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4

净公上人关于藏传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926183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藏传的讲记敬摘点滴


... 作者:王志远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54  查看:367  评论:0


编者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并且与儒、道等思想文化互相作用,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王志远教授认为,佛教的众生平等与儒家的“仁”的精神共同造就了中国人宽厚仁爱的品性,佛教思想中的“因果”二字更是纵观中国历史文化所不可避免的重要存在。

本文作者:王志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佛教在中国发展已经有2012年。公元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已逐渐消亡。中国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现在佛教在世界传播的主流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
佛教在中国的传承
佛教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1998年,我担任“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组委会”的秘书长,有关部门在纪念活动的批示上加了四个字——“隆重热烈”,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重视。这种重视其实也反映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看法,我们已经把佛教看成是自己的宗教、文化了。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年间,博士弟子秦景先(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是为佛教初传标志。至今,佛教在中国发展已经有2012年。公元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已逐渐消亡。中国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现在佛教在世界传播的主流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南亚、东南亚地区有从印度传出的南传佛教,但是无论从数量、规模、典籍的保存等各方面来说都没法和中国相比。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佛教在中国发展并向越南、日本、韩国延伸,形成整个东亚大的佛教文化圈。并且早期从日本,现在又从中国向欧洲、美洲传播,所传的佛教都是以中国为主。
中国的佛教还有着特别丰富的内容,从佛教历史上看产生了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大部分是上座部佛教,云南西双版纳也属上座部佛教,过去我们称之为“小乘佛教”)、汉传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藏传佛教(西藏、蒙古地区,过去称为“蒙藏佛教”)。因此,中国佛教具有四大语系: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蒙古语系。按照最新观点,我们以具有《大藏经》为标准,将佛教分为六个语系。除了梵语、满语之外,其他比较活跃的四个语系,汉传、藏传、南传、北传佛教,其传承都在中国的大地上。
过去的概念里没有把汉传佛教与北传佛教进行区隔。在近期举行的“蒙古佛教高层文化论坛”上,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提出观点认为蒙藏佛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蒙古族对佛教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与西藏相比,有很大的独立性。蒙古佛教有自己独立的经典,蒙古语的经典《丹珠尔》《甘珠尔》就是蒙古文《大藏经》,而且有自己的传承,有自己的呼图克图——活佛。
从内蒙古到蒙古,再到俄罗斯的几个共和国,已经形成很大的用蒙古语传播的佛教,把这些笼统地概括为藏传佛教,现在看来概念上是有缺陷的。
过去把蒙藏佛教称为“喇嘛教”,“喇嘛教”在涵盖面上很清楚,但用词不科学,相当于以“和尚教”代称佛教,是不合适的。我的老师任继愈先生在改革开放后撰写《中国佛教史》时用“藏传佛教”替代了“喇嘛教”的称呼。不过近几年来,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藏传佛教”的说法使人看不清来龙去脉,使蒙古这么大的一个区域、这么多的人口、这么长的传承湮灭在“藏传佛教”的概念里,而“藏传佛教”则被等同于“藏族佛教”。
我们现在确定语系的前提是有独立的《大藏经》,蒙古族有对《大藏经》的全部翻译和整理,甚至在汉语本里已经散佚的,在蒙语本中还有保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在学术上对一个客观的历史状态做描述。
认识到佛教在中国的四个传承,有助于全面、真实地认识历史。从中亦可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全面、深刻的影响。
如果说儒家讲的是人人平等,“人皆可为舜尧”,佛教则是更加扩大为众生平等,不仅人与人平等,人与一切生物也是平等的,要珍惜每一个生命。
众生平等的博大精神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之中自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实,儒、道、佛以及其他文化又是相互影响,合为整体的,需要我们去有机地继承。
如果把人生中需要的传统文化比做一个房子,那么儒家是这个房子的大门,其他诸子百家都是窗户,其中两个大的窗户就是道和佛。没有窗户,房子会显得闷;没有大门,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没有可进出的“道”了。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成一个体系,就是影响中国人思想的传统文化。
但是,中国人从来都分得清主从、本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直到现在,中国仍以“三省”来评价一个人。古代把读书人称为“儒生”,我从来不认为这个“儒生”就是狭隘地只指儒家,只看儒家的书,而是博览群书、读遍各家的。例如受儒家教育的人在商场、战场会很自然地应用兵家思想,而在生活中又秉承佛道精神,这在中国是极其正常而普遍的现象。
拘泥于孔孟学说,甚至其中很小一部分的“迂儒”才是狭窄而不全面地看儒家学说。孔子说“仁者爱人”“泛爱众”,就有人纠字眼说“人”“众”指的是士人。其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亲亲仁仁”,只不过这个“亲”和“仁”不是毫无差别的。这是实事求是的,人不可能达到对所有人一样的爱,因此,礼有差等,爱有亲疏,这是客观的、永远不会改变的。
所以,从儒家的很多观点来看,儒家是人生的哲学、人间的哲学,是人类社会...(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印佛经圆满完成。我对明天不再信任。也请现在看到我这文的朋友,如果参加助印,今天起请给我短信时,也给到何师兄短信。何师兄电话号码在《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一文里有。
我的故事讲完了,我写下,请大家,为那些死难或受伤的人,念十声阿弥陀佛吧。这个时候,应该说的是春节好,写些吉利喜庆祝福的语言,可是,我要说的是:保重,我的朋友们!我们没有明天,我们甚至没有下一秒。标签:记者 手记 我刚 我刚才 刚才

