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62|回复: 1

[准提咒] 光明起處塵念空——如何做到『念而不念』、『觀而不觀』\首愚法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光明起處塵念空——如何做到『念而不念』、『觀而不觀』\首愚法師


學習禪定就怕散亂心,昏沉也是,還有無記雖然好像不散亂了,但卻是枯,一切索然無味,或變成頑空,這都是要避免的。

所以大家在修持准提法門重在相應,不相應則墜在前三項障礙中。有沒有相應,可拿四禪的標準來衡量。初禪叫『心一靜性』,『心一靜性』是不散亂也不昏沉,心能止於一境上,離開世間諸貪慾所生的種種粗重煩惱,感覺身心輕安了,產生解放的喜樂感,所以又叫做『離生喜樂』,這個是初步的相應。如果我們修練到一臉苦瓜樣,滿面菜色,那很清楚的還沒有相應。

到了二禪的話,那更深了,叫『心一靜性,定生喜樂』,心的專一更殊勝,產生更深度的喜樂。至於三禪,那又更深了,叫『心一靜性,離喜妙樂』,其中所得的妙樂,來自於捨去喜樂。不著二禪的樂感,一心寂然在定,達到難以形容的微妙之樂。然後四禪是『心一靜性,舍念清淨』,連微妙之樂也放下,了無一物可得,清清淨淨的。

我們以金剛唸誦持准提咒,初步一定要誦的非常平順,使得脈相平和,不可時或過與高亢,時或有氣無力,這樣脈相不平和,心也無法止靜。所以金剛唸誦的效用之一是以調氣來調和身心,大家一定要很精進、很密集的地來修,一暴十寒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一口氣永遠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又如何能暫得心一靜性的粗相,進而安住心一靜性的細相?那就連做夢都不敢想了。

所以大家修法要表裡如一,如了禪堂便不管誰來誰沒來,一心持誦下去,將這個准提咒唸誦的順暢無礙,心也就平和少妄想,這種功夫的境界要做到如吃家常便飯一般,持咒的功夫境界變成平常心,馬祖大禪師說:『平常心是道』,修行與平常心相應,大道就現前了。

我們凡夫習氣,小動作一大堆,情緒起伏很大,那會是平常心?高高低低的,此起彼落,而『平常心』是在修持中,慢慢很高興的事,他也看的很平常了,會讓一般人很不愉快的事情,他也淡然處之了,心的穩定有度了,這是一種定慧的修養。

2

准提法門很簡單易行,你只要有信心、專心持誦咒語必定可以感應道交,不過如果探討整個准提法深一層的要決所在,那就在於智觀。本來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離不開兩個字--「止觀」,修止修觀。止顧名思義,停止,停止我們的妄念,能夠停止我們的妄念,你就得定了。修止是為了得定,修觀則是為了開智慧,明白生命的根本宗旨。修止的方法很多,唸佛、唸咒、參禪都能夠讓我們的妄念停止下來,教理上的名詞叫「繫心一緣」先把心維持在一個境界就可以達到止的效果。

修止要停止妄念,並不容易,但基本上修止在層次上還沒有修觀那麼難。因為修止的下手處比較具體,持一句彌陀聖號,這不是很具體嗎?念一個咒語,這不是很具體嗎?或者修安般法門,數呼吸,一、二、三、四,配合呼吸來數,這也蠻具體,有跡可尋。止於修觀,那抽像了,什麼「空」「無相」、「無願」,又如何體會,如何觀察?實際上,你修相應了,抽像的都變具體了,空、無相、無願就在佛號咒語呼吸中,就在日常生活中。不相應,具體也變成很抽像,佛號、咒語、呼吸樣樣把握不住。那應該具體好那?還是抽像好那?那也不一定。懂得咒語也是幻化的,這具體就變成抽像了,這就已經是智觀了。如果你只抓一個專一相,那你頂多得到一個止而已,把心念停止下來,那沒有開智慧。真正定慧等持,止觀雙運,在唸佛法門有兩句老生長談的話,叫「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這兩句話大家不是經常聽到嗎?但做到了嗎 ?這就是智觀的問題了。

