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悟佛知见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一一一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六)明二门,利今后

二门,就是平等门和方便门:“平等门”就是一种实的法,“方便门”就是权的法。权,就是权变之法,不是实在的。这权变的法是偶尔的,在实法里边行一种权法;这是暂时的法,不是永远的。实法,就是实实在在的法,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法有权法、实法;这个方便法门就是权法,权巧方便。

怎么叫“权法”?我举一个例子:释迦牟尼佛“空拳度子”。有一个小孩子爬到井边,已经就要掉到水里了,那就会淹死的。释迦牟尼佛如果叫他回来,他不会回来,他还是会往前爬的。于是,释迦牟尼佛握了一个空的拳头,说:“我手里头有糖,你快回来!我把这个糖给你!”这小孩子一听说有糖吃,于是就回来了。实际上,佛的手里什么也没有。那这是不是佛打妄语欺骗这个小孩子呢?不是的!因为这小孩子已经要掉到井里边了,如果不用一种吸引他的力量,令他很快就回来,他就会掉到水里,所以用这种空拳。空拳里头,什么也没有,而佛说这个拳里边有糖,这小孩子就回来了。为什么回来?想要吃糖。

那么对一切的众生,也就是用这种法门来教化众生。本来什么也没有,对众生说:“啊,我这儿有宝贝,你到我这儿来,我就有宝贝给你!我这儿有无价的宝珠,又有什么最好的东西。”因为众生都有一种贪心,一听说有好处,就来了;来了,结果还是一种方便法门,这是权巧。权巧方便度众生,这就是用一种方便法门。这第二门,就是方便法门。

利今后,利就是“利益”,利益今后。这个“今后”,在佛那时候,可以说是“今”;在现在,也可以说是“今”。由今到将来的一切众生,都可以得到利益,得到法的灌溉,所以这叫“明二门,利今后”,这是前边第二“教起因缘”的第六种。因为有这一种的因缘,所以就说这部《楞严经》。说《楞严经》,就是用平等的法门和方便的法门。这个平等的法门,也就是一种实的法;而方便法门,就是权的法。用这两种法门来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那么离苦得乐,将来就是证果成佛,这是这部经利益众生的道理。

因为有以上六种的因缘,所以说这部《楞严经》。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各位一定很不希望我来,为什么不希望我来?因为每次我来,你们都手忙脚乱,惊心动魄,忐忑不安,吃不安,睡不着,也不知道有没有穿衣服。但是你们又很矛盾地希望我来,所以我又不能不来,这就是矛盾中的矛盾。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很矛盾的,但是也由矛盾中才能显出不矛盾。现在我们讲(一)“恃多闻,忽定力”。这是第一个教起因缘,因为阿难尊者一开始就不修行,只多学,学外边的文字,落文字障,所以没有定力,境界一来,差不多就倒下去了。为什么?这是他忽略定力,没有定力的缘故。

(二)“警狂慧,护邪思”,如果一个人多闻,就很容易有狂慧;可是阿难尊者虽然多闻,但是没有狂慧,所以还有救。狂慧的人不一定多闻,只凭记闻之学,就发狂了;他保护他那一种邪知邪见,明明说得不对,但是会辩护,就这么狡辩!

“警狂慧,护邪思”可以改为“警狂慧,勿邪思”,警告狂慧的人不要胡思乱想;“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要保护邪思,然后他们就认为保护他们的邪思是对的,不能叫人破除他们的邪知邪见;这真是狂中狂、迷中迷,所以改成“勿”。

(三)“指真心,显根性”,这就是经中的七处征心、十番显见。

(四)“示性定,劝实证”,这是你那个性应该定,不要那么浮,不要那么不老实,要老老实实。“定”就是老实,不是其他,就是守规矩、守戒律,这叫做定。不胡思乱想,东张西望,前俯后仰,这都叫做定。不是我要打坐才是定,平时行、住、坐、卧都守规矩,不要浮躁,就叫做定。“示性定”就是指示性要定,不要有脾气,不要有烦恼;要老实,才能有真实的证。

