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3

[其它]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九十一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九十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91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一六一页:
  疏【难脱者,元末张士诚攻湖州,江浙丞相与战,擒四十人,囚槛送戮,夜宿西湖鸟窠寺。大猷谋禅师,徐步廊下,囚见师神观闲雅,持诵不辍,因求救拔。师教令至心念南无救苦救难阿弥陀佛,中有三人信受其语,念不绝口。天晓发囚,易枷锁,至三人,刑具不足,惟系以绳,既而审鞫,知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这是讲感应里面末后一条,「俘囚脱难」。遇到灾难的时候,念佛念菩萨的感应很多。我们看许多《感应录》里面所记载的,不仅如此,古人《笔记》里面记载的也非常之多,像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就记载不少。这也是略举一条,这是元朝时候的一段故事。『张士诚』在当时也是割据一方,以后是被朱元璋消灭,在当时他的势力相当大。『湖州』是在江苏。战乱的时候,有不少的良民被俘虏。有作乱的,也有良民,掺杂在其中,各人业力不相同。这些俘虏关在寺院里的空房,所以能见到法师,这是众生的共业。这些遇难的人求法师帮助他,法师能帮助的就是劝他念佛,我们平常遇到灾难都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这个地方是『救苦救难阿弥陀佛』。我相信大猷谋禅师自己本身一定是个念佛修净土的人,要不然他不会教他念阿弥陀佛。
  由此可知,当我们遇到灾难,要不要再去念观音菩萨?生病,要不要去念药师佛?好像每个佛菩萨管一桩事情。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觉悟到,我们平常所修的这个法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尊,遇到灾难也好,有疾病也好,统统念阿弥陀佛,决定有效。这个效果从什么地方产生?我们在讲席当中跟诸位说过,至诚感通。一般人求佛、求菩萨没效,就是他心不诚,怎么晓得他心不诚?他要求许许多多佛菩萨,他心就不诚。心要是真诚,只求一尊佛菩萨,你平常专念他,到时候一定有灵验。我们念这一段要明白这个道理。俗话说「诚则灵」,不诚就不灵,念咒、画符都不例外。念咒、画符诚都灵,何况我们念佛菩萨名号?那更没有疑惑了。
  学佛,纵然研究经教,也是得一门深入。学多了,我们的精神、力量就分散了,要想有成就很难。自古以来,学要专攻,譬如我们用十年的时间专门学这部《弥陀经》,专攻这一部《弥陀经》,十年不断的去读诵、去演讲,研究讨论,十年以后你就是《阿弥陀经 》的专家了。哪一个人都比不上你,为什么?你在这一部经上下了十年功夫。另外一个人十年他研究十部经,看起来不少,很多!一年研究一部,每部经他所了解的都是表面的,没有深度。如果十年研究二十部、三十部,那更不必说了。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能够明了,你好好的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学佛。
  古今有成就的这些大德们,都是一生专攻一部。古时候,像清凉一生专攻《华严》,他讲《华严经》讲了五十遍;智者大师专攻《法华》;南山律祖,唐朝终南山道宣律师专攻《四分戒律》。《四分律》是一部很大的书,他听了二十多遍,听讲,人家能有这样的精神,哪个地方讲《四分律》,他就到那里去讨经单听经,经讲完他就离开。近代圆瑛法师,专攻《楞严》,二十五岁就在《楞严》下功夫,一直到七十多岁才完成一部《楞严经讲义》,一生的力量,他能有那么大的成就。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在《金刚经》下了四十年的功夫,古今以来讲《金刚经》没有人能超过他,他那一部《金刚经讲义》是《金刚经》注解的权威,人家用的功夫深,四十年!周止庵居士在一部《心经》上,《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他也用了四十年的功夫,写成《心经诠注》,这是《心经》权威的注解,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超过他。所以无论是解门、行门都要专攻,才能收到不思议的效果。
  这个地方讲到念佛,其中这三个人是冤枉的,是良民,他们相信;作恶的人,他不相信。我们要问,假如他相信,能不能得救?他相信,决定能得救。下面一段讲恶人得度。这些人都能往生、都能得救,那我想我们这一生是决定没有问题。
  玄义【又复恶人则善和十念,地狱现而化佛空迎。畜生则鸲鹆称名,形骸掩而莲华地发。何况身无重慝,报在最灵,信愿熏修,宁成虚弃。】
  我们看注解:
  疏【恶人者。】
  这是很有名的一个公案,家喻户晓。
  疏【唐张善和,屠牛为业。】
  唐朝时候『张善和』,这个人是个屠户,杀牛的,一生不晓得杀了多少牛,卖牛肉的。
