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9|回复: 57

[其它话题]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简体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简体版)
夏莲居老居士会经
净公上人科判
黄念祖老居士注解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奉劝世人,当远罪求益,离苦得乐也。
                     恭录自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 灵巖山寺念诵仪规题辞》

分享者:沙迦的咒语

目录:
黄念祖居士大经解序——净公上人        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        6
甲、讲述因缘        7
乙、前言        7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13
◎(一)教起因缘        13
◎(二)本经体性        20
◎(三)一经宗趣        24
◎(四)方便力用        36
◎(五)所被根机        40
◎(六)藏教所摄        46
◎(七)部类差别        56
◎(八)译会校释        59
◎(九)、总释名题        68
◎(十)正释经义 分三        76
壹、序分(第一品至第三品)        76
◎ 法会圣众第一        77
◎ 德遵普贤第二        89
◎ 大教缘起第三        119
贰、正宗分(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        133
◎ 法藏因地第四        133
◎ 至心精进第五        148
◎ 发大誓愿第六        161
◎ 必成正觉第七        211
◎ 积功累德第八        223
◎ 圆满成就第九        240
◎ 皆愿作佛第十        250
◎ 国界严净第十一        254
◎ 光明遍照第十二        264
◎ 寿众无量第十三        271
◎ 宝树遍国第十四        274
◎ 菩提道场第十五        276
◎ 堂舍楼观第十六        281
◎ 泉池功德第十七        284
◎ 超世希有第十八        292
◎ 受用具足第十九        295
◎ 德风华雨第二十        298
◎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302
◎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304
◎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308
◎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312
◎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346
◎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353
◎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362
◎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365
◎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368
◎ 菩萨修持第三十        371
◎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384
◎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392
◎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405
◎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413
◎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420
◎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437
◎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441
◎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447
◎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454
◎ 边地疑城第四十        457
◎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464
◎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472
叁、流通分(第四十三至第四十八品)        475
◎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475
◎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478
◎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483
◎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489
◎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495
◎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500
肆、后记        504
伍、再记        506
陆、附录        510
一、本经原序        510
初印原序(黄超子居士序)        510
重印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会集序(梅光羲居士序)        511
二、本经原跋        516
敬跋重印大经会集本后(萧方骏居士跋)        516
敬跋三印大经会集本后(黄念祖居士跋)        517
三、大经合赞        521
四、莲翁恩师八秩寿赞        522
五、注经偶颂        523
六、本解常引经论目录        524

黄念祖居士大经解序——净公上人       
丙寅之秋,余于美国东西两岸弘法,历十大城市,侨胞中颇有能信弥陀净土且发愿依教奉行者,喜悦无量,知其善根福德不可称量也。道经洛杉矶,遇故人翟氏兄妹云:家严八秩庆,印经以为寿,如何?余曰是纯孝也,其善于亲友称觞远矣,盖能以此寿乎众,是得无量寿也,且告之曰:雪师今春西归,余为报师法乳之恩,拟讲夏莲居大士会集之无量寿经,师昔尝演是经于台中,亲笔眉注在此,详阅梅黄二序、念公跋文,皆深赞其美,而大经合赞十四条,道尽诸佛度生本怀,的是老婆心切,固无待言也,展卷共读之,悲欣交集。翟氏兄妹发心资印二千部,余任八千部,并许悉力宣扬,结万人生西之胜缘也。
丁卯仲春,寿经印成,普施中外广为流通,唯愿从此佛声远震三千界,苦海徧种九品莲耳。四月初华府佛教会成立,诸莲友推余首任会长,为说寿经大意。莲华精舍同人来告,礼请念公来美弘法,余称善,曰:是莲大士之传人也。此土何幸感得善友瑞应,极怂恿之,并嘱众善师事之,冀其珍此希有之胜缘也。八月纽约庄严寺夏令营参学,为说普贤愿王,圆满日经华府返达拉斯,九月飞台北弘大经,行前承念公惠以巨著,启视之,乃寿经会本解也,悉其备历艰辛方成斯著,携归快读,竟之,掩卷太息曰:正法式微久矣!提倡无人故耳,莲公会本虽现曙光,流通不足,多有未见闻者,余虽多次倡印,终未能人手一卷,何况此经讲者希,注者希,常见唯丁福保氏笺注、唐吉藏义疏、隋远公义疏而已,三者以远公疏最为明晰,惜其文辞简约,时人研习较难,曩余以如此希有重要之第一经,实为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之纲领,一大藏教之指归,净土三经之根本大经也。顾未见时贤为之注,时引以为遗憾耳,不图今日而有此注,正法其兴之兆欤,众生福德因缘以致之欤。读之再,益觉其训文详实,释义精当,广征博引,以饶净业资粮为急务,诚谛之语,感人极深。于戏!净土法门极难信而极易行,难于经义之明耳,今有如是经会,复有如是经解,经义明之有助矣!弘讲宣扬释然矣!余年花甲,深信净土为一切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门,志趣大乘者在所必读,普度有情者在所必宏,是以发愿尽未来际读诵劝进焉。于是毅然任流通之责,请梓行万部,以为首倡,深愿如念公本愿:各地闻风兴起,印者无量,读者无量,发心获益者无量,遍界法施而回劫运。念公跋语有云,此经多印一部,持诵多增一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减少一分业力,挽回一分世运。所望弘法长德,忧世贤达,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达俗、事理双融之契经,凡圣齐摄、性修不二之宝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辉,则其潜消灾祸,扶翼伦纪,效力之伟将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图莫善于此,救时之要亦莫先于此,耆硕俊彦所见皆同,幸勿等闲视也。善哉斯言!尤不可思议者,协助编校此注者,有简丰文、阎瑞彦、阮贵良、李衍忠、郑光惠等诸君,校未终篇,深得经注之启示,各发大心,愿尽形寿,专修专弘,简等诸君均大学毕业,与此注信有殊缘也,进而请授此经暨净土其余经论,以为弘习资粮,余欢叹莫名,不敢以学陋违其请。愿我同伦,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则必为诸佛护念,一切菩萨之所拥护,皆得上品上生,始不负莲大士、念公二老会集详解之苦心也。念公不弃浅学,嘱为之序,义不敢辞,谨述殊胜因缘,与乎善信云尔。
一九八八年岁次戊辰诸佛欢喜日  净业学人净公上人谨识于美京华府佛教会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
   夏莲居居士会集
   释净公上人科判
   黄念祖居士注解
甲、讲述因缘
    一、莲社授经,慈光闻法
    二、华严启信,决择行门
    三、专修专宏,念佛三要:1、不怀疑 2、不夹杂 3、不间断
四、流通疏注,广结胜缘
五、遵师教诲,海外传灯,化解劫难,唯独此经。
六、感得经解,愿海同证,一门深入,常时薰修。
乙、前言
  (一)此次讲述依莲公会本、净公上人科判、黄念祖老居士注解
  (二)确认净土法门为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化解当前劫难,唯独专宏此经,专念阿弥陀佛。
解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至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者,乃先师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广撷精要,圆摄众妙,汇成今经,现推为《无量寿经》之善本者也。
净公上人于二0一0年清明启讲,二0一一年九月十八日圆满,发心一门深入,专修专宏,决定放下万缘,一心求生净土,作弥陀第一弟子,总报大恩也。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再次宣讲,专宏专念也。
(三)本经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解《无量寿经》乃净宗之总纲。我国清代彭绍升居士赞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日本释道隐赞此经为:「如来兴世之正说,奇特最胜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十方称赞之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也。」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赞云:「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也。」如上诸贤所以盛赞此经者,盖以本经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四)弥陀要解云:「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可见此经正是如来称性极谈也。
解故《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可见此经实是大悲慈父如来世尊称性极谈,诸佛秘藏,和盘托出。且此念佛法门,亦即众生本具之化仪。此一句佛号,正如《要解》所示,即是众生本觉理性。
(五)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
解故知此介尔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是故《观经》云:「是心是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
(六)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
解便以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
(七)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莲公老人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蒙慧明老和尚印证,慈舟专讲于济南,并亲为科判。梅公于中广播讲此经,称为最善之本。且在序文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蔓归于简洁,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是此本问世以来,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无量寿经之善本,于兹庆现,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
解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考其原因,盖由此经五种原译,互有详略,出入甚巨,例如弥陀大愿,在魏唐两译为四十八愿,在汉吴两译为廿四愿,在宋译则为三十六愿。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于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矣。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诚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清彭绍升、魏承贯等大居士,均为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龙舒净土文》,四海称誉,传诵至今。王氏临终,端立往生。可证居士实为我国净宗解行俱优、殊胜希有之在家大德。王氏深慨宝典之尘封,于是乃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宋四种原译另成一本,名为《大阿弥陀经》。王本问世,海内称便,丛林奉为课本,流通胜于原译。我国龙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采入王本。莲池大师曰:「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故于所著《弥陀疏钞》中,凡引证《无量寿经》之处,多取王文,间采原译。又幽溪大师更有盛焉,于所撰《弥陀圆中钞》中,专取王本经文。近代印光大师于所撰《重刻圆中钞序》中,亦赞王本「文义详悉,举世流通。」
王氏会经,虽大有功于净宗,但所会之本颇多舛误。白圭之瑕,贤者惜之。莲池大师谓其:「抄前著后」,「去取未尽」。彭绍升居士斥之为:「凌乱乖舛,不合圆旨。」今笔者仰承古德诸说,窃计王氏之失有三:一者,王氏会集,仅据四种,未及唐译。唐译名《无量寿如来会》,出自《大宝积经》,乃菩提流志大师所译,多奥妙精要之文,为他译所无。二者,去取未尽,取繁遗要,改深为浅。例如莲池大师所责:「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故云未尽。」由上例可见,「上竟不言」即是遗要,「下曰不发」即是改深为浅。故莲池大师与彭氏斥之也。三者,率意增文,俨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译之义。故莲池大师责曰:「抄前著后,未顺译法。」盖责其抄引经文于前,复又自著文句于后。盖是会集,必须依据原经,万万不可于原译外,擅增文句。故责王氏「未顺译法」。由上可见王氏之失,非是不应会集,而在于会本之多疵也。
彭绍升居士憾于王本之失,乃取魏译本而删节之。是为《无量寿经》之第七种。但此仅为魏译一种之节本。而非诸译之会本。于是晚清魏承贯(字默深)居士,为救龙舒之失,取五种原译,另行会集,别成一书,初仍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耕心氏改名为《摩诃阿弥陀经》。魏本文字简洁精当,远过王本。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尽免,故魏本亦未尽善也。
