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4|回复: 0

[其它]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七六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六集)  2012/4/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7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十境」里面的第七:
  「诸见境,非一曰诸,邪解曰见。谓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为见也」。首先解见的定义,见是什么意思。诸见,那说的就是很多,不是一种,所以非一曰诸。这些见全是错误的,把事情、境界看错了,推理不当,我们讲的偏见、邪见。而把这种见解他以为是正确的,所以作决定解,这就正确的。这个诸见的见是这个意思。「此之诸见,或因禅发」,禅定当中,「或因闻发。因禅发者,谓初因心静,后观转明,见解通彻,有如妙悟」。这是说正常的,禅定当中有境界,确实能看到宇宙的真相。像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八地以上能见到阿赖耶。阿赖耶是禅定当中见到的,跟现代科学,科学家也发现了,所说的完全相同,这就是正知正见,禅定里面。禅定浅深广狭不相同,太多太多了,每个人的功夫不一样,因缘不相同。见解通彻,所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妙悟。这是一类。
  「因闻发者,谓听本不多,广能晓悟,见解分明,问答聪辩」。这就是讲,闻是听经,听多了,这解悟,但是也能够开发智慧。听经是什么?真诚心、恭敬心,真诚到极处能开悟。听得不多,像惠能大师确实听得不多,但是人家心地清净、心地真诚,所以他听不多,他能开悟。广能晓悟,见解分明,没有学过的东西一听就明白。「虽因禅因闻而发,既推理不当,皆属邪见,实非辩悟」,这个一定要清楚。因禅而发、闻而发,只要是推理不当,这里有个推理,就是我们讲推想,想错了,这都是邪见,这不是真正的辩才,不是真正开悟。遇到这种情形,「即须用观观之,令达正道,不为所障」。闻要与经教相应,就是正知正见,如果跟经教相违背,全是邪知邪见。从禅发的要跟性德相应,与性德相违背,那也是邪知邪见。
  性德,自性清净寂灭,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性本善,这就是一个标准。如果我们所发的这个见不是纯善纯净,那就是邪见。从本善延伸出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与性德完全相应。在佛法里面从自性延伸的性德,一般大家所知道的,十善、三皈、众戒、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本经阿弥陀佛十八愿,全是性德。在这部经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讲的就是五戒十善,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讲得很细,经文分量很大,这是正知正见;与这些相背、不相应,那决定是邪知邪见,这个一定要知道。如果有发生错误,与自性的体相不相应的时候,须用观观之。这个观就是十乘理观,这十种观里面你去找对治的方法,令达正道,不为所障。「为是须用观诸见境也」。错误的知见,在经教里头常常说的五种见惑,那是完全错误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从禅或者是从闻生出来不正确的多半都是邪见。
  第八是「慢境」。这个慢是傲慢,自己仗恃自己的聪明才智,轻视别人,这个心就叫慢,这叫贡高我慢。「谓既伏诸见,妄执之心则息。无智者谓为涅槃」。这个既伏诸见是什么境界?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五种见惑断了,心定了,这个是破执着,只破了第一关,后面还有贪、瞋、痴、慢、疑,六个根本烦恼破一个,恶见破了,执着的心淡了,这个地方讲息,不是真的息。在这个境界里面,无智者以为是涅槃境界,心很清净了,这个境界一般讲轻安,境界现前,误以为是寂灭。涅槃是寂灭,清净寂灭,高!那是什么?阿罗汉证的偏真涅槃,在这个地方产生误会。
  「滥叨高位」,认为自己证得阿罗汉了,其实没证得,实际上连须陀洹也没证得。自以为证得阿罗汉,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不是说假话,他是误会了,没证得以为证得。我是初学佛的时候,碰到一个人,决定不是打妄语,误会了,以为自己证得阿罗汉。我们也是老朋友,但是他年岁比我大,至少大概大我二十岁,所以我们跟他在一起就成晚辈。我出了家,到他们家里头看他,他告诉我这个事情,证阿罗汉果。搞了半天,我也没办法。最后我就想到,阿罗汉有六种神通,你有没有?结果一问,一样都没有。我说那你没证得。证得初果,就有天眼、天耳,这经上讲得很清楚;证到二果,又加了两样,有宿命通、有他心通,就四种神通;证得三果,又加了一样,神足通;证四果,六种神通都具足。那你一样也没通,我说这个在佛法称作增上慢,这是一种误会,没证得以为证得。
  修行有了境界,身心轻安,粗重的烦恼没有了,你觉得这个境界不错了,这是「起大轻慢」。这个慢心一发,傲慢心起来了,「废于正行」,你修行功夫不能向上提升了,那个傲慢是严重障碍。「为是须观慢境也」。这种境界很容易发生,常常有这种境界发生,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这个傲慢是末那识里面的根,烦恼的根。末那四根支柱,我见、我爱、我痴、我慢,都从这个我来的。人没有傲慢,不可能,人人都有,说没有,这不可能的。必须到什么时候才断?证阿罗汉断了,傲慢真断了,但是还有习气,傲慢的样子,有时候还露了出来。要证到辟支佛果位,傲慢的习气断了,才真的完全看不出来、没有了。这个自己不能不知道,傲慢是严重的障碍。慢心既发,废于正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它都造成障碍,你就不能成就。所以也要用前面的观法来观慢境,观这个境界。
  第九,「二乘境」。小乘,「声闻、缘觉」。声闻「以四谛之法而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