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4|回复: 8

[其它] 观禅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雷迪大师认为西方佛教徒在修习观业处时,需要一本与此有关的著作,以做为禅修前的指导手册,因此雷迪大师写了这本《观禅简介》。

他先以巴利文,后以缅甸文撰写此书,本书乃译自缅甸文。此书论述下列几个主题:颠倒想、妄想、执着、四大、四圣谛、善恶趣、现象界的因、神通、遍知。

每一个主题,雷迪大师均给予充分解说,并提供简短的例证。某些例证乃引用巴利三藏经典,而其他的解说则出自雷迪大师的修行经验。

观禅的目的,是分析和观察究竟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特色,并从修观中断除烦恼,亲身实证涅槃。

凡夫俗子认为,虚幻的‘我’(没有实体的我),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我执’源于无明,或由于不知不觉,或由于错误的见解。

在习禅者开始禅修之前,他应该知道‘我执’是如何形成的,和如何被坚持着。

而为何‘我执’如此的根深蒂固,以及‘我执’甚深到何种程度,以致于无论人们用何种方法去破除,仍无法根除或动摇它。

那些坚信有‘我’的人们,其命运又如何?本书的前五节将处理这个问题,而读者们将可以得知‘我’的信仰,乃由颠倒想所致;

而自尊、自大,乃由妄想而起。由于坚持有‘我’的信仰,四恶趣将是他们共同的命运。在四圣谛和因果的标题下,本书将指出‘自我’及认同中的意义。

个体生命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是由众缘和合而产生,构成生命的类别,将被有条理的和详细的解说。

禅修者窥知此等事实,在开始禅修时,当谨记在心:一切现象是瞬息万变的,是生灭不已的。

在观察事物时,有所谓的‘如实观’,意即按照事物固有的三个特相——无常、苦、无我(没有实体)来观察它们。

在神通和遍知的标题下,将说明观智的种类,并适当的解说每个生命的意义:生命个体是如何发展的,

而何时生命可至圆熟境界,和如何达到最后的目标——证入涅槃,这些将被一一揭示。

在结论中,雷迪大师引用佛说:“比丘们!一个坚忍不拔的人,无事不成。”禅修者应该永不放弃习禅,直到他获得解脱之道。

这是具有鼓励性质的忠告和结语。因为某些人,比其他的人更有品德,也比其他人对自然界、现象界更具有洞察力,能观察到他们的无常、苦、无我。

然而,其他的人则不然。那些坚持不懈、精进禅修的人,必将证悟涅槃、获得道果,若非在今生,便是在下一世。——英译者 U Nyana


《观禅简介》正文:毗婆舍那(Vipassana观禅),是指连续不断地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究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的现象;

或者随观集法与灭法,即因缘生灭之法。它将渐次地引导人们,由粗略直到细腻的观察。

所谓细腻的觉察,是指以定力为工具,去观察究竟色法(极微物质中的地、水、火、风等),究竟名法(心、心所)。

究竟,即分解事物至最终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与辨别究竟名色法的自性相(各自的特质);

为了彻底了解十二缘起支的因缘流转(一因缘之生是另一因缘生的条件)与还灭(一因缘之灭是另一因缘灭的条件);

也为了观察与辨别这些名色法的共相(指无常、苦、无我三实相)。

透过修习毗婆舍那,而不被爱染、邪见牵引,最后体证到究竟名色法的灭尽而证悟涅槃。

纯观行者,未混杂修行奢摩他的观乘行者之意。《清净道论大疏》中提到纯观行者,是未得安止定,即开始观照五取蕴的生灭者。

一、观禅以培养刹那定,和见到究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为取向。修习止禅,则以心的完全安止(古译等持、三摩地)为取向。

二、观禅,是观察身、受、心、法四念处。当修习身念处时,不拘任何姿势,任何地点均可观察。

修习观禅时,持续专注于所缘境,如:观触、感受、识的生灭现象。观色的集法,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净色才有吸气,

以及具有身、心、鼻净色才有呼气。从观察因与果及其生灭,可体悟到无常,并获得更高阶的观智。(《中部注》)

三、修习观禅时,藉着观察名法和色法的生灭,可暂时伏住五盖;若要永断五盖,必须渐次圆满十六观智,证得道智、果智,获得涅槃。

四、修习观禅时,可作短暂的思惟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作为加行及断结之力;闻、思法义,可增加正知见。

若是见到名法和色法的生灭时,则不宜多作思惟。因为思惟时,心念会变粗,将失去定力。

五、禅修时,当妄念生起,必须观察它,直到妄念消失为止,当杂念减少,有时禅相会出现,禅相是作为禅定进步的参考,相当重要。

六、修习观禅,亦可获得五禅支,有时可见到名法和色法的生灭相(无常相)。

七、修习观禅时,不能有所求,不能有断结、证果的心。

要适时调顺三相:三摩地相、精进相、舍相。定根与精进根要平衡,因为过度精进,有时心会躁动不安。

八、修习观禅,是以四念住为对象,并无固定目标,所以修习观禅只能培养刹那定,无法获得持续的安止定——四禅八定。

九、修观禅可由无常的遍作,直至亲见涅槃(通过出世间的禅那心路过程),其间不必先有止禅的基础。

十、修习观禅者,临终时若修无常观(遍作),可投生为人或生往欲界天。

十一、纯观行者以慧得解脱,得漏(烦恼)尽,证得涅槃。

(一)三种颠倒:颠倒是指迷惑、错误的观察,或指认假作真,以真为假。有三种颠倒,亦即: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在这三种颠倒中,想颠倒又可分为四种,即错误地:1.视无常为常。2.视苦为乐。3.视无我为有我。4.视不净为净。

至于另外两种颠倒:心颠倒和见颠倒,亦复如是。所有这些分类,均被涵盖在这是我、我所有、我的我自当中。

在此,将这三种颠倒予以个别的阐明,以野鹿、魔术师、迷路者的三种譬喻,来详细解说。

以下是以野鹿,来说明想颠倒:有位农夫,在一片大森林中,种了一块水田。当农夫离开时,野鹿来到稻田里,去吃稻谷的嫩穗。

因此,农夫做了一个稻草人,并把它竖立在稻田的中央,以便惊吓野鹿、驱赶野鹿。

农夫用绳子,把稻草绑成人的形状,有头、有手、有脚。他以白色的石灰,涂在锅子上,作为人的面貌,并把它放在稻草身的上头。

农夫以旧的衣服,盖在稻草人的身上,并以弓箭放在它的双手之上。

当野鹿如常般的来吃稻谷嫩穗时,当它走进田里,看到了稻草人,野鹿以为这是真的人,于是在惊吓中逃跑了。

在这个例子里,这些野鹿以前曾经见过人,在它们的记忆中,保有人的形象。

按照它们当时的认知,它们错认稻草人为真实的人。因此,野鹿们的认知,是错误的认知。

想颠倒在这个野鹿的譬喻中,被显示出来,这个譬喻非常清楚,且容易了解。

这种颠倒想,也以迷路者的例子来说明,失路者无法判断基本方位——东方、西方,或南方、北方。

于他所在的地方,虽然日出、日落,可以被任何张开双眼的人清楚的察觉;然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错误,要更正这种错误是极为困难的。

我们经常误解许多事情,与事实相反的误解,例如:视无常为常,视无我为有‘我’。

由于‘颠倒想’,我们错误的认知事物——正如野鹿视稻草人为真实的人,即使他们的眼睛,是张得大大的。

接着,将以魔术师的例子,来说明‘心颠倒’。

有一种虚假的杂艺,叫做魔术。藉着魔术,陈列在人群前的土块,在他们眼中变成了金块或银块。

魔术的力量到达如此程度,以致于混淆了人们的视觉,而代之以异常的视力。魔术能暂时把心弄颠倒,当人们能自我控制时,他们视土块为土块;

但是,当他们在魔术的影响下时,他们视土块为金银块,他们看到金银的特质:明亮、黄的、白的等等。

因此,他们所相信的、所观察的,以及他们的见解,变成了错误的。

同样的,我们的思想和见解,也经常认假为真,我们经常如此惑乱自己。例如:在夜晚,我们经常误以为我们看到一个人,而事实上,那是树干而非人。

或者,当我们看到一堆灌木丛,我们会误以为那是一只野象;或者,看到一只野象,而误以为是灌木丛。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我们的误解,是由于心的颠倒。心颠倒比‘想颠倒’更深、更难测知。因此,‘心颠倒’以认假为真,来欺骗我们。

然而,‘心颠倒’不如见颠倒,根深蒂固,‘心颠倒’可以很容易的被更正,藉着调查和研究事情的因与果,即可得知真相。

其次,以失路者的譬喻,来说明‘见颠倒’。有一座巨大的森林,林中住了一些夜叉鬼,这些夜叉在里头建立了村落。

某日,一些旅客来到森林里,他们不知道穿过森林的路径。而夜叉创造了一些壮丽的村镇——宛若天上的村镇;

夜叉们则假装为天人,或男或女。夜叉也建造了一些如天堂般舒适的、令人愉快的道路。

当旅客们看到这些景物,他们相信这些道路,会带领他们到达较大的村镇,因此,他们离开正确的道路,走向错误的道路,走向夜叉所建立的城镇,因而遭受苦难。

在这个譬喻中,巨大的森林,代表着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旅客们则指居住在三界中的众生。

正确的道路,是指正见;错误的道路,是指邪见。此处所说的正见,有两种:一为世间的正见,一为出世间的正见。

世间正见认为:所有众生是他们行为的主宰者,无论是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都会自作自受。这些行为(业),将终身跟随着我们。

出世间正见,则指有关名色法、十二缘起、五蕴、处、界、无我等的正确见解。

在这两者当中,世间正见是通往轮回的路,而善趣是人类、天神和梵天的住处,宛如那些善人们的住处。

那些否定业果法则,否定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及果报的邪见,即虚无论、无因论、无作见等邪说,这些邪见犹如那些错误的、引人入歧途的道路。