先师夏莲居老居士,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为宏净宗,故愿此净宗第一之经,破尘生光;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首蒙宗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手持会本摄影于佛前,为作证明。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继之专讲此经于济南,并亲为科判。先舅父梅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此经,称之为最善之本。后复于经序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蔓,归于简洁;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于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佛界尊宿多以会本文简义丰,词畅理圆,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近且蒙海外佛学界收入新印之续藏。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昔贤会集之胜愿,幸告圆成。《无量寿经》之善本,于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
念祖乃具缚下凡,谬蒙先师以注解宏扬此经之大事相嘱。余虽初发大心,但以障深慧浅,承此重命,实深惶惧!所幸曾参先师讲席,亲闻此经全部。且于廿载随侍之中,得聆禅净密各宗玄奥,粗晓先师会集大经之深心。六十年代初,曾试写此经玄义之提纲一册,呈师鉴核,幸蒙印可。但经文革浩劫,此稿已荡然无余。现余年逾古稀,复多宿疾。愧深恩之未报,惧无常之将至。于是奋老病之残身,继传灯之宏誓,以此身心,供养三宝。闭门谢客,全力注经。冀报先师暨十方三世上师三宝与法界众生之深恩于万一。
(八)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
1、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也。
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正在本经。
解复以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真实之本际也。契理者,盖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也。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正在本经,故云契理。
2、机者:根机。至于契机,更是本经之独胜,以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上上根全体承当,下下根亦可依之得度,下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解至于契机,则更是本经之独胜。经中之持名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亦均发愿求生;下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九)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亦复自他俱利,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造福社会于今世。
解又契机者,亦寓契合时机之义。如来垂慈,独留此经于诸经灭尽之最后百年,正表此经能契于当前及未来之社会也。当前科学发达,人类应具之知识弥广。社会进步,每人所肩之责任倍增。故咸应广学多能,鞠躬尽瘁,参加建设,造福人民,实现人间净土。晚近太虚法师提倡人间净土,曾详引《无量寿经》文句。盖以此经双照世出世间,详示真俗二谛。夫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因持名之法,最为方便。随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随时可念,不劳闭关宴坐。但发广大觉心,一向专念名号,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亦复自他俱利,造福社会于当世。
(十)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诚此界他方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也。
解是故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良以此经符合社会之实况,真俗并照,事理双融,凡圣齐收,心佛不二,故能长存而独留于末世;良以此经不但为净土群经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实亦为此界他方,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是故念祖感恩图报,发无上心,敬注此经,续佛慧命。虔祈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上师本尊,金刚护法,慈恩覆护,威德冥加。冀此注释,上契圣心,广启众信,凡有见闻,同入弥陀一乘愿海。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十门分列中前九门)
    (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机。(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十)正释经文。
解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九、总释名题。十、正释经义。
前九门总论全经纲宗部类,此与天台宗之五重玄义,大同小异。虽详略取舍稍别,总之,皆将一经纲要,综论于前,发挥明了,使读者先识总体,后研经文,纲举目张,易于领会。此亦类似近代书籍中以概论为首也。今则名为概要。
(最后之一门,方依经章次注释经文。)
◎(一)教起因缘
一、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
解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
1、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
解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
2、法华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华严云:「如来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以十种无量无数因缘...,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亦即欲一切众生开明本心,同佛知见,等成正觉也。
解《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华严经性起品》:「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起正法不可思议,所以者何?非少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祇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大事因缘者何?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夫《华严经》乃世尊最初所创言,《法华经》乃末后之垂教,自始至终,唯为此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亦即欲一切众生开明本心,同佛知见,等成正觉也。
3、本经兴起因缘亦复如是。经云:「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可见与华严、法华同为一大事因缘也。
解本经兴起因缘亦复如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阿弥陀经唐译本)云:「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可见净土法门之兴起,正同于《华严》、《法华》,同为一大事因缘也。
4、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可见净宗正是直指顿超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
解何以故?如《弥陀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可见净宗正是直指顿证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下详明本经兴起之因缘。
二、详明本经兴起之因缘
1、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1)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解《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2)要解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解蕅益大师赞本经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是故本经称为称性之极谈也。
(3)日道隐曰:「五浊恶世,造恶之时,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华严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
解又日道隐于所著《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华严》经末,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
(4)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奇妙疾捷,莫过于是。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解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唯以众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饥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经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势至圆通章》曰「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即凡夫心,开佛知见。至于根器浅者,但能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乃至十念,临命终时,蒙佛摄受,便生极乐。花开见佛,悟入无生。奇妙疾捷,莫过于是。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5)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解又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6)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解又乃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脱,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2、 三根普被,圣凡齐收。
(1)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彻下,则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
解夫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于佛声闻弟子中均称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于此者,故云下根绝分。至于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对于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亦不应机。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普贤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文殊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又如本经云:「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
(2)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解故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3)末法众生,福薄障深,唯此一门,但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
解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侪凡夫。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悯念我等,开此净土法门,妙显苦乐二土,激扬沉迷众生。此大火聚,彼清凉池,宝莲在前,刀山在后。于是自然生起胜愿,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既生信愿,更持名号,便得度脱。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上悟,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顿悟此心,本来平等。
(4)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解唐海东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3、 他力妙法,善护行人
(1)末世修行,多诸障难,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楞严曰:「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
解其它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例如《楞严》中广明行人于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故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是故其余诸法,名难行道。
(2)念佛法门,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持,护持行者,魔不能扰。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解但念佛法门,同于密法,是他力门,属于果教。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被,护持行者,魔不能扰。如《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3)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是故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解又《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故《净修捷要》云:「大势至菩萨,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又《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由上可见念佛之人,有弥陀所遣之廿五菩萨,于一切时处,拥护加持,又有大势至菩萨等,威德摄受,复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故得远离魔难,安稳修持。仗他力故,化险为夷,称为易行道。或以谈他力为着相,应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他力而显自心,从有念以入无念,正是本法深妙处。是故《弥陀要解》云:「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
4、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1)「无念」与「无生」,远非凡夫之所能,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可见此乃圣者之所难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众生,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
解夫无念与无生远非凡夫之所能。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可见此乃圣者之所难,安能期之于具缚凡夫?是以善导大师《四帖疏》曰:「今此观门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2)此方便法门,指方立相,摄心专注,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住,佛号分明,便契无住生心之妙谛。
解盖以众生妄心,念念相续,如急流水,从未暂息。今若勉强按捺,粗念虽得稍息,细念从未暂止。行人倘若错认,便云相应,实大谬误。于是大悲慈父,兴无缘之慈,垂兹奇妙方便法门,指方立相,摄心专注。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住,佛号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刚般若经》无住生心之妙谛。
(3)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念,即凡成圣。至哉妙用,不可思议。
