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改不了。可是改不了最后是死路一条,而且死得非常悲惨,死了之后决定堕三途。为什么?只要我们细心检点,这一生当中,乃至于这一天之中,从早到晚这二十四小时当中,我们起心动念,有几个善念、有几个恶念,我们言语造作,有几个是善行、有几多是恶行,不反省不知道,冷静思惟反省就明白了。佛教人做早晚课,这桩事情我说得很多,早课的用意是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读一段,自己依照修行的经论,提醒自己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以经教为标准。晚课是反省,我们今天对佛的教诲有没有做到?有则嘉勉。如果没有做到的,明天一定要把它做到。这是做早晚课真正的意义。

  我们修净宗法门,早课采取《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有理论、有事相、有修学方法、有境界,是阿弥陀佛的大心、大愿,我们早晨念这段经文,是要向阿弥陀佛学习,学习他的大心、大愿。我们早课是做了,这段经文念了,心有没有发?如果我们的心愿跟所念的经完全不相应,这个经叫白念,这堂课叫白做。晚课,我们选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段经文讲的是什么?五戒十善。我们细心检点,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佛的教诲相应不相应?如果不相应,我们就造恶、就造罪。造作罪恶,念佛怎么能往生?所以我们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原因在此地。每天好像是做早晚课,其实没做,做的是形式、是样子,实质上没有。实质上诸位要真的做早晚课,你的功夫真正是突飞猛进,你的道业根基扎得坚固,你自己会感觉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不必问别人,自己能感觉得到。

  这个时代,大家都晓得有大灾难要降临,灾难怎么来的?人心反常。什么是常?五戒十善是常。违背五戒十善叫反常,反常就有凶灾,顺应就有吉福。这种道理佛经讲得很清楚,《感应篇》也讲得很透彻。佛经是古印度圣人所说的,《感应篇》是中国圣贤所讲的,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古老的预言来看待,这个预言是有理论依据的。吉凶祸福确实在一念之间,这一念看你怎么转变。如果还是继续造业,还是继续存心不善,那真的像佛所说的,业海茫茫,苦海无边,业海是你造作,苦海是你受报。过去生中虽然有一点余福,你很快就享尽了,何况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道惜福,所以你有多大的福报,你能享几天?

  印光大师一生教人惜福,无论遇到哪一个人,常常挂在口边,吃饭的时候吃得干干净净,一粒都不剩,都不糟蹋,惜福!自己吃饭要想到别人,天下还有多少遭难的人没有饭吃。穿衣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惜福,衣服破损了没有关系,可以补钉,只要洗得干净,只要能遮体、能保暖就好。世间苦难众生没有衣服穿的人还很多,念念能想着一切众生,而且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常常存这样的心,这善心。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不留意,真正修行人,一张纸都不糟蹋,物力艰难,虽然今天科技发达,也要顾忌到,不可以浪费。能节俭的,尽可能去节俭,你有余福就享受不尽;任情的糟蹋,你的福报不会多久就享尽,享尽之后还有寿命你也要死。为什么?福没有了,禄尽人亡。你有一百岁的寿命,可是你的福报六十岁就享光,那你六十岁就要死了。如果说你有六十岁的寿命,你一生惜福,六十岁的时候你的福报还没享尽,你的寿命延长,你必须把你这一生当中的福报要享尽。现在人,说老实话,所享受的是过去生中的余福,这一生当中他只享福,他不修福。

  这个道理,现在世间人没有人讲求,跟他说他也未必相信。学佛的人常常接触圣人的经教,对于这些理论、事实真相,听的机会比较多,为什么转不过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不信,佛菩萨所讲的未必是真的。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学佛的人,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学佛,因此虽然听清楚、听明白了,境界现前,还是随着境界流转,回不了头来。佛常讲「回头是岸」,他回不了头来,所以「算尽则死」。死了之后还有余殃,这个余殃是沦堕在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个恶道进去容易,出来困难。绝对不是说一死就了了,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如果真的说死了就了了,我们就不需要学佛;而事实真相,死了就不得了,这是真话。我说这句话在讲台上讲了几十年,死了就没救了,必须趁一口气还没断,回头都来得及。

  佛度众生,经论里面讲得好,六道里面,佛为什么示现在人间作佛,其余五道都不能够示现成佛?这是说明人道虽苦,容易回头。天道乐多苦少,很难觉悟,这就所谓是富贵学道难;三途太苦,没有情绪来学佛,所以佛度他们也困难。唯有人道苦多乐少,比较容易觉悟,容易接受佛的教诲。我们一定要了解人间的事实真相,人身难得而易失,六道里头得人身非常不容易,经论里面有很多比喻。佛法难闻,闻佛法最重要的,自己要有个真正好学之心,为什么?真正好学之心是自己能感,佛菩萨就有应。佛在经上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是真的。我们没有真心学,佛菩萨不来,你以妄心学佛,虚情假意学佛,不能跟佛菩萨感应。跟谁感应?妖魔鬼怪感应,妖魔鬼怪变成佛菩萨的形像来诱惑你,假佛不是真佛。真心则感应真佛,妄心则感应的是假佛。

  这个时代人都是虚情假意,所以感应示现的佛菩萨都是魔王波旬变现的。《楞严经》上讲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个邪师也披上袈裟,也现的出家比丘相,他是什么人?妖魔鬼怪。他教你造业,送你到三途去,他干的是这个事情。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楞严经》上讲五十种阴魔,诸位念念就知道。魔的境界,我们凡夫决定不能够认识那是魔境,绝大多数都把那个境界当作佛境界,认为那是真佛。你不读《楞严》你不晓得这些事情。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将来是要消灭的,第一部消灭的就是《楞严经》。为什么头一部消灭的是《楞严》?我过去跟李炳老学讲经,主修的就是《楞严经》,我在这个经上有深深的体会。这个经如果留在世间,魔不得其便,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魔来讲是最大的障碍。我们有什么能力辨别什么是佛、什么是魔?《楞严》是标准。

  我过去讲《楞严经》,我说《楞严经》是照妖镜,《楞严经》没有了,《楞严经》灭掉了,魔就方便。你不认识他,你决定把他当作佛菩萨,跟他修学,将来都入三恶道,都变成了魔子魔孙。所以《楞严经》先灭,《法灭尽经》里头佛说的,《无量寿经》最后灭。所有佛法灭尽,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还能救度无量众生往生净土。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道理,一息尚存,回头还来得及;等到死的时候来不及了,死的时候你回不了头。何况人在临命终的时候,几个人头脑清醒,你能保得住吗?你走的时候头脑清楚吗?头脑不清楚就不能往生。头脑清楚,临终最后一念「阿弥陀佛」,还能往生。你有没有把握,保证你死的时候头脑清楚?如果你没有这个信心,现在要努力,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为自己来生着想,这是聪明人,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十八集)  1999/6/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8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从第三句到第九句是一段,这一段是总说造作恶业的果报。文字虽然不多,含义非常的深广,以后有很长一段文字,给我们说明世人造恶的状况,可以说都是这六句的批注。这些事情在古今中外,实在讲说之不尽,而且仍然是天天在造,不知道回头,不知道觉悟。人生在世间短短数十年,弹指就过去了。我在年轻的时候,二十二岁到台湾,这一转眼就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我们同时在一块读书的朋友、工作的朋友、学道的朋友,三分之二都已经过世。所以人生这么短促。可是知道人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人死了以后日子可长得很!世出世间圣贤都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太多、太详细、太丰富了。作善有善报,死了以后有好去处,最低限度,天上人间的福报,还能够继续的享受。人间福报短促,我们知道,天上的福报那就长了,但是要晓得,再长还是有限。所以真正聪明智慧的人,没有一个不希求出离三界。不要说出离三界,人天福有人天福业的修法,为什么要造恶?为什么要念恶、要想恶?我们要断恶修善,把念头思想里面的恶拔除掉,然后你的行为自然就善,这个善不是造作的,是从内心里头自自然然流出来的。我们都是学佛的同学,佛在经里面,祖师在语录里面,告诉我们很多。

  这桩事情个人修个人得,所谓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别人修我得不到。我们在楞严会上,阿难尊者就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以为世尊是他的堂兄,自己在修持上可以马虎一点,到时候可以沾到堂兄的光。结果遭摩登伽女之难,这才真正觉悟,佛所修的他得不到,一定要靠自己修持。功德如是,福德又何尝不如是?这些理事我们都要想清楚、想明白。福报我们可以沾别人一点光,但是那要缘分,缘要具足。像我们现在在人道,我们同时同处生在人道,过去生中有这个缘分,他有财富,我没有,他可以帮我一点忙,我可以沾他一点光。如果我们生在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年代,人家想帮忙也帮不上。这些事情为什么不多想想?所以人在世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与人为善。他是恶人,我也要以善心待他,也要以善行对待他,久而久之,恶人也会被感化向善。恶人不能回头,是我们感化的力量不够,我们自己要生惭愧心,要生忏悔心,「我做得不好,没有能够帮助他回头」。看他造恶、看他堕落,大慈悲心就从这个地方生起来,这是佛在经上讲的佛法因缘生。

  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示现在人间,他为什么来示现?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就是缘生,感应都是缘。正因为如此,佛法是缘生,凡是缘生之法皆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佛清楚、菩萨明白,所以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全心全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他不着相。世尊在《金刚经》上教诲须菩提尊者,度化众生必须要注意到的,也是教我们。那是佛教菩萨示现在六道、在九法界,一定要守住一个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才叫真菩萨。不取于相就是外不着相,如如不动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才有能力应化示现。如果外着相,内动心,你造业了,造业哪有不受报的道理?你说我为佛菩萨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你着相,你动心,还是业报。如果在这里面着的是不善的相,动的是不善的心,起贪瞋痴慢、嫉妒、障碍,说实在话,果报都在地狱。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动过这些念头?如果有这个念头,赶紧忏悔。

  我们细心观察,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见到许多出家人,他临命终的时候、走的时候所现的那些相,我们有亲眼看见,有亲耳听到,是什么现象?今天我们自己是出家人,我们将来死的时候怎么死法?是不是也胡里胡涂死去?是不是也是病重,人事不省的时候走了?临命终时,或在病重的时候,人事不省,家亲眷属都不认识,那是决定往三恶道去了。人天两道,神智都很清楚。我们在这个世间跟人家争什么?跟别人要争名闻利养,你就准备往三恶道。如果真的要想到极乐世界,人我是非、贪瞋痴慢要彻底放下。弘法利生真正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以一片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处事待人接物。这一生别人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陷害我们,我们对这些人由衷的感激、感恩。感什么恩?消我们的业障,过去这一生所造的罪业,这就报掉了。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有一丝毫怨恨之心,有一丝毫怨恨之心,不但你的业障没消掉,又增长了。你看看这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迷悟,这一念就是祸福、就是吉凶。要知道世间一切法,佛经里面常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梦幻泡影,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别人要的,欢欢喜喜的供养,欢欢喜喜的布施。不但是身外之物,要我们的身命,我们也欢喜布施给他,那个欢喜布施心,就得无量无边的福报。

  佛在经典上所说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句是假话,依照佛法修学决定得利益,我们为什么不相信?为什么不肯做?有一个同修跟我说了一桩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他早年作梦梦到观世音菩萨。他是梦在遇到一个非常险难之处,好像在一个小岛,四面都是海,风浪很急,这个命真是在剎那之间。这个时候他看到观音菩萨,跪在地下求观音菩萨救他。观音菩萨没有说话,用手指一指,往下指,叫他往下跳。他说不行,下面是大海,我跳下去不就死了吗?观音菩萨又指一指。他相信,观音菩萨叫我跳我就跳下去。结果跳下去之后,在观音菩萨手上。你不肯听话那就没救了。跳下去之后,没想到观音菩萨用手托起来,托他之后把他送到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很好的地方。他落到地面之后观音菩萨不见了,看到那个地方正在那里建大楼,环境确实是好。做了这么一个梦。