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寿命是可以延长的


时间:2014-8-31 8:35:50  作者:净公上人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16  查看:520  评论: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江浙佛教网 制图:区燕)

我是特别感恩,因为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的寿命很短,四十五岁,那一年害一场病就应该走的。出家也不行,我还有两个朋友跟我同年,命运相同,都过不了四十五岁,我们三个人心里有数。我学经教讲经,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修净土,对经教很有兴趣天天讲经,另外两个朋友学密。四十五岁那一年,三月第一个走了,法融法师;五月第二个走了,明演法师,好朋友。七月我就生病了,得了一场重感冒,很严重,我心里想这不是病,这是命该死了。所以我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医生只能够医病不能医命,我就念佛求生净土,念一个月佛,一个月过后病好了。所以那一次病好之后这个身命,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你的一生佛菩萨替你安排,叫我一心向道,什么都不要去想,为什么?你一生佛菩萨替你安排。如果你要想,我就知道了,如果我要想怎样,佛菩萨就不替我安排了,样样自己安排好累,还是让佛菩萨辛苦一点,我自在一点好了。

所以我这一生有时间就是读经、讲经,这寿命是佛菩萨给的。没想到还遇到一个证人,这个证人是密宗的甘珠活佛,甘珠尔瓦呼图克图这是他的全名,中文翻译的,是藏传的一位大德。他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大概大我二十岁。有一次偶尔的机会我们碰到了,他告诉我:净公上人,你过来,我们聊聊。他告诉我,他说:我们在背后都常常在谈你。我说:谈什么?他说:你人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我说:这个话在我面前谈可以,不必在背后,我知道,我很清楚,我一点都不忌讳。这活佛告诉我,他说「你这些年来讲经弘法功德很大。」那个时候差不多讲经十几年了。他说「你的命全改了。」我说:怎么改的?他说「你将来的福报很大很大,寿命很长很长。」他告诉我的,他说这真的完全变了,完全变掉了,这他给我作证。很可惜到第二年他就走了,他走的时候告诉大家:他不转世了,他不再来了,这个世界太苦,他不来了。这是一个密宗很好的上师,不骗人。章嘉大师是老师,在老师面前总是严肃一点,我跟他,我都看他是我的学长,老学长。所以我们见面在一块谈话、学习,时间就比较多,常常聚会在一起,他给我作证。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三六集)2010/12/29 檔名:02-039-0236标签:净公上人

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时时忏除业障,身心才能安康


时间:2014-8-31 8:35:06  作者:净公上人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15  查看:435  评论:0



所以忏悔法门我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每天我们的早晚课,得定课,早课提醒自己,这一生不离开戒定慧三学,不离开佛陀的教诲;晚课就是忏悔,我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遵循戒定慧三学。遵循,好,我们要时时保持它,如果有违背,立刻改过自新,这就是忏悔。

