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2|回复: 9

[其它话题] 周泳杉老师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十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周泳杉老师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十二集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0/5/27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55-026-0001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早安!今天很荣幸能够参与拱北殿一百一十周年开山的庆典,也很荣幸能够接受我们,上悟下道法师的邀请,来到这个地方跟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今天是由末学来跟大家分享《弟子规》。

  《弟子规》是属于我们儒家的经典,在整个中国文化的学术当中,我们知道儒释道三家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主流学术。在前一阵子,少林寺发现了一个碑文,这个碑文上面记载着三教九流的一个图说。这个碑文上面有一个人,这个人其实是分作三个面孔的形相,从正面看是一个佛教的形相,从两边侧面来看,分别是道教跟我们儒教的形相。三教九流的碑文,这一个人形,头我们看到是三教的形相,到了它的身体,它拿着一个卷轴,这个卷轴上面有九条河流,这九条河流说明的就是我们三教衍生出去的九个不同学术的派别。它的碑文一开始讲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很简单的话语就把三教所要传递的教育思想,它的中心思想给我们点出来。佛陀的教育旨在叫我们明心见性,所以它说「佛教见性」;道家的思想让我们顺应自然,所以叫「道教保命」;儒家的教育,在让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叫「儒教明伦」,这个伦就是伦常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际关系,儒教明伦。「纲常是正」,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人与人之间就会和平相处、平等对待,关系就正常化了,它不会偏颇,纲常是正。这三个教育统统要让我们获得一个最终的目标,就是过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我们就了解到这三种教育是我们生长在任何一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教育。

  我们很高兴拱北殿自从开山以来,虽然是奉行孚佑帝君的神像,但是它展现了三教教化的一个宗旨,又供奉了我们释迦牟尼佛,还有孔老夫子的圣像,表现出三教和谐、三教一家的这样宽宏大度。在我们现在社会的意义,就是把这三家的教育重新的在二十一世纪的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再把它弘扬起来。它有没有根据?事实上是有的,我们都知道经典,「经」这个字是过去采取我们织布机,织布机它的经线是不动的,在织布的时候是织纬线,纬线是动的,经线是不动的,是采取这个不动的经线来当作我们经典的教诲,说明它是一个真理,它不会随着时代改变而有所变化。

  在上个世纪,大概七0年代的时候,日本有一位学者叫做池田大作,他和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有一段对话,后来这一段对话被记录成一本书,叫做《展望二十一世纪》。在这本书里面,英国的这个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他就讲到,人类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一定要使用大乘佛法和孔孟学说。这是英国的历史哲学家,他在上一个世纪七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预告有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我们也承认确实这位历史哲学家他对于社会走向的脉动观察得非常入微,才有可能讲出这样的一句话来。十年过后,在巴黎总共有七十几位的诺贝尔奖的得主,他们一起在巴黎也发表了一个巴黎宣言,这个宣言大同小异,不过措辞更为强烈。他是这样说的,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的生存下去,一定要回到二千五百年前汲取孔孟的智慧。

  这两次的发言相差了将近十年,在这十年的过程当中,从七0年代,就是我们大概民国六十几年的时候,一直到民国七十几年,社会的改变很大,所以在十年之后的宣言措辞就更为急迫、更为强烈。换句话说,这些科学家们在从事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意识到人类的过度的物质开发,已经造成了自然的破坏、心性的泯灭和人际关系的沉沦。正好这三者是我们儒释道三家所共同教化的一个内涵可以来做弥补的。对于人性的泯灭,佛教见性,告诉我们明心见性,把人固有的良知把它唤醒。对于大自然的破坏,道教保命,由道家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的顺从,顺应自然,顺天应人,这样的一个学术思想来挽救。对人际关系的冷漠、对人与人关系的这个破坏,正好由儒家的明伦来把它明白的彰显出来。这三个教育确实是我们承认在二十一世纪物质极大化的现代,应该要被重新认识、重新阐发出来的三种教育的思想。

  我们今天为什么选择《弟子规》?因为《弟子规》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家规的集大成。在中国本土的思想当中,最初发展的一门思想是《易经》,我们知道是我们的始祖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为我们揭示出来的人生的真理。《易经》所阐述的就是一个概念,就是易,这个易它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简易」,它叫简单,简单明了。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术思想都是简单的,它不复杂、它不啰嗦,愈啰嗦愈复杂的,事实上就不容易推广。所以老子讲「大道至简」,最伟大的道理都是最简单的道理,第一个是简易。第二个是「变易」,变易就是无常的意思,变化无常、变化不定的意思,这也是事实的真相。我们看这个世界没有一刻不在改变,就像我们在这个讲堂里面宣讲,这一刻的我跟下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了,里面的细胞已经在代谢了,已经不一样了,它是变易的,变动不居。第三个意思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变。从变动不居当中找到不变的本体,再从不变的本体以不变应万变,这只是《易经》的学术思想。我们今天为什么讲《弟子规》?我们今天是顺应《易经》的学术思想,我们讲简易。

  换句话说,今天要讲儒家的学术思想。我们中国有一部伟大的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叫《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它的分量非常非常的大,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本百科全书,它汇集了中国自古以来,它把它分成四种,叫经、史、子、集这样的一个学术思想,而且造了四座的楼房把它供起来。因为部头太大,皇帝自己要学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习,所以又编纂了,从当中摘录了最精华的部分,叫做《四库荟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在宫廷里面提供皇帝学习、御览。这么大的分量,据说一个人他从出生,出生的那一天就能阅读,他一天花十个小时的时间在阅读,阅读一百年都阅读不完。所以我们今天讲儒家的思想,我们没有办法把《四库荟要》、《四库全书》搬出来学习,因为穷究我们一生的精力无法学习。怎么办?就讲简易,这个了不起的学问。我们看到一棵大树有几片树叶?讲老实话,我们不晓得,与其一片一片的去算这个树叶,不如掌握它的根本。所以《四库全书》是枝叶花果,而《弟子规》就是根本,它的主干是四书五经。我们就了解到这就是中国文化了不起的地方,它展开可以是一个《四库全书》,浓缩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的《弟子规》。我们今天为什么讲《弟子规》?因为我们只有十二个小时的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掌握儒家学术思想的精华,就从《弟子规》下手。我们老祖先非常的有智慧,因为他在这么样广阔的学术思想当中,把这么样精华的东西浓缩成一千零八十个字,然后做为每个家庭家规的依据、参考。