而那些不幸的世界(恶趣),是遭受折磨的动物、饿鬼、阿修罗、地狱众生的住处,犹如那些夜叉的城镇。

具足正见,是趋向证悟的因素之一,宛如正确的道路,引领我们出离生死轮回。而涅槃,宛则如善人所居住的城镇。

‘我’、‘我所’、‘我的自我’的见解,犹如错误的、引人进入歧途的道路。

善趣是人类、天神和梵天的住处,但也是无止尽的轮回的场所,犹如夜叉所创造的城镇。

上述这种不正见,又可称为见颠倒。这种见颠倒,比‘心颠倒’更坚固、更深植人心,更难以去除。所以,这三种颠倒又称为三种障碍。

(二)三种妄想:mabbana意指妄想、自我本位的判断、高度的想象力,或是自我想象为另一个人。

由于无知而产生颠倒,由于颠倒而产生妄想。有三种妄想,亦即:

1.爱妄想:对感官、欲望的幻想。2.骄慢妄想:自满、自大的妄想。3.见妄想:在知见上产生错误的妄想。

在这三种妄想中,爱妄想,是指想象‘这是我的’、‘这是我自己的’,执取于事实上并非‘我的’、‘我所有的’事物。

就胜义谛而言,并无真实不变的‘我’。既然没有‘我’,当然也就没有‘我的’、‘我所有的’、‘我的自我’。

尽管如此,个人与外在的物体,均被分为‘这是我的,其他的东西不是我的’;以及‘这是我自己的,其他的东西不是我自己的’。

这种状况和妄想分别,叫做‘爱妄想’。个体,指某人自己的身体和器官;外在的物体,指某人的亲戚,例如:父母等等,和某人的所有物。

骄慢妄想,是指个体的高度想象,如常表达的‘我’、‘我是’。

当它被所谓的个人特质和外在的事物所支持或受到鼓舞时,它变成气焰非常盛的傲慢和狂妄自大。

在此,个人的特质,是指眼、耳、手、脚、美德、直觉、知识、权力等;而外在的事物,则是指家庭、亲戚、环境、住处、财产等。

见妄想,是指将个体设限在‘自我的框架、我的原则、我的要点、我的东西、我人、我的典范’之中。

正如土壶和土钵,顾名思义,即知他们是土制的,是何形状,及其何以被称为土壶和土钵。

又如铁壶和铁钵,顾名思义,亦知他们是铁制的,是何形状,及其何以被称为铁壶和铁钵。

土和铁以同样的方式,来制造器具。同理,四大(地、水、火、风)中的地界,构成了种种生命和‘我’;

‘我’这种妄想分别产生,生命是由种种元素构成,‘我’也亦然。此处所说的元素,是指构成生命的要素。

水和其他地、火、风元素,构成了肉体生命。上述的过度自我评价或见妄想,稍后,将做更详细的解说。

这三种妄想,又称为三种执见,或三种执取,用以显示他们执取的力量,是多么的坚固、牢固。

由于这三种妄想造成错误的行为,这种错误的行为,往往会渐渐地、不断的增长,且超过所有的界限、范围,且永无休止。因此,它们又被称为三种迷执。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1)

为何我们说:“凡是生灵皆害怕死亡。”因为死后可能堕入四恶道。

如果死后不会堕入恶道,而且我们可以选择再投生的地方,若果真如此,人们将不会如此害怕死亡。

有时候,也许有人在活了相当长的岁数之后,渴望投生他趣,因而渴望死亡。

为了说明生在人趣是多么的殊胜,《爪顶经》和《盲龟经》将被引用。在《爪顶经》中叙述:

有一次,佛陀拿了一些尘土在他的指尖上,并问弟子们:“诸比丘!我指甲上的尘土与大地上的尘土相较,何者为多?何者为寡?”

弟子们回答:“世尊!您指甲上的尘土较少,大地上的尘土较多。与大地土相较,您指甲上的尘土是不值一提的。”

接着,佛陀说:“诸比丘!即是如此,那些天神和人类去世时,能够再生在天界和人间的,亦如我指甲上的尘土般稀少;

而那些投生在四恶道中的人,则如大地上的尘土般那么多。那些在四恶道中死去的众生,能够投生在天界和人间的,

亦如我指甲上的尘土般稀少;而那些一再投生在四恶道中的众生,则如大地上的尘土般那么多,它们是数不清的。”

《爪顶经》中的主要内容已如上述,然而要叙述四恶道中众生的数量,可以用四大洋中所栖息的无量众生来证明。

由此可以得知,人类的恶业是多么的深重,亦即人们在死亡之后,有极多的可能会投生到四恶道。

在《盲龟经》中记载着:有一次,佛陀对弟子们说道:“诸比丘!在大海洋中,有一只双眼皆盲的乌龟。

这只乌龟跳入深不可测的大海中,它不停地朝向四面八方泅游。同时,有一只牛车的牛轭,随着潮汐、水流、风向,朝着不同方向漂浮在大海中。

在经历无法测知的时间中,碰巧这牛轭正好漂到乌龟处,而此时乌龟碰巧将头伸出,此时牛轭正好套在乌龟的头上。诸比丘!如此的巧合可能发生吗?”

比丘们回答说:“世尊!以世俗谛而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是无限的,而一劫是如此的长。

然而不得不承认,或许有一天,牛轭和乌龟碰巧会碰在一起。如果这只盲龟活得够久,而这只牛轭在套到乌龟的头上时,并未腐烂与解体。”

此时,佛陀说道:“诸比丘!这种不可思议的事,不算是最难发生的。还有更难,百千倍难于此事的事情,这是超过你们的知识领域的。

那就是当一个人去世之后,投生在四恶道当中,此人想再次获得人身的机会,比盲龟碰到牛轭更加难。

牛轭套到盲龟之事与此相较,是不值得一提的。因为那些行善去恶的人,可以投生到天道或人趣;

而已投生到四恶道的众生,它们无法分辨善与恶、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有功德与无功德之事;

因此它们过着邪见、充满恶业的生活,并且彼此之间弱肉强食、尽全力的互相折磨。

地狱和鬼道的众生,由于恶的业报而过着悲惨的日子;他们遭受悲伤、痛苦和忧伤的折磨。

因此,诸比丘!当一个人去世后,要想再次获得人身的机会,比盲龟碰到牛轭更难上百倍、千倍。”

由此经典可以得知,为何那些生在悲惨世界的众生,无法过人类的生活,因为他们从不往上看,而是只往下看。

所谓的往下看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的无明在生死轮回中,不断的增长、强壮,仿佛一直往下流,流到平原的河水;

他们总是有往下沉沦的倾向。因为他们通往善道的路已经封闭,而通往四恶道的路却敞开着。这就是所谓往下看的意思。

因此,从盲龟的故事,有智慧的人应当知道,生活在凡夫趣人们所造的恶业,是多么的深重、可怕和危险。以上所述的,是有关凡夫趣。

现在将讨论何谓圣趣,圣趣意指人死后能从凡夫趣中解脱,或指从凡夫趣中入灭不再轮回,亦指可能生在较高的生命状态,或依照个人的选择来决定生处。

圣趣并非如椰子般从树上落下,而是彷如鸟儿般在空中飞翔,飞到他们希望栖息的地方或树上。

那些已达到圣者境界的人、天神和梵天,可以生在较好的地方,亦即可以再生为人、天神、梵天。

当他们已证得圣人的境界,在生命将结束时,他们或许想要再投生。虽然他们出乎意料的去世,

而且没有想投生在任何地方,但是他们必定生在较好和较高的生命型态,而免于生为较低劣和不幸的众生。



此外,如果他们再生为人,他们绝不会生在较低的阶级中,他们也不会变成傻子或外道。

天界和梵天中的圣者,亦复如是,他们完全从凡夫趣中解脱。以上所说的是圣趣,现在我们将讨论两种趣。

当一个人从树上掉下来,他就像椰子掉落一般,因为他没有可以在空中飞翔的翅膀。

更明确的说,人类、天神和梵天同是凡夫,当他们被邪见所蔽,又没有八圣道的翅膀,带他们到天界做为他们的依止处;

当他们的色身毁坏时,他们投生为新的生命体,他们或将堕入四恶道的深渊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当人们爬上高大的树木,想以此树为休息处,而当人们所捉住的树枝断裂时,他们将掉落到地面。

他们将全身疼痛,甚或死亡,因为除了树上,他们没有其他的休息处,他们也没有可以在天空中飞翔的翅膀。

天神、梵天亦复如是,他们仍有见颠倒,一旦他们的身体毁坏,他们将堕入凡夫趣。

因为他们的依止处只是他们的身体;他们既无涅槃做为他们的休息处,又无八圣道做为强大的羽翼来支持他们。

至于鸟儿,他们所栖息的树枝可能折断,但他们绝不会摔下来,而会轻易的飞向空中,飞到另一棵树上。

因为树枝并非他们永久的栖息处,那只是暂时的,他们完全依赖着翅膀和空气。

同样的,人类、天神、梵天若已成为圣者,没有邪见,他们既不视他们的身体为自我,也不会依赖他们的身体。

他们拥有永久的休息处——涅槃,涅槃是所有痛苦烦恼的完全止息。他们也拥有强而有力的八圣道的翅膀,能带领他们到较好的生处。

以上所述是有关两个趣:凡夫趣和圣趣的不同。

(六)两种谛:sacca指谛(真实)或真理,谛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或指某件事物固有的本质。

谛有两种:即1.俗谛:指世俗的或相对的真理。2.真谛:指绝对的真理。

在这两者中,俗谛指世间的道理、真理,为一般大众所使用,例如:‘自我是存在的’、‘活的灵魂是存在的’、‘人是存在的’、

‘天神是存在的’、‘释迦族是存在的’、‘大象是存在的’、‘头是存在的’、‘手是存在的’等等。

俗谛是不真实的相反,所以能够克服它。俗谛并非谎言,亦非虚假,当人们说:一种永远不变的、永恒的自我,

或活的灵魂既非短暂的生起,亦非随着生命消失。这是绝大多数人习惯的言谈方式,他们并没有欺骗他人的意图。

但是,以真谛而言,它被视为颠倒,即错误的视无常为常;视无我为我。只要这种不正见未被摧毁,任何人均无法从生死轮回中跳脱出来。

所有上述的、绝大多数人习惯的言谈方式均属俗谛,例如:当人们说‘某人存在着’等等。

真谛指绝对的真理,是完全符合现象界所谓的真实的、基本的、根本的特质。此处,某人可以用肯定的方式来叙述真谛,

如:‘固体(地)的元素存在着、扩大(地)的元素存在着、凝聚(水)的元素存在着、

动能(火)的元素存在着、心智存在着、意识存在着;触、受、想存在着,色蕴存在着’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2)

