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6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关于自私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122919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自私的讲记敬摘点滴


...中自性流露,完全是一样的,没有两样。你没有学过的经,全懂,没有一样不懂。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经典,样样通了,不要学的,也不需要认识字。佛法里头这个方法妙极!就是人不相信,叫难信之法,你跟人家说,这怎么可能?如果没有例子我们也不相信。释迦牟尼佛是个例子,十九岁离开皇宫,舍弃宫殿里面那种富裕的生活去修苦行、去托钵,这是给我们示现放下烦恼障,那是烦恼。十二年参学他示现的知识分子,好学多闻,十二年参访印度所有宗教、所有学派,以及修学的方法。印度无论是宗教、是学派没有不修禅定的,四禅八定几乎是印度人常常都学习的。我们就知道,释迦牟尼佛对於这个扎根的禅定,他搞得很清楚、很明白,这种禅定不能出六道轮回,最高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十二年参学放下,到菩提树下去入定,现在我们叫菩提树,印度人称毕钵罗树。这个示现是放下所知障,所学的那些东西统统放下。二障放下了,这大彻大悟。所学的这个东西不放下变成障碍,这个障碍叫所知障,这就是今天讲知识。这些知识得统统放下,恢复你的清净心,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
美国修.蓝博士到我这来访问,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用心理治疗方法给人治病,很成功。我就问他,我说你治病的理论依据什么?他告诉我,清净心。他说要把我们自己记忆,记忆里头不善的记忆、负面的记忆全部清除掉,然后善的记忆、好的记忆也要清除掉,这对了。要知道,不善的记忆是罪业,感召的是恶报;善的记忆是福报,是好的,果报在人天,都不能出三界,统统要把它去掉恢复清净心,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没有苦乐,一切相对的都找不到,以这个心为基础。方法?是把病人用观想的方法,病人的身体跟自己的身体融成一体,自他不二。然后再看病人的病历,哪些地方生病,他就自己哪些地方有病,用清净的念头把自己身体这个病毒恢复正常,对方的病就好了。他把他的理论跟方法告诉我,跟佛在经上讲的一样,很高明。展现的爱心爱一切众生,在我们门口的小树,抱著这棵树就像拥抱一个人一样,对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一切万物流露真诚的爱心。
所以他治疗的口诀就四句话,第一句话对不起,过去全错了,不知道我们是一体,起些分别执著,做错了很多事情,对不起;第二句话请原谅;第三句话谢谢你,人家原谅了,谢谢你;最后一句话我爱你。那个爱就是佛家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遍法界虚空界。观想时间要半个小时,每天做半个小时,为人治病就是每天做这种观想,清理自己的染污,恢复清净,做半个小时要连续做一个月,对方病就没有了。病人跟他不需要见面,只要把名字告诉他,出生年月日告诉他,现在住址告诉他,病历告诉他。他只要这个资料,其他的不需要,就能把人的病治好,距离二、三千里都没关系。美国跟此地,他住在加州洛杉矶,大概是一万公里,试试看一万公里有没有效果?可以跟他做个联系。我相信没有问题的,一万公里也会有效果。
所以『於此经中,生导师想』,这一句话重要。我们的「导师」,指导我们修行的《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这就真正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这部经。能够把这部经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里面所有的教诲变成自己的行为,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所以你说某人是阿弥陀佛,像不像?拿这本对照一下就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要像是真的,不像是假的。我们自己手上有标准,不能随便听别人的。这是释迦牟尼佛来了,释迦牟尼佛的标准是《华严经》、是《法华经》、是《梵网经.心地戒品》,跟这个比对一下,像,是释迦牟尼佛来的,不像,不像不是。我们只听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日本人相信。善导大师、永明延寿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跟《无量寿经》、净土三经比对一下,像。这个标准好,不会错误判断,不会。观世音菩萨再来的,把观音三经比对一下;地藏王菩萨再来的,跟《地藏本愿经》、《十轮经》对照一下,我们就完全清楚了。不是的,冒名、冒充那有罪,那是妖魔鬼怪来的,那不是正法。所以必须要小心谨慎。
「敬依经教」,这部经里最重要就这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两句话我们得要做到。发菩提心,至少要跟修.蓝博士那个慈悲心平等,要有他那样的清净心。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决定不染污,什么叫不染污?不生贪瞋痴慢疑,不起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的念头,这东西都没有,这就是真正修净土。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口里头阿弥陀佛,一切时、一切处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不能进入我们心里。这真修、真干,这是弥陀第一弟子,这是真正以本经为导师,这种修行没有一个不往生
「丁二、令得不退」,请看经文:
【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