  疏【临终,见群牛索命,於是大怖。】
  临命终的时候,他看到许多牛头人来向他讨命。这个时候他就害怕了,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疏【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念佛。】
  他就叫他的太太,请出家人来给他超度。《往生传》里面记载,他大呼救命的时候,这是缘遇得好,因缘殊胜,刚好有一个化缘的出家人从他家门口经过,听到他叫的声音,问:什么事情?他太太请出家人到家里。他就告诉他,许多牛头人来问他要命。
  疏【谕云:经中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
  这个出家人就告诉他:《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五逆十恶是重大的罪业,临终时候念佛也能往生。
  疏【和云:地狱至。】
  张善和大叫:地狱相现前了。换句话说,马上他就要堕地狱了。
  疏【急取香炉来,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讲了九十一次。这次是我们第三次讲《疏钞》,第二次我们留的有录音带,九十分钟的录音带,三百三十五个,一部《阿弥陀经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弥陀经》看浅了,不要把这个法门看简单了。
  过去台中李老师讲一部《楞严经》,从头到尾讲完,也不过讲了一百三十六个小时。我们《弥陀经疏钞》一遍已经讲五百多个小时,那是第二次讲的。这一次讲的比上一次更详细,时间用得更多。所以轻视念佛法门,那就是没有福报;选择这个法门,那是你的善根福德因缘深厚。
  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过去不晓得,到处摸索,也摸索了许许多多的经论,最后才知道念佛法门好。我在道场讲经,只讲《弥陀经》、《四十华严》这两部经。这一次为你们同学开的《四十二章经》,是帮助你们学讲经,希望你们从《四十二章经》当中提起学佛的兴趣。真正要学佛,一定要念《弥陀经》,一定要修念佛法门。
  疏【信愿熏修,所作唐捐,无有是处。】
  『唐捐』的意思就是空过。只要你相信,你发愿,你认真的念佛,念佛叫『熏修』,日夜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一直念下去,这叫熏修,你这个所作如果说空过,没有这个道理,决定得到殊胜的功德利益。
  ◎【五、结劝】
  玄义【是以一音始唱,千佛同赓。三学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显,若圣若凡,如万水无不朝东,似群星悉皆拱北,方之捷径,号曰普门,岂虚语哉。决志求生,无容拟议者矣。】
  『赓』是相续。这几句话是莲池大师苦口婆心劝勉我们选择这个法门,认真的去修学。诸位请看注解:
  疏【此总结净土法门,一切众生所皈依也。】
  『此』,指前面这三行文字。这个法门可以说最初在华严会上所提倡的。《华严经》在中国佛教是大家公认的根本珐輪,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也是《华严》的枝叶。好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本,一切经是从这个根本所生的枝叶,就晓得《华严经》在佛法里面所占的地位。《华严经》里面一共讲了二千多个法门,包括显密各宗,它经大,讲得详细、讲得多,可是最后结归的是念佛法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善财童子也是修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五十三参里面,虽然参访许许多多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门,善财童子接触他们之后,如如不动,还是一心念佛。不但到末后文殊、普贤、善财往生净土,而且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华藏会上所有菩萨们统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看看这种景象是何等的庄严。所以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净土是整个佛法的皈依处。不念佛,不求生净土,那太可惜了。
  李老师在《无量寿经》眉注上,他老人家批了几句话,因为看到经上,菩萨在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那个数字不得了!供养四百亿佛,还有隔阴之迷,还有退转,这个可怕了。虽有远因,将来他当然还是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长劫在六道里头轮回,这个苦吃得很冤枉。所以末后他老人家提示我们,「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你不是个愚人,你就是狂妄!这个话一点都不错。
  疏【唱者导也,赓者续也。始唱者,释迦开示西方,众生始知净业,是引而导之也。】