解夫众生之生灭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须位登别教地上之菩萨,方能契入,于无住时即生心,于生心时即无住。其余地前诸贤,仍是打成两截,一时生心,另一时无住,可见凡夫绝分。今此净土法门,教众生持名念佛,令众生即念离念,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念,即凡成圣。故《疏钞》曰:「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议!
(4)念佛乃修行之径路,持名又为四种念佛之径路,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故称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利济众生,此经为最。
解其它法门乃正入无生,故为难行道。今此净业,巧入无生,盖易行道也。念佛法门乃修行之径路,而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故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日本净宗大德推重此经,过于我国。日《黑谷大经释》云:「于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经名根本,余经名枝末。又此经名正往生教,余名傍往生教。……又此经名往生具足教,他经名往生不具足教。」据上之义,净土宗譬如妙高峰头,而本经正如峰头之顶尖。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是知利济众生,此经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5、大圣垂慈,特留此经。
(1)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
解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
(2)今于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垢重障深,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经以作慈航。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持名法门之妙用。佛恩深重,粉身难报。
解此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持名法门之妙用,既如营养丰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体力,复如殊效神验之灵药,能愈不治之沈疴。广疗众病,普施饶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议」也。至于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人寿十岁,垢重障深。于兹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际,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难报。
◎(二)本经体性
一、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体。实相者,真实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解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1、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解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无相者,离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即离相。
2、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解又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非如龟毛兔角,一切虚无。《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谓即相离相,离尽虚妄之相,即见实相。故云即见如来。此指法身如来也。法身如来离一切相,故云实相无相。但非无法身,故云实相无不相。生灭之法,全属虚妄,但生灭之中,有个不生不灭的;诸生灭法是差别相,但差别之中,有个无差别的。不生不灭,无有差别,即是平等相。故云实相乃平等一相也。
实相义深,若明实相,即为悟大乘理。兹以喻明:譬如以金制作塔、像、瓶、碗、钏、环,各显差别之相。倘将众器,重入冶炉,复化为金,原有诸相,尽皆消灭,但各器本体之金,仍旧如是。可见各器差别之相,有生有灭,皆属虚妄,但各器本体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诸金器,塔、像、瓶、碗、钏、环等虚妄差别之相,即见诸器中平等真实之金。以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即见实相。离虚妄差别之相,故云无相。于虚妄差别诸相之中,有真实平等之本体,故云无不相。当相离相,相而无相,乃显实相。
二、实相离言说,南岳云:「说似一物即不中」。故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解但实相离言说,正如南岳怀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故实非任何世间譬喻所能深明。于上喻中,若误认为实有一具体之金相可得,则仍在相中,而非无相之实相矣。故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三、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故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解又《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经中所云幻灭后之觉心,与垢尽后之明现,均指离妄所显平等一味之实相也。磨镜实是磨垢,镜性本明,非从外得。垢除明现,离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众生之见,皆妄见也。真者,佛知见也。
四、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已强名实相。
解又《要解》云:「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注:如上喻中诸器皆不离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可见实相乃吾人当前一念心性之强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强名为自性。二祖觅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无。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亦不能执为有。盖离四句,绝百非,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孤明历历」;「炳赫虚空」;「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故莲池大师赞曰:「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五、论云:「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
解实相之旨,如上粗明。至于本经体性,何得称为实相耶?下申其说。世亲菩萨《往生论》云:「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明蘧庵大师曰:「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幽溪大师《圆中钞》曰:「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即指实相)」盖吾人心性,量同法界,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竖穷三际,横徧十方。极乐国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净则佛土净,土净即我心净。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经所诠,直显本心,全彰自性。当相即道,无非实相。
六、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解如《弥陀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见全经囫囵在一实相中,故云以实相为体性也。
七、本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弥陀世尊,宣此妙法,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也。此三真实,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议。依正法门,举体皆是真实之际。
解又本经《德遵普贤品》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品》云:「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积功累德品》云:「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也。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也。极乐妙土乃「真实智慧」之所庄严成就者也。弥陀世尊摄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也。此三真实,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议。极乐依正,净土法门,举体是真实之际,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性也。
◎(三)一经宗趣
一、宗谓宗旨,又修行之要径也。趣者,趣向、归趣也。体是理,宗是行。是故依经宗旨,明其所为,识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为趣。
解经之所崇尚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是理,宗是行。体者,乃宗所依之体。宗者,即是显体之宗。二者互相表里。宗是会体之要行,故应崇尚。《香象心经疏》云:「言之所贵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又圭峰大师《圆觉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所归趣之处。」可知,趣者,归趣也。是故依经宗旨,明其所为,识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为趣。
二、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解魏译《无量寿经》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经宗致凡有二例。一、弥陀修因,感净土果。二者,劝物(指众生)修因,往生彼土。」海东元晓师《宗要》云:「此经正以净土因果为其宗体。摄物(指众生)往生以为意致。」昙鸾师云:「以佛名号为经体。」善导师云:「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体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释观彻《合赞》云:「此经念佛为宗,往生为体(即趣)。一经所尊专在念佛,故以念佛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为经体(即趣)。」
净宗称《无量寿经》为大经,《阿弥陀经》为小经。盖此二经仅有详略之别。故莲池《疏钞》称大经为大本,小经为小本,良以二者实同一经也。《阿弥陀经》之宗趣,亦有多说。兹择其精要者,如《疏钞》曰:「依正清净,信愿往生,以为宗趣。」《圆中钞》云:「以信愿净业为一经宗要。」《弥陀要解》曰:「以信愿持名为宗。」
综上大小二本,中外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本。于是广参诸家之说,据本经之文,标明本经宗趣曰: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三、明宗:
1、经云:三辈往生之人,莫不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因。
解经中《三辈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辈往生之人,莫不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因。
2、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弥陀本愿之心髓,全部大经之宗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经所崇,全在于此,修行要径,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斯捷要,故为本经之宗也。
解又弥陀第十九愿曰:「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萨。」第十八愿曰:「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见第十九愿重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重在至心信乐,一向专念。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弥陀本愿之心髓,全部大经之宗要,往生必备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经所崇,全在于此,修行要径,唯斯捷要,故为本经之宗也。
3、发心有二义,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
解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曰:「依天亲《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
(1)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解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2)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解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3)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解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次须知三种随顺菩提门:
解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
(1)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
解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2)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
解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
(3)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生彼国土故。
解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4、元晓师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心有二:(1)随事发心,如四弘愿。(2)顺理发心,信解诸法实相而发心者。
解又海东元晓师《宗要》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1)随事发心。「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华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2)顺理发心。「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不拨无即不排除之意。拨者排也,无者除也。故上句之意为:虽不见烦恼与善法,但仍有可修与可断。)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5、元晓师等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行。善导、灵芝、与日净宗诸家则以持名为正行,发心为助行。莲池大师和会之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蕅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又曰:「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故今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莲池诸祖之垂教也。