(五)“销倒想,除细惑”,销你无量劫以来的颠倒想,除你看不见、觉察不到的那种微细惑。惑有粗惑、细惑、尘沙惑。细惑是你所看不见、察觉不到的,也就是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

(六)“明二门,利今后”,我们要明白方便门、平等门,才能够利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上一页 
第11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参.藏乘摄属

第三个门,叫“藏乘摄属”,也可以说是“藏乘分摄”。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这叫“三藏”。这三藏又属三无漏学,三无漏学就是“戒、定、慧”;经藏就属于定学,律藏就属于戒学,论藏是属于慧学。在中国的经典上常常看见“三藏法师”,就是这三藏──经藏、律藏、论藏。

经藏里边所诠、所属的,是定学,它所讲的,多数属于修定的法门。就像本经,这部《楞严经》就是教人修禅定的,前边不是说“示性定,劝实证”?所以这一部经就属于定学。那么其中也兼有戒学,兼,就是兼诠;在经文里边,不是有〈四种清净明诲〉吗?这就是讲戒律的。这部经也有慧学,不过不多。因为戒、慧它不多,所以这一部经典,就属于定学,不属于戒,也不属于慧;在三藏里边,是属于经藏所摄,不是论藏,也不是律藏。

什么叫“乘”呢?乘就比方一辆车,车有大车、有小车,小车只能坐一个人或两个人,好像脚踏车只能一个人在车上。这个“小乘”,不是单单指脚踏车,就是普通的小车,小车它能坐人,而不能多,所以叫“小乘”;小乘,就是“声闻、缘觉乘”。大乘,就是“菩萨乘”,菩萨乘就比方大车,这一辆大车可以载很多人。所以在佛所讲的教里边,有大乘、小乘。

那么这一部经是属大乘经典?是小乘经典呢?这一部经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的,是属于大乘菩萨法,是大乘所摄。

怎么说这一部经是“教菩萨法”呢?这是因为一些阿罗汉都要回小向大,发菩萨心、行菩萨道。阿难尊者由摩登伽女的家里,回到佛所住的地方,就启请释迦牟尼佛,指示他过去一切如来所修的菩提道路,释迦牟尼佛就答覆他的所问。这种法,都是菩萨所修的法,所以这一部经就属于菩萨乘,而不属于小乘法。这一部经既然属菩萨法,那它的藏乘分摄是明白了。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四月六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肆.义理深浅

第四门,是讲“义理深浅”:它的义理,究竟讲得是深、是浅?这一部经所讲的道理,是属于哪一教?

按照天台宗来判断,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就是小乘法,属于三藏教。这三藏教所说的是什么经典呢?就是“阿毗达磨”,又叫“阿含经”。阿含,是印度语,翻到中文就叫“无比法”;虽然是无比法,但是在天台教来判,还是属于小乘教,所以这部《阿含经》叫“三藏教”。

三藏教之后,又有“通教”:通,就是“通达”,它前边通到三藏教,向后边又通到别教去,通前、通后,所以叫“通教”。通教之后,又有“别教”──特别的这个教。怎么叫“别教”呢?它是“别前、别后”,和前边的通教也不同,和后边的圆教又不同,所以它是特别的。别教之后,就是“圆教”。藏、通、别、圆,天台讲这四教。

那么按照贤首宗来判断,这一部经的教理,是属于哪一教呢?贤首宗讲“五教”。什么叫“五教”?就是“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这五种。小教,就是天台所判断的“藏教”;始教,就是天台所说的“通教”和“别教”;终教、顿教、圆教,都在天台的“圆教”里头包括着。所以这五教和四教,名称是不相同,但是理论是一样的。那么,始教就是大乘教的一个开始,而小教只知道人空,不知道法空──知道人是空的,而法还没有空,对于法还有一种执着,没有空。终教,这就已经到大乘这个教里边了,所以他既知道人空,又知道法空;人也空了,法也空了,人空、法空,人法双亡,这是属于大乘的一种道理了。

讲到“人法双亡”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常常有人请斋──请佛去吃饭,供养佛。佛吃完了饭,就给斋主说法。那么斋主(就是请佛吃饭、供养斋饭的这个主人)要向佛叩头顶礼,然后请求佛说法。佛若不在,就请这一些个佛的弟子、罗汉去应供;应供完了,也要说法的。

