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6|回复: 0

[祖师大德] 印光大师: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印光大师: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真谛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显性体也。若确论修持,则一法不废,不作务即不食,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必欲弃俗谛而言真谛,则非真谛也。如弃四大五蕴而觅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也。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如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即四大五蕴而显心性也。此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也。(正)与体安和尚书

说到禅宗,如果一路单提向上去参究,是一法不立的。佛尚且没有着落的地方,何况念佛求生净土。佛法说的“真谛”,是一泯一切都泯,即所谓实际理体,容不得一点灰尘,显示的是本来清净的本性。若落实在修持上,又一法不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何况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讲的“俗谛”。从“俗谛”来说,一立一切都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示的是自性本具的外相。一定要抛弃俗谛而谈真谛,那就不是真谛。
      例如抛弃四大,五蕴,去寻找心性,既然连身体都不存在了,此心寄托何处?所以说,不废俗谛以明真谛,才是实实在在的真谛。比如:眼有见性,耳有闻性,就是四大,五蕴所显露的心性。这就是历来各位祖师暗下功夫修持净土法门的密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