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367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教导的讲记敬摘点滴
...家同修,连出家同修都不例外,形式的三皈做了这个仪式,实质的三皈完全没有,佛法衰微原因在此地。我们的三皈都是有形式没有实质,这大错特错!
我们再看儒家教学,是不是也像佛陀这样的大慈大悲,从第一天就把它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没错,儒跟佛同样的伟大,同样不可思议,儒也是头一天把它的修学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它不叫皈依。从哪里看?我们从《三字经》上看,这本书在中国流传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讲「人之初,性本善」。儒教的是什么?就是教的「本善」。教我们恢复本善,你看看这个意思跟佛讲的「觉正净」相不相同?这句话跟佛法里面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个道理。
但是现在我们都在搞六道轮回,把本善忘掉了,把本善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迷了。怎么迷的?底下几句讲得好,「性相近,习相远」,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本性是相同的,本善是相同的,丝毫差别都没有,叫相近。习是习惯、习性,习性使我们与本性距离愈来愈远,我们迷在妄想分别执着当中,迷在名闻利养、迷在五欲六尘之中,这样把一真法界转变成六道三途。诸位一定要知道,六道三途本来没有,是我们自己变现的,真正叫做自作自受。儒也讲!
现在圣人大慈大悲来建立教化,建立教化的用意在哪里?帮助我们回归到本善,帮助我们回归到觉正净,教育的目的在此。教育的方法,儒家也讲得简单明了,这《三字经》就是前面几句话非常重要,那个意思深广无尽。「苟不教,性乃迁」,教育重要,比什么都重要!「教之道,贵以专」,现在人提倡广学多闻,是没错,佛法四弘誓愿里头也是这样说法,「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学法门前面的一条「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不断,学法门没有好处,烦恼断了,学法门就有好处,所以一门深入。这个贵以专,专能帮助你断烦恼,你的心专一,你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在这个里头可以得定,佛家讲三昧。
定能开慧,慧开之后,才准许你广学多闻。慧没有开,你只能够专攻一门,在这一门里面成就戒定慧三学。这是古人教学的方法,不是释迦牟尼佛创下来,而是无量劫来佛佛相传。释迦牟尼佛没有创作、没有发明,跟孔老夫子一样,述而不作。过去一切诸佛、现在一切诸佛都是从这个原理原则修行证果的;我们如果不遵循,想自己另外创造一条方法,恐怕不能成就。所以真正想成就,唯一的依靠,还是老老实实乖乖的跟着古圣先贤走,没错。我跟诸位同学说,我今天这一点成就,就是老实跟着孔老夫子、跟着释迦牟尼佛走的。我也没有创造,我也没有发明,我什么都没有,就是听话。
人最忌讳的自以为聪明,那就坏了,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经》,你看看末后「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访这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要用现代眼光来观察,就是我们现前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五十三个人都是诸佛如来化身示现的,不是凡人。他所示现教导我们的都是自己谦虚,尊重别人。善财童子来参访,他给他开示,很谦虚的说:无量法门,我只知道一门,知道还不够深,别的善知识他们知道得多,他们知道的比我深,你可以到那一边去参学。各个都是自己谦虚尊重别人,我们应当要学习。
现代人犯的大毛病都是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只有自己,不能容人。我们晓得这是大病,必须要把它改正过来,一生永远谦虚。我们不要跟佛菩萨比,跟祖师大德比,我们感觉得差得太远了,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谦虚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书经》上讲「满招损,谦受益」。这两句话如果我们用它来观察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无论从事于哪一个行业,乃至于国家的领导人,谦一定受益,满一定招损,这两句话,真理!
西方的教育理念思想跟我们中国人不同。过去我在美国住过十几年,也接触到那一边教育界的人士,我常常跟他们谈。西方人教育的理念是竞争,从小孩就培养他要竞争,这个观念不好。竞争再提升一层就是斗争,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战争到最后世界末日就光临。所以那个教育的理念是死路,终极的目标是世界毁灭。东方教育思想不一样,从小教小朋友忍让,你看从前小学课本里头还念孔融让梨,融四岁,懂得让。外国人没有这个思想。唯有忍让它是和平的,它是安定的,这是一条生路;竞争是死路,忍让是生路,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六和敬头一条要建立共识,我们的共识一定要遵循圣贤人的教诲,要把经论上教导我们的大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思想行为、言语行为,我们就得受用。
今天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没有见过的动乱的局面。今天世界上大富大贵之人,身心都不安,他并不快乐,他过的生活非常痛苦,原因到底在哪里?所以到最近我才看到昆士兰大学提出和平与冲突问题的研究,这个理念非常好,希望从这个理念带给这个世间一线光明。总算是把这个社会的问题、根本发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的原因还没找到,如何对治也没有办法。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提出修学五个科目,好记!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三福,第二个就是六和,第三个是三学,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这大家好记,念念在心中,时时要落实,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够与这五个科目相违背。要把这五个科目做到,我们就是真正的佛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