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13|回复: 1

虚云老和尚禅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虚云老和尚禅茶诗歌十四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虚云老和尚禅茶诗歌十四首

    虚云老和尚是我国近代禅宗第一高僧,道行高古,著述颇丰,宗门巨匠,名满天下,世寿一百二十岁,传禅家五宗家风,其人志大气刚,悲深行苦,振兴佛教,度生无数。坐历“四朝五帝”历经“九磨十难”,终成救世心愿,堪称人天楷模。
                                                 採 茶
山中忙碌有生涯。採罷山椒又採茶。
此外別無玄妙事。春風一夜長靈芽。
慧焰禪人索茶
春光富足野人家。不問優曇問苦茶。
劫后幽芳須著眼。四時無謝亦無遮。
無影林中一樹花。非紅非白遍天涯。
可憐門外旁觀者。信手拈來當作家。
秋夜偕友坐岑樓
此際秋色好。得句在高樓。
啟戶窺新月。烹茶洗舊愁。
盤桓無俗客。酬唱有良儔。
薄覒z寒意。傳燈論未周。
題寸香齋
寸香陪客坐。聊將水當茶。
莫嫌言語寡。應識事無涯。
岩樹井藤命。駒光過隙嗟。
佛言放下著。豈獨手中花。
山居
山居意何遠。放曠了無涯。 
松根聊作枕。睡起自烹茶。
山居道者家。淡薄度歲華。 
灶底燒青菜。鐺內煮黃牙。
山居無客到。竹徑鎖煙霞。 
門前清水。風飄幾片花。
山居饒野興。柱杖任橫斜。 
閒情消未盡。過嶺採藤花。
山居春獨早。甚處見梅花。 
暗香侵鼻觀。窗外一枝斜。
山居
山居活計總天然。不落時人窠臼邊。
卻向同心通一線。從苗辨地見根源。
亂云堆里坐癡呆。世念銷鎔養聖胎。
地老天荒都不管。松花食盡又重開。
見山忘道山猶擾。見道忘山山更幽。
云散水流天地靜。一聲長嘯白云頭。
林間遁跡世相違。澗曲山深到者稀。
飯罷茶余無個事。白云為我掩柴扉。
怪石岩巉路轉賒。盈眸景色笑參差。
斜栽絕壁千年樹。倒挂懸岩四季花。
湛湛靈池徹底清。亂山涌出月初明。
幾人今古曾吞月。飲者須知滿不盈。
云流石竅影離離。丁斧何時鑿出奇。
凜凜寒風吹劫火。就中消息許誰知。
閱古宿語錄口占
禮罷黃龍已破家。又來重飲趙州茶。
無明當下成灰燼。鷲嶺重拈一度花。
棲茅九華
問道幽棲事幾般。山中風趣有多端。
螢流竹罅金千樹。月洗松溪玉一灣。
帶雪茶花供古佛。含香梅子薦新盤。
有時獨上天臺頂。坐看江南疊翠欄。
贈五台山顯通寺智慧師
禪分祖席又開山。別有生機展笑顏。
死句不拈拈活句。先賢企仰后賢攀。
修心修道無如悟。談妙談玄總是閒。
從此何勞山下問。烹茶挑水聽潺潺。
大覺寺小憩
薰風拂拂過山家。為入松陰路轉斜。
臨水不聞魚戲藻。到門猶見鳥銜花。
定心有覺推支遁。法眼無偏羨永嘉。
小坐竹亭塵頓息。何勞飲我趙州茶。
廈門虎溪與會泉上人夜話
溪連海氣逼虛空。一道懸崖小路通。
山色重重圖畫里。人家隱隱霧煙中。
鷺江水靜月鋪白。雪嶺楓高霜染紅。
更感會公多雅意。烹茶相對話無窮。
和方乃斌居士韻
忽見南山瑞浮。鬱蔥佳氣迥難儔。
材工鳩應經連月①。香火銷沈曆幾秋② 。
禪悟誰能承鑒祖。溪名人尚說曹候。
檀那功德真無量。聊獻新茶學趙州。
①諸君隨帶工師繪測。
②自清初修復又將三百年。
附原韻:
嶺南勝景稱羅浮。福地曹溪堪與儔。
六祖靈身垂不朽。憨師偉績足韆鞦。
名山有幸來虛老。華寺重興仗李侯。
但願甘泉曾飲者。明心見性續新州。
贈林鴻超居士七律並敘
居士與余在福建鼓山晤別已十七年。以相憶深。由閩經港來韶。步行抵云門。年屆古稀。無饑倦之容。暢敘舊懷。不覺夜永。居士宿植德本。向道殷切。惜余無偃祖之餅茶。以接來機。深以為愧。翌日居士以先有預約。必須赴穗。臨行。彼此依依。仍如東林送客。且行且談。不覺又伴至曹溪。贍禮六祖。返馬壩登車南行。居士堅囑書贈。特綴七律一首。並送壇經一部。亦若永嘉之一宿而去也。時乙亥冬月初二日書于南華丈室。
不辭跋涉乳云蹊。為道渾忘困與饑。
笑我已忘煙水夢。與君夜話餅茶稀。
曉風相送曹溪路。午飯才過馬壩車。
一宿覺參心願遂。壇經珍重贈君歸。
虚云老和尚的最后遗嘱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日下午,老和尚向大众作最后开示及遗嘱,老和尚说:“我的最后遗言只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过一会儿又说:“要以正念正心,培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老人训诫我们要好好持戒修行。三世因果看清楚了,才晓得天道公平,一丝差错都没有。