  释迦牟尼佛在华严会上就跟我们说了,说出西方净土。而在弥陀会、无量寿会、观无量寿会是专讲西方极乐世界,专门给我们介绍西方净土。『众生始知净业』,我们才晓得。而佛经传到中国来,《无量寿经》是最早期到中国来的,安世高到中国来的时候,《无量寿经》就传来了,而且安世高把它翻成中文,很可惜这个本子遗失了。
  疏【同赓者,六方赞叹。详如经文中说,是续而和之也。】
  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西方净土,六方佛赞叹,劝我们学习。
  疏【三学者,谓禅教律三宗也。】
  『三学』是讲禅、教、律,实在讲,这就把净土宗以外的宗派全都包括了;天台、贤首、三论、唯识,都包括在「教」里面。
  疏【禅,如永明,以宗门柱石,而上上品生。】
  这是讲禅宗。永明延寿也是先学禅,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回过头来念佛,成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传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有一部大书《宗镜录》,一百卷,流传后世,另外还有《万善同归集》。传记里面记载,法师往生之后,有一位出家人在他的塔前礼拜围绕,一年到头都是这样,不肯离去。有人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礼塔?他说他曾经死过一次,见到阎罗王,看到阎罗王那个大殿上挂著一张画像,阎罗王要升殿之前,都到那个像前面去拜三拜。他就问旁人:那个像是谁?别人告诉他,那是永明延寿大师。他的寿命大概还没到,阎罗王把他送回来了。送回来之后,他就到处打听,有没有永明延寿这个人,打听到果然有。他就在永明延寿大师这个塔天天礼拜围绕,说阎罗王都恭敬,而且阴间里面告诉他,永明延寿上上品往生。上上品是从这个地方传出来的,传记里头有。
  疏【圆照以独秉单传,而标名莲境。】
  宋朝圆照禅师,他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回过头来念佛。『标名莲境』,当时资福寺有一位出家人,到照法师这个地方来礼座,礼座之后还拿出钱来供养。那位法师是非常有名的大法师,身分、地位都比照法师高,所以人家就觉得奇怪,说:你怎么会去拜他?还去供养他?他就告诉别人,他在禅定当中见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莲花上刻圆照法师的名字,所以他知道他将来决定往生,特地到这里来礼座供养。
  疏【教,如僧睿弘辅什师,而莲华出榻。】
  这讲教下。『僧睿』是了不起的人,鸠摩罗什大师四大弟子之一,当时帮助鸠摩罗什大师翻经,学问道德非常之好。罗什法师往生之后,僧睿就到庐山跟慧远大师念佛。他也是预知时至,走的时候预先告诉大家,他什么时候要走。他面西合掌而化,大家看到他坐榻前面有一朵金莲花,忽隐忽现,而且有五色的云烟从他房间里面慢慢的出去,这是往生的瑞相。
  疏【四明中兴台教,而西向坐亡。】
  『四明』尊者,注疏很多,是中兴天台宗的大师。他临终也是念佛,面朝西坐亡,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病苦,预知时至。
  疏【律,如灵芝,生弘毗尼,而死生安养。】
  这是学戒律的。灵芝律师一生弘扬戒律,自己是念佛往生净土。
  疏【清照大阐律学,而说偈西归。】
  宋朝清照律师,他是灵芝律师的学生。他虽然一生弘扬戒律,可是自己念佛念了六十年。临命终时,说了一首偈子:「弥陀口口称」,称念,「白毫念念想」,常常想阿弥陀佛白毫放光,「持此不退心」,只要你念佛、想佛不退心,「决定生安养」,安养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说完,他就往生了。
  疏【若广举者,不可胜数。】
  要是广说就太多了,《净土圣贤录》、历代往生传记记载非常之多。
  疏【九流者,谓儒道农工医卜等也。】
  三教九流里面念佛往生的人也非常之多。
  疏【儒,如文潞公,德业满朝,而结十万同生之缘。】
  就是文彦博,宋朝的宰相,这也是念佛往生的。
  疏【苏长公,文行绝世,而有西方公据之说。】
  「长」,念ㄓㄤˇ,就是老大。『苏长公』是苏东坡;苏东坡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后人称他长公。苏东坡每到一个地方,都带著一幅阿弥陀佛的画像。人家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说:这是我生西方的公据。「西方公据」最初就是他说出来的。实际上他并没有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他那个文学的习气太重,障碍了,所知障太重,所以他没能往生。
  疏【道,如葛济之舍仙学而回心净业。】
  宋朝葛济之,「句容人,久事仙学」,江西人,最初是学道的。他太太是个念佛人,有一年太太在织布,忽然看到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海会大众都现在空中。他太太赶紧礼拜,而且指著天空给葛济之看,但是他看到的是阿弥陀佛的半身,所以他就相信,他不学道就专门念佛了。这是有这么一个公案。
  疏【鸾法师焚仙经而专修观经。】
