所说有心破坏佛教的斋教徒们,自己不出家,故说道降火宅,而不降僧中,出家修道也不得道,既不得道而受信施,当然要变做牛马来还债了。其实出家僧尼的生活,多较常人清苦,照顾信徒,服务寺庙,而取得微分的生活所需,还要他们来生变成牛马抵偿吗?除了站在敌视僧尼的立场之外,对此说法,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论根据。故也可说,这跟“地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言,同样的恶毒!事实上,佛在世时,制定比丘托钵,称为“化缘”,以托钵的形象,与在家的信众接触,并为他们祝愿,就是代佛宣化,就是报答信施。出家的形象本身就能使人产生离欲、离苦的作用,何况再用佛法化导,其功德岂能与用劳力生产来求取生活所需的方式同日而语。
  以宗教的立场而言,纵然出家人住于寺院而不与世俗接触,也未能即身成就,只要每日课诵不断,为社会、国家、人类、世界众生的幸福祝愿,已经功德无量。所以在《出家功德经》里说,一天出家也有无限的功德,何况是发了终生出家的宏愿之人,因此,出家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不是临渴掘井式的急就行为,没有必要在一生之中急求自了。
  如果此生不了生死,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以弥陀的本誓愿力,求生西方;一是以自己的愿力,累劫修行。只要信心坚固,愿力不退,就可保证在修行的道上,一路前进,纵然由于初发心的缘故,有时会信心不足、愿心无力、修行不得要领,只要发愿修行,向往出离,出家也比在家牵挂更少,障碍更小。纵然不能够保证未来生中永不堕三途恶道,也不会比在家身分者堕落的机会更多。
  摘自圣严法师著的《学佛群疑》
文章来源:天鉴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6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