  几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个印刷术发达了,近几年来,我们也兴起了一股追溯家谱的风气,有很多的人意识到家谱的重要性。末学还听过有一个单位,是美国的一个宗教团体,它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的团体,叫做摩门教。这个教派非常的有心,它在全世界搜集了数十万种的家谱,以中文的家谱是它的大宗,它把这些家谱复制完之后放在美国的一个地方,叫盐湖城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家谱他就把它复制送到全世界各地存放,甚至有一些把它拍成微型的胶卷让我们需要的这些人士,各界的人士去查阅,然后去重修每一个人的家谱,这非常的有心。我们从这个动作看到,确实一个人要是了解了他家庭的历史,他一定爱他这个家。我们从这么多的家谱里面,家谱里面它的记载也非常的丰富,他除了记载这个家庭的历史之外,他还记载着这个家族的家规,还有它的家学,以及它的家业,这个家是做什么行业的,再来,它的家道是什么,从家谱里面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从这么多的家谱当中,我们看到这么多的家规,我们就了解到没有超出《弟子规》的范围。换句话说,《弟子规》一部就把中国这么多的家规我们统统都读到了,这是它了不起的地方。一方面认识到我们家庭的传统,一方面又掌握到我们中国五千年儒家学术思想的核心。刚刚讲五千年,确实这是保守的说法,保守的,很多人认为好像儒家的学术是从孔子才开始的,其实不然。孔老夫子叙述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他叙述,但是他没有创作。他老人家的叙述来自于谁?根源来自于,上面可以追溯到三皇,乃至于到五帝、到夏商周三代这些圣王的待人处事接物的原理原则,他把它集大成。所以到了后代给孔老夫子的这个封号叫做「大成至圣先师」,这个大成讲的就是集大成,这个集叫汇集。汇集,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看法,他完全是汇集三皇五帝的学术思想,我们就肯定了儒家的学术思想超过五千年,这是我们很保守的估计。纲领在《弟子规》,就在这一千零八十个字里面。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学习的这一千零八十个字,它就掌握了我们五千年学术思想的精髓。如果我们把《四库全书》跟《弟子规》摆在天平的两端一秤,我们可以发现它的重量是相等的。因此,在今天开始的时候,我们简略的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弟子规》,它的时代意义是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主题,今天末学准备了一份讲义,这一份讲义是末学学习《弟子规》的心得报告,利用分科、分段的方法,我们把《弟子规》段落学习的把它分出来。这是末学个人的学习心得报告,在这里只提供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盼望各界的这些贤达能给我们提出指正。所以今天这一份讲表,我们这几天就按照它的进度来跟大家说明。而在这一份科会当中,《弟子规》的经文,我们就列在这个科会的底下。所以大家在看这一份讲表的时候,上面是末学学习把它分成段落的这个段落大纲;而下面,我们从上至下、从右到左,大家就能连贯性的把《弟子规》的经文读过一次。这里面有经文、有段落,先在讲前给大家做说明,让大家了解到我们的讲表它的简单脉络。下来,我们先来看段落。

  整个《弟子规》的经文,我们在这里面分成四大段落,四个大段落。所以前面讲「大科分四」,这个大段落跟小段落之间,我们用中国的天干来做代表,甲乙丙丁来做代表。大家可以看到甲一,乃至于到甲四,这是第一个大段落,四个大段落当中,所以有甲一、甲二、甲三、甲四,就是把《弟子规》这么多的一千零八十字的经文,我们一下子就把它分成四个大段落。我们来先看第一个大段落,这一个大段落是《弟子规》的「总叙」,末学先念一遍。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一篇『总叙』就是《弟子规》全文第一个段落,也就是说,这是《弟子规》的著述者李毓秀夫子,这是我们前清的一位大儒,他著述《弟子规》的由来,学术的由来。我们非常佩服古人这样的一个心境,为什么?一样的道理,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汇集都是来自于古圣先贤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它第一句话,「总叙」,标明了整篇文章的来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师承,师承哪里。这个是有学问的人。我们要晓得,古人懂礼,我们请教别人的师承,这是一种礼的做法,而对方也懂礼,他会把他的师承告诉我们,在这里,李毓秀夫子就把他的师承给标出来了。师承哪里?我们孔老夫子的《论语》。这一篇《弟子规》就是由我们《论语.学而篇》的第六章,这一章书衍生出来的。「学而篇」的第六章就是我们刚刚念的那几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就从这几句话当中,去详细的把中国家规叙述出来,所以他不是自己创作的,他是述而不作。他第一句话讲『弟子规,圣人训』,非常的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圣人的教训,不是某某人讲的,某某人讲的不一定可靠。我们就可以看到,一般的贤人他不妄作(不妄创作),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们现在的人有一点点的发明创作,我们就要把它申请专利,有没有?还后面要写个「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心量太小。

  末学今天进到拱北殿的时候,到了大殿去参拜我们孚佑帝君。因为末学在读书的时候,读到孚佑帝君有个记载,末学非常的佩服。孚佑帝君就是我们所说的吕祖,吕祖在求道的时候,曾经跟他的师父学仙术,师父告诉他:你要学仙术,必须要先满三千善事。你要先做三千件善事,才有资格来学仙道。三千善事在一般人看起来好像很难,所以他的师父就告诉他说:没关系,你可以学一种法术,它让你可以很快的拥有很多的财富,可以去救人,这个法术叫点石成金。把石头一点,石头就变成黄金,黄金,你就可以去救很多很多的人,每救济一个人,你就做一件善事,那就很容易了。其实讲老实话,做善事一定要黄金吗?你看,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用的这种教育的手段,我们就了解到确实这是高明的手段。他的老师用这个方法来教育他,告诉他说你看点石成金多快,你要帮助人多快!如果是我们,有人要教我们点石成金,我们怎么想?半夜都赶去,听说哪里有这个法术,半夜、漏夜就去了。可是我们吕祖果然是仙风道骨,他的品格跟凡庶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凡人他是贪财,吕祖不然。吕祖听到有这样的法术,问他的老师:请问这个黄金,我这样点下去是石头变成黄金,会不会再变回石头?你看了不起。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想想看,为什么?他的老师很老实的跟他讲会,「五百年后,当复本质」,五百年后会变成石头。吕祖就告诉他的老师说:我不学了。老师很惊讶:这么便宜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学?吕祖说:我不想害五百年后的人。大家想想看,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心境,连五百年后的人他都不想要加害于他,请问他会害他的邻居吗?不会的,我们很肯定,能肯定的。我们想想看,我们现在的人,不要说五百年后的人我们想不到,就是连我们身边的亲人,我们未必都能想得到他们。

  末学有次到一个钢铁厂去参观,他那个钢铁做得很多,我们在最末端的时候看到铁做成了轧钢出来的时候,他就说到:你看看,印钞机,这是一个大的印钞机,日夜不停的在印出钞票。于是末学就问这位导游,末学就问他说:这个城市这样挖,什么时候会把里面的铁矿全部都挖光?他告诉我说一百年,言下之意就是你别操心,你活着看不到我们采光的那一天。末学就再继续问他:一百年后怎么办?他告诉末学:一百年后就会有替代方案。末学听了心都凉一半。为什么?我们把责任推给谁?推给一百年后的人,推给一百年后的子孙。可是吕祖,吕祖他说我不想害五百年后的人,大家看看这个心量,你看孚佑帝君这样的心量。他的老师一听到这句话就告诉他说:你三千善事已经圆满了。我们想一想,这个是教育!

