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8-2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不到的果报在哪里?证果也谈不上,不要说大乘菩萨的果报,小乘须陀洹可能都没有分,死了以后到哪里?好的,算不错的,天道。天道,欲界天六层,色界天十八层,这是我们去处,寿命虽然长,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还在六道轮回里头打滚。这个问题很严重,不是开玩笑的。在佛法里面,哪一条路最容易走,我们能走得通?我们读了这部经恍然大悟,这部经教给我们信、愿、持名就能往生,条件这么简单,只有四个字。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的,不是假的。第二个条件,发愿求生,既然是真的,我发愿求生净土,希望将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到极乐世界。信要真,愿要切,要恳切,极乐世界我非去不可,决定没有改变。老师告诉我的,祖师大德给我讲的,句句都是老实话。
难得,前几年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证明。他不认识字,二十岁出家,师父就传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一直念下去。他老实,听话,真干。师父又嘱咐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这个话我相信,师父当时告诉他,他不知道,逐渐逐渐修行功夫得力了,他明白了。守老规矩,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问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极乐世界,我只知道那个地方有阿弥陀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我想到极乐世界去读书,我想到极乐世界去依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必定来接引。
我接受了,我什么时候接受的?八十五岁接受的,今年九十二了。我为什么接受?想想其他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断烦恼、断习气,都需要戒定慧的功夫,我统统没有,怎么办?想来想去,还是海贤老和尚这条路,他走通了,我可以走通。所以我放下万缘,大经大论统统不讲了,发愿,讲经只讲这一部《无量寿经》会集本,我们现在读的这一部,我只讲这一部。
我在这一部也找到一个老师,他对我是非常爱护,大我十几岁,非常爱护,也很赞叹,把我看作学弟,可是我不敢,我读他的批注,黄念祖老居士,我认定他是我的老师,他为我讲这一部《无量寿经》,批注就是为我讲的,劝我死尽偷心,一门深入,放下万缘,决心生极乐世界。
我们继续看念老后面这一段批注,在一百四十二页第三行,「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无量寿经》,现在我们明白了,不但是净宗的宝典,净土三经里头最重要的一部经。我们得到这个会集本,得到念老的批注,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醒过来,真搞明白了,往生极乐世界,现在人旅行讲护照,这个护照通行证我们拿到了,护照通行证是什么?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科注》,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看我是同学,我看他是我老师,这些年来,功夫都用在这部经上。
过去不能流通的原因,是此经有五种原译,五种原译里头互有详略,而且出入很大,「例如弥陀大愿」,这举个例子来说,「在魏唐两译是四十八愿,在汉吴两种译本是廿四愿,在宋译则为三十六愿」。这是最主要的部分,居然不一样,所以让初学的人生怀疑,我到底依哪个本子好?所以把《无量寿经》放弃了,都去依小本《阿弥陀经》。小本《阿弥陀经》只有两种译本,我们所依靠的鸠摩罗什的译本,还有个译本是玄奘大师的。净土的学人,这些经论都要读,都要知道,然后在里面选择一本专修。我过去选的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的《疏钞》、《要解》、《圆中钞》,我都学过、都讲过,我依莲池大师的《疏钞》,我记得我讲了好像三百多个小时的样子,讲这部经,大家听起来感动!
这一段为我们说出来,古人为什么不取这部经,是没有善本。我把这个文念下去:「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五种一起学是麻烦。「于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矣」。说得好!确实如此,我们自己也是从这个路上走回来的。「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诚哉是言!」这句话说得好,真话。这么重要的经典、重要的法门,为什么没有人弘扬?主要是,说来说去还是缘分不够。印度到中国来弘法的法师,有带这部来,所以翻译的版本很多,翻本的内容有很大差别,我们初学的人不知道依哪一个好,所以舍弃了。是以宋朝的王龙舒(就是王日休),清朝的彭绍升、魏承贯,「均为宏扬此经,先后有会本与节本之作」。节本是彭绍升的,会本是魏承贯的,这些本子《大藏经》里头都有。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龙舒净土文》,四海称誉,传诵至今。王氏临终,端立往生。可证居士实为我国净宗解行俱优、殊胜希有之在家大德。王氏深慨宝典之尘封,于是乃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宋四种原译另成一本,名为《大阿弥陀经》。王本问世,海内称便,丛林奉为课本,流通胜于原译。我国龙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采入王本。莲池大师曰: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这是莲池大师的话。「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故于所著《弥陀疏钞》中,凡引证《无量寿经》之处,多取王文,间采原译。又幽溪大师更有盛焉,于所撰《弥陀圆中钞》中,专取王本经文。近代印光大师于所撰《重刻圆中钞序》中,亦赞王本文义详悉,举世流通。」这一段是黄念祖老居士为我们介绍,历代会译的、节校的这些本子,都出现在中国,而且都有人赞叹,也有少数人学习,都为我们说出来了。
我们再往下看:「王氏会经」,王龙舒居士,「虽大有功于净宗,但所会之本颇多舛误」,错误。「白圭之瑕,贤者惜之」。王龙舒的会集本,宋朝时候,最早的会集本,里面问题很多,就是有错误的地方。「莲池大师谓其:抄前着后,去取未尽」,莲池大师说的。「彭绍升居士斥之为:凌乱乖舛,不合圆旨」。「今笔者」,笔者是黄念祖老居士,「仰承古德诸说,窃计王氏之失有三」,王龙舒居士这个本子,错误的地方有三处:「一者,王氏会集,仅据四种,未及唐译。唐译名《无量寿如来会》,出自《大宝积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