戒很具体,从十善开始,用这十条来反省。第一条不杀生,我今天从早到晚有没有伤害众生的行为,言语造作有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言语是口业,行动是身业,念头是意业,造业总不外这三样东西,身、口、意。所以普贤菩萨的忏悔偈,这是教导我们的,无始劫以来你用什么造作罪业,就是身口意。不但不能有这个行为,也不能有这些言语,当然最好没有这些念头,对待一切众生。忏悔...(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以是将道德名义利用为私欲招牌的,可以是欺上瞒下的,甚至可以是欺师灭祖和丧尽天良的。
没有牺牲的信仰能够使道德修养观念彻底臣服于个人的欲望。
八、自由市场式的无信仰时代
人们对于传统道德概念的遵循已经开始受到挑战了,在私下里更愿意去放逐一下,过一种不受检点的自由市场式的无约束的生活。那么,信仰也被这样对待的时候就会形成像自由市场一样的信仰态度:当敬不敬,当学不学,当尊重的不尊重,当做不做,做不应做。
当代的佛教实际上的处境是什么样的?这里可能有的情况谈起来表面上听起来会有点接受不了,但可能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净土。

昨天我听说,这里的工作人员从来不排斥任何一种教法,无论是小乘佛教的比丘,还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在这里都能受到同样的尊重,我听了十分高兴。佛经当中也说过,我的出家人再不好,但仅仅以身披袈裟的功德,也理当受到人天的礼敬,更何况依教奉行、严持净戒的出家人呢?

现在很多人就有这样的一些想法:“既然我是学禅宗的,就决不能念佛,更不能修持密宗”;或者“我是学密的,密法是最上乘的,净土宗算什么,禅宗也不过如此……”;或者“密宗出家人是要吃肉的,他们没有一点菩提心,我可不屑与他们为伍!”……总之,只要谁不能接受对方的宗派,就一定要挑出对方的毛病来批驳一番,这就是没有领会到佛教的真正内涵所引起的。

很多所谓的佛教徒并没有真正地学佛,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内,要么睡觉、要么玩耍,剩下的时间,也是忙于世间法,既不看佛法的经论,更不修持佛法,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在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问题之际,就无法观空,所有的执著,都一下子跑出来了。

如果我们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修持,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就一定会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就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的宽阔境界,到那个时候,就不会有这些是是非非的分别,也不会有这些对错好坏的取舍了。标签:索达吉堪布

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如何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时间:2014-8-27 6:58:25  作者:净公上人  来源:学佛社区网14753  查看:611  评论:0



我们要返妄归真,中国圣人说得好,「克念作圣」,念是妄念,你能把妄念克服,你就是圣人。凡夫随着妄念转,苦不堪言,圣人能克服妄念,妄念没有了,正念就现前,那是圣人。妄念是烦恼,正念是智慧,佛家的名词叫菩提。转妄成真,这叫学佛!克服的具体方法,就是放下欲望,欲望不是真的。佛法里面常讲五欲六尘,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五种,世间人都喜欢,财色名食睡。可是佛经上讲,这五种是什么?叫地狱五条根。这五样东西是人的一生不能缺少,你没有办法离开它,佛教导我们,对这五桩事情适可而止。什么叫适可而止?日常生活用它,不起贪...(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人们对于传统道德概念的遵循已经开始受到挑战了,在私下里更愿意去放逐一下,过一种不受检点的自由市场式的无约束的生活。那么,信仰也被这样对待的时候就会形成像自由市场一样的信仰态度:当敬不敬,当学不学,当尊重的不尊重,当做不做,做不应做。
当代的佛教实际上的处境是什么样的?这里可能有的情况谈起来表面上听起来会有点接受不了,但可能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当前汉传佛教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仍然还是生存。
事实上佛教信众现在严重缺乏正见和佛教常识。常识是最缺乏的,在面临生存问题时佛法又会出现一些更新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贱卖佛教,这又是一个让我们会觉得比较咋舌的问题。
假如过分强调慈善的人间佛教,或者是过分强调愚夫愚妇也能够容易修得成果的净土宗,或者是过分强调适宜于大众时尚生活的禅,或者是过分强调欲望也可以成佛的密,或者是过分强调实践证果的内观,或者是过分强调必须要念佛的灾难论……
很多很多的过分强调,不合时宜的强调:佛教的正法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就被无情地贱卖了。