有一天,佛和诸大比丘都出去应供了,庙里就剩一位小沙弥。这个小沙弥在庙里看门口,又来一个斋主请斋,要供养。供养,就是做一点好的菜、好的饭,请佛或者比丘、沙弥到家里来吃,这就叫“供养三宝”。那么佛和比丘都到外面去了,庙里就剩这位小沙弥,这个斋主说:“你是沙弥,也好!我就请你这位沙弥去应供啰!你同我去了!”这小沙弥战战兢兢地就去了。怎么战战兢兢呢?他没有自己去应过供,都是同比丘去的,现在人家请他吃饭,也不知道到那地方说个什么好?说法,不知道法怎么说?那么不知道也去啰!这个斋主就很诚心地请他到家里吃饭。

吃完了饭,斋主就很恭敬地向这位小沙弥叩头顶礼求法,等着他说法。这小沙弥在座上,一看这个人叩了头,然后在那个地方低着头,也不起身,就等着他说法呢!你说,这小沙弥怎么样啊?哈,他没有什么话讲,下了座就跑!跑回祇树给孤独园佛住的地方去了。吃完了饭,不说法就跑了!心里一定觉得很惭愧的、很不好意思。

供斋这位斋主在这地方跪了很久,低着头,也听不见讲什么。“啊,这个沙弥说什么法呢?”偷偷地抬起头:“我看他究竟说什么法?”一看,座上什么也没有,这位小沙弥没有了!他看这位小沙弥没有了,当下就开悟了。开什么悟了?悟到“人空、法空”──人也没有了,法也没有了。“啊!”他说:“原来这样!”就开悟了。这光开悟不行,得要去求证明;他就跑到祇树给孤独园,去追这位小沙弥了。

这小沙弥跑回祇树给孤独园自己房里,进去把门闩就插上了,在里边就lock(锁上)。为什么把门锁上了呢?他就怕这个斋主来找他要法的债,再找他说法;他无法可说,所以就把门锁上,就怕这个人来找他。殊不知,他刚锁上没有好久,这个人果然就来了!来到这儿,就敲他的门,他也不敢出声,在里边就战战兢兢的,恐惧得不得了:“啊,这怎么办呢?把人家饭也吃了,人家现在来逼着要法,这怎么办哪?”这一着急,怎么样啊?小沙弥也急得开悟了!两个一起开悟,他也悟到“人空、法空”这个道理了。

所以不知道有什么因缘,或者你一着急也会开悟,或者你一欢喜也会开悟,或者你觉得有什么境界来了,磕着、碰着,都会开悟的;所以这开悟,不是一样的开悟──有的人听见刮风的声音,就开悟了;有的人听见流水的声音,就开悟了;有的人或者听风铃一响,也开悟了;或者听钟一响,也开悟了。说:“那我听这么多,怎么没有开悟呢?”我怎么知道你怎么不开悟啊?(上人敲钟)现在听这个声音,有没有开悟啊?所以这开悟,要等着你时候到了,好像煮饭似的,你煮饭,饭熟了的时候才能吃。你这开悟,也要等机缘成熟了;机缘成熟了,磕着、碰着,或者怎么样,都会开悟的。

中国在过去,历代祖师开悟的情形有很多很多种,不是一样开的悟。所以只要你能专心致志去修行,去研究佛法,总有一天你会开悟,会明白的。你现在如果开悟了更好,没有开悟呢?你先慢慢等着,不要着急!不要急得睡不着觉、吃不饱饭,不要这么样子!我知道 Loni(果逸)不着急,所以她睡得着觉,总想要睡觉;因为不着急,所以就要睡觉。