这一句重要,念老说,「世尊复云:凡欲令无量众生速证不退」。众生修行得果之难就难在退转,我们总是进进退退,不能不退,所以进度就很慢。有些时候进得少退得多,这种情形常有,特别是现代外面的环境诱惑的力量非常强大,五欲六尘、七情五欲这力量太大了,几个人能受得了?净宗采取的方式是回避。所以在显教里头道场都建筑在山林,交通很不方便,不希望人去打搅,你才能得清净。接引众生在都市人口稠密地方建讲堂,佛门叫下院,那是什么?法师到那个地方去讲经接引大众。这就是佛陀的教育,普世的教育,对社会的一种感恩、报答。真正修学是在清净道场,是分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在一起的。居住在都市那边负责教学的,这一部经讲完他就回到山上来,另外再派一个法师去讲别的经,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所有经论都可以讲。山上修行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你喜欢听什么经都没有关系,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对自己修行来讲,最重要的是能够『安住得不退转』,「安」是安稳,「住」是不动。为什么我们不能安稳,我们没有办法安住在一处?是我们的心不定,我们的心有疑惑,这个好,那一门也好,看到是门门都好,门门都想学,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初学亦如是,李老师劝我修净土,劝了我很多次,我都没有接受。那个时候对净土的经典不懂,听老师讲经信心还是生不起来,所以对老师虽有感恩的心,没有依教奉行。我跟诸位说过,我对净土真正生起信心,回头想学它,得力於《华严》、《法华》、《楞严》。我从这些大经大论里头看到的,在《华严》看到文殊、普贤发愿求生,这个对我很大的震撼。在《楞严》才发现二十五圆通里头,两个特别法门就是观音、势至,多少讲《楞严经》的人没有把这个事情讲出来。一般都认为《楞严》是属於密宗的、禅宗的,与净土不相干。观音菩萨的圆通很容易看出来,太明显了,他排名应该在第二,拿到最后。大势至菩萨那个排名很不明显,没人注意到,我们发现了,大势至菩萨照著顺序排,二十五,他应该是摆在二十三的,他跟二十四两个对调了,他是二十三的,跟二十四两个对调,两个人调一个位子不容易发现。从第二调到二十五这个很明显,很明显一下就看出来了;二十三跟二十四两个对调,很不容易看出来。
两个特别法门让我们发现,我这个还是被日本人问出来的,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是日本一个出家人,日本出家人平常也穿西装,到临济寺来看我,是台湾大学几个同学带他来看我。见面他问我学什么?我说学《楞严经》。他说平常修怎么修法?我说念阿弥陀佛。他说《楞严》跟净土有什么关系?他问我这句话,这一句话把我那个灵感问出来了,把观音、势至这两个表法,我当时解答他,我说观音、势至跟净土有什么关系?他愣住了。我说《楞严经》二十五圆通,最精彩的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怎么没有关系?这一问问出来了,不问,知道没有这么明显,一问问出来。所以如何把心安住在「不退转」,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叫大事因缘,只有真正契入净宗才真正证得三不退。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五集)  2012/9/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3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五三页,我们从第七行看起,第二句:
「据《选择集》意,此一念即一念净信;又即《三辈往生品》中之发一念心,念於彼佛也。又《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无上功德者,明利深远」。这个一念是以至诚心,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是我们平常说一念无二念,一心无二心,这个一念功德确实无量。法然大师《选择集》里头,一念就是一念净信,这一念很不容易。念佛的人很多,得净念的人不多,净念就是本经...(●[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诸就是善根里头有福德、有因缘。「又《弥陀要解》云」,这蕅益大师的话,「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我们这个世间的三善道,六道里头三善道是增上善业所感。十善业道,修上品十善,果报在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一层比一层清净快乐,是增上善业所感。西方极乐世界同居净土,是增上清净善业所感,清净善业是把人天福报放下,就清净了。对人天福报还有贪染的,不清净,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娑婆跟净土你认识得愈清楚愈好,为什么?你真看破了。章嘉大师讲的,你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为什么没看破?没搞清楚。经上讲得很清楚,没有看明白、没有听清楚,所以放不下。
刘素云居士传来的信息,她说我们现在距离十二月二十一不到三个月了,所以她闭门念佛,什么人都不见。电话都掐断,不接电话,告诉大家别去找她,找不到她。这是什么?警觉性高,时间愈来愈短,再不真干来不及了。她说的话是真话,她这种高度警觉是正常的。灾难不管它有没有,於我都不相关,我能够克期取证,那这个信息对我们是最好的信息,是好的增上缘,帮助我们克期取证。
早年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有死刑犯,新加坡贩毒是死刑,所以关在监狱里面那些囚犯都知道哪一天执行,都知道。李木源居士慈悲,到监狱里头教死刑犯念佛,他们没办法救了,劝他求生净土,他真干。执行死刑的时候,新加坡是吊刑,一般受刑的人恐怖,念佛的人他不惊不怖,死的时候,面貌如生,身体柔软。火化的时候有舍利,他拿来给我看,真往生了,舍利像宝石一样。这样的是什么?真正回心向善、改邪归正,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这是各人遇缘不同,这个人有善根福德因缘,遇到佛法真干。这些都是给我们做出最好榜样,让我们亲眼看到。
