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30|回复: 8

[慧净法师] 愿生心与菩提心之关系:未发菩提心有愿生心可往生,愿生心即菩提心,愿生心摄菩提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慧净法师:愿生心与菩提心

摘自弘愿寺 《阿弥陀经》讲义-慧净法师

    大乘佛法皆极为重视菩提心,视为成佛之本。净土是大乘,其殊胜在于:即使只为自身离苦得乐而没有普为众生利益,愿往生者也必往生;一旦往生,自然发起广大菩提心,成就广大菩提行。
    净土法门中,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分开而谈,则愿生心比菩提心更重要,菩提心随人根机有发不发,愿生心则尽十方众生必不可少;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合而论之,则愿生净土之心即是菩提心。
    只要有愿生心必得往生之经证与道理如下:
(1)由弥陀誓愿可知。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文: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众生,只要真信愿生而念佛,必得往生;并非限定发菩提心者才能往生。
(2)由世尊劝嘱可知。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无量寿经》“本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闻名愿生,皆得往生,并未要求发菩提心。
    又,《观经》“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之文: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有此三心,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实深信而愿生彼国,同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并未要求发菩提心。
    又,本经世尊三次劝愿,说“已今当愿,已今当生”,也不要求发菩提心。
(3)由极乐立名可知。
    《阿弥陀经》言: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无量寿经》言:
        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往生论注》言: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阿弥陀佛建立净国,立名极乐(安乐),目的在于救度苦恼深重的罪业众生悉得往生。此等众生,罪深业重,众苦所逼,为自身离苦得乐则情真意切,普为利济众生之心则至虚至弱,听闻“极乐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信者自然欣欣乐往。
    这也是世尊开说《观经》的缘起。韦提希夫人作为一切凡夫的代表,并未发菩提心,只为自身离苦而求生净土。如言“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4)由名号果德可知。
    《观经》下辈三品,造十恶、破戒、五逆重罪,未发菩提心,仅以称佛一声、十声往生极乐,即是因为名号本身具含阿弥陀佛一切因行果德故。

(5)由往生例证可知。
    古今多见愚夫愚妇之类,不闻不知菩提心为何物,但只愿生净土,老实念佛,皆得往生。

(6)又,发菩提心者无过普贤十大愿,然而《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发十大愿毕,说“愿生偈”言: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即是以普贤十大愿导归愿生极乐一愿,以愿生极乐一愿摄尽普贤十大愿。故知:愿生心为菩提心之极。

(7)又,菩提心为未成佛之因心,彼佛名号为已成佛之果德,果德自具因心。称名愿生众生,即使自己没发菩提心也有菩提心、菩提行、菩提果,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知愿生心自摄菩提心。
发表于 2013-12-1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13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2-26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楚。。
发表于 2014-12-2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合而论之,则愿生净土之心即是菩提心。"

愿生净土的目的是什么呢 ? 为自己成佛, 还是为回来度众?
发表于 2014-12-26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只为自身离苦得乐而没有普为众生利益,愿往生者也必往生;"

不解,很不解 。 ? ? ?
发表于 2014-12-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的开示很明确的:

  凡修净业者,
第一必须严持净戒,
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第三必须具真信愿。
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
难道印光大师说错了?
不解。
发表于 2014-12-2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怎样理解" 至心,至诚心,深心 "。可能法师们有不同的理解。
发表于 2018-10-27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