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362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一个寺庙,他既然学佛,遇到寺庙一定会去烧香,会去看看,见到观音像被雨淋到了。由此可知,这个庙年久失修,所以下雨才会漏,这个像才会被雨淋到。他看到这个情形,要修这个庙,这个庙里头没有钱,所以他自己把他身上带的钱,这个橐就是钱袋,把钱袋打开,里面还有十两银子,给这个庙主,就是这个庙里的住持,请他把这个观音殿修一修,修好。这个主僧就告诉他,修这个殿十两银子不够,修不起来。十两银子在从前这个数字是相当之大,由此可知,这个庙大概是个古庙,也有相当的规模,所以要把这个庙修复,也不是这个钱能够完得了功的。
他听了这个话,再把他身上带的有四疋布,松布四疋也捡出来,还有他自己行李里面,箧是竹子编的藤箱子,旅行用的,这个里面还有几件好的衣服,都给他,拿去卖,卖了的钱来修这个庙。这个衣服里面有一件袷衣,纻褶就是袷衣,这个衣是新的,而且这个料子非常好,当然价钱也相当之高,他的仆人就跟他讲,这一件还是留下来!他就说,只要庙能够修好,圣像不至于被雨淋,我自己虽然没有衣服穿,『裸裎』就是裸露,打赤膊,也无所谓。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
这在有钱的人家布施这一点也不难。
【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他这个心真诚,只顾到佛像,没有想到自己,这点心是太难得了。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
以后这个庙修好了,他是功德主,庙里面一定邀请他去,他就请他的父亲一道去,跟他父亲一道去。
【宿寺中。】
晚上就住在庙里面。
【公梦伽蓝来谢曰。】
『伽蓝』是护法神,护法神晚上在梦中托梦给他,向他道谢。
【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这是一念真心修补寺庙。底下第十段,最后一段。
【嘉善。】
这是地名,在现在的浙江。
【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
这是一个囚犯,他确确实实知道他是冤枉,但是现在被判了重刑。
【意哀之。欲求其生。】
看到非常之可怜,想方法去脱他的罪。
【囚语其妻曰。】
这个是支立的父亲支公,知道人的冤枉,能够怜悯,想方法开脱他的刑罪,这是一桩好事情,不但是救一个人,救了一家,救了这个人一家。这个囚犯就告诉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来探监的时候告诉她:
【支公嘉意。愧无以报。】
支公好意,他知道我冤枉,想脱我的罪,我没有法子报答他。
【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他判的罪可能是死刑,如果不是死刑也是无期徒刑,很重的罪,支立的父亲他晓得这个事情,有意替他办。所以囚犯嘱咐他的妻子,妳去好好的侍奉他,希望他能够多帮忙一点。
【其妻泣而听命。及至。】
把支先生请到他家里去。
【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
这是属于道义,他从事于这个职务,这是他自己应尽的责任。法官里面因为囚犯骗财骗色的很多,不但子孙没有好下场,自己己身都难保,这是我们在历史上、在现前社会上,你观察观察,做律师、做法官有好下场、有好儿孙的很少,为什么?缺德的事情做太多了,只图一时的快意,不知道鬼神暗中有惩有罚。
【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
这个支公没有儿子,大概家境也并不怎么好,因为公家做事,真正拿薪水不贪污,这个生活的确是相当清苦。中国在古时候,一个做官,一个教学,都很清苦的,虽然这个社会上非常尊重,他所得到的是社会大众对他的尊重,实在讲,物质生活相当清苦。他晓得他没有儿子。
【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他说你们夫妻结婚这么多年没有儿子,他说他有一个女儿也成年了,愿意送给你做妾,希望能够给你绵延后代,这个在礼上能讲得通的,这个应该可以接受。
【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
果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支立。
【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
『弱冠』这是年二十,『中魁』这就是中试,考中了,以后官做到『翰林孔目』。孔目这是官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像主任秘书一样,翰林院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研究院这样的性质,中央研究院的秘书,这个地位也相当之高。
【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这个也是救护无辜而感应得的善报。在这一章里面,了凡先生一开头举了十个积善得善报的例子,如果说一个、二个,或者是偶然的、偶发的,这么多人,可见得这个不是偶然的,决定是事实。而且这些人距离都很近,其中还有一、二个跟他们家里还有关系,有往来的。可见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决定真实,一点都不假。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他们所做的不一样,统统是善行,都是积善。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这一段话很重要,大抵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索,这个善是真善。如果行善有条件的,这是假善,这个决定不是真的,不但不是善,而且是造恶。譬如我们这个世间确实有不少人,中国、外国都有,尤其是佛教徒,不明究理,就是这种精细深微的道理,他们到寺庙烧香来拜拜为什么?都是有所求而来的,他要没有所求他就不进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来的时候都是有求的,求的什么?都来谈条件的,在这里许愿烧香拜拜,我有什么事情,佛菩萨保佑我,达到之后我怎么样回报你,来谈条件,把佛菩萨当作什么人!不但心不诚,实在讲,把佛菩萨当作一个恶势力的头目,这成什么话!所以你看看支立的父亲,人家是正人君子,那个囚犯那种做法,就等于把他当作小人看待,支立的父亲不生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