如果以否定的方式表达真谛,我们可以说‘自我不存在’、‘灵魂不存在’、‘没有永恒的个体’、

‘没有永恒的生命’、‘大象无法永远存在’、‘手脚无法永远存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无法永远存在’、‘人和天神亦无法永远存在’等。

在此处说‘自我不存在’、‘灵魂不存在’,是指在人的一生中,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称为我或灵魂。

在叙述‘没有永恒的生命’等等时,意指除了物质与精神元素外,没有真实不变的实体。这些元素既非众生,亦非人类,非天神等。

由于真谛与颠倒正好相反,所以能够否定它。一个能够对治颠倒的人,即能从生死轮回中跳脱出来。

根据俗谛,个人是存在的,生命是存在的,一个人或一个生命在生死的海洋中,头出头没,从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不断的轮回。

然而,以真谛而言,既没有个人,也没有个体生命的存在,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从一个生命轮回到另一个生命。

在此,或有人问:‘这两种谛似乎是截然相反。’当然,他们似乎如此。然而,我们可以将两者合在一起。

我们不是曾说:‘根据俗谛或根据真谛?’因此,就它自己的表达方式而论,每一种谛都是真实的。

因此,如果某人说:‘根据俗谛,个人是存在的,生命是存在的。’另一位则不应否定他的话语,因为这是世俗的说法,用来叙述明显存在的事物。

同样的,如果另一位说:‘根据真谛,个人是不存在的,个体生命是不存在的。’

前者不应该否定这种说法,因为就真谛而言,现象界只有色法和心法的存在。所以事实上,个人和个体生命是不存在的。

例如,人们在某些地方挖掘土块,把土块捣碎成尘土,再把这些尘土加上水,和成黏土,再由黏土制成各种有用的锅子、瓶子和杯子。

当我们讨论这个主题时,或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有土制的锅子和茶杯吗?’根据俗谛,答案是肯定的;

而根据真谛,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俗谛承认泥土是确实存在着,且制造了锅子等物。

在这两个答案中,前者不需要解释,因为它是约定俗成的用法;而后者则需要解释。

以真谛而言,我们所谓的‘陶制的锅子’和‘陶制的茶杯’,真正存在着的只是泥土,而不是锅子和茶杯,

因为‘泥土’这个词并非指锅子和茶杯,而是指有实质的泥土。也有铁制的、黄铜制的、银制的、金制的锅子和茶杯,

他们并未被称为陶瓷锅、瓷杯,因为他们不是陶瓷制的。

‘锅子和茶杯’这个词并非用来形容泥土,而是一种源于锅子和茶杯的外型的称呼,例如他们圆的和特殊的外型等。

很明显的,‘锅子和茶杯’这个词,并非指没有‘锅子和茶杯’形状的土块。

由此可知,‘泥土’这个词,并非用来形容锅子和茶杯,而是指真正的泥土;

而‘锅子和茶杯’这个词并非用来形容泥土,而是一种有形象的概念,这种概念除了尘土外,没有可以分开的基本物质。

他们只是心所呈现的具有特殊外型、形状,他们是用黏土制造的器皿的外型的概念。

因此根据真谛,这种否定的叙述:‘陶制的锅子和茶杯是不存在的’,毫无疑问的应被接受。

(七)二十八种色法:现在我们将以真谛的角度来分析事物。在现象界中,如上所述,有色法和心法两种,色法有二十八种,亦即:

一、四大种,即:地大(固体的元素),水大(凝聚的元素或液体),火大(动能的元素),风大(移动的元素)。

二、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三、性根色,即男性、女性。四、命根。五、食素(营养素)。

六、四种感官的范围,即:颜色、声、香、味。以上十八种称为能生色,因为他们具有‘生产力’。

七、一种有限的、有形的特质:即:空间的要素。八、两种沟通的方式,即:
透过身体表达、透过语言表达。

九、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应性。十、四种显著的特征,即: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

最后这十种称为无生色——无法产生物质(色法),因为他们不具有‘生产力’。

(八)心法,即:心或识。心所:心所有或其附随物,有五十二种心所。涅槃:证入涅槃可以脱离生死轮回。

心,指具有辨别对象(所缘)的功能,或具有撷取物体的功能,或具有知晓物体的功能,或具有能觉知物体的功能。

心所,具有意识的特色,由心里所产生之物,为心的附随物。涅槃,是指从各种痛苦烦恼中解脱。

一、心识可分为六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根所产生的识称为眼识,有观看的作用;

耳根所产生的识称为耳识,有听闻的作用;鼻根所产生的识称为鼻识,有嗅闻的作用;舌根所产生的识称为舌识,有品尝的作用;

身根所产生的识称为身识,有触觉的作用;意根所产生的识称为意识。然而在无色界,只有心识却没有色法。

心识又可分为四种:欲界识、色界识、无色界识、出世间识。

(1)欲界识:在这四种中,欲界识指住在欲界,有欲贪的众生的识。欲界识又可分为四种:善、不善、异熟识、唯作意识。   

(2)色界识:指静止的心识,没有欲贪的心识,但是仍在色界色爱的范围内。色界识可分为三种:善、异熟识、唯作意识。

(3)无色界识:亦指静止的心识,没有色贪的心识,但是仍在无色界无色爱的范围内。色界识亦可分为三种:善、异熟识、唯作意识。

(4)出世间识:是圣者的心,没有欲贪、色贪、无色贪等三种贪爱,且已超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两种出世间识:即圣道识和圣果识。

二、五十二种心所:1.七种遍行心所,指遍一切识而起者,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

2.六种杂心所,之所以称为杂心所,是因为它们与识同时生起。即寻、伺、精进、喜、欲、胜解。以上13种心所可称为混合心所。

3. 有14种不善心所,即:贪、嗔、痴、邪见、慢、嫉、悭、恶作、无惭、无愧、掉举、昏沉、睡眠、疑。

4.有25种善心所,即: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

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正语、正业、正命、悲悯、随喜、慧根。

(一)遍行心所:1.触指接触所缘,因而产生可意或不可意的心境,所以他是产生心所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触,则一切所缘将毫无用处。

2.受:指感受,所有众生全陷溺在受觉里。

3.想:指认知的行为。所有的众生,如果以十分清晰、依照他们自己的方式、习惯、信念来认知事物,他们将因认知而变得明智。

4.思:指决定心所活动的能力。在世间的言语中,我们习惯说:‘某人指导某件作品,或他是某件作品的作者。’

我们通常说:这是某人的作品。或:这是某某人的杰作。有关道德方面亦与此类似。思亦可称为行为,因为它决定心所的活动,

也因为它发动身语意三业。生命中的功成名就,是努力发表由身语意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所获得的,同理,新的生命也是思的结果。

不同时期的思,称为希望、欲望,或称为身语意业,且在过去世造做。大地、水、山、树、草等,皆为四大所生,或为火大所生。

而芸芸众生或可谓由‘思’所生,即所谓的业界,因为众生皆由业所生。

5.一境性:指心的专注,又称为正定。在禅定中,心的专注变得更明显。

6.命根:指精神生命。它在使心法持续上是相当显著的。

7.作意:它的功能是将所缘带入意识中。以上七种称为遍行心所,因为它们存在于所有的识。

(二)别境心所:1.寻:指心开始运作,他的功能是将心对准所缘。寻又称为思维,有两种思维,即正思维与邪思维。

2.伺:指心持续运作,他的功能是将心专注于所缘。3.精进:有两种精进,即正精进与邪精进。

4.喜:指内心的喜乐,或指心轻快。5.意欲:指欲做、欲去、欲说等种种欲望。

6.胜解:直译是‘把心放开,让它进入目标’;由此译为胜解或决意。其特相是确定(目标);作用是不犹豫;

现起是确定或决定;近因是须要抉择之事。基于它对目标不可动摇的决心,它被形容为石柱。

并非所有的心识都具有以上六种心所,而是各自形成的,因此,他们称为‘别境心所’。

若加上遍行心所,则共有十三个心所,称为‘混和心所’,因为他们构成善与不善的心识。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3)

(三)不善心所:1.贪:伦理学上的意思指贪心,而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的黏着于物,有时称为渴爱,或称为贪欲,有时又称为爱染。

2.嗔:伦理学上的意思指憎恨,而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的强烈负面反应。有两种嗔,即嗔恚和害心。

3.痴:指愚痴,或指无法了解、了知四圣谛,痴又称为无明、无智。这三种称为三不善根,因为它们是所有恶行的根源。

4.邪见:指对事情的错误看法,如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善为恶、视恶为善;或否认因果业报等。

5.慢:指自大、自负或错误的判断,它错误的认为名色是我;或根据一个人的身份阶级,来判断对方是高贵或卑贱的。

6.嫉:指妒忌或不认同,或无法赏识对方,无法祝贺他人的成功。7.悭:指自私、吝啬、小气,不愿与他人分享。

8.恶作:指担忧、焦虑;为已做错的事及当做而未做的事,感到过度焦虑。有两种错误:即已做的罪行和未做的善行。

也有两种表达的方式,即‘我已犯下某罪行’和‘我尚未做某善行’,例如:慈善、美德等。

所以,谚语常说:“愚人总是在事情发生后才计划。”因此,恶作有两种:即疏忽之过失和违反之过失。

9.无惭:指无耻。当一个人将犯下过失时,没有羞耻的感觉,例如:‘如果我这么做,我将是不洁、堕落的。’或‘某些人和天神将可能知道此事。’这种人是无惭。

10.无愧:视下列四种怖畏为无物——自责的怖畏,如:‘我是愚蠢的;我做错了等等。’

