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77|回复: 0

[准提咒] 人人要有一個淨化身心的方法\首愚法師 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人人要有一個淨化身心的方法\首愚法師 開示


修準提法的字輪觀,如果你在持誦咒語時只念準提咒的咒心「唵.折隸.主隸、準提.娑哈」,那就觀想這九個字構成的字輪。因為基本上念與觀是一個字對一個字,這樣才會吻合。而之所以在觀想上要形成一個字輪,其本意是因為它跟持誦時一樣是循環不已的。咒語本身的循環自然就變成一個字輪,這好比你點一根香,把這個香旋轉起來,它必然變成一個光圈一般。在這個字輪的光圈中,真正的觀想,每一個字在意義上都是中心。以持誦全咒而言,好比念「南無薩哆喃」,念「南」時所觀的字輪中的「南」字是中心,念到「無」,「無」字是中心,以此類推;因此持誦和觀想時,每一個字都是蓋天蓋地的,一切從此法界流出來,一切還歸於此法界。

修準提法時,我們嘴巴所念的跟心眼所觀的,二者不前不後,念咒跟觀想同步進行,是二而一。這二而一的所觀的跟所念的歸到那裡?歸到能觀能念的。能觀能念的那有兩個?只有一個嘛!你所觀所念的是法相,念得好、觀得好,便能入法相所串連的法界之流,由之達到心氣合一,心氣一能合一,那你便能回歸到本源。什麼是本源?生化法界的法性。因此《楞嚴經》講一切佛法的修行法門是「歸元無二路」,要不然你要歸到那裡去呢?禪宗三祖僧粲大師就這麼說:「百千妙法,同歸方寸。」其意與《楞嚴經》所指相同。佛教各宗派法門間的爭論其實都在法相上面,只要一回歸到法性上,大家還有什麼好爭的!有爭論就是你對佛法不通,不通才會有爭論,才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所以大家要把握到,我們所觀想的跟所念的咒語是同一個境界,不是兩個境界,兩個境界就矛盾了。境界之有矛盾,叫做格格不入。格格不入,那等於你念誦與觀想的插頭有沒有插對;插對了,那音聲就不一樣,觀想也不一樣,很自然很容易,二者水乳交融地生起,而終而很統一地使聲色之相歸於一體。聲色之相歸於一體,那就回歸到法性上了。


不管大家修哪一個法門,在佛法中都是在參學,參學者要有一種很謙虛、很客觀的心,才能參學得好。參學是要吸取各方善知識的精華,將之導匯到自己的身上來,如果這樣,那你的成就將不可限量。一切就怕我們學佛的門戶觀念很重,有人覺得基督教、天主教他們的排他性很強,嚴格講我們佛教給人家的感覺何嘗不是這樣的。有一顆謙卑的心,很不容易。如果以戒律來講參學的準則,那就嚴重了,方圓五十里、百里之內有善知識在講經說法,你不前去聽,那不行。以前南老師曾說:「如果我把佛法的真見地、真手腕拿出來,那門庭草深三尺,不要說人都嚇跑了,連鬼都不敢上門。」南師此說是有憑據的,當年他在十方禪林講《瑜伽菩薩戒本》,講到最後,幾乎沒有一個人敢聽,都嚇跑了。我覺得南師在講《瑜伽菩薩戒本》時,比他主持禪七還要嚴肅,幾乎把每一個人的缺點批駁得體無完膚,剛開始人很多,後來愈聽人愈少了,大家嚇得不敢參加,這就是沒有這種參學的氣度,經不起棒喝。這就是為什麼密宗的馬爾巴上師會跟他的徒弟密勒日巴這麼說:「我是碰到你,在你身上可以用,在別人身上我是不敢這麼用。」的原因。在此,大家可以一起反省看看,我們確是一個佛法的參學者嗎?


