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5

[其它]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讲做孩子一生的贵人共23集》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集)  2013/8/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83-0010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教育界的同道、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从「振兴师道」第三点是知本分,知应传道、授业、解惑。

  第四点是安贫乐道,为国育才。我们要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栽培一个学生要相当的心血,所以安贫乐道才能为国育才。这个「贫」不是贫穷,这个「贫」是清贫。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享乐,不是要赚很多钱然后去花,他安在这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上,他很专注、不分心。因为他要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尤其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也是成年以后才学中华文化,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给孩子引导这些做人处事,讲到一半卡住了,自己理还没有贯通,赶快回去好好听经,好好查经典,再把它触类旁通。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时时反省,时时精进自强,二十四小时都不够用,哪还有时间常常跑出去吃这个吃那个、买什么名牌的衣服。我想自己要提升德行、智慧都不容易,所以为什么几千年来为师者都是安贫乐道,有他的道理。而个中的喜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夫子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因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无厌,有智慧;诲人不倦,仁德、仁慈,都想著利益学生,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人才。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的喜悦是从内而外出来的。

  我们再换另外一个角度想,假如老师都是开BMW,都是开Benz,在大陆叫奔驰,叫宝马,那你看学生看了是什么感受?老师怎么可以赚那么多钱?老师吸引他的是他的名牌、是他开的车、是他的钱,那学生怎么向道,学生怎么尊重老师?而以前是安贫乐道,为国育才,现在假如我们不守这个精神,那变成追名逐利,安贫乐道变成追名逐利。所以现在有个说法说,学校变成企业了,一些大学教授,他的学生叫他老板,此风不可长!老师追名逐利,最后就不是为国育才了,那有可能是误人子弟,那有可能是摧残民族幼苗,这个是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追名逐利,这个名利心愈来愈重,看不到孩子的内心了。

  比方比成绩,看到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能言语就会伤害对方,这好名。甚至於成绩不好的,把他调后面去,你给我转学,这个不是摧残民族幼苗?为什么?因为孩子内心里最尊重的就是父母跟老师,可是老师却这样对待他,对他的心灵是非常大的煎熬,为名。有的为利,这个学生没有到我们家来送礼,找他麻烦。师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么可以为名利变成摧残人家的灵魂?所以为师者不能受尊重,我们都要反思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没有符合师德。曾经遇到年轻的学子,谈到自己求学的过程,因为老师为名利,非常排斥他,还叫他转学。我看这个年轻学子讲话的时候都发抖,你看那个阴影过了十年、二十年还没有办法释怀,那对他人格是严重的障碍,那我们真的对不起「老师」这两个字。

  当然,假如我们面对的这个学子、我们的亲人在求学过程当中真的被老师给伤过,怎么办?那我们得引导他。老师他当初进了教育界,他也是有爱心的,但社会一些功利的现象,他也受到影响。所以今天老师的这个情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你以后当老师不能犯这样的错,你不要名不要利,你要表现出牺牲、奉献,让师德、师道在你身上恢复。那老师给你的人生启示就很有价值。要转念,他一直留在那个伤害当中,他自己也很痛苦。转念变成什么?变成使命,转危机为转机,转烦恼为智慧、为使命感,这个就是会转念。圣狂之分在一念,是烦恼障碍自己,还是变成智慧、使命感去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还有,不只要爱护学生,这个老师他也是有使命才进入教育界,现在被这个社会风气影响了,我们也要回报这个老师,因为老师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毕竟也有照顾过我们的这些恩德,所以又像刚刚讲的「恩欲报,怨欲忘」。人的心中还有怨恨放不下,自己一定痛苦,不可能快乐,甚至作梦铁定会做恶梦,还是不自爱。再来,自己常常不快乐,常常做恶梦,父母知不知道?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所以人假如不爱护自己的身心,其实还是不孝。所以要懂得放下烦恼,父母的心很敏锐,我们内心有哪些苦闷,他虽然不能完全清楚,他还是会替我们担心。所以为了父母,什么烦恼都应该放下,应该转念。