  他告诉我们帮助一个人真的需要给他黄金吗?而给他黄金是真的帮助他吗?这个我们要深思,你看这个老师的教育,他学生成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孚佑帝君,所以我们为什么拜他?因为我们看到他的故事,我们就受到一次的教育。所以我们回头想,这个书本打开来后面写着「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我们是帝君的罪人!对不起孚佑帝君,这样的心量太狭小了。古人讲「弟子规,圣人训」,了不起,这是我们说的家风,这是我们时代的、民族的风骨,我们要学习。这么大的心量,丝毫没有跟别人要一分钱,为什么?因为这是我跟圣人学来的,所以我应当义务的再传播出去。这是古人的风骨、古人他的气魄,从这里我们学习。

  再来,下面我们看到,成人的次第,末学刚刚没讲,《弟子规》到底讲什么?我们刚刚说了明伦,把人伦关系搞清楚,搞清楚了,这个人他算是能成一个人,他的人格成就了,他的目的在这里。请问成就一个人容不容易?非常困难。而成就一个人重不重要?相当重要。在《三字经》里面讲「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末学刚开始看到这个,末学不了解,为什么「三才者,天地人」?三才者为什么不是天地猫?为什么不是天地狗?为什么是天地人?后来末学看到我们净公上人老教授在与一位日本的传教士谈话的过程当中,老人家就跟他谈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位传教士他就问我们老教授说:「请问老人家,我们基督教很排斥其它的宗教,怎么办?您老人家在讲宗教团结、宗教和谐,怎么能够做到?」你看这个外教他没有深入经典,他不晓得。我们在拱北殿三教携手,三教互相尊重,彼此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是外教没办法想象的,为什么?因为是教育,它不是宗教。老人家就告诉他说:「答案在贵教的经典里面。」这个传教士就更惊讶了,他说:哪一句?居然我们的经典里面有这样的教诲,哪一句?他说「神爱世人」。老人家说神爱世人,后面并没有刮号说「中国人不爱」,他有没有刮号说「佛教徒不爱」?没有,他讲世人。换句话说,老人家就说「神爱我」,为什么?因为我是世人。老人家半开玩笑的说神不爱你,神为什么不爱你?因为你不爱我,你跟神作对,所以神不爱你。接下去,老人家接着说:神怎么爱世人?神很抽象,神没有形相,神怎么爱世人?老人家说:神是透过神职人员的双手来爱世人。

  末学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三才者,天地人」,明白了、体会了。天跟地它怎么来爱万物?它透过人的双手来爱万物,它透过人的双手来照顾万物、来关怀自然、来照顾一切的生灵。我们讲「上天有好生之德」,谁演出来?人演出来。哪一种人可以演天地之德?成人,人格立住的人,他可以贯穿天地之德来爱这个世界。我们看现在的社会状况,人没有爱这个世界,人没有爱这个地球,为什么?因为没有成人,因为人格有缺失。所以这里讲《弟子规》,李毓秀夫子为什么要根据《论语》汇集中国家规的集大成,为什么?因为要让我们成人,让我们后世的子孙成就完美的人格,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这个世界才有出路,才不至于毁灭。这是我们看到成人重要。

  而成就一个人必须讲求什么?讲求次第。所以他根据孔老夫子的《论语》,他讲『首孝弟,次谨信』,这个「首」跟「次」重要,这两个字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成就一个人不在于给他学习多少知识,不在于灌输他多少的技能,不在这个。首先成败就看哪里?首先成败看教育的先后次第。换句话说,没有依照次第,这个教化不能够成就。我们《大学》里面讲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里面也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怎么生?务本。把根本找到了,道就生出去,问题在于有没有按照次第。我们刚刚说到整个世界现在濒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这是因为人类没有爱护这个地球所造成的。而我们想,现在的教育普不普及?十分普及。这在一般人的心目当中,现在的教育是到达几千年来人类没有这么普及的教育,学校没有这么多,学生的人数没有这么多。但是为什么教出来的学生不懂得爱护地球?不懂得爱护自然?不懂得关怀其它的族群?为什么?这很显然的,我们认为教育出了问题。而它出了问题,不是在教育的内容出了问题,是在它的教育的次第出了问题,它没有知所先后,次第出了问题。

  现在的教育先教什么?先教知识技能,忽略了什么?忽略了品格。过去有一位教育专家他告诉我们,他很语重心长的讲:现在的教育什么都有了,就是缺德,缺少道德,就是缺德的教育。我们想一想有道理,我们的教育经费比五十年前增加了好几倍,我们教师的素质比起几十年前也是大幅度的提升,各种软硬件设备也都怎么样?也都非常的健全。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品格比较好,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品格比较好?如果答案是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品格比较好,那我们要请问的是这十几年的义务教育给了他什么?他怎么会愈学品格愈差?

  我们要想想看,古人那不一样,你看范仲淹夫子,他从年轻到他成年,他是怎么样?天天德日进,过日少,天天增长道德。等到他从穷秀才在破庙里面读书,我们知道的「饘粥餬口」,所谓饘粥就是把粥煮得很干,分成三等份,一餐就吃一等份。从这种饘粥餬口到达他最后出将入相,我们可以看得到,他一天一天在怎么样?在成长,这是什么?这是教育的成果,他拿出成绩单了。最后,他过世的时候,我们都读到「义田记」,里面讲到,「先生」,这个先生指的是范公,范文正公。这是他的一个族人帮他写的传记,里面讲到「先生忠义满朝廷」,他的忠、他的义在整个朝廷里面没有人不知道。为什么?都受过他直接或间接的提拔。「事业满边隅」,他的事业,连边疆地区都受他事业的恩泽,因为他出将入相。「功名满天下」,他的功名天下人都得到恩泽。可是他说「公殁之日」,文正公他过世的那一天,「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他的家人没有钱帮他办理丧事,买不起棺材!「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只有施舍贫人,救活族人的这个道义留给了他的孩子。你看这叫成人,他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力量?因为他讲求「首孝弟,次谨信」的次第,他讲求这个次第,所以他成人,他成就了一代的完人。而一代的完人就一个,天下怎么样?受惠,苍生受益。我们想想看这个力量有多大。

  所以我们肯定什么?肯定国家的兴衰、团体的兴衰关键在人才;而人才之有无,关键在道术;道术之存否,关键在教化,这我们很肯定,非常肯定。所以「首孝弟,次谨信」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教育必须遵守次第;而遵守了次第之后,我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就发现事半功倍。

  我们第一节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0/5/27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55-026-0002

  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早安。我们接着上一节课讲到「首孝弟,次谨信」,说明学问的成就,在于先后的次第,要非常的谨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而谚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孝道是百行之首。这个百不是数字,而是一个概念,这个百行说明的就是我们一切的行为,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都包括在百行当中。而一个人待人处事接物一切行为的根本,那就是孝行,所以为什么讲「首孝弟」,道理在这里。因此一切的教育根本在哪里?在孝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先教孝道,而一下手就是知识、就是技能,这个教育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后遗症。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我们投入这么多的经费,提升了这么多教师的素质,还有我们软硬件的设备之后,我们收不到教育的成果,完全收不到。它的问题在这个地方,「首孝弟」就点出来,这个首字就点出来,一个字把所有的问题说明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来「次谨信」,这是指我们行为跟思想的指导原则。换句话说,行为要谨,言语要信,而行谨言信的根本在哪里?还是孝道。我们用个很简单的话来跟大家说明,大家就能够清楚,我们经常教孩子,你要爱这个社会,现在在教环保,你要爱这个地球,你要爱惜资源。为什么不成功?为什么教了这么多的道理,人还是爱不起来?因为我们忽略了「首孝弟」。一个人如果他连他的父母都不爱,他能够爱国家吗?他能够爱地球吗?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他都不爱了,他都不要了,说他能够爱这个地球,能够提倡环保,这是句没有根据的话,没有根。所以这句话会变成什么?会变成空话,会变成长养我们虚伪的口号。这个话讲愈多,我们的内心愈虚伪,追求的虚荣心就愈高涨。所以为什么会有叛逆的思想出现?因为叛逆来自于他自己厌恶这些虚伪的口号。怎么解决?还是从「首孝弟」开始力行。这句话我们在「科会」里面就告诉大家,成就一个人的实学它有先有后,而这就是先。所以末学在这里写了两个字叫「基础」,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你看我们盖房子,要不要先打地基?要打地基。种植任何的植物要不要先扎根?要扎根。可是往往大家忽略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略扎根,为什么?因为它看不到。根,你说根看不到,根在土壤里面;地基,地基看不到。看得到的是什么?看得到的是那巍巍的高楼,是那茂盛的枝叶花果。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基础,没有根本,再茂盛的植物,就像花瓶里面的花朵它能维持多久?几天的好看而已。没有地基的高楼,讲老实话我们没有一个人敢住。