在“终教”,既悟人空,又悟法空,这是到大乘的教海里边。这一种的终教还不算究竟,还有顿教比终教又较高一步;这终教,是教菩萨法。又有圆教,是一切一切都圆融无碍,一切一切都“本来是佛”。《法华经》是属于圆教,所以《法华经》上说,一切众生将来皆当作佛。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是说人到塔里边和庙里边去拜佛,心本来要诚、要专一的,可是这个人他没有什么诚心,到这庙里边,就念“南无佛”;但就这么一念“南无佛”,将来就成佛的。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4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更大,更是圆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一班徒弟到了一个国家去化缘,没有人布施,任何人都不供养佛,也不供养佛的弟子。当时目犍连尊者没有跟着佛一起去,等到摩诃目犍连尊者最后来了,你说怎么样啊?这城里所有的人,国王、大臣、老百姓恭恭敬敬地向摩诃目犍连尊者来叩头欢迎,又问他:“您用什么,我都供养您;您所需要的什么东西,我都给您!”一般佛的弟子就不明白这件事,请问佛说:“以佛这么样大的德行,到这个城里边,没有人来供养;摩诃目犍连尊者是佛的弟子,反而这么多人恭敬他。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向弟子就说了:“为什么我来,这些个国王、大臣、老百姓不供养我呢?因为我和他们在过去生中没有种下善缘,和他们都是什么缘也没有的。那么,摩诃目犍连同他们有什么缘呢?

在往昔无量劫以前,摩诃目犍连尊者那时候做一个砍柴的樵夫,到山上去砍木头(firewood)回来烧火。有一次,在砍柴的时候,他碰到一窝蜂子要来螫他,他当时就念佛,又发愿说:‘南无佛啊!你们这一班蜂子不要螫我,等我将来得道的时候,我先度你们成佛去!你们不要有这种恶心来害人!’他发了这种愿,所以这一班蜂子也就不螫他了。后来这只蜂王就做这一个国家的国王,这一班蜂子就做国王的大臣或者老百姓,繁殖很多人民在这个地方。现在目犍连尊者出家做了比丘,到这个城里来,就因为宿世他发愿度这一班的众生成佛,所以今天他来了,这一窝蜂子都向他叩头顶礼,这样地欢迎他。”

由这一件事情看来,我们每一个人修道,都应该结缘,应该要对任何人都好,发愿令每一个人都成佛;不但令每一个人成佛,所有的众生都度他们成佛。你发这个愿,无形中你看不见,但是人与众生心里边,都有一个无线电通着的──你看不见,但是你对他好,他默默中一定会知道的。

你应该对一切众生都存一种度脱他成佛的心,我们每一个人若存这种心,到任何地方都有缘。说:“我到某一个地方去,没有人招呼我,也没有人理我。”为什么?就因为宿世同这个地方的人没有缘。所以这个“缘”是最要紧的,我们每一个人修道,必须要与一切众生结缘。所谓“未结菩提果,先结众生缘”,没有到成佛以前,必须要先和众生结缘。

与众生结缘,怎么样结法呢?就是要对所有的众生都好,以好心对待一切众生,以好事来待一切众生;力量能做到的事情,就应该尽量去做好事。这都是大乘菩萨的发心,不要做小乘那个罗汉、自了汉,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欲结菩提果,广结众生缘”,就是对众生要结缘。为什么?众生就是佛,你对众生好,就是对佛好;你若对众生不好,那也就是对佛不好。所以你若能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这众生见到你也是佛;你若见众生都是魔王,众生看见你也是魔王。这就像什么呢?你戴着绿眼镜,看见人都是绿的;那人来反看你呢?也是绿的。你戴红眼镜呢?看人都是红色的。你眼睛看人家是什么样子,人家也就看你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方才说,一切众生的心里,都有无线电互相通着的。你不要以为我这儿动一个恶念,他不知道。不错,他不知道,但是他那个自性上有一种感觉,会知道的!所以人对人,你若对人好,这就属阳;对人不好,这就属阴的。