  面对之前的这位老师,你应该去利益他的人生,再度唤醒他教育的爱心。所以回到家乡,买好的礼物去看老师。我想你去看他,他一定会很惊讶,「他怎么会来看我?」是吧?为什么?人都有良心,他曾经这样子对待这个学生,我想他冷静的时候也是会觉得不对,只是拉不下这个脸而已。你不只没有埋怨,还去看望他,还念著以前他对你的好,他感动,会惭愧。再来,又把《弟子规》、把传统文化的书,还有像王琦老师、吕杰校长,这些教育界做得非常感动人的现身说法这些光碟、书籍送给老师。包含他从我们自己身上,他就感觉到学传统文化的人很有度量,「我曾经这么对他,这孩子一点都不跟我计较,还把这好东西送给我」,还跟我讲,「老师,你的儿子不是读大学了吗?这一套光碟给他看很好。」你替他想,爱护他的家人,这个缘就转了。因为这个老师假如不转,他以后罪业很大,继续为名为利,会断了很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对他我们也要慈爱、慈悲,去让他理解老祖宗的这些教诲。相逢即是有缘,每个缘分有机会都要让它圆满,不要是冲突、遗憾、伤害。

  为国育才是我们的责任。古代当官的人戴的帽子叫「进贤帽」,古代连戴帽子都很有智慧,这帽子前面低、后面高。其实给我们当老师的人也是一种启示,青出於蓝胜於蓝,希望教出来的学生都超过我们。而古人自己一有成就,回到故乡第一个拜祖先,饮水思源,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完祖先就去谢他的恩师。您看孝道、师道都在一个人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当中,完全把它表演出来。因为人小时候读书,一般都是在家里附近的私塾,整个道德的根基就是这个私塾老师帮他扎下去的。我们回想几千年来传承的这些传统,都特别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点,振兴师道要自我提升。因为在《韩诗外传》当中提到,一个人师应该是「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这个是人师的一个很好的标准。在东汉末年,当时有个童子叫魏昭,他虽是童子,但是他很懂得亲近明师。当时有个读书人叫郭林宗,很有道德,也很有学问,他就一直主动的要去向他学习。然后郭林宗就问他,怎么非得一定要跟著他学?他讲出了一句名言,却是一个童子讲的,叫「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是很有学问,对某经典义理很通达,这是学问;但人师他是不只有学问,他还有很好的德行。所以就像刚刚这个标准,「智如泉源」,像河川的源头,活水一直出来,「行」是德行,可以为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启发学子的德行,那整个为人师者的目标就要不断提升智慧跟德行。因为我们听了魏昭这位童子的话,我们也有志气,应该定位自己要为人师表,当人师。

  那如何有智慧?《中庸》告诉我们「好学近乎知」,好学是怎么样?学习不厌倦、不中断,才有智慧。「三日不读书」,怎么会有智慧,「面目可憎」。我们一个学长说,现在的状况三小时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比我还好,我不用三小时,只要一个小时不读书就不行了,可能妄想、邪念、杂念就很多了。所以智慧得要不间断的精进用功才行。精则不杂,进则不中断。就像钻木取火,能钻出火,火就表智慧,那要怎么钻才会出火?你要不间断一直钻钻钻,火就出来了。你假如钻一下,手好酸,休息一下,三十秒再说。三十秒了,钻钻钻,请问大家,这么钻什么时候火会出来?怎么钻都钻不出火来。

  所以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无厌」,不能厌倦,一厌倦就中断,前面的功夫就退了一大半了。所以李师公(李炳南老师)说,人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个礼拜,去看一场电影就全完蛋了。所以《弟子规》才提醒我们,「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甚至於控制不了脾气,在当下不能提起经教的教诲,一发脾气,火烧功德林,所有的修学全部都退回去了。这个「好学」,我们待会依孔子的风范再来学习。

  「行可以为表仪」,德行可以为学生跟当事人的表率。有这么好的德行,决定从解行相应来的。他理解了,然后他好好去落实。比方他理解孝道重要,他学一句去做一句,他一行,他的德行跟心境就提升;一提升,他解得更深,解得更深就行得更彻底。所以一解行相应,智慧、德行决定会提升。一个人学了以后,身边的人不认同,绝对出在解行不相应。所以《弟子规》特别提醒我们,「不力行,但学文」,有解无行,变什么?「长浮华」,不只不能做人家的表率,人家看了不认同,「长浮华,成何人」。我听不少朋友讲,我丈夫学了以后处处要求我,压力很大。要求别人不是傲慢了吗?「但力行」,他有行,「不学文」,没有去深入经典,没有去听师长开解,「任己见,昧理真」,那他也是有行无解,就变成照自己的意思,就落实错了、体会错了,所以解行相应重要。