  因此基础重要,虽然它看不到,可是它太重要了;换句话说,楼层的高度决定在地基的深度。他在打地基的时候,已经确认了这个人成就的高度,你看他打的地基就知道他有多大的成就,这一生已经看出来,所以扎根重要。没有这个根本,我们所学的一切技能,危害这个社会而已。大家要了解,技能、知识就像一把刀子一样,这把刀子非常的锋利。我们中国人有一部经典叫《书经》,《书经》里面讲到的,它说「正德、利用、厚生」,这三句话六个字把一切的道理讲得相当的明白,它也是讲次第。我们从后面开始讲什么是厚生?厚是厚薄的厚,生是民生的生。我们可想而知,那就是让民生丰厚,要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好不好?好!因为经济一发展民生就丰厚了,人民就吃饱穿暖,没有匮乏,那好。但是它有条件,如何才能发展经济?上面那两个字就是答案,利用,利是什么?锋利,用就是用途,这个作用非常的锋利,作用十分锋利。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作用很锋利?末学用现在的话来跟大家讲,大家就容易明白,就是科学,科学技术那是再锋利不过。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你看锋利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什么?丰厚的民生物资。可是问题是锋利的科学技术也能够摧毁地球,也能够摧毁人类。问题出在哪里?现在找不到问题。中国的老祖先告诉我们,上面的那两个字就是解决方案,正德,你看正德发展完之后,把道德摆正之后才能发展科学,利用,科学发达之后民生就丰富了,厚生。你看正德、利用、厚生,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们现在是怎么样?德不要,正德不要了;换句话说,基础不要了,地基不要了。我们要盖大楼,利用就是下面的楼层,厚生就是上面的楼层,一层一层盖上去。没有想到怎么样?楼房盖好了,生命也不见了,这是真的,这是事实。你看我们整个地球,到了现在成就这么样高度的文明,这是我们祖先想都没有办法想到的。好不好?你看从很多方面来讲,好,印刷术发达了,大家现在学习,这么样方便的这些资源、这些信息,很方便。可是怎么样?不受用。资源这么多,这么多方便的教育材料,可是怎么样?人不受益。古代的书是要用抄的,很难,可是个个有成就,个个都受益。我们就了解到,现在我们不要再追求效率,要追求什么?效益,要扎根,扎根重要。所以这里讲基础,「首孝弟,次谨信」。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是的,这还没有成就一个人,这只是把基础给扎下去,往上要提升,所以叫「泛爱众」,还要扩充泛爱众。

  换句话说,要把爱父母的那颗心,拿来爱一切年长的长者,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还是什么?还是指人的范围,爱自己的族群,也爱其它的族群;爱自己的宗教,也爱其它的宗教。大家怎么样?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泛爱众这还是讲人。这个众只是讲人吗?不是的,拓展到我们能感知到的一切生命现象,所谓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都包含在这里面。这个时候他有根本了,他能爱他的父母,他自然能爱他的亲人,自然能爱他的朋友,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自然而然的能够推而广之的,去爱护一切的动物、一切的植物。末学真的愿意相信,这样的一个次第来推广,我们不用教环保,不用教他,为什么?他自然爱。你不要教他爱国,为什么?因为他一定爱,他爱他这个家族,他一定爱他这个国族。这是很多外国人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说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统统都不见了,只有一个中华文化还存在?这个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有一批的学者,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来做研究。他们后来的研究报告是这样子说的,他说中国的历史,虽然经过两次的亡国,元朝跟清朝亡国了,外族统治,可是它的文化没有断掉。可能是因为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结果,重视家庭,他家族的力量太庞大了,就我们刚刚讲的家谱,他爱民族。

  前一阵子一个节气叫清明,清明的节气,我相信在座的长辈跟学长们都会去扫墓。而扫墓的时候,如果我们留意墓碑上,墓碑的最上方,两边大概都会写两个字。末学祖先的墓碑上面写的那两个字是「银同」,银色的银,相同的同。银同它指的是什么?它指的是我们祖先来的地方,叫做饮水思源,我们祖先来的地方就是银同。其它的有世安、有鲁南很多很多,这个叫不忘本,这就是孝道,这就是慎终追远。你看他爱这个家族,他能不爱这个国族吗?为什么他爱这个家族,必然爱这个国族?因为覆巢之下无完卵。你看这个鸟巢翻覆了,里面的卵还会完整吗?不会完整了。所以国家都亡了还会有家庭吗?不会的。我们华人不管他迁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末学在印度尼西亚、在马来西亚都看到很多的宗祠,为什么?不忘本,他没有忘掉这个根本。这样的一个根本才能让他爱这个地球,才能让他爱这个世界。末学告诉大家,真的,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收不到效果?失根了,他没有这个根。因此我们这里讲到进阶,那就是「泛爱众」,他是进阶要把它扩充出去。

  最后我们看到「而亲仁」,还有「有余力,则学文」,为什么这里又提出来要亲仁?末学告诉大家,这叫师承。前面我们讲到「首孝弟,次谨信」,这么好的道理谁来教?没有老师,谁能教这个道理?后面这一段标明师承,老师。所以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柱,我们在这里统统看到了,「首孝弟」,你看讲孝道,第一个讲孝道,「而亲仁」讲师道,所以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而这两个支柱成就一个人,你看成就人不容易,要有什么?至少要有两股力量,第一股力量来自于家庭,我们叫夫妻配合;第二股力量来自于学校,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叫亲师配合。「总序」把这个都讲完,完全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师教学生什么?教学生孝顺父母,而父母教子弟尊敬老师,配合起来教。我们现在人因为忽略这样的一个教育,所以不知道怎么教孝。而有些家长上过《弟子规》的课之后,回去他也知道孝道的好处,可是怎么样?很为难。为什么为难?因为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他的难处在哪里?有位妈妈回去,确实这个孩子因为他还没上学,那怎么教孝?妈妈就告诉这个孩子,她说「孩子(那孩子还很小),你长大要孝顺妈妈。」这个孩子告诉妈妈,「妈妈,我为什么要孝顺你?」所以为难,要叫父母教孩子孝顺父母,这个话父母讲不出口,讲不出来,这个确实不好教。如果有亲师配合就不一样,你看老师教导孩子孝顺父母,好教。再来,在家庭里面夫妻配合,怎么教?过去不是说只有三代同堂,过去有五代同堂,末学还有看到有七代同堂的。