那么第四门“义理深浅”,义,就是经上所有的意义;理,就是道理。这一部《楞严经》的义理,究竟是深、是浅呢?它这个理是深的,就好像大海那么深。你知道大海有多深?有的人测量说是多深;但你测量这个地方是这样深,那个地方或者又浅一点、或者又深一点,所以测量不出来究竟有多深。《楞严经》这个道理,亦复如是,也就是你不容易穷尽这个道理。你们每个人,这个人在《楞严经》上得到这个好处,那一个人又得到他的好处,各人所得的不同;但是这种的智慧,都是在这一部《楞严经》里边所得的。因为经典深,我们得的智慧也就会大,得的定力也就坚固,所以叫“一切事究竟坚固”,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个深而又坚固的定力,我们每一个人研究这部经典都会各有所得。但是对这部经的义理,你也得到了,他也得到了,是不是这个经上就少了一点?不是的。这个理也就像大海的海水,你取去了一些,这大海里的水还是这么多;他取去这海里的水,又有他的用途,海里的水还是这么多,它无穷无尽的。这经上的道理也是不能穷尽的,你开悟了嘛,这个经上的道理还是这么多;你没有开悟嘛,它也是这么多。你就取出去多少的智慧,这个经里头还是包藏这么多智慧,也没有增、也没有减,所以这个经的义理,就比如大海那样地深,无穷无尽的。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四月六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现在我们研究经典,谁都不一定讲得正确,所以谁讲得不正确的,都必须把他纠正一下,不要以讹传讹,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把他纠正,到外面一说,仿佛是对的,就会闹笑话。

法虽然是圆融无碍的,可是它也有它本来的面目、本身的这个样子,不能雷同,一概而论。不能随随便便的,理是圆融无碍的,但事上有很多不同的。好像这个“义理浅深”,就是说这部《楞严经》的本身是深、是浅,不是说旁的,不是说小乘怎么样、大乘又怎么样;它是说这部经的本身。就如这个人究竟是长得多高多矮?是肥是瘦?那个浅的就像瘦的,深的就像肥的;浅也可以说是矮的,深也可以说是高的。

这部经有多深?不错,它是开智慧的,还有修定。开智慧须修定,要修定你要有戒,有戒来帮助这个定,有定才能帮助这个慧,所以这样到极点是深。而且《楞严经》上也讲到〈四种清净明诲〉,那是由浅入深的地方,这个很简单的,很容易认识它;所以说〈四种清净明诲〉是《楞严经》的基本。也可以这么说,这部经是开悟成佛的,这是一个深的地方。

经典的道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大人看就是大人的道理,小孩看就是小孩的道理──就像知贞所说的,她的看法是对的,从一个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来说,是很有逻辑的。

为什么佛说这部《楞严经》?是为了开悟成佛,开大智慧的!所以这部经是究竟坚固,是最究竟、最深、最奥妙的,它这种的道理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有人说是通教,它通前通后,它能通于前边的藏教,和通于后边的别教,但是那不是正题,是附带的意义。

所以,看法要看得圆融无碍,然后认识、了解它。好像我们认识人一样,看这个人是高矮胖瘦、黑白红,知道什么是外表,什么是内在。如果我们拿一部经当一个人看,内外都认识了,然后才能了解经义,就不会差到哪里,没有旁的要诀。每个人有一部经,他这部经是义理浅深、是藏乘所摄的,这都有的。所以看法你要把它看得活动的,可是虽然活动又不可乱讲,必须要有条不紊。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上一页 
第13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伍.能诠教体

什么叫“教体”?为什么又要有教体呢?所有佛所说的法,都有它的教体。这一部经的教体是什么呢?是“声、名、句、文”。声,就是“声音”;名,就是“名字”;句,就是“一句话、一句话”;文,是“文章”。

在文殊菩萨答覆释迦牟尼佛所问时,说:“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如来出现于世,所说的教体是什么呢?又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就是娑婆世界;真教体,真正的教体是什么呢?清净在音闻;这个“音闻”就是教的体。音闻就是声音,可是单有声音,不能谓之教体,好像风也有声、水也有声,可是那不能成为教体。

什么是教体呢?“声、名、句、文”。声,就是佛说法时的声音,佛所说法,有一种声音;有声音,然后就有了名目;有名目,就有了句读,一句一句的;因为有一句一句的,然后就变成了文章,就有文采可观了!所以这一经的教体,就是以“声、名、句、文”,做为本经的教体。