  所以一定要相信佛菩萨,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教我们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就是放下,一定有好处。处事待人接物要和睦,要把一切众生看作是诸佛菩萨。好心对待我们的人,我们感恩,蒙他的照顾;恶意对待我们的人,我们也感恩,他消除我们的业障。哪一个不是善知识?哪一个不是佛菩萨?围绕我们周边的都是善知识,都是佛菩萨,这叫修行。使我们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诚敬、感恩之中,生命多么充实。世间人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实在讲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世间人只有这个概念,实质他不懂。可是世出世间圣贤人懂得、明了,他们自己做到。我们没有留意,没有细心观察,这也可能是这些圣贤人去我们的年代太久远,我们疏忽了。如果细心去读他们的书,细心去体会,不难明了,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我们展开《感应篇》,尤其是《汇编》,里面的说理清楚。我在早年劝导图书馆的同修,把这篇文章当作戒律来读,每天要读一遍,持戒念佛,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我们纵然一天到晚念佛,像蕅益大师所说的,念到雨打不湿,念到如铜墙铁壁似的,如果恶念、恶行不能改过来,还是枉然!这是祖师大德们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我们对这些话时时刻刻记在心中,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决定有好果报。违背佛菩萨的教诲,违背古圣先贤的教诲,果报决定不是好的。昨天我香港讲经,回到新加坡来,有几位同学从欧洲回来告诉我,欧洲现在社会混乱,人心惶惶,气氛磁场很不好。那边学佛的人少,明了古圣先贤教诲的人少。我们听到之后就应当想到,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尽我们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应该的。绝不可以说那边人有灾难,与我们不相关,这个观念就错了。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要以平等慈悲心来对待。见到人有难跟自己有难没有什么差别,纵然力量我们达不到,要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好心。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十九集)  1999/6/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9

  各位同学,大家好。请继续看《感应篇》的第十句: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这一句是说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一举一动、起心动念都有鬼神看到。鬼神当中还有专门鉴察世人善恶的,你的心善、行善他有记录,心恶、行恶也有记录。换句话说,天地鬼神那边有我们一生起心动念、一切造作的完整档案,比我们世间人,警察局、调查局,记录得还要清楚。如果我们明了这个事实真相,畏心,怖畏之心自然就生起来了,对于自己的心行一定会检点。『三台北斗』,这是说了四尊神明,在中国民间道教供奉的,上台管人的生死,中台管人的福报,下台管人的禄命。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下台是管财富,中台管的是社会的地位,上台管的是命运,一个人生死寿夭、富贵穷通都有鬼神在掌管。

  这些人,我们要问,他有没有权力主宰我们生死祸福?说实在话他们没有权力主宰,但是他们管辖这些事情。吉凶祸福是我们自己定的,他们来执行。就如同我们世间,像类似警察局、调查局这些机构,人要行善,他们呈报上去奖励,人造恶,他们报上去执行惩罚,他们是个鉴察执行的单位,所以并不是主宰。真正的主宰是我们自己,所以命运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纵然造作一些罪过,前面曾经说过,只要你知过能改,天地神明不会惩罚忏悔改过之人。至于佛菩萨更加慈悲,对于造恶堕落恶道众生,依旧是以慈悲心看待,那是圣人。鬼神还是凡夫,情执没有放下,看人行善他欢喜,见到人造恶他厌恶、他讨厌,他是凡夫。我们今天也是凡夫,以我们自己心情去度量这些天地鬼神,也能够略知一二。

  北斗星君,在道教还有南斗星君,南斗主人生,北斗主人死,主就是主管。人到人道里面来投生,南斗星君他来记录,这些数据留在他那里。人到寿终死亡的时候也有记录,北斗管这些事情。世俗里头说,如果人有祈求于神明,应当要向北斗。这些天地鬼神常常轮流降临在世间,他们的降临是有一定日期的,大概每逢两个月会来一次,或者来两次,几乎都是有一定的,好像他们的巡察,什么时候到某个地区去巡察。两个月来一次,这是用中国过去的甲子,六十是一周甲子,所以每两个月至少他们会来一次。《业报因缘经》上说,七星之气常常结为一星,在人头顶上,去头三寸。我们中国古时候的谚语讲,「举头三尺有神明」,经上讲不是三尺,是三寸。一个人心地善良,行为善良,这个人头顶上有光,光的大小不一样,色彩不一样,人见不到,鬼神见到。现在有一些修禅定的人能见到,心地清净到某一个程度也能见到。还有像一些练气功的,气功也是修定的一种,他也能见到。光的颜色最好是金色的,其次是黄色的,最不好的是灰色的、黑色的,到黑色的气,人的寿命差不多也就将要尽了。他们叫气,在佛法里面叫光。由此可知,人不能不修善。

  我常说,人生实在苦短。我从香港回来,想一想第一次到香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去香港,我在那边住了四个月,讲《楞严经》。当时邀请我的圣怀法师、谢道莲居士,圣怀法师现在还在,谢居士已经走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往生。许多当时在一起共修的同学们,一大半都不在了,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过去他们居住的都是上等高贵的住宅区,我都去过,现在大楼还在,主人换了,使我们深深感触到无常。自己也一年比一年衰老了,我初到台湾的时候,我们同学差不多将近两百多人,现在剩下来大概五十个都不到,人到这种情形感触就深了!

  佛说得好,「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为什么我们还造业?迷惑。对于这些道理,虽然我们常常读书、读经,研教、听经,总敌不住世间的诱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敌不过,敌不过就造业。这个业是跟着你走的,你造作善业,你有善报;你造作的恶业,那就有恶报。善恶报应不是鬼神加给我们,也不是佛菩萨,也不是上帝、阎罗王给我们的,一切吉凶祸福全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只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了解事实真相,心才平静,纵然遭遇一切灾祸也不会怨天尤人,受到别人的侮辱、陷害也不会埋怨于人,知道什么?知道这是因果报应,果报。我过去不得罪人,今天别人就不会得罪我;我过去没有陷害人,今天别人怎么会陷害我?我们受人侮辱、受人毁谤、受人陷害,都是自己造的,自己应当要承受,欢欢喜喜的承受,这笔帐就了了。欠命要还命,欠债要还钱,果报通三世,哪里能够逃得过?你就是成佛了,成佛到六道里面示现度化众生,也不能逃过先世的业报。我们在书本里面读过,孔老夫子在陈绝粮,释迦牟尼佛有三个月马麦之报。佛在经上跟大家说过,前世的业因,这个时候缘成熟了,成佛都没有办法逃过果报。

  宗门里面野狐禅的公案,很多同修都熟悉,唐朝百丈禅师的故事。百丈大师每天讲经,有一个老人天天来听经,住在后山,到讲经的时候他就来了,一般人不认识,百丈大师知道他不是人,我们俗话讲他是狐仙。有一天,这个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说明他自己堕落的经过。他前世是一位法师,讲经说法的法师,听众向他发问,他答复错了,答错了背因果,堕落狐狸身已经有五百多年,现在没有办法脱离畜生道,求百丈大师帮助他。百丈大师说可以,明天讲经的时候,你出来发问,你把过去那个听众问你的话,你照样提出来问我。到第二天他们两个就表演,这个老狐狸精就提出来,请教大师,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这个意思就是说,真正修行证道、证果的人,证究竟圆满的果是佛陀,佛陀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答复,「不昧因果」。从前这个法师答复人,「不落因果」,就错一个字,他把它改正过来,不昧因果。不昧是什么?果报要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昧,不是没有因果。世间圣人孔老夫子在陈绝粮是前世的果报,释迦牟尼佛托钵没得吃,遇到饥荒,人家把喂马的,马吃的这些东西拿来供养佛,佛也接受。前世造的不善因,这一生还是要受果报,他清楚、他明白。

  所以修行人接受任何逆缘、恶人,知道,很清楚,还命的应该还命,还债的应当还债,欢欢喜喜还了之后就清楚了。安世高的传记里面,我们看到那是个修行证果的人,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前生他是误杀别人,这一生当中也会有两次被人误杀,这个传记里头都写得很清楚。因此我们才完全肯定,人在世间,若是说占人家的便宜,没这回事情;你要是吃亏了,也没这个事情。你这一生占人便宜,来生还人家;这一生吃亏,来生有福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天地鬼神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造作罪业一定是折福损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记载,这些事情很多很多。现前这些果报,可以说是更明显,我们没有能觉察出来,是我们太粗心、太大意。只要头脑冷静一点,细心观察我们周边,因果报应清清楚楚、历历分明。然后你就证明,佛的经典、古圣先贤的教诲一点都不错。我们疏忽,那只是自欺欺人,过去李老师常说,「人要往远处看」。什么叫远处?来生是远处。这一生是近处,看这一生你看得太近了。你要往来生看,往后生看,你就晓得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对自己有利,怎么做对自己有害。现在人几个人懂得利害?希望我们大家珍惜这段因缘,认真努力来修学。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集)  1999/6/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0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文字虽然不多,总共只有一千多字,在《汇编》里面,将这篇文分为一百二十四个小段,有些段落只有一句、两句,最后一段比较长,有好几句。以后我们再印这个本子,不妨就依《汇编》的段落把它分出来,这个样子读诵、讲解都非常方便。今天我们看第十一段: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现代的年轻人,不但是年轻人,中年人也都包括在其中,听到这些话,总以为是迷信,用迷信两个字就把这些事实否定掉了。而他的果报不堪设想,在明眼人的眼里,是非常值得惋惜的一桩事情。古圣先贤累积千万年的经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它的历史很短,还不足三百年。而科学技术现在还在不断的发展,空间的维次他们是证实了,但是不能突破。假设科技再向前迈进,有一天有能力突破空间维次,这些鬼神的状况、六道的状况就可以能见到了。现在在西方,我在美国、加拿大住的时间长,那边的人盛行催眠术,用催眠的方式,叫受催眠的人说出他的前生,他的过去生。这些资料相当丰富,出版物也愈来愈多,他们证明确实有六道轮回的存在,有六道轮回的事实。可是这些事情,对于鬼神对人间的鉴察,催眠术是达不到,也没有办法明了这些事实真相。从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教诲当中,我们知道,人生在世起心动念点点滴滴都有鬼神在那里看。

  『三尸神』,我们佛法里面,讲有同生、同名这两个神,常住在人的肩膀上,我们左右两个肩膀,这两个神常住肩膀,不会离开的。「三尸神」是住在我们内脏里面,这个很不可思议。可是你们曾经看过,从美国带回来的《古老的预言》,《古老的预言》里面有一个人,他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帮人看病。那个病人不在面前也没有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他几十里、几百里都没有关系,只要告诉他姓名、他住的地址,他就能够去看病。他到哪里看?他到他五脏六腑里面去看,他能够跑到人内脏里面,看到你的心肝脾肺哪个地方不正常,他说出来,旁边有人给他记录,那个录像带你们都看过。三尸神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我们从批注里面看,这三尸神好像是姊妹三个。『在人身中』,上尸神在人头里面,他能够叫人胡思乱想,能够叫人眼昏,头发脱落。中尸神住在人肠胃里面,他叫你好吃,叫你健忘,叫你做坏事。下尸神住在人脚里面,也是叫你好色、好贪、好杀。三尸神希望你早一天死,死了之后,他们就变成鬼,这三个神就变成鬼,鬼再受这人家祭祀血食。所以说一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什么人对你最清楚?三尸神,三尸神是非常清楚。

  「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一个甲子有一个庚申,中国古代记年月日都是用甲子。你们现在算命排八字就晓得,年用甲子排,六十年一甲子;月也用甲子排,两个月一个甲子。所以六十天当中有一个庚申日,这一天三尸神就去告状去。『上诣天曹』,「天曹」多半是指四王天跟忉利天,到四王天、忉利天那里去报告。诸位要晓得,这桩事情不管你信不信,不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不信则无,圣贤人给我们讲这些话,不就是找我们麻烦,那怎么能对得起人?不信也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造作一切罪业还没有得到恶报,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你造的福太大了,这一生当中造作的罪业,当然是折福,折福之后你还有余福,还有多余的,你还在享福,是这么个道理。如果你这一生明白这个道理,断恶修善,你的福报更殊胜,生生世世都享不尽,这都是实在话。所以人为什么要造罪业?