大家修持準提法門,一定要共修跟自修兩者交叉配合。真正能夠自修上路的,那你在佛法上已有了一些基礎,很不錯的,因此參加共修,哪怕是一個禮拜一次也好,一個月一次也好,一來還可以在法上把自己繫住。但是如果你來共修,在共修中,法門把握不住,那一回去,你說要自修更談不上了。共修可以說是群策群力,仗大眾修法的增上力,彼此互相提攜。然而不管是共修還是自修,你要真在法們上繫得住自己,那你要真正發解脫煩惱的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就變成一般信仰,一般信仰往往可有可無的,而只要一有了出離心,那你便能主動出擊,對法念茲在茲,這力量就很強了。沒有出離心,修法多會流於散慢。有了出離心,也就是有了道心,那在感覺上是隨時三寶都在我們周圍,而使整個生活跟三寶結合在一起,因此修法的力量就強,不管你在什麼場合,人多人少,都能用功上路。

簡單講,我們要把整個佛法生活化,這樣才有力量。這樣才算修行,不但能夠自我督促,還可以幫助其他人。有些人在佛法上起顛倒,要退轉了,你可以給他們打氣,這也算是一份接引的工作,你成為同參道友們在道業上面的助緣,那是功德無量的。


中國唐朝時有位鼎鼎大名的趙州禪師,他雖已由禪得悟了,但仍到處行?參訪,即便到了八十歲了,還是四處去跟那些有修證的大德互相切磋砥礪。回想當年我看《壇經》的時候,對般若、對空的理念有些體會,但是對空有體會,天氣冷時還是受冷,熱的時候還是受熱,而肚子一餓,沒有飯吃還是不行,尤其境界現前,還是有煩惱,病起來還是難過。很多佛法的道理你懂了、了解了,但這業報身和習氣情緒很難辦,仍須下功夫並培養福德。古人的生活修件很單純,有心修道,隨便找個山洞一閉,也不管吃的什麼營養不營養,更不講求好吃不好吃,也許有一些地瓜、一些芋頭,在上面灑些鹽巴就這麼吃了。歷代的高僧大德,有成就的,沒有不經過類似這樣的長期的修持功夫的,何況是現代的我們生活在這工商業時代,大家平常都很忙碌,於俗務很難脫身,修行的障礙特別多。更須在功夫和福德上進修。所以我後來曉得不夠,有一段時間也念起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乃至藥師佛的聖號。這一些有為法的功夫還是需要做的,到了最後我總算死心蹋地的將整個的修持歸到準提法門來。

有道友問:「洗澡、上一號,能不能念準提咒?」我說:「當然可以念,只要不念得很大聲,或默念就可以了。」這咒子各位念久了,可把它當作救命神丹一般,念咒心或念全咒都可以。你好好地念,持續地念,便曉得它可以轉化這業報身,可以控制淨化情緒以修忍辱波羅蜜。你念念念,慢慢地對外境的刺激,歷練多了,自然越來越可以將之看開、看淡,這樣才是真修行。不然縱使你能夠講佛學,並不代表你已經做到,而要經常提醒自己,將這些佛學理論當做是自己要開始實踐的起步。當然能講佛法,講得對,對自己也是一番的鼓勵,把正法傳遞下去,提醒了大家,這也是功德一樁,也是修行的項目之一。並不是說「我做不到,我怎麼能講?」做不到,講還是可以講,要經常起慚愧心就可以了:「你看我連個學生都不如,我講佛法,結果學生做到我做不到。」反之當學生的若做到了,對於老師還是這樣欣賞:「你看,老師講得多好,我開不了口。」就這樣雙方面可以在互相學習中增進自己的長項,彌補自己的弱點。

修道難,但只要有一個好方法,你就可以很安心的一直修練下去,可以確定自己再也不會走冤枉路。所以各位既然已經得到準提法門的修持法要,那就應該得解歸來好修行,自修共修都好用功。以之慢慢來轉化自己的習氣和色身的障礙。這修行不能貪快,我們眾生業障都很重,這種修持的功夫下三十年、五十年都不算長,只要有好好修,就不必急。你急也沒有用的,你急它不急,反正我把你纏住了,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氣那樣深那樣濃厚,要把它變淡要靠很多的功德。就此,我經常這樣比喻,好比一缸的髒水,你怎樣把它澄淨?只要你不斷注入清水,那麼缸內的混濁便逐漸地淡了,到最後清水多了,渾水少了,還有一點點混濁。但你只要不斷地加進去,有一天污濁便會完全被沖換得殆盡,那時就功德圓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