这个地方,念老跟我们说得是更亲切,「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间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这个地方讲到四缘生法,我们也有参考资料,从《佛光大辞典》里面节录下来的,是《成唯识论》里头所说的。一切万法怎么来的?佛告诉我们,缘生的。其实佛家讲因、缘、果,为什么不说因生?因,阿赖耶的种子我们统统都有,个个具足。你阿赖耶里头有成佛的种子,这个种子遇到缘,你就成佛了,有菩萨的种子,有天人的种子,也有三恶道的种子,齐全!哪个种子遇到缘,它就先结果。所以佛看一切法平等。就是缘在面前你认不认识,你能不能把它抓住,这与每个人行业有关系,还是属於缘。
「亲因缘」是四缘里面的第一因缘,也叫它做亲因缘,「为能生起有为诸法之直接、亲密之原因」,所以称为亲因缘。一切有为法,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有为?有生有灭就叫有为,无为法不生不灭。哪些是有为法?法相宗所说《瑜伽师地论》里头,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认为六百六十法对初学的还是不便,它太多了,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成百法。《百法明门论》是天亲菩萨将六百六十法把它归纳成一百法,一百法前面九十四种,都叫有为法,后面六个无为法。前面这九十四种,把世出世间一切有为法全部包括在里头。它分为心法,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心法,心法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色法,色法是物质,十一个;不相应行法是个抽象概念,虽然它不是真实的,它起作用,像时间、空间都属於不相应行法,它没有实体,你找不到它,起作用,有二十四。色法,物质现象十一个,合起来九十四。无为法里面,真正无为只有一个,真如无为。其他五个,像虚空,虚空也算无为,不是真的无为,我们没有看到虚空生灭。虚空实际上有没有生灭?有生灭,所以它不是真的无为。有为法里头不收它,就也变成无为法。定中境界是无为法。有为法里头,心、心所讲得详细,八识五十一心所,心理现象比物质现象讲得多。
佛法是科学,它研究心理,我们这个世界上科学,偏重在物理。实际上,心跟物永远分不开。佛经上所说的「色由心生」,色就是物质,物质怎么来的?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的。被现代量子力学发现出来,跟佛说的一样,这不可思议。佛在最后的总结是「全体是心」,遍法界虚空界,全体是心法。心是宇宙一切的主宰,就是念头。正确的念头,就是与性德相应的,这天上人间;错误的念头,与性德相违背的,这三途果报,里面包括修罗、罗刹,不善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像佛经上常说的魔王波旬,波旬是谁?是欲界第六天天王,欲界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欲界里最高的层次。他修大福报,不但修福报,他修禅定。这个禅定没有能到达初禅,还差一截,如果到达初禅就好了,他就不是魔王,他是菩萨了。
为什么会变成魔?贪心没断。他对他的王位、对他的权力,统辖的权力,他统领欲界,欲界里头地位最高的,他不愿意这众生修行要出离三界,他就会来障碍你。你不出离三界,他不障碍你;你真正想出离三界,所以讲魔王恐怖,他怕你离开,他的人少了,人口减少了,所以做种种障碍。释迦牟尼佛成佛,他来变现、来阻扰,所以八相成道里头有降魔。但是小乘里头有降魔,大乘里头没有,大乘里头,佛、魔是一不是二,无佛亦无魔。佛跟魔都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你清净平等觉就变佛境界,不清净、不平等变出来的就是魔境界。大乘确实胜於小乘。
我们看《成唯识论》卷七这一段文,「於唯识宗称为亲因缘,意谓能亲生自果,辨生自体之因缘种子性。以法本无自性,乃依他之亲因缘法而生起,即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三法同时而互为因果,此为大乘缘起之实义」,就是真实义,大乘讲一切法因缘所生。一切法确实没有自性,自性就是自体,没有自体。它怎么生?依他,依他的亲因缘法而生起。这个他的意思很深,他是什么?种子生现行,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种子从哪里来的?从现行来的。现行从哪里来的?现行从种子来的。是依他起性,唯识里面讲三自性。
现行是我们现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个现行就变成种子。我们中国人讲习性,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性就变成圣贤种子、佛菩萨的种子。不善的习性,与性德相违背的,像现在这个世界非常明显,人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跟五伦完全脱离。五伦是性德,与它相应是圣贤种子,所以成圣成贤很容易。现在人因为不讲了,没有人讲、没有人做,没有人做就是你根本没有见过,没有人讲,你根本没有听说过。现前的社会,绝大多数全是负面的,这种现行薰的种子,种子又变成现行,这个事情可麻烦了,全是负面的。怎么能够让他回头?这个回头,现在人讲只有靠潜意识,这一生当中没有这个善的种子,前世有,这个我们要相信。这一世没有,前世有,为什么?因为人有成佛的种子,自性里头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净宗依据的理论「是心是佛」,我们的真心是佛。阿赖耶是妄心,是薰习成种的,它是习性,它不是本性。但是习性跟本性分不开,互相有影响,如果常常跟圣贤人在一起,长时间受圣贤薰习,他的佛性就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佛经上看到,诸佛如来的刹土没有不讲经说法的,几乎没有例外的。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萨不讲经说法?没有。他们真是全身在说法,眼耳鼻舌身意都在说法、在表演,总是让别人看到、听到、接触到都有领悟。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就这个意思,没有不说法的。所以到极乐世界修行容易,为什么?你六根聪利,聪明、根利,你接触的、听到的、闻到的都会开悟。在极乐世界天天有悟处、时时有悟处,所以他很快就大彻大悟。彻悟之后,阿弥陀佛还是加持你,不是说彻悟之后佛就不加持了,不是的,佛的加持是全面的。尤其彻悟之后,依旧得弥陀威神加持,不可思议,比十方世界佛、实报庄严土的菩萨超越。因为他方世界实报庄严土的法身菩萨完全靠自力,极乐世界实报土的菩萨,有自力又有他力,所以显得格外殊胜。