标签:明贤法师  
(3)
时间:2014-8-19 18:33:16  作者:明贤法师  来源:学佛社区网14672  查看:345  评论:0

赞分享按钮
九、佛法带领我们突破困境
大家是有福之人,看样子佛法注定要带领大家突破困境、解决问题。
首先佛陀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个模范。所以在他身上,我们才能够找到有关于人类生命之谜的最后答案。(佛陀)他彻底解决了,他能解决,并且能带领弟子解决,而且他的这套解决方案延续至今。
佛教的这些学问不光是你读书的问题,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经典你必须要是一个验证者。我们在对治贪心和对治嗔恨心的这些对治方法当中,我们不免都会产生一些富余下来的副作用,也就是说所有的修行方法里面的万全法还是“空性大法”,还是要回到般若这个地方来。
十、般若为大乘佛法出庭作证到底
般若将一直为大乘佛法出庭作证到底。比如现在的汉传佛教不是很兴盛,活佛们也到汉地来弘扬藏传佛教,尊者们也到汉地来弘传内观的禅法,好像汉传佛教就跟没有似的。可是就在这个情况之下,汉传佛教奄奄一息的这个大架构有一个特别有力量的,旁人看不见的一个大支柱在背后支撑着。
你不要小看了汉传佛教,你不要一味地批评汉地的修行人没有功夫、没有成就;一味批评他没有神通、他没有禅定;我跟你讲,因为有般若在为他撑腰,所以你一点都不能忽略他的智慧。他将来的能量的爆发力,甚至于他有可能只布施一滴水,他将来就有享用不完的大海的回报,你相信吗?这可是《金刚经》说的。
所以《中观论颂》里面就谈,龙树菩萨就反复提,“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不管是什么样的佛法,不管世界上多么微妙的道理,以空性为基础才能得以安立。比如他说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则破于世俗,诸于所有法,你如果是不相信、不接受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你就破除了一切世间的约定,有因就有果的约定,从种子变成芽的约定,如果你不接受这个空义,这个约定将会很危险,从种一个种子想得到一个果子这个逻辑过程米将会被破除,你将成立不起来,会有这个危险。
假如说你心爱的春天的花开了,它永远不谢,开了60年,你受得了吗?信仰的未来走向,我看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
十一、儒释道携手般若以立宗
现在我们没有到达唐代的“深经已备,人谋各有司南”的水平,那么现在儒释道携手,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发生的,但是这个携手我们心里要有一个底,听过这次讲座的人,你们都应该有一个底,这个携手绝对不能发展成为,“佛法就是传统文化加因果,这一凑就是佛法”,不是这样的凑法,可以是带着借鉴或者是佐证的那种安立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魏晋六家七宗的相互作证、证成,虽然没有僧肇大师的《肇论》评论得那么彻底,但是主心骨是对的,是在往般若的方面发展,到“深经已备,人谋各有司南”的时候,还是要以般若地立宗,儒释道携手,但仍然要般若以立宗,般若是宗,携手是法、是步骤,是行为方式、是行动策略,我不觉得现在西方比东方强,但凭着诸子百家的这一套思想,中国早晚是个纵横家,这是一句剩话,不过谈来谈去还是谈...(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三昧经》:
    是人真观,观一寂灭。相与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见佛。以见佛故,不顺三流。于大乘中,三解脱道一体无性。以其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作,无作故无求,无求故无愿,无愿故以是知业,故须净心;以心净故,便得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

    善男子!我所说六波罗蜜者,无相、无为。何以故?若人离欲,心常清净,实语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罗蜜。志念坚固,心常无住,清净无染,不着三界,是尸波罗蜜。修空断结,不依诸有,寂静三业,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罗蜜。远离名数,断空有见,深入阴空,是毗梨耶波罗蜜。俱离空寂,不住诸空,心处无住,不住大空,是禅波罗蜜。心无心相,不取虚空,诸行不生,不证寂灭;心无出入,性常平等,诸法实际,皆决定性,不依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

    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过无相体寂无生,可有诸识亦复如是。何以故?眼、眼触悉皆空寂,识亦空寂,无有动、不动相,内无三受,三受寂灭;耳、鼻、舌、身、心意意识,及以末那、阿梨耶识亦复如是,皆亦不生寂灭之心及无生心。若生寂灭心、若生无生心,是有生行,非无生行。菩萨内生三受、三行、三戒,若已寂灭,生心不生。心常寂灭,无功、无用,不证寂灭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无住总持无相,则无三受、三行、三戒,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则无三界。

    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