  在历史里面记载有一个九代同堂的,这在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你看九代同堂。唐高宗就是因为知道有这么一户人家,专门亲自到他家去拜访,我们讲临幸,帝王临幸张府。他就问张公艺这个家长,他说「九世同居这在历史上没有看过,你是如何做你们的家教?你们的家风如何维持?」张公艺就向皇帝要了一张宣纸,于是乎就在这个宣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忍」,呈给了皇帝。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说皇帝看了之后,眼泪都流下来,这太感人了。这皇帝看到这一百个忍字,你要晓得,它为什么感人?皇帝深有感受,他没有感受他怎么会有共鸣?深有感受,这相忍为国,相忍为家。你看夫妻配合就是一个忍字,它能够维系那么大的家族。所以怎么教孝那就简单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讲说它有演员,什么演员?爸爸孝顺爷爷奶奶,孩子就懂得怎么孝顺父母。现在为什么难教?因为没有演员,三口之家没有爷爷奶奶,你说父母怎么教孩子孝顺?没办法教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末学跟大家建议,我们将来要盖房子,要设计三代同堂的现代化建筑物,要设计,为什么?教孝好教。

  再来还有一个办法,那是我们净公上人老教授提出来的办法,让企业做家庭,以企业来做家庭,把过去家族担负起的养老育幼责任,由团体来承担,这个妙。你看现在光是讲我们的社会福利,国家怎么样?负担很重。而这些负担最后转变成人民的税金,因为我们现在纳税,税金比起三、四十年前,那重了,加重很多。而福利做得愈好人民的税金就愈重。可是问题来了,这些是福利吗?比如说我们养老,养老院很多,养老院是福利吗?各位长辈,想想看我们自己,有哪个人愿意老了之后,到养老院里面去?设备很好,可是缺了什么?缺了亲情。哪个人老了之后不想含饴弄孙?可是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税金,盖了那么好的设备,居然最后是把我们老年一生的幸福,埋葬在那个豪华的养老院里面,你看这个情何以堪?这个不是福利,看起来是很好,可是那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福利是什么?家庭养老,家族负起养老育幼的责任这个高明,这个设计高明。不但把我们的税赋怎么样?减少了,又让更多的家庭得到亲情的温暖。你看这是了不起的见地。我们就可想而知,要恢复这样的一个传统,可以透过团体来承担,把过去血缘的家族扩大成道义之家。所以我们这里就讲养老。

  再来育幼,育幼是怎么样?家族的学校,子弟学校,我们就讲私塾,自己聘请有德行的家庭教师,你看亲仁。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联想到,为什么古代的帝王他聪明?他找到全国最好的师资来教他的皇储,为什么?因为皇储没有教好,国家就灭亡。你看他有责任感,他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亲仁。所以我们了解到这点之后,我们羡慕吗?我们佩服古代的教育思想。因此在家庭里面成就一个人的生命,在学校里面成就一个人的慧命,由师承来成就这叫亲仁。亲近谁?仁德之人。这是「标显师承」。

  下面「有余力,则学文」,指的是什么?经典。有老师还要有什么?教材,还要有教具,学文。为什么叫余力学文?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不是孝悌、谨信做完了之后,有空再来读书,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余力是告诉我们什么?学文要找到根本。学文的根本在哪里?在孝悌、谨信这就对了。换句话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志在圣贤,读书志在明理。读书不是为了将来要有多少薪水,不是这个,这不是它的目标,不是它的方向。读书是在把孝悌、谨信做到圆满;换句话说,没有读书,孝悌、谨信就不容易做圆满。虽然有心要做,可是怎么样?做不圆满。为什么?不明道理。你说要做到孝顺,不读经书如何真正做到孝顺?都是什么?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来孝顺父母。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认为什么是孝顺父母?很多人会觉得说,我每个月有给我父母薪水。给我父母两千块那就孝顺,那是我们自己的意思在孝顺,那是真孝顺吗?未必,未必是真的孝顺。他为什么不懂什么叫孝顺?没有学文。所以学文的目的在哪里?圆满孝行、圆满悌道,圆满行谨言信的目标,要圆满它,必须从学习圣人的经典开始做起。所以根本在哪里?根本在孝悌谨信。而读书只是什么?工具,只是手段而已。所以它讲「余力学文」是这个意思,告诉我们学必须要找到根本,无本之学不可取,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总序」,把整篇文章的脉络、整篇文章的宗旨,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末学在「总序」的下面写了四个字,叫「堪拟序分」,什么意思?这就像是我们读过佛经,佛经有三分序分、正宗分、还有流通分,这就像是序分一样,把一篇文章的目标、方向、宗旨,标明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学这篇文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把它清楚了,所以序分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举一个例子,「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碗蜜中间跟旁边甜度一模一样,不会说中间的蜜比较甜,旁边的蜜比较淡,不会;不会说上层的蜜跟下层的蜜不一样,你把它搅拌之后,它统统都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均匀了统统都是一样。所以我们不要看「总序」很短,我们就把它轻忽了,错了,「总序」它的分量,跟经文正文的分量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往下看,我们开始研究经文。末学念一遍: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研究到这里,这里我们前面讲过,『入则孝』,这是什么?扎根,这是扎根。这是一个人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叫「首孝弟」,百行之首。所以末学在这里讲这乙一叫做「发蒙初基」,大家注意这个蒙字,我们就了解到,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教孝?启蒙的时候就开始教孝。什么时候启蒙?中国人聪明,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启蒙是从胎教开始,这是天下太平的根源,胎教开始。中国人是二、三千年前,就开始讲胎教,不像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现在有人在说胎教,可是他的胎教跟我们古人讲的胎教不一样。古人讲的胎教是什么?我们看到历史的记载就知道,文王的母亲在生产之前,她怎么样?她耳不听淫声,目不视恶色,口不出傲言,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什么叫割不正?这要给大家解释,刚刚讲眼睛不看不好的东西,耳朵不听不好的音声,嘴巴当然她不讲不好的言语。座位这个席,古人是席地而坐,所以席要摆得正正方方的,为什么?因为这是有关于心术,我们在后面会讲到「字不敬,心先病」,这是有关于心术正不正。

  古代有一个人叫黔娄,黔娄家里非常的贫穷,穷到什么地步?穷到他过世的时候,因为过世,我们知道人过世要把他入殓,小殓要用白布把他盖起来。结果他们家仅有的一张被子,被单很短,因为家里很穷,短到什么程度?盖了人的头部,脚就露出来;把脚盖住的时候,头就露出来,这伤脑筋。那怎么办?怎么盖?结果吊祭里面有个朋友他很聪明,他说这个四方形的被子,两个角落对角线最长,他就建议黔娄的妻子,他说你干脆这样子把它斜盖,用对角线就能够盖住。黔娄的妻子怎么回答?她说「我的先生在世的时候,他是个正人君子,他在世那么样的正直,死后怎能斜盖?那不可以的。我的先生宁愿他怎么样?露出一段,都不愿意斜盖。」这告诉我们什么?席不正不坐是心术的问题。

