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39|回复: 1

[佛教知识] 什么是“经” / 什么是“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22925237-1_w.jpg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用地藏菩萨自己的名字来命题的,末后这个“经”字是通题。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我们都尊称为“经”。这个称呼是顺着中国人习惯来的,佛法没到中国之前,中国人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训都称之为“经”。像儒家有《十三经》,道家老子的尊称为《道德经》,庄子的尊称为《南华经》,对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这样称呼。佛法传到中国之后,中国人对它很尊敬,同样也称之为经典。根据经典里面的记载,“经”的梵文是修多罗(SUTRA),其本意是线,因为过去佛经是用贝叶写的,写好之后两边打洞用绳子穿起来,所以叫做线。中国人对这个线不太理会,中文直接翻译为“契经”,契经的意思是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根机;契理可以成佛,契机可以度众生。修多罗的中文意思很多、很丰富,实在说都是人心所想生出来的,通常讲有五个意思:
  第一是“涌泉”的意思,好像泉水从地上涌出来一样,滔滔不绝,汩汩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取佛所讲义趣无穷无尽的意思;我们现在讲佛法很有摄受力,愈读愈有味道,愈读愈有感悟,不像世间人的文字。比如我们看报纸、杂志,看一遍后不会再想看第二遍,为什么?一遍的味道就尽了、就没有了,这个味道很淡。世间好的文学作品,大概味道比报纸、杂志浓得多,大家喜欢看、喜欢读,可是如果读到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也不会再想看。可是经典那就不一样,经典的味道永远不会衰退,我们可以做个比较。在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你能看多少遍?看个十遍、二十遍的恐怕不多,看十几遍后还想看么?大概不会再想看了,因为感觉不再新鲜,没味道了。可是《四书》、《五经》就不同,你从小学念到胡子白了还有味道,还是那么津津有味,意味无穷。佛经的味道就更浓了,如果大家能够契入到佛的大乘经典里来,世间的典籍也不会再想看。今年过节,我遇到一个学佛的朋友,他过去对于西方哲学很着迷,曾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崇拜得五体投地,后来感觉自己的许多疑问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然后才有缘接触到佛法,这一读进来那真叫恍然大悟,迷途知返,回头再看那些西方哲学,跟佛法来作个比较,就感觉那真是小儿科,离事实真相差得太远了。佛法讲得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个味道浓,的确像泉水一样往外涌。

  第二个意思是“出生”,能出生一切微妙善法。佛经读了之后,你的心善,你的行为自自然然就善,把你的性德引发出来,所以这个善不是学来的,是自性的自然流露,和涌泉一样自然;而且,心生万法,随着你心地的变化,对佛经的领悟也会不断增长,新的意趣、新的感悟会层出不穷。

  第三个意思是“绳墨”,好像木匠所用的墨斗一样,楷定邪正,可以做为一个标准;换句话说,“经”是判定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的一个绝对标准。绳墨是比喻,过去,木匠锯木头要先用个墨斗拉一条黑线,然后压着线锯;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了,多数已经不用这个东西,它的意思就是标准。

  第四个意思是“显示”,它能够显示真理。对于不同觉悟的人,显示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最终显示的一定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即客观规律性。

  第五个意思是“结鬘”,用花结成鬘,非常的庄严。结鬘就是贯穿诸法,要用我们现在讲就是科判,就是章句之学;它的文字组织自始至终一脉相承,有条不紊,取这个意思。佛经的文字结构非常严整,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嫌少,它的思想体系非常圆满、非常清楚。我们现在写文章,经常引经据典,其实所引用的很多都来自佛经,只是读佛经的人少,不晓得出处而已。

  除去这五个意思,修多罗里头还有很多含义,像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面就讲了十个意思,《华严》是以十代表圆满。可是我们通常解释经的意思多半是用“贯、摄、常、法”四个字来解释。

  “贯”,就是贯穿所说之理,也就是结鬘的意思,是把佛所说的义理,都连串在一起。用现代的话来说,佛讲经说法很有条理、很有层次,有条不紊,真是好言说、好文章,是科判之学。中国在后期学术界里面所谓的章句之学,就是从佛经科判之学变过来的,佛法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界的影响很深。拼音也是从华严字母里面学到的。

  “摄”是摄受,就是刚才讲涌泉的意思,这里头其味无穷,能摄受人心,让你接触到、读到之后欲罢不能,你会非常欢喜,它有这个力量。而且这种法味永远不衰,愈深入愈浓厚,这是世间任何书籍都办不到的,它有这么浓厚的摄受力。“摄”是摄其所化机,不是所有人读佛经都能读懂,都会感兴趣,这要看善根机缘,哪一位众生听了这部经,明白了,那他就是机缘成熟,经就是摄持所化的机,好像磁铁一样把他吸过来。

  “常”,古今不变为常,我们现在所说的真理,那是真的,永恒不变。佛所讲的理论方法永远不变,超越时空。古时候三千年前,佛遵循这些理论、方法修学得成就,现在三千年后的现代人,用这个方法、用这个理论,同样能成就,超越时间。古时候印度人用这个方法能成就,现在中国人用这个方法也能成就,超越空间。超时空的作品,这是真理。

  “法”就是法则、规矩,亦称“法本”,法的根本、法的源流、法的基础。就好比是一种宪法,这种宪法三世同遵,过去世、现在世、末来世都要遵从这个法;所以,“经”是一字不变的,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这叫经。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你决定成功。

  《地藏菩萨本愿经》具足“贯、摄、常、法”四个意思。我们依照这部经的理论方法修学,成就自己的地藏法门。以这个为基础,才能建立一切大乘佛法,建立净土的佛法;离开这个基础,给诸位说,无论什么佛法统统不能建立。所有大乘法、净土法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离开这个基础就没有佛法,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真正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学佛能有成就,地藏法门不能不重视,不能不认真去修学。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30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