这声、名、句、文叫“随相门”。又有“唯识门”,这部经又以唯识为它的教体。又有“归性门”,归性门不讲相,而归这个性,以归性为它的教体;归,是归回来;性就是自性。又有“无碍门”,以无碍为它的教体。

“唯识门”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释迦牟尼佛观察机缘,应以何法得度的,他就于“净识”里边,生出这一种的说法,而教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在这个“识”里边,也就得到这种法的利益。所以这叫唯识门,以唯识为它的教体。

“归性门”,这是圆融无碍,就把识也没有了,返识归性,归到性上,以归性为它的教体。

怎么叫“无碍门”呢?前边那个有事、有理,归性门就是一种理。那么这四种(随相门、唯识门、归性门、无碍门)合起来,有“事事无碍、理事无碍、理事俱无碍”,这叫无碍;以无碍为这一部经的教体,没有障碍,一切事都圆融无碍了。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所有的大乘经典你都可判它为实相,以实相为体;实相是无相,可是无所不相。这个实相,就是天地间那个“能”,“能”是视之不见。那么《楞严经》的体,说是有四门,而归纳起来是圆融无碍的,就是以实相为体。所以这个经典讲来讲去,还是以实相为体。你们若明白它以实相为体,那就知道经典里边的意思都与实相有关,都由实相所生出来的。所以无论你是随相门也好,唯识门也好,或是归性门、无碍门,都没有出这个实相。凡是大乘经典,无论哪一部经,都可以用实相作它的体。这部经以这四门来解释实相,诠显实相。

根本说起来,连实相也无相。实相无相的,圆融无碍,就是教你不执着这个有相的。用四门来解释这部经的体,那就是诠显实相的道理,也是这样子。而经上每一卷所说的道理,都是归纳到实相上,讲来讲去,无非显实相。诠是诠显,显出这部经实相的道理,令人们明白实相的道理:“喔,这个原来是这样!”就好像认识人似的,白人、黑人、黄人、红人,究竟是哪一种人。

这部经的体是实相,《楞严经》属于大乘经典,你用实相为体就可以了,它那一种分别出四门,无非教你显明了实相的道理。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上一页 
第14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陆.所被机宜

什么叫“所被机宜”呢?就是所教化的众生,所教化的这种机,这叫“机宜”。这个机宜──这一部经所教化的,是什么众生呢?这一部经所教化的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情、无情都可以成佛的。那么所教化的,主要是声闻、缘觉和有学。

什么叫“声闻”?声闻是闻佛的声音而悟道的,修四谛法──苦、集、灭、道。什么叫“缘觉”?缘觉又有两个名称: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修十二因缘而悟道就叫“缘觉”;在无佛出世的时候,修十二因缘而悟道,这叫“独觉”。这个独觉住在深山穹谷里边,隐于岩穴之间,他看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所谓“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看这种的境界,而自己悟道了。

那么这一部经,正是教化声闻和缘觉这两种的机,又教化有学的机。什么叫“有学”?他是还有所学呢!这就是菩萨。因为在佛的果位上来说,菩萨还有所学,所以叫“有学位”;到佛的果位上,才是“无学位”。

又教化一种,就是“定性声闻”;定性声闻,他是不愿意回小向大的。那么不定性的声闻呢?他回小向大;这回小向大就可以由声闻的果位,经过缘觉,而成菩萨。这一部经,正是教化这些个机的。可是虽然说这四种机是当机者,要是往宽广的来说,所有三界的众生,都是这一部经的当机众,都可以教化的。那么这能令定性声闻也回小向大,发菩萨心、成菩提果,所以这一部经是无机不被、无人不度的。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四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楞严经》的教理是要教人修定、开智慧;修定、开智慧先要持戒律,这在〈四种清净明诲〉中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能依照〈四种清净明诲〉修行,就是《楞严经》所被之机;谁不依照〈四种清净明诲〉修行,谁就不是《楞严经》所被之机──主要的地方就是在这儿!

