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6|回复: 0

[祖师大德] 离开这个境界,到哪里修,到哪里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总之,性真实,相虚妄”。“性”是能变能生,“相”是缘生之法,是波动现象。一切境界中,真实性在哪里?就在一切境界中,离了相就证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若要“证真实性”,须在相上证;你要证平等性,须在极不平等的境界里证;你要证清净心,须在一切污染境界里证清净心。可见清净处在污染处证,平等处就在极不平等处,是一不是二。在这里证得一,就清净,就平等;离开这个境界,到哪里修,到哪里证?所以,我们真正想修行、想成佛,日常生活中就是最好的道场,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日常工作没有改变,在这里就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得成正觉之心,就成菩萨、成佛,每一个行业都是佛菩萨。于一切境界,不着相而归于自性,乃为真实,般若会上讲的主题、总纲领、总原则就是不能着相,决定不分别、不执著。观照纯熟,当体即空,这是观照功夫得力。初学自然不得力,境界或有或无,有的时候提起,再过一会儿又忘掉,初学的人总是不免功夫或断或续,但不要怕,起步都一样,我们是这样,别人也一样,现代人如此,古人也一样,即使是诸佛如来在因地,当初也与我们一样,所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要常常提起,因此晚课就很重要,早晚养成习惯,纵然有时忘记,到时候就会想起来。早晚课养成提起观想的习惯,若功夫得力,则烦恼妄想、错误的想法、看法少了,我们的想法、看法更合经上讲的,逐渐趋向一致,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真正能体会万法皆空,心就清净,这是观照达到效果。照住就是得定,因为有高度智能,看到一切法,相有体无,在相上可以受用,因为体无,决定不执著,体是空的,执著它干什么!有受用而没有副作用,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起念则有,若无于念,一切皆无,故知本来平等,一切法是因为有念才有,不但身体、健康与人的念头有密切的关系,完全成正比,若扩大,我们的依报环境居住环境,大则地球,更大的太空,许多的现象,包括天文现象,与我们的念头也有密切的关系。你不要以为,地球那么大,太空更大,与我根本不相干,那就错了。我们起心动念引起太虚空都会产生变化,只是我们的念头不太强,变化比较弱而觉察不到,决定有影响。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其影响的范围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如果没有影响那么大的范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这里动一个念头,为什么他会晓得?因为我们的念头像电波一样,已经传达到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知道。念头的生灭,就是波动,不生不灭,波就不动,不动是本体,动是现象,相与体是一不是二。就像水与波一样,不动时称之为水,动时称之为波浪,若问波与水是一还是二,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二,要是说二,根本就是一,波就是水,水就是波,要是说是一,水是平的,波是动的。所以,佛讲真话,是不一不二,决不是模棱两可的话,而是真相。大家从这些事相观察、体会。(净空法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