  古人也有一个说法,说三尸神就是一个人的魂魄,我们常讲三魂七魄,是中国人古老的讲法。道家有道家的说法,「因魄有精,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它是这个讲法,讲魂魄的来源。所以他们说圣人对于一切境界,他不用妄心,就是妄想心,不用妄想心,而用真心。什么叫真心?没有妄念的那个心就叫真心。用这个心对外面境界这是纯善,谁会用这种心?说实在话只有佛菩萨、真正觉悟的人。《清静经》里面讲,「人神好清」,而我们的妄想心把这个清净扰乱了,烦恼扰乱了。心本来是清净的,欲望把这个清净心动摇,所以你的心不清不净,不清不净的心是凡夫。由此可知,我们要想恢复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自性,清净心就是真心。恢复到清净心,能够以清净心处事待人接物,这个人就是佛菩萨。我们从经典里面要体会这一层的意思,学佛最高的目的就是转凡成圣。这佛家常讲,佛的教学教人三个转变,第一个转恶为善,第二个转迷为悟,第三个转凡为圣,你要晓得从哪里转起。我们的心本来是真诚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觉悟的、是慈悲的,现在这五条全都没有了,现在变成虚伪、变成染污、变成骄慢、变成愚痴、变成自私自利。我们想想是不是这样?自己如是,再看看周边别人也如是,所以这个世间会有劫难,会有天灾人祸。

  我们今天生在这个大灾难的边缘,说不定很快就遭遇到,怎么样来挽救?怎么样能够避免?趋吉避凶这个观念,古今中外一切众生人人皆有,人人皆知,但是怎么趋吉避凶不知道。这个地方有灾难不好,我们另外找个地方去移民行不行?不见得。谚语所谓「在劫难逃」,你在这劫数之中,你逃到哪个地方都没有用,你还是要受这个劫难,这是一定的道理,这是真理。那要怎样才能够避免过?一定从心地里面做个转变,这是正确的。这个地区遭难,你还能够避免,这是佛家讲的共业当中有别业,别业是不共业。所以我们如何恢复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我说这五句,只要一句恢复,其它的四句统统都恢复。一条就具足其它的四条,任何一条都圆满具足其它的四条,《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从这个地方做个转变。一定要断,要放下,从根本上下手,把爱欲放下,把嗜欲放下,嗜欲是嗜好,心里面所喜欢的,远离名闻利养,远离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个样子才能消灾免难。如果你的爱欲、嗜欲不能放下,这个世间无论你躲避到什么地方,你都逃不过劫难。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佛经常说,「以智慧剑破烦恼贼,以智慧刀裂烦恼网,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这是佛在大小乘经论里头常说的,尤其是许多大乘经论,佛说得很多。在《华严经》里面,佛教我们如何转变,说到转变,道理、方法之多,确实无过于《华严》,经文分量大,所以说得很详细。不断的重复,让我们有机会长时间的熏修,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学佛这么久了,为什么得不到效果?实在说熏习的时间不够,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我们的意念太恶,纵然我们的口善、行善,意不善。意不善,那个行善、口善都不踏实,所以功夫不得力,劫难不能避免,道理在此地。必须做一个真实转变,真实转变里面,关键的所在是深入经藏。深入经藏又谈何容易?今天大家不读古书,不但不读古书,不愿意读书,看到书就厌倦,这怎么行?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可以尽量利用现前的工具,录像带、录音带。

  诸位想想,过去的古人,几千年前、几万年前,为什么把他们重要的这些文献刻在石头上?我们现在明了,过去科技也有这样发达,可能比我们现在发达得更高,一个大毁灭全就完了,唯有石头存在。我们现在科技这些东西,你们常常讲到VCD、CD可以保存两百年,真能保存两百年吗?哪一天我们这个世间电力完全没有了,这些东西全都不存在了!所以它不如书本,书本可以保存。可是书本保存也有限度,将来书的纸张会变成灰,几百年之后纸张变成灰,书也没有了。所以你看看中国那些老祖宗,把佛经刻在石头上,可以永久传下去。我们到北京房山去看看石经,这个才是真正的智慧,东西才能真正永久保存。科技会毁灭的,我们能够体验到什么叫真实智慧,现在有这些工具,要尽快的去利用。不要想着没有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可以保存两百年,今天不听,明天听,明天没有时间听,后天还有时间,慢慢来。到后天命没有了你还听个什么?所以要懂得这些道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一集)  1999/6/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1

  各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三尸神」,说明了任何一个众生,不仅是人类,包括畜生、饿鬼、地狱统统都在内,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有天地神明鉴察。现代人把这桩事情看作迷信,完全置之不理,而还有一些人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说这些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些观念、言论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明无论你是相信或者是不相信,事实决定存在,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古时候人,尤其是读书人,读书明理,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都能够深信不疑。佛法的教诲更是高明,佛菩萨教导,不但教我们要相信,还教我们证明,所谓是信解行证,佛让我们证实这个道理,证实这些事实真相,这叫证果。这种教学的方法确实是合情、合理、合法,是一个真实究竟圆满的教学。

  而佛家讲六道轮回这些理论,细说是十二因缘,略说是惑业苦,迷惑、造业、受报。六道里面众生永远是这个力量在支配,永远是这个力量,这个业力,在主宰轮回。我们要想脱离六道轮回,唯一的方法,不造业、不迷惑,不迷惑才不造业,所以破迷开悟这就非常重要。为什么造业?迷,迷是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不觉悟。唯识家讲惑包括智相、相续相,这个智不是智慧,这个智是分别,佛法里面常讲的世智辩聪,不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从戒、定里面生的,所以我们晓得,心不清净、心不定,就没有智慧。

  世间有许多高等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他们比一般人智慧高出很多倍,在佛法里面说他们有没有智慧?没有,他们的智慧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佛法讲智慧的标准是清净心,清净心的标准是要离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没有断,你的心就不清净。断了见思烦恼,佛承认你智慧开了,小智慧,不是大智慧。在无上正等正觉你算是正觉,正觉是什么地位?阿罗汉、辟支佛。经上常讲你得漏尽通,什么叫漏尽通?漏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尽了,你得漏尽通,这个时候才是正觉。如果不是这种状况,那个觉就不正,佛法里面讲邪知邪见。邪知邪见不是侮辱人的、不是轻视人的,而是说明这个事实真相。邪在哪里?你有我执,在《金刚经》上讲的,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的知见就不正,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知道了,自己就晓得自己现前是什么身分,自己现前在整个佛法修学过程当中,我们现在是站在什么地位,你才会精进,你才会发愤。如果不知道自己站在什么地位,以为自己很高,经论上常讲得少为足,得了小小一点轻安,小小一点聪明,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把你的道业障碍住了,你这一生没有成就的指望。

  佛法的修学最重要是解门,解了之后,行,功夫才得力。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很努力认真修行,为什么一生功夫都不得力,到老死的时候胡里胡涂的死去,我们看得太多,听得更多,应当要有警觉。也有一些一生从来没有听过经的,不认识字,什么都不会,他学会一句阿弥陀佛,他念到最后也能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是什么一回事情?告诉你,那种人有真智慧,他是什么?他信心清净,《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从前李老师常讲这种人是愚人,愚不可及,他那种愚笨我们比不上他。为什么?他头脑里头清净,没有胡思乱想,他一切万缘真放下,他无需要再念经,无需要再学东西,一句佛号他就能成无上道,谁能比得上他!

  世法、佛法都讲求,上根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最好度,一个是上上根人,一个是下下根人。上上根人有智慧,心清净,一说就通达、就明了;下下根人虽然愚痴,他没有妄想,他人老实,教他什么,他一句话说到底。这两种人只要遇到佛法决定成就。最难的是当中这一截,所谓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自己跟自己做障碍,就犯下了大错。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就是以这一部分为对象的,这一部分是最难教的,《地藏经》上讲「刚强难化」。世尊对上上根跟下愚之人,讲经说法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哪里要讲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苦口婆心是度我们这些人的。所以中等根性是最麻烦的事情,很不容易得度,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有智慧,哪里晓得真是迷惑,迷惑就造业。

  实在讲佛祖示现最好的榜样,我们没有看出来,没觉悟。我常常在讲席当中跟大家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学佛要学释迦牟尼佛,他的生活、他的言行就是我们的榜样。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道场,释迦牟尼佛一生过着托钵的生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一丝毫不沾染,这个心才能够清净。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万缘放下,我们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学。世尊去我们的年代太久,将近三千年。印光大师是近代人,清朝末年时候的人,他老人家的示现,换句话说,是我们近代人的好榜样,我们要懂得。近代出家人犯些什么毛病,我们有没有认真去反省、认真去思惟?为什么印光大师一生不收出家徒弟?我们看看现代这一代的出家人,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受徒弟之累。他给我们做这个了不起的示现,一生不做住持,不传戒,不传戒是不背因果,传戒容易,持戒难。他没有受戒犯罪,这一重罪,如果受了戒再犯罪,双重罪,怎么能忍心再给他把罪加重?我们在这几十年当中,海内、海外各个地方,我们看到许多道场,老和尚还没死,徒弟就争庙产,钩心斗角。老和尚病重了,没有人照顾,忙着争财产,这种罪业多重!印祖清楚、印祖明了,示现榜样给我们看,一生只收学生,不收徒弟,有大道理在。

  我学佛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做居士的时候,李炳老就叫我学印光大师,我一生确实循着大师的典型去学习。我这一生没建道场,也没有收徒众,你们「悟」字辈出家的,你们自己都晓得,是韩馆长收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法名是韩馆长起的;只有一个例外,悟道他一个例外,他是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出家的。凡是在图书馆出家,都是馆长剃度的。馆长走了之后,图书馆有了变故,当然你们跟我们这么多年,在一块同修,我有义务照顾大家。但是我奉劝你们,包括大陆来的这些同学们,我真诚的劝告大家,学印光大师决定正确,决定有成就。

  我修学那个时代非常艰苦,出家之后所有的道场、寺院都不收容,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坚持要学教,而一般寺院道场坚持的是要做经忏佛事,我坚持不肯干。不肯干,只有我走路,总不能让他们走路,所以我就被逼着走投无路。遇到韩馆长帮助我,成就我三十年讲台,我一生感激她,那也是佛菩萨来护法的。她帮助我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一生感恩,韩馆长确实真护法。今年她老人家往生两周年,我们做两周年纪念佛事。三时系念纪念佛事的时候,有同修看到她,她带了几个比丘尼坐在第一排,悟道在台上做三时系念。常常有人看到,念念依旧护持这个道场,没有离开,图书馆同修都到此地来了,当然她有责任、她有义务,她发心护持到底,我们在此地每个人对她都感激。

  今天上午本来是有一个半小时讲《华严经》,正好悟正从台北来,他的弟弟最近念佛往生,瑞相非常稀有,我叫他给我做一个报告,详细说明。我讲经停止,就在讲堂里头录像,把这个录像带向全世界流通。他的弟弟只念佛六个月就往生,你听听看人家是怎么念的,怎么修的,怎么成功的,这是现代人修学的好榜样,现代往生录里最殊胜的一章,值得所有念佛人向他学习。他讲完之后我会有个简短的讲评,会把这个带子分送给大家。好,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二集)  1999/6/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2

  各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十二句: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这八个字就是一段。这篇文字一开始就给我们说明业因果报的原理,接着就给我们说这些事实真相,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因决定免不了恶报,再紧接着就是天地鬼神的鉴察。这桩事情古人多半能够相信。而现代人认为这是迷信,把这桩事情统统都疏忽掉了,所以才会感应得巨大的灾祸。有很多人认为,有许多是自然的灾害,不是人为的,这种想法、说法决定是错误的。他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息息相关、都是关联的。这个道理,佛经论里面讲得多、讲得详细,如果我们不能够深入经藏,对于这些理事就很难体会得到,再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自然就造很重的恶业,造这些恶业自己不知道。自己如果知道自己在造业,这个人就开悟,佛家讲觉悟了。觉悟就能回头,觉悟就能得救,回头是岸,就能够超越一切灾难,就能够脱离六道十法界,他就作佛、作菩萨去了。可是这种根性的人,在世间真正是凤毛麟角,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人。佛在经上讲的,这个人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才会有这个现象。

  大多数人不觉,佛菩萨对于这些人并不舍弃,慈悲到了极处,依旧示现在众生界、在六道,以种种方便启发众生的觉性,一时、一生做不到,可以用多生多劫。我们今天在这一生当中能够省悟,又何尝不是佛菩萨多生多劫的启示,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正说明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可是在我们没有领悟之前,没有回头之前,苦海茫茫,业报不可思议,有谁知道?眼前我们也看到很大的灾难,这些灾难从哪里来的?业力造成的。谁的业力?真正契入佛法的人知道,自己的业力。为什么众生不能向善?我们再把范围缩小,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同修不能好好的修行,不能够如理如法的修行?我自己没做好,我不是一个好样子,责任我要承当,不能够推卸给别人。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就是自度度他。确实做很好的榜样,众生还不能够感悟,那是他的业障深重,我们还继续不断努力帮助他。就像经上讲的用种种方便,长时间的帮助他,总有一天他明白,他回头了,那我们教化的功德是有结果的,决定不是白费。