念一句阿彌陀佛,是很具體,但是如果這樣具體的話,那又跟佛法的「無相」如何相應?所以唸佛唸咒要唸唸不著,等於禪門祖師所講的「即此用,離此用」就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這樣修叫定彗等持、止觀雙運。念,是止,不念是觀,不念是觀,不是止。「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就在念與不念之間,你怎麼運用得當?運用對了,定跟彗就在裡頭了。

准提法門一開始要我們觀想頭頂上兩寸高的地方有個梵文「LA"字這觀想也是念,是個正念。「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這時就是「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這「LA」字是釋迦牟尼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為我們開顯他在菩提樹下夜賭明星的那個境界,我們豈能不來好好體會體會。佛陀幾年的參學,幾年的苦行,最後坐在菩提樹下,不經意一抬頭看到天上的星星,就大徹大悟了。為什麼那一天他看星星會大徹大悟?平常他過去也該看過,可不是第一次看啊!佛的修行也是經過長期的積修,這一回看到星光,一下因緣成熟,水到渠成了,那一顆星星,正是一個可貴的媒介。

佛給了我們這個寶,我們可不要不識寶,要好好的珍持常習。一般人農曆新春總想到寺院去走走,點個光明燈,難是點心燈。觀想「LA」字放光才是真正為自己為別人點光明燈。點這樣一盞光明燈,是修止,也是修觀,在光明中得止,在光明中空一切相。

作「LA」字觀,等於密宗的修明點,個為看到前面的油燈,油燈上面有怎麼小小的光點,一個火苗,這火苗就像「LA」字,你觀時只先要頂上有一個火苗的明點影像就可以了。「LA」字光觀得起來,便有止住妄念的效果,它是即止即觀的,能夠祝我們止觀雙運。先從淺的來講,你隨時保持「LA」字的影像,所有妄念便能逐一化掉。追後聲下一個「LA」字,這樣這個「LA」字就是一個正念。什麼叫正?理解正確叫正,理解偏差變邪,邪的話就斜掉、偏掉了。那麼我們對「LA」字又應該有什麼樣的一個正確的理解那?如果你老是要抓住一個「LA」字,那就要偏掉了,只能說你停止在定的一個境界而已,但還不是正念或淨念。

「LA」的正念或淨念是什麼那?你要體會得到,這「LA」字是虛幻的。我們先借這「LA」字的影像把所有的妄念融化掉,然後再知其亦空,這就是有正見的行者。空無所有的「LA」字既正念淨念。觀出「LA」字的影像,叫初住或粗住,也可稱為文字般若,能起攝心的作用。然後觀想功深,「LA」字放光明,這「LA」字光明一起,你的境界不同了,身心境界轉為細膩,這是由粗到細,叫細住,依教理叫,境界般若。能入境界般若,那已經有點不可思議了,人的念頭變的非常微細。能如此細住,則法的妙用更殊勝。最後要把所觀的「LA」字跟跟能觀的心兩個融化在一起,怎麼融化?能所雙亡。能觀的心,跟所觀的「LA」字,銘除界限,無始終,無內外,便達到「念而不念」「觀而不觀」,空掉了,當然不念,毫不費力的,但統統又在正念的唸唸中,這境界可以叫「空無所住」合於《金剛經》所將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修去可以與整個佛法相應。

大家看看,單單一個「LA」字,它就給我們佛法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一個實相無相的境界,這是靠個人精進修持與與智慧的觀照。觀想「LA」字,先身密右手結金剛拳印,大拇指放在無名指的第一接,握拳頭,直接放在膝蓋上,口密持誦淨法界咒「ong la」三七二十一遍,然後密意觀想頂上「LA」字放光明,身密右手還是結金剛拳印,口密持誦准提身咒「ong chen」,一樣是三七二十一遍,用金剛唸誦。唸完護身咒後,把右手的金剛拳印提起來,印額頭,左肩,右肩,心窩,喉嚨,每印一個地方同時念「hong」,再把金剛拳印散於頂上,此身即轉為金剛密身,諸魔不得其便。

