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007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2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障消除了你所求的就得到了。业障要怎么消除?要忏除业障,像普贤行愿里面第四愿就是忏除业障。但是用什么方法来忏除?是不是每天在佛堂里诵经拜忏?他讲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忏除业障在事上的修学就是后不再造,知道这个事情做错了,以后不再做,这叫做忏除业障。你天天诵经拜忏,拜完了之后再干坏事,那有什么用处?没用处。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从心地的忏除,换句话说,要改变心理,这个重要。心正了,言行自然就正。心不正,装出那个样子,那也不行,你的罪业还是消不了的。所以忏除业障要从心地上用功夫,在内心里面改过自新,这样就有感应,这是我们一般佛门讲的事忏,事忏就是这个忏法。
理忏是什么?理是理论,道理,理明了通达,这个时候把业障真是连根本都拔除了,证理了,宇宙人生是一回什么事情彻底明了了,恍然大悟了,这个境界在禅宗叫大彻大悟,在教下叫大开圆解,这个就是理忏。这个时候心思言行决定是正确的,决定是至善的,没有一丝毫的恶,都是善。这就是要在修学上要达到相当的水平,就是要开悟,我们一般讲开悟。真正开悟了,罪业消除。你有罪业不会开悟,为什么?罪业是障碍、是无明,障碍着你,你不会开悟。业障去掉之后就开悟,开悟当然业障就没有了。所以这是忏悔法里头是最根本、最究竟的,我们留在《普贤行愿》这个「忏除业障」再细细给诸位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非常的重要,只要业障忏除,你将来在学佛道路上真是一帆风顺,很少障碍。
说到有求必应,确实是事实,我从民国四十二年学佛到今年七十一年,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当中的确是有求必应,感应大概比一般人都来得殊胜。这些好处全是章嘉大师传授的,我是依教奉行,果然不差,就跟袁了凡试验孔先生的一样,试验得很正确,我在佛门所求的亦复如是。所以如果你要是不信,那这个功德利益是自己失掉。所以首先我们要相信。了凡先生他听了之后还有怀疑,孟子说,他这举孟子的话来说,「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你说求道德仁义,求之在我,这是我们相信的,凡是读书明理的人都相信,决定没有怀疑。如果说功名富贵,像前面讲的,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这能求得到吗?就怀疑了,给诸位说,确实求得到,只要你自己能够相信,求成佛都可以成佛,这些世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有求不到的道理!
云谷大师就给他解释了,「孟子之言不错」,你自己错解了,你误会了,那就是说,求则得之,不但道德仁义求则得之,功名富贵你求也得之。这个里头就是要如理如法,不是妄求,是如理如法的去求。「汝不见六祖说」,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坛经》里面所讲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个方寸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心地,福从哪里生的?从我们自己心地里面生的。「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所以教你求,到哪里去求?像章嘉大师教我们求的,他教我们忏除业障,从心地功夫做起,不是在外面求,你供养佛菩萨形像,天天给他烧香叩头,求他来赏赐你什么,那求不到的。为什么?那你是向外求,求不到,于理于法都错了。所以现在多少在佛门里面求,他怎么求?他就是每天烧香拜拜的时候,求泥塑木雕的这些佛像,佛菩萨形像,求它,所以有求不应,不灵。不是佛菩萨不灵,是你搞错了。求观音菩萨要从自己大悲心里面求,与观世音菩萨才能感应道交。自己没有慈悲心,希望观音菩萨赐福给你,哪有这个道理!求地藏菩萨要从自己孝敬心中求,才会得感应。这是在这两天《行愿品》里面,这些大意都跟诸位说过,一定要记住,要晓得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个几句话很重要的。「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这是从六祖大师所说的理论。
因为《六祖坛经》在从前念书人没有不读的,你说读其它的经典,他也许没有读,就一般讲《坛经》、《楞严经》、《法华经》这些经典,读书人都念,为什么?文章也好,第一流的文章,《金刚经》,这四部经几乎没有人不读的,真是家喻户晓,所有读书人对这些经都熟悉,特别举《六祖坛经》来说。《六祖坛经》一般流通的版本是有很多问题,有很多错误,我们图书馆也翻印过几次曹溪的原本,这个版本非常好,我们所采取的这个版本(原本)就是《普慧大藏经》版本,曹溪原本。大概这个书还有多,将来你们每个人回去的时候都可以带一本回去,你看看《六祖坛经》,很有趣味。
下面教给他方法,「若不反躬内省」,躬是身体,就是反求诸己,自己要认真的去反省反省、检点检点,向内去反省。你要是不晓得反躬内省,「徒向外驰求」,一昧的向外面去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这是讲我们现在大多数的人在佛门里面求都是这个求法,你求,求得到了,得到是什么?你命里头有的,命里头有的你求得到,那不是求的,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求,你求,得不到,内外双失。我们今天见佛门拜佛的人,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这个求法,不应,有求不应。懂得佛法道理的人是向自己内心去求,其结果?内外都得到,内得的是道德仁义,外面得的是富贵功名,没有一样得不到。所以诸位,佛法跟孔圣人教给我们的求都是从内心去求,不是教我们向外头攀缘。向外面攀缘这个是无意义的,真的是求人不如求自己,求自己是内外双得,求人是内外双失。这个里面的利害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这几句话可以说把这个求的道理、方法都告诉了凡居士,都告诉他。
然后问他,他说这个孔先生算你的终身怎么样?给你算的命,你的一生怎么样?「余以实告」,他就老老实实一五一十的把孔先生给他算的这个流年,哪一年该怎么怎么,说到五十三岁,这个命就终了,都告诉云谷禅师了。云谷禅师说好,你自己揣摩揣摩,你应不应该得科第?得科第就是在从前科举时代考中进士,进士及第,就像我们现在的高考。那个时候考进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