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回复: 1

[其它] 净公上人关于天堂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1228164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天堂的讲记敬摘点滴


...含经》,都提倡不能伤害别人,同时自己也要过清贫寡欲的生活,尽量断除对五欲的贪执。
  现在很多人比较盲目,有了足够的钱财,就在各地买房子,却不知道贪欲是永无止境的,即使你买了一栋房子,也不会因此感到满足,肯定还希望买更多的房子。在中国各个城市里买完了,还想去加拿大、美国继续买……
  那天我遇到一位剑桥大学的老师,她说英国就有个人,身家几亿美元,没有子女,一生的爱好就是到处买房子。光是房子的物管费,每年就要几百万,但她还在不断地买。这位老师有时候在旁边看,觉得她非常可怜,但也没办法说服。所以,世间上的有些人,你可以通过讲道理说服,但有些人 讲了也没用,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社会很浮躁,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
  问:我是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西方有个哲学家叫皮浪,他主张怀疑主义,就是不发表任何意见,保持心灵的平静。我的问题是: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当代的研究生、博士生,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
  索达吉堪布答:有时候保持沉默,对很多事情不发表看法,也是一种境界。佛教中尤其是修禅宗、密法的人,达到一定的境界时,会觉得世间万事万物虚妄不实——用佛教的话来讲,胜义谛中,一切都无可言说;世俗谛中,虽有如幻如梦的显现,但这些都没有实质,此时发表很多意见也没有太大意义。因此,西方哲学的个别思想,可能也有一些密意所在。
  你们作为研究生、博士生,今后在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时,若想保持沉默,其实需要一种锻炼。听说你们这里经常举办夏令营,对禅修有一些感悟。在密宗中,也有舍弃杂念、保持心灵平静的殊胜窍诀。比如前段时间,我就给学院内部的知识分子讲了《禅定休息》,通过修持一些禅定,让心完全可以得到休息。
  你们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成天忙忙碌碌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所以用七天或十四天的时间,到特别寂静的山里禅修,重新感受内心的宁静,这是很有必要的。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心有极大关系。如果常修禅定,早上起来或晚上睡觉时心态平和,这对健康很有好处。
  尤其是你们将来步入社会后,会面临很多压力、很多痛苦,假如随着这些而转,就算你再有钱、再有地位,一辈子也是很苦的。但如果你有了禅定的功夫,那不管外境发生了什么,自己也会心平气和、坦然面对。
  所以,你们作为知识分子,若能养成这样的习惯,生活中处处融入禅修,对自己的人生,乃至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会有很大帮助。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我们如何在平时生活中更纯粹地行善?如何生活出自己的信仰?
  问:关于做好事去帮助别人,作为基督徒,有时候我觉得不是真心的,可能出于一些功利目的,比如想升天堂,不下地狱。但听高老师讲过,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内心会非常愉悦,感觉很幸福。我觉得第二种要更纯粹一些。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在平时生活中更纯粹地行善?如何生活出自己的信仰?
  最后,我想说一句:听大师讲话,心里很平静,非常喜欢大师,谢谢!
  索达吉堪布答:在大乘佛教中,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人认为自己成佛最重要,但这并不究竟,只有把帮助他众放在第一,才是菩提心的真实体现。
  如今基督教在各个地方做很多慈善,有些可能是怀着功利心,但有些也是真正怜悯众生,就像特雷萨修女。所以,不管是哪个宗教,我们都应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利他的思想精髓,不论在哪个人的身上体现,我们都值得学习;不论在哪个宗教中出现,我们都值得接受。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忙碌了一天后,觉得特别累,但若能帮助一些人,再累也心甘情愿、非常开心。但如果累了一天,只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谈不上是什么佛教徒了,更谈不上是大乘佛教徒。天天都为了自己的话,实在太惭愧了,跟牦牛没有什么差别——牦牛为了养活自己,天天到处找草觅水也很累的。
  因此,不管你信什么样的宗教,希求的都应该是利益他众,这一点很关键!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您为什么如此相信这些在世俗世界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虔诚地相信?
  问: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出生和成长在天主教家庭,作为基督徒,也相信未来世界的存在。但我觉得那是上帝的启示,相信即可。昨天听了大师演讲,讲到坚信有前世来生,那么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如此相信这些在世俗世界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虔诚地相信?
  索达吉堪布答:相信自己有前世后世,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就相信,那是一种迷信,对我们来讲并不值得希求;但如果它是真理,我们却忽略了,那也是不科学的,绝非治学的态度。
  若想知道前世后世是否存在,佛教中有非常丰富的教理,但这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讲完的。关于这方面,藏地一般会学印度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成量品》,其中用了许多推理来印证前世后世的存在。因为对于前世后世,我们眼睛看不到,心也涉及不到,这就需要依靠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或推理这两种方法来成立。
  一、依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怎么成立呢?首先要建立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他四十多年中所传的法,与真理完全相符,至今没有一个能被推翻。既然他百分之百不说谎话,那么他所说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可以成为前世后世存在的依据,这是一种论证方法。
  二、通过推理怎么成立呢?我们的这一刻心识,由前面的心识产生,不需要观待其他任何因[1]……它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推理。通过这种推理,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前世后世的确存在。
  当然,无论是基督教、佛教,都承认前世后...(●[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七集)