  再来,割不正不食,什么是割不正?末学看到很多的批注,它说肉要割得很正,要切得很四四方方的。末学不相信这个批注,为什么?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很难招待,他很挑。圣贤人会不会很挑?不会,圣贤人随缘而不攀缘。什么叫割不正?割就是杀的意思,割鸡焉用牛刀,就是杀鸡焉用牛刀,所以割就是杀的意思。什么叫割不正?杀不以其道。不正就是什么?歪,邪门歪道。杀不以其道不吃,什么叫不以其道?我们就知道了春天的时候,「牺牲毋用牝」,不用母的,为什么?怀孕,牠要生幼苗,不能够杀牠。所以叫做「启蛰不杀,方长不折」,长养慈悲心这是道。再来,什么是不以其道?末学告诉大家,不仁道的杀生都是不以其道,鬼神不享,他不吃这个东西。如果从现代的饲养来看,你看一个养鸡场那么狭小的空间,养了几万只鸡,每只鸡的空间就这么大,牠终身没有办法翻身,牠的翅膀都没有办法张开。养一头猪你看就是那么大的空间给牠,牠吃喝拉撒睡都在那里这叫什么?不以其道。所以以古人的这句话来讲,我们现在所有的肉品都是割不正不食,不应该吃,这不符合慈悲心,伤害慈悲心,割不正不食是这个道理。所以这叫什么?这叫胎教。这叫什么?这叫发蒙。这叫「入则孝」。

  所以这个蒙,在《易经》里面就有一个卦叫蒙卦,《易经》的蒙卦它谈到什么?「蒙以养正,圣功也」。用现在话来讲,就是一个孩子在入胎的时候,我们就怎么样?养他纯净纯善的浩然正气,这是圣人伟大的事业,圣功。圣人伟大的事业,没有什么事业再超过这个来得伟大。我们今天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再怎么发展,都不会超过童蒙养正这个事业这么样的伟大,没有超过,没有办法超过这个功劳。我们就了解到,古人把童蒙教育的高度,提到什么样的高度?有没有道理?他有道理的。《易经》讲到蒙卦,山水蒙,上面是艮卦,上卦是艮卦,下卦是坎卦,艮代表山,坎代表水,所以这个卦象说明的就是山下出泉。这个泉水都在哪里发现?山底下发现,山底会冒出泉水,这就是蒙卦,山下有水,出泉。所以大家要了解到,我们现在去看看,泉水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水源地,它是出产水源的地方。而一个人,我们现在想想看,我们看到水源地,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念头?把它怎么样?保护起来。为什么?生怕这个水源遭受污染。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把它保护起来,它在水源的地方就污染了,下游怎么样?下游饮水的人统统拉肚子。这个污染再严重,下游生物的生命就堪忧了。

  你看这个卦象代表的是什么?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把他的思想保护起来,不要让他的思想遭受到一分一毫的污染。在山泉水清,你看泉水这么样的清澈,大家顺着这个泉水,这个泉眼我们这样走,顺着这一条溪流而下,我们看看旁边有多少人家?有多少生命?这一条泉水一直流到海里面,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像不像一个人的一生?像!从上游这样流下来一直到中游、一直到下游,就像是一个人怎么样?从幼年到中年、到老年。而当他幼年的时候,能够保持那纯净纯善那个本质,换句话说,他终其一生能利益多少的生灵!这一条河旁边住了多少个人家,种了多少的稻田,有多少的生命靠这一条河水,清净的河水来成就他的生命,这代表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力,了不起。你看从《易经》,为什么古人见微知着?他看到这个泉水,他就了解到我要把它怎么样?保护起来,非让它纯净纯善不可。这个说明教育的本质就是什么?就是防非止恶。我们举个例子,就像是一盆的清水,这么一大盆的清水,我们滴一滴墨汁下去很容易,这一滴墨汁要把整盆清水给污染,那只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因为你一滴下去整个扩散,整盆的清水统统变染浊,要污染它很容易。可是要把这一滴墨汁,从这一盆清水当中再把它清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容不容易?太难太难了。你要花的时间、花的成本,要花的心力太难太难了!

  这告诉我们什么?从这点看出来,如果一个人在「发蒙初基」,没有好好的把他保护,把他思想保护起来,将来长大了好不好教育?不好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的习惯如果好,他一生幸福美满,因为习惯成自然;他的习惯如果差,他的一生十分痛苦。不是只有他痛苦,我们要记住,这一条河流源远流长,他活多久,在他身边的人就痛苦多久。末学告诉大家,这是真的。我们很多的朋友在监狱里面,从事教育工作,我们经常听很多朋友跟我们讲,他很感慨,为什么感慨?因为这些到监狱里面去的人,大多数来自于一个没有正常功能的家庭,不健全的家庭功能,造就了不健全的一个人。然后把他关起来之后,他很难怎么样?很难转化。为什么?已经形成习惯。所以很多人跟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都相当的感慨,他说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不拿钱来办教育的话,不把这些经费拿在做童蒙养正教育,我们就要把这些钱拿来盖监狱。我们不在教育的前端,把孩子的思想纯净纯善的保护起来,我们就必须在监狱里面,非常痛苦的来做末端的教育。末学告诉大家,我们现在的教育真的忽略了,把孩子纯净纯善的那一分思想给保护起来。

  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统计,美国的高中生他上高中之后,他看电视的时间,已经超过他在学校上课所有时数的总和。我们要问,谁在教育他?谁在教育美国的下一代?电视。而电视教什么?末学告诉大家四个字,杀盗淫妄就教这四个,我们感觉到忧心忡忡。现在不是只有电视在教,现在还加入一个更可怕的利器,那叫做网络,网络也在教。大家想想看,我们孩子,现在下一代很多人上网的时间,一天真的已经都快超过他在学校的时间,不相上下。现在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网络成瘾」,我们知道毒品会成瘾,网络也会成瘾。而网络成瘾的状况现在非常的普遍,年龄层一直在下降。以前是成年人网络成瘾,再来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在我们听到高中生网络成瘾,再来最近有报导中学初中生、还有小学生都网络成瘾。有一个中学生,他的父亲为了戒除他的网瘾采取一个手段,什么手段?没有办法,孩子吃饭他也不吃饭,睡觉的时候也不睡觉,整天就盯在网络前面。饭一定要把它放到计算机旁边,他才肯吃,又怕他饿了,又怕他冷了,没有办法离开屏幕,怎么办?断电,把家里的电断了。还是不行,没办法,家里还是要有电,一来电的时候他又去上网。那个父亲没有办法,怎么办?最后把计算机拿去丢掉。结果出事了,今天刚丢计算机,明天这个孩子跳楼自杀,留下一份遗嘱,上面写着「爸爸,你不让我上计算机,我就死给你看。」各位长辈,各位学长,我们看到了童蒙的教育多么的重要!