  《感应篇》在这里面,讲这些鬼神鉴察人间说了三段,第一段讲天神,第二段讲三尸神,三尸神是我们佛门讲的识神,神识。今天我们看这两句是『灶神』,「灶神」是鉴察一个人家的,就是家庭,鉴察一个家庭。前面讲的天神、三尸神是鉴察我们个人,这是鉴察家庭,你这一家行善、行恶他都清楚。在中国过去民间每一家都供养灶神,年岁大一点的人记忆应该很深刻。在过去中国一般家庭厨房里面都烧灶,不是像现代化用电器,烧灶,建灶的时候就给灶神留了一个位置,留个小龛,里面供养灶神。灶神龛的旁边还有一副对联,我还记得,上联叫「上天做好事」,下联是「下地保平安」。习俗是腊月二十四灶神就升天,去报告你这一家人这一年所造的善恶。现在人说这是迷信,每一家也不供灶神,不供灶神,灶神还管不管你家里?依旧照管,绝对不是说你不供他就不管,他照管。所以从天地鬼神的鉴察,我们了解一个事实真相,吉凶祸福都有预兆、有预警,预先来警告你。这个预警,在我们现前环境里面太多了,只要你头脑冷静,细心观察,几乎我们六根所接触的,无一不是预警。这个预警很不好、很不利,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大转变。

  我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那个时候我感觉得已经太晚了。我一接触佛法,章嘉大师就把这些事情教给我,我能相信,我能接受,我能够依教奉行。老师的教诲句句都是真实的,所以我感恩,一辈子生活在感恩之中。我帮助别人,我教导别人,也是过去老师教我这种心态,真诚、清净、平等,没有分别,对世间一切人事物没有需求。尤其现在年岁大了,晚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要依照业报,我早就走了,离开这个世间。这也是给诸位做了一个样子,诸位看看我这个样子,你应该有所启示。我这一生没有寿命、没有福报,这佛法里面讲的,前世大概是修慧不修福,幸亏有一点智能,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众生结了一些善缘,所以遇到都是很好的善知识。本身就一个条件,我跟诸位也讲过好多遍,好学,我肯学,欢喜亲近善知识,欢喜读善书,这是我本身具足的条件。没有福报,现在大家看到我有一点福报,上个月裕民法师到这儿来看我,那个法师会算命,他给我算,他说法师,你走老运,你现在心想事成,做什么都顺利、都成就,寿命也延长了。都没有求,我没有求福,也没有求寿。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讲经教学,看到学生当中有命薄的人、短命的人、没有福的人,李老师特别劝导他们发心弘法利生,老师说,「弘法利生是世间第一大福。」我也是他劝导我,我才走上这条路,真有效果!

  但是一定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发心为佛菩萨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有福,佛菩萨需要你服务,自然得到诸佛护念,天龙善神拥护,你不要去找他,他自然就来了。绝不要自己用心机,要想做什么、做什么,那就错了,那就决定造业。造业是减损自己的福报,这是说你过去生中修积的福报减损了。《了凡四训》、《感应篇》里面说这么多话,实在讲只是说一桩事情,「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都是你自己定的。说明世出世法就是一个大的因缘果报,你明白这个道理,你种善因,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你的果报就殊胜。学佛,佛就是我们的典型,佛就是我们的模范,佛的心清净、平等、真诚,佛对于一切众生慈悲爱护,照顾无微不至,真诚恭敬对人、对事、对物。我们要细心观察,要知道怎样去学习。佛不但是言教,佛有身教,佛教给我们的都是尽善尽美。所以契入佛的境界,我们的活动空间就大,活动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你所想的、所考虑的,绝对不是一个小圈圈,绝对不是一个世界,而是无量无边诸佛剎土。这个胸襟多大,正所谓是量大福大,所以佛的福慧圆满,没有不能够包容的。我们今天说一个道场,几个出家人住在一起,彼此互相不能够兼容,他还有什么福报?他那个福报可怜,太小了,享尽了,三途去了。这些事理的真相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

  灶神真有,绝不是假有,不但有灶神,这一个家庭里面鬼神很多,门有门神。诸位要是念念《礼记》,你就晓得,原来是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里头都住的有鬼神。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人没有看见,鬼神看得很清楚。明朝《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文字是他的同乡记录的,全都是事实。这篇文字附印在《了凡四训》的后面,我们过去曾经讲过一遍,也讲得很详细,可以做参考。遇灶神不只俞净意一个人,我们在古时候古人的笔记里面看到很多,它这一篇写得最详细、写得最精彩,印光大师把它流通。读书人、修行人往往自己以为很善良,别人看起来你也很不错,每天都是做些善事,说好话,行善事。俞净意早年亦复如是,但是一生贫穷潦倒,自己以为自己都行善,没有做过什么恶,老天爷这个果报不公平。

  灶神很慈悲,灶神知道他是个读书人,来点化他,他能接受,他能反省,这才示现,告诉他,你的行为好像是善,你的念头太恶,意恶,你自己不能够反省。因为你的念头恶、意恶,你所行的善都不是实在的,都不是真的。所以天地鬼神鉴察,你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没有一桩是真的善事,全是敷衍,假的,做样子给人家看的,假善不是真善。灶神给他这一点他恍然大悟,他才真正晓得!人造作恶业不怕,怕的是不能回头,怕的是不能觉悟;肯回头、肯觉悟,都有救。个人如是,家庭也如是,社会、国家、世界都是一个道理。现在劫难现前,大家都知道,这个劫难有没有救?决定有救。从哪里救起?从人心救起,从自己心里面救起。自己的心必须要做一个大转变,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就得救。希望我们大家要认真、要努力,要改过自新,不但自己得度,也帮助了别人,这才是莫大功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三集)  1999/6/1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3

  各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十三句: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这两句是鬼神鉴察这一段的总结。昨天说到「灶神」,《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灶神给他说的几句话很值得我们警惕,他所犯的毛病,也正是我们现前自己所犯的毛病。自己犯的毛病自己确实不知道,总以为自己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都是对的,别人都是不对的,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这在佛法里面就是迷惑颠倒,佛经上说到严重的地方,一阐提,这就是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意思是没有善根,佛菩萨都不能救他,他不知道回头,不知道觉悟。这种原因要怎么样消除?我们冷静的去思惟,依旧还是要读书,不读圣贤书怎么可能觉悟?迷,说实在的话,就像泥坑一样,愈陷愈深,不容易出来。读圣贤书,天天亲近圣贤,长久熏习,慢慢就会觉悟。这是中国自古以来,老人为什么叫小孩要念圣贤书,要读佛经,道理在此地。俞净意能够回头,还是过去读古书的底子厚。今人跟他说这些话,他为什么不能回头?他没有这个底子,这是我们深深觉悟到的。

  灶神说他,「你的意恶太重,专务虚名。」说的话很多,那都不必讲,这两句话是重点,你所行的善做得很多,都不是真的,沽名钓誉。所以他说,「天地鬼神天天在鉴察,天天在看着你。你在鬼神面前的祷告,好像也很恳切,也有那么一点诚意,可是你处事待人接物与你在天神祷告并不相应。」天神慈悲,中国过去,这一般念书人都相信有玉皇大帝,这是其它宗教里面讲的上帝。他说上帝命令这些鉴察世间善恶的鬼神,到这儿来看你,看你多少年来没有做一桩真正的善事。你所做的善事是附和别人的,换句话说,别人不做,你绝不会主动去做。看你在私居独处的时候,看到你的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高己就是自己很高,瞧不起别人)、忆往期来念(想过去,希望将来)、恩仇报复念。他说你这些妄想杂念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不尽!这都是意恶。这种意恶固结在你心中,天地鬼神已经记录在档案里面很多了,你逃祸且不暇,你到哪里去求福?

  这几句话说了之后,俞净意这才是当头一棒把他打醒了。他跪在灶神面前(灶神是示现一个人身),他说你一定是神仙,你对我知道这么清楚。求他帮助,求他救援,他还有一念这个心。现在人听到这个绝不理会,也不会相信,你迷信。自己以为头脑是个科学头脑,世间人所不及,他怎么能接受?现在人改过难,太难!他有一念悔改之心,灶神来帮助他,教他从今而后,凡是贪念、淫念、客气念、妄想杂念,一概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

  前天你们听到悟正师报告他弟弟往生,他的修行过程没讲清楚,昨天补出来了,我还没听。可是他的父母告诉我,他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天难得说二、三句话,家人跟他打招呼说话,他都拒绝,「不要跟我说话」,用心专到这种程度。这就是他往生的秘诀,他心定了,他万缘真的放下。《弥陀经》上讲的时间比这个更短,你们大家都念得很熟,「若一日、二日到若七日」。有没有七天念佛成功的?有,《净土圣贤录》上有记载,《往生传》上也有记载。真肯回头,彻底放下,这个人就能成就,所以这个法门殊胜到极处。

  我常常劝诸位同学们,我们修行第一要存好心,心里面纯善无恶,恶念、恶事、恶人都不可以放在心上。专门看别人的善处,专门看别人的好处,我们这一生就生活在纯善无恶的环境当中。不要说其它的成就,你的心情多么愉快,多快乐!每天想别人的坏处,记别人的冤仇,你这一生生活在极恶劣的环境里面,你活得好痛苦,活得好辛苦。由此可知,苦乐都在自己一念之间,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是你自己的念头转变出来的。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不把念头转成佛念?念念念阿弥陀佛,念念念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虽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现前就生活在极乐世界。现前我们心情是生活在极乐世界,寿命终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万缘要放下。

  庞居士教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无事不是说我们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又把意思会错了。什么事情都照做,心里头决定没有牵挂。无事是讲心无事,不是说身无事,身没有妨碍,《华严》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什么东西是障碍?心里头念头是障碍。所以你看看,俞净意在传记里面说到,他言也善,行也善,意不善,所以那个行善、言善都不生效,都变成虚伪的,假的不是真的;如果是心善、意善,那是真善,这是善恶的根源。灶神勉励他先要存好心,存一个纯善之心,然后随分随力去做好事,你力量能做得到的尽量去做,做的时候要做得干干净净,绝不求果报。为了果报去行善,你的意已经不善,为什么?有条件的。无条件的善是真善,不求果报的善行,果报最殊胜。不求名,不求利养,什么都不求,全心全力的帮助别人,能够舍己为人。事情不管是难易、不管是大小,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的去做。真正力量做不到的,做不到的我们要有这个好心,所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念心就有感应,这一念心果然真纯,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来帮助你。换句话说,增加你的力量,使你的愿心能够圆满,你不是为自己,你是为众生,你是为佛法。

  我们晓得,我们自己过去生中没修福,这一生当中不知道惜福,不知道修福,而在糟蹋福报。可是目前我们这个生活还能过得去,诸佛菩萨慈悲,还常常给我们示警,来示现警惕我们,来示现勉励我们,我们从这个地方要增长信心。有一些护法菩萨,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来给我说要送土地给我、送房子给我、送钱给我,这都是诸佛菩萨加持的。我可以接受,但是接受了有什么用处?觉得没用,于是我都谢谢,谢绝了。这里头有个什么讯息,你们诸位能不能觉察到?有一个强烈的讯息,只要我们需要,助缘立刻就现前,这是提供我们强烈的一个讯息。今天我们真的有三百人、五百人真正修行,一个大道场立刻就现前,几百人住的地方、几千人住的地方,不要操一点心。这些讯息来告诉我们这桩事情,我们要不辜负佛菩萨,要不辜负这些护法的长者们,就要加功用行,认真努力。发心要帮助我们的人,都是诚心诚意,不是虚伪的,我们还要希求什么福报?没有必要了。我们一心一意为佛菩萨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只要坚持这个理念,认真努力去做这桩事情,决定不自欺、不欺人,一切助缘自然成就。

  那正是像俞净意回过头来之后,他能够依教奉行,他深深了解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所以「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生」,这两句话要紧,他能够改变他的命运就是这两句话。动,起心动念为众生、为佛法,为自己,一念不生,老实念佛。他活到八十八岁。生了四个儿子,死了三个,有一个从小就不见了,从他行善之后,这个儿子是不期而遇又找到了。他的小儿子是小的时候去玩,上人家的船上,结果船开走了,以后就被人家当作人口卖掉。还算不错,被一个太监买去了,这个太监也非常之好,太监没有儿子,买了几个小孩当作自己的儿子,将来养儿防老。以后俞净意做了官,功名也成就了,行善积德,把业报整个转过来了。就去拜见这个老太监,老太监叫他收养的几个年轻人跟他见面。他一见面,看到一个跟他的儿子面貌很像,但是很多年没有见面,就问他的名字,你是哪里人?这小孩就说出来,他马上就流眼泪。他说「你脚底下是不是有两个痣?」脱下来一看,果然没错,真的是他的儿子。这个太监就把这个小孩送给他。以后也读书,也成名了。他这个小孩也生了不少小孩,儿孙满堂。善有善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曾经详细讲解过,好像有录音带。

