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35|回复: 0

[爱国护国] 佛教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2012年11月15日 08:53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贾林华

rdn_50a365aae44a4[1].jpg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深追溯佛教界历史不难发现,从古至今,中国佛教界有着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人士不可胜数。

佛教界的众多爱国先贤,遵循着出家不忘爱国、修行不忘济事的教诲,作出了诸多的贡献。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历史壮举、鉴真大师东渡弘法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弘一法师念佛不忘爱国”、“爱国不忘念佛”的名言、赵朴老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拥党爱民的思想品格,无不说明他们心系祖国,情系众生。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佛教界一直坚守爱国爱教的信念,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赵朴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将佛教界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他指出:“我们新中国佛教徒首先是新中国公民。从我们信奉的佛教教义讲,尤其是从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天职讲,佛教徒应该而且必须热爱、维护世世代代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可爱的祖国,爱国,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要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佛教界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佛教界这种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对佛教自身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佛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世界各国因环保所衍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导致能源危机,如何解决当前的环保问题,更成为当务之急。环保问题的严峻,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实现良性、健康的社会发展。在佛教教义中历来有着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向世人展示护生、放生、不杀生的观点。佛教教义中还有一些观点,与克服物质主义和自私的消费主义的观念相近。而佛教教义中致力于尊重生命的部分,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很多思考。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去恶行善、慈善利他、克己、孝亲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这些观念,对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谐家庭的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历史阶段。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经过符合时代精神的转化,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中的克己观念,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而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的增强又会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我国佛教团体历来重视慈善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佛教团体必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包括广大信教群体的积极参与,当代佛教必然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诸多有益的资源,为国家稳定、人民幸福作出贡献。目前,各佛教团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大力宣传慈善事业的同时,唤醒世人的爱心,引导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广泛参与,这些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此外,通过佛教团体间、宗教团体间的交流与对话,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是新时期佛教团体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