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4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9-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既然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那么佛教的净土宗,说阿弥陀佛曾经发愿,造就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一切唯心造”,阿弥陀佛发大菩提心,以清净心,毫无一点自私心,所以他就造就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世界,并非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因为同样一个道理,我们是凡夫俗子,我们的心污浊,所以我们就造就了这样一个地球,佛教称之为娑婆世界,既然有娑婆世界的客观存在,怎么不会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客观存在呢?所以说,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一定有西方极乐世界。净心造就净土,秽心形成秽土,心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样。
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高僧大德都认为净土宗是解脱的捷径,超出其他一切解脱的法门。本宗宗义,以修净土者之欲生之心为内因,以弥陀之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国土。其根据是弥陀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种大愿,除五愿属摄法身、摄净土愿外,其余四十三愿誓愿当来成佛时摄取一切有缘众生。尤其摄众生愿中之念佛往生愿,即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是法藏比丘这样一个本愿,就给末法众生有了解脱的依靠,所以以此本愿一切众生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有本愿可以依靠,可众生还得有愿生之心,这个愿生的心就是菩提心和清净心,若没有这个心,就不能与西方净土相应,当然也就不能往生,因为净土是来自净心,若无净心,就不能生净土了。若得心净,要发三心,第一、至诚心,众生一切身口意所修解行,必须内外相应,真实为求生彼佛净土,不可内蓄名闻利养之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第二、深心,即深信之心;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烦恼具足之凡夫,无始以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出离之缘;次信法:深信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专念彼佛名号,依彼佛加被护念,定得往生极乐。第三、回向发愿心,谓以自无始以来及今生自他所修一切世出世善根悉皆回向,愿生彼佛国土。此三心少一即不得往生。要之,净土宗之修行途径,首须集信愿行三资粮,修十善作基本,于世法无亏,复广修功德回向愿生,更慎临终一念。
简单地可以将净土宗修行宗旨概括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前者因为净土是大乘佛教,不发菩提心则不能往生,后者是说明修净土宗的下功夫的地方。中国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将修净土的做人标准概括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伦是伦理、是伦常,分是本分。从家庭做起,搞好团结,尽到自己的本分。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叫做五伦。夫妻相处,尽到丈夫的本分,尽到妻子的本分。其他还有父母的本分,子女的本分、兄弟的本分。“闲邪存诚”:闲,防止;邪,就是邪知邪见。存诚是叫我们存心,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存一个真诚之心。也就是不自欺、不欺人。曾国藩说:“一念不生之谓诚。”就是说诚是清净心,心里面没有一个杂念,在佛法讲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心是真诚心。若得真诚心和清净心,此心即是净土,死后何能不往生净土!
综上所述,人类只要懂得了一切唯心的道理,也就揭开了宇宙和人生的秘密,从而也会找到生命解脱的捷径。不管是上天堂,还是去净土,关键都是“心”的转变问题。但愿人间即是天堂,此处即是净土,愿与诸君共勉!
原载《甘露》 http://www.jhsganlu.com/
http://www.plm.org.hk/qikan/ganlu/index.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