  中国的教育哲学,《礼记.学记》告诉我们,它说「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的预,就是一个人的坏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赶快怎么样?把它禁止。等到他形成这个坏习惯,「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等到他发作了再去禁止他怎么样?禁止不了。因此我们从这里看到童蒙教育的重要之后,我们才承认,原来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原点,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所有教育的核心。我们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午我们再继续的跟大家来分享《弟子规》,谢谢大家。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10/5/27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55-026-0003

  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午安!我们接续着早上《弟子规》的这个进度,我们看到「弟子规科会甲二」这个地方,就是「学文实处」。我们早上把《弟子规》的总叙给大家略略的做一个说明,而总叙已经把《弟子规》的所有的纲领都讲得非常的清楚。下午我们开始从「学文实处」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早上我们也讲到,「入则孝」是发蒙的初机,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学习,接受教育最基础的学科,那就是「入则孝」。早上我们也讲到过蒙以养正的重要性,这个我们就不再重复。唯一要跟大家再探讨的,那就是这样的教育不是单靠言教,而是靠身教。换句话说,《弟子规》不是仅仅给孩子读的。我们看「弟子」,好像是小孩子才要学习的,其实不是的,其实我们都是圣人的弟子。小孩怎么学《弟子规》?因为我们知道,童蒙的时候,他的智慧还没有开显,这个时候他的学习完全是靠模仿。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叫教育?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上行下效。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模仿,它就是模仿。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叫做遗传。我们总觉得基因会遗传,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情绪会不会遗传?会遗传。脾气会不会遗传?会遗传。这个就是教育。所以,《弟子规》是父母表演给孩子看的,这就是教育,它叫身教。而在孩子智慧还没有开发之前,他就模仿对的事情,就形成了对的习惯,对他日后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就我们早上说的,就像一条河流,它的源头是清澈的,将来它流到了中下游的时候,它能够嘉惠的群众就相当的广泛,无法计算。这是童蒙养正的重要。而第一点就要表演孝道给孩子来学习。

  而在这个「科会」当中,末学借用了《孝经》谈到的五种孝道来做为《弟子规.入则孝》的段落的分析。当然这也是李毓秀夫子在写《弟子规》的时候,他老人家学问道德都已经成就了,所引用的都是圣贤人的言教和脉络,自然它会吻合圣人的意旨。所以我们从「入则孝」通篇来看,正好跟《孝经》的五种孝行吻合。在《孝经》里面谈到,我们已经写在这个白板上,「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五条缺了一条,侍奉父母的这一个孝道就不圆满。所以,这五条在我们谈「入则孝」的时候是一条都不能够缺少。

  而从「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责,须顺承」,这一条是「居则致其敬」,它强调的是一个恭敬的那个敬字。这一条是总纲领,换句话说,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一条,下面这四条才能够趋近于圆满。这一条有了缺失,下面的四条就做不成功了。从「冬则温,夏则凊」就开始谈到「养则致其乐」。可是养则致其乐它又分成四个脉络,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之慧。所以这个养,它的范围相当的广泛,包括了有形以及无形的点点滴滴。因此在「冬则温,夏则凊」,这个是强调养身,把父母之身体照顾好。这一条,大家可以看到举得很少,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后面的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这一条是最基本的,把父母的身体照顾好这是最基本的。接下来从「晨则省,昏则定」一直到「身有伤,贻亲忧」,这个是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安心,不要让父母操心我们,这个是养父母之心。再来,「德有伤,贻亲羞」开始,到「亲憎我,孝方贤」,这是养父母之志,志向,这是指道德方面的、品格方面的。最后,「亲有过,谏使更」到「号泣随,挞无怨」,这是养父母之慧,成就父母的智慧。接下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病则致其忧」。「丧三年」到「丧尽礼」,这是「丧则致其哀」。「祭尽诚」到「事死者,如事生」,这是「祭则致其严」。

  总共这五条,我们看到李毓秀夫子他在编辑「入则孝」的时候就是按照《孝经》的这个脉络来指导我们一条一条怎么样圆满落实孝道。所以可见得古人的学养都是有本有源,他不是自己杜撰的。我们很佩服李夫子这样的一个眼光,为什么?因为从头到尾,我们如果按照这个脉络去做,一条都不会漏掉。换句话说,我们早上讲的「余力学文」,学文的目的在哪里?学文的目的在圆满孝道。没有学文,我们空凭一个孝心,能不能把孝道做得很圆满?未必。因为我们有心,可是不明理,可能在无形当中亏了孝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余力学文告诉我们的是,学问的寄托是在于经典。而经典是死的,需要人把它演出来,所以我们要依靠老师。所以我们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亲仁就是表师承,而余力学文就是学问的依据,那就是经典。这两者合起来,我们学问就有落实处了,落实在哪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就落实在这里。所以为什么叫余力?告诉我们,学必须要有根本,无本之学不可取。这我们前面强调过了。我们看过脉络之后,我们回头过来,我们一条一条来学习。第一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一个大的方向讲的就是居则致其敬,讲的是这个。所以只要我们守住了那一个「敬」字,这几句话它的纲领我们就守住了。为什么『父母呼』我们会应?因为恭敬。所以李夫子在这里只是提出了两条,第一条,我们看「科会」,第一条叫「服勤」,第二条叫「承训」。服勤跟承训就是,服勤当然就是帮父母代劳,「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当然这个是指对老师的,对父母亦复如是,对老师的恭敬和对父母的恭敬没有两样。可是「曾是以为孝乎」,孔老夫子说,如果拿对老师的恭敬来对父母,这个孝道够不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差在哪里?差在亲情。对老师,因为老师没有血缘关系,所以那个恭敬是全然的恭敬,「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可是对父母还要再加上亲情,这个重要。但是如果从长养慧命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可是中国人讲礼,因为父母跟我们有血缘关系,而且在我们没有办法自理,就是零岁到三岁无法自理的时候,父母全身心的照顾我们,这个恩德是第一大的恩德,所以父母之丧必须三年,以报父母这个恩德。父母之丧有丧服,可是老师之丧没有丧服,一样是三年,可是无服,没有丧服,叫心丧三年,父母之丧是服丧三年。

  这个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服勤跟承训这个是必要的,这两条就是我们讲孝顺。孝表现在哪里?表现在顺,而顺就讲了两条,第一条是服勤,第二条是承训,就讲这两条。其实事实上不只包括这两条,只要掌握到恭敬,敬这一条的纲领原则,我们就晓得不只这两条,那太多太多了。什么是敬?居则致其敬,谁敬?儿子要敬,儿女要敬。很多人说,我很恭敬,我非常的恭敬,到底恭敬是什么,它有没有标准?有标准。恭敬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让,无所不让。

  在周朝开国之前,有一个故事就是泰伯让国的故事。大家知道,周朝的天下是我们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而这么长的朝代,我们现在研究历史,我们不得不把它拿出来做研究。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朝代这么长的。我们现在来讲,没有一家公司开超过八百年的,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不懂得原理原则。周朝的天下八百年的历史怎么来的?以现在的教育来讲,我们都认为是争来的。可是末学告诉大家,周朝的天下不但不是争来的,它是让来的。所以争不到,让才能够让出长久的天下。