什麼是金剛密身?金剛是比喻,比喻般若智慧。能夠把一切妄念雜想消融掉。密身則等於雲門禪師所講的「我有一寶,密在形山」,一天到晚都要用他,所以這個金剛密身當然不是指我們的身體,而是指我們在正念淨念中的幻化空身,也就是清靜法身,那是禪門標榜的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你這樣地觀想,這樣的唸咒,就是要和這個無相實相的境界相應。跟實相無相的境界相應,你當下就轉為金剛密身,當然諸魔也就不得其便。對你沒有下手處了。

3

初學佛法,一定要對生命觀察得很深入,很細微,對人生的無常苦空,要有一份痛切之感。如果認為這世間還蠻好玩的,對表面的物質生活,覺得非常在乎,覺得人生也沒怎麼樣,感覺上沒有什麼不好嘛!真正事情來了,又解脫快樂不起來,平常只是得過且過的摸摸佛法,這樣看不透世間的有限缺漏,道心出不來,那是在玩票,修不上去的!人往往是在逆境中反而能關照到佛法,如果一個人凡事都樣樣順利,卻還能夠覺察到生命根本的危機,那這個人是上上根。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他身為一個國家的王子,地位多崇高,他父王怕他出家,想盡辦法不讓他看到世間的苦難,但最後他還是出家修行去了,這是佛對生命敏感度極高的觀察。

我們講「LA」字的觀念是直入佛法核心的修法,能啟發我們的大般若智慧,基礎上還是要有多生累劫累積來的福德智慧資糧。以真正修法來講,坐時兩條腿的一些疼痛,或外在環境較差,天氣悶熱一點,這都不是問題,為了修道,什麼苦都可以受!

准提法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叫生起次第。生起次第有四個段落,前面講了兩個段落,第三個段落是身密雙手結蓮花印,意密觀想四臂觀音,四臂觀音中間兩手結蓮花印,左右兩手一手拿蓮花,一手拿念珠,四臂觀音的本咒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哄」念一百零八遍,一邊念,一邊要跟觀想相應。觀想要怎麼相應?頭頂上現出四臂觀音,四臂觀音的影像是從我們心地裡面展現出來的,而所有觀想都不離光明,有光明就有正念,沒有光明,感覺到烏漆抹黑,心頭的妄念便亂七八糟。反之,當你一有正念,體會到念空便可感覺到身心在一片清淨光明境界中,所以我們觀想四臂觀音,一樣要觀想四臂觀音放光。四臂觀音的光芒照到我們自己的身心,使我們的身心同四臂觀音一樣,都是在一片光明中。光明是從正念中產生的,有了正念,身心就非常清明,而身心清明那不就是光明了嗎?還到哪裡找光明?

至於金剛唸誦跟觀想本來就息息相關,金剛唸誦能助觀想。金剛唸誦怎麼練習?舌頭彈動,嘴唇微微在動而持咒,最後則做到嘴唇完全不動,這對一個初學者來講比較難。不懂金剛唸誦的人,起初念時往往像金魚在吃水一樣的,一張一合,忙得很。你懂得如何金剛唸誦,也唸誦得不錯,但這只是金剛唸誦的相,金剛唸誦的體要空,或者觀想光明也好,有了光明就接近了空。像觀想[ ]字放光,跟觀想四臂觀音放光,前後是一脈相承的,總是從我們能念能觀的心展現出來的,儘管所展現的,[ ]字也好,四臂觀音也好,這相上有別,是我們所觀的境界不同,但能觀的心不二。