  其实我们真的要提升德行,只要学一句之后,时时刻刻不忘这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德行在提升。比方我们今天大家共同来落实一句,下个礼拜我们来交流心得,一个礼拜就会有感受,但是要不间断的落实。「念念为对方著想,念念为他人著想」,就落实这句,专注去做,连做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可能你的亲戚朋友会过来跟你说,「我觉得你最近变了」,人家觉得我们变了,「行可以为表仪」。

  大家冷静观照,我们虽然学了这么多年,《弟子规》哪一句我们彻彻底底把它落实了?所以这个行还是很不足。所以这段时间,全神贯注把这句落实下去。告诉大家,这学问很有意思,不是学知识,不是学一条会一条,会一个标准答案而已。我们的学问是心性之学,它会触类旁通。你《弟子规》这一句、这两句真的落实了,其他的就触类旁通都做得到。为什么?你一句做到了,你的孝心出来了,其他的就很容易落实;你一句做到了,恭敬心现前了,其他的都不难。你今天做做这句,明天碰碰那句,最后就没有一句扎扎实实落实。

  所以自我提升,尤其智慧,就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所以真的能不断提升悟性跟智慧,温故而知新,道理愈悟愈深、愈悟愈广,然后经典、古代这些教诲完全贯通,可以用在现在的处事待人接物,这样的人愈老愈受欢迎、愈老愈有智慧。现在这个时代假如不走学习圣教,可能愈老愈没信心、愈老烦恼愈多。好,这是振兴师道第五点跟大家的交流。

  我们现在再一起交流第六个大点,就是我们已经期许师道尊严从我们身上振兴,我们得从哪里学起?从跟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这么好的榜样学起,学他如何学习,学他如何教学,都能从老人家一生得到非常多的启示。所以第六个大点,教育工作者之典范——至圣先师孔老夫子。那我们第一个大项:孔子治学的态度。这个治学不管是夫子自己讲出来,还是他学生的分享,我想学生的分享也是从承传夫子的教诲得来的,都在我们学习的内容当中。第一个,夫子说到他的学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所讲一切经教,都是古圣先贤教导他的,没有他自己的创作,这个就是不傲慢。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动不动就觉得这个道理就是自己发明的。

  其实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理论里面常常提到预防法、及时法、循序渐进法、观摩法,这些方法都说是某某人他的理论,其实这些方法我们几千年前的经典都记载了。就像《礼记?学记》里讲,「禁於未发之谓豫」,预防。夫子也教了,「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个就是预防,这些话就是在提醒每一个人。「当其可之谓时」,学生犯错的时候,夫子不是马上提醒他吗?那夫子是表演,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教的理论都有。「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法。

  所以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学生,他的内心没有非常积极想要深入学习,这个就是时候还没到,你给他讲太多,他听得不受用,觉得烦,要循序渐进,不要太急。「不悱不发」,这个「悱」就是,他好像有些理有点贯通,他表达不出来,想跟你汇报,表达不出来。这个时候夫子看出来了,主动去引导、发明,「对对对」,师生就交融了。但学生还没到这个态度,他也不著急。「举一隅」,好像房子的一个角落,「不以三隅反」,就是代表这个学生还没有悟到,没关系,不急。不然硬填鸭式给他灌下去,会把他的悟门给堵塞。

  不能举三隅反,「则不复也」。比方说像我们在跟学生谈话,你谈啊谈,然后他眼睛已经快要不行了,虽然他在那里点头,但是他的眼睛告诉你「听不懂,听不懂」。真的有,他也很努力,但是你看他的眼睛就不是那种,因为人听懂的时候,那个眼睛会发亮的,会愈听,不知厌倦,愈来愈亮。这个就是机缘,就顺势的再不断引导,可能他就贯通。但是你一跟他讲,他眼睛愈来愈没有神了,那就不要操之过急,这也是循序渐进。「相观而善之谓摩」,那夫子赞叹颜回的时候不就让其他的学生来效法学习,夫子都表演出来。