所以亲因缘它是互为因果。通常,我们讲得简单一点,用植物来做比喻,植物的亲因缘是什么?种子,种子能生能长,它是亲因缘。但是只有种子,如果没有等无间缘、没有所缘缘,这个种子死了,没有生机。所以它必须有所缘缘,所缘缘是它的生机,它要得到了增上缘,它就结果。每个种子都有生机,它没有思想,但是它有这个能量,它会长成一棵大树。这个生机没断掉,也就是这个种子是活的,你去种它,它一定会长成。所以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都是自身具足的。我们有成佛的缘是亲因缘,本来是佛,这是亲因缘;我们很想成佛,那就是所缘缘;我们想成佛这个念头不间断,这就是无间缘;外面要有增上缘,我们遇到好的老师、遇到好的同参道友,这都是增上缘,遇到好的修学环境,我们就成就了。
它下面有《佛学常见辞汇》四缘这一条,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力,所以显得格外殊胜。
所以亲因缘它是互为因果。通常,我们讲得简单一点,用植物来做比喻,植物的亲因缘是什么?种子,种子能生能长,它是亲因缘。但是只有种子,如果没有等无间缘、没有所缘缘,这个种子死了,没有生机。所以它必须有所缘缘,所缘缘是它的生机,它要得到了增上缘,它就结果。每个种子都有生机,它没有思想,但是它有这个能量,它会长成一棵大树。这个生机没断掉,也就是这个种子是活的,你去种它,它一定会长成。所以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都是自身具足的。我们有成佛的缘是亲因缘,本来是佛,这是亲因缘;我们很想成佛,那就是所缘缘;我们想成佛这个念头不间断,这就是无间缘;外面要有增上缘,我们遇到好的老师、遇到好的同参道友,这都是增上缘,遇到好的修学环境,我们就成就了。
它下面有《佛学常见辞汇》四缘这一条,讲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讲得很简单,也很清楚。「因缘是种子与现行,相薰习义,为生果的原因」。像我们举的这个植物,用我们自己来做比喻就很清楚。「等无间缘是前念与后念,必须次第相续而起,体用齐等,而无间断」。这个缘很重要,前念跟后念是一个念头,前念是阿弥陀佛,后念还是阿弥陀佛,念念都不间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所缘缘」上面所缘这个缘字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是能缘,境界为所缘」。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能缘,极乐世界是我们所缘,特别是阿弥陀佛的名号,信愿持名,这是我们的所缘。「心心所法」一定要「仗境方生」,没有境界它生不起来,这就是见分跟相分,「俱起为缘」,用念佛这个比喻很容易明了。「增上缘是谓於此法,增强其力用,使其得生」。在这个四缘当中,色法的生起,只需要因缘跟增上缘,就是物质现象。心法的生起,就是念头生起,一定要四缘具足。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要解》里头这句话,说「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我们本来是佛,本来是阿弥陀佛,这个一定要肯定。「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念佛人对於这个要不肯定,有怀疑,障碍就多了。一定要肯定阿弥陀佛是我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我清净心变现出来的,唯心净土,跟我的关系是一不是二,非常亲切。我们往生这个念头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等於说你自己的老家,想回去,为什么回不去?哪有这个道理!这个信心必须要建立。净宗理论就是《观经》上世尊所说的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因,亲因缘;是心作佛是所缘缘、是无间缘。其他的力量的帮助,包括善根福德因缘,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个我们要相信。诸佛如来没有妄语,没有过去的善根,这一生虽遇到了他不信。现在人很多,你到外面人多得很,你劝他念阿弥陀佛他不相信。能够相信的,那就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诸佛如来,而且供养不在少数。得佛力加持,我们一听到就欢喜,一听到就相信、就能接受、就能真干,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思议。
所以「净念相继,乃等无间缘」,我们的念头,声声都是阿弥陀佛,没有改变,这叫等无间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我们缘的,现在所缘的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所缘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是我们攀缘的对象。我们没有别的想头,就是想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就是想亲近阿弥陀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帮助我们早一天成佛。就这么一个念头,很单纯,没有杂念。增上,这是总摄前面三缘,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是增上缘,不得人身,闻不到佛法。得到人身、闻到佛法是增上缘,遇到好老师,遇到这样殊胜的法门,这全是增上缘。
夏莲老为我们整理这经本,终於《无量寿经》有个善本了。黄念祖老居士提供我们修学参考资料一百九十三种,而且在一百九十三种,对於我们每一句经文上有解释的,都把它拈出来,编成集注,这也是增上缘。我们终於把净土跟娑婆世界搞清楚、搞明白了,坚定信心、愿心,亲因缘、无间缘起了作用。果报就必定生净土,必定见阿弥陀佛,这果!『当知此人非是小乘』,「此人」就是前面所说一心念佛的人。因为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人认为,念佛求生净土是自了汉,没有慈悲心,只知道自利,不能弘法利生。说这些话的人很多,所以佛在此地特别有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不是小乘,不是自私自利。不但不是,而且是佛第一弟子,这还了得吗?