那么你持戒律,依照清净明诲来修行,还要有正知正见。那怎么样能知道你是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就是要守规矩,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守规矩,戒律就是规矩。为什么你必须守规矩?因为你不守规矩,就会走火入魔,所以提出来〈五十种阴魔〉。在〈五十种阴魔〉的变化里边,这都很容易误入歧途。

如果你没有真正的戒力、定力、慧力,就会盲从。所以经典所被的机,无论是声闻、缘觉、菩萨或凡夫,谁能够守戒律、守规矩,就是这部经所包括、所教化的人。如果你这样一想,就知道经典是很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就是要守规矩,不要喜虚荣、好夸张,这就是所被的机。

今天有人讲得井井有条,也有人讲得格格不入,那么希望不懂的人,就要问懂的人;懂的人教不懂的人,要彼此互相帮助,这样就都是《楞严经》所被的机。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上一页
第15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柒.宗趣通别

怎么叫“宗”呢?“尊崇曰宗”,崇尚它,这叫一个“宗”;“宗之所归,叫趣”,宗所趋向,叫“趣”。什么叫“宗”?好像二乘的人专门讲因果──二乘就是权乘的人。佛所说的教法有权乘、实乘,权就是暂时的,实就是永远的。暂时所说的权乘法门,就多数讲“因果”;因就是宗,果就是趣。到实乘上,就讲“悟入”;悟就是宗,入就是趣。这部经以阿难尊者当机被难,这个时候佛救他,教他回小向大,这是宗;及至他到达极果,这是趣。这种宗趣,是通于佛道的;不像其他小乘的经典,仅拘于小乘,不能达到佛果,所以与小乘教理有分别的。

弟子:宗趣?

上人:“尊崇曰宗”,你很尊崇他,这就叫做“宗”,就是你崇拜这个人。“宗之所归”就是“趣”,趋就是“往前”,宗的归趋,就是一个“趣”──这是一种学问。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宗趣通别”,这是《楞严经》的宗趣通别,不是《法华经》的宗趣通别。每一部经也都有它的“宗”,这是“通”;每一部经也都有它的“趣”,这是“别”。这部经的宗和其他经的宗,宗与宗是一样的,但意义在那部经本身是不一样的。也就像我们每个人是做什么用的,每个人的工作不同,工作就是他的宗;工作虽然不一样,却都是在工作,作完了工就是趣。又如现在我们研究佛法,研究期间就是宗,研究明白了就是趣,宗趣都是不一定的。

这部经简单说来,是以破迷显正为主,破阿难尊者的迷,显出真心来、正路来。什么是这部经的趣?可以说以反迷归觉为趣,由迷路走到觉道上,这就是个趣。现在依古德讲,局限于六对:破显、偏全、悟入、体用、行位、分满。但如详细认识,则怎么讲怎么有理,无入而不得。况古德所举都是大同小异的道理,不要名词一不一样,就不明白,而看成很深、很难懂的。

再拿做工的比喻来说,做电脑是做工,研究科学也是做工,工作的性质不同,但都是在做工,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赚钱。我们研究佛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得到智慧。我们的趣向,就是为了走向般若之地,以开智慧为趣向,这是人人所希望的,不然我们研究佛法做什么?研究佛法就是要去愚痴,转成智慧。

愚痴要怎么去呢?就是要去迷,迷就是愚痴;不迷、不颠倒就是智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用高谈阔论去讲这部经的宗趣。这部经以破迷显正为宗,以成佛为趣,究竟是要成佛的,类似于此都可以讲,不一定要按照注解讲。注解只是引导我们一条路,如果明白了,怎么讲怎么有道理;但是要有根据,讲出来合理,合乎经义,这就可以了。

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小孩子说:“妈妈!我饿了。”这就是以吃饭为宗,吃饱了就是趣。又如:“妈妈!我冷了。”这就是以要穿衣服为宗,不冷为趣。如说:“妈妈!我困了。”就是以要睡觉为宗,睡着了为趣──上列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

经典就是叫我们迷了就要学明白,所以迷的时候要以研究佛法为宗;研究明白了,有了正知正见,就是趣;明白这点,也就是明白经典的宗趣了。

又说“吃饭、穿衣、睡眠皆宗趣”,这并不是笑话,能真明白这句话,宗趣也就懂了。你们不要以为你们都会吃饭、穿衣、睡觉,其实你们都不会的。真正会吃饭的,不吃也不饿;会穿衣的,不穿也不冷;会睡觉的,不睡也不困。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上一页
第16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一册(经前悬谈)
捌.说时前后