  这些方法几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就讲了,那现在这么多世界上的专家学者没读过我们的古书,还说「我发明的,我发明的」。他发明的这个可能是对的,其他所想的不见得是对的,那他愈来愈相信自己的看法,那就很危险了。世间的真理、好话,圣贤祖宗都说尽了,你一有什么想法要对照经典才能知道正不正确。所以现在教育理论那么多,怎么下一代教得一团乱?还有拿狗做实验,拿猫做实验,拿老鼠,我们祖宗从来没有这么教。

  所以夫子这个态度非常重要,「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创造发明,完全对照经典。人有这个态度就谦卑,谦卑就「受教有地」,「满招损,谦受益」。那「信而好古」,就不怀疑古人,很有信心,「好古」是他非常积极的学习。孔子在「述而第七」当中有说到,他是「好古,敏以求之」,这两句都是在「述而第七」,大家回去找的时候就很方便。尊崇古人的教诲,这个「敏」就是非常积极主动去学习。比方到周天子管辖的地方,孔子去向老子问礼,每个学习的机会都不放过,包含闻韶乐在齐国,夫子觉得这是天下多好的乐教,赶紧自己去深入、去传承,「敏以求之」。

  第二个求学的态度就是立志。孔子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学」,「吾十有五而志於学」这在「为政第二」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很多含义在里面,第一个是学习一定要先立志。再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知少而足,不能求学久了就疲乏,没恒心。这个「立」是屹立不摇,不能遇到逆境就退缩,不能遇到顺境就贪著。而且这个「志於学」,学什么?就是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学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的学问,十五岁。请问我们看到这句要怎么反思?「我三十岁才学。」那代表什么?我们的学习要比孔子更用功!这样我们才赶得上。

  「三十而立」,在一切境界当中不被诱惑,立得住脚跟,立得住德行。「四十而不惑」,这个「不惑」,他是在一切境界当中无可无不可,他可以因人因事因地因人,而异去灵活的运用这些学问,可以通权达变。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好像遇到一些境界不知道是这样好,还是那样好,自己也拿不住主意,好像这样也有道理,那样也有道理,就在那里犹豫。这个「惑」不是迷惑,就是他在每个境缘当中判断应该依循哪个经教,他非常清楚,不会举棋不定。「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这一生对於整个民族文化的使命。对於我们的受用,我们可以把它延伸开来,我们清楚自己对家族的使命是什么,自己对教育界的使命是什么,自己对於整个中华民族的使命,甚至於是对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什么。尤其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应该承担起把中华文化介绍给西方社会,因为天下哪一个地方乱了,其他地方都受影响,要有这种胸怀,而且中华文化确实是世界的瑰宝。

  有个俄罗斯的女孩,她就来听课,我们一个学长帮她翻译,她就很喜欢听,她说每次听完传统文化的课,她的心就安定三天。不同民族他也可以受用,很欢喜。还有某个国家的元首,派了一个部长到马来西亚来拿《群书治要360》的英文版的书。所以把传统文化翻成英文是马来西亚华人的责任。OK?不只要拿去,还要宣讲,这个我就没有办法,My English is very poor(我的英语很差),这个是知天命。

  所以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每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应该知这个天命。孔子知天命,他这一生不空过,他这一生不辜负老天对他的期许。你看夫子在危难的时候毫无恐惧,「天之未丧斯文也」,上天要把中华文化的道统传下来,「匡人其如予何?」匡人,宋国的司马桓魋根本就伤不了他。确实,这些危难夫子都平安度过。这个意思就是发愿承传中华文化的人可以逢凶化吉。

  我们再延伸,不只逢凶化吉,还可以延长寿命。你们好像不大相信我的话。你看我们师长老人家,本来寿命只有四十五岁,你看老人家以天下为怀,整个儒释道的传承系於一身,今年八十七岁了,延寿四十多年,现在还这么健康,不是最好的样板给我们示范吗?有这么好的榜样,自己有信心,进而要效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是已经契入境界了。「耳顺」,一听经典就完全贯通那个道理,人家一讲什么话就明白他的心意,这个是证入的境界。「七十而随心所欲」就是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完全不离道了。