「世多讥念佛为自了,甚至鄙视」,这是我们看到的,古时候有,现在也有,「是则未了佛意」,这些人误会了,不知道佛的真实意思。净宗不是小乘,净宗是教人人都成佛,人人在一生当中证得大圆满,怎么是小乘?所以未了佛意,不了解佛所说的意思,这是真话。「世尊金口亲宣」,在这个会里头亲自为我们说出来,念佛求生净土的人不是小乘。「弥陀一乘愿海,悉赐大白牛车,唯是一乘,何有二三。故云非是小乘」,这是念佛的人必须要知道的。为什么?外面这些误会都足以动摇我们的信心,一个二个说,还没有在意,说的人多了,心就动摇了。我们所知道的,在现前听到很多例子,有许多人本来是学会集本的,听说会集本不如法,很多人都说,他就放弃了,不要这个本子,甚至於把它烧掉;以前听光盘,现在也把光盘烧掉,不在少数。如果我们把这段经文多多念几遍,就明白了。
弥陀一乘愿海,对待一切众生,修学的人,决定是清净平等心对待,所以悉赐大白牛车。这是《法华经》上的比喻,比喻一乘法,一生成佛的方法,叫一乘。何有二三,二是大乘、小乘,三是声闻、缘觉、菩萨,这都不是究竟法,是中途站,没有达到终点。达到终点的这叫大乘,故云非是小乘。听别人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对修学产生了怀疑,这都是善根福德不足,有大善根福德不会动摇。善根福德不够怎么办?决定要多听经,多听经、多读经。不用这个本子可以,《无量寿经》,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这个本子在内,总共九种不同的版本。夏莲居老居士说过,随便依哪个本子都能得度。不妨先把九种本子统统看过,然后你喜欢哪个本子你就选哪个本子,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亲口所说的有五种原译本,有三种会集本,有一种节校本,是彭际清居士的,他只用了康僧铠的这一本,把它重新整理简化,做为一个节校本。所以,现在流通的有九种本子。丁福保有《无量寿经笺注》,这个书我以前有,可能现在放在澳洲。上海,丁福保他开了一个医学院还是一个医学诊所,他们那边印的。他用的本子就是用彭际清的节校本,做了个注解,也做得非常好。
「佛复赞扬如是念佛之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这个赞叹到极处了。「何以故?」为什么佛要这样说法?「以念佛法门最为第一故,最为难信故。於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能生实信,如教奉行,故称第一」,这有道理的。名符其实的第一弟子,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什么时候发心都好,莲池大师晚年发心,晚年真正觉悟了。於大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涉猎了,都融会贯通了,到最后,全身放下,一心归净土,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一心一意皈依极乐世界。这真正叫第一弟子,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第一弟子。真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一点都不错,这佛说的。於这个法门能生真信,一丝毫不怀疑,能够依教奉行。
持戒念佛,第八品里面讲的善护三业,这是修行的基础。第一句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善护三业在这个经上,佛把口业摆在第一,为什么?口业最容易造,多少人修积的功德都从口里头漏掉了,真可惜,功德保不住。所以,佛在这个经上把它排在第一,一切经我们常看到的是身口意,这个经是口身意。不同的排列有很深的意思在里头,我们不能不知道。真修,三业清净,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一向专念。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一心专念,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叫如教奉行。如教,教就是这部经,就是世尊在无量寿会这中间所说的,你都能够信、都能够理解、都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你全用上,这叫如教奉行。把净宗的精神、弥陀的精神、弥陀的行谊,表演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来第一弟子,做一切修净土人的好榜样。如果有缘,有缘就要利他,没有缘要自利。中国古人所说的,「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个进退是缘分。我们现在晓得,念佛是弥陀第一弟子,佛自己说的。
下面一段,「劝依教修行而勿疑」,怀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请看经文:
【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
当时在会有这么多人,特别是对『天人世间阿修罗等』,这欲界众生。
【应当爱乐修习。生希有心。於此经中。生导师想。】
世尊在这个地方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慈悲到极处。「右文复劝」,再劝,...(●[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求净土,这比什么都重要。「以上正宗分竟」,正宗分就说到此地。
下面还有一段。「彭氏《起信论》释曰」,这是彭际清居士在《无量寿经起信论》里面所说的。「正宗者」,什么叫正宗?他说第一,「首明法藏广大誓愿」,本经的正宗分,第四品开始,介绍法藏比丘的大愿,「为令行者生担荷心。发起悲智,具普贤愿故」。阿弥陀佛给我们做示范,目的是要我们向他学习,我们发心荷担如来家业,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如来家业是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就这一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六道众生太苦了,法藏比丘发大心,要帮助他们离苦得乐。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乐从悟来的。这两句话重要!我们今天要是迷,迷於财色名食睡,你就苦了。觉悟什么?觉悟这些东西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沾惹上这些东西,只有苦没有乐。我要继承如来大法,我要普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这就是智慧。你能看清楚了,能不沾上这些东西,真实智慧。所以发起悲心,要具足普贤大愿,这还得了吗?