解元晓师等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因。我国善导、灵芝与日净宗诸家则以持名为正行,发心为助行。两者相左。莲池大师《疏钞》中和会之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今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本经之宗,正是双取两家,复又摄归名号,正与莲池大师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则为彻悟禅师之教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约之则为蕅益大师所倡之「信愿持名」。《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宗,并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阿弥陀经(指《无量寿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可见「信愿持名」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大小两本,宗旨应同。故今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师之垂教也。
6、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解又《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曰:「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发此三心,亦即发菩提心也。
7、菩提心义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
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又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解又密宗最重发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又《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又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8、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故发心之要,不可言喻。
解又诸经之王《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发心之要,不言可喻。
9、「一向专念」,即专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门之义也。弥陀因中发十念必生之大愿,故行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净土,圆证不退之妙果。
解「一向专念」者,「一向」二字有数义:(一)朝向一方前进;(二)偏向一边;(三)一味;(四)总是;(五)一段时间。故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即专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门之义也。「一向专念」,本于弥陀本愿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愿。弥陀因中发「十念必生」大愿,故行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净土,圆证不退之妙果。经中上辈、中辈及下辈往生之人,皆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盖以果觉因心,究竟方便,全显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
10、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上尽形寿,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
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因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
行者应知,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反之,如有人念佛数十年,或于最后阶段,轻视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也。
解又「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上尽形寿者,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此乃其上者也。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行者应知,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如上说恶逆之人,十声念佛,第一声是初念,第十声则命终,亦是从初发心直至命终均在持名,故合一向专念之旨。反之,如有人念佛数十年,或于最后阶段,轻视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也。
11、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
要解云:「无量光则横遍十方,无量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起心念佛,是为始觉;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正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也。
解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弥陀要解》云:「光则横徧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由上可见,弥陀名号即法界体,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又名号即众生之本觉理性,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是故念念相应,而念念即佛。是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又据密典,六字洪名中一个阿字,功德已是无量。日兴教大师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又「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毘卢舍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又「三身唯说阿字一法,诸经广赞此法功德。闻名触耳,众罪冰消。唱声见字,万德云集。浅观但信,直游净土。深修圆智,现证佛道。」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
12、一句佛号,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如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但为本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解且此一句佛号,下手最易,无分男女老少,不论智愚闲忙,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如《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但为本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四、明趣:
1、「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所归,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三不退。故本经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解夫宗之所归者名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所归,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三不退。故本经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2、略明四土往生之相:
解夫净土有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以下略说明四土往生之相。
(1)凡圣同居土——要解云:「此土凡圣之同居,逊于极乐者有四:(i)暂同,二乘证果,便入灭,大权菩萨机尽则不复示现。彼土同居,则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直至成佛。(ii)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不易见闻亲近。彼土则皆如师友,朝夕同聚。(iii)希少,圣者如珍如瑞,希有难逢。彼土则「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iv)所作不同,此土众生轮转六道,升沉无定。彼土则同尽无明,同登妙觉。尤胜者,不待断惑,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便蒙佛愿冥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得往生净土。其事甚易,如是方便直截,殊胜希有,乃十方世界所无。又带业往生,仍属凡夫,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
解(一)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是同居净土。我等所在之娑婆世界,亦是凡圣同居土,此土亦有凡有圣,如文殊常现五台,诸阿罗汉常往天目或雁荡。是皆此土之圣也。但我等所居之同居土是同居秽土,故虽同名同居,而实有不同也。如《要解》谓此之同居曰:「由实圣(指小乘初二三果)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权示现之菩萨)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指涅盘),权圣机尽(指度生之缘已了),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按《要解》义,此土凡圣之同居逊于极乐者有四:(1)暂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证阿罗汉便入寂灭。大权菩萨,度生机尽便不复示现,故与此土凡夫只是暂时同居,非究竟也。在彼净同居土,则可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直至成佛。(2)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但不易见闻亲近。而在极乐则皆如师如友,朝夕同聚也。(3)希少。圣者如珍如瑞,希有难逢。而极乐则「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4)所作不同。在此土,圣者咸游圣域,而众生轮转六道,升沉无定。凡圣虽同居此土,而其所作与成就,则迥然不同。在极乐则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故知同居净土之同居,胜于此间无量亿倍也。
又此土之凡,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而彼土同居则「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得往生者,不复更入三恶道,永离恶趣。不似此间众生,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辗转恶道,苦趣时长也。
更有进者。如《要解》云:「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盖以同居土之凡夫,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得漏尽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余土。此名竖出三界,其事甚难也。今此往生法门,乃舍同居秽,而生同居净。得生极乐,即断生死,故名横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断此见思二惑,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便蒙佛愿冥加,决得往生净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胜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知极乐同居,胜于十方佛土。又带业往生,仍属凡夫,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
(2)方便有余土——念佛功深,离杂乱心,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解(二)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以离杂乱之心,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从此界之同居秽土,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3)实报庄严土——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痴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
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
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
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解(三)实报庄严土。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现。于一毫端,现宝王剎。于微尘里,转大珐輪。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圆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属此土,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土。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
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
常——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般若德,智光遍照故。涅盘三德,如来秘藏。
等觉大士,历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解(四)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显涅盘三德如来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觉大士破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3、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解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4、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
不退有三:(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2)行不退——断见思,伏尘沙,恒度生,不堕二乘。(3)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觉海。
解又此土修行难,退缘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极乐成佛易,无退转故。经中《往生正因品》云:「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义:(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除见思惑,伏断尘沙,恒度众生,不堕小乘地。(三)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果海。
5、此土修证三种不退:
(1)位不退——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
(2)行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
(3)念不退——别初地,圆初住。
解以上三种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须断见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见地,别教初住,圆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萨,别教十向,圆教十信,名行不退。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净土法门,横生圆超,不可思议。凡往生者,不再堕凡地,是证位不退。极乐国土,唯一佛乘,故不堕于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圆修圆证,于此土中,必破无明,显佛性,而证念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