佛说这部经,是在什么时候?若就这一部经,佛开示回小向大之说,应该是在方等的时候说的。而佛说法四十九年,在这个时候,波斯匿王六十二岁;波斯匿王和佛是同岁,若依波斯匿王的年岁,应该是在般若的时候说的这部经典。所以这说时前后,就定它在方等或般若的时候,所以判它在终教的里边,是一个实法,这是“说时前后”。

【编按】以下录自一九八七年六月四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说时前后第八门,《楞严经》是属于方等教。方等教还是属于通教,“通”是通达无碍,又是通前通后,往前可以通到小乘去,往后可以通到大乘。所以《楞严经》的教义,可以说是方等时或般若时,这都可以。方等的时候它是通于阿含时,所以它是教小乘回小向大。怎么又说它是通后?通于后面的般若时。方等时是大乘的一个初门,初发大乘菩提心的时候。所以可以说这部经属于方等或般若时,它是通着的。我们看经典要把它看活起来,不要单执着一部分;单执着一部分,这是以一废百,以这个一样就把一百样废了,也可以说是固执不通。

所以这个说时前后,它是什么时候呢?就是说《楞严经》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方等时或般若时,它们是通着的。当时波斯匿王是六十二岁,所以佛也应该是六十二岁。本来佛说完方等时是五十岁,佛三十成道,十二年说阿含,八年说方等,所以佛是五十岁。可是波斯匿王说他是六十二岁,所以也可能是般若的时候,但是当时佛说这部经典,它不属于般若教,还是属于通教,所以判它为方等时,这是一个大概的意思。

我们不要钻牛角尖,很执着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不是一个问题。古来这些大德高僧分科判教,有的地方是正确,有的地方是很多此一举,不需要的。后人要把那个道理看得很活动地,也不要说它一定怎么样子,或一定不怎么样子,用你自己的我见,说它不是那个时候,或是那个时候,这是无有定法的。

时间本来也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那么现在可以说就好像这个时候──现在研究《楞严经》,现在就是说《楞严经》的时候;不过是在佛入涅槃之后,说我们研究《楞严经》。所以这个“时候”是不要执着的,我们要是因噎废食,在那个地方以噎不吃饭,那是太可惜;所以不要以噎废食。

佛说法,古德虽然分为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但是经典不一定在哪一时讲,就是属于哪一类的,就归到哪一时。能这样想,那真是圆融无碍,才能前后贯通,真正得到经义。举例来说,虽说佛二十二年说般若,但我不相信佛二十二年只说般若。在二十二年中必定含有其他的教义,如方等教,所以不要这么执着时候。可能佛在般若时也讲一些方等教,或者在方等时也讲一些般若教。如果以耶输陀罗授记作为标准,就说它是为法华涅槃时,那你怎么知道佛以前没有为她授记?这都不一定的;这就是以凡夫的思想来测量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我们不要太执着佛什么时候说什么经典,我们也不能说佛说过一部经后,就不再说它了。总之,我们现在研究《楞严经》,这就是说《楞严经》的时候;什么时候没有研究,就不是说《楞严经》的时候。

你怎么知道波斯匿王不是再请教《楞严经》的?那时波斯匿王说他是六十二岁,所以你怎么知道佛在般若时,不会再说《楞严经》,再次研讨《楞严经》的道理?因此我们不能说佛说过后,就不再重提它的道理。例如以前我讲《楞严经》,那时是一九六八年;现在又讲,而现在是一九八七年,这样怎能说我们研究《楞严经》是在哪一个时候呢?这不是限定就是哪一个时候。就如果北,她一九六八年在北边,现在到了南边,那么对她而言是一九八七年听到《楞严经》。还有也可能佛讲《般若经》时,大家对《楞严经》的道理不懂,所以又重新研究,这样怎么能够确定是哪个时候?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上一页 
第17页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8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