  在结论里面,这个人的过失的大小、轻重,都有鬼神在做记录,都有档案。诸位要晓得,阎罗王那里有我们详细的档案,四王天那里也有我们详细的档案,忉利天那个地方也有详细档案,这真的不是假的,绝不是吓人的。我们起心动念都在档案里头,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往哪里逃?你逃不掉的。所以从前念书人相信这些事情,起心动念他会收敛;现在人,真的是迷惑颠倒,胡作妄为,不知道果报的恐怖,不知道起心动念之可怕。大的恶『夺纪』,「夺纪」是减寿,纪是十二年,你的寿命减少十二岁。可是你修善积德,增纪,增一纪就是你的寿命增加十二岁,增二纪那就增加二十四岁,这个我们在古书里头常常看到。小恶『则夺算』,「算」也是减损你的福报,减损你的寿命。从这一段话里面我们就晓得,一个人一生、一身、一心、一家、一个地区,都有天地鬼神围绕在我们的周边。古圣先贤、诸佛菩萨无非是教我们断恶修善,尤其是慎独,独是自己一个人相处的时候。人多,顾到面子,总是要装模作样,没有人的时候原形毕露,这是最可怕。能够独居一室也没有一丝毫欺罔之心,没有一丝毫不善之念,这个修行才有根基,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四集)  1999/6/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4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我们念到第十四句: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过失大小有几百种,这个『事』是种类,每一种里面,实在讲都是无量无边。古德说「非义而动」,那就是『过』,义是应当的,你的思想行为都是不应当的,那就是过失。过失有大小,大的就是罪孽,小的叫过失。罪过,天地鬼神都见到,诸佛菩萨那看得更清楚。说实在的话,天地鬼神所见的,我们常讲当然之事;诸佛菩萨还能够看到所以然之理,你为什么迷惑,你为什么造业,你为什么受报。何以说诸佛菩萨能见到所以然之理?大家在《无量寿经》上读过,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是刚刚往生的,下品下生的,他们的能力都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换句话说,对你这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那些情况,他都了解,所以他知道所以然的道理。累劫恶业的积习,累劫养成了一个恶习惯、恶习气,不容易改掉。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世间有一些不善之人,业障习气很重,过去生中从恶道中来,还带着有恶道残余的习气。像这些道理,天地鬼神就未必能看得清楚。阿罗汉他的能力能看一个人五百世,过去五百世他能看到,五百世以前,再往上去,他就看不到。所以必须彻底明了,说法才能够契机,才知道用什么方便法来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感应篇》在此地讲的也是个原则,原则是一般性的,只要人能够遵守,决定得利益。

  在过去,在中国,儒释道这个三教都是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也都是多元文化一体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有很大的贡献。三教虽然有别,但是也有它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无论修学哪一个道门,决定是以积德为本,这是三教公认的。积德从哪里积起?从心地上做功夫,心地一定要光明磊落。佛家讲「超凡入圣」,凡是什么?凡是凡情,我们今天讲情绪,这个情绪是凡情。也就是说情绪在用事,情绪用事就有过失,我们常讲感情用事。能够把情执放下、舍弃了,这个人就是圣,圣就是个明白人、觉悟的人,圣的定义就如此。所以作圣是做个明白人、做个觉悟的人。如果不把情执转变成智慧,你就做不了圣;换句话说,你永远不会明白,永远不会觉悟。情执从哪里发生的?佛法从理上讲,从你分别执着四相上发生的。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分别这个四相、执着这个四相,这是情执的来源。因为你分别执着,所以你才会有自私自利,你才会有是非人我,你才会有贪瞋痴慢,不但你的言行造业,起心动念都造业。

  这前面跟诸位说了一个大概,起心动念是意恶,你心恶,心不好。佛菩萨觉悟、明白了,觉悟的人没有我,没有自己,所以才能够真正的尊敬别人,明白人才能做到。儒家也是如此,明白之后才懂得自卑而尊人,自己谦虚卑下尊重别人。只有迷惑的人才自高自大,自己抬得很高,没有瞧得起别人,受不得委屈。受一点点委屈,怀恨在心,念念不忘,感召不如意的果报。大家都晓得,瞋恨堕地狱。所以佛菩萨为什么不住六道?为什么不住十法界?示现在六道里面人家还是住一真法界,道理在哪里?没有我,没有我才能够卑下。觉悟的人处卑下,他快乐、他自在,只有迷惑的人才高高在上。这个道理诸位细细去思惟,细心的去体会,受用无穷。真正了解三世因果,这个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人与人之间决定没有占便宜的,也决定没有吃亏的。你占人家的便宜,将来要还债,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红楼梦》里头说欠人眼泪要还人眼泪,这个事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唯有真正觉悟、真正明白的人,他不造业,他才真正做到随缘度日,在随缘里面成就自己的功德,十大愿王讲的随喜功德,功德是什么?性德的流露就是功德。

  这个里头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我们没有办法建立,如果这个观念能够建立,菩萨道就不是个难事情,积功累德那是轻而易举之事。什么个观念?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个观念我们没办法建立。而诸佛菩萨都是这个观念,佛证得清净法身,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肯定是自己,决定没有丝毫疑惑,就是自己,真是自己,这个人就成佛了,他证得清净法身。所以他为一切众生服务是为自己服务,还有什么话说,还有什么好执着的!不是为别人,为自己。我在讲经的时候讲过,宇宙是怎么复杂,我们这个身体也是怎么复杂,我们身体是宇宙的浓缩,宇宙是我们这个身体的扩大,这里面复杂的状况不增不减,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这个身体是个小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华严经》上讲的小大包容,大能包容小,小也包容大,「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这才是不思议的境界。诸佛菩萨在无量无边剎土里面帮助一切没有觉悟的众生,就是从这个观念上出发的,从这个观念上建立的。所以法是不思议法,人也是不思议人。我们读《地藏菩萨本愿经》,青莲法师的纶贯,他在五重玄义里面,每一条都加上不思议,很有道理。如果他自己没有契入这个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他说不出来,他对于事实真相体会到了,认知了,契入这个境界,所以他才能说得出来。

  我们读了,有几成的体会?我们为什么不能体会?这里面有障碍,障碍就是不外乎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就是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所知障,用今天的话来说,对于学术知识方面的成见。如果是因果上面的成见,那还是属于烦恼障,见思烦恼里面的一类。属于知识的这个叫所知障,自以为是,所以事实真相你就见不到。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用功夫,去一分障碍,你的智慧就往外透一分。这个障碍怎么去法,我们要明了,障碍的除去,就是对于这些情执分别逐渐淡了,不像过去那么严重,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轻,分别执着就轻了、淡了,这就是分分离开了。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净土四土三辈九品,都是这个样子,烦恼习气少一分,你的品位就增高一层,到烦恼习气统统断尽了,你就圆满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烦恼,所以他还得不到圆满,他的功德还没有成就,没有究竟成就。必须舍得干干净净,这才是究竟圆满的成就。所以我们要舍、要放下。如果不肯放下,那就是累积罪业;放下,你就是积功累德。为什么放不下?事实真相没搞清楚,把这些假的当作真的,这是你看错了、想错了,所以你才会做错,你才会招致恶报。

  可是放下跟看破是相辅相成的,你能够放下一些,你就多看清楚一分;能多看清楚一分,你就又能够多放下一些。换句话说,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佛道,就是看破、放下相辅相成。六波罗蜜里面,般若波罗蜜是看破,其余的五度都是放下,你们想想对不对?布施是放下贪心,持戒是放下恶念,忍辱是放下瞋恚、放下嫉妒,精进是放下懈怠、懒惰,禅定是放下散乱,统统是放下。般若是明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六波罗蜜归纳起来就是看破、放下四个字,我们要真干。这些经论名相绝对不是念念就算了,念念就过去了,那怎么行?你真看破,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放下,你的罪过就没有了,哪能不长生?长生是无量寿。所以要求长生、要求福报,一定从心地上求,心生万物。佛经上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前面我们也读过「一切法从心想生」,佛法叫内学,内里面圆满,外面境界就顺心。所以说心想事成,在佛法里面讲决定正确。你想恶,恶的事情成了;你想善,善的事情成了。你想佛,佛成了;你想贪瞋痴慢,三恶道成了,心想事成。你想贪,饿鬼成;想瞋恚、嫉妒,地狱成。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你自己心里想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就变现出这个境界。

  既然是这么一回事情,为什么不想佛?为什么想别的?想佛就作佛。心想佛,口称佛,身做佛做的事情,口说佛的言语,这个人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要想作佛,经不能不读,经要不读就胡思乱想。我们要把我们的思想与佛的经教完全相应,起心动念想的什么?佛在经典上所讲的道理,所说的教训,所说的境界,想这个。这是我劝大家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道理就在此地。你经不熟,你想什么?你没有法子想。首先要把经念熟,念得会背,背得很熟,起心动念,这个经里面的理论、境界完全可以现前。「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我教大家的,信不信由你。有人相信,他这么做,他得好处,他很欢喜来告诉我,告诉我我也欢喜,我为他欢喜。不肯接受的,不肯干的,我看到也欢喜,为什么?他心想事成,虚空法界就是这么回事情!这一生不能得度,总算是种了善根,阿赖耶识里头有一个得度的因缘,有个得度的种子,也好,只是得度不在这一生罢了。李老师以前讲的,还要长劫轮回,还要受很多苦难。所以我们真正相信,真正依教奉行,这一生就把这个事情办了。这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五集)  1999/6/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5

  各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十五句: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从这个地方起,一直到第三十六句,「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这一段都是讲福报,在全文是第三大段。这八个字是总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人应当断恶修善,这是天经地义。一切众生哪一个不求福报,哪一个希望遇到灾祸?可是你得明白,福报从哪里来的,灾祸又从什么地方来的,这八个字就是吉凶祸福根源之处。可是这八个字里头的关键就是「道」字,这个道怎么讲法?意思很深、很广,通常说道是理,道理,道也是一条路。什么叫「是道」?什么叫「非道」?这是我们要辨别清楚的。善心善行就是是道,不善的心行是非道,这是从因上说。是吉、是福这就是是道,是凶、是灾、是祸那就是非道,这是从果上说。这些理事因果我们都要明了。

  在佛法所立的标准就是性德,凡是与性德相应这就是是道,与性德相违背那就是非道。性德讲到极处是一念心性,所以讲到究竟,一念是道,二念、三念就非道。这个标准高,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标准,只有他们才有能力保住一念,不落在第二念。所以他们的果报是大吉大福,不可思议的境界,大乘经里面常说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从哪里来的?从一念来的。如果一念我们守不住、保不住,变成三心二意,这就会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对法身大士来讲是非道。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做不到,但是不能不知道。知道的好处是在修学过程当中,不至于得少为足,知道现在的境界很有限,还要发愤努力不断向上提升。

  可是在我们眼前,我们把这个道的水平降低,降到最低,那什么是道?五戒十善是道。什么是非道?破戒、十恶是非道。标准降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清楚了、明白了,有了着手之处,从哪里下手,这是讲的一般大众。如果对我们念佛同修来说,念佛同修你为什么念佛?念佛的目的何在?希望求生净土。换句话说,这个希望不能落空,一定要实现,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不落空,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佛菩萨工作,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自然能得佛力加持,自然得到天龙善神帮助。我们把佛法介绍给一切苦难众生,希望这些众生都能因此而得度。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八集)  1999/6/1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8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修学的根本,就是如何真正做到诚敬之心,对于是非、邪正、善恶要有很清楚的辨别。这桩事情本来就不容易,古时候有很好的教育,虽然古代学校并不普及,但是做父母的都会教导儿女,责任感跟现在人不一样,古人一般都非常重视,而社会的风气淳厚,普遍的存在着伦理道德的概念。而中国古时候圣贤人的教导,我们在《五种遗规》里面可以看到,现在送给诸位的《礼记菁华录》,这里面也能够看到。可是民国以来,古时候教学的理念被否定,普遍的接受西方人的观念,西方人是个功利主义,对于伦理道德,他们认识不清楚,中国受这个影响很大。于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从小没有人教,没有人讲,社会也不注重、也不提倡。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这是在里面,五欲六尘在外面诱惑,怎么能不动心?怎么能不起念头?这个环境当中真正不起心、不动念,那就不是凡夫,这个人决定是佛菩萨再来的。如果是凡夫,不可能!所以这桩事情,只有少数读古书的老先生们偶尔还谈谈,佛门里面老和尚讲经说法也偶尔提到一些,往后就很难讲了。