我们看到法藏在比丘这个时代就发普贤大愿了,普贤大愿是法身菩萨修的。第一个愿,礼敬诸佛,我们做不到。诸佛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对一切众生的恭敬,就像对弥陀的恭敬、对释迦佛的恭敬,对所有一切众生。普贤是平等法,有分别就不能修普贤行。有执著、有分别,可以修六度,不能修十愿,十愿第一个就做不到。能不能对花草树木、山河大地真诚恭敬,这是普贤菩萨。何况对一切人,对一切善人恭敬,对一切恶人恭敬,为什么?他有佛性。既有佛性,将来一定成佛,现前作恶他会受恶报,恶报报尽了他又会回头。他与佛有缘的话,他就会来修学。决定有缘,为什么?他本来是佛,他有佛性,他怎么会没有缘?对一个众生不恭敬,不是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这就是我们讲隐恶扬善,这是普贤菩萨。众生有好的,表扬、赞叹,众生有不善的绝口不提。所以第二叫称赞如来。第一个叫礼敬诸佛,诸佛从相上讲的,相上决定没有分别,但是性上就有分别。性上,他作恶不能赞叹,赞叹大家都学,那不就人都变坏了?所以,他的恶行不说,他的善行表扬,这就是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所以,称赞不说诸佛,称如来,那就是有差别的。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了,善财童子对五十三位善知识,有三个人,有礼敬没有赞叹。这三个人就是胜热婆罗门,他代表愚痴,甘露火王代表瞋恚,伐苏蜜多女代表贪恋,这贪、瞋、痴。贪瞋痴是三毒,所以恭敬,对他有恭敬,没赞叹。这就是弃恶扬善,赞叹要有这个标准。
夫子对於所有的文艺活动,因为这都是人之所爱,原始土著你看他们都会唱歌跳舞,在一起游乐,孔夫子给它一个标准,「思无邪」。只要符合这个标准,是好的,值得提倡的,让你没有邪思,没有邪念。这个邪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这个不许可,与伦理道德相应的要赞扬、要提倡。所以《诗经》是古时候民谣,一般人唱的歌曲,夫子把它搜集,搜集几千首,都淘汰了,孔子保留三百一十五首。这三百多首完全符合伦理道德,夫子把它编集成为《诗经》,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给千年万世做榜样,做标准。这个礼乐是好的礼乐,正常的礼乐。常是什么?五常,符合於仁义礼智信。这些乐里头,它里头含著仁义礼智信,可以传之於千古。
我们看祭典,现在一般看孔子,孔子生日祭典,八佾舞,这是古时候的舞。你看它有动作,很柔软,它有规矩。六十四个人动作整齐划一,不快不慢,很稳重,跟现在的舞蹈不一样。但是现在人喜欢现代舞蹈,看到古人那个舞蹈会睡觉了,觉得没什么兴趣。这就是他心乱了,他喜欢乱蹦乱跳的,这种缓慢动作他不能接受,不知道那个有戒定慧在里头,不一样,不懂得欣赏。这就是现在人从小教坏了,古德所说的,子不教,人心坏了,人心坏了,看到古时候这个东西他不能接受;家是没有了,家不齐,社会就乱了。血缘的家虽然没有了,还有可以等於家的,就是今天企业、团体、社团。不齐是什么?没有规矩,没有伦理道德,没有因果教育,没有圣贤教育,社会乱了。
普贤行,这是法身菩萨所修的。我们要想把心量拓开、要向往大乘,不能不读,不能不学,慢慢拓开,要学会爱人。学会爱人不是勉强,为什么?你爱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是你的本分,你本来就是这样的。而是现在,现在我们迷失了自性,变成自私自利,不爱他们了,甚至於恨他们,甚至於把他们消灭掉。这是什么?完全违背了自性。自性的核心就是慈悲,明心见性了,慈悲心、大慈大悲心自然流出来。诸佛菩萨如是,不是勉强的,为什么?他证得了同体大悲,遍法界虚空界统统是我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所以法法是自己。爱不爱自己?爱自己。爱自己为什么毁灭自己?哪有这种道理!迷了才会产生这个现象,觉悟了就回头。不是人教的,这是性德自然流露,到普贤这圆满流露。
第二,说明「法藏广大功德」。广大功德是什么?是教化,教化是身教为主,言教是辅助。你看「令行者生真实心」,这真正叫善教。佛菩萨觉,众生迷,迷觉关键就是这四个字,生真实心。我们今天,现在的人他生什么心?自私自利的心、迷惑颠倒的心。吴教授到这儿来告诉我,他说有个学生家长跟他说,我儿子缺德没有关系,不能缺钱。这是什么心?儿子缺德没有关系,儿子有钱,儿子将来叫你出去讨饭,你那个时候后悔莫及。有钱怎么?不养你,讨厌你。儿子不孝,没德,不孝,儿子有钱,不孝。你说儿子有德好还是有钱好?那家人没钱,贫穷出孝子;你的儿子大富大贵,把父母赶出来,叫你要饭去。价值观错了!教出不孝的儿女,他所造作的罪业,纵然他有福报他能享个几十年,死了以后地狱去了,这是真正爱你的儿孙吗?爱你的儿孙,你肯定叫儿孙堕三途吗?哪有这个道理!
普贤菩萨把十大愿王做出来给我们看,教我们跟他学习。第一个就是学谦卑,礼敬诸佛是学谦卑,没有丝毫傲慢,没有丝毫嫉妒,能够成就别人,能够帮助别人,舍己为人,这是真正菩萨行。「广行方便」,广行方便不拘一格,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不同。所以,方便有多门,不是一个,不是固定的,那叫善巧方便。这是什么?这是智慧,应当怎么做就怎么做,目的是利他,不是自利,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众生有利益,社会有利益,於我自己不利,该做,自己再辛苦也要把这个事情做好,让大家得利益。菩萨念念为苦难众生,只有真诚心,广方便,才能「满普贤行」,满是圆满。