6、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
解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7、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
(1)弥陀大悲愿力摄持。(2)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3)六尘水鸟悉演妙法,增其正念。(4)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
解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一、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三、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8、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处,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解慨夫!圣德难思,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圣智无伦,从而流现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9、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解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四)方便力用
一、度生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所结,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解如《大毘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二、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
(1)说经,法施利益,令众生破迷开悟,早证无上菩提。
解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
(2)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相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皆能灭罪消业,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解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3)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解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三、「佛告父王,一切众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解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以上释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四、念佛有四种:
解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
1、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解(一)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2、观像念佛。以供养圣像,注目观视,然像去还无,因成间断。
解(二)观像念佛。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
3、观想念佛。如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方便易行。
解(三)观想念佛。即《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故云:「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也。
4、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持名念佛也。
四种念佛,持名念佛,最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解(四)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如《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又:「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是以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于诸法中称为径路;而四种念佛中,持名念佛更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五、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名念佛又何异于实相念佛。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
解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又《圆中钞》曰:「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
六、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故暗合道妙,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故念佛号即是念实相也。
解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此本众生行不到处,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谓「声字皆实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持名念佛,无异实相念佛。
七、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是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
解又本经大小二本,秦译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两者相较,则本经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无极。《弥陀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盖谓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净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实为圣贤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乱,始能往生者,试问苦海众生能有几许得度?则此持名方便法门,亦将是难行道矣。又《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八、弥陀无尽大悲胜愿,方便至极,力用难思,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解综上两说,故知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全显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之本心,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之果德,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下至十恶五逆,饿鬼畜生,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难思,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五)所被根机
一、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信愿行三,缺一不可。
解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
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器。《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资粮欠缺,便难前进。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疏钞》复云:「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
二、净土法门,奇特殊妙,当机之说,亦有三例:
解论「机」,则有「当机」与「不当机」之别。三根之中,谁最当机,古说不一,今当明究。盖以世尊五时说法,均是随机设教,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病与药。一般而论,则大乘经典,菩萨众当机,小乘典籍,二乘当机。唯此净土,奇特殊妙,独标一格。古有诸说,下标三例:
1、上辈往生,唯是菩萨。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都认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解甲、上辈往生,唯是菩萨。本经明三辈往生,每辈再分三品,则同于《观经》中之九品。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诸师,谓往生极乐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上下品是大乘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中品上生是小乘三果。若如是解,则九品之中,上品唯是菩萨圣众所生,中上品是小圣所生,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2、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四帖疏,破前说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又云:「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又云:「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承此说。
解乙、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于所著《观经四帖疏》破前说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意谓佛说《观经》中之九品往生,祇为沉溺之众生,而非专为菩萨与阿罗汉也。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复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宗此说。如日《合赞》云:「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皆是具缚凡夫,是其机也。」后复云:「如元晓云:『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此说之要妙,在于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扫尽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也。
3、专接上根,傍及中下。疏钞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是能直下承当者,肉身大士也。
解丙、专接上根,傍及中下。此说从文字表面上,似同于甲而反于乙,实则与乙同,主我辈凡夫均可直登九品,故与甲根本相违也。但此谓专接上根者,盖恐世间浅见之士,每谓净宗乃斋公斋婆之行,而鄙视之。故作是说,以济之也。如《弥陀疏钞》曰:「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弥陀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盖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马鸣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也。马鸣大士,东天竺人,传佛心印,为禅宗十二祖,中兴大乘,造《大乘起信论》。论末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龙树大士,南天竺人,为禅宗十四祖。开铁塔,亲觐金刚萨埵,复为密教之祖。入龙宫,取《华严经》,又为华严宗祖。复以广造众论,力宏净土,《楞伽经》悬记云,登欢喜地,往生净土,故又为净宗之祖。我国称大士为八宗之祖,因天台、南山、法相、三论诸宗,亦皆崇为其宗之祖也。智者大师诵《法华》,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后住天台山创天台宗,临终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永明大师于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乃法眼宗嫡孙。后专志净宗,日诵洪名十万声,兼行日课一百零八事。蒙观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涌现,著《宗镜录》一百卷,及《心赋注》、《万善同归集》等,蔚为法炬,光照万世。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要解》谓唯如是之人,始能彻底承当净土法门。近世学人焉得以世俗之见,而鄙视净土耶?
    三、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解又《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四、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解又本经《菩萨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又《受菩提记品》曰:「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五、盖此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议也。
解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是法无上深妙,广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浅游海滨,亦即身在大海,并得海水浴之乐。若欲深穷其底,则唯赖上根利智之士,若潜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广之无量。故云专接上根,傍及中下。
六、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
以上乙丙两说。文异旨同。恰似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现相有差,本体是一。总之,只是这个庐山。故两说文字虽异,但悉皆阐明两土导师悲智无量,福慧双圆。言专接上根者,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盖此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弥陀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语言文字之所能及。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故云:「专接上根」。同时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故此甚深之法,复又「傍及中下」也。
七、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而轻此法门乎。
解至于谓此为专接凡夫者,盖显如来之大慈大悲。世尊悯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发无上宏深大愿,故号愿王。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文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盖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沉沦苦海,头出头没,若无此十念必生之大愿,众生何由得出轮回?故为多障众生,特垂方便,开此易行之法,甚至于经灭时,独留此经,以作舟航,故云「专为凡夫」也。
又密典《毘卢遮那经》云:「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盖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来果觉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乎!例如彩色电视机、录音机、电子计算机,必须安全易用,虽于科技无知之人,一按电钮,便能享受此最现代之科学成果。人必因其安全易用,而赞其科技之先进。依同理,又焉能因持名之易行,而轻此法门乎?