還有唸咒或觀想要把握到一個要領,那就是准提法儀軌後面很清楚告訴我們,[觀想自己身心渾入虛空中,虛空就是我,我就是虛空,亦無虛空之量可得,空中十方起大風輪],[觀想虛空與我合一,亦無虛空之量可得]。這樣觀想,這樣唸咒,空中十方起大風輪。唸咒音聲就是風大,由空起風大作用而使生理產生四大變化,這對我們身心氣質的轉化,解脫我們的病苦,是很重要的一個法則。我們懂進去了,當然身心狀況是會逐漸轉好的。若你有大福德、大智慧,那一下子就轉得快了。


4

金剛唸誦,要唸到有功力,年到生歡喜心,必須有一段長時間的努力。你要唸到脈象平和,把色身的種種障礙,都念開來,唸到毫不費力,唸到一口氣可唸好多句,甚至感覺到全身的筋絡、細胞都在唸咒,那就上路了。我們一般人往往唸得很拗口,不時感覺到有點逆氣,一有逆氣那就不舒服了。談金剛唸誦的功用,談金剛唸誦的解脫,這個是絕對實際的,因此大家不要懈怠,不要輕慢。所謂輕慢,是心裡嘀咕著:[哎呀!掌握咒語念久了,也不覺得怎麼樣。] 有怎麼樣,沒怎麼樣,那是個人的功力和善根,你有沒有唸到很勤、很專?有沒有唸得綿綿密密)?若有保證苦盡甘來。修行上當然牽涉到個人三世因果的問題,業障輕的,他唸起來就很輕鬆,唸起來就很法喜,業障重的,唸起來這個地方難過,那個地方不對勁。所以同樣修一個法,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多寡,會有很大的影響。單以一世而言,再怎麼樣上根利智的人,沒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用功,怎麼夠啊?根基不夠的,窮一生,恍恍惚惚,東摸西摸。絕對沒有能了的一天。

經裡講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個相的莊嚴殊勝都是多生累劫的六度萬行所成。好比佛的廣長舌相,舌頭伸長可以蓋到眉毛,這是生生世世不打妄語、不說綺語、不兩舌、不惡口的善果。因為言語的善業多了,所以舌根特別發達,其他諸相所現在神經系統與骨相發達各方面,都是超越平常人。因此修學佛法不是光靠打坐而已,要多做善事。做善事前,要先不造惡業,[諸惡莫作],尤其在心上必須不讓惡唸起來,起來的都是善念,這樣色身的轉化就不同了。我們想改善色身,先改變自己的心念,心念對了,相隨心轉。我們的業報身是相,心念轉,整個現象也就跟著轉。

有些嚴重的惡業要一下子能夠清償得了,並不容易,這是果報的問題,就此我們則要修持佛的法要來對治它,以正見、正念來對治,以禪定止觀來對治,業報之惡相慢慢就跟著轉。債務還得多,業消得了,身心當然越來越覺得輕鬆,如果凡事如賺一塊錢花兩三塊,那你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身心越來越粗重,這就是墮落。

5

我們修學佛法,對佛法所謂的業感緣起觀察清楚的話,隨時便會有一份慚愧心。懂得慚愧的人,這人就謙虛了。要知道佛法浩如煙海,深廣勝大海,自己所知道的非常有限,這便是一份慚愧心。有了慚愧心,自己心地比較能夠柔和,所以在《百法明門論》裡頭講十一個善法,其中有慚有愧就佔了兩個,無慚無愧則會引來煩惱。有慚有愧,才有上進心,有慚愧心才曉得自己的不足,距離菩提大道太遠了,從這慚愧心再生起更深一層的懺悔心,有了懺悔心,慢慢漫漫可以接近[諸惡莫作]了。有了懺悔心,便能起願心。懺悔跟發願,一個是前導,一個是後面的推動器,隨時發願,隨時就有力量,一旦有願力,可以說是在喚醒自己,把在睡夢中的我們叫清醒起來,這是一條達到佛的正覺之路啊!
发表于 2013-11-2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7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