...第二种要更纯粹一些。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在平时生活中更纯粹地行善?如何生活出自己的信仰?
  最后,我想说一句:听大师讲话,心里很平静,非常喜欢大师,谢谢!
  索达吉堪布答:在大乘佛教中,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人认为自己成佛最重要,但这并不究竟,只有把帮助他众放在第一,才是菩提心的真实体现。
  如今基督教在各个地方做很多慈善,有些可能是怀着功利心,但有些也是真正怜悯众生,就像特雷萨修女。所以,不管是哪个宗教,我们都应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利他的思想精髓,不论在哪个人的身上体现,我们都值得学习;不论在哪个宗教中出现,我们都值得接受。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忙碌了一天后,觉得特别累,但若能帮助一些人,再累也心甘情愿、非常开心。但如果累了一天,只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谈不上是什么佛教徒了,更谈不上是大乘佛教徒。天天都为了自己的话,实在太惭愧了,跟牦牛没有什么差别——牦牛为了养活自己,天天到处找草觅水也很累的。
  因此,不管你信什么样的宗教,希求的都应该是利益他众,这一点很关键!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您为什么如此相信这些在世俗世界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虔诚地相信?
  问: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出生和成长在天主教家庭,作为基督徒,也相信未来世界的存在。但我觉得那是上帝的启示,相信即可。昨天听了大师演讲,讲到坚信有前世来生,那么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如此相信这些在世俗世界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虔诚地相信?
  索达吉堪布答:相信自己有前世后世,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就相信,那是一种迷信,对我们来讲并不值得希求;但如果它是真理,我们却忽略了,那也是不科学的,绝非治学的态度。
  若想知道前世后世是否存在,佛教中有非常丰富的教理,但这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讲完的。关于这方面,藏地一般会学印度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成量品》,其中用了许多推理来印证前世后世的存在。因为对于前世后世,我们眼睛看不到,心也涉及不到,这就需要依靠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或推理这两种方法来成立。
  一、依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怎么成立呢?首先要建立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他四十多年中所传的法,与真理完全相符,至今没有一个能被推翻。既然他百分之百不说谎话,那么他所说的,就可以成为前世后世存在的依据,这是一种论证方法。
  二、通过推理怎么成立呢?我们的这一刻心识,由前面的心识产生,不需要观待其他任何因[1]……它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推理。通过这种推理,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前世后世的确存在。
  当然,无论是基督教、佛教,都承认前世后世存在,这一点是共同的。像信奉基督的伽利略、牛顿,也都承认有来世,并害怕堕地狱,渴望升天堂。既然他们都承认这一点,基督教应该也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否则,这些科学家不可能盲目地相信。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藏传佛教的不共特点,是什么呢?
  问:您在北大演讲时,说佛教传到汉地和藏地以后,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藏传佛教更完整地保存了佛陀的清净思想。您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汉传佛教有一些思想流失了。您认为是哪些地方流失了?它跟藏传佛教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
  索达吉堪布答:我也不是说汉传佛教有流失的地方,而是强调藏传佛教的不共特点,是什么呢?从佛陀时代一直到现在,传承保持得非常清净、非常完整。任何一部法在传讲时,法师必须先得过它的言传。比如说,《菩提道次第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前行》的作者是华智仁波切,若想讲这两部法,首先要得过它一代代传下来的传承。包括佛陀的《大藏经》,其传承在藏地也一直没有断过。有了这种传承的话,后代弟子在传授教义时,除非是特殊情况,一般不容易歪曲上师的意趣。依靠这种方式,佛陀的一些仪式和传承,即使过了2500多年,在藏地也仍然代代相承、完好无损。对此西方欧美等国都极为赞叹。
  另外,藏地《大藏经》的翻译也特别严谨。从历史上看,国王赤松德赞时代的译场,译师就有三百多位,他们的智慧非常卓越,不管是文笔,还是对佛经内容的了解,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我曾对比过藏汉文的《亲友书》、《阿弥陀经》,结果发现藏地的翻译风格,确实更为严谨。
  尤其在《大藏经》方面,藏地还有个殊胜特点——它全部都是白话文,非常便于理解。如今的21世纪,汉地人大多看不懂古文,加上生活节奏那么快,很多人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研读《大藏经》。有些人即使有这个兴趣,啃了半天古文以后,实在搞不懂也就放弃了。最后不要说全部经典,就算只有一部,因为文字太艰涩,有时候也不想看。而藏族人拜读《大藏经》的话,则不会有这种苦恼。
  所以,从方方面面看,藏传佛教确实有不共的特点。正因为如此,现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对藏传佛教情有独钟,这也不是盲目的选择。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在藏传佛教中,是怎么观察嗔恨心的?
  问:您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有嗔恨心,想要清净它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寻找其本体,最后会发现它只是一种分别念的假象。所以我想请问您:在藏传佛教中,是怎么观察嗔恨心的?
  索达吉堪布答:观察嗔恨心的话,藏传佛教有些修心窍诀中,有特别好的教言:当你正在起嗔恨心时,当下观察它的来龙去脉,看它是从怨敌身上产生的,还是从我自己身上产生的?是从身体里面产生的,身体中间产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5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