  这是在后魏时代,昙鸾是我们净土宗了不起的一位大师,他喜欢长生不老,所以从小学道、学仙。以后遇到从印度到中国来的一位高僧菩提流支,这个法师也翻了不少的经典。就问他:佛教里头有没有长生不死的方法?菩提流支就跟他说:长生不死只有佛教有,除了佛教之外,哪有真的长生不死?他听了,他就能相信,於是菩提流支就给他一卷《十六观经》,就是《观无量寿佛经》,叫他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他就把从前学的那些仙经一把火烧掉,专修《十六观经》,他修成了。《十六观经》,谛闲法师有注解,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妙中钞》来注解的,《妙中钞》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谛闲法师是天台宗的祖师,深的化成浅显,初学的人都能看得懂。
  疏【乃至子章之业岐黄而念佛。】
  元朝吴子章是行医的大夫,一生念佛,临命终时没有生病,念佛而逝。
  疏【张铨之荷耒耜而称名。】
  晋朝张铨之,耕田的农夫。他是个读书人,非常清高,不愿意做官,回家去种田。虽然种田,他常常带著经书,在耕作之余休息的时候,他就读佛经。以后他也参加慧远大师的庐山莲社,莲社念佛往生个个都是预知时至,无疾而终。
  疏【幽如冥君敬礼。】
  永明延寿禅师,阎罗王礼拜他的画像。
  疏【罗刹休心。】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罗刹鬼要吃人,搞得地方上人人恐怖,不能安宁。於是国王就跟罗刹鬼签约定,每天送一个人给他吃,每一家轮流,这样大家稍微能够安心一点。有一天,这一家是个独生子,他一家是念佛的,轮到他只好把家里小孩送去,送给这个罗刹鬼。送去的时候,家里父母就一再嘱咐他,一心念佛,念佛决定不要中断。罗刹鬼因为看他念佛,不敢接近他,所以就没办法吃他。第二天,家里人看到他还活著,问他怎么回事情?他说:罗刹鬼来过又走了。不但走了,从此以后罗刹鬼再不来了。念佛能使鬼神远离,鬼神不敢接近,不敢干扰,这句佛号的力量不可思议。你要至心称念!你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个力量不行,罗刹鬼看到还是会欺负你,你心不诚!有口无心,那佛号不灵,要心口一如。
  疏【圣。】
  这讲圣人。
  疏【如文殊求生,普贤愿往。】
  《华严经》上讲的,文殊、普贤菩萨求生净土。
  疏【况显与凡,不待论矣。】
  『况』是何况。『显』、『凡』那就不必说了。
  疏【朝东者,会极义。】
  这是解释前面『如万水无不朝东』。中国的地形,东面是太平洋,所有的河流都是往东流。
  疏【拱北者,宗本义。】
  天上的北极星,我们定它作方向,它动的幅度最小。
  疏【喻净土为真际所诣,势必向往。】
  『真际』就是真理。所谓殊途同归,无不归向净土。
  疏【非强之使然也。】
  这不是勉强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一点都不勉强。
  疏【捷径普门,解见前文。】
  前面说过,念佛法门是一切法门里面最直捷的、最快速的,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快的。所以念佛也号称『普门』。
  疏【重言结之,明不虚也。】
  这是一再重复来结劝告诉我们,念佛法门是真实不虚,我们千万不要错过。
  疏【决志者,大本云: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生彼国土,则决定其志,无退怯也。】
  你要下坚定的决心,要立下这个志向,我这一生决定生净土。既然下定这个决心,你就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万缘要统统放下,你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你就不能往生;这一桩事情就是你自己的大障碍,也就是你自己终身的遗憾,不但是你一生的遗憾,生生世世的遗憾。这个法门不容易遇到,开经偈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这是一点都不假。所以勉励你要下定决心,要立定志向。除这个法门,别的法门我暂时放下,我不修了;除这部经典,别的经典我也放下,我暂时不念了。看看前面所讲的,人家一生念《弥陀经》,念几十万遍。如果我们把其他的事情放下,古人那样的成就,我们一样能够追得上。
  疏【拟议者。】
  『拟』是怀疑。
  疏【易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今谓不须拟议。】
  就不必去拟议了,决心赶紧下定。
  疏【昔人有言:卜以决疑,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疑何卜。】
  这是唐太宗那时候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有怀疑,用不著占卜了。
  疏【念佛往生,但谛信不疑而已,何复拟议为哉。】
  不要怀疑,不要讨论了,赶紧下定决心念佛,这一生就决定成就。今天时间到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