  从这个现象,我们真正体会到,世尊为什么法运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一个阶段不如一个阶段,每况愈下,这个原因我们总算是明白了。善法没人教导,实在不是没有人教,没有人肯听,没有人肯学,没有人肯接受。所以诸佛菩萨帮助众生,必须要用另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那是极高度的智慧,而且是难度高,效果也不大,这就是四摄法里面的利行、同事,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我们今天所做的事业就是继承这个理念,继承这个道统,舍己为人。这是就世间一般人的理念来说,自己要做重大的牺牲,远离名闻利养,远离五欲六尘,为什么?为求一切众生的幸福。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各地方讲经说法,把总题目采取北师大老师们提出的两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话确实就是菩萨心、菩萨行。师是表率,范是好样子,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不能给现代世间人做个好榜样?要为别人做好榜样,自己一定要遵守伦理道德。要遵守圣贤人的教诲,所以经要熟读,理要深思,然后将圣贤的教诲落实。

  世间人可以过富裕的生活,可以享受世间人所谓的乐趣,这个乐趣的后果如何?有没有想到?他们没有想到,我们想到。如果这种享受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诸位要知道,这个享受是短暂的。佛经里头有比喻,叫「刀头舐蜜」,不值得的。所以诸佛菩萨为我们的示现,都是示现苦行,很有道理。示现苦行的目的,给诸位说,是为了末法时期的众生。佛在正法时候就给末法时期众生做好榜样,告诉我们,唯有过这种生活、这种行持,我们的德行才能保得住。欲不可纵,古人讲情欲从极微之处生起来的,刚刚生,容易控制。净宗的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一念「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微细的念头打掉。要知道利害得失,这在经上常常说,我们无量劫在生死里头流转,求出无期,苦不堪言。这一生遇到佛法,遇到佛法里面最殊胜的净宗法门,这就是说明在这一生当中,有机会超越六道轮回,有机会脱离十法界,这个机会遇到不容易。遇到之后,我们能不能脱离?关键在一念之间,这一念要保住,念念觉悟。为什么叫你念佛?念佛就是保住念念觉悟。

  念佛的人多,成就的人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多数人不能成就?他不知道利害,利害得失他没搞清楚,所以他的念头还是系在五欲六尘上,不能彻底放下,这样把一生的机会错过了,非常可惜。为什么天天要读经,天天要讲经?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就是怕我们忘掉,就是怕我们一时大意又把事情做错了,天天讲。我们培训班人数虽然不多,我们继承诸佛菩萨的使命,把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介绍给一切大众。我们要想帮助别人,首先自己得搞清楚、搞明白、搞透彻,才有能力帮助人,这个事情佛家常讲这是无量功德。如果我们自己不明白、不透彻,怎么能帮助别人?所以天天讲,天天研究讨论,还压不住自己的烦恼,这才晓得自己烦恼习气是多么的深重。这个时候怎么办?再努力,锲而不舍。我们培训班的同学,比一般学佛的人,这个缘要殊胜得太多了,我们每天都很认真努力在做。

  我们所传授的是讲台的技术,我所给诸位同学提示的,德行比技术还重要。这是早年我在「内典修学要领」里面说过,德行占百分之九十,技术充其量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德行的修养一定要靠自己,这桩事情别人帮不上忙,这些技巧别人可以帮助你。修养自己的德行,经论里面说得太多了。大家现在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自始至终每一品都说到,说得最多、说得最具体的,是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些教诲在佛法里面叫行法,佛法有四大类,教理行果,这行法。行法一定要落实,修行的方法,如果不落实,那是白说了,不落实决定得不到受用。唯有落实之后,你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那是果。所以教理行果虽然说的是四桩事,实际上是一桩,一而四,四而一。《感应篇》底下一句教给我们:

  【积德累功。】

  小注里面第一句话就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德』、什么叫『功』。存心是德,落实在事相上这叫功。所以德不积就不厚,功不累就不大。我们看诸佛菩萨,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他们所做的,这四个字包括尽了,他们所做的就是积功累德。为谁积功?为谁累德?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才真正是大德大功。我们要效法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了解一个事实真相,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所以他才做。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才有妄想分别执着,只顾一身,不顾大众,总以为一身跟大众是两回事情,只知道自利,不知道利他,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晓得利他是真正的自利。自利实实在在是自害,只有利他才是自利;自利之害就是六道轮回,就是三途恶道。这一部《感应篇汇编》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批注引证,这个本子也是经过好几代不断的增加。今天我们看的这个本子是相当完善的本子,多读,多想想,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学佛、学菩萨从这个地方学起,我们的心像不像菩萨?我们的行为像不像菩萨?常常想着。起心动念立刻就知道,我这个念头佛菩萨许不许可?我这个话该不该说?我这事情该不该做?这是个标准,《感应篇汇编》是最低的标准,学佛就从这个地方学起。印祖一生极力提倡,道理就在此地。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九集)  1999/6/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9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在:

  【积德累功。】

  这一句,《汇编》批注第一段里面,有几句话很重要。人都喜欢做好事,也都期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有所建树、有所成就,而往往都是自己因循苟且,不能够奋发而堕落了。所以此地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订一个期限,必须在这个期限之内完成,这样子才有进步。譬如读书,我这一部书要用多少时间把它读完,这样才能收到效果。如果是无限长的时间,人心就涣散,精神意志就不能集中,所以许多人失败是这个原因。所以学它有学期,有期限的,我们上学念书也是如此,你念个大学,四年的期限,你要把它念完,这才能毕业。世出世间一切事都要立一个期限,如期完成。『积德累功』也是如此,一天能做一件善事,三年就可以完成一千桩善事,这所谓是日行一善。如果能够精进努力,希望每天多做一些善事,像了凡先生最初发愿做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第二次发愿行三千桩善事,三年就完成,这就是一定要有一个期限。

  在佛法里面念佛法门叫克期求证,经上给我们举的例子,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大乘经往往讲的十日、百日,百日就是三个月,这样才见到显著的效果。所以净宗,诸位常常听到,佛七的法事以七天,实际上佛在经上讲的七天是七昼夜。我们现在这个七天念佛,依旧感觉得非常的松散,原因就是没有完完全全做到,不是七天七夜。七天七夜专心一致,一定会有感应、会有成就。要真正把万缘放下,功夫才能够得力;稍稍有一点夹杂,功夫就不得力。今天有个同学,证旸师,他问了一个问题,他的问题就是说在念佛堂里功夫不得力。他没有仔细去反省,不得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夹杂,再就是疑惑。现在因为讲堂天天讲经,疑惑问题不大,夹杂的问题大。只要有一丝毫的夹杂,心里头没有放下,就有许多障碍,我们讲的魔障,魔障现前。彻底放下,在念佛堂里面七天七夜,如果能像袁了凡那个样子,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哪有功夫不得力的道理!所以要放下,放不下,我们吃亏就大了,所以要发勇猛心,真信心,精进努力。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地方劝导我们不要吝财,要欢喜布施。布施就是把吝财这个念头放下,欢喜布施。不要怕别人讥笑,我们就怀疑了。有一些人不明了这个道理,这种讥笑是属于误会;有一种人是属于嫉妒,有意来障碍的、来破坏的。无论他是什么样的存心,用的是什么心,我们一概不予理会。我们所依据的是经教、是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到我们真正有成绩拿出来,这些人自然惭愧。所以绝不怕别人讥笑,动摇了我们的信心,更应当努力的奋发。实在讲,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碍是私欲,自私自利,爱欲、嗜好放不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障碍。我们要常常反省,我们这个障碍究竟在什么地方?找到之后要彻底把它放下,要有个勇猛心来对治,我们菩提道上障碍就减轻。

  佛经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到佛法机缘相当不容易。自己一个人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所以古大德提倡共修,共修是依众靠众,靠大众来勉励自己,来警策自己,这是个对治的好办法,所以才有大众在一起共修。澳洲布里斯本的净宗学会,下个月七月十八号开始打十个佛七,七十天。这七十天的佛七,我们是日夜不间断,每天二十四小时念佛,这样念七十天。最近他们在积极筹备。佛七当中,除澳洲当地,各个地区有念佛的同修来参加,也有从新加坡去的、从台湾去的,从香港、从美国去的,我们欢迎真正发心,一切放下,好好的用功。

  批注里面有几句话,我在这里念一念大家听听,「不要空为美言而实行不副」,希望我们都能够说到做到,要有恒心,要始终如一。许多的人开头还不错,很象样子,但是时间久了就懈怠、就放逸。我们不避嫌疑,也不避冤枉,不因循,不间断。世出世间法,诸位都要晓得,所谓「好事多磨」。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末法时期,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魔王波旬就跟佛陀说得很清楚,魔有意要破坏佛法,用什么方法?末法时期,魔王叫他的魔子魔孙都出家,披上袈裟来破坏佛法。世尊听了这个话之后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所以我们今天要想真正用功、真正修行,障碍的人很多,包括我们佛门自己的人。自己人是谁?我们晓得,波旬的子孙,他们出家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破坏佛法的,我们心里清楚、心里明白。佛告诉我们,对于这些人要用什么态度?「默摈」,默摈就是不理会。我们自己用我们自己的功,不理会他就好。不因循、不间断,不求名、不求利,老老实实,也不求果报。

  凡是遇到一切利益社会的事,利益众生的事,我们很认真努力去做,有的时候还要委曲婉转去做,避免障碍!近代的大德教导我们低姿态去做。为什么一桩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事情,还要低姿态去做?避免一些嫉妒障碍。我们最近发心帮助澳洲那边一个老人院,这个事情没做成功,什么原因?障碍的人太多。这是我们自己的疏忽,如果当时低姿态来做这种事情,这个事情就做圆满了。这是给我一个很好的教训,也真正证实了好事多磨,我们有很深的体会。细细想一想古圣先贤的教训,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大学问,真实经验之谈,不能不读,应当依教奉行,要认真的去学习。

  在古代,中国民间都晓得有一个窦燕山,《三字经》上有,「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这个人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在三十岁的时候都还没有儿子,这在古人就生烦恼了,结婚多年没有小孩。有一天他做了个梦,梦到他的祖父告诉他,他说你命里头没有儿子,而且又短命,就教他你要修善、要积德、要累功,要修积功德。他自从在梦中祖父教导之后,他就非常认真努力,命里没有儿子,以后有五个儿子,这是求得的。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样,袁了凡先生命里头没有儿子,以后他有两个好儿子,这证实了有求必应,这才是求得的。所以求要以善心善行、要以真实功德做求的本钱。你没有善心善行,没有功德,你拿什么去求?决定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天天磕个头、烧几支香、供一点香花水果就求到的,没那么便宜的,一定要认真修行。

  有求必应,这个道理是因果的道理,所谓是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因一定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有求必应是这么一个道理。佛法也不能违背这个道理,所以佛教导我们求都是教我们发心,发菩提心,教导我们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不要去做利益自己的事情,这样才是真正的断恶修善。为自己利益是恶边事,为社会、为众生那些利益那才是善边事,那断恶修善的意义我们才能体会。能够损己利人这是大善,果报不需要求,自然现前,善因善果。如果我们所作所为,对社会、对众生是不利的、是有害的,对自己是有利益的,眼前你虽然得到一点小利益,大灾难就在后面。最大的灾难是死后三途的苦报,决定不能够避免。这些道理现在人懂得的愈来愈少,这些事实真相佛在经论里面虽然说出来,现代人展开经卷看看,笑笑,这是迷信,他不能接受。等到自己死了以后堕落三途,那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所以「积德累功」,世出世间的圣贤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我们应当相信,相信的人、奉行的人有福。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集)  1999/6/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0

  各位同学,大家好。前面讲到:

  【积德累功。】

  在《汇编》解释里面,引用了《了凡四训》里面「积善」的一段话。这个一大段过去虽然讲过很多遍,还是要常常讲,为什么?虽然讲过,我们没有做到。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要多想一想,要把做不到的原因找出来,把做不到的原因消除掉,我们才有救。否则的话,眼看着我们前途一片黑暗,就要走向三途,要走向地狱。这些都是事实,而我们往往把它疏忽掉,我们没有走菩提道,我们是走三恶道。所以这一番开示就非常重要。它节录的文很长,我们只采取辨别善恶的几条,跟大家再一次的来研究。《了凡四训》里面讲,「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这个端就是端正的行为,曲就是不端正的行为。「有阴有阳」,阳是你行善大家都知道,受社会大众的赞叹;阴是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对你的报答非常丰厚。「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他说了这么多帮助我们辨别。善恶两个字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实际上很难辨别,所感得的果报,吉凶祸福,非常微妙!前面我们读过,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个人一生、生生世世就是一个因果报应,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今天我们讲到这个地球、这个世界,诸位细细去思惟、观察,又何尝不是因缘果报?