  在还没有建国之前,周朝还没建国之前,它是一个西方的小诸侯,一个很小的诸侯。它的始祖叫古公亶父,因为夷狄常常侵略他们的住所来掠夺食物、掠夺财宝,所以古公亶父决定把那个地方,那么肥沃的土地让给夷狄,他自己搬走,搬到比较贫瘠的土地,岐山之下。什么时候搬走?因为怕人民不让他走,他是一个仁君,他们举家半夜迁走,我们就说逃走,像逃走一样逃掉了。他跟他的人民,人民跟他讲说,没关系,我挺你,你跟他打仗没有关系。他说,做一个君主,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子民因为我的地位而失去了父亲,而失去了兄长?他说这个我做不到。所以他逃走了。结果一早上起来,人民看到古公亶父逃走了,所有的人民都扶老携幼的跟着他一起走,追上他,大家愿意跟他一起吃苦。到了岐山底下,他们开始建立新的家园。

  古公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你看这样的一个心行生出来的儿子会差吗?三个都是圣人,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而依照当时的储君的规矩,那是嫡长子继承他国君的位子。可是就在这三个孩子都成家之后,季历生了他的长子,这个长子,这是第三个孩子的长子出生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我们后来的文王,我们叫姬昌,文王。这个文王一出生,古公去看这个孙子,他一不经意的就讲出了一句话,他说以后兴我周家的大概就是这个孩子。我们看历史,讲老实话我们要会看。古公亶父怎么知道?这个不容易,一个孩子才刚出生而已,古公亶父他就预言,将来兴我周家的就是这个孩子。古公亶父有没有预言错误?没有,我们看到后来的历史,确实兴周家的就是文王。他怎么知道?我们怎么不知道?你看这就是研究经典的意趣,这叫见地,这叫智慧。你看学习经典就学这个,这个没办法教,「向上一着,千圣不传」,这没办法教的。

  所以谁听到了?这个话泰伯听到了。泰伯就在想,大家能够看到『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就能够知道泰伯心里在想什么。你看将来兴我周家的就是这个孙子,泰伯在想什么?如果我继承了王位,这个孙子能继位吗?就不行了,继承王位就是我的长子了,他就不可能继位了。而他不可能继位,周家可能就不能兴盛。所以父亲的这一句话,听在泰伯的耳里,他听懂了没有?他听懂了。你看父母有没有呼?父母没有呼,泰伯应了,这了不起。你看,古公亶父跟泰伯父子之间这个默契就形成了。什么默契?让国的默契就形成了,这句话就形成了。父亲没有暗示他,也没有明示他,结果泰伯他就知道了。趁着父亲生病的时候,他告诉父亲,我要去采药了,「出必告,返必面」,告诉父亲,我要到江南去采药。父亲答应了,为什么?父子之间有默契,心照不宣,老大就走了。

  老大走了,我们要注意,老二难道是书呆子吗?老二说,老大走了,这个王位落在谁身上?那不是落在我身上了吗?老二也走了,「出必告,返必面」,跟父王禀报,我陪哥哥去采药了。古公亶父点头,去吧。兄弟两个人就去了。老三难道是书呆子吗?老三为什么不走?老三不能走,因为古公就三个孩子,老三要留下来怎么样?侍奉父亲。你看这一招高,没有理由,你老三不能走。老三就被留下来了。老三心里怎么样?老三心里明白,可是有苦难言。

  到了古公亶父病危的时候,他就告诉季历,他说把你两个哥哥找回来,找回来做什么?奔丧。大家晓得,父子有默契的,找回来他还是要让国。怎么让?确实发丧了,两个哥哥回来了,回来之后一看,这两个哥哥断发纹身。什么叫断发纹身?江南一带我们叫蛮夷之地,文明没有开发的地方,没有开发的地方我们就叫野蛮之处,他的衣着,他的整个打扮,跟文明的地方不一样。我们中原是什么?把头发束起来,他那边是什么?剪短头发,断发就是剪短头发,他不是把头发束起来,所以披头散发。纹身就是在身体上、在脸上有纹身的这些花纹。就像我们高山族原住民他们也有这种黥面人这样的一种风俗,这在古代都有。但是就中原的角度来讲,只有什么人才纹身?罪犯。在五刑当中有一个墨刑,这个就是纹身,在脸上刺字。

  结果回来之后,三弟就告诉大哥说,大哥,我一定要让你继位。大哥说我不能再继位了。为什么?因为我断发纹身。那你说你为什么要断发纹身?这不是我愿意的,这是我到了江南一带,发现什么?那里的人需要教化,如果我是用一个中原人的打扮,文明人的打扮,他无法接受,我要现同类身,他才能接受。就像我们看到新加坡的一个慈善家,许哲女士,她一百多岁了,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她穿的那个衣服破破烂烂的。记者说,妳这个衣服怎么这么破?她说我是从垃圾堆捡来的。为什么妳穿这么破的衣服?许哲女士就说了,她说我如果没有穿得这么的破,被我服务的那些人都是穷人,他们无法接受。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穿着高级布料的衣服我去服务他们,他们无法接受,这样对他们不敬。你看这个是仁者的思想。泰伯就是本着这个思想,他现同类身,我没有比你更高,在同事的过程当中,把好的、文明的思想,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孝悌忠信的思想,传播到夷狄的这个地方去。所以我一定要断发纹身。

  所以你看这个理由好不好?太好了,找不到破绽。为什么不让人家找到破绽?这就是仁者之心。你看他让国让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让国,在古公,就是他爸爸的立场上,能不能讲?不能讲。为什么?因为这是祖制,这是祖先的遗制。再来对他的三弟来讲,三弟心里难受。你看,他们都是圣人,平白无故我得到这个天下,难受,他不愿意。这个天下是哥哥的,我怎么能平白无故的拿到手?所以哥哥让弟弟怎么样?心里一点罣碍都没有,让爸爸一点罣碍都没有,孝道。你看他让国让得这么样的自然,而且历史上一句话都没有记载,为什么一句话都没有记载?讲老实话,这个就是我们的学处,一般我们对人家好,我们要付出,我们总希望别人记住我们,有没有?所以送人家一个礼物,还要跟人家叮咛一下,这是我上次出国专门给你带回来的,人情。可是泰伯让国,历史却一点记载都没有,为什么?他没挂在嘴里,他什么话都没讲,让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让人家不着痕迹,了不起。在爸爸的心里面,你看没有负担,在弟弟的心里面也没负担。

  末学告诉大家,我们读到这些故事,真讲老实话,才知道什么叫孝道。我们今天让父母心里有一点点的罣碍,我们都是不敬,那个敬不够。为什么会让父母心里有负担?我们智慧还是不够。你看泰伯这个智慧,还有古公亶父的智慧,你看对这个儿子他有信心,两个怎么样?心心相印,这叫父子关系。我们看看,这个在周朝,可以想而知,周朝的开国是这样开国的,你看看难怪它八百年,这个叫家和万事兴,他一家和,你看一国就和了。一家让,一国兴让。可是反过来,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个都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来经营一个家庭,经营一个团体,这个是教育的开始。所以这里我们看到泰伯采药,就能够知道什么叫「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就了解,什么叫『父母命,行勿懒』,我们就清楚了。所以这个敬意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他能够做到无所不让,没有争执的。所以我们后面「出则弟」会看到一句话叫做「兄弟睦,孝在中」,从泰伯这里我们统统都看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