戒 尘法师每天都绕着老和尚走几圈,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七天,老和尚终于出定了。他问老和尚:“您在定中,是有觉知,还是没有觉知呢?若是有觉知的话,就不名为 入定;如果没有觉知的话,那岂不是枯定,不就是所谓的死水不藏龙吗?”老和尚说:“要知道禅宗这一法,原不以定为究竟,只求明心见性。若是真疑现前,其心 自然清净。由于疑情不断,所以不是无知;也因没有妄想,所以不是有知。虽然没有妄想之知,但就是一支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你每天绕着我走几圈, 我都知道,只因疑情之力,不起分别而已。虽然不起分别,因为有疑情在,功用不断,所以不是枯定。虽然不是枯定,这亦只不过是功用路途中事,并非就是究竟 的。所以过去这七天,我只是觉得好像一弹指间就过去了,如果我一生分别心,便会出定了。参禅办道的人,必须将此疑情,疑至极处,一旦因缘时至,打破疑团, 摩着自家鼻孔,才是真正的道契无生啊!”自此以后,戒尘法师就一直跟随着老和尚,对他老人家非常信服和尊敬了。
  
  虚云和尚这里说的疑情的道理,明显区别于一般学禅者虚玄的禅定言论。是真切之言。
虛雲和尚由於平日吃苦耐苦,身體強健,很少生病。偶爾生病,也能不藥而癒。公元一九五三年,虛雲一百一十四歲,在上海主持法會,每日排隊報名求皈依者以千計,趙樸初居士恐虛雲過於疲勞致生疾病,特請上海名醫為其詳,詳嘟Y果出人意料。醫生說他從未曾赃^這樣的脈,虛雲不僅沒有病,且其脈為純陽脈,近來脫落之牙齒復生,足證體能良好,大有返老還童的跡象。二年前雲門事變所受的創傷,業已全部復元。
公元一九五九年,虛雲一百二十歲,各界捐資,請造地藏菩薩一尊,以資祝壽。虛雲令剋日興工塑造,兩月而成。三月,虛雲患慢性消化不良,早午僅吃一小碗粥糜,省府奉北京命,屢遣醫生來,虛雲推辭說:「我的世緣將盡,不必醫治。」一日,雲居山住持性福法師及三寮執事多人來茅篷探視,虛雲說:「我們有緣相聚,復興雲居道場,辛苦可感。我的世緣將盡,倘我死後,全身要穿黃色衣袍,一日後入龕,在此牛棚之西山旁,掘窯化身,火化後,將吾骨灰輾成細末,和入油糖麵粉,做成丸子,放入河中,以供水族結緣。」隨即
口述一偈:
蝦恤蟻命不投水,吾慰水族身擲江;
冀諸受我供養者,同證菩提度眾生。
十月九日,老和尚作最後一次開示,告誡眾弟子,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並作辭世詩: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十月十三日,農曆九月十二日中午,虛雲對眾弟子言道:「你等侍我有年,辛勞可感。從前的事不必說了,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謗受屈,我都甘心。祇想為國內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領大衣,即此一領大衣,我是拚命爭回的。你們都是我的入室弟子,是知道經過的。你們此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個字,曰『戒』。」老和尚說畢,合掌,向各人道「珍重」。一時四十五分,虛雲和尚右臂作吉祥臥示寂。
世壽一百二十歲,僧臘一百零一歲。

农 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 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 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善 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 从。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 厘。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 魔。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 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生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 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 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昔明代罗殿撰有醒世诗曰: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谁能脱离这诗的窠臼,谁就是大解脱人。
  拾得大士传的弥勒菩萨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又偈曰: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 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静 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 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 生慧。修行用功,贵在一心。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年 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 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 不可。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现在你我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惭愧心,发大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 是真实工夫。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 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 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前清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京,我那时跟光绪帝、慈禧太后们一起走。中间有一段,徒步向陕西方面跑,每日跑几十里路,几天没有饭吃。路上有一个老百姓,进贡了一点番薯藤给光绪帝,他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
  
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出家有四种: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
  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
  三、身心俱出家—— 于诸欲境,心不生顾恋。
  四、身心俱不出家 —— 受用妻子,心生耽染。
  
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至。
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着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如觉昏沉来 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 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发表于 2014-2-19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8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