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650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九八年早餐开示》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九八年早餐开示—如何念佛 (共一集) 1998/5/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3-0530
现在我们同时在学习三部大经,所以大家都会感觉到比较上要吃力一些,我们必须要以全部的精神去用功。《华严》《疏》与《论》的原文,最好都能看过。我们在课堂上用的是《疏论纂要》,如果对於《疏论》的原文看过,我们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也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悟入。悟入的浅深还是在行持,也就是我们的心行与经义相应才能收到效果,有一分相应就有一分的悟入,有十分相应就会有十分的悟入。相应说起来容易,事实还是不容易,根本的原因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这是两大障碍,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跟所知障都是起源於无明,无明就是妄想,粗的妄想我们一般就称它妄想,微细的妄想则称无明。所以经典里面有说,根本无明、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实在说,我们凡夫还是没有能力觉察,什么原因?分别、执著太重了。微细的无明,当然更不用说了。极微细的无明,佛在经上讲八地菩萨才见到,这定功够深了。
见到极微细的无明,才能够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通常如果能够破除,一品、两品很粗的无明烦恼,那个力量就能够突破十法界。现在科学家里面讲的空间维次,所谓四度空间、五度空间,破一品无明就是突破了十法界的空间,不但六道,连四圣法界都突破了。这桩事情依旧是要先断烦恼,舍弃分别,一定要从这个地方下手,因为这是最粗最重的。我们不能认真在这上面下功夫,用真诚心、清净心,与大乘法的教义就谈不上相应。真诚、清净,这里面有自受用,就是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深心用我们现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自重自爱。自重自爱世间人懂得,但是自重自爱有浅深不同的程度,世间人知道的很浅,佛法知道的那是无限的深广,这称之为深心。
他受用这就是慈悲心,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心表现在接引广大的群众,接引广大的众生;众生的意思很广,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无情,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乃至於自然现象,这属於无情众生。为什么连无情众生都要对它慈悲?有情、无情同一个性体,换句话说,它发生的根源是相同的,都是真心本性里面变现出来的。所以这才真正明白,慈悲一切众生才是真正的自爱自重。大乘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怎么可以在一切众生里面起分别?起分别错了,起执著那就大错了。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你就突破时空,这样才能与诸佛菩萨,同时也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有很明显的感应。
一个众生在迷惑颠倒的时候不是没有感应,也有感应,不明显。感应里面说隐显,隐是不明显,感的力量很薄弱,佛菩萨相对应的力量也很薄弱,为什么?佛菩萨是无心而应,唯有无心才能够遍应,尽虚空、遍法界,正是所谓不舍一人,这是真的。如果有心而应,那个问题就大了,必然有漏掉,有遗漏的。无心而应才是圆满的,为什么?无心是真心,有心是妄心,有心就是有念头,妄心。无心是无念,无念是真心,真心遍虚空法界,哪有不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的道理?这个地方又必须要辨别清楚,无心是无妄心,不是无真心,是无无明,不是没有觉照。如果把「无」看作空无,什么都没有了,你要果然达到这个境界,也不容易。即使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属於无想定,果报在四禅无想天,外道天,那又错了。无想、无念,而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对了。
所以寂照同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时。寂是无念,照是明了,没有一桩事情不明了。寂是定,照是慧,所以定慧等持,这就对了,不能够偏在一边。有定没有慧,定是死定;有慧没有定,慧是邪慧,我们常讲邪知邪见。为什么说它是邪知邪见?连清凉大师在《华严》里面都是这么说,正慧是从正定里面生的,三无漏学这是永远不变的原则原理。因定开慧,慧是从定里面开显出来的,没有定说有慧了,这个慧不是真智慧,佛经里面也有说叫世智辩聪。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它是属於邪知邪见,属於邪智慧,不是真智慧。正智慧才能解决问题,邪智慧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把问题搞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麻烦。由此可知,修行真正的根本确确实实就是在真诚、清净、慈悲,这是真功夫,这是真修。
在哪里修?《华严经》我们很快就讲到道场。道场就是修行的处所,证果的处所,见道的处所,行道的处所,悟道的处所。《华严经》上说得好,无处不是道场,只要你有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所有一切的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的时候都能开悟、都能证果,所以哪里不是道场?这是真的。但是一定要入了门的人才行,触目是道,古人所讲的左右逢源。对一个还没入门的人,那就难了。没入门一定要遵照佛的教诲去做,正是善导大师的话,佛叫我们做的我们就去做,佛叫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不做,佛叫我们行的努力去行,佛叫我们不能行的我们立刻止步。这是对一个还没入门的人讲的;没入门的人多,入门的人太少了。没入门,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是不可能,办得到,关键在老实念佛。
念佛容易,人人都会念,老实就不容易。什么叫老实?不怀疑、不夹杂,给诸位说,这就是菩提心。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一心称念,《无量寿经》上讲「一向专念」,就这个意思。所以不夹杂这里面,一半是菩提心,一半是一心专念。觉明妙行菩萨讲这三句,跟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跟我们说的净念相继,完全相同。大势至菩萨说得简单,觉明妙行菩萨这三句话就是净念相继的注解。什么叫净?净就是清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