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2|回复: 0

[其它] 佛法(续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法教导我们:在三界世间,一切有为法之地,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缘起的、无恒的,

里里外外没有什么“自我”、“灵魂”或“我”那样永恒不变的、永久的或绝对的实体。虽然在习语中有“负面的真谛”一词,但真谛却绝不是负面的。

体证这真谛,是指没有无明、没有虚幻,或说如实知见,或是贪爱的止息和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

涅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如果是结果,就是由某种因缘而获得的效应;那就是缘生的法,不是无为的非因缘法了。

所以涅槃既不是因、也不是果,涅槃是超越因果的。真谛不是结果,也不是效应。不是像禅定或观智产生的思想状态,涅槃就是涅槃。

我们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自己亲见、亲证涅槃。有路可以通向涅槃,但是涅槃并不是那条路的结果。

应注意在九种出世间法当中,无为法的涅槃,是超越道和果的。涅槃不是一种结果,不是什么东西产生的。

譬如我们沿着一条小径,可以到达一座大山,但那座大山,并不是那条小径的结果或效应。

又譬如,我们可以看见一道亮光,但是那道亮光,并不是我们眼睛视力的结果。亮光本来就有,只是我们用眼睛看见了它而已。

同样的,涅槃本来就有,本来就存在着,只是你用道智与果智看见了它而已。至于如何获得道智与果智,那便是佛教的目的——勤修戒、定、慧。

很多人问:“涅槃之后有什么?”这问题是问法错误,因为涅槃是最终的真谛。既然是最终的,其后就不能再有什么别的了。

如果涅槃之后还有什么,那才是最终的真谛,涅槃就不是了。一个名叫罗陀的比丘,曾用另一方式问过佛陀这一问题:“涅槃的作用或目的是什么?”

问这问题之前,他是先假定涅槃之后,仍有别的什么事。所以,他要问般涅槃之后的作用或目的。

因此,佛陀回答说:“罗陀!这问题无法获得其结果,是没有意义的。修习梵行,就是以涅槃为其目标,为其进入绝对真谛的最后关口、为其最终的目的。”

有些流行但用词不正确的表达,如“佛陀死后进入涅槃或般涅槃。”引起了许多对涅槃幻想式的揣测。

有的作者常用“佛陀涅槃后”而不说“佛陀般涅槃后”。“佛陀涅槃后”一语是没有意义的,在佛典中找不到这种说法,应该说“佛陀般涅槃后”。

人们一听说“佛陀进入涅槃或般涅槃”,便认为涅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领域或是一个位置,那里有一种神秘的存在;

随即,人们就按照自己熟悉的“存在”一词的涵义,极力想像涅槃是什么样子。“佛陀进入涅槃”这一流行的说法,在巴利语原典中并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根本没有所谓“佛陀死后进入涅槃”这一事。巴利语中有parinibbuto一词,用来表示佛或阿罗汉等亲证涅槃者的逝世,

但这词的意思并非“进入涅槃”,这词的意思仅仅是“完全谢世”、“完全熄灭”或“不再后有”而已,因为佛或阿罗汉死后没有再生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佛或阿罗汉死、般涅槃之后怎么样?这属于不回答、无记的问题一类。

甚至佛陀本人在谈到这个时,也表示人的词汇无法表达阿罗汉死后的情形。在回答一个名叫婆磋的游方者的时候,

佛陀说:“那不适用于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死后凡是生、不生等习语的用法都不合适;色、受、想、思、识等根由,都已彻底根除无遗,不再生了。”

一般上,常把阿罗汉之死与柴尽火灭,或油尽灯灭相比拟。这里有一事必须清楚明白了解,不容混淆。

这就是:以“火焰的熄灭”作比拟的,并不是涅槃本身,而是指亲证了涅槃、由五蕴和合而生的“人”。

换言之:熄灭的是“人”,而不是涅槃本身。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因为许多人,甚至一些大学者,都常误会或误解涅槃的这一譬喻。

涅槃本身,从来都不与熄灭的火,或油尽的灯相比拟。关于涅槃,还有一个很流行的问题:如果没有“自我”,没有“我”,谁来亲证涅槃呢?

在进一步谈涅槃之前,先让我们自问:如果没有“自我”,谁来想呢?在此,我们已经明了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思想的后面并没有思想者。

同样地,亲证涅槃本身就是智慧,就是亲证者。在亲证的后面,并没有别的自我。在讨论苦的根源——集谛时,我们已经明了:

众生、事物或系统,不论什么,凡内在有生的本性者,其内在也必含有自灭的本性或种子。苦与轮回,内在都有生的本性,所以其内在也必含有自灭的本性或种子。

苦之因的渴爱,因贪、痴等而生,因智慧而灭。渴爱与智慧,都在五蕴之内。因此,五蕴生起与熄灭的种子就在五蕴之内。

这正是佛陀下述名言的真正意思:“正是在这众生的有感、有情的六尺身躯内,我说就有一个世界及其生起、熄灭与导向熄灭之道。”