  所以佛家用因果两个字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世间法是因缘果报,出世间法也不例外,经论里面常讲「佛法因缘生」。透彻因缘果报的道理与事实真相,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对于这个事实真相迷而不觉,这个人就叫凡夫。了凡先生就他自己一生修学的心得,写了这十条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必须要细读深思,奠定学佛、做人的根基,善莫大焉。他有几句话说得很好,「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业,枉费苦心,无益也」,这几句话说得好,这是真实的教诲,是他自己一生真实的心得。你想断恶修善,你对于断恶修善的道理不够透彻、不能明了,往往自己以为是做了好事,其实是造业。这种现象,古今中外时时可以见到,尤其是近代,近代人不读古书。我们要晓得,古书上的记载是历史的经验,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经验,它的差误不大,可信度很高。如果我们凭借自己一生的经验,你一生也不过是几十年的经验而已,比起人家几千年的经验,差远了。往往是自以为是、自以为善,造作感召来的灾祸自己不承认,「这是天然灾害」,一下就把这个责任推出去,好像与自己不相干,自己是个大善人,不知道自己造孽。

  我在讲席当中也常说,世间吉凶祸福谁造的?觉悟的人晓得是自己造的,迷惑的人把这个责任推给别人,与我不相干。觉悟的人知道是自己造的,自己没有做好,自己疏忽了。尤其是在今天,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足为世人做好榜样,这就是自己造孽,我们做得不够好。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也是这么感叹,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能感化世人。佛菩萨将责任归自己,成就自己的大德。为什么佛菩萨不能度世人?佛家常讲,末法时期法弱魔强。魔也做种种示现,魔以种种诱惑,这个世间人烦恼业习深重,迷惑颠倒,认假不认真,魔投其所好,魔教人什么?教人贪瞋痴,教人自私自利。佛的教法恰好跟这个相反,世间人难接受,这是我们现前的事实真相。佛家也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不能回头,佛没有能力帮助他;真正肯回头,佛才能帮助他。不肯回头,佛还是做种种示现,依旧是苦心的启发,希望他回头。这是佛家的大慈大悲,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他在真假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说过去有些念书人去看中峰和尚,中峰和尚是元朝时候人,以前读书人多多少少都会涉猎佛家的经典。他们向中峰禅师请教,佛家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他说现在看到有人行善,可是家道很衰;而有人作恶,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家业非常兴旺。他说看到这些现象,佛家讲善恶报应,假的不是真的。中峰禅师回答的几句话很好,他说凡夫,你的情识没有断干净,烦恼习气你都还在,智慧没开,道眼未开,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这种颠倒是非往往有之。而自己不知道反省,不晓得回头,反而怨天尤人,说老天爷不公平,没有报应,这个错了!中峰禅师这个说法正确。善恶两个字好像我们大家都认识,其实不认识,几个人真正懂得善恶?真正懂得善恶的人才会断恶修善。今天他没有办法做到断恶修善,这两个字不认识。这两个字的意思深广无际,你能懂得多少?

  于是这些学生们就问中峰禅师,那你的看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禅师就问他,他说打人、骂人是恶,赞叹人、礼敬人是善,你说对不对?他们都点头,是,对!中峰禅师说,错了,你只是看在相上,现相上,你没有仔细观察。如果这个人是真心爱护他,打他、骂他,是叫他回头,那打他、骂他是善;赞叹他、礼敬他,如果是巴结他、有求于他、贿赂他,那是恶不是善。单单从外表形式上你看不出来,你要深一层的去观察,你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贪财、妄取这是恶,廉洁、有操守这是善」,这从表面上看。中峰禅师的答复,摇头,「未必然也」。善恶有个标准,不算是很高的标准,是个普通的标准,我们要晓得。凡是有益于人的,有益于社会的,有益于众生的,就叫善,只要是有益的,打他、骂他也是善;凡是有益于自己的就是恶,巴结人、谄媚人那一种礼敬是恶,为什么?求自己的名闻利养,是为私,不是为公。

  所以世间人往往只看表面,没有看到用心。世出世间圣贤都教给我们怎样用心,如何能存好心,这个心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别人,念念要存这种心,你的行就善;如果念念为自己,这个心就是恶,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做种种好事还是恶,谚语所谓是「沽名钓誉」,不是真善,死了之后还是要入三途,人天都没有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人天要是没有分的话,诸位想想,你还能生极乐世界吗?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大善,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只要心真意诚,放心大胆做去,不要有顾忌,「我好心做这桩事情,那个钱被别人乱用了」,事情没做成功,那是他的事情,那不是我的事情,各人有各人的果报。

  前一个时期,我从澳洲回来,李会长告诉我,福建有一个寺庙,和尚为了贪财,老和尚身上有钱,把老和尚杀了,盗取老和尚人民币三十万逃走,逃到北方去,可是没有多久这个人被抓回来了,抓回来之后当然是死刑。这个寺庙这些钱财是我们这边谈禅老法师布施的,是给他建寺用的。谈禅法师知道这个事情,点头,罪有应得,各人是各人的果报。谈禅法师发心建寺,纯善,没有一点恶意、恶心。你们见财起意杀人窃盗,那是你们的罪行,决定不是谈禅法师有意陷害人。这里头一些善恶果报我们要清楚!何况谈禅法师送这些钱的时候就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布施给你是我的因果,你们自己的造作,将来所受的果报,是你们的因果。」这个话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报应,谁也代替不了谁。

  所以念念为利益众生,这个心是善心、是好心,决定没有私欲在其中,绝不求报答,这是真善。而且行善没有条件,无条件是真善,有条件的是假善不是真善。今天我们看到许多人做一点好事,都附带很多条件,所以果报不好。凡是无条件的布施,无条件的供养,自己心地清净,无为而为,果报厚,福报大。这些理,佛经里面讲得多,儒家、道家讲得也不少;这些事,古今中外,如果我们冷静一点、客观一点,在现实环境里面,你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真正要想行善要在心地上做功夫,《无量寿经》的经题好,「清净平等觉」,起心动念与这五个字相应,言语造作与这五个字相应,是真善;如果与这五个字相违背,善就不真、就不纯。如何能与这五个字相应,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的,不仅是在菩提道上奠定了根基,在做人的道理上这也是根本。所以这两个字我们不能不多用一点时间来讨论。我们依了凡居士这个纲领做一番研究的功夫,以这个为基础再推而广之,断恶修善,『积德累功』,可能会收到一点效果。要不细参深究,恐怕我们把善恶两个字搞颠倒了,造一身的罪业,自己还以为在修善,那就大错特错了。
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一集)  1999/6/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1

  各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了凡四训》里面所说的「善有真假」,我们介绍过了。第二个「善有端曲」,端是端正,曲是委曲。什么叫做端正?实在说,一个觉悟的人、明白人,他的善恶标准跟我们世间人不一样。而实在讲善恶标准差别很多,从佛法里面来说,四教差别就不相同。在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换句话说,就有五十一种不同的标准。世出世间圣人给我们讲的,多半是讲原理原则,这些话里面意思很深、很广,要细心的去体会,要在生活里面去实践,从实践当中你会有更深的观察。然后才晓得,古圣先贤典籍之中字字句句含无量义,才能够体会佛所讲的一切法博大精深。说到端曲,这里面说了几个原则非常重要,你的心正,你的行就正;心不正,做出那个样子怎么做也不正,也是弯曲的。所以根源在心地。

  了凡先生给我们提了三个原则,第一个「纯是济世之心」,我们有没有?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念念为众生,特别是为苦难的众生。现在世间灾难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严重,灾难是怎么形成的?固然说共业所感,共业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谓的「失教」,失去了教育,没有人教他。没有人教他当然他就随顺烦恼、随顺私欲,这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念念都是自私自利,从来没有想到过别人,这个业造得重!我昨天在此地报纸上,我很少看报纸,偶尔看了一个标题,是台湾堕胎今年有四十万次,去年是三十二万次,增长八万次,这个不得了!堕胎,在佛法里面,佛所讲的,决定堕地狱,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当中只有这一天。所以我们要明了、要知道,善要怎么积,功要怎么样去累,如何断恶修善,成就自己真正的福德身,你的生活就幸福、就自在。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二集)  1999/6/1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2

  诸位同学,大家好。

  【积德累功。】

  这一句,《汇编》里面引用《了凡四训》所讲的「积善之方」。一个修行人,修行人就是立志要做一个好人,把不好的行为修正过来,要真正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对于善恶要有能力辨别清楚。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接着下面讲还有是、还有非,还有偏正、还有半满,你要认识不清楚,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这种事常常有,很可能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一生希求的是断恶修善,而实际上所做的是断善修恶,恰恰相反。这是佛在经论里,我们常常看到,世尊很感慨的说「可怜悯者」,这些人真正可怜,连个是非、善恶都辨别不清楚。李老师过去说得更令人深省的,不但是邪正是非你没有能力,利害摆在眼前你都不认识,所以造业,受极苦的报应。宇宙人生、天地之间的事,不但佛法说得清楚、说得透彻,世间善人、世间的圣贤也说得不少。他们说的这些是不是真话?自古至今,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中国的历史是相当完整的,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现代,都有详实的记载,我们称之为信史,可以采信的,尤其是对于因果报应的记载更是详实。从这些事实我们也证明,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真实不虚。

  善恶里面论是非,古人有个标准,他说「不论现行,而论流弊」,这个眼光就看得深、就看得远,到底是善是恶不是看表面,不是看现前。流弊,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对于社会,对于空间跟时间的影响力,要从这个地方来观察。现前是善事、是好事,可是影响不好,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王龙舒居士会集《无量寿经》,好事情,多少人赞叹。魏默深也会集《无量寿经》。王居士的会集本收在《龙藏》里面,古时候的著书能够入藏,那是大家公认的善本。为什么印光大师对他有严厉的批评?批评里面讲,他将原译本的字改动了,他改动的,改得好,这是善,印光大师说他是恶,恶在哪里?印光大师看的是流弊,就是它的影响。王龙舒可以改经,我也可以改经,你也可以改经,每一个人都把经典的字,不合自己意思都把它改一改,这个经流传到后代就面目全非。印光大师的反对,不是反对他不能会集,会集绝对不会反对的,不能改动经上的字。经上这个字虽然用得不好,但是不能改,改的时候怕影响到未来。龙舒改没有问题,人家有学问、有修持,确实改得好。我们后人看到他能改,我也能改,我念这个句子念不通,是我程度不够,把这个难的改成容易的,随自己的意思来改,那还得了吗?所以不能随自己的意思,随自己的意思错了!就是像龙舒、魏源这样的大贤,印光大师还责备他们。但是他们对于净宗,确实是有贡献,功不可没。

  正因为如此,夏莲居老居士才有第三个会集本出来。这个会集本避免前面的过失,有前面会集的长处,没有前面会集的缺点,所以大家称它这善本,《无量寿经》的善本。这个善本有没有好处?好处很多。最近这十几年当中,全世界的学佛的同修念佛的风气带起来了,怎么带起来的?夏老居士会集本带起来的。许多人念这个本子,往生瑞相稀有,我们亲眼见到的,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地区,亲耳所闻的太多了。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看是非,这是举一桩事情。以此类推,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作所为,一定要细心观察对于周边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后代的影响,这个一般讲对历史的影响,我们要懂得。

  再远一点看,我们看孔老夫子那个时代,许多诸侯他们施政的表现并不能尽如人意,夫子周游列国,希望有诸侯能认识他、能重用他,他可以帮助诸侯治国平天下。他有智慧,他也有这个本事,可是诸侯接见他,对他都赞叹,没有一个人用他,他只好回到老家去教书。我们要问一问,他为什么不搞个革命?为什么不把那个旧政权推翻,取而代之?夫子不干这个事情,不是他没有能力。你看看他的学生当中,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们今天展开《论语》看看,各种人才都有。夫子是可以做,而且是一个好事情,但是流弊不好,会造成历史负面的影响。对于一个政权不满意,就要起来把它推翻,你要晓得,多少人的生命财产在你这一念之间消失掉了,这个罪过多重。满足你一个人的欲望,让多少人遭难,这个事情做不得。他施政虽然是不能尽如人意,还没有到应当被推翻的时候,没有到。汤武革命那是不得已,殷纣王实在太不象话了,不把百姓当作人看待,这是应该的。一个执政的人没有到这个时候!所以诸佛菩萨、大圣大贤,都希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不善的设施慢慢的改。这都是懂得善恶,明白是非,人家看得远、看得深,这是圣人。孔子虽然是一介平民,他的成就是教学,他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二千五百多年了,而且广及世界。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提到孔老夫子,人都知道,都能生起尊敬之心。我们要想想,人家是怎么看事情,是怎样处理事情。所以似是而非,很不容易辨别,似善而恶,也有似恶而善,表面上看到不善,影响善。可见得圣贤人对于是非、善恶跟我们标准不一样,我们要留意。

  什么叫偏正?它这里面也举的有故事,举的吕文懿公,当时的宰相,退休了。退休回家的时候,乡里当然对他都尊敬,乡下有个人喝酒喝醉了,对吕相爷很没有礼貌,言语粗鲁,侮辱宰相。这个宰相度量大,不计较他,算了,不要跟他计较,原谅他。过了一年之后听说这个人犯罪判了死刑,关到监牢狱里去。吕公这个时候感觉得很难过,他说当时他侮辱我,我要把他送到官里面去治他的罪,他就不至于有今天,造这么大的恶。当时只是一念仁厚之心,原谅他、饶恕他,不知道他以后做的是更大的过失。像这些地方,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常常见到,小过失不惩治,慢慢就养成他大恶,而且这个影响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成人人敢作恶,这个社会怎么能够安定?