他人责备的怖畏。刑罚的怖畏,指害怕在今生遭受统治者的处罚。恶趣的怖畏,指害怕来世生在恶趣,遭受处罚。

11.掉举:指散乱心。心不平静,如被风吹起涟漪的水。

12.昏沉:指心的怠惰。亦即心识,对所缘(目标)不清楚。

13.睡眠:指心所处于昏沉状态,亦即每个心所,已蒙昧不清,例如触、受等不清楚。

14.疑:指困惑,亦即不相信‘应该相信的事物’。以上十四种心所,称为恶生或不善业。

(四)善心所:1.无贪:指心的公正无私,它又称为出离界和无贪欲。

2.无嗔:在伦理学上的意思指友善,或指纯净的心。又称为无恚和慈。

3.无痴:指如实知见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慧、明,又称为正见。

以上三种心所称为三善根,因为它们是所有美德的根源。

4.信:指信仰其所应信者,这种信又称为净信。近因是当信之事,或听闻正法等,它是初果须陀洹的素质。

5.念:指对善事保持正念以免忘失。它又称为忆持,又称为勤勇。

7.惭:指虚心,亦即在做坏事时,因怕被人知道而感到羞耻因而犹豫。

8.愧:指谨慎,亦即在做坏事时,因自责的怖畏,他责的怖畏,刑罚的怖畏,和恶趣的怖畏,因而犹豫不前。

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现起是退避诸恶;

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佛陀称此二法为世间的守护者,因为它们制止世间陷入广泛的不道德。

9.舍:指心的平衡,乃谓心既不黏着于物,也不拒绝外物。在四梵住中,称为舍梵住;在七觉支中,称为舍觉支。

10.身轻安:指心所的沉着、冷静。

11.心轻安:指心的沉着、镇静,亦指心所处于静止状态、是冷静的,因为此时的心所没有三恶法,三恶法使人厌恶行善。

这两种轻安各自的特相,是平静心所与心的不安;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现起是心所与心的安宁冷静;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烦躁的掉举与恶作。

12.身轻快:指心所的轻快。

13.心轻快:指心的轻快,亦指心所变成轻快,因为此时的心所没有恶法,恶法使人厌恶行善。

这两种轻快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沉重;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沉重;现起是心所与心不沉重;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沉重的昏沉与睡眠。

14.身柔软:指心所的柔软。15.心柔软:指心的柔软。

这两种柔软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僵硬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僵硬性;

现起是心所与心,对目标无对抗;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僵硬的邪见或我慢。

16.身适业性:指心所的适于运作。17.心适业性:指心的适于运作。

这两种适业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

现起是心所与心,成功取某所缘为目标;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适于作业的其余诸盖。

18.身练达:指心所的熟练。19.心练达:指心的精通、熟练。

这两种练达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与心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之疾病;现起是心所与心无残缺;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健全的无信等等。

20.身正直性:指心所的正直、公正。21.心正直性: 指心的正直。

这两种正直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与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欺骗性;

现起是心所与心不狡诈;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正直的虚伪、欺诈等等。

22.正语:指不说四种不善的言语:即妄言、两舌、恶口、绮语。

23.正业:指正当的行为,意指不做三种有罪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

24.正命:指正当的生活,刻意远离邪命,如:买卖毒品、麻醉品、武器、奴隶、供屠宰的动物。

这三者又称为三种离心所,是刻意远离语言、行动与事业上的恶行。对于世间心,只有当有机会造恶,

而刻意克制自己不犯时,离心所才会生起。在没有机会造恶的情况之下不造恶,那并不是远离,而是纯净的德行。

25.悲:指同情、怜悯、悲悯,或希望去帮助那些在苦难中的人。其特相是欲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见他人之苦;

现起是不残忍;近因是以如理作意,见到受尽苦难的有情没有依归。当能去除残忍时此悲即已成功,若导致悲伤则已失败。

26.喜:指赏识、随喜、恭贺,或为他人的成功而感到欣喜。其特相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

现起是去除厌恶;近因是见到他人的成就。当能去除厌恶时,此喜即已成功,若导致同欢同乐,则已失败。

有四种对诸有情的态度称为无量,因为它们能以一切有情作为对象,所以拥有无量的潜能。

此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它们又名为四梵住。虽然四无量心是对待有情的理想态度,但只有悲与随喜两者,被列入无量心所当中。

这是因为,慈是无嗔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而舍则是中舍性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

无嗔并不一定会呈现为慈,而是也能够以其他的方式呈现。但当慈生起于心中时,它一定是无嗔心所。

平等对待众生的舍无量心,与中舍性心所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色法:四大种——此处,大种是指大的生长。1.地:指扩大的元素,意即物质的基础或基本原理。

地大的特质,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如硬、更硬;僵硬、更僵硬;软、更软;柔软、更柔软等等。

2.水:指凝聚的元素,意指物质的凝聚力。物质藉着凝聚力形成团状、大块、块状。很明显的有好几种凝聚。

3.火:指暖、热的元素,意指使物质燃烧、发热、成熟的力量。这种使物质成熟的特质有两种:即令热,令冷。

4.风:指移动的元素,意指有推动、支持的力量。风的特质有:支持、推动、运送、震动、扩散等等。

所有有形状的事物,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生。或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所有的事物都是组合而成。

六根:根,指识所产生、生起、发展的所在及其依止处,所有的心识,都依止这六根而产生。

1.眼根:指在眼球内的知觉器官,眼识在此产生。眼识指观看各种不同颜色、外观、形状等等的能力。

2.耳根:指在耳内的知觉器官,耳识在此产生。耳识指能听各种声音的能力。

3.鼻根:指在鼻内的知觉器官,鼻识在此产生。鼻识指能嗅闻各种气味的能力。

4.舌根:指在舌表面的知觉器官,舌识在此产生。舌识指能品尝各种味道的能力。

5.身根:指身体本身的知觉,亦即遍及全身内外,从头到脚。触识在此产生。触识指身体接触外物的感受能力。

6.意根:又成为心所依处,其特相是提供意界和意识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作用是作为此二界的依处;

现起是支撑此二界;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业生四大元素。它位于心脏里的血,受四大元素所支助,以及由命根色所维持。

两种性根色:有女根色与男根色。这两根各自的特相是女性与男性。它们各自的作用是显示‘她是女性’及‘他是男性’;

各自的现起,是女与男特有的色身、特征、行为及工作之因。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业生四大元素。

这两种性根色分别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如同身根遍及整个身躯,从脚底到头顶,里里外外。由于他们显著的男性和女性的特征,要分辨两者是很容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4)

命根色:指生命,也就是生命力,意指支配由业力所生成色身的生命力,使色身保持鲜活;

正如水池中的水,使水中的莲花免于枯萎、凋谢。通常用来表达的言词,如:‘某人活着’或‘某人死了’,只是用来叙述命根色的存在或不存在。

当某种特定形式的生命永远止息,我们会说:‘某生物死了’,或:‘某生物活着’,只要他仍以某种特殊形态活着,命根色就充满他全身。

食色:指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用以供给或促进色身的成长。正如泥土中的水,或从空而降的雨水,滋润着树木、植物;

或只是促进他们的生长,或使他们肥沃、增长和长久存活着。同样的,这种食色滋润着我们的色身,或帮助我们的色身成长、丰腴。

我们的色身,是由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火界或温度)、食生色所成,食色是命根色的主要支持者。

为了获得每日的食物,人们在世界上承担各种不同的工作,这被称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者生计。  

四境色——指四种感官领域,五官的感觉领域及其对象。1.可见色:指可见的颜色或各种不同物体的形状。

2.声:指声音本身的质。3.香:指香味或气味的质。4.味:指味道或可品尝的质。此处并未提到触或可触知之物,因为当它在四大种中。

触有三种,即地触:指可扩展的有形之物;火触:指可触知的温度;风触:指可触知的风。

四种境色加上触,我们总共有五种感官领域。可见色是眼睛的所缘境;声是耳朵的所缘境;香是鼻子的所缘境;味是舌头的所缘;而身体则是触的所缘境。

空界:指空间的要素。在一堆沙里,在沙的每个粒子之间有空间,因此我们可以说,有多少沙粒在沙堆里,就有多少空间在里头。

而且,我们也能区分沙的粒子。当沙堆被破坏而沙粒分散时,此时围在沙堆的空间也消失。

同样的,在非常坚硬的石头、大理石、铁块和金属块中,有无数的原子和粒子,这些原子和粒子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空界。  

微细的原子等还可分成最微细、最小的色聚,在一粒色聚里至少有八种色法,即四大种和色、香、味、营养素。

而每一组色聚,都被在它们之间的空界所区分开。因此,至少有和那色聚一样大的空间。

由于这些空间的存在,所以石头和铁块可以被分离,可以被切成碎片,可以被击碎成灰尘,或者可以将它融化。

两种表色:表色指沟通的方式,或指用来表达意愿、意向或目的的符号,或人与人之间,借以互相了解的符号。

一、身表:指透过身体特有的动作,让他人得以了解其意愿或目的。二、语表:指透过话语中的声音,让他人得以了解其意愿或目的。  

那些无法窥知他人之心的人,透过使用这两种表色(沟通的方式),得以得知他人的意向、目的、意愿。

这两种表色,不但用来让彼此了解对方的目的、意图,而且当行走时等,依照某人的意志,用来移动身体的部位;也用来默记,读取自我等。

三种变化色:又称为三种适应性,或指色法的特殊情况。 一、轻快性:指物质的轻快性。二、柔软性:指物质的柔韧性。三、适业性:指色法的适应性。

当四大之一不调时,身体任何部分的其余三大,也会不均衡。这些身体部位在做某种工作时,不如往常般轻快,而是变得沉重和笨拙;

他们不再柔软如昔,而是变得坚硬、粗糙和僵硬;当他们依照自己的意志移动时,他们不再如往常般柔软,而是变得行动困难并且紧绷。

同样的,当四大不调时,在说话时,舌头、嘴唇不再依照人的意志是柔软的,而是变得坚硬和僵硬。

当四大调和而身体健康时,色身即具有这些特质,即轻快性、柔软性和适应性,所以这三种称为变化色。

四种相色——相色指明显的特征、特色,藉着这些特色,我们得以知悉一切色法、心法是无常的。

一、积集聚:指集成和持续的集成。前者被称为最初的集成,后者被称为随后的集成。

二、色相续:指色法的持续。从随后的集成的停止,到色法的坏灭,其间,色法持续着生灭。

此种色法持续的状态,称为相续或转起。色法的生起,以三种名称来叙述,即最初的集成、随后的集成和相续。

三、色老性:指色法变老、衰退、成熟的状态,亦即成熟、衰退、老迈、腐败或者败坏的状态。

四、色无常:指非永久性、死、终止、止息、破碎或消失的状态。

一棵植物有五个时期,即:最初的生成时期、随后的集成时期和相续时期、衰老时期和无常时期。

首先是这颗植物的产生;之后,一天天慢慢成长;在停止成长后,此时,这棵植物已达完全成长的状态;