第三,「明极乐依正种种庄严,为令行者生决定心」,就是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天亲菩萨造《往生论》,为我们说出二十九种不思议的庄严,目的在此地,让我们读到、听到,生决定心,我决定要到极乐世界。「至诚回向」,我这个世出世间我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放下了,我就求极乐世界,将自己一切修行功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入佛境界,不堕疑城」,没有疑惑。这句话要记住,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入佛境界,入佛境界就成佛了。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真的成佛了,他就有跟佛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德能、一样的神通,能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与他有缘的众生。这是大乘经上常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佛要度有缘的众生。
现在我们了解,只要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没有契入常寂光,但是他有常寂光的作用。常寂光作用是什么?就是证得了法身,分证法身,没有圆满而已。下下品往生的人也分证法身,这个分证不是靠自己功夫证的,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的,就是第二十愿,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分证法身,他在哪里?他在遍法界虚空界。他来帮助众生,现身说法,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法身没有来去,法身一定要知道,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空间,没有距离,就是就在当下,这句话是千真万确。诸佛菩萨在哪里?就在当下。有缘众生在哪里?也是就在当下。就是迷悟不一样,悟了是佛,迷了是众生。
今天这个世界很乱,大家都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应对?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愈是有灾难,我四面八方的信息愈多,无论从哪方面来的信息,都不需要执著,只有执著这一句佛号,信愿持名,问题全都化解了。即使是天神、山神、海神所传来的信息,统统劝他们大家一起念佛,往生净土。经上说得很好,等觉菩萨都求生净土,你看从等觉菩萨到无间地狱。所以,无论哪个地方传来的信息,都告诉他,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真正是自他两利,没有丝毫副作用。对这个要有信心,坚定的信心,决定不改变,入佛境界。
第四个,「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间果报,为令行者生精进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决生彼国故」。彭际清这四句讲得好。往生的正因,这比什么都重要,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往生正因。在日常生活当中,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个容易记,将大乘佛法里头戒定慧三学统统融入在其中。这是我们在这个世间处世待人的态度,我们自己要掌握住。世间因果报应清清楚楚,我们断一切恶,不受恶报。修一切善,修善还有障碍,修善还很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不是自己的业报就是众生的业报,众生没福。我们修善不顺利,众生没福报,或者是自己有罪业。修行,我们的福报已经增长,业障已经消除,但没消干净,还有障碍,绝不能够怨天尤人。自己有罪业要忏除,众生有罪业,我们要修福给他去弥补,代他们忏悔,教他们忏悔,这个对。所以,令行者生精进心,只要他真正勇猛精进,精进的样子就是一念念...(●[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定要受苦,要喜欢吃苦。苦也不要过分,时时刻刻能提起自己的警觉心,时时刻刻想往生极乐世界,这就行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一集)  2012/9/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3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一0四三页第七行,最后一句看起:
「又《弥陀要解》答曰: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於事,理亦不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那就是中国人追求智慧,智慧是圆融的,不偏在一面。儒家的教学,这也是传统基本概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属於理,笃行这属於事。如果执著理没有事,这叫玄谈。玄谈是什么?就是空谈,不能落实,於自己、於社会、於国家、於全世界没有好处。只是空谈理论,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还不如事。事在中国传统,所以常说礼义之邦,礼是实在的,是讲事,义要没有礼,这个义就落空了。必须礼跟义要结合在一起,就圆融了。所以学以致用,第一个用处就是身心健康。这非常现实,头一个身心健康,自在快乐,夫子不亦悦乎,佛陀法喜充满,这头一个自己得的利益。《无量寿经》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是体,真实智慧,后头真实的利益,如果没有利益,智慧跟体性全落空,你会讲、你能说,你得不到受用。