八、疏钞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至于当世,何人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解故知上之两说,各有所重,乙则赞净法之普被,首在着眼于凡夫。丙则显持名之深妙,彻底承担唯上根。故应会通,莫死句下。
盖此法门巧被诸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并云:「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是以《华严》如盲,荧光增结。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至于当世,若问何人正是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六)藏教所摄
一、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知此,则有助于理解全经。
解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于此了知,则有助于理解全经。夫一代圣教之判分,诸家有异,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时、二教与四教、五教。凡释经者,须先判明。今本经三藏中属经藏。二藏中属菩萨藏。五时中主要属方等时。二教中属顿教。四教五教中属圆教。
二、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有二:
1、三藏:(1)契经(2)律(3)论。本经属经藏。
  解甲 三藏。藏者,《大乘义章》云:「包含蕴积名藏。」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一经藏,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二律藏,梵语毘奈耶,此云调伏。三论藏,梵语阿毘达磨,此云对治。本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
2、二藏:(1)声闻藏(2)菩萨藏。本经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解乙 二藏。《智度论》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乘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即声闻藏与菩萨藏也。圣教虽众,不出此二。(缘觉摄归声闻,故止二藏)《净影疏》云。「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法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地持》亦云:『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说菩萨行,为菩萨藏。』」今本经中,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三、说时有五:
解丙 五时。天台大师,依《涅盘经》判如来一代之教为五时。
1、华严时:最初三七日说。
解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曰华严时。
2、阿含时:次十二年说。
解第二,次十二年于鹿野苑等说小乘《四阿含经》,曰阿含时。
3、方等时:次八年说。广演四教,均被众机。
解第三,于此后八年之中,说《维摩》、《大集》、《楞严》并此经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广(方也)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也)被众机,故名方等时。
4、般若时:次二十二年说。
解第四,又于后二十二年,说《大般若》诸经,名般若时。
5、法华涅盘时:后八年说法华,一日一夜说涅盘。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解第五,最后以八年说《法华经》,一日一夜说《涅盘经》,九界三乘,悉蒙授记,无论小大,皆令作佛,此时名曰法华涅盘时。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四、判教:
解丁、判教。(一)四教与五教。古今诸师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台所立之四教,与贤首宗之五教。
1、天台宗立四教:(1)藏教(2)通教(3)别教(4)圆教。
解天台四教曰藏通别圆。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谓大乘中通说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别教,谓大乘经中所说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碍法门等是也。
2、贤首宗立五教:(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
解贤首宗判教云:「圣教万差,要唯有五:(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1)小乘教,所说唯是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未尽法源故。(2)大乘始教,未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义,不许定性阐提成佛,未尽大乘极则之谈,故名为始。(3)终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阐提,皆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曰终。(4)顿教,唯说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为顿。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等。(5)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交参,无尽无尽。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一切位,圆成正觉。
3、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净影疏曰:「今此经者,为根熟人顿教法门。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大佑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为顿教所摄。
解(二)二教。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天台、贤首两家,亦皆以渐顿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云:「或分为二,所谓渐顿。以始终二教,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著,通名为渐。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为顿。」我国隋代慧远师(即净影)判本经曰:「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珐輪。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大,故知是顿。」明大佑师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故知,本经在顿渐二教中,为顿教所摄。
4、若依五教,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纯圆,贤首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
解以上乃就顿渐二教而判。若依贤首小、始、终、顿、圆五教,以判本经教相,古今中外净宗诸大德,虽因机缘不同,而稍异其辞,而其实旨,莫不以本经不但实属圆顿教,且为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也。
清代彭二林(际清)居士于《起信论》中判本经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日释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直判本经为「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彼土大德,多同此说。《大经释》曰:「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然彼许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又日溪师云:「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盖指其它圣教,虽具圆融之理,但众生根机粗浅,莫明其旨,无由蹑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虽圆顿,但以行人机浅,顿法成渐,圆法成偏。但净宗则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实之利,不劳断惑,直出三界,故实为顿中之顿,圆满之教也。
5、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解又《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方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指阿鞞跋致,义为不退)……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可见钞意亦与上引日德之说吻同,且所谓「无上醍醐」,自然应是契理契机,最极圆顿之圣教也。
6、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解是以日《秃钞》云:就顿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难行圣道之实教,所谓佛心、真言、法华、华严等之教也。二易行净土本愿之教,《大无量寿经》等也。二超者,一竖超,二横超。《甄解》释云:「由自力修断,故名竖超。净土本愿,真实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横超。……横超之顿,持名顿中之顿也。」以上诸德咸遵善导大师之说,判本经为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如《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五、印光大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上之判教,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佛亲判也。
解《弥陀要解》云:「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要解》复云:「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指《无量寿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夫《法华》者,乃天台宗崇为纯圆独妙者也。《华严》乃贤首宗尊为别教一乘,事事无碍,全圆之教也。今蕅益大师指出,天台之纯圆,贤首之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可见此经正是全圆。又为法华之髓,复是纯圆。故云此经正是圆中之圆,此与日本诸大德之判教,异口同声,正如宗门所谓,一鼻孔通气者也。近代净宗大德印光大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要解》之判此经如佛亲判也。
    六、疏钞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深意苦心,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黄念祖居士依疏钞义,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之相,取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解又《疏钞》云:「依贤首判教五分:谓小、始、终、顿、圆。今此经者顿教所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此三诸教所有。四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名为别教一乘。……以华严全圆,今得少分。……圆教全摄此经,此经分摄圆教。」故莲池大师判小本为分圆。故列举大小二本中事事无碍法界十例,以证《阿弥陀经》分属圆教。
可见莲池大师亦判《阿弥陀经》为圆顿之教,此则中日诸大德之所同也。所异者,或崇之为圆中之圆,或谦之为分属于圆。此盖机缘之异,而善巧不同耳。莲池本怀与善导、蕅益暨日本诸大德何尝稍异?盖《疏钞》之作,正当狂禅风靡之际,故不得不权宜善巧,俯就群机,而作方便之谈。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