  第三个学习的态度,第三点完全都是在谈好学。「公冶长第五」当中有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子讲到,十个大家庭的一个居住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定有他的本质(忠信)这些好的德行特质,跟我差不多。我们尊重夫子,这个「丘」是夫子的名,我们不直接称名,我们把他读成「某」,「不如丘(某)之好学」。所以夫子这一点也强调,人虽然有很好的本质,还要后天勇猛精进用功才会有好的成就、学问。这个好学体现在哪里?在「子罕第九」当中讲到,最主要好学要有恒心。「子罕第九」里面谈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夫子是用比喻的,你今天要用土造一座山,只差一笸土就做成了,可是我们停止了,那还是前功尽弃,所以有恒为成功之本,有恒才是好学。

  在商汤洗脸的盘铭上,写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苟日新」就是立志向学,「苟」就是我这一生一定要做圣贤,那叫苟日新。我们刚刚讲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学」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就是不要知少为足,每天都要有进步。那「又日新」,就是不要半途而废。古人这些话都表很重要的学习态度,所以这段话夫子用譬喻,譬如平地,这个地你要把它填平,你虽然只有一笸土下去,只要你锲而不舍,总有一天一定把它填平。古人有个寓言故事叫「愚公移山」,最重要就是恒心,「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一定可以做得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再来还有「雍也第六」,夫子《论语》第六篇讲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他这个好学的状态当然是不一样。我们对照一下,我们现在是知之者,还是好之者,还是乐之者?知之者是知其然,好之者是知其所以然,乐之者是知其所以然之后,又不断的去深入、去落实,乐此不疲。比方说为善最乐,为什么为善会乐?为善的时候跟我们的性德相应,所以真正的乐是从内心出来。那理解了,真的去做了,愈做愈欢喜。我们看身边有很多人去做义工,他们愈做觉得自己的心量愈来愈扩大,愈来愈能够体会大众的苦难在哪里,那愈做愈觉得生命有意义,这个就变乐之者去做了。

  再来,第四点就是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我们刚刚其实也提到了,就是要主动。这是在《论语》第十五,「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就是怎么办的意思。一个人遇到挑战情况了,他自己不在那里思考该怎么做、该怎么解决、该怎么突破,「如之何如之何」,就是他很主动的要去想办法。一个人都没有这个态度,那我也拿他不知道怎么办了,「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一个人不主动去承担解决问题,别人很难帮得上忙。

  所谓「天救自救者,天助自助者,天弃自弃者」,你自己都放弃自己,都不主动去学习,不主动去找方法,那别人也很难帮得上忙、使得上力,又有一句俗话叫「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夫子也只能感叹了,那我也拿他没办法。这种态度很容易自怨自艾,自己在那:「没办法,我没救了」这样。所以别人能帮上我们多少忙,跟我们的态度成正比。比方说孟子,他跟孔子学习,孔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学习的态度是万分诚敬的心,所以他学得比孔子直接教的弟子都还要好。我们得力处完全跟我们诚敬、恭敬的心成正比。所以为什么古人说「反求诸己」,在很多事情当中都可以印证。

  刚刚这个是主动的态度。再来,第五个态度,要不自欺。孔子对子路讲到,「子曰」,叫著子路的名,「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学习态度就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说自己知道,这样师长就不知道怎么指导我们。所以这个「是知也」,这是一个求学很重要的态度,包含这样才是一个明白的人,知道必然要诚实、要不自欺面对自己的师长,这才是正确的。有句格言说,「强不知以为知」,不知道还装作知道,「此乃大愚」,这样就太愚昧了。「本无事而生事」,本来家庭、团体没事,我们去饶舌,把事情都搞起来了,「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这两段格言也对我们求学跟处世是很好的启示。因为不该讲的话、是非话讲多了,有时候没事都变有事,小事都变大事。

  第六,学习的态度,要格物。这点很重要,因为我们读《大学》说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个脉络都是务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那格物就是大根大本,格除物欲。所以夫子在「里仁第四」篇当中有讲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那代表这个求学就是物欲要降低,不然整个精神统统跑去追求物欲享乐了,「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而且「欲似深渊」,那不可能有成就。所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是叫你去饿肚子,也不是叫你住破房子,就是生活的享用够用就好,甚至於能够朴素节俭,以苦为师更好。在另一句格言当中有讲到,一个读书人「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吃的不好他就在那抱怨,没有穿名牌他就觉得很丢脸,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修道,他虚荣心、享乐的心太强。「未足与议也」,他没办法学道。