接着,这棵植物开始衰败;最后,这棵植物消失了,什么也没留下。此处,色法的主要产生期,称为生长期。

渐渐成长的时期,称为集成期。当他们处于完全成熟的状态,称为相续时期。然而在这三期中,有刹那腐坏和刹那死,但它们都不明显。

当这颗植物逐渐衰败时,称为老年期,在衰败时期,有刹那生和剎那灭,但它们也是不明显的。

植物的死和它的构成要素的消失,称为无常时期。在我们所谓的死的期间,还有刹那的生、刹那的灭,但它们无法被肉眼窥见。

以上所区分的五个时期在此处说明,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四相色的观念。以相同的方式,我们可将一棵果树分成枝条、叶子、芽、花和果五个时期。

因此,一个水果可以分成五个时期:出现的第一个时期,成长的第二个时期,住(持续)的第三个时期,成熟和腐烂的第四个时期;

以及从树枝掉下来,或完全毁坏,或最后消失了的第五个时期。正如在植物的生命中有五个时期,所有的生物亦有此五个生命期。

众生有他们身体的部位,有他们的活动或身体的行动,例如去,来,站,坐,有言语、思想。在每种行为中可发现开始、中间、结束等过程。

四种色法的产生,是指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火界)生色、食生色。

一、业:指过去世所造善和恶的行为。二、心:心和心所。三、火界:指热和冷的两种状态。

四、食物:指两种营养素。内部的营养从受胎时获得;而外面的营养可从食用的食物中获得。

在二十八种色法中,其中六根色、两种性根色、命根色,共九种是由业生色所产生;身表色、语表色,由心生色所产生。

声音,由心生色和时节生色所产生。三种变化色,由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所产生。

在剩下的十三种色法中,除了衰败和无常,这十一种包括四大种、营养素、颜色、香、味、空界、集成和相续等元素,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产生。

这十一种总是个别的与现象界的四类有关,此四类亦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产生。任何现象均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组成,

色法亦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组成,组成八、九种等等色法,而且每组均被称为色聚。

至于两个显著的相色:腐坏(老朽)和无常,他们被排除在由上述四种原因所产生的色法之外,因为它们是色法的破坏者。  

由于涅槃不在‘生’的范围内,所以它不需要任何创始者;因为涅槃不会老死,所以也不需要保养,故知涅槃是无为法。

除了涅槃,无论心法或色法,全部在生、老(衰败)和死的范围内,因此属于有为法,而且是被组合的事物。  

在上述的四个原因中,已经处理了有关色法的部分,业只是一个创始者;而心仅仅是刺激者。

色身在成长和住的过程中,以火大(温度)和营养素来维持生命。如果后两者的能量到了尽头,前两者也不能再运作,而且四者同时停止。

以树为例,种子只是他们的起因。他们生长、发育,并且藉着泥土和水来维持生命,如果缺乏这两个要素,种子的生命力也跟着他们消失。

而人的色身彷如这颗树;业则如种子;火大(温度)则如泥土;营养素则如雨水,在适当的季节定期下降;心则如空气和太阳的热,两者皆为来自外部的支持者。  

关于心和心所的起因,有三件事物导致其产生,即:过去的业,能缘的根和所缘境。前者彷如树的种子,能缘的根则如泥土,而所缘境则如雨水。

至于善、恶、无记的心法的产生,有两件事是必要的,即:能缘的根和所缘境。然而,对于善心所的产生,如理作意是必要的;

至于不善心所的产生,非如理作意也是必要的;而有知觉作用的无记和善心所的产生,有同样的原因,均需如理作意。

有两种识称为转向心,如果他们在善心所之前,他们有与善心所相同的起因;如果他们在恶心所之前,他们有与恶心所同样的起因。

当看见一个人,如果能理智的思惟、作意,则能产生善的意识;如果无法理智的思惟、作意,则产生恶的意识。

并没有特别纯净的外境,能促使善的或恶的意识的产生。心路历程可以一艘船来譬喻,转向的心仿佛舵手,因此善或恶的意识的产生,完全操之于心的转向。

种子之于树,亦如‘作意’之于善恶意识的产生;泥土之于树,亦如六根之于善恶意识的产生;

而雨水之于树,亦如所缘境之于善恶意识的产生。现在,我们将以另一种方法阐述‘因’。

六种意识中的每个意识,都有四个生起的因。眼识的生起需要眼根、色尘(所缘境)、光明、作意,这四个生起的因。

在这四者当中,作意是指转向的心,指心朝所缘境的过程。除非有光,否则眼睛将无法看见外物,也没有认知的过程。

眼根,即是眼睛内部的眼净色。色尘,是指视觉的对象,即颜色所缘境。

耳识的生起,需要耳根、声尘、空界、作意,这四个生起的因。空界,指声音经由空间传递到耳朵。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5)

有两种证智,即寂止智和法智。寂止智是透过修习止禅,让心寂止所获得的智慧:神变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天眼智。

一、神变智:指具有飞天入地的神通,能变化令人惊叹的事物,或具有把自己变成不同的人物的能力。

二、天耳智:指具有如天人般的、极端灵敏的听力。三、他心智:指具有知道他人心中的想法的神通。四、宿命智:指具有知道过去世的神通。

五、天眼智:能清楚的了解众生根据业力投生到不同的生存趣,也具有仿如天神的超常视力。

法智,指具有照见诸法实相的智慧,即前文所提及的真谛,及其所具有的超越世俗谛范围的特色。

法智有三种不同的种类:闻所成智:指由听闻佛法所获得的智慧。

思所成智:指经由推理、思考佛法所获得的智慧。修所成智:指经由修行佛法所获得的智慧。

修所成智又可再分成两种:随觉智与通达智。

在这两者中,前者是指三种智慧,即对无常、苦、无我的了解,或指能如实的了知事物的所有特性。

后者指了知四圣谛的智慧。透过这种智慧,能去除烦恼的黑暗,例如邪见、疑惑等烦恼,已经证悟道智的人,具有智慧之光,不再有烦恼的黑暗。

(二十)三种遍知:遍知,是指深湛的智慧。有三种遍知,一、知遍知:包括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

知遍知,指能够深入、精确的辨别名法与色法,及其近因,以及觉知涅槃的道智,如前文论及真谛与因中所示。

以究竟谛的观点而言,透过法智的知识来深入观察事物,不仅能去除概念或假名的观念,例如头发,体毛等等。

还能正确观察二十八种色法等,如果能正确的观察四界及二十四种所造色,我们可以说,知遍知对于色法的作用已被完成。

关于名法——即精神方面,包括心、心所,以法智的方式彻底观察,我们可以说,知遍知对于名法的作用已被完成。

如果也能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去觉知、辨别涅槃,则知遍知的作用将被充分了解。

二、度遍知:亦作审察遍知,指深入和正确的观察名法和色法的刹那生灭,并熟练的将名法和色法的连续性,分析成刹那生灭的事物。

度遍知可分为三种:无常遍知、苦遍知、无我遍知。一、无常遍知:在这三者中,无常遍知是对死亡具有完整、必要的知识。

此处,死又分为两种:世俗死及胜义死。在这两个名相中,世俗死是我们习惯的说法,是根据世俗谛来说,

亦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死对每个人或每个生物是不可避免的。’胜义死,是指名法和色法的刹那灭(死)。

名法和色法的刹那灭,甚至在一天内能够发生无数次。前者(世俗死)既不具有无常的明显特色,也不在无常遍知的范围内,而只是死随念。

实际上,只有后者(胜义死),才显示出无常的明显的特色,且蕴涵在无常遍知的范围之内。

二、苦遍知:苦遍知是指对疾病、痛苦等的固有特性,具有完整、必要的知识。

苦又可分为两种——受苦:感到痛苦的苦受(三受之一)。怖畏苦:因恐惧而产生的苦。

在这两者中,受苦是指身心所感受之苦。身苦,是来自身体各个部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而心苦,则是心体验到的苦,诸如忧愁、悲痛、忧恼、哀伤、苦恼、绝望等的痛苦。

怖畏苦:是指在怖畏智和过患智范围内的苦,包括生苦、病苦、死苦、苦苦、行苦、变易苦,这些苦以后再作解释。

此处将说明,受苦和怖畏苦之间的差别。例如,一个人罹患严重的疾病,他必须以清淡的食物为食,如蔬菜和水果,以便保持健康,和让疾病处在控制的情况下。

如果他吃油腻的食物,例如家禽、鱼、肉和糕饼糖果,即使一种舒适爽口的感觉,可能伴随这餐可口的饭,

但是在享用之后,由于消化不良,那一整天,或者好几天,他将遭受极大的痛苦,因为原己减轻的疾病将再度复发,甚至恶化。

食物愈精致、可口,他所受的苦愈长。如果这人的朋友,为了获得赞赏,带给他一些很好吃的、精致烹调的、混合奶油的米、鸡肉、鱼和肉。

此人害怕如果他吃了这些佳肴,虽然只是片刻,他将经历极大的痛苦,他必须感谢他的朋友,但却婉谢美食,

并告诉朋友们:那些饭菜对他来说太油腻,如果他享用之后,他必定会遭受苦果。

在这种情况下,丰盛的佳肴当然是令人愉快的事物,因为它将提供美味,满足味觉。当享用佳肴时,那种快乐的感觉称为乐受。

但是,此人能预见佳肴将破坏他的健康,并带来痛苦,这种食物真的是让人不愉快的物体。

他畏避、惧怕佳肴,因为他知道,越是美味的食物,越将使他遭受更长的痛苦,因此,从品尝美食所得到的快乐,对他而言,是真正的怖畏苦。  

在这个世界上,尚未去除我见、且对堕入恶趣的危险不知畏惧的人,正如上述那位罹患严重疾病的人。

有福报的人、天神和梵天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在其中所经历的快乐,亦如那些丰盛的佳肴,快乐的感觉从美食中得到。

