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61|回复: 0

般若空性故事三则—索达吉堪布讲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节选自《般若摄颂》浅释

    故事一: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菩萨常善修习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意思是说,一切菩萨长期欢喜修行空性相,因为修空性的缘故,前所未知的一些道理而今就能知道。

    但这些新的认识,完全是依靠对般若经典或中观论典的闻思修行产生的,所以为他人传讲的功德就不可思议。

    其实,若能传讲空性法,即使别人生起邪见,也有很大的利益。《杂譬喻经》中有一则公案:文殊菩萨在因地还是凡夫时,有一位叫喜根的菩萨,他是大乘佛子,在很多地方经常宣讲大乘般若空性的意义。当时文殊菩萨学小乘法门,天天很精进地行持十二头陀行等,听说喜根在传授大乘法,也顺便去听了一下,但没有生起真实的信心,或者说没办法接受,因为喜根菩萨讲贪嗔痴烦恼的本体就是菩提涅槃,与法性的本体无离无合。

    后来他到喜根弟子那儿去,并对他说:喜根菩萨讲的不合理,因为他说贪嗔痴烦恼的实相是本来清净的空性,而它们本来是应该舍弃的不净之法。当时喜根的弟子也给他传讲了空性的道理,但他不但不接受,反而生起嗔恨心。后来喜根弟子为他宣讲了七十颂的空性赞叹文,但每讲一颂他的嗔恨心就更严重,到七十颂全部讲完时,他就生起了很大的邪见。

    在那个时候大地裂开,他直接堕入无间地狱,感受了无量无边的痛苦。后来获得解脱得到人身,然后他才知道:“不信妙法,其罪重也。”意思是,没有深信妙法,其罪业非常严重。从此之后当他听到空性法义时,因为以前听过空性的原因,就很容易接受。后来通过专精修学,终得大智慧,而成解空第一。

    既然智慧第一的大菩萨文殊师利,在因地时因对空性法门生起邪见而堕落,也因听闻过空性法门而得大智慧,那就说明在是否听闻空性方面,听比不听好。所以即使他人对空性生邪见也要传讲,因为这很有功德。

    故事二:
    如果谁知道福德如幻如梦、无有实有,并如是而行,那他就在真正行持佛陀的智慧行境。这样的行者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无量无边无有本质或如幻如梦的福德或功德。佛陀在《中般若经》中也说:“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但没有学过般若的人,自己有什么样的功德,一直把它当作实有。其实,轮回与涅槃,地狱与极乐世界,众生与阿弥陀佛,一切皆如幻如梦、恍恍惚惚。虽然从来没有学过空性的人不能接受,比如:阿弥陀佛如幻如梦不行,他是实有的,但执著实有根本不对。所以《大宝积经》中,八亿天人才在佛陀面前这样发愿:“我等常愿得如佛,见一切法亦如幻;我等行此佛境界,愿得成佛无有疑。”方便的时候大家应经常读诵此金刚语,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凡夫,但应祈愿得到佛陀一样的境界,即现见一切万法无有实质、虚无缥缈,同时还要行持善法、利益众生。
    另外,虽然整个世界的状况或真相就是这样,但若我们一点境界都没有,光是口头上说,那也不合理。以前藏地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其寓意是:如果自己心里没有真正的观想能力,光是口头上会说,也不合理。这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上师正在为众多人灌顶,本来灌顶的宝瓶应放在每一个人的头上作加持,还应让每一个人都喝加持的甘露,但上师偷懒,觉得人太多了很累。于是他给大家说:我现在将灌顶的器物摇一摇,你们每一个人观想已经获得了就可以,这样也能得到一模一样的功德,不用我亲自下来。然后上师摇一摇,大家也这样作了观想。
    在接受灌顶的人群中有一位妇女,她因前世善根深厚,今生精勤积累资粮,以及佛的加持力和自己信心力的聚合,当时她依靠灌顶的词句已经现前了证悟,即获得了圣者的果位。她用他心通一观察,原来上师完全是偷懒,根本没有真正的境界。灌顶结束后,弟子们一个一个地向上师供养,上师也很开心地一个一个地亲自接受。本来那位妇女准备供养一瓶酸奶,但她到上师面前却摹仿上师刚才说话的方式说:这里面有非常好的酸奶,我摇一摇,你观想一下就可以了。然后她在上师面前把酸奶摇了一摇就带走了,后来那位上师很不好意思。确实也是,如果灌顶的时候有这样的观想能力,那现在以观想接受酸奶的能力也应该有。当然,将福德、善根等观想为如幻如梦的境界到位时,这些都是可以的,但若还没有到位,光是在口头上说,那就不可能真实现前。

    故事三:
    唐朝时,有一个比较出名的人叫李渤,他问智常禅师:佛教中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即巨大的须弥山可以藏在小小的芥子中,小小的芥子可以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这绝对说不过去,因为芥子不可能容纳须弥山,所以这唯是骗人。禅师以善巧方便的语言进行驳斥,他说:别人说你读破万卷书,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是不是这样?李渤说:那当然,我是读破万卷书的人。禅师说:你所读的万卷书藏在哪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头说:藏在脑袋里。禅师说:你的头就像椰子那么大,这里面怎么能容纳万卷书?或者说,万卷书怎么能容纳在你小小的头里面?李渤当即哑口无言。据说他当时恍然大悟,但不知他的悟性到底怎么样。可见,在世间人对空性法门和无量大乘广大行为实在不能接受时,我们就要以浅显易懂的比喻来给他们解释。
    所以,大家先要认识空性法门的功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还要读诵、思维、修行。如果实在无能为力,也应把空性法门的法本放在干净的地方,经常作供养、祈祷。若这样的条件也没有,那在每一次拿到般若法本时,也应放在头上顶戴,并生起信心——这是真正的如意宝,而且不管到哪里去都要带着法本。学院中很多道友都发愿《般若摄颂》的法本不离身体,到哪里去都带着,但后来我在外面遇到部分道友,他们却说我忘了,这就不太好。

     

文节选原文部分内容,为开启学佛过程中的般若之门,般若不可不学。学习全部内容请下载原文。
下载:智悲佛网《般若摄颂浅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