  念完这一段,我们就想到许哲女士,她说她的衣服都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新加坡的经济很好,衣服退了流行就丢了不穿了。你们穿不穿?穿,好,这几天有机会去找一件衣服回来穿。对,不然都很糟蹋。比方你们单位有这些衣服没人认领,你就把它认领起来,这就是行道,不要糟蹋东西。你说「它是袜子」,洗干净就好了。你们没什么反应?人家穿过的袜子你还敢穿,一来是洗干净了,二来对治爱憎的心,爱憎是严重的执著。喜欢不喜欢,只要洗干净了,没有喜不喜欢,你就提升了。吃饭是不是行道?你从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到全部都喜欢,你功夫提升了。《弟子规》不是说,「对饮食,勿拣择」,这一条也是行道,把好恶爱憎的心放下,就从食衣住行当中去放下。

  再来第七,这个学习的态度当中,力行的态度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马上去做。夫子就是这样的风范,他才有这么高的成就。在「述而第七」夫子讲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自己的道德有没有提升、有没有修正,然后学的这些经教,这个「讲」是讲究,学了之后有没有很好的去思惟,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去深解这些经教,「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闻到道义的事情,有没有能够马上见义去勇为。比方说现在整个文化遇到了存亡危急的时刻,我们能不能放下享受的日子,多为文化承传付出,这个就「闻义能徙」。所以大家看夫子这个「闻义能徙」是做得非常彻底。你看夫子为了天下能走上安定,他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就是为了行道,把周公周礼能够藉由一个示范区,哪个国家愿意用他,他把它落实了以后就成为天下的榜样,大家一有信心全部来学习。当时没有国君用孔子,那也是当时的天下福报不足,但是老人家不辞劳苦周游列国十四年。

  包含我们在团体当中,可能学校的领导,这个时代当领导真的不容易。为什么?他管理那么多人,大家做人处事基础都不是很够,所以他要花很多精神去沟通、去疏通、去劝请、劝告。假如刚好有件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这个时候你主动帮领导分忧解难,这个也是「闻义」能马上去「徙」。那吃不吃亏?你们好像都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是吧?有舍有得,大舍会有大得,很有可能你去承担了,别人都觉得是吃亏辛苦的事,很可能就变得很好的事情。这个大家可以用以后的人生去感受,人欠你,天会还你。

  发觉自己的缺点就马上去改,这个是夫子每天在担忧自己的不足,然后狠下功夫的地方,所以那力行很强。我们每天在担忧什么?跟夫子比一比,「今天的菜不怎么好吃」,「那个人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大好,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今天那个人讲我坏话,怎么可以这么不信任我?」我们都忧这些东西,就耗了一大堆精力。夫子都是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提升,这是力行。

  第八,学习要认真学,还要认真寻思义理,把义理可以贯通,把义理可以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因为夫子有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段话是在「为政第二」篇里面。我们学了经典,去思惟它的义理,这个叫深解义趣。比方说孝,那应该从哪里去落实?假如我们有去思惟、有去听经,那就会想到落实在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向、智慧,这样一思惟,他知道下手处在哪里。所以这个时代学了之后,还得要多听这些修学过来人讲经,我们才知道怎么去深解义趣,进而怎么去落实。不然学了不去思惟经教,那学了就当知识而已,不是结合生活的实学。所以这个「罔」就惘然无所得,没什么收获。甚至於学了之后不去思惟,就觉得这些学问没什么用。那他起了这个念头,他觉得圣贤的学问没什么用,他就有可能误解圣贤人的教诲,就「诬罔圣人之道」,他误会了,甚至去毁谤,这样就很不好。「圣教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所以多听修学过来人讲解,可能我们对经义就能领悟、触类旁通。

  因为没有所得,又把圣学当知识,他自己也用不出来,或者是用偏掉了,有可能会愈学愈执著。比方说我们学传统文化,学了之后身边的人反而更有压力,这个就是「学而不思」,他做出来的跟经典这些精神教诲是相违背的,那就用错了,愈学愈执著的现象就会产生。所以我们自己有没有愈学愈执著,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假如身边的人,我们学了以后愈来愈笑不出来,愈来愈常常叹气,很无奈,这个我们就要调整一下。