而死后投生四恶道的情况,就像那位享受美食的人,事后遭受极大的痛苦。此处,受苦与苦受同义。

有三种感受,即: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怖畏苦与苦谛和苦同义。他们有三个明显的特色,即:无常、苦、无我。

因此,对苦固有的特质具有完整且必要的知识的人、天神和梵天,如同他们对他们所经历的快乐,具有完整且必要的知识,称为苦遍知。

三、无我遍知:是指对名法和色法,具有完整且必要的知识,如同对‘无我’的特质,具有完整且必要的知识一般。

藉着观察诸法无我的智慧,所有的名法和色法,以胜义谛而言,并没有真实不变的实体。

以世俗谛而言,‘人’也没有真实不变的实体。由名法和色法所组成的人和动物,并没有真实不变的‘我’;而真实不变的‘我’也无法被承认。

‘人’在轮回不已时,他的名色相续流永远不断,从此生到来世。如果有人获得这种智慧,且到了顶点,此时,这种智慧称为无我遍知。

无常、苦、无我这三种遍知,又称为度遍知。它包括了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其作用是审察与辨明一切名色法及其诸因的无常、苦与无我三相。

断遍知:是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的佛法观智,指具有舍断、去除妄想的完整且必要的智慧。

断遍知透过观察诸行无常的智慧,来去除三种常颠倒;透过观苦的智慧,来去除三种乐颠倒;藉着观察诸法无我的智慧,来去除三种我颠倒。

三种常颠倒——想常颠倒:指想,错误的视无常为常,作为常想。心常颠倒:指心,错误的视无常为常。 见常颠倒:指见,错误的视无常为常,作为常见。

三种乐颠倒——想乐颠倒:指想,错误的视苦为乐,作为乐想。心乐颠倒:指心,错误的视苦为乐。见乐颠倒:指见,错误的视苦为乐,作为乐见。  

三种净颠倒——想净颠倒:指想,错误的视不净为净,作为净想。心净颠倒:指心,错误的视不净为净。见净颠倒:指见,错误的视不净为净,作为净见。

三种我颠倒——想我颠倒:指想,错误的视无我为我,作为我想。心我颠倒:指心,错误的视无我为我。见我颠倒:指见,错误的视无我为我,作为我见。

此处,‘我’只是一种具有形状的概念,却被人们信以为真,认为是一种实体;而生命也是一种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概念,却被信以为真,认为是一种实体。

在这两种颠倒妄想中,前者可以藉着真谛与世俗谛来去除;但是只有当无常遍知达到顶点时,后者才可以被除去。

相续,乃指色法或者名法的相续不断;相续包括色法相续、名法相续两种。色法相续又可分为四种:由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所产生的相续。

如果各自的因改变的话,这四种色法相续中的每一种,均易于改变。

当发生变化时,由业生色产生的相续变化并不明显,而由心生色生产的相续变化则非常明显。

以坐下为例,坐只是单一的动作,然而我们会发现,身体的不同部位,也会跟着移动。这些移动和行为,只不过是心生色法的相续的改变。

每个色法均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生、成长和衰败、坏灭。正在走路时的每一个步伐,有开始、中间及结束。

这些分别是生、住、异、灭 。虽然我们说‘一步’,这包括整个身体,也就是说,整个身体经历变化;全身的色法经历新的生起,新的发展和衰败,以及新的坏灭。

如果在散步时,走了一百步或者一千步,此时,一百步或者一千步新生了,且有了新发展和衰退,最后新的坏灭在体内发生。

一个步伐也可分成两个步骤,即:脚的提起和放下。我们必须注意每一步的生、住、灭(消失)。以此类推,身体的其他姿势,如站立、坐、睡、伸展、收缩亦然。

在此,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疲倦、令人厌烦的、令人愤怒的、难过的、痛苦的情况,在由时节生色(火界)产生的色法相续中不断改变。

色法及诸蕴在存在的过程中,在稳定阶段和相续阶段之后,接着的是衰退、衰败,有关此等状况,称之为衰竭或疲惫感。

它由令人激动和让人愤怒的事情产生,因此令人难以忍受的苦受随之生起。之后,由于这些苦受,人们意识到衰竭的存在;但是他们无法理解相续中的成长和衰败。

的确,疲惫感这个名词指:诸蕴在发展和衰退的相续中的感受。在诸蕴的相续中,首先产生强大的、愉快的乐受和苦受;而诸蕴中的每一蕴的结局是相续的坏灭。

同样的,我们可以了解:由笑、微笑、欢喜、高兴、悲痛、悲哀、悲叹、呻吟、啜泣、贪婪、恨、信任、爱等所产生的每一个蕴,均有其开始、中间及结束。

说话亦然,每句话均有其开始、中间和结束,他们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

至于由时节生色(火界)产生的色法,在天气热时,当我们用扇子扇我们自己时,我们扇子的每一次扇动时,诸蕴亦在同时生生灭灭。

同样的,当我们洗澡时,每当我们泼水到身上,受蕴对于凉爽的感觉也随之生生灭灭。

一般说来,当我们疲倦、疲劳时,感到不舒服的诸蕴也会跟着生灭,这种生灭是由地界与火界所产生的。

由于食物的冷热,我们发现体质的改变有时是由于火界所引起。疾病的产生、更加严重或者痊愈,

有时是因为食用不当的食物和药物所引起,有时则是由于温度(火界)所致。即使是由心生色产生的诸蕴,也可能由于火界而产生许多变化。

至于由食生色(营养素)所产生的诸蕴,也必须考虑到是否贫穷,或有丰盛的肉品;是否朝气蓬勃或缺乏生命力。

所谓充沛的生命力,是指当食物进入胃后,所产生的生命力,使人变得精力充沛且更强壮。

因此,对芸芸众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是防止生命力衰退,并使生命力增强。我们所谓的在世界上谋生,只不过是为了定期的获得食物,来维持生命力。

如果人们认为:维护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对他们而言,很明显的,合适和充足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食物比增加血液更重要,因为如果减少胃中的食物,在体内的所有的血和肉将逐渐减少。

由业力所产生的色身,如眼睛、耳朵等等,这色身必须依赖食物来提供生命力。如果食物供应不足,整个身体以及生命力也将衰退。

如果暂时停止供应新鲜的食物六或七天,人的生命力和由业力所产生的色身将死亡,此即所谓的某人、某种生物死了。

此时,无须指出由食物所滋养的色身,及其诸蕴的变化(即生、住、灭),因为对每个人而言,他们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所述是色法在相续中的生长、衰退和坏灭,现在将讨论名法的生长、衰退和坏灭。

名法的相续也非常多,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心。有各种各样的贪、嗔、痴的相续,有各种不同信仰的相续,有各种层次渴爱的相续。

每个人都承认:在独坐的单一行为里,有各种各样的无数想法生起。在思考的过程中,有生起、衰退以及止息。

每个人都如此自知:‘贪婪正在我的心中生起’;或‘嗔恨正在我的心中生起’;或是‘贪婪已在我的心中止息’;或‘嗔恨已在我心中止息。’

但是不能说:它已经永远止息,或者它已经结束了,因为这只是暂时的止息,或只是某个过程的止息,或只是思想的相续。

如果外缘是强而有力的,他们将立刻生起。以上所述,是解说名法相续的衰退和止息。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6)

三相:所谓的三相,是指三个明显的标记或特征。无常相:指所有的事物、名色法、诸行都是无常的。苦相:指诸苦交迫之相。无我相:指现象界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一、无常相:是变异和继起的变异范围内的特性。viparinama指变异,或指在性质上所产生的一种彻底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从现在的状况,转变成并非现在的状况。Abbathabhava指继起的变异。如果以心的角度来看变异和继起的变异的范畴,

我们将很清楚的看出:色法和名法是在这两者的范围内,它们真的是无常的。因此,我们说过:“无常相是变异和继起的变异的特征。”

当我们仔细观察并且分析在夜里燃烧的一盏灯的火焰时,我们注意火焰以及它的五个显著的特征,即:生起、发展、持续、衰退以及止息。

我们注意到火短暂的生起,这是一个物质的产生,但是这不是火。我们观察火焰在生起后,正不断的发展,这是物质的生长,但是这不是火。

我们注意到,火焰正继续燃烧,这是物质的持续,但是这不是火。我们观察火焰正减弱,这是物质的衰退,但是它不是火。

我们观察火焰正渐渐消失,这是物质的止息,但是这不是火。火的特质当然是热。火焰摇动,只因为有这五个显著的特征。

当焰灯被搬动时,有时火焰可能摇动,而有人可能说:灯火的摇动是由于风。因此,这五个显著的特征,是火焰的继起的变异,是为无常相。

透过观察和注意这五个显著的特征,可以了解到火焰是无常的。同样的,凡是会移动的东西都是无常的。

因为人的眼睛无法辨别最微细的色聚的移动,透过显微镜的帮助,人们可发现一些微细原子移动的状况。

由于这些移动的发现,如今,某些西方人相信这些色法是生物。但事实上他们不是生物,而移动的现象是由于物理变化,因而使色法再生。

这里所谓的再生,即所谓的增生色法。当然,在某些生物体里,可能有活的众生存在着。  

当我们看一条河或一条溪的流水时,或在水壶里煮沸的水,我们能看到水的流动,这是物理变化所产生的物质现象。

对肉眼而言,看起来似乎静止的水,藉助于显微镜,我们将能看见水的移动。这是物理变化所产生的物质现象的再生。

此处,‘再生’指新的现象的持续的融合,亦即所谓的增生色法。透过了知新的现象的融合,我们也可得知:被称为无常色的旧现象的死灭或消失。

当新事物的融合和旧的事物的死灭同时发生时,相续色是可辨别的。当新的事物过度的再生时,积集色是可辨别的。

当旧的事物过度的死灭时,色老性是可辨别的。以上我们已经指出,每一棵树、根、枝条、叶、芽、花和果实,都有五个明显的相。

因此,当我们在一台显微镜的帮助下看他们时,我们看见非常小的物体移动来、移动去,好像他们是生物,其实这只是由物理变化所产生事物的再生。

至于动物或者人的身体,这五个显著的相也可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中发现,例如头发、体毛、手指甲、脚指甲、牙齿、