至于莲池大师于《疏钞》中,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实寓深意,足证苦心。盖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所专有。故知大师于本经中广作征引,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兹步大师遗踪,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玄义。华严宗立十玄门示此法界之无碍。名为玄门者,以通此则可入华严圆教之玄海,故曰玄门。今依《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则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夫《华严》教理以缘起为主。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时具足,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华严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为此门之玄义。今此经中,具显此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如经中《至心精进品》,法藏比丘「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经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无量佛土,法藏比丘摄无量佛土为一极乐净土,是即华严中一切诸法同时同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具足相应之义。是为十玄之总门,实亦本经之总相,本经实亦同此一大缘起而出现也。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众生所欲水之冷暖、缓急、深浅,各各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时同处满足一切众生心意。水是一法,众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时相应于一一众生之意,此正是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也。何况此水复能同时「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乃至)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只是一水,但能于同时同处满一切闻者之愿,各各闻其愿闻之法,且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可见华严十玄之总门,已举体显示于本经矣。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盖镜喻狭,而千里之影喻广也。本经《发大誓愿品》云:「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彻十方,是为广。一剎之相不坏,是为狭。力用无限之广与一法之狭,不相妨碍,各各自在,故名广狭自在无碍。又「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亦复如是,同明广狭自在之玄门。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为不同。《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一土满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义也。本相不坏,不同之义也。本经中弥陀宝香普熏愿文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彼国万物中任何一物,皆为无量宝香所成。以无量香入于一物,表一切法入于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与众香之多相共存,表两相不同之义。又此香遍于十方,复明一法遍于多法,更显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上显相容,此表相即。晋译《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与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又《大疏》云:「如金与金色,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不相离。」至于本经《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与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义也。又经中《歌叹佛德品》云:「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为本经中显现之第四玄门。
    (五)隐密显了俱成门。《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盖指隐处具显,显处具隐也。本经《礼佛现光品》云:「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汗者广大无际之貌。《文选.郭璞赋》有汗汗之辞。)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即表一切法即于佛光之一法。则一法(佛光)显,而一切法(此土万物,圣贤光明)俱隐。是为隐显俱成第五玄门之相。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门,咸明广狭无碍,一多相容之义。今此第六门,更指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诸法,一毛一尘之中,无边剎海,一切诸法,同时涌现,如一镜中映现万象。《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正显此义。今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于因地中,「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乐有情。」又《宝莲佛光品》曰:「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夫一光者,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是表至极微细也。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表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也。
(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故假因陀罗网为喻,以明此义。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网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现。如是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在本经中《宝莲佛光品》云:「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上第六门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是微细相容门,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后之经文,则可广显重重无尽之相即相入之妙义。一阿弥陀佛国中,有无数宝莲华。一一华中放无数光,一一光中有无数佛。一一佛放光说法,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如是则极乐国中,有无数莲,莲放光,光现佛,佛现国土,土中又有无数莲,莲复放光现佛。每一莲华喻一帝珠,如是莲华周遍佛国。可见本经正显《华严》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玄门。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由上之重重无尽,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如《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经中《菩提道场品》曰:「又其道场,有菩提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剎,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一见彼树,可证无生,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华果树木,皆作佛事,亦复如是。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于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别异之法俱时成就,谓之异成。)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又《普贤行愿品》曰:「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于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本经之中,亦多显此。如《大教缘起品》云:「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德遵普贤品》云:「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又《歌叹佛德品》云:「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同显此第九玄门。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法法交彻;故随举一法,其它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亦即举一法为主,则其它一切法皆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即余法成伴而尽集之。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圆满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今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十念必生愿」为大愿之本。专重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此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举体是华严玄门圆明具德之义。经中《三辈往生品》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此明净心念佛一声之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又大愿中有闻名得福愿。十方众生以闻名故,「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证不退转。可证弥陀名号,妙德难思。如东密《阿字观》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罗尼与一切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无量无边,是即圆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国土,色声香味触,一一圆明具德。故见光、见树、闻声、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波扬无量微妙音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又「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又《宝香普熏愿》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可见一尘一毛,莫不圆明具德也。
《华严玄谈》谓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从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唯自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华严金狮子章》云:「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唯心善成门,即主伴圆明具德门。
七、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极乐,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
解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故知极乐依正清净庄严,皆真实慧之所流现。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知妙土庄严即是清净法身,无二无别。经中《寿乐无极品》云:「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经云一旦开明,其所开明者,当人之自心也。七宝与万物,佛之国土也。由自一心,而现妙土,由心回转,以成世界,是故事事无碍,圆明具德。故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故知所显现者,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无非真如、实相,亦即一一无非自心。是故超情离见,圆具十玄也。《华严》之独胜,端在十玄。今本经亦具,足证本经不异《华严》。《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净宗,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又据《要解》判小本曰:「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且极乐不离华藏世界,弥陀即是毘卢遮那,故判本经为圆教,谁曰不宜。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别相。若是圆人则法法俱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则是差别中之平等相。
◎(七)部类差别
解为深究本经,应知同部同类之经论,傍及带说净土之典籍,以便参研。
一、同部: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小本现有三种,秦唐二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夏莲居居士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会本依古德意,补入此廿一字,大有益于圣教也。
解甲 同部。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本经吴译本,曾亦名《阿弥陀经》,与秦罗什所译之小本同名。故世称本经为大本,秦译之《阿弥陀经》为小本。《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现小本弥陀,共有三种。
1.《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3.《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集本》现代菩萨戒居士夏莲居会集。
秦唐两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先师会集两译,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廿一字。宋代元照师,载入《灵芝疏》。明蘧庵师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师于《圆中钞》大声疾呼:「今传(指秦译本)讹说,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会本依先德意,补入此廿一字。于是会本,既备两译之长,复补秦译之佚。圣意备显,易启正解。于是秦译原文应是「一心不乱专持名号」(此八字应一气读下)。正同于唐译之「系念不乱」,亦复与本经之「一向专念」同旨。弥显持名妙法,从果起修,果觉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议。《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可见众生但能信愿持名,决可往生彼国凡圣同居土。实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持名法门妙用,和盘托出。足证会本实大有功于圣教也。
二、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如: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2.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4.往生论。
5.安乐集等等。
解乙 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经与以上大小二本,合称净土三经。乃净宗基本经典,具谈十六妙门,劝导观想念佛与持名念佛。