  比方我们刚刚讲「念念为人著想」,这句话我想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听过了,那学了有没有思惟?有没有去想怎么落实?没有,这就是个知识,我们跟人家相处还是不能替人想。比方说我们一起学习,住在一起,自己走路很大声,没注意,常常把人家吵醒,那没有念念为人想。他假如有思惟,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够造成人家的困扰,都要处处给人方便,那他这个「思」,就能够让他落到这些生活的细节里去。比方晚上熄灯,自己又晚睡,可能都影响别人,自己都没察觉,或者你晚上睡觉一定要听师长讲经才睡,那是习惯,但是你学了念念为人想,那你可能声音要注意。甚至於说刚好跟我们住一起的人不能有一点声音,「可是我不听会没命」,那变执著,你学了圣教要舍己为人,关了,他能睡著,我非常欢喜。

  听经也会执著,会执著到恼害别人自己不知道,那不也执著?所以我们现在执著到哪里?喜欢听经,不喜欢改习气。听了,「好,讲得好!」一句也不去做,别人一批评不高兴,「你讲我,你自己也没哪里好。」所以那天听到一个朋友讲,说:「谈起话来句句都是道理,做起事来都不讲道理。」这个很麻烦,我们怎么……那落差太大了。所以理有顿悟,事还要渐修,真的要处处放下自私自利才可以,这些烦恼才对治得了。放下高下的念头,这个傲慢才伏得住,「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一直在那里思考、思惟,但是不学经典,就会愈想愈累,因为又没有经典的标准,想来想去还是怀疑,没有依据,怀疑不能决断。所以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一整天不吃东西,「终夜不寝」,一夜没睡,「以思」,自己在那里思考,想到最后没什么好结果,「无益,不如学也」。而且这个学当中还表了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要依法为师,依经典为师,要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我们现在的人好像在这个时代就很喜欢想东想西,都没有一个标准,其实都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跟精力,那我们这个学习就要学思并进、解行相应。

  再来,夫子第九个学习的态度,在「述而第七」,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学习态度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老师,只有自己是学生。那有这个态度,一切时、一切人事都在提升自己,这个学习的态度也非常可贵。我们假如不会学,善缘就搞情执,恶人就搞对立,顺境就搞贪著,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逆境就搞退缩。会学的,「顺逆皆佳境,恶善咸良缘」。

  确实逆境磨炼人,提升得很快。夫子在陈蔡绝粮七天,在那个因缘当中老人家是提升到很高的境界。所有的学生都不行了,老人家在那里弹琴,完全不被境界所转。后来解难了,弟子说,「太不幸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希望以后都不要遇到了。」夫子对学生讲,「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跟著我同时经历陈蔡绝粮的学生,以后都会很有成就。」因为他们经历以后,他们的一种志向,他们的一种意志力种种都会有相当的提升。确实后来好像这其中很多弟子都很有成就。再讲白一点,我们闽南话说「吃苦当作吃补」,现在年轻人很成熟、很懂事,你去看他人生过程,必然都有不少的历炼跟磨炼才对。

  第十,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夫子学习,他并不是好像记很多的知识,他是抓住纲领,贯通他的学问。夫子「一以贯之」是忠恕之道,其实坦白讲,所有的学问离不开「忠恕」两个字。所以师长老人家到联合国去,刻了印章,非常庄严的印章,送给各国的领导者,刻了八个字,儒家刻了「仁义忠恕」,佛家刻了「真诚慈悲」。其实儒道释三教的经典全部都不离这个纲领,没有一法不是从这里流露出来的。

  而我们来体会忠恕,「尽己之谓忠」,恕,推己及人是恕,宽恕、感同身受。一个人可以时时想著尽其在我、尽己之力,那他能够反求诸己;「推己之谓恕」,他就能推己及人。人能够反求诸己,他就能时时从内去找问题,这个是主观他能够掌控的;推己及人是外在的客观状况。时时反求诸己,向内,这是内学,就能成就自己;对外都是宽恕,都是仁义,成物。一个是内的主观,一个是外的客观,合外内之道,就是契入仁爱的大道。所以落实忠恕,然后契入仁爱之道,这个是掌握纲领。孟子有讲「强恕而行」,一个人从勉强自己时时都能宽恕,都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慢慢就能够视人於一体去设想。

  好,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2: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