皮下组织、表皮、肌肉、神经、血管、骨头、骨髓、肾、心、肝、薄膜、肺、肠、内脏、未消化的食物,已消化的食物和大脑。

因此,当我们藉助于显微镜时,我们发现:这些移动的物体,仿如非常小的生物。这些是由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变化所产生的再生。

当然,其中有些可能是微生物。因此,如果我们以慧眼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整个身体的无常相。

以上所阐述的是色法的无常相。在名法方面,是指心和心所。名法的无常相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彻底的变异和继起的变异,我们仍然可以清楚看出名法的无常相。

在世界上,我们知道有许多术语和表达方式,这些术语和表达方式用来表达身心的变化,而身心的变化是不断生生灭灭的。

例如,有两种表达方式:看见和没看见用来描述眼睛的功能。看见是用来形容眼识的语词,

或者,当我们说某人看见,这是用来描述眼识生起的语词。眼识的生起必须同时具足四个因:眼根、色所缘、光和作意。

当我们说‘某人没看见’,这是我们用来描述眼识不存在的语句。在夜里,在暗处时,当没有光源时,眼根无法产生眼识,此时眼识暂时停止作用。

当炉火产生亮光时,眼识亦随之生起。而当灯被熄灭时,眼识也将再次停止作用。由于火焰有五种明显的相,如果有灯则能看见,此时视觉也产生了。

如果灯亮着,人也在看着。如果灯继续亮着,看也继续。如果灯光衰退,‘看’也跟着衰退。如果灯熄灭了,而‘看’也停止了。

在白天,这两个词:看见和没看见可能被使用。如果没有障碍,某人可以看见;而如果有障碍,某人无法看见。

至于眼根,如果眼睛被打开,某人可以看见;而如果眼睛闭着,某人无法看见。刚刚所阐述的眼识的变异和继起的变异,

必须具足特定的因和光,才能产生。如果眼根损坏了,眼识也将永远不起作用。如果颜色被拿到视野范围外,眼识也将停止。

当睡眠时,由于无法作意,所以眼识也暂时停止作用一段时间。与眼根有关的各种识的产生,可以用‘看见’一词来理解;

而当这些识停止作用时,可以用‘没看见’一词来理解。同样的,如表达听力、嗅闻、品尝和触等的每个功能可以同理类推。

关于它们的无常性,亦即变异和继起的变异,必须以讨论眼识生灭的方式来讨论它们。

关于心的认知,它有许多的、不同的模式,由于心在变异和继起的变异中,透过种种思想的变化,可以得知每个心的认知是明显的。

在诸心所中,以感受为例,快乐、痛苦、喜悦、悲痛和冷漠等变化,非常明显。因此想的改变,最初的想,持续的想,从善到恶的想,反之亦然,是非常明显的。

在一人独坐的单一姿势中,贪婪、无私、嗔恨、友善等念头,轮流地生起,这是任何人都可注意到的。

刚刚所阐述的是名法的无常性,是针对无常相而言。

二、苦相

简而言之,在变异和继起的变异中,无常相也被称为苦相,因为在生死轮回中,它们为智者所畏惧。

它们为什么为智者所畏惧?因为在世上,衰老和死亡是危险的,是最为人所惧怕的。变异只是瞬间的衰老和死亡,这是死亡之路,和通往诸趣之路。

所有众生之所以依然活着,尚未投生他趣,是因为他们被各种各样的维生方法所维护着。变异之所以为人所惧怕,是因为它对生命带来种种的不利。

继起的变异的特征,是流转、积集、相续,这些特征也可能带来许多害处。它们可能在身体内产生各种疾病和慢性病。

它们也可能在心理造成许多痛苦、烦恼,和各种颠倒妄想及其他的害处。一切物质都拥有这两种无常相;

而每一种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名法,同样具有这两种无常相。因此生命或人、天神和梵天的身心,全都注定受苦。

这二种无常相总是与众生同在,这种无常之苦又可分为三种,即苦苦、行苦和坏苦。

一、苦苦:是指身体及精神的苦受,因为自性及名称都是苦的,故说‘苦苦’。

二、行苦:是指舍受,以及三地诸行名色法拥有刹那生灭的逼迫,故说‘行苦’。这种苦存在于当身心总是被限定、限制,并需用极大的努力来维持时,所遭受的苦。

在梵天的生命或身体中,有许多的行苦。在一百人当中,几乎没人能放弃感官快乐,脱离社会,不顾生命的去修苦行,只为了未来能生在梵天。

虽然人们知道生在梵天是一件好事,却不愿修行,因为他们认为修行非常艰苦和困难。

当获得禅定和出世间的智慧时,必须非常小心和不厌其烦的去保持它们,因为如果不如此,禅定很容易在不经意中退转、消失。

三、坏苦:乐受,因为是由变坏而苦的生起之因,故说‘坏苦’。坏苦是毁坏的状态,即使情况是顺利的,无论在任何时日,身体必定日趋衰老、毁坏。

因此,人、天神和梵天的身体或生命的存在,是真正的苦,因为他们各自受到这三种苦,即:苦苦、行苦和坏苦。

这三种苦,广而言之,又可分为十一种苦:生苦、老苦、死苦、悲苦、忧苦、身苦、心苦、绝望苦、怨憎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在这十一种苦中,生表示诞生或者再生。它具有三种,即烦恼生苦、业生苦和果报生苦。

在这三种生苦中,烦恼生苦,指因烦恼而产生的苦,例如,贪、嗔、痴、邪见、骄慢等。

业生苦指低劣、低下的生命的再投生,例如鸟、动物和湿生低下生命的再生等等。

果报生苦,是指不同种类的疾病、不同种类的慢性病,以及在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痛的感觉的产生或者再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续7)

在烦恼生苦中,贪是非常可怕和强烈的。贪会随时产生,只要它发现可意、可乐的外境,就像用火药加入炮火一样,威力强大。

当贪欲生起时,无论以任何方法去压制它,它将在刹那间大量增长。所以贪是真正的‘苦’,因此,所有的圣者对它甚是畏惧。

正如许多有毒的蛇住在一座小山丘,这座山丘为人所惧怕,而没有人敢接近它一样;人、天神、梵天的生存状态,亦为圣者们所畏惧。

没有一位已觉悟的圣者,会有这这样的观念:‘我自己’和‘我的身体’。对于圣者而言,人、天神、梵天等生存界,是贪嗔痴烦恼所产生的地方,因此圣者不愿与它们共住。

在业生苦中,由身、语、意所产生的不道德的行为,是薰习烦恼的结果,因此他们与烦恼一样强烈。

业生苦是真正为所有圣者所惧怕的苦,正如小偷和强盗占据村庄做为他们的住处,这些村庄为人所惧怕一样,而好人是不会冒险去接近他们;

同样的,人、天神、梵天的生命状态,亦为圣者所畏惧。没有一位圣者愿与他们(业生苦)共住,因为一切生存界是业生苦产生的地方。

由于烦恼生苦和业生苦的可怖,在生死轮回中,往生苦趣的果报生苦,同样是一件可怕的事。

芸芸众生那痛苦交迫的生命,加上果报生苦、烦恼生苦和业生苦三者所产生的诸烦恼,可谓是大苦聚。

即使是道德的行为和幸运的投生处(善趣),也往往为烦恼提供资粮,为烦恼的火焰提供燃料;

乃至会造作不道德的行为,而其果报因而产生,这些全部可在烦恼生苦中获得,同样的也可在业生苦中获得。

至于老苦和死苦,每当同样的机缘产生时,这些刹那灭和刹那死的苦,当人一受胎时即会跟随,且始终准备好使人衰老、死亡,或堕入恶趣。

老苦和死苦也与坏苦有关,因为从受胎时起,它们便如影随形般的跟着芸芸众生,所以无论生为人、天神、梵天,均无法免除老苦、死苦和坏苦。

悲苦、忧伤苦、身苦、心苦和绝望苦,总是跟着人等众生,每当机缘产生时,它们总是伺机而起。

地狱和饿鬼界,则是悲哀、忧伤、痛苦、悲痛和绝望的生存界,这五种苦是非常强烈的。

当我们不希望遇见他人、其他的众生、事物,或者甚至不希望看见该人、该物,这是怨憎恚苦。

当我们与可意的他人、其他众生、事物分离时,总是希望再遇见他们,或者与他们共住,且在一生中永远不希望与他们分离,

一旦与他们生离死别,这时所遭受的是爱别离苦。当努力工作为了获得应有的酬劳,却徒劳无功,这时所遭受的是求不得苦。

这些苦非常多且明显,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会遭受这些苦。因此,人等众生的身体是真正的大苦聚。

在这十一种苦中,生苦、老苦和死苦是最重要的。由此可知,苦相是多么的多。

三、无我相:精神和物质现象(名法和色法),可以被理解为没有实体或被称之为无我相。在思考anatta这个字的意思时,atta的意思应该先被理解。

在一般的用法,atta意指本质或实体。关于本质及实体,我们已经在有关真谛的章节中解释过,即探讨有关土制茶杯的篇章。

茶杯这个字只是一种名称,用来表明一种有形状的概念,它不是用来指泥土。一种有形状的概念,并没有实质或实体做为基本的事物。

此处的泥土,是譬如基本并拥有实质或实体的事物。如果有人问:“像茶杯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世界上吗?”