  所以儒佛是师道,今天我们极力提倡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是北京师范大学提出来的。我看到了非常好,要把这八个字发扬光大,不限于北京城,我们要把它流通到全世界。我们天天在讲,同学们天天也都在听,有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有这个意识那你就是积德,真实的德行你心里头有了,你能把这个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就是积功,积德累功是这样成就的。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能不能给社会做一个好样子?要存这个心,要这样行事,你就对了。所以一定要想,我这个做法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将来一些学人有些什么影响?要常常想到这个地方。所以要知道,往往善行后面是恶事,不能不警觉。有一些是恶行后面后果很好,善事,这个所谓是偏中有正;善行后来影响不善,是正中有偏。眼前做的事不好,可是它的影响是好的,那就是偏中有正。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相当深的涵养,你怎么能觉察得出来?而且这些事情一接触就要明了,不是事情过后才想到,那个来不及了。遇到事情就明白,能够当机立断,这是学问,这是真实的功夫。平时存养不够深厚,临事就免不了有过失,许多过失是无法弥补的。尤其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人讲道了,也没有人讲理了,乱世。乱世当中,我们立志要想做好人、做圣贤谈何容易?这正是佛在经上常讲,如果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做不到,希求是一桩事情,能不能满愿又是一桩事情。可是真正发愿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都会有成就,只要不退心,好善好德的念不会退转,这是因。缘是好学,真正肯好学,那是佛法里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就会得到佛菩萨的照顾。你有好的愿,你不好学,不会成就;你好学,没有大愿,也不能成就。行愿相资这才能成就,这个道理佛经里面讲得太多。古今这大圣大贤,我们从表面看,没有一个不好学,诸佛菩萨是好学人的好榜样,我们应当要学习。
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三集)  1999/6/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3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再谈谈了凡先生所说的善有半、满,满是圆满,凡是不能圆满的,达不到圆满的标准,就叫做半。他举《易经》上两句话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修行人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总而言之,不积就不能满,就达不到圆满,所以教我们要积德累功。德行必须是念念不忘,时时刻刻存一个利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心,必须把自利舍弃。一般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不是没有读过圣贤书,许多读圣贤书的人,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但是他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私欲没能放下来。由此可知,自私自利,种种爱欲,不但是修行的大障碍,世间福报也被它障碍住了。众生为什么会堕三途?这里面的因素我们不难理解。佛经上对于三途地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读了、听了依旧不能够提起警觉,这正所谓的是麻木不仁,只重视眼前的小利,不知道未来有大害。所以善恶利害、事实真理,几个人能够认识得清楚?几个人能够圆满的做到?现代人他们做不到,说实在的话也不能责备他们,也不能怪他们,为什么?没人教他。

  这些大道理必须从小教起,所谓「少成若天性」,这很有道理。到中年、到老年,在这个社会染缸里面已经被严重染污了,虽然听到觉得是有理,也会点点头,但是境缘现前依旧是迷惑颠倒,依旧放不下。原因就是认知不够透彻,才会有这个现象发生。由此可知,教学多么重要。中国在古代,把教学真的看作人生第一桩大事,无论是家庭、无论是国家,所以这个民族能够绵延几千年到今天,它不会灭亡。我们再看西方过去新兴的帝国,时间都不能维持长久就衰了,我们有没有认真去观察兴衰的因素是什么?它是什么道理兴旺的?什么道理又衰退?中国是衰了一阵子,又何以能够再复兴?这个原因是文化的根很深。虽然在近代,大家看到西方人,所谓洋枪大炮,屈服在武力之下,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可是中国毕竟还有一些老人,他们心里明白、心里清楚,维系着民族文化的命脉,等待机缘发扬光大。什么叫机缘?大家省悟过来,能够再接受,这就是机缘成熟。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几千年的熏陶,说实在话容易觉悟,觉醒过来,这是中国人的福报。中国人有福,世界人就有福。古圣先贤的教诲跟西方人的观念确实不相同,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天下为公」,就讲「仁民爱物,推己及人」,这个胸襟多么广大,成就圆满的功德。所以纵然一时迷惑,短时间有灾难,毕竟能够恢复。

  讲到半满,实在讲都是在存心,这个批注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信徒上庙里面去烧香,供养两文钱。两文,现在人不懂了,什么叫两文?在清朝末年,十文钱才是一分,十分才是一角,你就晓得,两文钱是很少的。这是一个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家境非常清寒,但是她布施供养的心真诚,所以寺院里面住持老和尚亲自给她消灾。到后来这个女施主发达了,再到寺庙里面来烧香还愿,这一次是供养千金,带来很大的供养,老和尚只派了一个出家人给她消灾。佛事做完之后,她就问老和尚,她说,「我过去布施两文钱,你老人家亲自替我消灾;现在我供养这么多,你为什么随便派个出家人,好像来敷衍我?」老和尚就说,「过去妳布施的虽然少,妳的心真诚,我不亲自给妳消灾,对不起妳。今天妳布施供养虽然多,妳心地的诚敬不如往年,这随便一个出家人给妳消灾就够了。」半满,我们在这里看到,不在供养钱多少,不在这个,在心地的真诚。这个说法好,不是有钱、有力量的就能修大功德,修圆满功德,贫贱人就没有机会修。明白这个道理,贫贱人往往能修圆满的功德,而富贵人往往修积的只是一半的功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通达事实真相,富贵人不会生生世世都富贵,贫贱人也不会生生世世都贫贱,贫贱人来生得富贵,富贵人来生转贫贱。你问问,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个道理?这一段所说的就是。在一个平常现象里面,富贵人多骄慢,贫贱人多半谦虚恭敬,哪里晓得谦敬是德,骄慢把福折了。所以怎么修也只是一半,得不到圆满。

  他还举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吕洞宾的故事,也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这是道教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在早年遇到锺离,那也是八仙之一。锺离教吕洞宾一个法术,点铁成金,你要布施救济一些穷苦人,你有这本事就方便了。吕洞宾就问锺离先生,他说,「我点铁成金,这金会不会再变成铁?」锺离告诉他,「五百年之后它才会变成铁。」吕洞宾一想,我这样岂不是害了五百年之后的那些人吗?「这个法术不要,我不学了。」锺离赞叹他,他说,「修仙要积三千功德,你这一念心,这是好心,你三千功德就圆满了。」我想现代人没有这个心,别说五百年后的人害他,他不负责任,眼前的人他都害。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体会到一桩事情,诸佛菩萨、神仙都是以爱心对人,千百年之后的众生,都决定没有一个伤害的念头,何况现前!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末后有个结论说得很好,要紧的是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布施一分钱可以消千劫之罪。由此可知,不在施舍的多少,在心念,真诚心。如果心地不真诚,虽然黄金万镒,这是讲多,我们今天讲,亿万的财富拿去布施供养,福只有一半,不圆满。这个道理佛法讲得清楚,真诚、清净、慈悲,不着相,正是佛法里头所说的「境随心转」,他的心量大,他心里面没有障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念念与虚空法界相应,这个功德就圆满。如果心里面没有舍弃妄想分别执着,心量窄小,所以说布施亿万金银财宝,没有办法突破他的心量,所以他的福报不圆满,道理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细细的去思惟,细细的去观察。所以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无论财施、法施,一切施为都随着心量周遍十方法界,成就的是大圆满,念念大圆满,事事大圆满。我们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怎么个修法?所以学佛不能不明理,修福也不能不明理。

  下面讲善有大小,都在一念至诚之间来分辨。一念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个行就大;一念为自私自利,做再多的好事,这个善福也是小。《汇编》里面引用了一个公案,宋朝的卫仲达,这一条公案我们在许多典籍、古人笔记里面见到,可见得卫仲达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很多。这个人官也做得很大,这是遇到这么一个因缘,他被小鬼抓去见阎王,阎王叫判官把他的档案搬出来,档案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恶,一部分是善。恶的那一部分分量太多,善只有一点点,善的档案里面只有一卷。阎王看到这个样子就很不高兴,吩咐判官拿秤来秤秤。结果他恶的档案虽然多,真是太多太多,善的档案只有一张纸,它那一张纸比它那个恶重。阎罗王看到这个现象,马上笑容就露出来,他说,「你不错。」

  他就问判官,他说,「我现在还不满四十岁,我怎么会造这么多恶?」判官告诉他,「恶不一定是造的事,动一个恶念,阴曹地府里头都有记录。」他说,「我那个善是什么事情?」他说,「这个善是朝廷要兴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劳民伤财,你写了一个奏章,劝勉皇帝不要做这个工程。」他就说,「皇帝没有听。」判官讲,「虽然没有听,你这一念心是为群众着想的,不是为个人的利益,是为黎民百姓着想。多少黎民百姓,你以真诚心去关怀他,这一念功德超过你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那一念善大了,平常那些恶念再多,小!」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改过迁善,积德累功,我们就有信心,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法,晓得忏悔不难。卫仲达他不过是四十年累积的恶业,我们今天讲无量劫积集的这些恶业,一念之间可以悔改。这条公案对于我们改过自新,忏罪求福,带来了很大的信心。诸佛菩萨、天地神明所见的跟我们凡夫不一样,希望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四集)  1999/6/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4

  各位同学,大家好。昨天我们讲到对于善恶、祸福、利害的认知,这说了好几次。其实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绝不是几句话就能讲清楚,尤其是对现代的一些众生,要说得不清楚、不透彻,是很不容易理解的。古时候,佛菩萨、古圣先贤讲经说法容易,言语都含蓄,点到为止,听的人豁然大悟。所以现在众生聪明好像是超过古人,智慧远远不如,这个其中的道理我们都要明了。底下说行善积德有难有易,这个本子里面举出的例子,这是《了凡四训》里面的一些话。什么叫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这是儒家教育,儒家所做的功夫跟佛法讲的修行是一个意思。修行,行是行为,错误的行为,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错误的做法、说法,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什么是错误?什么是正当?正当是善的,错误是恶的,断恶修善要在这里下功夫。我们的恶习气、恶毛病太多了,怎么样去改正?古圣先贤教人,要从最难克服的地方去下手,最难克服的地方你能够克服过来,其它的就容易了。儒、佛都掌握了这个原则。

  每一个人烦恼习气不相同,自己要知道,自己要常常检点,要常常反省,哪一桩是我最严重的毛病,我就从这个地方先下手。贪财的毛病,那我就先从财布施下手;贪色的毛病,远离色下手。总要晓得自己毛病在哪里,知道自己的毛病,这个人就觉悟了;把毛病改正过来,那真的功夫,功夫落实,这是真修。所以修行,诸位千万不要搞错,每天念几卷经、念几声佛号,那叫修行?那是样子,不是实质,要在实质上下功夫。形式是做给没有学佛,还不知道修行的人,做样子给他们看,是属于度他的。实质的功夫才是真正的自利,没有实质的自利,你做出个样子给人看,人家一看就看穿了,假的不是真的,一文不值。这个假象只能骗世间愚人,这个世间真正有见识、有眼光、有德行的人,你怎么能骗过他?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说你而已。为什么不说你?说了没用,说了造口业,说了你也不会听,你也不会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30 0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