譬如今天科学真正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说得还不够透彻,但是确实发现了。这在佛法里面,接近到这个,那就是接近大彻大悟。他们的受用、境界远超过二乘,这个意味著,二乘六种神通这种人全都具足。科学家虽然发现三细相,纵然二十年之后,他讲清楚、讲明白,跟佛经上是一样,他这六种神通一个都没有,真实利益没得到。佛法用什么方法发现阿赖耶的?是用定慧。科学家用的是数学,根据数学推理,然后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去捉捕,这样发现的。方法不一样,都发现了,一个依旧是凡夫,出不了六道生死轮回;一个几乎要超越十法界了,差一点点功夫他就超越十法界,不是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利益不相同。克实而论,知道得那么多,还不如行得少。一本《弟子规》真正做到,你是世间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大学问,真正有德行,这个德行保证你来生生天,这是真实利益。博通儒家典籍,连《弟子规》也做不到,他是凡夫,依旧免不了六道轮回,不一样。佛法非常重视行,没有行,你的智慧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它的修学原则就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我们这一代的人,不管你怎么样,你肯定受科学的影响,科学已经四百年了,我们生活哪有不受它影响!受它影响最严重的是怀疑。我们接触佛法,对佛法怀疑。我接触佛法是学哲学进去的,如果要不是学哲学,我们跟佛法没有缘分,边都碰不上。接触之后才真正明白,佛法究竟是什么,方老师讲清楚、讲明白了。古来祖师大德,我们看他的典籍,他也讲清楚、也讲明白了,可是讲得太深,我们不懂,我们也看了。古人的方法是点到为止,没细说。没细说,现在人就听不懂,没有这个悟性。必须讲得很清楚、很透彻,他还未必懂,这是今天之难!也是灾难不能避免,道理在此地。如何把传统东西跟现代化相结合,能让现代的人很容易明了,很欢喜去做到,这就功德无量了,这真实功德。
要别人做到,一定先自己做到。过去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前人我听说也曾经做过,没做成功,不是他们没有能力,他们的学问、智慧、德能都在我之上。没做成功,缘上有问题。军阀割据,战乱的时代,你还没做成功,被人毁掉了,这就是缘不具足。我们做这个事情,这个缘具足了,是在安定社会当中做出来的。做出来得力於老师的觉悟,老师要不觉悟,不肯真干,做不出来。我们做这个实验目的是给联合国看的,我们在联合国做的报告不是假的,可以兑现的。今天不做出来,讲得再好,人家不相信,他赞叹、鼓掌,心里面认为这是理想,这不是事实。
古时候中国人的价值观跟西方人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忘掉了。满清亡国这一百年,这一百年当中没人教,全接受西方东西。西方的价值观就是一个利,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仁义,从汉到满清末年,用这两个字。外国人的价值观,确确实实自私自利,所以他要竞争、他要斗争,损人利己,他干这个事情。中国人不是的,中国人起心动念也求利,为谁求?天下大利。我要得利,我要让天下人统统都得利,这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这个利益近於义,他不是自私自利。这是大利,大利利益天下众生,目标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所以理要重视,事不能废弃。
我们做实验,要求老师们,那时候只有三十七位老师,我要求这个实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我们实验失败了,中国传统文化就从这个地方灭亡了,世界上人都说中国文化过期了,不适合时代潮流,应该完全彻底把它抛弃,会产生这个后果。如果实验成功了,他们耳目一新,几千年的东西现在还管用。我们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兴废存亡这个关键点上,你说我们负的使命多重。所以舍弃生命在所不惜,一定要把它做成功。从哪里做起?就从《弟子规》做起,把《感应篇》、《十善业道》融入《弟子规》里头,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希望这些老师们四个月做成功。老师真好,我非常敬仰他们,他们两个月就做到了。
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我们现在做到了,底下一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下乡入户,我们用身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5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