那些无法区分两种真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人,会这样回答:“茶杯是存在着”。之后,这些人或将被要求指出这茶杯。

他们会指向靠近手边的一只土制茶杯,说道:“那不是一只茶杯吗?”但是他们声称泥土是茶杯,这是不正确的,这是错误的陈述。

为什么是错误的陈述?因为泥土是一种基本的事物,而且有实质或实体;而茶杯只是一种没有实质或实体的概念,因此像空间一样空无所有。

主张泥土是茶杯者,实际上想试着去说明:‘泥土是构成茶杯的本质或实体’,这是事实。

然而,看见茶杯只是心识的作用,茶杯本身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此处,事实上没有实体的茶杯或成为现存的茶杯,

而泥土则是具有地界特性的实体,因此泥土和茶杯成为完全不同的事物,以致于混淆了两者的特性。因此,我们称之为错误的陈述。

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将茶杯与人或其他众生对比时,泥土相当于人的五蕴,或其构成要素——即色法和名法。

正如泥土在陈述中成为茶杯的本质一样:泥土即是茶杯;因此五蕴或其构成要素成为atta:即人和动物的本质。

当人们说:五蕴即是人和众生。这是atta的意思。现在来探讨无我。在说明土制茶杯时,如果人们能辨别:

泥土是一件事物,而茶杯是另一件事物,以及泥土是最后的、基本的事物,而茶杯只是心所认知的一种概念。

另外,人们必须知道:泥土不是茶杯,茶杯不是泥土,以及称泥土为茶杯,称茶杯为泥土是错误的。

如此,泥土则不会是茶杯的本质,而是没有实体的。同时,茶杯被视为像空间一般是空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有形状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能如此观察五蕴、观察色法和名法,将获得相同的结果:这五蕴是最后的、基本的事物,人和众生只是一些概念;

这些概念是源于色法和名法的相续,因此现象不是人和众生;而人和众生也不是现象。如果现象被称为人和众生,这是一种错误的称呼;

而如果人和众生被称为现象,这也是错误的。因此,现象并非人和众生的本质,它们是没有实体的,即真实的本体的相反。

所以,人和众生很明显的是空无实体的,因为它们只是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源自于名色法或现象界的相续不断。

上述所阐述的是有关无我(anatta)的意义,上述的篇章中己阐述了无常相、苦相和无我相。

认为‘人和众生在今生和未来世是永恒不朽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已经在前文中解说过,因为现象界并非永恒不变,他们是刹那灭和刹那死的——这是无常相。

因为它们不断的生生灭灭,这种生灭现象即使在一天内,也已多到无法计算,此即所谓无常相,亦称为变异。

在佛教中有两种常恒,巴利文称为pabbatti(概念)和nibbana(涅槃)。涅槃是贪、嗔、痴的完全灭除。

这两种常恒的存在是与时间无关的,且从未被时间所限制。生灭法适用于所有其他的事物,却不适用于概念与涅槃。

它们的存在,与‘是否有任何特定的人思考它们’无关。换句话说,它们是恒常不变的,且与时间无关。

在任何情况下,在时间的不断相续变化中,它们是如如不动的。涅槃与概念不同,因为涅槃是寂止相,它有寂静的特性。

我们无法在概念中发现坏相和变异相,而只能在名法和色法中发现生生灭灭,观察到名色法的坏相和变异相。

因此结果是,名法和色法将不被认为是人和众生的本质或实体。因此无我相变成了无常相,由于没有实体,所以anatta(无我)这个字被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禅简介(完)




苦相如何成为无常相?苦相是非常不好的、不利的,和令人极不满意的;所有的众生都希望能处于好的状况,能够顺利和满足。

如果精神和物质现象是人和众生的真实本质,那么这些现象和人一定完全相同。果真如此,他们的欲望也必定完全相同,

那就是:人的欲望也必定是现象的欲望,反之亦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每一件事物必定与另一件事物分开。

此处,我们提到‘人的欲望’,指贪欲、意欲;而‘现象的愿望’,指事情的发生是按照他们的原因。

人和众生的主要特性,是对身心快乐的渴求;现象界显著的特征是:现象界的因或有为法,有其一致性,那就是:现象界的生灭均有其起因,且从未完全符合人的愿望而违反其原因。

例如,如果有人想要温暖,那么产生温暖的因必须被找出;或者如果有人想要寒冷,那么产生寒冷的因也必须被找出。

如果有人想要长寿,必要的因——每天提供适当的食物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人能只希望长寿,便能长寿;

如果想要投生善道,那么它的因——必须先具足戒行、道德或者有善行,因为没有人能仅仅希望投生善趣,便能如愿投生。

有时,有些错误的见解或认为:人可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在某些机缘,人们可能心想事成,虽然事实上是:事情的发生正好符合前因。

另外,许多人常有的错误见解或认为:当人们在良好的健康状况时,或在身体的四种姿势中,采取任何一种,

而忽视了某件事实即其原因:前几天享用的食物,这些食物使他能暂时拥有健康的身体。

外在事物永远无法如人所愿,外在事物也无法如人所愿的按照先后次序一一发生。因此在观察与我们有关的行苦时,很明显的,外在的事物与人和众生的愿望并不一致。

此外,关于苦苦、坏苦、生苦、老苦、死苦等等,他们没有实体是非常明显的。从苦的观点来探讨,无我相已如前述。

与观智有关的三种智,充分说明三相的特色,故称之为度遍知。与观智有关的三种智是无常随观智、苦随观智、无我随观智。

在这三个观智中,最后一个提及的无我随观智必须首先证得,且须充分证得,以便去除有我的邪见。

为了充分获得无我随观智,无常随观智必须先被介绍,如果无常随观智观察得好,无我随观智便容易证得。

对佛教徒而言,最重要的事是完全从苦界中解脱出来。当佛陀的教导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时,人们将无法逃离向人类敞开的苦界之苦。

逃离苦界,表示扬弃所有不道德的行为和邪见。而扬弃所有的邪见,指完全去除‘有我’的邪见。

因此在今生今世,我们是如此的幸运能听闻佛法,我们应该努力修观或禅修,观看事物的无常性,以便能充分证得‘无我随观智’。

修习观禅,如修习止禅一般需要在僻静处练习。成熟的观智是最重要的,是必须证得的。在一眨眼之间发生无数次的刹那生灭,只在阿毘达摩中讨论到。

修习观禅时,首先应该从色法中观察地、水、火、风四大种,和从名法中观察六种识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能观察四大种在一天中无数次的生、灭、变异,那么,他也能观察到所造色的生生灭灭。

在名法方面亦然,如果能够观察心识的改变,也能同时观察到心所的变化。尤其名法中的受、想、行等等;

还有色法中的颜色、声音、香、味等等,这些可被做为修习观禅的所缘境(对象),因为它们能使禅修者轻易的获得无常随观智。

证得观智是为了去除这样的观念,例如:众生、人、我、生命、永久、乐,并去除颠倒妄想。

能否证得观禅的智慧,主要取决于能否正确的了解无经常、苦、无我三实相。有五种断(舍离)是必须探讨的:

1、彼分舍断,2、镇伏舍断,3、正断舍断,4、止断,5、出离断。为了清楚的解说他们的意义,这里必须提及三种烦恼:

随眠性烦恼、困扰性烦恼、违犯性烦恼。在这三者当中,随眠烦恼是指在生命的相续中处于潜伏状态。

困扰性烦恼是指在某段时间里,烦恼已经出现在意门中,从潜伏状态现起为不善心所,即任何强而有力的所缘境,在六根门中的任何一门,把烦恼激起。

违犯性烦恼是指在某段时间里,烦恼变成如此深重且无法控制,以致于在言、行上造作有罪的行为。

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当中,在生命的相续中贪欲一直与我们同在,且不断产生违犯性烦恼、困扰性烦恼、随眠性烦恼。

其余的如邪见、嗔恨、愚痴、我慢、怀疑等烦恼,也都有违犯性、困扰性、随眠性这三个烦恼层次。

在佛教的实修方面,有戒学、定学、慧学。在这三学当中,戒学能去除或舍离违犯性烦恼。

由于还有两种烦恼尚未去除,所以那些由戒学所去除的烦恼将再度生起,且会很快的增长,直到他们变成违犯性烦恼。

因此,由持戒所断除的烦恼,称为彼分舍断,意指暂时的舍断烦恼。第二种为定学,指初禅等四禅八定。

定学能暂时去除或舍离困扰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戒学无法去除的。因为仍然有随眠性烦恼尚未去除,如果禅定时碰到某些障碍的话,

这些藉由禅定暂时去除的烦恼,将很快的生起、增长。因此藉由禅定所舍断的烦恼称为镇伏舍断,意指与烦恼保持一段距离。

此时,禅定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使烦恼不再生起,因此烦恼不会很快的再度生起,因为禅定是入定的修行,在去除烦恼方面,它比戒学更强而有力。  

第三种是慧学,是属于观智及与出世间道有关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去除或舍离随眠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戒学和定学所无法去除的。

此时,烦恼完全被道智彻底地去除,不再留存,且绝不会再度生起。因此,由智慧去除的烦恼称为正断舍离,字面的意思指‘切断’。

与出世间圣果有关的智慧,可以去除烦恼;这些烦恼原先已被与出世间道智所去除,这种舍离烦恼称为止断。

另外,透过证入般涅槃,而舍离所有的痛苦、烦恼称为出离断,意指永远永远的,完全地从生死轮回的束缚中解脱与出离。

目前,我们已经得知有三种智:观智、道智(与出世间道有关的智)、果智(与出世间果有关的智)。

在这三种智中,透过观智可以去除随眠性烦恼,但是却无法将它完全根除。只有道智能将所有的烦恼根除,

这些烦恼分别属于不同的道(证得不同的道,断不同的烦恼)。例如与预流道有关的智,能完全根除戒禁取、邪见、疑。

证得初果的圣者,能够去除所有恶行,这些恶行将导致来世投生于四恶道。所以证得预流道智与初果,那些恶行将不再生起。

与一来道有关的智,即证得二果的圣者,能去除粗俗的贪欲和嗔恨。与不还道有关的智,即证得三果的圣者,能去除所有的嗔恨和细微的贪欲。

对证得三果的不还者而言,他与欲界世人的亲属关系已被切断,而梵天界是他唯一可以投生的地方。

与阿罗汉道有关的智,即证得四果的圣者,已经去除了所有的烦恼,这些烦恼是比他更低的道果所留下来的。

这位证了四果的圣者成为阿罗汉,并且已经出离三界轮回。在佛教里,正断舍离是最重要且需完成的事情。  

获得道智和果智,其快慢与否取决于过去波罗蜜资粮的积累。禅修者终其一生,必须乐于修习无常观,直到修习已臻圆满境界。

即使是阿罗汉,为了获得心的宁静也会不放弃修习。如果禅修者终其一生,不断修习,他们的观智将增长,直到他们超越凡夫地,达到圣地。

作者:缅甸雷迪禅师  译者:台湾果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6 16: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