2.《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劝导持名兼主持咒。
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4.《后出阿弥陀佛偈经》始终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发愿喻诸佛,誓二十四章」,与本经汉吴两译中弥陀廿四愿相同。
5.《首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劝导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6.《般舟三昧经》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另《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乃此经之异译。经主九十日为一期,不坐不卧,修佛立三昧,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唱名观念阿弥陀佛。
7.《往生论》天亲菩萨造。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净土宗三经一论,即此论。)
8.《往生论注》北魏昙鸾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9.《游心安乐集》唐道绰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三、带说净土经论,净宗经论合刊,内载有二百四十余种。此乃略举其要,遗漏难免。
    解丙 带说净土经论。复有诸经论,虽不专论净土,但亦带摄称赞极乐,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劝导往生。其中昭著者:如1.《法华经》。2.《悲华经》。3.《随愿往生经》。4.《文殊说般若经》。5.《目连所问经》。6.《十往生经》。7.《观佛三昧经》(佛记文殊当生极乐)。8.《文殊发愿经》(文殊发愿求生极乐)。9.《入楞伽经》(佛记龙树,生极乐国。)10.《毘婆沙论》(龙树大士造)。11.《大智度论》(龙树大士造)。12.《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等等。
净土经论约百数十部。以上就本经部类,与带说净宗经论略举其要。至于密部有关净宗之典籍,为数尚多,均未列入。
◎(八)译会校释
一、「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
解「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
二、本经译本,自汉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仅存五种。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3、无量寿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永嘉四年壬寅。
4、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沙门法贤译。
解甲 本经译本
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见梅光羲居士本经序)自汉迄宋,凡十二译。宋元而降,仅存五种。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以下简称《汉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以下简称《吴译》)。
3、《无量寿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以下简称《魏译》)。
4、《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此本出《宝积经》。(以下简称《唐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沙门法贤译。(以下简称《宋译》)
三、佚失七种,据开元释教录计有:
1、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桓灵之世。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沙门帛延译于洛阳白马寺。甘露三年戊寅。
3、无量寿经,二卷,晋沙门竺昙摩罗察译。永嘉二年。
4、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恭帝元熙元年己未
5、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沙门佛陀跋陀罗译于道场寺。刘宋永初二年。
6、新无量寿经,二卷,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永初二年。
7、新无量寿经,二卷,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密多译。元嘉年中。
解至于佚失之七种,据《开元释教录》计为:
1、《无量寿经》二卷 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曹魏沙门帛延译于洛阳白马寺。
3、《无量寿经》二卷 晋沙门竺昙摩罗多(晋言,法护)译。
4、《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 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
5、《新无量寿经》二卷 东晋迦毗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晋言,觉贤)译于道场寺。
6、《新无量寿经》二卷 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
7、《新无量寿经》二卷 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蜜多(宋言,法秀)译。
四、以上连现存者,总八代十二译。甄解云:「凡放诸经中,传译之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两疏同一卓见。
解以上阙失者七,连前存世者五,世称十二代译。实则八代十二译:计汉二、吴一、曹魏二、西晋一、东晋二、刘宋二、唐一、赵宋一。盖译时,分在八代,译本则为十二种也。《甄解》云:「凡于诸经中,传译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两疏同一卓见。
五、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
解存世五种,差异较著。不似《阿弥陀经》之两译与《金刚经》之六译,其文之详略虽稍有异,而内容实是相同。今经五译,不但文字详略差别悬殊,且内容深广亦复有异。例如弥陀因地大愿,汉吴两译为廿四愿,宋译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且愿之内容,各译亦复不同,可见出入之巨。现世流传,魏译较广。《甄解》指出,以汉吴两译,对校魏本,粗举大者,计有八异。如与唐本对检,略有七异。今不详录。至于宋译,与诸译差异更大。
诸译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1)译手巧拙不同……(2)梵本传写不同……(3)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故知《无量寿经》,乃佛多次宣说,梵本不一。译者所据不同,且译笔之巧拙有差,于是译文自然差异也。
沈氏复明梵本易误之因曰:「盖梵筴皆写本,易致脱误,如汉译大本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义不贯。又《四十二章》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而与《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亦多。」又曰《甄解》云:「以审诸译,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可见《甄解》与沈氏意同,总明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有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
日本日溪师亦同沈氏之说。伊云:「异译文句,与今经(指魏译本)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
以上诸德皆主本经乃世尊多度宣说之法,实有所据。例如本经《唐译》本名《无量寿如来会》,乃《大宝积经》中一会之文。足证佛说《宝积经》时,亦宣说本经也。
沈氏又云:「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唐译差与相近,盖同一梵本也。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又一梵本也。汉吴二译,文辞拙涩,而义有相补备者,则又一梵本也。」沈氏虽未能直从古梵筴取证,但今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故知沈氏之说可信。至于他师有认为五译祇是同本异译,各本差异,祗因译者意乐不同,实未能服人。例如本经小本秦唐两译,罗什大师因秦人尚简,乃摄十方佛为六方佛,此诚译者应机之妙。文简应机,而经义无失,是始为译者之意乐与善巧也。至于本经诸译之差别,大异于是,不但详略不同,且义理之深广亦异。故不应是译人意乐不同也。
例如弥陀大愿乃净宗之缘起,与本经之纲宗,而「十念必生」之愿,正是弥陀大愿之髓。此愿见于魏唐两译,而汉吴两译之愿文中无之。若谓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与汉吴两译之廿四愿,祇是译笔开合之不同,则实难自圆其说。世间焉有如是大胆之译人,敢率自意,妄删大愿之心髓。故知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
又如《吴译》廿四愿中有「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之胜愿。而魏唐两译虽具四十八愿,反而无之。若谓原本是一,诸译只是开合不同,则请问《吴译》此二愿从何而来?何以廿四愿中有之,四十八愿之本竟然无之?可见诸译所据之原筴不一。正如沈善登氏所说,本经蒙世尊多度宣说,又因梵筴易脱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
从上之例,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是以从宋至今,王龙舒、彭二林、魏默深与先师夏莲居诸居士,先后均曾校会本经也。
六、校会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1、大阿弥陀经,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民国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解乙 四种会校之本
以上五译,互有优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愿与一向专念之要旨,于汉吴两译则未彰。至于五恶五痛五烧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诫,于唐宋两译则不具。魏译较备,为诸译冠。但于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两愿,亦未明具。故宋龙舒王日休论诸译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于是乃取汉吴魏宋四译,校正会集,叙为一经,名曰《大阿弥陀经》。是即本经会集本之始也。
校会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1、《大阿弥陀经》 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 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 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原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荫福居士校订,并改今名)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现代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于是本经乃有五种原译本,四种节会本,共有九种。
五译之中《魏译》流传独广,王本一出取而代之。莲池大师《疏钞》中谓:「语则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清末印光法师亦称王本为「文义详悉,举世流通。」由上可见王本在我国之流通,远过《魏译》。
王本虽甚流通,并收入龙藏与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则有得有失。例如《疏钞》云:「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莲池大师所论精要,正中要害。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碎杂而失统,错乱而不伦者,则用其意而修其辞。」是正莲池大师所指,不由梵本,未顺译法之深病。若据梵本重译,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经义。今乃会集,焉能不取原语,而任意行文,是乃万万不可也。至于三辈发心亦然,擅改《魏译》,又复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难掩之疵也。
    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名绍升),亦于王本义有未安。于所著《无量寿经起信论》中论王本曰:「王氏本较为畅达,近世通行。然有可议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广明菩萨行愿,为令行者发起大心,积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经开章要领,而王氏删之。至往生上下二辈,一删去发菩提心,一云不发。胎生一节,删去疑惑佛智乃至胜智。前则乖成佛之正因,后则失往生之正智。他如叙次愿文,后先舛错,皆当校正。」彭氏鉴于王本之失,乃专就《魏译》去其繁复,并按云栖本,增入四十八愿先后数目,仍名《无量寿经》。是为第七本。(王本为第六本)。但此本只是《魏译》之节校本,而非诸译之会集本。两本相较,则彭本优于《魏译》。近代丁福保居士,作《无量寿经笺注》,所注者即彭本。惜彭本只是节校本,未能救王氏会本之病,故仍不能称为善本。
清咸丰中,邵阳魏承贯居士,谓诸译及王氏会本,犹未尽善。乃会集五种原译,别成一本,仍名《无量寿经》。(魏氏之本,集五种原译,是为「五会本」之始。王氏只是「四会本」,所会未及《唐译》。)同治中王荫福居士极崇魏本,曾亲记云:「近世邵阳魏居士复本云栖大师之说,遍考诸译,别为一书。包举纲宗,文辞简当,乃得为是经之冠冕。」王氏复博考众本,手自校雠,并定经名为《摩诃阿弥陀经》,是为本经之第八本。
魏氏发心广大,复精于文字,为救王龙舒居士杜撰经文之失,备取五译,会成一经,力求句句有来历,期成善本。所愿极胜,所成亦伟。其所会集远超王本。王荫福居士赞之为本经八种之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2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