这里“世界”二字,代替了“苦”字。这意思就是说,所有这四圣谛也就在这五蕴之身心内,在你我之内,没有什么外在的力量使苦生起与熄灭。

下一章将叙述,按照第四圣谛发展和培育起来的智慧是如何看到、明了生命的奥秘,即如实地见到事物的真相。

这奥秘发现后,这真谛见到后,所有一切狂热制造相续轮回的虚幻力量就平静下来,无能再产生任何业行。

这是因为此时已无虚幻,已无继续生存的渴爱了。这就像精神病患者,自觉到他疾病的原因时病就治愈了一样。

几乎在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达到。涅槃却可以就在今生实现,无需等到死后去“获得”。

凡是亲证真谛、亲证了涅槃的人,世上再没有比此人更快乐的众生了,因为他摆脱了一切折磨人的错综复杂的执迷、悲忧和苦恼等。

他的心理健康完美无缺,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时里。因此,他丝毫不突出自我,只以最纯净的心在感受着一切。

他喜悦,欢跃,享受着纯净的生活;他无所忧愁,感官愉悦,内心宁静而安详。他既无自私的欲求,又无嗔恚、愚痴、自负、傲慢等一切污垢;

他只有清净与温良,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谅解与宽容。他为别人提供的服务最为纯正,因为他没有“自我”的念头。

他不求得生,不积聚,甚至不积聚精神食粮;因为他摆脱了“自我”的幻觉和求再生的渴爱。

涅槃超越一切二元与相对的习念。因此,涅槃超越我们的善恶、是非、存在与不存在等等的概念。甚至用来形容涅槃“快乐”的一词,其意义也迥然不同。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说:“贤友!涅槃就是快乐!涅槃就是快乐!”优陀夷问他:“可是,尊者舍利弗!如果连感受都没了,哪来的快乐呢?”

舍利弗尊者的回答,具有高深的智慧意境,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他说:“没了感受本身就是快乐。”

涅槃超越逻辑与推理,无论我们怎样埋头钻研,去推测涅槃、推测这最终实相,往往只是一种绞尽脑汁而无用的消遣而已;走这条路,我们将无法了解涅槃。

幼儿园的娃娃不该与人争论相对论,如果他耐心而勤奋的钻研学问,会有一天他也许会懂了。

涅槃是要由智者自己亲证的,如果我们遵循那条八圣道,耐心而勤奋地前进,热诚地训练、净化自己,获得必要的精神上的成长,

会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证涅槃,而无须费心钻研谜一样艰深的高调文字。因此,现在让我们回头转向导致亲证涅槃的大道吧!

第四圣谛的道谛,就是亲证涅槃、解脱一切苦难的大道。一般称这道路叫做中道,因为它避免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通过感官的享受去找乐,它是“低级、庸俗、无益的凡人之道”。另一个极端是通过各种自虐的苦行去找乐,它是“痛苦、不值、无益”。

佛陀自己,起初就尝试了这两个极端并发现两者都空无用处,然后通过亲身的经验,找到了“产生见与知,从而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的中道。

这中道一般称为八支圣道,因为它由八个部份组成。这八个部份是: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定。

佛陀现身说法整整四十五年,看来他说的整个法,几乎全部都是以这一道谛为根本的。他的习惯,是根据不同听法人的成长阶段,

以及理解和力行佛法的能力,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与不同的措辞,解说这一道谛。应该提到的是:三藏里佛陀所说成千卷经文的精髓正是这八圣道。

读者不必认为,这八圣道必须按上面惯例的次序逐道修习,而应该按个人的能力尽可能同时一起修习。这八圣道彼此相互关连;修习其中某一道,也有助于修习其它各道。

要通过这八圣道培育佛陀所教导的戒、定、慧,并做到完美。因此,如果将这八圣道按戒定慧三类分别阐述,易于更好地、有条有理地理解这一圣谛。

其中的戒,是建立在对一切众生慈悲这一基础上的。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谈起或写起佛法来,往往沉迷于枯燥的哲学争论之中,而忘记了佛法的这一崇高思想。

佛陀说法正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众生的幸福,为了对众生的慈悲。”佛法教育我们:一个人要完美,必须具备两大品性——慈悲与智慧;而这两者都必须同样等量地培育。

这里,慈悲代表爱、善、宽恕等情感方面的其他高尚情操,也就是心的品质。而慧则代表理智方面的品质。

一个人只发展情感而忽略理智,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好心的傻瓜;只发展理智而忽略情感,就可能成为一个铁石心肠的思想家,对人没点感情。

因此,一个人要完美,必须同样等量培育慈悲与智慧两者。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

以慈与悲为根本的戒律,包括八圣道中的三道:正语、正业与正命。正语的意思是:(一)不说谎,(二)不两舌、不窃议、诽谤或发表,足以引起个人间或团体间憎恨、敌意、对立、不和的言论,

(三)不说恶口,不用粗暴、粗野、无礼、恶毒或谩骂的言辞,(四)不说绮语,不进行无意义、无益而且愚蠢的饶舌与空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